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 格式:docx
- 大小:24.52 KB
- 文档页数:6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探索植物的根和茎的作用实验目的:1、了解植物的根和茎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2、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和分析根和茎在吸收和运输水分和养分过程中的作用。
实验材料:1、植物的根和茎。
2、培养皿。
3、纸巾。
4、墨水或染料。
5、放大镜或显微镜。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
将植物的根和茎分别放入两个培养皿中,加入足够的水,使水完全覆盖根和茎。
2、在另一个培养皿中放入纸巾,用墨水或染料浸泡,制作成“染色纸”。
3、将染色纸放在植物的茎旁边,以便在后续的观察中对比。
4、每天观察并记录根和茎的情况,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根和茎的内部结构。
5、在实验进行一周后,取出染色纸,观察纸巾上的染色情况,并与植物的根和茎进行对比。
实验结果:经过一周的观察,我们发现植物的根和茎在吸收和运输水分和养分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染色纸的对比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植物的茎部没有染色,而根部分布着一些染色的痕迹,这说明水分和养分是通过根部分布到植物各部分的。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和茎在吸收和运输水分和养分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根部的特殊结构使其能够有效地吸收水分和养分,而茎部则负责将吸收到的水分和养分输送到植物的其他部分,以维持植物的生长。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植物的生命过程和生长规律,也让我们更加敬畏自然的奥妙和伟大。
同时,这个实验也让我们认识到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它能帮助我们揭示事物的本质,解答我们的疑问,让我们对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
此外,实验过程中的细致观察和记录也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对比和分析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到更为准确和具有说服力的结论。
总的来说,这次实验让我们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入的了解,也增强了我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信心。
希望通过这样的实验,我们能更加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1)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作者: 项蔺川放大镜下的新发现实验名称: 放大镜下的新发现实验器材、药品: 放大镜、水、小字体的书、昆虫各种小晶体(盐、糖等) 实验方法和步骤1、认识放镜的构造,了解放大镜的应用。
2、用放大镜看书、报纸等(自己的发现)3、了解其它有方大功能的物体,水滴放大镜。
4、用放大镜观察昆虫,了解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5、用方、放大镜观察晶体。
(盐、白糖) 实验结论: 在放大镜下看到的物体比实际的大得多。
实验评价:日期: 年月日年级六年级实验者奇特的身体构造实验名称奇特的身体构造实验器材: 放大镜 2 只、蝇子蟋蟀蝴蝶等动物的标本 1 套步骤: 1、观察昆虫的触角: 发现触角不是一根直的,而是一节一节的;2、苍蝇的眼: 发现不是一个,网格状的分布着几千个小眼;3、蝴蝶的鳞片: 彩色的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4、蟋蟀的外壳: 光滑的外壳上,还有许多“小刺” ;5、苍蝇的脚: 脚的底端有“吸盘”,所以可以在天花板上倒立结论: 我认为观察的小昆虫和肉眼大不相同,借助放大镜,可以观察到小动物的细微之处美丽的晶体实验名称:美丽的晶体实验器材药品: 食盐、白糖、碱面、味精、放大镜、实验方法和步骤1、用肉眼观察食盐、白糖、碱面、味精。
2、再用放大镜观察食盐、白糖、碱面、味精。
实验结论: 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它们都很有规则。
实验评价:日期: 年月日制作晶体实验名称制作晶体实验器材: 放大镜 2 只、食盐 20 克、白糖 20 克、碱面 20 克、味精 20 克、滴管 4支、玻璃片 4 片、 100ml 烧杯 4 只我的猜测: 小颗粒的晶体形状和大颗粒的形状应该是相同的步骤: 1、将四只烧杯中分别放入50ml 的清水,2、分别加入食盐、白糖、味精、碱面,搅拌,使其溶化3、分别用滴管汲取它们的饱和溶液,滴在玻璃片上,让水分自然蒸发4、用放大镜观察玻璃片上晶体的形状观察到的现象: 这四种晶体的几何形状是不同的结论: 我认为不同物质的晶体颗粒的形状是不同的,同种物质的大小颗粒,晶体的形状是相同的做个简易显微镜实验名称: 做个简易显微镜实验器材、药品: 放大镜、纸筒、胶带、小刀、实验方法和步骤1、找两个大小一样但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一个横切面与放大镜差不多大小的有底纸筒。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和实践,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原理和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实验材料1. 透明玻璃杯2. 水3. 盐4. 温度计5. 铁制针筒三、实验步骤1. 将透明玻璃杯倒置在桌面上,将针筒的尖端插入杯底的小孔中。
2. 用温度计测量室内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3. 将针筒抽出,将一定量的水倒入杯中,使水面高于针筒的尖端。
4. 将针筒再次插入杯底的小孔中,确保尖端完全浸入水中。
5. 用温度计测量杯中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6. 在针筒的侧面用火柴点燃一小块盐,并将针筒尖端迅速插入杯中。
7. 观察针筒尖端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四、实验结果1. 室内温度为:25℃2. 杯中水的温度为:20℃3. 针筒尖端插入杯中后,针筒内的盐迅速燃烧,并产生大量气体。
4. 针筒尖端产生的气体冲击力较大,能够将杯中的水迅速推出。
五、实验分析1. 实验中,针筒尖端插入杯中后,针筒内的盐迅速燃烧,并产生大量气体。
这是由于盐的化学性质,在高温下能够发生剧烈的反应,产生气体。
2. 针筒尖端产生的气体冲击力较大,能够将杯中的水迅速推出。
这是由于气体的体积较大,产生的压力也较大,从而产生了推动水的力量。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了盐的化学性质以及气体的产生和压力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进行科学实验,如何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通过实践,我们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七、实验延伸1. 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种类的盐进行实验,观察它们产生气体的情况是否相同。
2. 可以改变室内温度,并观察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 可以尝试使用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容器,观察气体产生和推动水的效果是否有差异。
通过延伸实验,我们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并培养更多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
科学实验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六年级【2 】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空造就皿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有锈点
清水里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有锈点锈面增大锈面又大
食盐水里无变化有锈点有锈点锈面增大锈面占半几乎全锈
结论:我以为在有水有空气的情况里,铁钉要生锈,越是腐化性强的,铁钉生锈越快.
指点教师:评定等级:★优良☆优越□合格
○待改良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黉舍年级六年级试验者
时光2016.05.11 试验名称建一个“星座”模子
试验器材:硬纸板.尼龙线.橡皮泥.直尺.铰剪.投影仪及屏幕
我的猜测:构成星座的各个星星,大小不一,没有接洽,看到的星座只是在地球上不雅察的外形
步骤:1.在边长50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上,按图打上7个小孔【图一】
2.在1~7号小孔上,分别挂上15cm.12cm.15cm.17cm.27cm.
27cm.14cm长的细线,并在细线下端挂上雷同大小的橡皮泥小球【图二】
图一图二
3.用投影机的光从侧面照耀它们,不雅察记载小球在屏幕上的影子
不雅察到的现象:会看到形成的影子是我们在地球上不雅察到的“北斗星”
的外形;从不同的侧面照耀,形成的影子会不同;在其它星球上不雅察
“北斗七星”,构成的图形就会不同.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全)实验名称:放大镜的特点实验器材:放大镜1只、玻璃塑料瓶1个、圆柱玻璃杯1只、烧杯1只、烧瓶1只、保鲜膜3张、透明塑料绳2米实验目标:探究放大镜的特点和原理。
步骤:1.比较放大镜和平板玻璃的差异:放大镜的中间鼓起,周围较薄,而平板玻璃厚度均匀,没有放大功能;2.在圆柱玻璃杯、烧杯、烧瓶中灌上清水,透过瓶体观察物体,发现比直接观察看到的图像要大;3.再次比较圆柱烧杯和烧瓶,发现圆烧瓶比烧杯放大的倍数要大。
观察到的现象:放大镜的镜片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具有放大图像的功能。
结论: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凡是和放大镜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功能。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实验名称:晶体形状的观察实验器材:放大镜2只、食盐20克、白糖30克、碱面20克、味精10克实验目标:探究不同物质的晶体形状的差异。
步骤:1.用10倍放大镜观察食盐的晶体,发现它的小颗粒是正方体;2.观察味精的晶体,发现它是长柱体,长的两端有尖;3.观察白糖的晶体,发现它是合起来的两个梯形,类似长方体;4.观察食用碱面的晶体,发现它是扁片状的小颗粒。
观察到的现象:不同物质的晶体,形状是不同的。
结论:晶体物质都有它们各自的几何形状,物质不同,晶体形状就不同。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实验名称:制作晶体实验器材:放大镜2只、食盐20克、白糖20克、碱面20克、味精20克、滴管4支、玻璃片4片、100ml烧杯4只实验目标:观察小颗粒和大颗粒的晶体形状是否相同。
步骤:1.将四只烧杯中分别放入50ml的清水;2.分别加入食盐、白糖、味精、碱面,搅拌,使其溶化;3.分别用滴管汲取它们的饱和溶液,滴在玻璃片上,让水分自然蒸发;4.用放大镜观察玻璃片上晶体的形状。
观察到的现象:这四种晶体的几何形状是不同的。
结论:不同物质的晶体颗粒的形状是不同的,同种物质的大小颗粒,晶体的形状是相同的。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3、观察其他标本,重复以上步骤观察到的现象:不同生物的细胞形态和结构都不同,例如洋葱表皮细胞呈现出砖墙状,叶表皮细胞则有气孔,蓖麻叶细胞呈现出蜂窝状,血液细胞则有不同种类,口腔上表皮细胞则呈现出多边形,苔藓类植物细胞呈现出不规则形状。
六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年级六年级实验者时间 3.22----4.20 实验名称月相实验器材:记录纸、铅笔我的猜测: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步骤:1、观察在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情况,并做了详细的记录,即使遇到多云,也进行观察2、我观察到的月相变化如下,记录时间是每天相同的时刻观察到的现象:结论:我认为月相的变化是具有规律性的,上半月左暗右明,明亮部分逐渐增大;下半月左明右暗,明亮部分逐渐减小直至完全变暗。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待改进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年级六年级实验者时间实验名称建一个“星座”模型实验器材:硬纸板、尼龙线、橡皮泥、直尺、剪刀、投影仪及屏幕我的猜测:组成星座的各个星星,大小不一,没有联系,看到的星座只是在地球上观察的形状步骤:1、在边长50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上,按图打上7个小孔【图一】2、在1~7号小孔上,分别挂上15cm、12cm、15cm、17cm、27cm、27cm、14cm长的细线,并在细线下端挂上相同大小的橡皮泥小球【图二】图一图二3、用投影机的光从侧面照射它们,观察记录小球在屏幕上的影子观察到的现象:会看到形成的影子是我们在地球上观察到的“北斗星”的形状;从不同的侧面照射,形成的影子会不同;在其它星球上观察“北斗七星”,构成的图形就会不同。
结论:我认为天空中看起来大小差不多的星星,离我们有远有近;星座其实是距离不同的、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幕上排列的图像。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待改进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班 级 六年级 学生人数 40 人 实验形式 分组实验实验名称 放大镜下的晶体 实验时间 3 月 9 日实验目的放大镜、食盐、白糖、碱面、味精1 、 让 放 大 镜 靠 近 观 察 的 物 体, 观 察 对 象 不 动, 人 眼 和 观 察 对 象之间 的距 离不 变, 然 后移 动手 持放 大镜 在 物体 和人 眼之 间来 回移 实验过程动, 直至 图象 大而 清 楚。
2、把 观察 到的 图象 用铅 笔在 白纸 上描 绘 下来 。
实验结果 了解了人类在探索弱小世界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教师批注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用放大镜观察昆虫与晶体。
实验成绩 实验有序 仪器器材优实验名称 做个简易的显微镜 实验时间 3 月 16 日实验目的 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仪器器材 放大镜、纸筒、胶带、青苔1 、找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 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来观察物体, 知道看得清晰为止。
2 、上下挪移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象,用纸筒和胶带把两个透镜固定下来,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就做好了。
实验结果 简易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比放大镜放大的倍数大。
教师批注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过程 实验成绩 实验有序 优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时间 3 月 18 日通过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说明植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
学生显微镜、洋葱、载玻片、盖玻片、碘酒、清水、培养皿、美工刀、仪器器材镊子、烧杯1 、按要求取镜、安放、对光。
2 、制做暂时装片。
实验过程 3 、安装暂时装片: 将暂时切片放到显微镜上, 调整显微镜与暂时切片位置,直到可以观察到清晰的图象为止。
4 、调好后各小组轮流观察。
并画出洋葱表皮细胞图。
实验结果 学生看到了植物细胞组成。
教师批注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有序 实验成绩 良实验名称生物细胞的观察实验时间 3 月 23 日实验目的 1. 学会暂时装片的制作。
实验课题: 1.放大镜下的新发现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及其作用。
实验器材:放大镜、报纸、书本、树叶、电脑放大镜2只【3X、5X 各一】/每组实验原理: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像放大。
实验步骤:1、用放大镜观察树叶,把看到的记录下来。
把放大镜放在字的上方,逐渐向外移动,发现透过镜片后,字体变大了。
2、用放大镜观察报纸、书本,把看到的记录下来。
3、用放大镜观察电脑、电视机的屏幕。
实验现象: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物体比用肉眼看到的物体更大。
实验结果:放大镜可以把物体的像放大。
实验课题:3.用放大镜观察晶体实验目的:了解白糖、食盐等晶体的形状如何实验器材:白糖、食盐、碱面、味精、玻璃片、放大镜实验原理:在放大镜下能更清晰地看到晶体的形状。
实验步骤:1、用放大镜观察白糖,把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2、用放大镜观察碱面、味精,并把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3、制作一些较浓的溶液,滴在玻璃片上,待水分自然蒸发后,用放大镜观察它们留下的痕迹,看看又是什么样的。
实验现象:在放大镜下看到的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有的像雪花,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
实验结果:每种晶体的形状都很规则。
实验课题: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目的:(1)了解洋葱表皮细胞的制作方法(2)观察细胞的结构,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结构的秘密实验仪器:洋葱、小刀、镊子、显微镜、载玻片、碘酒、吸水纸、9滴管、培养皿实验过程:1、用小刀将洋葱表皮剥下一薄层,用显微镜观察。
2、制作洋葱切片:3、将制作好的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调好焦距观察4、观察时用左眼观察显微镜,右眼看图,右手画出细胞形状图实验结论:洋葱表皮是由无数细胞构成的。
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的。
细胞是有生命的,它会生长、繁殖、变化、衰老和死亡。
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就是在它生长、繁殖、变化的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引起的。
实验课题2奇特的身体构造实验器材: 放大镜 2 只、蝇子蟋蟀蝴蝶等动物的标本1 套步骤: 1、观察昆虫的触角: 发现触角不是一根直的,而是一节一节的;2、苍蝇的眼: 发现不是一个,网格状的分布着几千个小眼;3、蝴蝶的鳞片: 彩色的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4、蟋蟀的外壳: 光滑的外壳上,还有许多“小刺”;5、苍蝇的脚: 脚的底端有“吸盘”,所以可以在天花板上倒立结论: 我认为观察的小昆虫和肉眼大不相同,借助放大镜,可以观察到小动物的细微之处实验课题:放大镜的特点学校:实验时间:小组成员: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及其作用。
六年级科教真验报告之阳早格格创做
六年级科教真验报告
六年级科教真验报告
六年级科教真验报告
六年级科教真验报告
六年级科教真验报告
六年级科教真验报告
六年级科教真验报告
六年级科教真验报告
六年级科教真验报告
六年级科教真验报告
六年级科教真验报告
六年级科教真验报告
六年级科教真验报告
空培植皿无变更无变更无变更无变更无变更有锈面
浑火里无变更无变更无变更有锈面锈里删大锈里又大
食盐火里无变更有锈面有锈面锈里删大锈里占半险些齐锈
论断:尔认为正在有火有气氛的环境里,铁钉要死锈,越是腐蚀性强的,
铁钉死锈越快.
指挥西席:评比等第:★特出☆良佳□及格
○待矫正
六年级科教真验报告
书院年级六年级真验者
时间真验称呼修一个“星座”模型
真验器材:硬纸板、僧龙线、橡皮泥、曲尺、剪刀、投影仪及屏幕
尔的预测:组成星座的各个星星,大小纷歧,不通联,瞅到的星座
不过正在天球上瞅察的形状
步调:1、正在边少50厘米的正圆形硬纸板上,按图挨上7个小孔【图一】
2、正在1~7号小孔上,分别挂上15cm、12cm、15cm、17cm、27cm、
27cm、14cm少的细线,并正在细线下端挂上相共大小的橡皮泥小球【图二】
图一图二
3、用投影机的光从正里映照它们,瞅察记录小球正在屏幕上的影子
瞅察到的局里:会瞅到产死的影子是咱们正在天球上瞅察到的“斗极星”
的形状;从分歧的正里映照,产死的影子会分歧;正在其余星球上瞅察“斗极七星”,形成的图形便会分歧.
六年级科教真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