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滴定法
- 格式:doc
- 大小:99.50 KB
- 文档页数:5
氧化还原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常用于测定含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的浓度。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会从被氧化的化合物转移到还原的化合物上,因此被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该方法通过滴加一种称为滴定剂的溶液来确定待测物质的浓度。
滴定剂与待测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待测物质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时,滴定剂就不再反应,此时滴定完成。
原理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基于以下事实: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会从一个原子或分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或分子上,这样产生了电子的转移和化学计量量的变化。
因此,滴定剂可以被用来测定待测物质的化学计量量。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可以从还原剂转移到氧化剂。
还原剂是一种能够给予电子的物质,它通常是一种容易氧化的物质,其化合价低于其氧化态。
氧化剂则是一种吸收电子的物质,通常是一种含氧化合物,其化合价高于其还原态。
在氧化还原滴定法中,将待测物质溶于适当的溶剂中,加入过量的还原剂,然后再滴加氧化剂,滴定至反应终点。
滴定时应注意滴定剂的选择,其氧化还原电位应当介于待测物质和还原剂之间。
当滴定剂的量与待测物质的量恰好相等时,反应终点即可确定,此时滴定完成。
操作步骤1.准备待测物质溶液,加入适当的溶剂并充分溶解;2.加入过量的还原剂;3.将寻找合适的滴定剂并确定滴定方法;4.开始滴定,滴定至反应终点(反应终点可以通过颜色变化、电位变化、气体产生等特征来确定);5.通过滴定前后的重量差或溶液浓度计算待测物质的化学计量量。
应用氧化还原滴定法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药学、食品工业、环境检测等领域。
例如,在药学中,可以用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来测定药物中的铁含量,氯亚铁作为还原剂来测定汞含量。
在环境检测中,可以使用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来测定自然水样中的硫酸盐含量。
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滴加滴定剂来确定待测物质的浓度。
该方法基于化学计量量的变化,将还原剂加入待测物质溶液中,并滴加氧化剂,滴定至反应终点。
氧化还原滴定法在分析化学、药学、食品工业和环境检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是通过将溶液中的某些物质从氧化状态还原为其原来状态的一种分析方法。
通过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测定可以同时得到溶液中酸度、碱度、氢离子浓度、阴离子浓度等测定参数。
氧化还原滴定是利用电子传递来实现两个物质状态之间的变化,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试剂变化产生电流或电压,并通过它们可以计算和推算出溶质的浓度和活性。
氧化还原滴定可以分为原子结合滴定法和旋光度滴定法。
这把原子结合滴定分为直接电子传递滴定法和交换电子传递滴定法。
旋光度滴定由于有斜坡步骤所以受到环境的影响很小,而且所有的反应都是在一个稳定的pH环境下进行,它可以测定出有机物中活性位置的活性分子浓度,即在当量条件下的活性分子的浓度,因此可以通过旋光度滴定来测定反应性溶液中的活性位置的活性原子浓度。
滴定分析中主要用到的试剂有还原剂和氧化剂,两种试剂可以经由电子传递反应产生电子,而受试物质便是能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作用介质。
所以只要选好能够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有机物或无机物,就能通过观测电子传递反应产生的电流或电压来测定被测液中的一氧化物或氢离子浓度。
氧化还原滴定法容易操作,独立测量它的操作常常连续、精确和具有可靠的结果,可以用来测定许多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活性位置,用于获取定量结果时,测量结果要比粗略检查方法更加准确。
此外,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测量结果受到环境影响较小,应用广泛,能够被用于高精度的测定结果,尤其是一些微量的一氧化物或氢离子的分析,氧化还原滴定法具有得到准确结果的优势。
氧化还原滴定法第一节 概述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方法有些反应除了氧化剂和还原剂外还氧化还原反应的两个特性:反应速度慢,常伴有副反应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范围:1 测定本身具有氧化还原性质的物质2 能间接地测定本身不具有氧化还原性质,但能与某种氧化剂或还原剂发生其他类型有计量关系的化学反应的物质3 既能测定无机物,又能测定有机物第二节 氧化还原反应一 条件电位生成新的还原形和氧化形物质活度与浓度的关系式为:αA =f A [A] (f 为活度系数,[A]为平衡浓度)φº’称条件电位,条件电位在数值上等于Cox=Cred 时的电对电位值,条件电位值φº’与标准电位φº不同,它不是一种热力学常数,它的数值与溶液中电解质的组成和浓度,特别是能与电对发生副反应物质的组成和浓度有关。
只有在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φº’才会有固定不变的数值二 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0.059 foxCox αred 0.059 Coxφ Ox/Red=φº+ n lg f redCred αox =φº’+ n lg Cred0.059 fox αredφº’=φº+ n lg f red αox(一) 盐效应电解质浓度的变化会改变溶液中的离子强度,从而改变电对氧化形和还原形的活度系数在一般情况,副反应对条件电位的影响作用比盐效应大得多,此时,在估算条件电位时可忽略盐效应的作用(即假定离子的活度系数f=1)忽略盐效应时电对的电位和条件电位:0.059 [Ox]φ Ox/Red=φº+ n lg [Red]0.059 αredφº’=φº+ n lg αox(二)生成沉淀在溶液体系中,若有与电对氧化形或还原形形成难溶沉淀的沉淀剂存在,将会改变电对的条件电位(三)生成配合物生成配合物副反应对条件电位的影响规律是:(四)酸效应12 H+或OH-的浓度,在这种场合下,当电对发生副反应时,氧化形和还原形的副反应系数可以相差几个甚至几十个数量级,远比活度系数的影响大得多,在这种情况下,电对的条件电位主要由副反应的影响决定,盐效应可以忽略在通常只知道反应物分析浓度的情况下,要讨论滴定体系,尤其是存在明显副反应滴定体系的氧化还而绝对不能把分析浓度近似地当做活度或平衡浓度进行计算三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程度可用反应平衡常数衡量,平衡常数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完全n(φoxº’-φredº’)反应平衡常数用下式计算:lgK’= 0.059n代表氧化还原反应式中转移的电子数K’称为条件平衡常数,是以反应物分析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如果1:1型反应的电子转移数n=1,反应定量完成的条件是∆φ≥0.36V,如果n=2,∆φ≥0.18V如果1:2型反应的电子转移数n=2.,反应定量完成的条件是∆φ≥0.27V,如果n=2,∆φ≥0.13V四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指标是反应的最初状态和最终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不说明反应过程的真实情况。
第四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一、填空题1.下列现象各属什么反应(填 A , B , C , D )(1)用KMnO 4滴定Fe 2+ 时 Cl - 的氧化反应速率被加速 。
(2) 用KMnO 4滴定C 2O 42- 时,红色的消失由慢到快 。
(3) Ag + 存在时,Mn 2+ 被 S 2O 82- 氧化为MnO -- _____ _______。
A 催化反应B 自动催化反应C 副反应D 诱导反应 。
2. 若两对电子转移数均为1,为使反应完全程度达到99.9%,则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至少应大于 。
若两对电子转移数均为2,则该数值应为 。
3. 0.1978 g 基准As 2O 3 在酸性溶液中恰好与 40.00mLKMnO 4溶液反应完全,该KMnO 4溶液的浓度为 。
[Mr (As 2O 3)=197.8]4. 已知在 1 mol ·L - 1 HCl 介质中 E Θ'Fe 3+/ Fe 2 + = 0.68V ; E Θ'Sn 4+/Sn 2+ = 0.14V ,则下列滴定反应; 2 Fe 3+ + Sn 2+ == 2 Fe 2+ + Sn 4+ 平衡常 ;化学计量点电位为 ;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c ( Fe 2+ ) / c ( Fe 3+ ) 为 。
5. 氧化还原滴定计量点附近的电位突跃的长短和氧化剂与还原剂两电对的 标准电极电势有关,它们相差愈 ,电位突跃愈 ;若两电对转移的电子数相等,计量点正好在突跃的 ;若转移的电子数不等,则计量点应偏向 。
6.常用的氧化还原方法有 、 和 。
7. 用KMnO 4法间接测定钙或直接滴定Fe 2+时,若滴定反应中用HCl 调节酸度,测定结果会 ;这主要是由于 ,反应为 。
8. 如果溶液中同时存在HgCl 2和Cl 2,加入还原剂SnCl 2时, 先被还原。
(已知V 14.024/=Θ++Sn Sn ϕ,V 62.0222/=Θ+Cl Hg Hg ϕ,V 36.1/2=Θ-Cl Cl ϕ)二、选择题1. 已知在1 mol · L - 1 HCl 介质中, E Θ’Cr 2O 72-/Cr 3+ = 1.00 V; E Θ’Fe 3+/ Fe 2 + = 0.68V ;以K 2Cr 2O 7滴定Fe 2+时,选择下列指示剂中的哪一种最合适?( )A. 二苯胺(E Θ’In = 0.76V );B.二甲基邻二氮菲- Fe 3+ (E Θ’In = 0.97V);C. 次甲基蓝 (E Θ’In = 0.53V );D.中性红(E Θ’In = 0.24V )。
2. 对于2A + + 3B 4+ = 2A 4+ + 3B 2+ 这个滴定反应,等量点时的电极电位是( ) A.53ΘB ΘA ϕϕ+ B .623ΘB ΘA ϕϕ+ C.523ΘB ΘA ϕϕ- D .523ΘB ΘA ϕϕ+ 3. 在1mol/L 的HCl 中,V 14.024/=Θ++Sn Sn ϕ,V 70.023/=Θ++Fe Fe ϕ,在此条件下,以Fe3+滴定Sn 2+,计量点的电位为( )。
A.0.25V B.0.23V C.0.33V D.0.52V4. 在1mol/L 的H 2SO 4溶液中,用0.1000 mol/LCe 4+滴定0.1000mol/L Fe 2+溶液,最恰当的氧化还原指示剂是( )。
A.次甲基蓝 B.邻苯氨基苯甲酸 C.邻二氮菲—亚铁 D .KSCN5 在1 mol ·L - 1 H 2SO 4溶液中,E Θ'Ce 4+/Ce 3+ = 1.44V ; E Θ'Fe 3+/ Fe 2 + = 0.68V ;以Ce 4+ 滴定Fe 2 +时,最适宜的指示剂为()A. 二苯胺磺酸钠(E Θ'In = 0.84V );B. 邻苯氨基本甲酸(E Θ'In = 089V );C. 邻二氮菲 — 亚铁(E Θ'In =1.06V );D.硝基邻二氮菲 — 亚铁(E Θ'In =1.25V )。
6. 用碘量法测定Cu 2+时,加入KI 是作为( )A.氧化剂 B.还原剂 C.络合剂 D.沉淀剂三、计算题1. 将等体积的0.40 mol ⋅L -1 的Fe 2+溶液和0.10 mol ⋅L -1Ce 4+溶液相混合,若溶液中H 2SO 4浓度为0.5 mol ⋅L -1,问反应达平衡后,Ce 4+的浓度是多少?2.根据Θ+Hg Hg /22ϕ和Hg 2Cl 2的K sp ,计算ΘH g Cl H g /22ϕ。
若溶液中Cl -的浓度为0.010mol/L 时,Hg 2Cl 2/Hg 电对的电极电位是多少?3.K 3Fe(CN)6在强酸溶液中能定量地氧化I -为I 2,因此可用它为基准物标定Na 2S 2O 3溶液。
试计算2 mol ⋅L -1 HCl 溶液中Fe(CN)63-/Fe(CN)64-电对的条件电位。
4..计算1mol/L 的HCl 溶液中用Fe 3+滴定Sn 2+时计量点的电位,并计算滴定至99.9%和100.1%时的电位。
说明为什么计量点前后同样变化0.1%,但电位的变化不相同。
5. 用一定体积(毫升)的KMnO 4溶液恰能氧化一定质量的KHC 2O 4·H 2C 2O 4·2H 2O ;如用0.2000mol ⋅L -1NaOH 中和同样质量的KHC 2O 4·H 2C 2O 4·2H 2O, 所需NaOH 的体积恰为KMnO 4的一半。
试计算KMnO 4溶液的浓度。
6.用碘量法测量钢中硫时,先使硫燃烧成SO2,被含有淀粉的水溶液吸收后、用标准碘溶液滴定。
若称取含硫0.051%的标准样品和待测样品各500.00mg ,滴定前者用去碘溶液11.60mL ,滴定后者则用去7.00mL ,试用滴定度来表示碘溶液的浓度,并计算待测样品中S的百分含量。
滴定反应为: +--++=++H SO I O H SO I 422242227.称取含有KI 的试样0.5000克,溶于水后先用Cl 2水氧化I-为IO -3,煮沸除去过量Cl 2;再加入过量KI 试剂, 滴定I 2时消耗了0.02082 mol ⋅L -1Na 2S 2O 321.3 0mL 。
计算试样中KI 的质量分数。
8.有一批铁矿样,含铁量约为50%,现用0.01667mol/L 的K 2Cr 2O 7溶液滴定,欲使所用的标准溶液的体积在20—30mL 之间,应称取试样质量的范围是多少?9.称取含NaIO 3和NaIO 4的混合试样1.000g ,溶解后定容于250mL 容量瓶中;准确移取试液50.00mL ,调至弱碱性,加入过量KI ,此时IO 4-被还原为IO 3-( IO 3-不氧化I -); 释放出的I 2用0.04000mol·L -1Na 2S 2O 3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10.00mL 。
另移取试液20.00mL,用HCl调节溶液至酸性,加入过量的KI; 释放出的I 2用0.04000mol·L -1 Na 2S 2O 3溶液滴定,消耗30.00mL 。
计算混合试样中w (NaIO 3)和w (NaIO 4)。
10.某土壤样品1.000克,用重量法获得Al 2O 3和Fe 2O 3共0.1100g ,将此混合氧化物用酸溶解并使铁还原后,以0.0100mol/L 的KMnO 4进行滴定,用去8.00mL 。
试计算土壤样品中Al 2O 3和Fe 2O 3的百分含量。
11.银还原器(金属银浸于1 mol ⋅L -1 HCl 溶液中)只能还原Fe 3+而不能还原Ti(Ⅳ),计算此条件下Ag +/Ag 电对的条件电位并加以说明。
12.准确吸取25.00mLH 2O 2样品溶液,置于250mL 容量瓶中,加入水至刻度,摇匀,再准确吸取25.00mL ,置于锥形瓶中,加H 2SO 4酸化,用0.02532mol/L 的KMnO 4标准溶液滴定,到达终点时,消耗27.68mL ,试计算样品中H 2O 2的百分含量。
13. 计算在pH3.0、c (EDTA)=0.01 mol ⋅L -1时Fe 3+/Fe 2+电对的条件电位。
14.现有As 2O 3和As 2O 5及少量杂质的混合物,溶解后,在微碱性溶液中用0.02500mol/L 碘液滴定,耗去20.00mL 。
滴定完毕后,试溶液呈强酸性,加入过量KI ,析出的碘用0.1500mol/L Na 2S 2O 3溶液30.00mL 滴定至终点,试计算试样中As 2O 3和As 2O 5各多少克。
15 称取软锰矿0.3216克,分析纯的Na 2C 2O 4 0.3685克,共置于同一烧杯中,加入H 2SO 4,并加热; 待反应完全后,用0.02400 mol ⋅L -1 KMnO 4溶液滴定剩余的Na 2C 2O 4,消耗KMnO 4溶液11.26mL 。
计算软锰矿中MnO 2的质量分数。
16. 用KIO 3标定Na 2S 2O 3的浓度,称取KIO 30.3567g ,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mL ,移取所得溶液25.00mL ,加入H 2SO 4及KI 溶液,用24.98mLNa 2S 2O 3滴定折出的I 2, 求Na 2S 2O 3的浓度。
取上述Na 2S 2O 3溶液25.00mL ,用碘溶液24.83mL 滴定至终点。
求碘溶液的浓度。
17 在1 mol ⋅L -1 HCl 溶液中,用Fe 3+滴定Sn 2+,计算下列滴定百分数时的电位:9,50,91,99,99.9,100.0,100.1,101,110,200%,并绘制滴定曲线。
18..今有不纯的KI 试样0.3500g ,在H 2SO 4溶液中加人纯K 2CrO 4 0.1940g 处理,煮沸赶出生成的碘。
然后,又加入过量的KI ,使与剩余的K 2CrO 4作用,折出的I 2用0.1000mol/L ,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用去Na 2S 2O 3溶液10.00mL ,问试样中含KI%。
19 为测定试样中的K +, 可将其沉淀为K 2NaCo(NO 2)6, 溶解后用KMnO 4滴定(NO 2-→NO 3-, Co 3-→Co 2-), 计算K +与MnO 4-的物质的量之比, 即n (K) : n (KMnO 4)。
20. 丁基过氧化氢(C4H9OOH )的摩尔质量90.08g/moL ,它的测定是在酸性条件下使它与过量碘化钾反应,折出定量的碘,再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反应为:O H I OOH H C H I OOH H C 22949422++=+++----+=+264232222O S I O S I 今称取含丁基过氧化氢的试样0.3150g ,滴定析出的碘时用去0.1000mol/LNa2S2O3溶液18.20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