F tg bt
h0
1.1 ~ 1.5
h0
与材料和
bt 荷载有关
浅基础分类
2 按基础的结构形式分类
1) 单独基础: 柱下或墙下,土质较好 独立基础的 主要受力层深度 1.5b
Individual footing, pad foundation
浅基础分类
2) 条型基础
墙下或柱下条形基础, 柱下:一般是土质 差,两侧单独基础相连
大于10cm
D
2.3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2.3.1 与建筑物有关的条件
结构要求
地下室、地下管道(上下水,煤 气电缆)应在基底以上,便于 维修,要求地下室的作用:
承载力 变形 补偿基础
F 管道
筏基和箱基的埋深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筏和桩箱基础 的埋深(不计桩长)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8~1/20。
2.1.3 地基基础设计原则
地基基础设计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尺寸及埋深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 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 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 地震作用。
极端挡土墙土压力、地基和斜坡的稳定性及滑坡推力时, 荷载效应应按承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2.4.2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1 按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 (1)地基极限承载力理论公式
fa
pu k
K与建筑物的安全等级、荷载性质、强度指标的可靠度以及 地基条件等有关,对于长期承载力 K=2~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4 浅基础的地基承载力
2.4.2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