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原理第一章彩色与视觉特性
- 格式:ppt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70
电视原理彩色与视觉特性电视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电子设备,能够接收和显示来自广播或其他源的视听信号。
其原理涉及彩色显示和视觉特性,其中彩色显示技术主要包括三基色混合和电视屏幕的构成,而视觉特性则涉及像素、分辨率和刷新率等因素。
彩色显示技术是电视的核心。
电视屏幕的构成通常采用RGB三基色混合的方法,即利用红色、绿色和蓝色三种基色的不同组合来产生各种颜色。
这种混合是通过发光二极管(LED)或液晶显示屏(LCD)来实现的。
在LED技术中,每个像素具有红、绿、蓝三种LED灯,通过改变每种LED的亮度来调节颜色的深浅。
而在LCD技术中,每个像素则通过液晶层以不同的透过程度来显示相应的颜色。
视觉特性在电视显示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像素是组成电视图像的最小单元,它指的是屏幕上的一个点,像素的数量决定了图像的细腻程度。
分辨率则表示屏幕上能够显示的像素数量,通常以水平像素数和垂直像素数来衡量。
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但同时也需要更高的处理能力和更大的带宽。
刷新率是指电视屏幕每秒显示的图像帧数,通常以赫兹(Hz)来表示。
刷新率越高,图像就越流畅,但低刷新率可能会导致图像闪烁或模糊。
此外,电视还涉及颜色的显示准确性、亮度对比度、视野角度等视觉特性。
颜色的显示准确性取决于电视的调校和色彩管理系统,能够确保显示出真实的颜色。
亮度对比度则体现了图像中明暗部分的差异,较高的亮度对比度能够显示更生动逼真的图像。
视野角度表示在不同角度观看时,图像的可见性和色彩保真度,宽视角可以给观众提供更好的观赏体验。
总的来说,电视的原理涉及彩色显示和视觉特性两方面,通过采用三基色混合和调节像素、分辨率、刷新率等视觉特性来实现高质量的图像显示。
这些技术和特性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使得电视在今天的家庭娱乐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电视作为一种常见的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家庭娱乐中还是商业应用中,电视都承载着重要的信息传递和娱乐功能。
电视机原理联系地点: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联系人:冯启明老师转载时间:yekai:这是一本很不错的电视技术启蒙书。
我校正了文中的部分错别字和部份错误信息,增加了少部分信息。
绪论第一章黑白电视原理1.1 光和视觉特性1.2 黑白电视系统组成原理1.3 电视扫描与同步1.4 黑白全电视信号1.5 电视图象的基本参量第二章色度学与彩色电视2.1 光与颜色2.2 颜色的计量系统2.3 电视中彩色的分解与重现2.4 电视RGB计色制与彩色正确重现第三章彩色电视制式3.1 概述3.2 兼容制彩色电视基础3.3 NTSC制3.4 PAL制3.5 SECAM制简介第四章电视摄象与发送技术4.1 广播电视系统的组成4.2 电视摄像机4.3 摄象器件4.4 电视图像信号的处理4.5 同步信号的形成4.6 PAL全电视信号的形成4.7 电视信号的发送第五章电视接收技术5.1 电视接收技术概论5.2 高频调谐器5.3 图象通道电路5.4 解码电路5.5 同步分离电路5.6 扫描电路5.7 显象管及其附属电路第六章电视新技术概论6.1 卫星电视广播6.2 数字电视6.3 高清晰度电视(HDTV)6.4 共用天线电视(CATV)系统6.5 电视多工广播6.6 立体电视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系统地讲述电视原理及其最新实用性技术的新作。
共分六章:前三章讲述黑白和彩色电视传象的基本原理与彩色电视制式,并包括与学习电视技术有关的视觉特性、光度学和色度学等知识;四、五两章以广播电视系统为例,系统地讲述电视图像信号的摄取、处理、发送、接收与图像重现的原理及其实用性电路;第六章介绍电视新技术,如卫星电视、数字电视、高清晰度电视、立体电视、电缆电视和电视多工广播等。
本书的特点是深入浅出,简明易懂;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书中涉及的内容广泛、凝聚了现代电视技术的主要最新成就。
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电子、通信等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亦可供从事电视科研、生产、运行、维修的人员阅读;也适宜于有一定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的青年作为自学读物。
数字平板电视技术第一部课程总说明(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课程名称和课程代码:电视机原理与技术,032612、学时:48学时3、学分:3学分4适应对象:云南开放大学中高职一体化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电工基础》、《电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应设为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本课程是在电子电工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训要密切结合。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学要求的层次:本课程介绍了彩色电视的基本原理、数字电视基础、液晶显示屏和等离子显示屏,平板电视的接口与格式变换、电视机驱动板电路、电视机软件、开关电源、逆变器和液晶电视的维修等内容。
《数字平板电视》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这条主线设计教材的内容、结构和形式;合理安排基础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比例,基础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强调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注重立体化教材建设,通过本教材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技能素质。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注重立体教材建设。
通过主教材、电子教案、配套素材光盘、实训指导和习题及解答等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服务水平,为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课程考核方案:1、考核形式:分理论考核及实训考核。
以实训为主考核为主,理论考核为辅。
2、考核时间:期中、期末。
3、课程总成绩:理论考试,满分100分,其中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40%,平时成绩占30%;实作考试,平时占50%,期末占50%。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九章的相关章节。
第一章电视基本原理一、教学要求1、了解色彩与视觉特性2、掌握电视图像信号的产生与发射3、理解彩色电视信号的制式二、内容要点第一节彩色与视觉特性1、可见光的特性2、人眼的视觉特性3、色度学概念第二节电视图像信号的产生与发射1、电视图像信号的产生2、图像的基本操作3、黑白全电视信号的组成4、模拟电视信号的发射第三节彩色电视信号的制式1、彩色电视信号的兼容问题2、彩色电视的色差处理方式3、彩色电视制式第四节习题三、重点、难点1、重点:电视图像信号的产生与发射2、难点:彩色电视信号的制式第二章电视基础一、教学要求1、了解电视图像信号数字化的方法和取样形式2、理解信号源压缩编码的原理和方法3、理解信道纠错编码的的原理和方法4、掌握中国数字电视的卫星、地面和有线广播3的标准的主要内容二、内容要点第一节数字电视组成及高清与标清电视的标准1、数字电视系统的组成2、模拟电视信号的数字化3、标清和高清数字标准第二节电视图像信号压缩编码原理及方法1、压缩编码的基础2、压缩编码的方法3、信号编码的国际标准第三节电视信号传输的信道编码1、信道编码基础2、能量扩散3、信道编码的方法第四节数字调制技术1、概述2、四相移相键控3、正交幅度调制4、残留边带调制5、正交频分复用调制6、字节到符号映射第五节数字电视标准1、数字电视标准概述2、数字有线电视标准3、地面数字电视标准4、直播卫星电视标准第六节数字音频压缩技术1、人耳的听觉特性2、MPEG的音频压缩技术3、MUSICAM的音频压缩技术4、AC-3的音频压缩技术第六节习题三、重点、难点1、重点:信道编码基础、能量扩散、信道编码的方法2、难点:MPEG的音频压缩技术、MUSICAM的音频压缩技术、AC-3的音频压缩技术第三章彩色电视机液晶显示屏一、教学要求1、了解液晶基础知识和彩色液晶屏频的结构2、掌握液晶屏内部电路组成3、熟练液晶电视的基本操作盒电路板的拆装二、内容要点第一节液晶基础知识和彩色液晶屏频的结构1、液晶的基本概念2、液晶显示屏模组结构3、液晶显示屏的光学系统第二节液晶屏内部电路组成及IC概述1、屏电路的组成2、逻辑板3、列驱动板及排线4、行驱动板及排线5、Υ校正原理及方法第三节液晶屏的驱动特性1、液晶屏的各种极性变换方式2、屏电容与驱动特性的关系第四节液晶屏的主要技术指标与新技术1、主要技术指标2、背光源的改进3、加快响应速度4、液晶电视机的其他性能改进第五节实验1液晶电视的基本操作盒电路板的拆装第六节习题三、重点、难点1、重点:液晶屏内部电路组成2、难点; 液晶电视的基本操作盒电路板的拆装第四章彩色电视等离子显示屏一、教学要求1、理解PDP屏的结构、灰度等级实现原理---子场驱动法、基本单元(像元)的工作过程、高压驱动电路了解输出参数品质、参数可靠性、电气参数2、了解输出参数、品质参数3、掌握显示电路的组成二、内容要点第一节等离子显示屏的基本原理1、PDP屏的结构2、灰度等级实现原理---子场驱动法3、基本单元(像元)的工作过程4、高压驱动电路5、子场驱动技术的改进第二节等离子显示器内部电路简介1、显示器电路的组成2、日立PDP屏简介第三节等离子显示屏的主要技术参数1输出参数3、品质参数4、可靠性5、电气参数第四节习题三、重点、难点1、重点:等离子显示屏的基本原理、子场驱动技术的改进2、难点:基本单元(像元)的工作过程、显示器电路的组成第五章平板电视机的接口与格式变换一、教学要求1、了解TTL接口、LVDS接口、RSDS接口2、理解平板电视驱动板的电路接口3、掌握I2C总线的工作原理及电视机中存储器的使用二、内容要点第一节平板电视驱动的输出接口1、TTL接口2、LVDS接口3、RSDS接口4、Mini-LVDS接口第二节平板电视驱动板的电路接口1、模拟信号接口2、数字信号接口第三节I2C总线的工作原理及电视机中存储器的使用1、I2C总线的工作原理2、平板电视内的I2C总线3、存储器的容量扩展4、平板电视极中的存储器第四节电视信号的格式变换1、图像格式2、格式变化3、彩色空间变化(CSC)4、缩放处理(Scale)5、电影模式处理第五节实验2 LVDS屏线制作第六节习题三、重点、难点1、重点:I2C总线的工作原理及电视机中存储器的使用、LVDS屏线制作2、难点:电视信号的格式变换、LVDS屏线制作第六章平板电视机驱动板电路一、教学要求1、了解液晶电视机电路2、理解驱动电路板原理3、掌握液晶电视电路图的读图训练、工厂菜单的调试、电视驱动板关键点电压值和波形的测量二、内容要点第一节驱动电路板原理1、电视接收系统2、模拟电视驱动板电路原理3、数字电路接收机原理第二节液晶电视机电路简介1、主要技术指标2、电视机试验箱简介3、鸿岚液晶电视机驱动板原理4、电源管理第三节调谐器和解码芯片及缩放处理芯片1、频率合成式高频调谐器ET-5C112、解码芯片LA768183、缩放处理芯片NT68565第四节微控器和电子切换开关及伴音功放芯片1、微控器(NT68F633)简介2、电子切换开关3、伴音功放芯片TDA7496第五节实验3液晶电视电路图的读图训练实验4工厂菜单的调试实验5电视驱动板关键点电压值和波形的测量第六节习题三、重点、难点1、重点:驱动电路板原理、实验2、难点:驱动电路板原理、驱动板关键点电压值和波形的测量第七章平板电视机软件一、教学要求1、了解电视机软件的主要架构2、理解NT68565液晶电视软件3、掌握电视机软件升级原理和方法二、内容要点第一节电视机软件概论1、电视机软件的主要架构2、电视机软件的系统模块第二节开发平台KeilC51简介1、开发平台KeilC51uVision2集成开发环境2、开发平台KeilC51流程和主要组建功能3、开发平台KeilC51软件的使用第三节NT68565液晶电视软件1、软件各模块的功能2、Main.c/main.h程序介绍3、Panel.c/Panel.h程序介绍4、电视机软件升级原理和方法第四节实验6用KeilC51改写和重新编译电视机软件实验7液晶电视机软件升级方法第五节习题二、重点、难点1、重点:视机软件升级原理和方法、液晶电视机软件升级方法2、难点:用KeilC51改写和重新编译电视机软件第八章液晶电视机的开关电源一、教学要求1、了解2、理解3、掌握二、内容要点第一节开关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1、开关电源工作原理概述2、开关电源基本组成3、PWM控制模式及其特点4、开关电源的主要技术指标第二节开关电源的主要元器件1、功率开关2、高频整流管3、开关电源中的其他元器件第三节进线滤波器和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进线滤波器2、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3、实际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第四节液晶电视机的开关稳压电源1、主要技术指标2、稳压电源的组成3、集成芯片介绍4、200W液晶电视机的开关稳压电源电路原理5、开关电源的维修第五节液晶屏的背光灯电源1、CCFL背光灯的特性2、CCFL背光灯的DC/AC电路3、60W4灯CCFL逆变器4、EEFL背光灯简介5、LED灯背光灯简介。
彩色电视机彩色原理
彩色电视机的彩色原理是通过三基色光的叠加来产生丰富多彩的图像。
这三种基色光分别是红(R)、绿(G)和蓝(B)。
在彩色电视机中,屏幕上的每个像素由这三种基色光的不同强度组成。
当红、绿、蓝三种基色光强度相等时,屏幕上的像素呈现出白色。
而当某一种基色光的强度超过其他两种时,像素将呈现出相应的颜色。
通过调整不同基色光的强度,彩色电视机可以生成各种颜色。
为了实现彩色显示,彩色电视机中一般采用三个电子枪同时发射红、绿、蓝三种电子束。
这三种电子束被加速并定向轰击屏幕上的荧光材料,激发出红、绿、蓝三种荧光物质的发光。
当荧光材料受到电子束轰击时,其原子中的电子会被激发到一个较高的能量级别。
当电子回到低能级时,会释放出能量,同时发出光子。
这些光子经过荧光材料的滤光板后,最终组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彩色图像。
彩色电视机的彩色原理可总结为:通过调节红、绿、蓝三种基色光的强度和叠加比例,利用电子束激发荧光材料的发光,最终形成丰富多彩的图像。
彩色电视工作原理
彩色电视工作原理是利用RGB(红绿蓝)三原色混合的原理
来显示彩色图像。
彩色电视的图像原始信号经过三个颜色通道的处理,分别对应红、绿、蓝三个原色。
每个颜色通道的信号经过放大、调整电路等处理后,分别在电视屏幕的相应位置形成三个不同的亮度信号。
在彩色电视屏幕上,由红、绿、蓝三个电子枪分别发射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电子束,并通过电子加速器使电子束具有一定的能量。
这些电子束穿过电子透镜,并通过电磁偏转系统控制其扫描的位置,最终打到电视屏幕上的荧光物质上。
屏幕上的荧光物质包含红、绿、蓝三种不同的荧光材料,分别对应于电子束的三种颜色。
当电子束打到荧光物质上时,荧光物质会被激发并发出相应的颜色光线。
三种不同颜色的光线经过光学系统的混合和放大,最终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彩色图像。
为了使图像更加清晰和平滑,彩色电视还采用了扫描线和逐行扫描的技术。
电子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行扫描屏幕上的像素点,从而形成连续的图像。
同时,彩色电视还利用视觉暂留的特性,即人眼对连续的光信号有一个持续的感知,使得图像在屏幕上看起来是连续的。
综上所述,彩色电视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红、绿、蓝三个原色的电子束在屏幕上的位置和能量,并利用荧光物质的发光特性,最终形成彩色图像。
这种原理使得彩色电视能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图像,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视觉体验。
利用技术手段改善三基色教学
刘学勇
【期刊名称】《中国电化教育》
【年(卷),期】2002(000)009
【摘要】@@ 电视原理课在我校物理系和现代教育技术系开设,汉族本科学生在大二学习,民族本科学生在大三学习.经观察两系教师在讲授电视原理第一章视觉特性与三基色时都未采用现代教育媒体,而是单独的课堂讲授,其原因有两点:1.教师认为在课堂上能够讲清楚;2.教师认为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听懂.实际上,学生掌握的程度并不像教师想象的那样清楚,而是凭着自己的想象,囫囵吞枣,被动地接受模糊的概念.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既可以看到彩色电视荧光屏上的三基色,又可以看到三基色的混合色呢?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动接受知识呢?……
【总页数】2页(P26-27)
【作者】刘学勇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现代教育技术系,83005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3
【相关文献】
1.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善小学数学教学 [J], 蔡凤英
2.谈利用技术手段改善摄影用光和构图教学 [J], 刘学勇
3.积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全面加强改善市场监管 [J], 张泰
4.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学科工作室成果展示——初中数学:如何指导教师充分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指导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J], 郭岗田;陈晓莉
5.高中历史:如何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指导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J], 文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