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碹巷道变形破坏机理及修复技术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512.04 KB
- 文档页数:3
巷道破坏机理与支护形式的选择发表时间:2012-01-18T14:17:01.420Z 来源:《赤子》2011年第24期供稿作者:苗澍[导读] 自然平衡拱的形成及破坏。
当开掘井下巷道或采出煤炭后,顶板被暴露出来,好像一根梁一样承受着上下岩石的压力。
苗澍(龙煤七台河分公司龙湖矿,黑龙江七台河 154600)摘要:现重点讨论巷道的破坏机理及其支护类型和适用条件。
关键词:巷道;破坏机理;支护类型1 巷道的破坏机理1.1岩石的原始应力状态。
开采以前,岩层都处于原始应力状态,如图1所示。
垂直方向上由于上覆岩层的作用形成垂直应力δ1,在垂直应力作用下,岩块A要沿三个相互垂直的方向(X,r,Z方向)产生变形,而受到相邻岩体对岩块侧向变形的约束面产生侧向应力δ2,δ3;一般认为水平方向上的条件是一致的而且都是由于垂直应力δ1所引起的,所以:δ1=δ2=δ3=λун式中,δ2δ3—侧向应力,N/m2;λ—侧压系数,取决岩块所处力学状态;H—岩块所在位置距地表的深度,m。
需要指出的是,岩层中的原始应力除重力应力外,还有可能存在的构造应力、温度应力和膨胀应力等。
采动前存在于岩层的原始应力是采动后矿山压力的来源。
1.2巷道囤岩的应力分布。
1.2.1采动、采动空间和围岩。
在岩体中开掘巷道和进行回采工作,称为对岩体的采动,采动所形成酌空间称为“采动空间”,如图1所示,采动空间周围的岩体称为围岩,采动空间上方的岩层称顶板,下方的岩层称底板,两侧的岩体称为两帮。
1.2.2巷道的应力分布。
采动后围岩的原始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各部分应力将重新分布,应力重新分布的结果是顶板的两端出现应力集中区,应力分布如图2所示。
其中顶板各岩层将因失去支撑面,在自重的作用下,弯曲下沉。
结果在其底部出现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限度,顶板岩层遭到破坏,围岩应力的重新分布促使岩层产生新的运动。
1.3自然平衡拱的形成及破坏。
当开掘井下巷道或采出煤炭后,顶板被暴露出来,好像一根梁一样承受着上下岩石的压力。
矿井深部主要巷道的变形与防治矿井深部主要巷道的变形与防治及矿井深部开采巷道维修及其支护理论与应用一.矿井深部主要巷道的变形与防治煤矿井下主要巷道, 担负着矿井运输、通风、行人等任务。
随着矿井深部延伸, 主要巷道受采动、矿山压力增大等影响开始变形或遭到破坏。
论文通过对开滦吕家坨矿业公司矿井深部主要巷道的变形与防治进行了分析, 为今后大采深、矿压显现明显的矿井及其主要巷道的维护和修理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1 矿井概况开滦吕家坨矿业分公司原是设计能力为150万t/ a的水力采煤矿井, 由于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 煤层倾角逐渐变小, 已不能适应水采要求, 经改扩建及技术改造, 目前为综合机械化采煤矿井。
经过三十余年的开采, 矿井开采由最初的- 125m水平到现生产的- 800m水平, 开拓工程已向- 950m水平延深。
井田内主要开采煤层有7、8、9和12四个煤层, 7煤层到12煤层的间距在42164~48m。
矿井采用立井多水平集中大巷上山开拓方式, 煤层群联合开采。
主要井巷一般布置在煤层群最下可采煤层(12煤层)底板以下20~70m的灰色中粗砂岩深灰粉砂岩层内。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 矿山压力显现越来越明显,矿井主要巷道变形越来越严重。
- 600m水平东翼大巷因变形, 双轨道运输被迫改为单轨道运输, 在距井口500m处前后26m巷道发生过坍塌; - 800m水平东、西翼运输巷变形范围较大, 尤其是在靠近井底车场两侧大巷、一采区~三采区、二采区~四采区段局部变形严重, 影响运输和通风,被迫多次对变形巷道维修; - 950水平正在开拓施工, 巷道压力较大。
2 巷道变形分类及原因分析巷道开挖以后, 破坏了煤岩体的原岩应力状态, 引起巷道周边围岩应力的重新分布, 围岩将向巷道内移动, 当围岩向巷道内形成的应力大于围岩的极限强度, 使围岩产生破坏, 在巷道围岩中形成破碎区, 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破碎区范围进一步扩大, 岩层产生滑动, 向巷道空间挤压。
第二章沿空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及稳定性分析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是巷道失稳的外在表现,研究沿空巷道变形破坏机理是研究巷道失稳的前提与基础。
因此,本章通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结合现场观测研究沿空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归纳出其影响因素,为研究沿空巷道失稳机理及巷道控制技术打下基础。
2.1沿空巷道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巷道表面位移、破坏表现为巷道顶底板及两帮的变形破坏,在沿空掘巷围岩结构中小煤柱的变形失稳是整个巷道变形失稳的重点,围岩结构的应力变化引起巷道的变形,因此有必要对沿空掘巷的围岩结构的应力变化进行深入分析。
有研究表明,沿空掘巷在掘进及回采期间巷道围岩应力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24-27]。
(1)顶板①垂直应力在巷道的掘进期间,由于破坏了巷道原来的应力平衡状态,引起应力重新分布。
垂直应力沿着顶板层面呈现非均匀状态,巷道中部的垂直应力明显较低,而在煤帮附近应力较高,这是因为由于巷道开挖形成了类似于压力拱的结构存在。
在巷道从掘进到稳定期间,垂直应力在整个层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这就造成了顶板的变形主要发生在中浅部围岩,且优以顶板的中部破坏严重。
②水平应力在受到本工作面采动影响时,水平应力有明显的上升。
顶板中应力的明显上升,由于压曲作用的存在,致使巷道中垂直应力增大,顶板将在大范围内下沉和变形。
(1)小煤柱帮掘巷前靠近上工作面采空区部分为破碎区,靠近巷道部分为原来承受高压的弹性区与塑性区,掘巷后煤体应力急剧降低,发生破坏而卸载,产生向巷道方向的位移。
①垂直应力在小煤柱与巷道顶板的交界处,垂直应力呈现基本一致性,靠近采空区一侧的煤体因破坏而卸载,应力水平较低。
靠近巷道一侧煤体应力相对较高,垂直应力明显集中,受回采时影响达到最大值。
②水平应力沿小煤柱宽度方向,应力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性,从靠近采空区侧依次分为破裂区、塑性区和弹性区。
具体见图2-1,在煤柱两侧存在破裂区,应力承载能力小。
在巷道掘进及稳定期间,水平应力沿煤柱高度方向上的分布呈现一致性,应力集中程度较低,在受本工作面采动影响时,在煤柱高度范围内水平应力均有不同程度增加的趋势。
煤矿巷修及修护方法研究煤矿巷在煤矿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连接采煤工作面和矿井地面的通道,承担着煤炭、人员、机械设备等在矿井内的输送和交通工作。
煤矿巷的安全和畅通对保障煤矿生产和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由于煤矿巷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复杂、运输设备多样等特点,煤矿巷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破坏和损坏,因此对煤矿巷的修护和维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煤矿巷损坏原因分析煤矿巷的损坏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原因引起的:1.地质条件恶劣:煤矿巷所处的地质条件通常是较为复杂的,常常会发生地层变形、地质构造运动等现象,这些地质活动对煤矿巷的稳定性造成威胁。
2.采煤工作面破坏:采煤工作面的破坏也可能导致煤矿巷的损坏,包括煤层顶板的垮落、冒落等现象。
3.运输设备运行振动:煤矿巷内的运输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振动,长时间的振动会引起巷壁、巷顶的松动和坍塌。
4.人为破坏:由于煤矿巷通常是密闭环境,对煤矿巷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不到位,也会导致煤矿巷的损坏。
二、煤矿巷修护方法研究1. 巷道支护:对于煤矿巷的支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这包括了巷壁、巷顶、巷底等位置的支护。
根据煤矿巷的地质条件和矿井内部环境,可以采用木方支护、钢支架、砌石墙、喷浆支护、锚杆支护等多种方式进行巷道支护,以确保煤矿巷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巷道疏通:对于发生塌方、垮落等情况的煤矿巷,需要对巷道进行疏通和清理,清除掉巷道内的碎石、泥土、煤屑等杂物,保持巷道的畅通,为后续的支护和修护工作做好准备。
3. 巷道修复:针对煤矿巷的不同损坏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巷道修复方法。
对于巷道的短时限塌方,可以采用灌浆封堵、补充支撑等方式进行修复,对于长时间的振动导致的巷墙裂缝等情况,需要进行局部巷道的重建和加固工作。
4. 巷道排水:煤矿巷的排水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巷道内的积水会对巷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威胁。
需要对巷道进行排水处理,确保巷道内部的畅通和干燥。
5. 定期检测:对于煤矿巷的维护工作,定期的巡查和检测也是必不可少的。
软岩巷道的破坏机理与控制李乃頔(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ꎬ安徽㊀淮南㊀232001)收稿日期:2018-04-27作者简介:李乃頔(1994-)ꎬ男ꎬ江苏徐州人ꎬ硕士研究生ꎬ主要研究方向:岩土工程ꎮ摘㊀要:在工程实践中ꎬ巷道施工发生变形破坏的现象十分常见ꎬ尤其是在深井软岩巷道中更为频繁和突出ꎮ越来越深的采深ꎬ采动压力以及越来越复杂的围岩地质情况ꎬ不仅加大了挖掘难度ꎬ而且为巷道安全质量带来了十分大的隐患ꎬ为确保巷道环境安全稳定ꎬ专家学者们也做了大量研究ꎬ几十年来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ꎮ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些常见的软岩巷道破坏机理和工程常用支护和控制稳定的方法ꎬ在保证巷道环境安全稳定的前提下选择最合理的施工方法ꎬ满足井下设备基础正常使用ꎬ减少二次支护合理降低造价ꎮ关键词:软岩巷道ꎻ破坏机理ꎻ稳定ꎻ支护方式中图分类号:TD35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4011(2018)10-0090-02DOI:10 3969/j issn 1672-4011 2018 10 046DestructionMechanismandControlofSoftRockRoadwaysLINaidi(SchoolofCivilEngineeringandArchitectureꎬAnhui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ꎬHuainan232001ꎬChina)Abstract:Intheengineeringpracticeꎬthephenomenonofdeformationanddestructionofroadwayconstructionisverycommonꎬespeciallyinthesoftrocktunnelsofdeepwells.Deeperanddeeperminingꎬminingpressureandcomplexgeologicalconditionsofthesurroundingrocknotonlyincreasethedifficultyofdiggingꎬbutalsobringgreathiddendangerstothesafetyandqualityoftheroadway.InordertoensurethesafetyandstabilityoftheroadwayenvironmentꎬexpertsandscholarsWehavealsodonealotofresearchandachievedfruitfulresultsfordecades.Thisarticlemainlyintroducessomecommonsoftrockroadwayfailuremechanismsandthemethodscommonlyusedforsupportingandcontrollingthestabilityoftheroad.Underthepremiseofensuringthesafetyandstabilityoftheroadwayenvironmentꎬthemostreasonableconstructionmethodisselectedtomeetthenormaluseofthedownholeequipmentfoundationandreducethesecondarybranch.Safeguardingreasonablecostreductions.Keywords:softrockroadwayꎻfailuremechanismꎻstabilityꎻsupportmethod1㊀软岩巷道常见的破坏现象巷道变形破坏的特性有顶板下沉㊁变形㊁扩容㊁冒顶ꎻ两帮变形㊁收敛㊁扩容㊁位移ꎻ底板变形破坏㊁底臌ꎮ复杂应力区会引起巷道位置发生时空变化㊁偏移走向㊁倾向㊁倾角等破坏形式ꎮ这些复杂的破坏形式给巷道的安全稳定㊁生产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ꎮ引起巷道发生变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ꎬ总体来说有三大决定因素ꎻ①地应力ꎻ②岩性ꎻ③支护强度ꎮ埋深巷道中地应力与深度呈线性关系ꎬ地应力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大而增大ꎬ地应力也是造成工程事故发生最主要的因素ꎻ由于采动而形成的采动应力也会造成巷道破坏ꎻ当巷道布置过于集中ꎬ形成应力相互叠加的巷道群时ꎬ围岩也易发生破坏ꎮ一般来说ꎬ硬岩的强度较高ꎬ通常做一次支护便可以较好地控制变形ꎬ但软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十分复杂ꎬ膨胀性泥岩遇风㊁遇水㊁震动等都极易造成围岩破坏与变形ꎮ支护类型分为刚性支护㊁柔性支护㊁加固支护ꎮ支护方式有砌碹支护㊁棚户支护㊁喷锚㊁注浆等ꎬ支护强度与巷道变形相耦合才能有效地控制变形ꎮ2㊀软岩巷道破坏产生的原因在深井软岩巷道中ꎬ顶板下沉㊁两帮收敛㊁片帮内移㊁底臌导致巷道断面的形变ꎬ带来大量的维修工作ꎬ增加巷道维护费用ꎬ严重影响着矿井的安全与生产ꎮ由于软岩的独特性质以及深度增加而带来的采动影响ꎬ导致各类巷道破坏的原因都不相同ꎬ所以到目前为止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研究ꎮ2.1㊀软弱岩层的物理原因软岩一般由固相㊁液相㊁气相三相组成ꎮ其中ꎬ大小不一ꎬ形状不同的固体颗粒按照不规则的排列组合方式聚集构成了软岩的骨架部分ꎬ经过漫长的时间通过与其余两相物质相互作用ꎬ最终形成了软弱岩层ꎮ构成固相部分的颗粒实际上是矿物颗粒ꎬ主要分为:①原生矿物ꎻ②次生矿物ꎻ③有机质ꎬ其中原生矿物是由岩石风化㊁沉积成岩而形成的软岩ꎬ形成的软岩会保留风化前母岩中的矿物成分ꎬ其特性也各不相同ꎬ比如云母类矿物白云母㊁氧化类矿物石英㊁极易风化的硫化物类矿物等ꎮ次生矿物是由原生矿物在一定条件下进一步风化㊁分解而形成更细的矿物ꎮ其中黏土矿物是构成软弱岩层的重要组成部分ꎬ主要有蒙脱石㊁伊利石㊁高岭石等ꎮ有机质是通过动植物在微生物分解的情况下而形成的亲水性极强的矿物ꎬ对软岩的影响很大ꎮ总之ꎬ矿物成分的固有特性影响着软岩的地质情况ꎮ2.2㊀软弱岩层的力学特性2.2.1㊀可塑性可塑性指软岩经过外力作用之后无法恢复的塑性变形ꎮ不同应力的软岩有着不同的可塑性机理ꎮ低应力软岩一般是泥岩遇水软化甚至液化ꎮ高应力软岩是根据亲水性和结构面共同引起的ꎬ因其机理较为复杂ꎬ所以目前为止研究甚少ꎮ节理化软岩是根据其结构面变化而引起的ꎬ与吸水性没有关系ꎮ2.2.2㊀膨胀性膨胀性是指软岩在水或外力作用下发生膨胀的现象ꎮ内部膨胀是指水分子进入矿物元素层间而发生的膨胀ꎮ外部膨胀是指水分子在颗粒之间发生的膨胀变形ꎬ扩容膨胀是09指受力后体积因裂隙扩大而发生的变形ꎮ2.2.3㊀崩解性不同应力的软岩对应的崩解机理也各不相同ꎮ低应力软岩因遇水软化造成裂隙变形而导致应力不均ꎬ从而发生崩解现象ꎬ高应力软岩和节理化软岩因在受力作用下发生局部应力不均而发生崩解现象ꎮ2.2.4㊀流变性在荷载作用下ꎬ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的应变称之为蠕变ꎮ在应变不变的前提下ꎬ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而减小称之为松弛ꎮ蠕变和松弛现象都是软岩具有流变性的具体体现ꎮ2.3㊀软弱岩层的水理作用巷道底板积水是煤矿生产最常见的现象之一ꎬ岩层浸水后强度降低ꎬ当软岩以高岭石㊁伊利石为主的黏土矿物岩层时ꎬ浸水后还会泥化崩解甚至液化ꎬ直至丧失强度ꎮ巷道底板裂隙浸水从而使水进入底板内部致使裂隙扩大ꎬ加速丧失底板围岩强度ꎮ3㊀软岩巷道破坏的有效控制3.1㊀软岩巷道锚喷支护(新奥法)在巷道开挖过程中ꎬ由地应力引起的围岩应力总是使开挖空间径向变形ꎮ喷锚支护就是在开挖后及时地向围岩喷射5~20cm厚的混凝土ꎬ必要时再设立锚杆以达到控制变形的目的ꎮ由于开挖洞室后及时喷锚ꎬ混凝土可以与围岩紧密贴合ꎬ并且其本身具有柔性特性ꎬ所以充分利用了其材料性能ꎬ使围岩既能变形又能很好地控制ꎬ使锚杆㊁混凝土㊁围岩三者稳定地受力工作ꎮ这也是与刚性支撑只能被动承受力的最大区别ꎮ但是由于围岩的强度各不相同ꎬ因此锚杆设计也会有所差别ꎮ现根据围岩可分为以下四类ꎮ3.1.1㊀整体围岩整体围岩强度高㊁整体性好㊁围岩裂隙少ꎮ这类围岩开挖过后可以保持其自身稳定ꎬ无需锚杆支撑ꎬ将围岩表面打磨平整后喷射3~5cm混凝土即可ꎮ3.1.2㊀块状围岩块状围岩强度高ꎬ但整体性差ꎮ这类围岩开挖过后强度可保持自身稳定ꎬ但因整体性差ꎬ巷道内部时常会有岩石掉落ꎬ所以开挖过后需及时喷射混凝土保证其稳定性ꎬ防止裂隙发育致使更多岩石掉落ꎬ必要时可配合锚杆支撑ꎮ3.1.3㊀层状围岩层状围岩的岩体内有一组结构面特别发育ꎮ开挖过程中不易成拱形ꎬ若不加固则会大大减少其抗弯性能逐渐破坏ꎮ对于层状围岩ꎬ应以锚杆为主要支护手段ꎮ用锚杆把各岩层连接在一起可大幅度增加顶板的抗弯性能ꎮ3.1.4㊀软弱岩层软弱岩层强度低㊁整体性差㊁裂隙结构面发育ꎮ难以保持稳定ꎮ开挖后需及时喷射混凝土ꎬ防止围岩表面掉落ꎬ通过成组有规律地布置径向锚杆来提高岩体强度和稳定性ꎮ如遇到上方荷载较大ꎬ以上方法不足以抵抗变形时ꎬ则使用锚杆喷进行一次支护ꎬ待能量释放后进行第二次支护ꎬ选择合适的支护时间和强度是这个方法的关键ꎮ3.2㊀软岩巷道钢结构支护3.2.1㊀工字钢支护工字钢翼缘宽㊁腹板厚㊁稳定性好㊁抗弯能力强㊁使用灵活ꎬ可以应对井下围岩复杂的应力ꎮ工程中常使用9号㊁11号㊁12号三种规格ꎮ与一般型钢比其成本低㊁精度高㊁残余应力小ꎮ与混凝土相比工字钢可增大使用面积ꎬ减少自重带来的二次破坏ꎬ充分发挥其力学特点使巷道稳定ꎮ3.2.2㊀U型钢可缩性支护U型钢刚度大㊁支撑效果好㊁安装灵活方便ꎬU型钢比工字钢承载能力更强ꎬU型钢可提供较大的变形量和承载力ꎬ但它无法使围岩充分发挥其自承能力的特点ꎬ并且其造价较高ꎬ需经常维护ꎮ3.2.3㊀其他支护钢材除了工字钢和U型钢ꎬ矿井常用支护钢材还有扁钢角钢以及带钢等ꎮ卡揽是支架接头处的连接件ꎬ它会直接影响支架的稳定ꎮ底梁连接板可以使两根底梁搭接成一根ꎬ有效地支撑巷道底板ꎮ钢背板可以均匀地分散围岩压力以及防止块石掉落ꎮ钢支撑在巷道施工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刚度大㊁稳定性强㊁灵活多变等特点ꎬ使安全系数显著提高ꎬ巷道布置支护形式更加合理化ꎮ3.3㊀锚注支护对于普通支护无法维护围岩稳定的巷道中ꎬ为确保安全施工ꎬ杜绝安全隐患ꎬ可使用锚注技术施工ꎮ在开掘开采空区之前ꎬ通过锚杆向开采区打设空心锚杆ꎬ将浆液扩散至岩体内使松散的围岩提高强度ꎬ提高整体化ꎬ增加内摩擦角和内聚力ꎬ为后期掘进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ꎮ4㊀结㊀论深井巷道普遍处于高地压㊁高地温的环境ꎬ地质环境复杂ꎬ支护困难ꎮ本文主要阐述了巷道工程中破坏的主要原因ꎬ还有一些常见的支护方式ꎮ长期以来巷道支护一直是矿井工程的技术难题ꎬ经过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ꎬ取得了众多学术成果ꎬ为整个巷道工程也指明了研究方向ꎬ但因井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ꎬ工程支护也不能墨守常规ꎬ灵活多变是巷道支护工程的特点ꎬ在探索未知复杂的工程仍需不断努力ꎬ不断丰富巷道支护工程的研究史ꎮ[ID:006707]参考文献:[1]㊀何满潮.中国煤矿软岩巷道工程支护设计与施工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ꎬ2004.[2]㊀李绍春ꎬ李仲辉.跨采软岩巷道支护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ꎬ2000ꎬ28(10):1-3.[3]㊀王焕文ꎬ王继良.锚喷支护[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ꎬ1989.[4]㊀刘建庄ꎬ张农ꎬ郑西贵ꎬ等.U型钢支架偏纵向受力及屈曲破坏分析[J].煤炭学报ꎬ2011ꎬ36(10):48-52.[5]㊀郭健卿.软岩控制理论与应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ꎬ2011.[6]㊀康红普.软岩巷道底臌的防治[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ꎬ1993.19。
回采巷道变形破坏机理及其支护方法摘要煤矿回采巷道的变形破坏将会严重影响采煤效率,阻碍设备运输和通风,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和安全瓶颈。
本文总结了煤矿回采巷道变形破坏的直观表象,并深入分析了巷道变形的发生机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加强巷道支护的方法。
关键词煤矿;回采巷道;变形;支护在煤矿回采工作面推进的过程中,受采动影响回采巷道容易发生各种变形。
回采巷道的变形破坏将会严重影响采煤效率,造成工作面半停产或停产,阻碍设备运输和通风,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并且给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深入分析煤矿回采巷道变形破坏的特点以及破坏机理,探讨加强巷道支护的方法,可以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1 煤矿回采巷道变形破坏特点分析煤矿回采巷道发生变形破坏,最直观的表象为:巷道断面的形状发生改变,断面面积减小;支架在压力作用下产生很不规则的变形,或者直接折断,形成爬行巷道;压蹦U型钢支架卡子螺栓;支架顶梁被压弯折断,高压力将棚腿挤进巷道围岩,或者挤入底板内,出现底鼓现象。
这些情况的出现将会严重影响矿井机电设备以及煤炭的正常运输,加大了通风阻力,增加了瓦斯积聚的危险,导致工作面的推进难以进行,容易造成工作面停产。
另外,一旦回采巷道出现变形破坏后,为了维持生产,需要对巷道进行扩帮处理、卧底翻修,并需要将因此而产生的渣物清理后运出,这无疑会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并会大大增加工作面停产时间。
大大降低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吨煤成本,并增加了威胁矿工人身安全的危险因素。
煤矿回采巷道的变形破坏通常具有如下特点。
对于单一煤层,如果回采巷道将煤层的顶底板作为自身的顶和底,即所谓的一次采全高,并且煤层顶底板比较坚固的情况下,此时的回采巷道一般能长时间保持稳定不发生大的变形破坏,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不需要专门对其再加固和再翻修。
但对于位于复杂地质条件附近的回采巷道,需要经常对这些巷道进行加强支护,不断维修,这类回采巷道往往需要花费较大的精力去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