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条件及措施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86.33 KB
- 文档页数:3
论总部经济的涵义与发展总部经济的条件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组织结构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企业总部与加工制造基地在空间上实现分离,即企业总部向中心城市聚集、加工制造基地则向成本较低的区域集中,由此形成了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形态——总部经济。
透过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表象看本质,总部经济是指人类在单一产业价值观指引下的经济活动中,高端智能的大规模极化与聚合。
因此,发展总部经济需要具备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科研教育资源等条件。
标签:总部经济决策高端智能发展条件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16-0001-021 引言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所处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得企业组织结构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企业总部与企业加工制造基地在空间上实现分离,即企业总部向中心城市聚集、加工制造基地则向成本较低的区域集中,并呈现集群化的发展趋势。
总部聚集对中心城市产生深刻影响,由此形成了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形态,经济学者们将其称之为总部经济。
总部在中心城市的聚集能够合理配置资源,并以其辐射作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总部的崛起以及总部经济的辐射作用,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在中国,自从2003年赵弘首次提出“总部经济”的概念后,很多学者开始思考总部经济问题,各地政府也相应提出打造“总部城市”的口号。
但是,由于人们对总部经济概念还缺乏深刻的理解,因而在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认识上和行为上的误区。
概念是人们在头脑里形成的反映认识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科学的概念可以有效地指导人们的行为。
总部经济现象向学术界提出了完整、准确地认识和理解总部经济的要求,而且,这对于政府制定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也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本文首先回顾不同视角的总部经济定义,然后指出准确界定总部经济涵义的是基于决策视角的概念,最后阐述发展总部经济的条件。
2 总部经济的概念与涵义任何一种概念的定义均需具备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这个定义必须是能够完全、彻底、真实地揭示出某件事物的本质,而不是描述这件事物的表象,更不是它的形式或外壳。
关于xx县发展总部经济的思考和建议一、总部经济概述总部经济是指一个区域利用一些特有的优势资源(主要指战略资源,例如信息、金融、人才、智力等),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它地区,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组合,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
从总部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内在机制上讲,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及其新的通信、沟通方式的普及,使得各种信息(特别是企业内部管理信息)远距离的传递和信息管理能力,有条件实现内部不同职能部门的空间分离;随着企业规模化增大和市场竞争加剧,如果企业不能在同一个地方同时获取两类(战略资源与常规资源)比较优势足够大的资源时,把总部布局在战略资源较为优势的地区,而将生产加工基地布局在常规资源较好的地区,形成了经济学上“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布局,由此使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总部地区的战略资源和生产基地地区的常规资源,实现两个不同区域优势资源在同一个企业内优化配置,使企业资源配置综合成本降低。
总部经济具有强劲的纳税、就业拉动、消费带动、产业集聚和经济辐射等效应。
国内外大企业(集团)总部的入驻,还可以提高该区域知名度、信誉度,促进区域政府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商务环境,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推进多元化融合与互动。
正因为如此,总部经济成为许多地方经济转型的战略选择和发展热点,各地竞争十分激烈。
二、xx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劣势分析一般来说,发展总部经济必须具备五个条件。
一是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科研教育资源,能够使得公司总部以较低的成本进行知识密集性价值活动的创造。
二是要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设施。
三是必须具有便捷的信息获取以及良好地同异地沟通的信息通道,同时在基础性资源条件方面能够同附近周边地区形成较大的差异。
广州人口环境特殊,外来务工者多,人口增长七成属迁入型。
目前广州常住人口 1033 万,其中户籍人口794.6 万,登记的流动人口634.7 万,实际人口超过 1400 万,离 1500 万的人口控制目标惟独一步之遥,已逼近临界点。
根据战略规划,到2022 年要将广州人口总量控制在 1500 万以内,预留 1800 万人口的发展空间。
广州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已成重点难点问题。
广州作为广东省省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2022 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1 万亿元大关,达到 10604.48 亿元,同比增长13.0%。
三次产业结构为 1.8:37.2:61.0。
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 189.05 亿元、 3950.64 亿元和 6464.79 亿元,分别增长 3.2%、13.0%和 13.2%。
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399.16 亿元)在全国主要城市中居第六位,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 18.4%)高于深圳( 13.1% ) ,低于天津( 32.0% ) 、重庆( 28.3% ) 、上海( 23.8% )、苏州(23.0% )、北京(22.8% )、佛山(22.2% ) 等市。
总体特征是农业生产平稳,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呈先快后慢态势,汽车创造业、电子产品创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涨工业,工业出口产品产值累计增速前升后降。
但广州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 GDP 的比重均低于 40% ,研发投入占 GDP 比重长期低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最终消费率偏低,对外经济形势仍面临压力。
广州市场的消费行为总体特征概括起来就是“奶牛型消费者的成熟型消费”。
主要原因有二:一、广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发达,民众又热中于经商,因此多数广州人收入较高,消费能力较强。
因此广州人是能为企业带来丰厚利润的奶牛型消费者;二、广州地理位置特殊,信息灵通,民众知识水平高,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表现较理性,所以又导致这些奶牛型消费者浮现明显的成熟型消费症状。
广州经济发展前景广州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对外开放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和良好的经济基础,为广州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未来,广州的经济发展前景非常广阔,预计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首先,广州拥有发达的制造业和服务业。
作为中国最大的制造业城市之一,广州拥有丰富的工业基础和雄厚的产业链条。
众多的跨国公司和知名品牌都在广州设立了工厂和总部。
同时,广州还具备发展服务业的优势,如金融、物流、旅游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随着制造业升级和服务业的壮大,广州的经济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广州拥有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和国际化环境。
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广州是南方沿海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广州拥有繁忙的港口和国际机场,与世界各地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这为广州吸引海内外企业和投资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为广州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持。
第三,广州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
广州将进一步加大对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科研投入。
广州已经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创新基地,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研发环境和创新资源。
加之广州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进行创新创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未来,广州的产业结构将更加优化,经济增长动力更加强劲。
第四,广州致力于打造宜居城市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广州市政府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城市的环境建设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广州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注重城市空间布局和生态保护,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同时,广州还加大了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提升了居民的福利水平。
这些措施将吸引更多的人才流入广州,为广州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综上所述,广州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和良好的发展环境,经济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广州将继续加大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广州市总部经济发展规划目录前言 1一、发展现状 1(一)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居国内前列 2 (二)总部经济效应不断增强 2(三)总部企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四)总部经济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3二、发展环境 3(一)基础条件 3(二)重要机遇 5(三)面临挑战 6(四)重要意义7三、发展思路8(一)指导思想8(二)基本原则8(三)发展定位9(四)发展目标10(五)发展战略10四、重点任务11(一)着力服务好一批现有企业总部12 (二)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大型企业总部12 (三)着力培育一批本地优势产业企业总部12 五、空间布局13(一)总体布局13(二)中心城区——片区带动17(三)外围城区——多极提升19六、保障措施22(一)完善政策体系22(二)创新服务机制23(三)优化招商策略24(四)健全扶持体系25(五)加快载体建设25(六)改善人才环境26前言总部经济是指跨国公司、国内大型企业总部(含地区总部)在区域中心或中心城市高度集聚,并通过调度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资源,对周边甚至全球产生强烈辐射效应的经济形态。
国内外经验表明,发展总部经济,有利于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和综合服务功能;有利于集聚高端资源,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
当前,《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为广州的科学发展确立了新目标和新方向。
《纲要》明确提出,广州要强化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的地位,建设成为广东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市。
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推动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是广州在新战略背景下实现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
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决定》的精神,为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依托详实的前期研究成果,立足广州发展优势及城市定位,进一步明确广州总部经济发展特色,着力引进跨国公司华南地区总部,并在空间上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
广州南方的商都广州作为中国南方的商都,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繁荣的经济。
自古以来,广州便是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贸易枢纽,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历史沿革、商业环境和创新发展等方面展开论述,全面揭示广州南方的商都之魅力。
一、历史沿革广州的商业历史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
作为连接中国内陆和海外的重要交通枢纽,广州成为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广州通商的历史源远流长,曾吸引了众多外国商人和使节来往于此。
在明清时期,广州不仅成为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集散地,还成为了裁判、诉讼和仲裁的商业中心。
二、商业环境1.地理位置优势广州位于广东省南部,毗邻香港和澳门,靠近东南亚国家。
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了进出口贸易的门户城市。
广州港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港口之一,可直接通往全球主要港口,便捷的水陆运输网络为商业活动提供了便利。
2.政府支持广州市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经济发展,为商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便利条件。
政府鼓励创新、鼓励投资,并提供了多种扶持措施,如优惠税收、土地资源供给等,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在广州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
3.人才优势广州是知名的教育中心,拥有众多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
这为广州吸引了大批高素质人才,提供了稳定且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持。
丰富的人才储备为商业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本。
三、创新发展1.科技创新广州市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数字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
众多科技企业在广州落地生根,推动了科技创新的蓬勃发展。
例如,广州自贸试验区成为了流通业、跨境电商和海洋经济的试验田,吸引了大批创新企业和项目。
2.文化创意产业广州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岭南文化和广州的美食文化吸引了大批游客和文化爱好者,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的繁荣。
广州还积极培育本土设计师和艺术家,促进了创意设计和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繁荣。
3.金融服务业广州是中国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拥有众多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