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债项评级体系介绍讲解共123页
- 格式:ppt
- 大小:12.61 MB
- 文档页数:123
中国债券等级划分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中国,债券等级划分标准是评估债券信用风险和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
债券等级划分标准基于一系列评级方法和指标,根据债券发行人的信用状况和偿付能力,对债券进行评级分类。
具体而言,债券等级分为高等级和低等级,高等级债券通常代表发行人信用较好,风险较低,而低等级债券则意味着发行人信用较差,风险较高。
中国债券市场在近年来发展迅速,债券等级划分也逐渐成为市场参与者关注的焦点。
债券评级机构在债券等级划分过程中运用多种评级方法,包括基于财务指标、行业前景、市场条件和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分析和评估,以对不同发行人的债券进行评级和分类。
这些评级结果不仅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参考,帮助其进行风险评估和投资决策,也可以为发行人提供融资渠道,降低借款成本。
然而,中国债券等级划分标准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评级标准的一致性和透明度仍然需要加强,不同评级机构对同一债券的评级结果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
其次,债券市场的发展动态很快,新型债券品种和结构不断涌现,评级机构需要适应新形势,及时调整评级方法和标准,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因此,本文将通过对中国债券等级划分的背景和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债券等级划分标准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中国债券等级划分的发展方向。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文章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背景、目的和文章结构。
首先概述了中国债券等级划分标准的重要性,以及本文将要讨论的内容。
然后详细介绍了文章的结构,包括各个章节的内容和顺序,以便读者能清晰地了解本文的组织结构。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内容,包括债券等级划分的背景和意义,以及中国债券等级划分的现状。
在2.1小节中,将详细介绍债券等级划分的背景,包括全球债券市场的发展趋势,债券等级划分的意义和作用等。
在2.2小节中,将探讨中国债券等级划分的现状,包括当前的债券等级划分机构和标准,以及债券市场中各个等级的发展情况。
工商企业信用评级方法一、工商企业信用评级对象与定义工商企业信用评级方法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行业标准JR/T 0030《信贷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规范》。
工商企业信用评级的对象分为二类:即主体信用评级和债券信用评级。
工商企业主体信用评级是企业主体长期信用评级,债券信用评级包括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集合票据、集合债券等。
(一)企业主体长期信用评级1、企业主体长期信用评级是对企业全部长期债务如期还本付息能力和偿债意愿的综合评价;2、企业主体长期信用等级划分、标识和含义同企业长期债。
(二)企业债券(含公司债券)1、企业债券(含公司债券)是指企业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或国务院授权的其它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发行的中长期债券(债券期限一般在1年以上);2、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是对企业发行的特定企业债券如期还本付息能力和偿债意愿的综合评价;3、企业债券的信用等级划分、标识和含义同企业长期债。
(三)可转换公司债券(含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1、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企业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2、可转换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是对公司发行的特定可转换公司债券如期还本付息能力和偿债意愿的综合评价;3、可转换公司债券信用等级的划分、标识和含义同企业长期债。
(四)中期票据1、中期票据是指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一般在1年以上)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2、中期票据信用评级是对企业发行的特定债券如期还本付息能力和偿债意愿的综合评价;3、中期票据的信用等级划分、标识和含义同企业长期债。
(五)短期融资券(含超短期融资券)1、短期融资券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约定在1年内还本付息的债务融资工具。
超短期融资券是指具有法人资格、信用评级较高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期限在270天以内的短期融资券。
债项评级和利率风险结构我有个朋友叫小李,他最近可算是被投资这事儿弄得焦头烂额。
小李这人,平时看着挺机灵的,但一涉及到钱生钱的事儿,就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那天,我去他家串门。
刚一进门,就看到他坐在沙发上,周围堆满了各种金融资料,头发乱得像个鸟窝。
我打趣道:“你这是要搞金融研究啊,还是打算把自己埋在纸堆里?”小李抬起头,苦着脸说:“你可别取笑我了,我这不是想投资点债券嘛,但是这里面的门道太多了,什么债项评级啊,利率风险结构啊,搞得我晕头转向。
”我拉过一把椅子,坐在他对面,拿起一份资料看了看说:“行吧,那我今天就给你讲讲这债项评级和利率风险结构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你可以把债项评级想象成给债券打的一个分数,就像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给我们打分一样。
这个分数是由专业的评级机构根据债券发行人的还款能力、债券的条款等各种因素综合评定出来的。
比如说,有个公司发行债券,要是这个公司经营状况特别好,财务状况很健康,那这个债券的债项评级可能就会很高,就像好学生能得到优秀的成绩一样。
”“那利率风险结构又是什么呢?”小李追问道。
我想了想,说:“这利率风险结构啊,就像是一场拔河比赛。
你看啊,债券的利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是市场整体的利率水平,这就像拔河比赛中的大环境。
如果市场利率上升了,就像对方队伍来了几个大力士,债券的价格往往就会下降,因为新发行的债券利率更高,你手里的债券就不那么吸引人了;反之,如果市场利率下降,就像对方队伍有人受伤下场了,你的债券就更值钱了。
另一方面呢,债券自身的风险状况也会影响利率。
就像不同的选手有不同的实力一样,高风险的债券为了吸引投资者,往往会给出更高的利率,就像实力弱一点的选手得使出更大的劲儿来赢得比赛。
”小李皱着眉头,挠了挠头说:“哎我感觉还是有点复杂呢。
”我笑了笑说:“这其实不难理解。
你就记住,债项评级是看债券本身的质量,而利率风险结构是看债券在不同情况下利率的变化。
你投资债券的时候,这两个方面都得考虑到。
大家做好准备迎接考试了吗?银行专业资格栏目诚意整理“银行从业风险管理2022指南(zhǐnán)之债项评级〞,欢送广阔考生前来学习。
债项评级(píng jí)定义:针对(zhēnduì)交易本身的特定风险进展计量和评价,反映客户违约后的债项损失大小。
关键因素:抵押、优先(yōuxiān)性、产品类别、地区、行业等。
客户信誉评级与债项评级是反映信誉风险程度的两个维度,客户信誉评级主要针对交易主体,其等级主要由债务人的信誉程度决定;而债项评级是在假设客户已经违约的情况下,针对每笔债(bǐ zhai)项本身的特点预测债项可能的损失率。
一个债务人只能有一个客户信誉评级,而同一债权的不同交易可能会有不同的债项评级。
(一)违约风险暴露(EAD)定义:债务人违约时期表内和表外工程的风险暴露总额,包括已使用的授信余额、应收未收利息、未使用授信额度的预期提取数量以及可能发生的费用。
已违约时,EAD为其违约时的账面价值;尚未违约,EAD对于表内工程为债务账面价值,对于表外工程为已提取金额+信誉转换系数×已承诺未提取金额☆公司风险暴露:注意专业贷款公司风险暴露是指银行对公司、合伙企业和独资企业及其他非自然人的债权,但不包括对主权、金融机构和纳入零售风险暴露的企业客户的债权。
公司风险暴露分类债务人类型风险特征中小企业风险暴露对年销售额(近3年销售额的算术平均值)不超过3亿元人民币的企业债务人的债权专业贷款(细分为工程融资、物品融资、商品融资和产生收入的房地产贷款)债务人通常是一个专门为实物资产融资或运作实物资产而设立的特殊目的实体;债务人根本没有其他本质性资产或业务,除了从被融资资产中获得的收入外,没有独立归还债务的才能一般公司风险暴露上述两者之外的其他公司风险暴露☆零售风险暴露:注意其他(qítā)风险暴露(微型企业)零售风险暴露需同时具有(jùyǒu)如下特征:债务人是一个或几个自然人;笔数多,单笔金额小;按照组合方式进展管理。
了解债券市场的债券评级和评级机构债券评级是债券市场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通过对债券发行人的信用状况和偿债能力进行评估,为投资者提供参考和风险提示。
债券评级机构则是进行这项评估工作的机构。
本文将介绍债券评级和评级机构的相关内容。
一、债券评级的定义和作用债券评级是对发行债券的企业或政府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的过程。
评级结果通常以字母等级或数字等级的形式表示,比如AAA、BBB、A1、B2等。
评级结果反映了债券发行人的信用等级,也即违约风险的高低。
债券评级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为投资者提供参考:债券评级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客观的评估标准,帮助投资者判断债券的风险和回报。
2. 降低信息不对称:评级机构通过对债券发行人进行评估,公开发行人的信用状况,减少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3. 提高债券流动性:高评级的债券更容易被市场认可和交易,流动性更好。
4. 触发约束机制:一些投资者有对于投资组合中所持有债券的信用评级要求,投资者会根据评级结果来调整投资组合的配置。
二、评级机构的类型和职责评级机构是进行债券评级工作的专业机构,主要包括国际评级机构和国内评级机构两大类。
国际评级机构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评级业务的机构,如标准普尔全球评级机构(S&P)、穆迪投资者服务(Moody's Investors Service)和惠誉国际评级公司(Fitch Ratings)等。
这些机构具有全球影响力,其评级结果被广泛认可,对国际债券市场有着重要影响。
国内评级机构是指在特定国家或地区开展评级业务的机构。
不同国家和地区会有自己的评级机构,如中国金融评级公司(China Chengxin Credit Rating Group)、上海新世纪评级咨询有限公司等。
这些机构主要评估本国债券发行人的信用状况,对国内债券市场发挥着重要作用。
评级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1. 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评级机构需要收集债券发行人的财务和经营信息,并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
【总结】债券信用评级大全:流程、框架、模型与方法一、信用评级概述(一)信用评级的定义国内外专业信评机构对信用评级的定义基本相同,简单地说是指通过对经营水平、财务状况、管理能力、所处外部环境等可能影响被评对象信用等级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综合判断债权人按时偿还债务本息的意愿与能力,用简单明了的符号加以表示,并展示给投资者的一种评价或咨询行文。
从以上对信用评级的定义中,我们需要把握两点。
一是信用评级揭示的是特定的信用风险,即债务人无法按时获得该债务证券的本金及利息的风险,而不是投资风险、经营风险等,尽管这些风险可能会导致信用风险。
二是以偿还债务本息的意愿与能力为评价的落脚点,而不是价值或业绩。
由于偿还意愿多受法律约束,且偿还意愿以偿还能力为基础,这里的重点在于能力的判断,关注的是被评对象或发债主体未来获得现金的能力,包括外部的支持。
(二)信用评级的内容信用评级种类繁多,不同种类信用评级的侧重点不同。
结合我们的业务与投资范围,我们的评级类别主要包括主体信用评级和债券信用评级。
1、主体信用评级以企业为主要评价对象,关注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财务风险的考量依据不同对象的具体特征选择财务指标,通过特定测量模型对评价对象的资本结构、盈利能力、现金流状况、资产流动性、增长能力等方面进行定量评估。
对评价对象经营风险主要是通过对特定考察维度的定性分析做出判断,包括宏观环境、产业前景、竞争地位、公司治理等方面,同时关注股东和政府的支持力度。
根据企业所处行业以及企业本身特质的不同,评级关注点、选取指标及各指标权重有所区别。
2、债券信用评级以企业发行的有价债券为评价对象,关注点在于特定债券的违约风险和违约损失风险,即违约可能性高低及发生违约时投资收回的可能性。
具体来说,综合考虑特定债项的自身属性,包括偿付顺序、抵质押品数量与质量、外部担保等,在主体信用等级基础上进行调整,确定被评对象的信用等级。
由于任一项债务违约均可视为主体违约,且在交叉违约原则下将其他各项债务都视为违约,因此不具有外部增信措施的一般债务信用等级应与主体一致,而债券本身偿付顺序及外部担保等属性,均是影响预期回收率的要素,可对债务做向上向下之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