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介绍
- 格式:docx
- 大小:37.44 KB
- 文档页数:1
《三字经》全文及注释《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
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三字经》取材典故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三字经》全文完整版,希望有所帮助!三字经全文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寒燠均,霜露改。
右高原,左大海。
曰江河,曰淮济。
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山之名。
古九州,今改制。
称行省,三十五。
曰士农,曰工商。
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黑白。
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
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
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
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
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宋王应麟三字经宋王应麟是明朝嘉靖年间的著名散文家,他以文学才华和深厚的学识而闻名于世。
《三字经》是他创作的一部散文,以三字作为每句的形式,阐述了一些基本的道德原则和知识要点,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根据宋王应麟所写的《三字经》,对其内容进行相关参考。
《三字经》一共有120句,从人物、地理、历史、文化等多个角度,介绍了中国的基本知识和道德教育。
以下是《三字经》中一些重要的内容和相关参考:1. 人物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第1句):介绍了文字和起初的服饰制度的起源,可以延伸讨论文字的发展和重要性,以及服饰对于人们的意义和文化传承。
"自古逢秋悲寂寥"(第98句):引用了中国古代文学家王之涣的句子,表达了人们在秋天的悲凉情怀。
可以探讨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和意义,以及季节变化对人们情感的影响。
2. 地理篇:"洋洋洒洒浩渺渺"(第14句):描绘了大海的宽广和浩渺,可以讨论海洋地理、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及中国与海洋的关系。
"九州四海为家乡"(第15句):介绍了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和地理概念,可以延伸讨论中国的九州和四海的含义以及中国的地理边界。
3. 历史篇:"汤武昌段,至今人讶"(第5句):介绍了汤、武、昌三代的历史,并强调了这一历史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
可以探讨中国古代帝王历史和历史传承的意义。
"嗟余听鼓应官去"(第19句):引用了中国古代文学家杨万里的句子,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员清廉、有责任心的期望。
可以延伸讨论中国的官员文化和反腐败的重要性。
4. 文化篇:"白圭之玷,尚可磨也"(第31句):引用了《论语·季氏》的句子,讲述了王羲之的故事,强调了美德的宝贵和价值。
可以探讨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和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第76句):介绍了古代工匠技艺的高超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可以讨论中国古代手工艺术和匠人精神的意义。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三字经》全文及解释《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书籍,《三字经》以三字一句的方式,简短的叙述一些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和表述普遍为古代社会所接受的道德观念和哲理。
同时因其文通俗、顺口、易记等特点,使其与《百家姓》、《千字文》同为中国古代私塾的初级入门课本,合称“三百千”。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字经》全文及解释,欢迎大家分享。
《三字经》内容介绍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
《三字经》早就不仅仅属于汉民族了,它有满文、蒙文译本。
《三字经》也不再仅仅属于中国,它的英文、法文译本也已经问世。
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译本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加以世界范围的推广。
已经有几百年历史的《三字经》依然有着巨大的生命力。
在过去,包括章太炎在内的有识见的学者,多有致力于《三字经》的注释和续补者。
模拟《三字经》形式的读物,如《女三字经》、《地理三字经》、《医学三字经》、《西学三字经》、《工农三字经》、《军人三字经》、《佛教三字经》、《道教三字经》层出不穷,风靡天下。
近期,文化部原常务副部长高占祥先生还创作了《新三字经》,同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借鉴《三字经》韵语集中识字的原理,深圳市策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开发出包括《中华字经》在内的『爱文识字阅读系列教程』,进行汉语阅读教学推广,取得广泛好评。
《三字经》全文长达1145字,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
《三字经》作者《三字经》其书作者说法大致有四种:一、明代黄佐《广州人物传》十,明末诸生屈大均《广东新语》十一,清代恽敬《大云山房记》。
二,都以为作者应是宋末区适子;、清代邵晋涵诗:“读得贞黎三字训”,自注:“《三字经》,南海黎贞撰。
《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介绍《三字经》、《弟子规》和《千字文》是中国古代教育经典的代表作品,它们以简洁明了的文字、蕴含深刻的哲理和道德准则而闻名于世。
下面分别对这三部经典进行介绍。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的代表作之一。
它以三字一句的形式,总结了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伦理的精髓。
《三字经》共一百八十句,内容涵盖了天地、人事、数理、历史等多个方面。
其中,“人之初,性本善”、“勤学好问,苦学亦乐”等句子,教导孩子们要保持良好的品德和学习态度。
《三字经》通过简练的文字,深入浅出地传达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对培养儿童的道德观念和认识世界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弟子规》是中国儿童教育的经典著作之一。
它是明代儿童读物的代表作品,由李毓秀所作。
《弟子规》共三百六十句,内容主要围绕着孝敬父母、尊师重道、友善待人等方面。
其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师友所教,勿怠慢,临事须慎,未动思量”等句子,教导孩子们要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待人友好。
《弟子规》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培养了儿童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千字文》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之一,被誉为“千古第一课”。
它是北宋朝代的经典作品,由周克仁所作。
《千字文》共一千个字,分为四行四列,每一行都是四个字。
内容涵盖了天地、人事、数理、历史等多个领域,包括人的起源、五行八卦、古代历史等知识。
《千字文》通过简洁明了的文字,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古代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儿童提供了系统的启蒙教育。
这三部经典都以简洁明了的文字、蕴含深刻的哲理和道德准则而著称。
它们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儿童传递了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了儿童的品德修养和学习兴趣。
同时,这些经典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字经》、《弟子规》和《千字文》是中国古代教育经典的代表作品,它们以简练明了的文字、蕴含深刻的哲理和道德准则而受到广泛的赞誉。
这些经典不仅对儿童的道德观念和认识世界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字经》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了教育意义、伦理道德、名物常识、经史子集、历史人物等多方面的知识。
全文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部分:
1. 教儿经:这部分主要涉及的是儿童教育的内容,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教育的方法和原则。
2. 道德经:这部分主要涉及的是道德教育的内容,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道德行为的标准和规范。
3. 名物常识:这部分主要涉及的是名物常识的内容,包括了自然界的生物、植物、动物、天文、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
4. 经史子集:这部分主要涉及的是古代经典和历史的内容,包括了《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等经典著作,以及历朝历代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5. 历史人物:这部分主要涉及的是历史人物的内容,介绍了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包括文王、武王、周公、孔子、孟子等。
6. 附录:这部分是附录内容,介绍了一些其他的文化常识和历史事件。
总之,《三字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儿童启蒙教材。
《三字经》
标题:《三字经》——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一、引言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伦理道德、历史知识、自然现象等丰富内容,被誉为“蒙学之冠”。
二、主要内容
《三字经》全书共1068字,每句三个字,四句一组,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易于诵读和记忆。
其内容涵盖了人伦道德、历史知识、自然现象等多个方面。
在人伦道德方面,《三字经》强调孝悌忠信,倡导仁义礼智,提倡勤俭节约,弘扬廉洁奉公,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精髓。
在历史知识方面,《三字经》从远古传说讲到近代历史,涵盖了大量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让读者在学习道德规范的同时,也能了解到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
在自然现象方面,《三字经》介绍了四季变化、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寓教于乐,引导读者认识自然,热爱生活。
三、文化价值
《三字经》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成为了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教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不仅有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也为其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三字经》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的深厚哲理和人文精神,对于提升民族的文化自信,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总的来说,《三字经》是一部深具教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作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我们应该珍视这份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其中的智慧和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贡献。
三字经百科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经典教育读物之一,作者王羲之,全名《三字经百家注》,包含一百首三字经和近两千条注解,是一本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经典读物。
《三字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曾被用作儿童启蒙教育经典,经常被家长和老师作为儿童教育的重要素材,教导孩子识字、明辨是非、尊敬父母、尊重师长等等。
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是杂学观点,融合了儒、道、释三家思想,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主张“仁爱、忠诚、诚实、勤劳、自强不息”,并提出“启蒙、建国、强国”之道。
除了经典的文字,《三字经》也有许多经典的插图,它们生动地描绘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传承,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
如今,《三字经》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读物,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教育意义。
三字经原版摘要:1.三字经简介2.三字经的历史渊源3.三字经的内容概述4.三字经的教育意义5.三字经的现代价值正文:【三字经简介】《三字经》是一部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古代启蒙教育读物,是我国古代文化瑰宝之一。
全文共三百六十句,每句由三个字组成,故得名“三字经”。
它以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为基础,概括了古代社会的道德规范、历史知识、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内容,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
【三字经的历史渊源】《三字经》的成书时间尚无确凿证据,但一般认为它的内容形成于南宋时期,后经历代传承、修改,逐渐定型。
关于《三字经》的作者,有王应麟、朱熹、王之道等多种说法,但目前尚无确凿证据证实其作者。
【三字经的内容概述】《三字经》的内容涵盖了道德、历史、文化、哲学等多个方面。
全文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人性善、学问无涯、历史沿革、儒家礼仪、道家思想、佛家因果。
其中,人性善部分讲述了人性的本质和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学问无涯部分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持续性;历史沿革部分概括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更迭和朝代变迁;儒家礼仪部分讲述了儒家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规范;道家思想部分介绍了道家的哲学观念和生活态度;佛家因果部分阐述了佛家的因果报应观念。
【三字经的教育意义】《三字经》在古代被誉为“蒙学第一书”,具有极高的教育意义。
它以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文字,向儿童传授了道德、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
同时,《三字经》还具有很高的思想启迪作用,对于启发儿童的智慧和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字经的现代价值】虽然《三字经》成书于古代,但它的内容和精神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可以从《三字经》中汲取道德营养,强化自身的道德修养;学习历史知识,了解祖国的过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领悟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字经全文释义及解释《三字经》是一部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作者一般认为是宋代的王应麟。
这部书以简短的三字句的形式,介绍了从中国古代的传统道德观念、历史故事到常识等多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三字经》的内容及其释义和解释。
1.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释义:人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
人的本性彼此相近,但由于后天的教育和环境不同,习惯和性格就会有很大的差异。
2.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释义:如果不对孩子进行教育,他们的本性就会改变。
教育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要专心致志。
3.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释义:古代孟子的母亲,为了选择一个好的邻居,三次搬家。
当孟子不愿意学习时,孟母就割断织布的机杼来教育他,表明学习的重要性。
4.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释义:五代时期的窦燕山,教育他的五个儿子都有很好的方法,结果这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名声远扬。
5.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释义:只是养育孩子而不教育他们,是父亲的过错。
教育孩子而不严格要求,是老师的懒惰。
6.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释义:小孩子不愿意学习,是不应该的。
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又能够做什么呢?7.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释义: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
人如果不学习,就不会懂得礼仪和道理。
8.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释义:作为别人的儿子,在年幼的时候。
要亲近老师和朋友,学习礼仪和知识。
9.香九岭,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释义:香九岭,能够温暖席子。
对父母孝顺,是应该坚持的道德。
10.融四岁,能让梨。
悌于兄,宜先知。
释义:融四岁,就能够把梨让给哥哥。
对兄长的尊敬,是应该首先了解的。
《三字经》的内容涵盖了儒家的道德观念、历史故事、常识等多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读物。
通过这些简短的三字句,儿童可以学习到基本的道德观念和人生道理。
国学经典《三字经》简介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下面是本人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三字经简介《三字经》书影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三字经》自宋朝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等,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
《三字经》早就不仅仅属于汉民族了,它有满文、蒙文译本。
《三字经》也不再仅仅属于中国,它的英文、法文译本也已经问世。
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译本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加以世界范围的推广,也是儿童的必读必背的书籍。
2008年4月25日我国新修订了《三字经》,增加修改49处,修改内容仅占原文10%,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首发,力争在全国中小学推广。
2009年春节到同年5月,央视百家讲坛播出了《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系列节目。
至今《三字经》依然有着巨大的生命力。
在过去,包括章太炎在内的有识见的学者,多有致力于《三字经》的注释和续补者。
模拟《三字经》形式的读物也层出不穷。
《三字经》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有不同版本,全文字数从1120字至1722字不等。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都是我国优秀的蒙学读物,并称为"三、百、千"。
《三字经》内容介绍《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分,每一部分有一个中心。
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从“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分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分先秦诸子的著作;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讲述的是从三皇至清代的朝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
三字经读经主要内容摘要:一、引言二、三字经的起源和背景三、三字经的主要内容1.教育观念2.历史知识3.道德规范4.文学价值四、读经的意义和价值五、结论正文:一、引言《三字经》是我国古代一部脍炙人口的启蒙教育读物,流传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全文仅一千余字,却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道德观念和文学价值,堪称国学经典。
本文将对《三字经》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解读,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国学瑰宝。
二、三字经的起源和背景《三字经》起源于南宋时期,由南宋大儒王应麟创作。
其目的是为儿童提供一部简短易记、内容丰富的启蒙教育读物,以取代当时流传的《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读物。
后来,《三字经》逐渐成为我国古代教育的重要教材,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
三、三字经的主要内容1.教育观念《三字经》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玉不琢,不成器”的观念,意味着人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自己的品质和才能。
同时,《三字经》倡导因材施教,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教育应该因人而异,发挥个体的潜能。
2.历史知识《三字经》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了我国古代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包括尧舜禹、夏商周等朝代的更替,以及孔子、孟子等诸子百家的思想。
这些历史知识为儿童提供了了解我国古代历史的基本框架,对他们日后深入学习历史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3.道德规范《三字经》包含了许多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如“人之初,性本善”、“父子恩,夫妇从”等,强调孝道、忠诚、礼仪等传统美德。
这些道德规范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4.文学价值《三字经》以三字一句的韵文形式写成,节奏鲜明,易于传颂。
同时,其内容涵盖了天文、地理、历史、道德等方面的知识,展示了作者广博的学识和才情。
这些都使得《三字经》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四、读经的意义和价值《三字经》作为国学经典,对于当代社会仍具有很高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阅读和学习《三字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古代的历史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三字经的内容是什么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经典教材之一,它以三字一句的形式,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道德和教育内容。
三字经的作者是王懿荣,他在明代创作了这部经典的教材,成为了中国古代儿童的必读书籍。
三字经的内容涵盖了儒家思想、历史故事、道德规范等方面,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培养子女的品德和修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三字经的内容。
三字经的内容主要包括天地人和、父母教子、先天后天、夫妇和谐、朝夕相处、言必信、行必果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天地人和是指天地之间的和谐关系,人与天地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父母教子是强调孝道,教育子女要尊敬父母,孝顺长辈。
先天后天是指人的性格和命运,先天的因素是指天生的性格和才能,后天的因素是指后天的努力和修养。
夫妇和谐是指夫妻之间的相亲相爱,和睦相处。
朝夕相处是指日常生活中的相处之道,言必信是指说话要讲信用,行必果是指行动要有果实。
三字经还包括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如尧舜禹的故事,伯乐相马的故事,以及孔子的教育思想等。
这些历史故事生动有趣,寓意深远,能够让孩子们在阅读中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此外,三字经还包括了儒家的思想和道德规范,如仁义礼智信、忠恕谦让、敬老慈幼等。
这些思想和规范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精髓,对于培养孩子们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的来说,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经典教材,它以简洁明了的文字,概括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道德和教育内容,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培养子女的品德和修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三字经,孩子们能够了解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三字经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值得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
三字经的解释和意思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经典著作之一,由三百多个汉字组成,它以简明扼要的方式,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知识。
以下是三字经的解释和意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在出生之初,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人和人的性格相似,但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人们的差异逐渐增大。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如果不进行教育,人们的性格就会逐渐退化,所以好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孟母为了让儿子接受更好的教育,选择了一个好的邻居,如果孩子不好好学习的话,就是对母亲的辜负。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窦燕山是一个很有道德修养的人,他教育自己的五个儿子,最终他们都名扬四海。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如果孩子没有接受好的教育,父母就有责任,同样,如果老师没有严格要求,那就是老师的过失。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如果孩子不好好学习,那他将来会遭受很多困难,而如果老年人还不肯不停学习,那么他们的智慧也会受到限制。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如果宝玉不经过打磨,就不可能成为精美的器物,同样,如果人不学习,就难以认知到道德的义务。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如果我们还是孩子的话,我们应该尊重师长和朋友,学习和感受礼仪和道德。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九岁的孩子可以将自己的热情放在温暖长辈的床榻上,这本是孝道之一。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四岁就能将梨子分给别人,这说明弟弟应该学会尊重长辈,学会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我们应该首先尊重父母和长辈,其次要开阔眼界,学习知识,阅读文化。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积少成多,从小到大,日积月累,一步步做的越来越多。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才代表了天地人,而三光则代表了日月星。
人之立,三军备,行有常,克不乱。
如果一个人可以有一个强大的军队支持,保持常态,就可以有能力迎接挑战。
三字经介绍
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
《三字经》自宋朝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可谓家喻户晓,脍
炙人口。
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
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等,广
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
《三字经》早就不但仅属于汉民族了,它有满文、蒙文译本。
《三字经》也不再仅仅属于中国,它的英文、法文译本也已经问世。
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译本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
道德丛书”,加以世界范围的推广,也是儿童的必读必背的书籍。
2008年4月25日我国新修订了《三字经》,增加修改49处,修改内
容仅占原文10%,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首发,力争在全国中小学推广。
2009年春节到同年5月,央视百家讲坛播出了《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系列节目。
至今《三字经》依然有着巨大的生命力。
在过去,包括章太炎在
内的有识见的学者,多有致力于《三字经》的注释和续补者。
模拟
《三字经》形式的读物,如《女三字经》《地理三字经》《医学三字经》《西学三字经》《工农三字经》《军人三字经》《佛教三字经》《道教三字经》层出不穷,风靡天下。
文化部原常务副部长高占祥先
生还创作了《新三字经》,同样受到了广泛的注重。
近几年来,我国
中小学还编成“安全教育三字歌”。
《三字经》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有不同版本,全文字数
从1120字至1722字不等。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都是我国优秀的蒙学读物,并称为"三、百、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