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养殖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教学PPT)
- 格式:ppt
- 大小:417.00 KB
- 文档页数:50
养殖与饲料2018年第6期表1不同温度对布鲁氏杆菌的影响温度/℃温度/℃生存时间/min湿热,55湿热,1001~4湿热,60干热,60-7060~75湿热,70干热,8040~59湿热,80干热,9030~39湿热,90干热,1007~9生存时间/min6015~3010~247~195~14摘要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本文在介绍布病的流行特点及病原特性的基础上,从养殖场的外部环境和硬件设施、饲养方式、净化方案、禁止饲养犬、消毒灭源以及个人防护等方面介绍布病净化过程中的注意环节。
关键词牛羊;布鲁氏杆菌病;净化规模化牛羊场布鲁氏杆菌病净化的注意环节王宝菊山东省聊城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山东聊城252000收稿日期:2018-03-07王宝菊,女,1987年生,助理兽医师。
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性传染性疾病,可导致人和多种动物感染。
我国农业部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卫生部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 )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
家畜患病后主要侵害生殖器官和淋巴系统,对怀孕母畜来说,主要发生流产、久配不孕、子宫内膜炎,公畜则发生睾丸炎,造成无精症而影响生殖能力。
有关资料表明[1],绵羊患布病后流产率为57.7%,牛患布病后流产率为31.2%。
同时,役畜使役能力下降,肉用畜产肉量减少,乳用畜产奶量下降等,以致每年肉类减少15%,牛产乳下降20%,直接影响畜牧业的发展。
布鲁氏杆菌可侵害人体多个系统,严重者导致患者丧失劳动能力,并影响性功能及生育能力。
由此可见,布病不仅严重制约畜牧业和乳、肉、皮毛加工业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
净化布病是规模化牛羊场的必然趋势,也已经成为我国许多规模化牛羊场正在尝试的工作。
本文就规模化牛羊场布病净化需要注意的环节进行归纳,希望对该病的净化有所帮助。
1布病的流行特点及病原特性1)流行特点。
国畜禽业中种2018.10基金项目:枣庄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生猪标准化养殖与疫病净化技术研究”(2017NS10)。
作者简介:宋秀梅(1983.6-),女,山东省枣庄市人,研究方向:动物疫病防控技术。
规模化种猪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措施宋秀梅(山东省枣庄市畜牧兽医局277800)摘要:为了做好“规模化养殖场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规模化养殖场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评估认证工作。
项目组对2家工作基础较好、管理水平较高的规模化种猪场,开展猪伪狂犬病、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口蹄疫等动物疫病净化。
经过2年努力,初步达到免疫净化标准。
关键词:种猪场;动物疫病;净化措施;技术路线动物疫病净化是指在特定区域、场所对某种或某些重点动物疫病,实施有计划的消灭过程,达到该范围内个体不发病和无感染状态,其目的就是消灭和清除传染源。
项目组按照《规模化养殖场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管理办法》(简称两场管理办法)要求,结合养殖场实际制定净化方案,落实各项净化措施,对两家规模化繁育猪场(A 场、B 场)实施主要猪病净化,供参考。
1开展前期调查对拟净化的猪伪狂犬病、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口蹄疫开展本底调查,摸清场内免疫情况、抗体水平、病原感染情况和疫病风险因子。
调查发现,2家猪场对上述疫病均进行免疫;几类疫病抗体水平差异较大,除猪瘟外其他几种疫病抗体水平还未达90%;猪伪狂犬病原不同程度地存在。
2确定净化目标根据前期调查结果确定两家种猪场净化目标为:猪伪狂犬病gE 抗体检测均阴性,gB 抗体合格率90%以上;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口蹄疫病原学检测阴性,抗体抽检合格率90%以上;连续两年以上无临床病例。
3建立净化技术路线净化技术路线:净化场登记建档———制定净化措施(生物安全、免疫、监测)———落实净化措施———检疫检测———淘汰带毒动物(疑似病例动物及检测阳性动物)———建立健康核心群———扩大假定健康群———全场控制净化———控制净化后续管理(建立生物安全防护体系)。
规模化奶牛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技术指南(试行)(2014版)一、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开展“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以下简称“两场”)评估认证的奶牛场,有意愿开展动物疫病净化的种公牛场(站)也可参考执行。
本指南所称“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是指符合《规模化养殖场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评估认证办法(试行)》规定的申请条件,并通过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评审,达到特定动物疫病净化评估认证标准的养殖场。
本指南所称“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是指符合《规模化养殖场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评估认证办法(试行)》规定的申请条件,并通过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评审,开展特定动物疫病净化的养殖场。
本指南所称“两场”评估认证是指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依据《规模化养殖场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评估认证办法(试行)》规定,对依法开办的规模化养殖场是否符合“两场”条件所进行的审查、认证等活动。
本指南涉及以下疫病: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牛结核病。
本指南的相应条款应作为规模奶牛场开展疫病净化的基本要求。
二、净化目标养殖场依据本指南,结合本场实际,制定动物疫病净化目标和具体实施计划,分阶段实施净化工作,达到国家《规模化养殖场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评估认证标准(试行)》中相应病种的净化评估认证标准。
三、技术路线养殖场依据本指南,针对不同疫病本底调查情况,一场一册制定相应净化方案。
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免疫预防措施、病原学检测、免疫抗体监测、野毒感染与疫苗免疫鉴别诊断监测,淘汰带毒动物,分群饲养,建立健康动物群。
对假定阴性群加强综合防控措施,逐步扩大净化效果,最终建立净化场。
同时加强人流、物流管控,降低疫病水平和传播风险;强化本场引种的检测,避免外来病原传入风险;建立完善的防疫和生产管理等制度,优化生产结构和建筑设计布局,构建持续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护体系,确保净化效果持续、有效。
规模化种猪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技术指南一、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开展“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以下简称“两场”)评估认证的种猪场,有意愿开展动物疫病净化工作的猪场可参考执行。
本指南所称“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是指符合《规模化养殖场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评估认证办法(试行)》规定的申请条件,并通过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评估认证,达到特定动物疫病净化标准的养殖场。
本指南所称“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是指符合《规模化养殖场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评估认证办法(试行)》规定的申请条件,并通过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评审,开展特定动物疫病净化工作的养殖场。
本指南所称“两场”评估认证是指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依据《规模化养殖场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评估认证办法(试行)》规定,对依法开办的规模化养殖场是否符合“两场”条件所进行的审查、认证等活动。
本指南主要涉及以下几种主要疫病:猪口蹄疫、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
本指南的相应条款应作为规模种猪场开展疫病净化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净化目标养殖场依据本指南,结合本场实际,制定动物疫病净化目标和具体实施计划,分阶段实施净化工作,达到国家《规模化养殖场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评估认证标准(试行)》中相应病种的净化评估认证标准。
三、技术路线养殖场依据本指南,针对不同疫病本底调查情况,一场一册制定相应净化方案。
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免疫预防措施、病原学检测、免疫抗体监测、野毒感染与疫苗免疫鉴别诊断监测,淘汰带毒动物,分群饲养,建立健康动物群。
对假定阴性群加强综合防控措施,逐步扩大净化效果,最终建立净化场。
同时加强人流、物流管控和实行全进全出生产模式,降低疫病水平与传播风险;强化本场留种和引种的检测,避免外来病原传入风险;建立完善的防疫和生产管理等制度,优化生产结构和建筑设计布局,构建持续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护体系,确保净化效果持续、有效。
关广伟/河南省上蔡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463800摘 要:,生猪养殖产业的规模和数量越来越大,生猪养殖的形式逐渐朝着规模化、集。
生猪养殖规模的扩大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其中疾病问题是制约生猪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阻碍,如何。
本文将对规模化生,旨在为生猪的科学养殖以及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帮助。
规模化猪场;疫病;净化;随着生猪养殖规模和数量的扩大,养殖过程中的问题也开始不断凸显,生猪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过程中,由于生猪的饲养密度过大,或者养殖环境的恶劣等因素,导致环境中病原菌的滋生,严重危害了生猪的健康状况,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疾病问题,给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以及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均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制约了畜牧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对规模化生猪养殖过程中疫病净化的主要措施进行介绍,以期为生猪的科学养殖以及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帮助。
1 生猪养殖的严格隔离和分段饲养规模化生猪养殖场中的引种工作是关系到整个猪场健康状况的一个关键步骤,生猪的引种过程需要做好严格的防疫监管工作,保障生猪的来源健康,引进种猪的地方没有出现过严重的疫病情况,同时严格检查引种猪场的相关检疫防疫证书,保障引进猪只的健康状况。
引进生猪后首先需要将猪只进行隔离观察,同时做好消毒和免疫接种工作,隔离约2周后如若没有出现异常情况后方可混群饲养。
生猪的分段饲养也是疫病净化的一种重要手段,主要是通过将母猪以及育肥猪生长的各个阶段,如分为哺乳仔猪阶段、断奶仔猪阶段、保育猪阶段、中猪阶段以及育肥阶段进行分段饲养。
分段饲养过程中注意将生长发育缓慢的猪只及时调整养殖的猪群,分段饲养不但可以有效节约养殖过程中饲喂的人工成本,还可以有效防止部分疾病的传播,避免不同猪群的猪只之间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传播,有利于猪场疫病的净化工作。
及时淘汰弱猪和没有治疗价值的病猪,一方面是为了节约不必要的饲料成本,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是有效的避免了疫病的进一步传播,为规模化猪场的疫病净化工作带来帮助。
规模化养殖场开展动物疫病净化场创建工作汇报尊敬的领导和同事们,我在此向大家汇报我们规模化养殖场开展动物疫病净化场创建工作的进展情况。
在规模化养殖场中,动物疫病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它不仅对动物的健康和福祉造成威胁,还对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决定创建动物疫病净化场。
我们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团队负责该项目。
团队成员包括兽医、畜牧专家和环境工程师等,他们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在净化场的创建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1. 环境调查和分析:我们对养殖场的环境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包括空气质量、水源安全、土壤污染等方面。
通过这些调查,我们确定了需要改进的方面,并制定了相应的改进计划。
2. 疫病监测和控制:我们建立了严格的疫病监测系统,定期对动物进行检查和采样。
同时,我们加强了动物的养护管理,包括合理的饲养条件、健康饲料和适当的免疫措施等,以降低疫病传播的风险。
3. 废物处理和消毒:我们制定了废物处理和消毒的规范和流程。
废物包括动物排泄物、废弃物料等。
我们采取了科学的处理方法,确保废物不对环境和动物健康造成危害。
4. 培训和宣教:我们组织了培训和宣教活动,向员工传授疫病防控和净化场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我们还与当地的养殖业协会和政府部门合作,共同提高养殖场管理的水平。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1. 环境质量得到改善:通过采取一系列的环境改进措施,我们的养殖场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空气质量、水源安全和土壤污染等方面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
2. 疫病发生率下降:通过加强疫病监测和控制,我们成功降低了疫病的发生率。
动物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养殖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得到了提高。
3. 废物处理和消毒工作有序进行:我们建立了废物处理和消毒的工作流程,并确保其有序进行。
废物处理方式环保,消毒措施有效。
这有助于防止疫病的传播以及减少环境污染。
我们在动物疫病净化场创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