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数学核心素养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第一章 有理数 有理数的加减法 多课时快捷高效全能训练(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26.50 KB
- 文档页数:6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8年8月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能力提升1.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A.(-5)÷(1-2)=(-5)÷(-1)B.1÷(-2 015)=(-2 015)÷1C.(-5)×6÷=(-5)×÷6D.(-7)÷=(-7)÷-7÷(-1)2.在算式4-|-3□5|中的□所在位置,为使计算出来的值最小,应填入的运算符号是()A.+B.-C.×D.÷3.计算(-6)÷的结果是()A.6B.-6C.-36D.364.一个容器装有1 L水,按照如下要求把水倒出:第1次倒出 L水,第2次倒出的水量是 L的,第3次倒出的水量是 L的,第4次倒出的水量是 L的,……,按照这种倒水的方法,倒了10次后容器内剩余的水量是()A. LB. LC. LD. L5.计算:×3=.6.已知a=-1,b=,c=-20,则(a-b)÷c的值是.7.已知=3,=10,=15,……,观察上面的计算过程,寻找规律并计算=.8.计算:(1);(2)×18-1.45×6+3.95×6.9.市场销售人员把某一天两种冰箱销售情况制成表格如下:已知这两种冰箱各售出一台,根据以上信息,请你判断商家是盈利还是亏本,盈利,盈了多少?亏本,亏了多少?★10.下面是小明计算-20÷的解题过程,他的计算正确吗?如果不正确,请改正.-20÷=-20÷=-20÷1=-20.11.现有四个有理数-1,-3,4,4,将这四个数(每个数用且只用一次)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使其结果为24,请写出这样的一个算式.12.已知有理数a,b,c满足=1,求的值.创新应用★13.若定义一种新的运算为a*b=,计算[(3*2)]*.参考答案能力提升1.A2.C根据算式的特点,要使计算出来的值最小,需使|-3□5|的值最大,故只有“×”号.3.D(-6)÷=(-6)÷=(-6)÷=(-6)×(-6)=36.4.D5.原式=.6.当a=-1,b=,c=-20时,(a-b)÷c=÷(-20)=÷(-20)=.7.210由题意可知,=210.8.解:(1)===-2+3-=1-.(2)×18-1.45×6+3.95×6=14-15+7-=6+=21.9.解:1500÷(1+25%)=1200(元),1500÷(1-25%)=2000(元).1200+2000=3200(元),1500×2=3000(元).3000-3200=-200(元).所以亏了,亏了200元.10.解:小明的计算不正确.原式=-20×5×5=-500.11.解:本题答案不唯一,如:(4+4)×(-3)÷(-1)=8×(-3)×(-1)=24.12.解:已知=1,则a,b,c必为一负二正,所以=-1.创新应用13.解:因为a*b=,所以[(3*2)]*===-.。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3有理数的加减法1.3.1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一、基本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有理数加法运算.【教学难点】异号两数的加法运算.环节1自学提纲,生成问题【5 min阅读】阅读教材P16~P18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 min反馈】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环节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计算:(1)(-25)+(-35);(2)(-12)+(+3);(3)(+8)+(-7);(4)0+(-7).【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同号两数相加怎样计算?异号两数相加呢?【解答】(1)(-25)+(-35)=-(25+35)=-60.(2)(-12)+(+3)=-(12-3)=-9.(3)(+8)+(-7)=+(8-7)=1.(4)0+(-7)=-7.【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有理数加法法则是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的依据.进行加法运算时,首先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异号还是有一个加数是0,然后确定用哪一条法则.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下列各数中,与-13的和为0的是( D ) A .3B .-3C .-13D.132.计算(-6)+5的结果是( C )A .-11B .11C .-1D .1 3.李志家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6 ℃,调高4 ℃后的温度为( C )A .4 ℃B .10 ℃C .-2 ℃D .-10 ℃4.计算:8+(-5)的结果为3.5.设a 是最小的正整数,b 是最大的负整数,c 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则a +b +c =0.6.计算:(1)45+(-20);(2)(-8)+(-1);(3)|-10|+|+8|.解:(1)45+(-20)=45-20=25.(2)(-8)+(-1)=-(8+1)=-9.(3)|-10|+|+8|=10+8=18.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2】已知|a |=4,|b |=6,求a +b 的值.【互动探索】先依据绝对值的性质求得a 、b 的值,最后依据加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解答】因为|a |=4,所以a =4或a =-4.因为|b |=6,所以b =-6或b =6.当a =4,b =6时,a +b =4+6=10;当a =4,b =-6时,a +b =4+(-6)=-2;当a =-4,b =6时,a +b =-4+6=2.当a =-4,b =-6时,a +b =-4++(-6)=-10.综上所述,a +b 的值为10或-2或2或-10.【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以及绝对值的性质,由于未告知a 、b 的正负,所以要分类讨论.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有理数的加法⎩⎪⎨⎪⎧ 法则⎩⎪⎨⎪⎧ 同号异号0运算步骤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一、基本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理解小学中的加法运算律在有理数中仍然成立.2.能用有理数的运算律对有理数加法进行简便运算.【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应用价值.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有理数加法运算律.【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19~P20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 min 反馈】1.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 +b =b +a .2.有理数加法的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 +b )+c =a +(b +c ).3.计算:30+(-20);(-20)+30;[8+(-5)]+(-4);8+[(-5)]+(-4)].解:10. 10. -1. -1.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1)12+⎝⎛⎭⎫-23+45+⎝⎛⎭⎫-12+⎝⎛⎭⎫-13; (2)(-0.5)+314+2.75+⎝⎛⎭⎫-512; (3)7+(-6.9)+(-3.1)+(-8.7).【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观察式子特点,灵活选择运算律进行计算.【解答】(1)原式=12+⎝⎛⎭⎫-12+⎝⎛⎭⎫-23+⎝⎛⎭⎫-13+45=⎣⎡⎦⎤12+⎝⎛⎭⎫-12+⎣⎡⎦⎤⎝⎛⎭⎫-23+⎝⎛⎭⎫-13+45=0-1+45=-1+45=-15. (2)原式=⎝⎛⎭⎫-12+⎝⎛⎭⎫-512+314+234=⎣⎡⎦⎤⎝⎛⎭⎫-12+⎝⎛⎭⎫-512+⎝⎛⎭⎫314+234=-6+6=0.(3)原式=(-6.9)+(-3.1)+(-8.7)+7=[(-6.9)+(-3.1)]+[(-8.7)+7]=-10+(-1.7)=-11.7.【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在运用运算律时,通常有下列规律: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先相加;②符号相同的数先相加;③分母相同的数先相加;④几个数相加得到整数的先相加;⑤整数与整数,小数与小数相加.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运用加法的运算律计算(+6)+(-18)+(+4)+(-6.8)+18+(-3.2)最适当的是( D )A .[(+6)+(+4)+18]+[(-18)+(-6.8)+(-3.2)]B .[(+6)+(-6.8)+(+4)]+[(-18)+18+(-3.2)]C .[(+6)+(-18)]+[(+4)+(-6.8)]+[18+(-3.2)]D .[(+6)+(+4)]+[(-3.2)+(-6.8)]+[(-18)+18)]2.计算43+(-77)+27+(-43)的结果是-50.3.用适当的方法计算:(1)23+(-17)+6+(-22);(2)1+⎝⎛⎭⎫-12+13+⎝⎛⎭⎫-16; (3)1.125+⎝⎛⎭⎫-325+⎝⎛⎭⎫-18+(-0.6); (4)(-2.48)+(+4.33)+(-7.52)+(-4.33).解:(1)原式=(23+6)+[(-17)+(-22)]=29-39=-10.(2)原式=1+13+⎣⎡⎦⎤⎝⎛⎭⎫-12+⎝⎛⎭⎫-16 =43-23=23. (3)原式=118+⎝⎛⎭⎫-18+⎝⎛⎭⎫-325+⎝⎛⎭⎫-35 =1-4=-3.(4)原式=[(-2.48)+(-7.52)]+[(+4.33)+(-4.33)]=-10+0=-10.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2】10月6日上午,出租车司机小李在南北走向的商业大道上运营,如果规定向北为正,向南为负,出租车的行车里程如下(单位:km):-17,-4,+13,-10,-12,+3,-13,+15,+20.(1)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时,小李离出车地点的距离是多少千米?(2)若每千米耗油0.2升,这天上午汽车共耗油多少升?【互动探索】(1)根据加法法则,将正数与正数相加,负数与负数相加,进而得出计算结果.(2)要求耗油量,只需求出出租车上午一共走的路程,即将各数的绝对值相加求出即可.【解答】(1)(-17)+(-4)+(+13)+(-10)+(-12)+(+3)+(-13)+(+15)+(+20)=[-17+(-4)+(-10)+(-12)+(-13)]+(13+3+15+20)=-56+51=-5.即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时,小王离出车地点的距离是南边5千米处.(2)总行程为|-17|+|-4|+|+13|+|-10|+|-12|+|+3|+|-13|+|+15|+|+20|=17+4+13+10+12+3+13+15+20=107(千米).由于每千米耗油0.2升,所以这天上午汽车共耗油107×0.2=21.4(升).【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以及绝对值的性质,关键是熟练利用加法的运算法则进行运算.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1.3.2 有理数的减法第3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一、基本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过程与方法】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揭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教学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21~P22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 min 反馈】通过教材第21页实际例子,一方面,利用加法与减法互为逆运算可知:计算3-(-3),就是要求出一个数x ,使x +(-3)=3,易知x =6,所以3-(-3)=6.①另一方面,3+(+3)=6.②由①②有3-(-3)=3+(+3).再试,把减数-3换成正数,任意列出一些算式进行计算,如:计算9-8与9+(-8);15-7与15+(-7).得出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用字母表示为a -b =a +(-b ).【教师点拨】减法法则渗透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有了相反数,减法就可以转化为加法,加减就可以统一为加法.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计算:(1)-7-3;(2)5.8-(-3.6);(3)(+4.09)-⎝⎛⎭⎫+614; (4)(-30)-(-6)-(+6)-(-15).【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进行计算。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8年8月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能力提升1.等式-2-7不能读作()A.-2与7的差B.-2与-7的和C.-2与-7的差D.-2减去72.计算5-3+7-9+12=(5+7+12)+(-3-9)是应用了()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分配律D.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3.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尧村有一眼奇特的报时泉,泉眼在距山脚约100 m处的半山腰,中国地质科学院广西岩溶所的专家沿洞向上游走了15 m,又向下游走了15 m,再向上游走了4 m,这时专家在洞口的()A.上游11 m处B.下游11 m处C.上游 m处D.上游4 m处4.“负8、正15、负20、负8、正12的和”用算式表示为.5.0-21的值为.6.计算:1-2-3+4+5-6-7+8+9-10-11+…+2 013-2 014-2 015+2 016=.7.一只跳蚤在某条直线上从点O开始,第1次向右跳1个单位,紧接着第2次向左跳2个单位,第3次向右跳3个单位,第4次向左跳4个单位……依此规律跳下去,当它跳第100次落下时,落点处离点O的距离是个单位.8.若|a+2|+|b+4|+|c-4|=0,则a+b-c=.9.计算:(1);(2)1-+|-4|;(3)3+5.10.已知a=-3,b=+2.5,c=+3,d=-1,求(a+b)+(c+d)的值.11.下表为某公司股票在本周内每日的涨跌情况:(单位:元)计算这一周内该公司股票每股价格的变化是上涨还是下跌,上涨或下跌了多少元?创新应用★12.如图所示,一口水井,水面比井口低3 m,一只蜗牛从水面沿井壁往井口爬,第一次往上爬0.5 m 后,又往下滑了0.1 m;第二次往上爬了0.47 m后,又往下滑了0.15 m;第三次往上爬了0.6 m 后,又往下滑了0.15 m,第四次往上爬了0.8 m后,又往下滑了0.1 m;第五次往上爬了0.55 m 没有下滑.问:它能爬出井口吗?如果不能,那么第六次它至少要往上爬多少?★13.数学活动课上,王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题:规定一种新运算“@”,对于任意有理数a,b,都有a@b=a-b+1.请你根据新运算,计算[2@(-3)]@(-2)的值.参考答案能力提升1.C2.D3.D4.-8+15-20-8+125.-18原式=-21+3=-21+3=-21+3=-18.6.07.50设向右跳为正,向左跳为负,由题意,得1-2+3-4+5-6+…+99-100==-50.所以第100次落在点O左侧50个单位处,故落点处离点O的距离是50个单位.8.-10根据绝对值的非负性和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和为0,得a+2=0,b+4=0,c-4=0,解得a=-2,b=-4,c=4,所以a+b-c=(-2)+(-4)-4=-2-4-4=-10.9.解:(1)原式=.(2)原式=1-+4=1+5+4=10.(3)原式==9+(-11)=-2.10.解:(a+b)+(c+d)==-1+1.11.解:(+1.25)+(-1.05)+(-0.25)+(-1.55)+(+1.3)=[(+1.25)+(-0.25)]+[(-1.05)+(-1.55)]+(+1.3)=(+1)+(-2.6)+(+1.3)=[(+1)+(+1.3)]+(-2.6)=(+2.3)+(-2.6)=-0.3.答:本周内该公司股票每股价格下跌了,下跌了0.3元.创新应用12.解:因为0.5-0.1+0.47-0.15+0.6-0.15+0.8-0.1+0.55=2.92-0.5=2.42<3,所以它不能爬出井口,第六次它至少要往上爬3-2.42=0.58(m).13.解:根据运算法则,得[2@(-3)]@(-2)=[2-(-3)+1]@(-2)=6@(-2)=6-(-2)+1=6+2+1=9.。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有理数的乘法(1)》教学设计运算符号理解为数的性质符号,看成省略加号的和式。
再利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化运算。
3、重练习,在学生自主练习中强调在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
教学过程设计师生交往活动教师活动一、复习回顾1.叙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叙述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3.叙述有理数的减法法则.4.小学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板书课题: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复习回顾,能巩固前面所学知识,为本节课学习作铺垫。
二、新课探究例计算:(20)(3)(5)(7)-++---+师生分析:这个算式中有加法,也有减法.可以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把它改写为(20)(3)(5)(7)-+++++-让学生思考减法转化为加法运算,渗透转化思想这个算式可以读作“负20、正3、正5、负7的和”,或读作“负20加3加5减7”. 大胆探究:在符号简写这个环节,有什么小窍门么?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是怎样的?培养学生的符号语言,发展符号感.4.教科书第24页练习课堂练习(1)、(2)学生上台板演观察板书,学习解题步骤。
三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练习本上完成。
及时巩固,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把知识变成能力.巩固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3.1 有理数的加法课题: 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2教学设计课标要求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能运用运算律化简运算教材及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一小节第一的内容,主要讲述有理数的加法有关的知识。
借助数轴,可以用数轴上的点直观地表示有理数,从而也为学生利用数轴总结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直观工具,帮助学生学习如何计算有理数的加法;通过观察归纳等方法发现如何计算两个有理数相加。
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于从以具体形象思维成分为主,向以逻辑思维为主的转折期,授要注意具体性、形象性,同时还要有适当的抽象、概括要求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能熟练的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能概括出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3、灵活、熟练的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化简运算。
重点会运用加法运算律化简运算难点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化简运算提炼课题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在有理数加法中的简便运算。
教法学法指导讲授法、合作探究法、讲练结合法教具多媒体课件准备教学过程提要环节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完成的任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回顾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完成运算1、有理数的加法的法则是什么?(师生共同回顾)2、有理数加法时,应遵循的步骤是什么?3、用生活中的实例解释:500(200)=300;(10)(6)=4;(5)(4)=9回顾有理数加法的法则教学过程完成运算,发现规律发现规律,总结规律,知道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探索新知,发现规律:运用法则进行计算:(1)(9.18)6.18 =(2)6.18(9.18)=(3)(2.37)(4.63)=(4)(4.63)(2.37)=通过以上的式子可以发现: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交换律)字母表示为:ab=ba运用法则进行计算:(1)[8(-5)](-4) =(2)8[(-5)(-4)] =(3)[(-7)(-10)](-11) =(4)(-7)[(-10)(-11)] =(5)[(-)(-27)](27) =(6)(-)[(-27)(27)] =通过以上的式子可以发现: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加法结合律)字母表示为:(ab)c=a(bc)归纳:一般地,任意若干个数相加,无论各数相加的先后次序如何,其和都不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2018年8月
有理数的加法
基础检测
1、 计算:
(1)15+(-22) (2)(-13)+(-8) (3)(-0.9)+1.51 (4)
)32(21-+ 2、计算:
(1)23+(-17)+6+(-22) (2)(-2)+3+1+(-3)+2+(-4)
3、计算:
(1))1713(134)174()134(-++-+- (2))4
12(216)313()324(-++-+- 4、计算: (1))2117(4128
-+ (2))814()75(125.0)411(75.0-+-++-+ 拓展提高
1、 (1)绝对值小于4的所有整数的和是________; (2)绝对值大于2且小于5的所有负整数的和是________。
2、 若2,3==b a ,则=+b a ________。
3、 已知,3,2,1===c b a 且a >b >c ,求a +b +c 的值。
4、 若1<a <3,求a a -+-31的值。
5、 计算:7.10)]3
23([3122.16---+-+- 6、 计算:(+1)+(-2)+(+3)+(-4)+…+(+99)+(-100)
7、 10袋大米,以每袋50千克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
称重的记录如下:+0.5,+0.3,0,-0.2,-0.3,+1.1,-0.7,-0.2,+0.6,
+0.7.
10袋大米共超重或不足多少千克?总重量是多少千克?
体验中招
1、数轴上A 、B 两点所表示的有理数的和是
________。
2、小明记录了今年元月份某五天的最低气温(单位:℃):1,2,0,-1,-2, 这五天的最低温度的平均值是( )
A 、1
B 、2
C 、0
D 、-1
参考答案
基础检测
1、-7,-21,0.61,-6
1 严格按照加法法则进行运算。
2、-10,-3.把符号相同的数就、或互为相反数的数结合进行简便运算
3、-1,2
13
-。
把同分母的数相结合进行简便运算。
4、756,4310-。
拆分带分数,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进行加法运算;把小数化成分数进行简便运算。
拓展提高
1、 (1)绝对值小于4的所有整数是±3,±2,±1,0,故它们的和是0.
(2)绝对值大于2且小于5的所有负整数是-3和-4,它们的和是-7.
2、∵2,3==b a ∴2,3±=±=b a
∴⎩⎨⎧-=-=⎩⎨⎧=-=⎩⎨⎧-==⎩⎨⎧==2
3,23,23,23b a b a b a b a ∴1,5±±=+b a
∴1=+b a 或5.
3、∵,3,2,1===c b a
∴3,2,1±=±=±=c b a
又∵a >b >c
∴a=-1,b=-2,c=-3
∴a +b +c=-6
4、∵1<a <3,
∴1-a <0,3-a >0 ∴a a -+-31=231=-+-a a
5、7.10)]3
23([3122.16+--+-+-=16.2+7.10323312++=32.9 6、(+1)+(-2)+(+3)+(-4)+…+(+99)+(-100)
=【(+1)+(-2)】+【(+3)+(-4)】+…+【(+99)+(-100)】
=
个
50)1()1()1(-+-+- =-50
7、(+0.5)+(+0.3)+0+(-0.2)+(-0.3)+(+1.1)+(-0.7)+(-0.2)+(+0.6)+(+0.7)
=1.8(千克)
50×10+1.8=501.8(千克)
答:10袋大米共超重1.8千克,总重量是501.8千克。
体验中招
1、 数轴上A 、B 两点所表示的有理数是-3和2,则它们和是-1.
2、 五天的最低气温的和是0,所以平均值是0℃。
故选C 。
1.3.2有理数的减法
基础检测
1、(1)(-3)-________=1 (2)________-7=-2 (3) -5-________=0
2、计算:
(1))9()2(--- (2)110- (3))8.4(6.5-- (4)435
)214(-- 3、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2)58.1(58.3)58.1(58.3=-+=--
B 、6.646.2)4()6.2(=+=---
C 、1)57(5257)52(57)52(0-=-+=-+=-
+- D 、4057)59(8354183-=-+=- 4、计算:
(1))5()3(9)7(-+---- (2)104.87.52.4+-+- (3)21326541-++-
拓展提高
1、下列各式可以写成a -b +c 的是( )
A 、a -(+b)-(+c)
B 、a -(+b)-(-c)
C 、a +(-b)+(-c)
D 、a +(-b)-(+c)
2、计算:
(1)217432)25.3(210-+--- (2))5
24()31()4.2()323(-----+- (3)2
16)4118(214837--+-++- 3、若,3,4,==-=-n m m n n m 则=-n m ________。
4、若x <0,则)(x x --等于( )
A 、-x
B 、0
C 、2x
D 、-2x
5、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若a >0,b <0,则a -b >0
B 、若a <0,b >0,则a -b <0
C 、若a <0,b <0,则a -(-b)>0
D 、若a <0,b <0,且a b ,则a -b >0.
6、红星队在4场足球赛中的成绩是:第一场3:1胜,第二场2:3负,第三场0:0平,第四场2:5负。
红星队在4场比赛中总的净胜球数是多少?
7、一个病人每天下午需要测量一次血压,下表是该病人周一至周五高压变化情况,该病人上个周日的高压为160单位。
(1) 该病人哪一天的血压最高?哪一天血压最低?
(2) 与上周比,本周五的血压是升了还是降了?
体验中招
1、计算:
=--23________。
2、哈尔滨市4月份某天的最高气温是5℃,最低气温是-3℃,那么这天的温差(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是( )
A 、-2℃
B 、8℃
C 、-8℃
D 、2℃
参考答案
基础检测
1、-2,5,-5.运用减法法则进行计算。
2、(1)792)9()2(=+-=--- (2)11)11(0110-=-+=-
3、D .其他三项均有符号的错误。
4、(1)853)9()7()5()3(9)7(-=++-+-=-+----
(2)1.3107.54.82.4104.87.52.4=++--=+-+-
(3)21326541-++-=4
332652141=++-- 拓展提高
1、B 正号可以省略;正确运用减法的运算法则。
2、(1)2684
3241321721217432)25.3(210-=+-=++--=-+---
(2)311231352252431323)524()31()4.2()323(-=+-=-++-=-----+- (3)8
5142164118872216)4118(214837-=+--=--+-++- 3、∵,3,4==n m ∴3,4±=±=n m 又∵,m n n m -=-∴n m ≤
∴⎩⎨⎧=-=⎩⎨⎧-=-=3
434n m n m 或 ∴1-=-n m 或7-
4、D .∵x <0,∴)(x x --=
x x x x 22-==+
5、选C 。
A 、∵a >0,b <0,∴-b >0.∴a -b=a +(-b)>0
B 、∵a <0,b >0,∴-b <0,∴a -b=a +(-b)<0
C 、∵a <0,b <0,∴a -(-b)=a +b <0 故C 错。
D 、∵a <0,b <0,且b a >,∴a -b=a +(-b)>0.
6、由题意的,3+(-1)+2+(-3)+2+(-5)=-2
∴红星队在4场比赛中总的净胜球数是-2。
7、(1)该病人周四的血压最高,周二的血压最低。
(2)∵+25-15+13+15-20=18,∴与上周比,本周五的血压升了。
体验中招
1、1. 准确运用绝对值和减法法则。
2、B 。
准确运用减法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