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故事二年级
- 格式:ppt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6
【导语】那些优秀的故事,在吸引学⽣去了解其中发⽣的事情时,⼜往往能把⼀些具有深远意义的道理教给学⽣,在学⽣⼼中树⽴⼀个榜样,树⽴⼀种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趣味数学⼩故事》,希望帮助到您。
【篇⼀】 鸡兔同笼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着名趣题之⼀。
⼤约在1500年前,《孙⼦算经》就记载了这个搞笑的问题。
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五头,下有九⼗四⾜,问鸡兔各⼏何? 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只鸡兔同在⼀个笼⼦⾥,从上⽅数,有35个头;从下⽅数,有94只脚。
求笼中各有⼏只鸡和兔?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你想明⽩《孙⼦算经》中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吗? 解答思路是这样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
这样,(1)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2)如果笼⼦⾥有⼀只兔⼦,则脚的总数就⽐头的总数多1。
因此,脚的总只数47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的只数,即47-35=12(只)。
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
这⼀思路新颖⽽奇特,其“砍⾜法”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
这种思维⽅法叫化归法。
化归法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先不对问题采取直接的分析,⽽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变形,使之转化,直到最终把它归成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
【篇⼆】 如果有⼀个池塘,⾥⾯有很多的⽔,有两个空的⽔壶,分别能够装5升和6升的⽔,那么,怎样样⽤这两个⽔壶来从池塘⾥取得3升的⽔呢? 答案是:先使⽤五升的⽔壶装满⽔,然后倒到六升的⽔壶⾥⾯,这个时候,再将五升的⽔倒⼀些在六升的⽔壶⾥⾯,六升的⽔壶就满了,这个时候,五升的⽔壶⾥还有四升的⽔。
然后把六升的⽔壶的⽔倒掉,把五升的⽔倒在六升的⽔壶⾥,这个时候,六升的⽔壶就只有四升的⽔了,然后将五升的⽔壶装满,装到六升壶⾥去,然后六升的壶满了,这个时候,五升的⽔壶⾥就剩下我们要的三升⽔了。
⼀个农民带了三只⼩兔⼦去集市,每只⼩兔⼦⼤概有3~4千克,但是,农夫的秤只能够秤5千克,农民,如何进⾏称量呢? 答案是:先把三只放到⼀齐来称,然后拿出⼀只,称量之后算差即可。
(最新版3篇)编写: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编写单位:_______________编写时间:_______________序言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了3篇《二年级数学故事大全》,供大家借鉴与参考。
下载后,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射!(3篇)《二年级数学故事大全》篇11. 《小兔子分糖果》小兔子喜欢分享,一天,他找到了一些糖果,于是他决定分给森林里的其他小动物。
他先分给了小松鼠,小松鼠很高兴,接着小兔子又分给了小狐狸,小狐狸也感到非常开心。
最后,小兔子把剩下的糖果分给了小青蛙。
小青蛙拿到糖果后,感慨道:“谢谢你,小兔子,你真是一个爱分享的好孩子!”2. 《小熊算年龄》小熊生日快到了,他想知道他到底多大了。
于是他去问妈妈,妈妈告诉他:“你出生的那一年,树上的苹果有 12 个,现在树上的苹果有 20 个,那么你现在就有 8 岁了。
”小熊听了很高兴,他终于知道自己的年龄了。
3. 《小鸭子学游泳》小鸭子不会游泳,他非常羡慕其他小动物能在水里游来游去。
于是他决定学习游泳,他请教了青蛙、小鱼和小鸟,可是他们都不太适合教他。
最后,他遇到了一只老天鹅,老天鹅教他如何在水里浮起来,如何划水,小鸭子终于学会了游泳,他感到非常开心。
4. 《小猪买糖葫芦》小猪喜欢吃糖葫芦,他决定去买一些。
他来到小商店,发现糖葫芦的价格是5 元一串,于是他拿出 10 元钱,问店员可以买几串。
店员告诉他可以买 2 串,小猪很高兴地买了 2 串糖葫芦,剩下的钱他还给了店员。
5. 《小兔子拔萝卜》小兔子想要拔一些萝卜回家吃,但是他力气不够大,拔不起来。
于是他请来了小松鼠、小狐狸和小青蛙一起帮忙。
大家齐心协力,终于把萝卜拔了出来,然后一起分享了这些美味的萝卜。
6. 《数量关系》小兔子去超市买牛奶,他发现 1 瓶牛奶的价格是 8 元,而他有 20 元钱,那么他可以买几瓶牛奶呢?小兔子思考了一下,20 除以 8 等于 2 余 4,所以他可以买 2 瓶牛奶,剩下 4 元钱。
二年级小学生趣味数学故事三篇,在很久很久以前,大禹治水来到洛水。
洛水中浮起一只大,的背上有一个奇怪的,上有多圈和点。
些圈和点表示什么意思呢?大家都弄不明白,一个人好奇地数了一下甲上的点数,再用数字表示出来,里有非常有趣的关系。
把甲上的数填入正方形的方格中,不管是把横着的三个数相加,是把着的三个数相加,或者把斜着的三个数相加,它的和都等于15。
后来,数学家个形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我国古代,把种方叫做“ 横”或者“九”;在国外,叫它“幻方”。
宋朝有个数学家叫,他研究出来了一种排列方法:先画一个,把 1 到 9 从小到大斜着排里,然后把最上面的 1 和最下面的9 ,最左的 7 和最右的 3 ,最后把最外的四个数,填中的空格里,就得到了背上的了。
【篇二】有一个古老的,有64 名士被人俘了,人命令它排成一个圈,上号1,2,3,⋯⋯ 64。
人把 1 号了,又把 3 号了,他是隔一个一个着圈。
最后剩下一个人,个人就是瑟夫,瑟夫是多少号?就是数学上有名的“ 瑟夫”。
大家一个提示,人从l 号开始,隔一个一个,第一圈把奇数号的士全死了。
剩下的32 名士需要重新号,而人在第二圈死的是重新排的奇数号。
按照个思路,看看你能不能解决个?答案解析:由于第一圈剩下的全部是偶数号2, 4, 6, 8,⋯⋯ 64。
把它全部用 2 除,得 1, 2,3,4,⋯⋯ 32. 是第二圈重新的号。
第二圈之后,又把奇数号都掉了,剩下16 个人。
如此下去,可以想到最后剩下的必然是64 号。
64=2 × 2× 2× 2×,它2×2可以2 整除 6 次,是从 1 到64中因数里 2 最多的数,被因此,最后必然把64 号剩下。
从64=2×2×2×2×2×2可以看到,是 6 圈之后,把瑟夫斯剩下来的。
【篇三】小白兔来到嘟嘟熊的萝卜店,准备买 1 千克的胡萝卜去看望外婆。
二年级数学故事100篇这是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位农夫从他的田地里捡到一只蛤蟆,他把它放在一个小罐子里,带回家希望将它养大。
一个月后,农夫发现蛤蟆翻了一番,他原本只有一只蛤蟆,突然变成了两只,他非常高兴,带着蛤蟆回到田地里,准备把它们继续养大。
一年后,农夫把蛤蟆带回家,发现蛤蟆从两只变成了四只,他兴奋地把它们放回田地里,准备再次养殖。
再过一年,农夫发现蛤蟆竟然从四只变成了八只,他高兴得不得了,将它们带回家,一只只地数着蛤蟆,他发现原来一开始他只有一只蛤蟆,现在变成了八只。
他叹了口气,惊讶地说:“哇!原来它们的生长是以2的指数来翻倍的!”第二篇:小猴子的桃子有一棵桃树,树上结满了桃子,一只小猴子看到了,非常喜欢,于是把桃子全部采集起来。
第一天,小猴子吃了桃子的一半,剩下的一半放在一边,想着第二天再吃。
第二天,他发现桃子的总数不是前一天剩下的一半,而是增加了一倍,非常惊讶。
这时,小猴子突然明白了,原来桃子有着分子的魔力,以2的指数翻倍的规律,令他大为惊叹。
第三篇:青蛙的游泳有一条小河,里面住着一只小青蛙,它经常在河里游泳。
一天清晨,它发现河里有三十只小蝌蚪,它急忙张开嘴想要吃掉,结果它只吃了十只。
另一天,当它再次回到河里的时候,它发现河里有六十只小蝌蚪,它大吃一惊,它又张开嘴要吃,发现只吃了十只,却发现河里的小蝌蚪从三十只增加到了六十只,这时它才发现这是一种以2的指数翻倍的奇妙规律。
第四篇:小狐狸的数字一只可爱的小狐狸,趴在树上发呆,让自己变得更聪明。
它发现自己如果能把数字记住,就可以变得更聪明,于是它开始练习,先把1记住,然后是2,3,4,到最后可以把10记住。
接着,它又开始把数字记住,先从10开始,到20,30,40,最后可以把100记住,突然,它明白了它的数字是以2的指数翻倍的。
第五篇:小羊的毛绒玩具有一只小羊,它很喜欢毛绒玩具,尤其是小熊和小兔子,它每天都会去花店买毛绒玩具。
一次,它买了一只小兔子,放在被子里,开心地睡着了。
适合二年级讲的数学故事一、草原上的小兔子从前有一片广袤的草原,上面住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兔子。
其中有一只叫小白的小兔子,他聪明伶俐,喜欢数学,成绩一直都是班级前几名。
有一天,小白的老师给他们出了一道有关减法的问题:“草原上有12朵鲜红的玫瑰花,小白摘走了其中4朵,那么现在还剩下几朵呢?”小白毫不犹豫地举手回答:“老师,现在剩下8朵玫瑰花。
”老师表扬了小白,并告诉大家:减法就是用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可以得到剩余的数。
小白通过这道题,帮助大家理解了减法的概念。
二、机智的小松鼠在这片美丽的草原上,还住着一只聪明机智的小松鼠。
一天,小松鼠遇到了一道关于加法的问题。
问题是这样的:“小松鼠收集到了6个橡果,又从它的朋友那里借到了3个橡果,那么小松鼠现在一共有多少个橡果呢?”小松鼠迅速计算了一下,回答道:“小松鼠现在一共有9个橡果。
”同学们都佩服地看着小松鼠,因为他用加法正确地解答了这道问题。
老师也很高兴地告诉大家,加法就是将两个数相加,可以得到总数。
通过这个问题,小松鼠帮助大家理解了加法的概念。
三、机灵的小狐狸草原上还有一只机灵的小狐狸,他对数学更是得心应手。
有一天,小狐狸遇到了一道关于乘法的问题。
问题是这样的:“小狐狸收集到了4盒苹果,每盒苹果有3个,那么小狐狸现在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呢?”小狐狸用心计算了一下,高兴地回答:“小狐狸现在一共有12个苹果。
”小狐狸解答正确,让大家都惊叹不已。
老师也很开心地告诉大家,乘法就是将两个数相乘,可以得到总数。
通过这个问题,小狐狸帮助大家理解了乘法的概念。
四、勤劳的小村民草原边上有一个小村子,村子里住着一群勤劳的小村民。
这些小村民喜欢帮助父母做一些简单的数学运算。
他们学会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每天,小村民都会和父母一起做数学练习,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有一天,他们遇到了一道有关除法的问题:“小村民家里有16只鸡蛋,每天早上吃2只鸡蛋,那么这些鸡蛋可以吃几天呢?”小村民迅速计算了一下,开心地回答:“这些鸡蛋可以吃8天。
小学二年级数学故事5篇【导语】数学是人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重要工具。
它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科学,是全部科学技术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期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在社会各个方面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作用越来越重要。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故事5篇》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数学故事数字是数学世界里的基本元素,每个数字都是一个小精灵。
这不,1~9这九个数今天凑到了一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起来。
数字“4”说话了:“我们兄弟几个难得今天凑到一起,不如我们来做游戏吧!”其他人听了“4”的提议都纷纭表示赞同,可是做什么游戏呢?大家又不知道了!正在它们都难堪的时候,“8”说:“不如这样吧,我们一共9个人,我们就用这9个数字组成三个算式,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但最后大家都能被用上。
而且只答应邀请加号和乘号来参加。
看看能不能列出这样的式子来!”听了“8”的话大家都表示同意,都跃跃欲试。
于是它们请来了加号姐姐和乘号妹妹,大家就开始想怎么组式子了。
小朋友,你能组成上面“8”说的三个式子吗?写写看吧!(1)1+7=8(2)4+5=9(3)2×3=6你想到了吗?【篇二】小学二年级数学故事九月,从第一颗葡萄成熟开始,硕果累累的秋天也就来了。
一只可爱的小蜗牛爬到一个像伟人一样高的葡萄树下,心想:多好的葡萄呀,我要把它从树上摘下来,作为过冬的食品。
于是他背侧重重的壳,一步一步、渐渐地往上爬。
这时,一群小鸟唱着歌儿飞过。
他们看见了小蜗牛缓慢地向上爬,就叽叽喳喳嘲笑他。
一只小鸟说:“小蜗牛呀,小蜗牛。
这棵高大的葡萄树有10米高呢!像你这样每小时向上爬3米,往下滑2米,每小时其实才爬1米,要整整爬10个小时才能到顶啊。
”“现在正好八点整,可再过10个小时,天都黑了。
”另一只小鸟说道。
我们会在天黑之前把葡萄都吃完的!”其他小鸟也都众说纷纭,“等你爬上来的时候,还能尝到又大又甜的葡萄吗?你还是趁早打回吧。
数学故事二年级简短100篇一、数字的故事。
在数字王国里,0总是被其他数字嘲笑,觉得它没有用。
有一天,1和0一起出去玩,它们来到一个小山坡。
突然,1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大坑里,怎么也爬不上来。
0想了个办法,它跳到1的后面,变成了10。
10伸出长长的手臂,一下子就把1拉了上来。
从那以后,大家都知道0和其他数字组合起来会有很大的作用。
1、2、3是好朋友。
有一天,它们争论谁最大。
1说:“我排在最前面,我最大。
”2不服气地说:“我比1多1,我才是最大的。
”3笑着说:“我比2还多1呢,我才是最大的。
”这时候,9走了过来,说:“你们都别争了,我比你们都大。
”1、2、3听了,都很佩服9,明白了在数字里,越往后数字越大。
数字们要排队做游戏。
0最小,排在最前面,然后是1、2、3……依次往后排。
可是8和9却吵了起来,8说:“我像两个0叠在一起,我应该排在9前面。
”9说:“我比你多1,我要排在你前面。
”这时,数学老师走过来,说:“按照我们数字的大小顺序,9比8大,9应该排在8前面。
”8听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二、加减法的故事。
小松鼠乐乐去森林里采松果。
它第一天采了3个松果,第二天又采了2个松果。
乐乐把松果放在一起,它想知道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它用小树枝在地上画了3个圈,又画了2个圈,然后一个一个地数,1、2、3、4、5,一共是5个松果。
它高兴地跳了起来,原来3 + 2 = 5呢。
兔妈妈拔了7个萝卜,要分给兔哥哥和兔弟弟。
兔哥哥说:“我要4个萝卜。
”兔弟弟就只能得到7 - 4 = 3个萝卜了。
兔弟弟有点不开心,兔妈妈说:“下次我多拔一些萝卜,你们就都能分到更多了。
”兔弟弟听了,又高兴起来了。
小猴子皮皮有5根香蕉。
它吃了2根后,还剩下几根呢?皮皮用它的小爪子数了数,5根香蕉拿走2根,还剩下3根。
它发现5 - 2 = 3。
然后它把剩下的3根香蕉小心地放在树洞里,准备留着下次吃。
正方形和长方形住在图形城堡里。
有一天,它们争吵起来。
二年级数学简短小故事1孙悟空喝牛奶唐僧师徒四人走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上,他们又饿又累,猪八戒想:如果有一顿美餐该有多好啊!孙悟空可没有八戒那么贪心,悟空只想喝一杯水就够了。
孙悟空想着想着,眼前就出现了一户人家,门口的桌上正好放了一杯牛奶,孙悟空连忙上前,准备把这杯牛奶喝了,可主人家却说:“大圣且慢,如果您想喝这杯奶就必须回答对一道数学题。
孙悟空想,不就一道数学题吗,难不倒俺老孙。
孙悟空就答应了。
那位主人家出题:倒了一杯牛奶,你先喝了1/2加满水,再喝1/3,又加满水,最后把这杯饮料全喝下,问你喝的牛奶和水哪个多些?为什么?孙悟空一看,挠挠头,不一会儿功夫就算出来了,并且喝到了这杯牛奶。
同学们,你知道答案吗?试试看。
2蝴蝶效应气象学家lorenz提出一篇论文,名叫「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会不会在taxas州引起龙卷风?」论述某系统如果初期条件差一点点,结果会很不稳定,他把这种现象戏称做「蝴蝶效应」。
就像我们投掷骰子两次,无论我们如何刻意去投掷,两次的物理现象和投出的点数也不一定是相同的。
lorenz为何要写这篇论文呢?这故事发生在1961年的某个冬天,他如往常一般在办公室操作气象电脑。
平时,他只需要将温度、湿度、压力等气象数据输入,电脑就会依据三个内建的微分方程式,计算出下一刻可能的气象数据,因此模拟出气象变化图。
3数学小故事公元前46年,罗马统帅儒略·恺撒指定历法。
由于他出生在7月,为了表示他的伟大,决定将7月改为“儒略月”,连同所有的单月都规定为31天,双月为30天。
这样一年多出一天,2月是古罗马处死犯人的月份,为了减少处死的人数,将2月减少1天,为29天。
4儿歌比赛动物学校举办儿歌比赛,大象老师做裁判。
小猴第一个举手,开始朗诵:“进位加法我会算,数位对齐才能加。
个位对齐个位加,满十要向十位进。
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数算得快又准。
小猴刚说完,小狗又开始朗诵:“退位减法并不难,数位对齐才能减。
个位数小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个一。
二年级数学小故事三分钟演讲一、小熊开店。
在森林里,小熊开了一家商店。
它进了很多货物,有漂亮的小皮球,每个小皮球的价格是5元;还有可爱的布娃娃,每个布娃娃的价格是8元。
有一天,小猴子来买东西。
小猴子说:“小熊,我想买3个小皮球,我要给你多少钱呢?”小熊想了想,说:“一个小皮球5元,3个小皮球就是3个5相加,5 + 5+ 5 = 15(元),所以你要给我15元。
”小猴子付了钱,拿着小皮球开心地走了。
过了一会儿,小兔子蹦蹦跳跳地来了。
小兔子说:“小熊,我想买2个布娃娃。
”小熊很快算出:“一个布娃娃8元,2个布娃娃就是2个8相加,8+8 = 16(元),你给我16元就好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在生活中的购物里是很有用的,可以帮助我们算出需要付多少钱。
二、数字的争吵。
在数字王国里,0 - 9这些数字可热闹了。
有一天,1骄傲地说:“我是最厉害的,大家数数的时候第一个就是我,没有我,就没法开始数数。
”9听了很不服气,说:“我才是最厉害的,我是最大的数字。
”0在旁边小声地说:“虽然我表示没有,但是如果我站在1的后面,就变成10啦,比9还大呢。
”其他数字也纷纷发表意见。
2说:“我像一只小鸭子,我在很多地方都能用到,比如一双筷子就是2根。
”3说:“我像耳朵,而且三角形有3条边,我也很重要。
”这时候,智慧老人出现了,他说:“你们每个数字都很重要,少了谁都不行。
就像在算式里,不同的数字组合在一起才能算出正确的结果。
”这个故事让我们知道,每个数字都有它独特的意义,在数学的世界里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小蚂蚁搬粮食。
一群小蚂蚁在蚁后的带领下,出去寻找粮食。
它们发现了好多玉米粒,玉米粒有大有小。
小蚂蚁们决定把玉米粒搬回蚁窝储存起来。
其中一只小蚂蚁发现了3堆小玉米粒,每堆有4颗。
它想知道一共有多少颗小玉米粒呢?它就用加法来算:4+4 + 4 = 12(颗)。
另一只小蚂蚁发现了2堆大玉米粒,每堆有5颗。
那就是2个5相加,5+5 = 10(颗)。
二年级数学小故事经典篇一:镜子题喜羊羊和沸羊羊看到树上挂着一面镜子。
镜子里,灰太狼指着一座钟,钟上的时间是10点50分,。
灰太狼说:“你们知道真正的时间吗?如果你们不知道怎么做,你们就是笨蛋,如果你们知道怎么做你们这些羊还是笨蛋!"沸羊羊想了很久,说:“在镜子里看到的时间,不就是10点50分吗?”喜羊羊说:“镜子里看到的物体跟实际物体是相反的。
”沸羊羊说:“那会不会是2点20分呢?”喜羊羊说:“不。
实际的时间和镜子里的时间加起来是12点。
”沸羊羊也开窍了,说:“我明白了,实际时间是1点10分。
篇二:几个角喜羊羊和沸羊羊走了一公里,到了下山的路。
他们又看到一张纸,上面画着3个等边三角形,没有交叉,请问里面有多少个角,其中有多少个直角?然后沸羊羊就说:“这还不简单。
”喜羊羊说:“每个三角形有3个角,有3个三角形就是三三得九,有9个角。
等边三角形一个直角都没有。
篇三:乘法算式喜羊羊和沸羊羊又走了一公里,他们看到一张纸,上面写着:“当你们看到这张纸的时候,你们就好好睡一觉吧,因为这是你们睡的最后一觉了45乘以11等于多少?”沸羊羊说:“这还不简单!先算45*10等于450,接下来再加45,就等于495!”然后喜羊羊说:“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4+5等于9把9放在4和5中间,就变成495!"篇四、绳子有多长夏天到了,爸爸妈妈领着小聪去商场买空调。
空调选好了,爸爸请售货员捆扎一下。
不巧,售货员没有绳子了。
小聪自告奋勇去服务台拿绳子。
小聪一路小跑,到了服务台,他很有礼貌地说:“叔叔您好!请给我一根2厘米长的绳子,我要捆空调。
”叔叔先是吃了一惊,然后笑着说:你弄错了吧?2厘米长的绳子能捆什么?是2米长的绳子吧!“小聪不好意思地拿过绳子往回跑,他想:对啊!2厘米只有两个手指那么宽,太短了,而2米=200厘米呢!怪不得叔叔笑话我!小朋友,数学是来不得半点儿马虎的,我们在认识长度单位时定要联系生活,千万不能凭空想象。
二年级数学故事大全小明是一个二年级的学生,他非常喜欢数学课。
每当数学课上,老师都会讲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今天,小明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他最喜欢的二年级数学故事,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分享。
故事一,小猫捉老鼠。
有一天,小猫和老鼠在草地上玩耍。
小猫看到了老鼠,便开始追赶老鼠。
老鼠跑得很快,小猫也加快了脚步。
突然,小猫跑了10米,老鼠跑了8米。
小猫又追了5米,老鼠又跑了4米。
请问,小猫一共跑了多少米?老鼠一共跑了多少米?故事二,买水果。
小明妈妈带他去买水果,他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5元;2个梨子,每个梨子3元;还有1斤葡萄,一斤葡萄8元。
请问,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买水果?故事三,小猴子摘香蕉。
有一天,小猴子去摘香蕉。
他第一次摘了3根香蕉,第二次摘了5根香蕉,第三次摘了2根香蕉。
请问,小猴子一共摘了多少根香蕉?故事四,小鸭子过河。
小鸭子要过河,河上有7块石头。
小鸭子每次跳2块石头,最后一次只跳1块石头就过河了。
请问,小鸭子一共跳了几次石头过河?故事五,小兔子吃萝卜。
小兔子吃萝卜,第一天吃了3根,第二天吃了5根,第三天吃了2根。
请问,小兔子一共吃了多少根萝卜?故事六,小鸟找虫子。
小鸟找虫子,第一次找到了4只,第二次找到了6只,第三次找到了3只。
请问,小鸟一共找到了多少只虫子?故事七,小猪数苹果。
小猪数苹果,第一堆有5个,第二堆有7个,第三堆有4个。
请问,小猪一共数了多少个苹果?故事八,小狗买骨头。
小狗买骨头,每根骨头2元,它买了4根骨头。
请问,小狗一共花了多少钱买骨头?故事九,小猫的鱼。
小猫有7条鱼,它吃了3条,又捉到了5条。
请问,小猫现在有多少条鱼?故事十,小鸭子数蚂蚁。
小鸭子数蚂蚁,第一堆有6只,第二堆有8只,第三堆有3只。
请问,小鸭子一共数了多少只蚂蚁?这些数学故事,不仅让小明和他的同学们在玩耍中学到了数学知识,还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希望这些数学故事也能够帮助到更多的小朋友,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更好地理解数学。
简短的二年级数学小故事(精选52个)简短的二年级数学小故事(精选52个)1. 平衡的积木小明和小红是好朋友,他们喜欢一起玩积木。
他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如何用不同形状的积木搭建平衡的结构?2. 形状的游戏小明和小红在花园里玩捉迷藏。
小明躲在不规则形状的石头后面,小红要找到他。
小红能用数学的方法快速找到小明吗?3. 玩具的重量小明有三个玩具,它们分别是鸭子、兔子和熊猫。
小明想知道它们的重量,他该如何用天平称量它们?4. 不同的几何图形小红想知道不同几何图形的特征。
她观察了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发现了它们各自的特点。
5. 数字揭秘小明在一张纸上写下了一组数字,然后他把纸折叠起来。
小红能通过纸的形状猜出上面的数字吗?6. 棒棒糖的长度小明买了几根棒棒糖,他想知道每根棒棒糖的长度。
他用尺子测量了它们的长度,并比较了它们的大小。
7. 数字的奇偶小红和小明玩数字游戏。
他们轮流说出一个数字,如果这个数字是偶数,就得分。
他们想知道哪个人最后能得到更多的分数。
8. 数组的游戏小明和小红喜欢玩数组游戏。
他们把一组数字排成一行,然后轮流从中间选一个数字。
最后,他们比较谁选到的数字之和最大。
9. 分数的排序小红拿到了一张纸,上面写着一组分数。
她想把这些分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你能帮助她吗?10. 圆的秘密小明画了一个圆,他用尺子测量了圆的直径和半径。
他想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11. 计算的游戏小红和小明在玩计算游戏。
他们轮流说出一个数字,然后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最后,他们比较谁算出的结果最大。
12. 时间的问题小明和小红参加了一场比赛,他们想知道比赛持续了多长时间。
他们用钟表测量了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并计算了时间间隔。
13. 排列的游戏小红有一堆颜色不同的小球,她想把它们按照不同的排列组合进行玩耍。
她能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方式?14. 数字的谜题小明和小红出了一个数字谜题。
他们交替说出一个数字,要求这个数字是前面两个数字之和。
【导语】让学⽣体会到数学源于⽣活、⽤于⽣活的同时,更应该让学⽣体会到数学⾼于⽣活,体会到数学可以带动社会的发展,带动⽣活质量的提⾼,这样更能激发学⽣学好数学。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 乌龟背上的故事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禹治⽔来到洛⽔。
洛⽔中浮起⼀只⼤乌龟,乌龟的背上有⼀个奇怪的图,图上有许多圈和点。
这些圈和点表⽰什么意思呢?⼤家都弄不明⽩,⼀个⼈好奇地数了⼀下龟甲上的点数,再⽤数字表⽰出来,发现这⾥有⾮常有趣的关系。
把龟甲上的数填⼊正⽅形的⽅格中,不管是把横着的三个数相加,还是把竖着的三个数相加,或者把斜着的三个数相加,它们的和都等于15。
后来,数学家对这个图形进⾏了深⼊的研究。
在我国古代,把这种⽅图叫做“纵横图”或者“九宫图”;在国外,则叫它“幻⽅”。
宋朝有个数学家叫杨辉,他研究出来了⼀种排列⽅法: 先画⼀个图,把1到9从⼩到⼤斜着排进图⾥,然后把最上⾯的1和最下⾯的9对调,最左边的7和最右边的3对调,最后把最外边的四个数,填进中间的空格⾥,就得到了乌龟背上的图了。
【篇⼆】 有⼀个古⽼的传说,有64名战⼠被敌⼈俘虏了,敌⼈命令它们排成⼀个圈,编上号码1,2,3,……64。
敌⼈把1号杀了,⼜把3号杀了,他们是隔⼀个杀⼀个这样转着圈杀。
最后剩下⼀个⼈,这个⼈就是约瑟夫,请问约瑟夫是多少号? 这就是数学上有名的“约瑟夫问题”。
给⼤家⼀个提⽰,敌⼈从l号开始,隔⼀个杀⼀个,第⼀圈把奇数号码的战⼠全杀死了。
剩下的32名战⼠需要重新编号,⽽敌⼈在第⼆圈杀死的是重新编排的奇数号码。
按照这个思路,看看你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答案解析: 由于第⼀圈剩下的全部是偶数号2,4,6,8,……64。
把它们全部⽤2除,得1,2,3,4,……32.这是第⼆圈重新编的号码。
第⼆圈杀过之后,⼜把奇数号码都杀掉了,还剩下16个⼈。
如此下去,可以想到最后剩下的必然是64号。
64=2×2×2×2×2×2,它可以连续被2整除6次,是从1到64中质因数⾥2最多的数,因此,最后必然把64号剩下。
小学二年级数学小故事(八篇)学校二年级数学小故事篇一坏了,数字宝宝们又吵了起来了!1小妹得意地说:“你们都得叫我当老大,100分不是我造的吗?”0弟弟皱起眉头,说:“1只有一个,我0还有两个呢!”2哥哥打趣地说:“还有大鸭蛋呢!人们都夸我是一只漂亮的白天鹅。
”就这样,他们每天都在争吵着。
今日,9大叔忍不住地说:“1小妹、0弟弟、2哥哥,你们都有各自的本事,应当团结起来,相互关心呀!”1小妹、0弟弟、2哥哥都红着脸,向对方赔礼,成了的伴侣。
学校二年级数学小故事篇二古时侯,一位王爷去山上探望习武的儿子。
兄弟几个见父王来了,立即围了上来。
王爷说:“孩子们,父王今日带来了你们最喜爱吃的大饼。
”说着取出一个大饼平均分成了两份,给了老大一块。
嘴谗的老二说:“父王,我想吃两块饼。
”于是王爷把其次块饼平均分了成四份,给了老二两块。
贪心的老三说::“父王,给我三块饼。
”王爷又把第三快饼平均分成了六份,给了他三块。
一向狡猾的大哥开腔了:“父王,老四最小,应当给他六块。
”四听了特别兴奋,觉得父王给他最多。
小伴侣,你们觉得谁最多呢?学校二年级数学小故事篇三一天,法国数学家蒲丰请很多伴侣到家里,做了一次试验。
蒲丰在桌子上铺好一张大白纸,白纸上画满了等距离的平行线,他又拿出许多等长的小针,小针的长度都是平行线的一半。
蒲丰说:“请大家把这些小针往这张白纸上任凭仍吧!”客人们按他说的做了。
蒲丰的统计结果是:大家共掷2212次,其中小针与纸上平行线相交704次,2210÷704≈3。
142。
蒲丰说:“这个数是π的近似值。
每次都会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而且投掷的次数越多,求出的圆周率近似值越精确。
”这就是的“蒲丰试验”。
学校二年级数学小故事篇四在神奇的数学王国里,胖子“0”与瘦子“1”这两个“小出名气”的数字,经常为了谁重要而争吵不休。
瞧!今日,这两个小冤家狭路相逢,彼此之间又绽开了一场舌战。
瘦子“1”抢先发言:“哼!胖胖的‘0’,你有什么了不起?就像100,假如没有我这个瘦子‘1’,你这两个胖‘0’有什么用?”胖子“0”不服气了:“你也甭在我面前耍威严,想想看,要是没有我,你上哪找其它数来组成100呢?”“哟!”“1”不甘示弱,“你再神气也不过是表示什么也没有,看!‘1+0’还不等于我本身,你哪点儿派得上用场啦?”“去!‘1×0’结果也还不是我,你‘1’不也同样没用!”“0”针锋相对。
一二年级数学小故事5篇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故事和趣味。
下面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二年级数学小故事,希望通过这些有趣的故事,让小朋友们更加喜欢数学,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故事一:小熊的分糖果一天,小熊拿到了一盒糖果,它要和小朋友们分享。
小熊有10颗糖果,要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颗呢?小熊用除法算了出来:10÷4=2余2。
也就是说,每个小朋友能分到2颗糖果,还剩下2颗糖果。
最后,小熊把剩下的糖果也平均分给了大家,大家都很开心。
故事二:小兔子的长度比赛小兔子们要进行一场长度比赛,看谁跳得远。
小兔白白跳了80厘米,小兔花花跳了100厘米,小兔灰灰跳了120厘米。
请问,哪只小兔子跳得最远?小兔子们用比较的方法,得出了结论:120厘米>100厘米>80厘米,所以灰灰跳得最远。
故事三:小猴子的数字游戏小猴子捡到了一串数字:1、2、3、4、5、6、7、8、9。
它想用这些数字组成一个等差数列,请问小猴子应该怎么排列这些数字呢?经过思考,小猴子找到了答案:1、3、5、7、9,每个数字之间都相差2。
故事四:小猫的购物清单小猫要帮妈妈去超市购物,妈妈给了它一张清单:牛奶、面包、鸡蛋、苹果,每种商品的数量分别是2、3、4、5。
小猫要用加法算出总共需要购买多少个商品。
2+3+4+5=14,小猫一共需要购买14个商品。
故事五:小猪的时钟小猪有一只特别的时钟,时钟上的数字不是1到12,而是0到9。
小猪想知道,当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3时,现在是几点钟呢?小猪用乘法和除法计算得出:3×10+6=36,所以现在是36分。
小学二年级数学小故事(八篇)1小妹得意地说:“你们都得叫我当老大,100分不是我造的吗?”0弟弟皱起眉头,说:“1只有一个,我0还有两个呢!”2哥哥打趣地说:“还有大鸭蛋呢!人们都夸我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就这样,他们每天都在争吵着。
今天,9大叔忍不住地说:“1小妹、0弟弟、2哥哥,你们都有各自的本领,应该团结起来,互相帮助呀!”1小妹、0弟弟、2哥哥都红着脸,向对方道歉,成了的朋友。
小学二年级数学小故事篇二古时侯,一位王爷去山上看望习武的儿子。
兄弟几个见父王来了,立刻围了上来。
王爷说:“孩子们,父王今天带来了你们最喜欢吃的大饼。
”说着取出一个大饼平均分成了两份,给了老大一块。
嘴谗的老二说:“父王,我想吃两块饼。
”于是王爷把第二块饼平均分了成四份,给了老二两块。
贪心的老三说::“父王,给我三块饼。
”王爷又把第三快饼平均分成了六份,给了他三块。
一向老实的大哥开腔了:“父王,老四最小,应该给他六块。
”四听了非常高兴,觉得父王给他最多。
小朋友,你们觉得谁最多呢?小学二年级数学小故事篇三一天,法国数学家蒲丰请许多朋友到家里,做了一次试验。
蒲丰在桌子上铺好一张大白纸,白纸上画满了等距离的平行线,他又拿出很多等长的小针,小针的长度都是平行线的一半。
蒲丰说:“请大家把这些小针往这张白纸上随便仍吧!”客人们按他说的做了。
蒲丰的统计结果是:大家共掷2212次,其中小针与纸上平行线相交704次,2210÷704≈3。
142。
蒲丰说:“这个数是π的近似值。
每次都会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而且投掷的次数越多,求出的圆周率近似值越精确。
”这就是的“蒲丰试验”。
瘦子“1”抢先发言:“哼!胖胖的‘0’,你有什么了不起?就像100,如果没有我这个瘦子‘1’,你这两个胖‘0’有什么用?”胖子“0”不服气了:“你也甭在我面前耍威风,想想看,要是没有我,你上哪找其它数来组成100呢?”“哟!”“1”不甘示弱,“你再神气也不过是表示什么也没有,看!‘1+0’还不等于我本身,你哪点儿派得上用场啦?”“去!‘1×0’结果也还不是我,你‘1’不也同样没用!”“0”针锋相对。
适合二年级学生的数学小故事14篇1、趣味数学小故事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
原来告示上写着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
于是就找法老。
法老问泰勒斯用什么工具来量金字塔。
泰勒斯说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时候,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和金字塔底面边长的一半。
把这两个长度加起来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
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2、趣味数学小故事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
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
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
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着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
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3、趣味数学小故事动物学校举办儿歌比赛,大象老师做裁判。
小猴第一个举手,开始朗诵:“进位加法我会算,数位对齐才能加。
个位对齐个位加,满十要向十位进。
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数算得快又准。
”小猴刚说完,小狗又开始朗诵:“退位减法并不难,数位对齐才能减。
个位数小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个一。
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后少个一。
十位数字怎么减,十位退一再去减。
”大家都为它们的精彩表演鼓掌。
大象老师说:“它们的儿歌让我们明白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它们两个都应该得冠军,好不好?”大家同意并鼓掌祝贺它们。
4、趣味数学小故事一家手杖店来了一个顾客,买了30元一根的手杖.他拿出一张50元的票子,要求找钱.店里正巧没有零钱,店主到邻居处把50元的票子换成零钱,给了顾客20元的找头.顾客刚走,邻居慌慌张张地奔来,说这张50元的票子是假的.店主不得已向邻居赔偿了50元.随后出门去追那个顾客,并把他抓住说:“你这个骗子,我赔给邻居50元,又给你找头20元,你又拿走了一根手杖,你得赔偿我100元的损失.”这个顾客却说:“一根手杖的费用就是邻居给你换零钱时你留下的30元,因此我只拿了你70元.”请你计算一下,手杖店真正的损失是多少?这里要补充一下,手杖的成本是20元.如果这个顾客行骗成功,那么共骗得了多少钱?5、趣味数学小故事一群猴子在井旁玩,一阵风将一只猴子的帽子吹到井里,他招呼来18个小伙伴,从井上方的松上一个接一个去捞帽子,有4只猴子没有上树,就捞着了帽子,问:是几只猴子上树下井接在一起把帽子捞上来的?6、趣味数学小故事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只枯井里,它趴在井底上哭起来,一只癞蛤蟆过来,翁声翁气的对蜗牛说:“别哭了,小兄弟,哭也没用,这井壁又高又滑,掉到这里只能在这里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