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湖南衡阳八中高一下学期单科竞赛语文试卷
- 格式:docx
- 大小:37.91 KB
- 文档页数:19
湖南省衡阳市八中2021-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试卷说明:湖南省衡阳市八中2013-2014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总分100分时量120分钟第Ⅰ卷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第II卷(分)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危:正直。
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指正直的言行。
A“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微弱,时断时续。
C“杯盘狼藉”指杯子盘子杂乱无章地放着,形容吃喝以后桌面杂乱的样子。
使用正确。
D项,“醍醐灌顶”比方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
也形容清凉舒适。
B项表意不明;C项分类不对,“准考证”不属于工具;主语残缺,“通过粗纤维”改成“粗纤维通过”5.A。
本题考查学生摆列句序的能力。
此处表述均为递进关系,程度逐步加深解析A.感慨;C.平坦;D.谁,哪一个。
解析B.景象,ACD为动词,不雅看,不雅察。
解析①④句中的“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②⑤句中“之”为结构助词,相当于“的”;③⑥句中“之”做代词,指“他们”;⑦⑧句中“之”为宾语提前的标记。
.C推究。
.CA其:副词,表祈使语气;代词,代庄宗。
B以:介词,用;。
CD与:介词,和;动词,给。
.BA人事:古义:主要指政治上的得失。
今义:指人员的任免、考核、奖惩等事务。
B忧劳:忧虑辛劳。
C至于:古义:表示不好的结果,相当于“以致”。
今义:程度副词或表另提一事。
D从事:古义:官名。
今义:动词,投身到(事业中去)。
.BB项句子采用反问句的形式,表示否定,所以“必定得天下难失天下易”一说不准确,应为“否定”。
.(1)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2)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难道仅仅是溺爱伶人有这种结果吗?【参考译文】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命运,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衡阳八中2022年上期高一年级文科实验班结业考试试卷语文〔试题卷〕考前须知:1.本卷为衡阳八中高一年级文科实验班结业考试试卷,分两卷。
其中共22题,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考生领取到试卷后,应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漏页,重影模糊等阻碍答题现象,如有请立即向监考老师通报。
开考15分钟后,考生禁止入场,监考老师处理余卷。
3.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局部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局部请用黑色0.5mm签字笔书写。
考试结束后,试题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预祝考生考试顺利★第I卷阅读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3分,共9分〕江南文化的特性是在与北方文化以及与荆楚文化等的比拟中显现出来的。
江南文化是一种诗性文化,主要表达在人的饱满的感性审美,与放达沉稳的现实诉求以及与清丽秀美的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江南文化在与主流的北方伦理文化相抗衡中,以柔克刚,“越名教而任自然〞,从而自晋室南渡以来逐渐占据了中国文化的制高点。
江南文化给予历代文人以极大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
陈望衡在?江南文化的美学品格?中认为,“江南概念主要是审美的。
江南文化从主调来看,是一种审美文化〞。
这真正抓住了江南文化的审美和诗性本色。
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中原体制文化的大传统和东南沿海地区相对自由的小传统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某种张力,促进了中国文化在互补中的开展。
而江南文化就处于费正清所说的东南沿海地区的核心地带。
这种相对自由的文化小传统自宋代以来一直处在引领中国教育、文化和经济的地位,到明清时期到达顶峰。
如有清一代,全国共产生(文)状元115名,江南文化圈所属三省(苏、浙、皖)的状元数为78名,占全国的67.83%。
这些数据说明,到清代时,江南在文化教育方面已远远领先于其他地方。
这些状元以及出身此地的进士大多进入中国的政治领域,同时他们在经济领域亦叱咤风云。
这种重学崇文的传统影响所及,到晚清和民国,苏浙两省的现代文学家可谓灿假设群星。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请注意: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阅读《荷塘月色》,我们感受到诗情画意。
朱自清先生以诗人的心去感受荷塘月色,不但游目骋怀地观察,而且先辨淄渑地品味,从而细致地描绘了令人“惊异”的“无边的荷香月色"。
作者所写的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层次里复有层次,使整个画面有立体感、渗透感;其中动静、虛实、浓淡、疏密,是画意的设置,也是诗情的安排。
这样的描写,离不开作者娴熟而有个性的艺术技巧。
有鲜明的比喻,有明显的对比,有强烈的衬托,有生动的拟人。
但更令人赞赏的是,由于作者对描写对象有极其深刻的体会,因此突破一般经验而产生一种奇特而新颖的手法,即古典诗歌中常有的“通感”,这种出神入化的艺术处理手法,在现代散文创作中是不多见的。
描写得细,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得细,体味得细。
仅以对蝉声这一细节的描写就足以说明问题。
由于有些读者提出异议,以为月夜不应有蝉鸣,因此他请教了好些人,最后还是亲自体察,“又有两回亲听到月夜的蝉声",才打消了本想修改的念头,因此他深深地体会到“观察之难”,以为不能“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关于“月下蝉声”》).整篇《荷塘月色》均体现了作者这种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他不但对荷塘作整体的揣摩,而且作局部的审视,时而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时而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时而摹写花叶,时而描绘岸柳,时而淡勾云彩,时而轻描树影,层层铺陈,步步开拓,细腻地展现了荷塘月色之令人“惊异"之美。
朱自清还认为“花和光固然有诗,花和光以外还有诗”“山水田园固然有诗……仅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味觉,一些触觉,也都可以有诗”(《诗与感觉》)。
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要以敏锐的感觉去发现这些“诗".从《荷塘月色》里不难发现,作者正是这样努力地去发掘藴含在大自然里的这些“诗”,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极力摹写了月夜荷塘的声、光、色、味,从而创造了使人沉醉的意境。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时量: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小说每每被视为史余、史补而受轻视,大方之家每不屑道及。
“戊戌变法”前后,一些较早接触域外文学文化的知识分子,基于小说可以化民成俗的认识,开始译介欧美及日本的小说,并充分肯定小说的社会价值和教化功用。
梁启超首倡“小说界革命”,他肯定了小说的“载道”功用,以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者,适应了晚清维新派改良群治的愿望。
兼之借助日渐兴盛的报纸刊物等快捷面广的传播媒介,动摇了以往歧视小说的正统文学观,使得小说的译印和创作风起云涌。
这就改变了中国文学场域的格局,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语境。
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一些有新思想、用新方法的学人开始以空前的热情对古代小说开展了学术研究。
1918年3月15日,胡适首先在北大文科研究所作了《论短篇小说》的演讲,讲稿修改后发于《新青年》。
该文虽只6000余字,却昭示了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研究的系统性。
不过让胡适付出更大热情的是中国章回小说的考证研究。
1920年8月,上海亚东图书馆推出汪原放标点版的《水浒传》,胡适撰写的《水浒传考证》置于卷首作为前言。
此后8年中,胡适先后为《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章回小说撰写了20余篇考证及序跋文章。
在胡适的系列考证中,影响最大的首推1921年5月置于亚东版《红楼梦》卷首的《<红楼梦>考证》。
《红楼梦》对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影响,可能难以与流播久远的世代累积型经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相比,但因其精神内涵丰富,艺术表现高妙,题材与格调更适合文人读者的口味,所以程甲本问世后,它便受到读书人阶层的群体青睐。
中国的读书传统一向是文史不分家,读者习惯以史家笔法来阅读小说中的人和事。
《金瓶梅》问世之初,即有诸多有关本事的传闻,《红楼梦》问世之后更是如此,因其开卷第一回写出甄士隐、贾雨村两个有符号意味的人物,脂批道是“真事隐”去、“假语存”焉,导致不少读者以“微言大义”的方式揣测《红楼梦》究竟隐去了什么本事,因此便有了“和珅家事”“张侯家事”“傅恒家事”“明珠家事”等各种说法。
2020-2021学年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一下学期理科实验班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回顾中国水彩画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水彩画正在走出一条独特的道路。
在当今这个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艺术家面临着新的、更多的选择。
中国水彩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创新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水彩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语言内涵,它的绘画语言表达方式与其他画种有所不同。
流动的水和透明的色相互交融,使水彩画产生种种微妙的效果。
这种水色交融的绘画过程使水彩画充满无限生机。
虽然水彩画是外来画种,但是中国作为“水“的民族,对水文化的研究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所以对水彩画中国有自己完整的理论基础。
现代中国水彩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现代绘画是现代社会生活、现代人思想情感的反映,它强调主观作用,侧重去表现生活而不是机械地去模仿生活,强调艺术家的个性,发挥画家的创造性。
现代形态的水彩画,必定是具有现代感的多样化的水彩艺术。
但是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除了追求水彩艺术的多样性之外,更重要的是“寻源”。
水彩画的“寻源”并不是去研究水彩世界的源头,而是寻找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之源。
现在的很多中国水彩画家,盲目地把所谓的“现代思想”嫁接到水彩创作中,宣称要开创中国水彩的新时代等等,其实细想一下,这些中国水彩的所谓创新发展其实经不起文化的推敲,不过是自我满足的一种表现罢了。
中国水彩画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传统文化,就不可能产生出中国水彩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与艺术风格。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由儒、释、道三家学说组成,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儒、释、道混合的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地浸透到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各个领域。
要真正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水彩画,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
它并不是在水彩画中简单地添加水墨画的笔触、线条或在水彩画中表现了民族的风情风貌就是“民族化”了,而应当是内在的结合和很自然的渗透。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4月)月考试题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南北文化从历史上说,中国就存在南北文化差别与南北文化对立融合的问题。
从周朝起,北方诸侯自称中国,而吴、越、楚等南方诸国则因为“断发文身”,地广人稀,刀耕火种,被视为“蛮夷”,并受到北方的排斥轻蔑,直到晋代仍被视为“化外之民”,南方文化被称为“蛮夷文化”。
黄河与长江作为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远古时期就哺育滋润出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两大文化体系。
而“炎黄子孙”“华夏民族”的称谓,正是远古南北文化对抗融合的遗迹。
代表北方文化的黄帝部落,与代表南方文化的炎帝部落曾在中原大地摆开了宏大的战场,一决雌雄。
这场战争打得异常激烈,天地都为之变色,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多次的反复,黄帝终于打败了炎帝确立了自己的领导地位,并从那时起,奠定了北方文化的胜利及其权威地位。
南方部落虽然失败了,但南方文化并没有绝迹和湮灭,而是作为一种与北方文化相对立的“异端”文化依然继续存在和发展,并不时燃放出一段光彩。
如果说《诗经》代表的是北方文学,灌注着现实主义精神,那么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则是南方文化的化身,流淌着浪漫主义的神韵。
正如王逸《楚辞章句》中所说的“楚人信巫”,南方文化是一种巫术文化,这种激情激发了屈原的灵感,刺激了他的无穷无尽的想象,丰富了他的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确立了史官的权威和绵延不断的修史传统。
后来则有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对立和分庭抗礼。
南朝文学具有柔靡香软的特点,南朝民歌更是以情歌为主,不同于北朝文学和北朝民歌的刚健质朴。
再后来则是南北文学走上合流,这种合流促成和孕育了唐代文学的博大卓著。
而元杂剧作为北方文学的代表,其音律、曲调都不同于以南戏、明清传奇为代表的南方文学。
从美学上说,北方文化代表壮美,充满着阳刚之气,刚烈豪放,慷慨激昂,正所谓“铁马秋风塞北”;而南方文化则是优美的化身,弥漫着阴柔之气,“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正所谓“杏花春雨江南”。
衡阳八中2018年上期高一年级理科实验班结业考试试卷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卷为衡阳八中高一年级理科实验班结业考试试卷,分两卷。
其中共22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考生领取到试卷后,应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漏页,重影模糊等妨碍答题现象,如有请立即向监考老师通报。
开考15分钟后,考生禁止入场,监考老师处理余卷。
3.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部分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请用黑色0.5mm签字笔书写。
考试结束后,试题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预祝考生考试顺利★第I卷阅读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3分,共9分)重阳节是“吉日”,由历朝历代沿革至今,遂成“敬老节”。
殊不知,汉代之前,先民一直视农历九月九日为“恶日”,佩戴茱萸、喝菊花酒、郊外登高等都是为了消解灾祸。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
《吕氏春秋》卷九“季秋纪”曰:“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重阳之名源于古人对数字阴阳属性的神秘解释,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为阳数之极,九月初九为两阳重合,意味阳气已达极盛,凡事盛极而衰,是不祥的征兆。
为避开所谓“恶日”,古人除了开展盛大的祭祀活动,就是通过佩戴消灾除邪中草药或登高野宴等方式消灾避邪。
为“重阳”正名并使其成为“吉日”的第一人是三国时的魏文帝曹丕。
曹丕《九日与钟繇书》对“九”这个数字作了全新的注释:“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他以“九九”寓意“久久”,将农历九月九日主要内容由“避祸,消灾”改为“祈寿、祈福”。
到了唐朝,可能是唐太宗李世民钦定重阳为正式节日。
《旧唐书》卷二“本纪第二”载:“九月丙午,诏曰:‘尚齿重旧,先王以之垂范。
’”也就是说,九月丙午,唐太宗李世民发布诏令,尊崇老年人,看重旧臣,先代的圣王以此为后人留下了榜样。
而武则天选在公元690年的重阳节这天废睿宗李旦、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以67岁的高龄君临天下,看重的恐怕就是重九的“久久”寓意。
衡阳市八中下期高一语文结业考试试卷部分试题衡阳市八中2021年下期高一语文结业考试试卷一、(10分,每题2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楔子(xiē) 角色(jué) 孝悌之义(tì) 苌弘化碧(cháng)B.蹙缩(cù) 罪愆(qiān) 无语凝噎(yē) 乍暖还寒(huán)C.蟊贼(máo) 贿赂(luò) 羽扇纶巾(guān) 连辟公府(pì)D.孱头(càn) 冠冕(miǎn) 遥岑远目(cén) 归根结蒂(dì)2.以下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A. 樯橹暮霭望帝啼鹃残羹冷灸B. 惋惜鼎盛英姿英发肝脑图地C. 弹劾自诩礼上往来单调无味D. 帷幄跬步惊慌失措节外生枝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冯小刚导演的«天下无贼»让王宝强在一夜之间声名鹊起,他所塑造的〝傻根〞这一笼统简直无人不晓。
B.多利之死,说明克隆植物的寿命还存在效果,将尚不成熟的克隆技术用于人类,实属暴殄天物的立功行为。
C.他充沛融汇经典文学、官方文明和事先的戏剧实际,不论写哪一种戏,都逾越了先人和同代人,做到了鹤立鸡群。
D.汤教授在演讲中说:〝在新的时期,儒学应更具海纳百川的气度,在与各种文明的普遍对话中更新自己。
〞4、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 )A.灾后重建一年来,四川省着眼防灾减灾机制树立,坚持〝硬件〞〝软件〞两手抓,为灾区迎来充溢希望的明天。
B.随着我国与世界的交往范围不时扩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国际的特定的〝日〞子传入我国,如世界睡眠日、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等。
C. 哈佛大学流感毒株分别中心的盛行病学专家经过严密的迷信论证,已证明墨西哥一名四岁的男孩能够是猪流感全球大迸发的关键人物。
D.用语不妥贴,造句不合文法,行文缺乏条理,拖沓冗长,就会把意思弄得模糊流畅,令人曲解甚至隐晦。
衡阳市第八中学2020年下学期12月月考高一年级语文试卷(问卷)(满分:150分,时量:120分钟)一、论述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拿去主义“拿来主义”是鲁迅的一篇杂文的题目,现在已成为引进、吸收外来文化的一个专用名词,同样重要的是“拿去主义”,虽然未经鲁迅述及,却也值得一提。
在“文化热”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呼声越来越高。
可是在有些同志的心目中,所谓“交流”,就是指“拿”,至于“拿去”,对不起,意识不强,也许是没有考虑。
这实际上是单向流程,而不是双向流程。
“来而不住,非礼也。
”中国人是礼义之邦,总不能光拿人家的啊!有些同志认为我国的民族文化落后、陈旧,对是否有输出价值和竞争能力表示怀疑。
其实,这些同志未熟谙西方的心理和行情。
须知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互为补充,不可代替,从而构成世界文化整体。
中国文化,诸如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汉代墓葬中的金缕玉衣、唐诗、宋词、《红楼梦》等等闻名世界,这是众所周知的。
即使是未被我们重视的所谓“糟粕”,西方人的评价也常常出乎意外。
例如老庄哲学和《易经》,我们认为是完全过了时的东西,而目下在西方却大为走运。
许多科学家对目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无法进行概括,他们找来找去,终于在老庄的“道”和《易经》的爻象中找到了合适的语言,并给以很高的评价。
这里说明一个问题,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是一座内容丰富的宝库,我们大可不必妄自菲薄,说得一无是处。
但是,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
如果我们拿出去的永远是一些陈年百代的古董、祖传的遗物,那也不能使我们今天的炎黄子孙脸上增光。
对西方读者来说,他们既想了解中国的昨天,当然也想了解中国的今天和明天。
所以拿出去新的文化成果,才是今天中国人的光荣职责。
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近几年来,西方学者对中国当代文化艺术有了较多的关注,就以文学方面来说,王蒙、冯骥才、谌容、张贤亮、王安忆等作家的作品已陆续有了各种译本,被介绍到西方,有的还有专著论述,成为新一代的汉学家的研究课题。
2021届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一下学期五科联赛试题(12月)文2021届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一下学期五科联赛试题(12月)文发奋的拼搏写就出孜孜不倦,辛勤的汗水洒落处点点花开,寂静的无人处蕴含着丝丝心声,完美的画卷中展现出似锦前程,胜利的号角在耳边回响,六月的骄阳似火绽放着无悔激情!衡阳市八中2021-2021学年下期高一五科联赛试题文科综合历史试题榜定题名。
最新试卷十年寒窗苦,踏上高考路,心态放平和,信心要十足,面对考试卷,下笔如有神,短信送祝福,愿你能高中,马到功自成,金二、历史单选题(每小题4分后,共80分后)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
”这段话主要说明了a.嫡长子继承制出现的历史必然性b.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c.没比宗法制更好的权力承继制d.嫡长子承继新制的特点【答案】a【解析】材料主要说殷周时期王位如何世袭,一是立嫡一是立贤,立贤优于立嫡,但殷周还是立嫡,原因是立贤“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相反就是立嫡具有优越性,说明嫡长子继承制出现的历史必然性,故a正确;材料没有阐述嫡长子继承制弊端,故b错误;c说法绝对,排除;材料说明嫡长子继承制原因,不是特点,故d错误。
2.《念通鉴论》曰:“两端赢球,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辩封建制度者就是也。
□□□□,雕二千年而弗能够改为矣。
”句中省略细细的插入a.封地之新制b.郡县之新制c.郡国循序d.行省制度【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解题关键是明白它讲述的内容,这段话其实是王夫之的《封建论》中的一部分,意思是关于封建和郡县之争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前一句主要是论述“封建”,也就是分封制。
与分封制相对应的就是封建社会的郡县制,是说郡县制度实行及了两千年也没有人能够修改,因此空白处最恰当的就是郡县之新制,因此挑选b 选项。
2020-2021学年湖南衡阳八中高一下学期单科竞赛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荸荠(bí)令嫒(yuàn)朱拓(tà)一语成谶(ch èn)B.芫荽(yán)舍侄(shè)桌帏(wéi)遇人不淑(sh ū)C.莴苣(jǔ)拙荆(zhuō)吞噬(shì)纨绔子弟(k ù)D.苋菜(xiàn)娈童(luán)新正(zhēng )唯唯诺诺(ru ò)2.下列词语中,字形错误最少的一组是A.对奕亲合力声名雀起山青水秀B.荣赝百页窗皇天厚土耳根清静C.亲睐哈蜜瓜滥芋充数一张一驰D.渲泄敞蓬车饮鸠止渴牙牙学语3.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读书,不仅需要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积淀废寝忘食 B.徘徊积聚宵衣旰食C.踟蹰积淀宵衣旰食 D.踟蹰积聚废寝忘食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地坛书市”曾经是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一个文化品牌,去年更名为“北京书市”并落户朝阳公园后,依旧热情不减。
B.最近全国各地加大了对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
C.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D.“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A.⑥③④①②⑤B.②⑤①④⑥③C.②④⑥③①⑤D.⑥④②⑤③①6.以下诗歌最可能描写的是()把你的的影子剪下来风干撒上盐腌起来等老了以后下酒吃A.友情 B.爱情 C.牛肉干 D.咸鱼干7.下面是一首汉代流行的歌谣,选项中的文句,与其意义最接近的是:“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
”A.风行草偃,变本加厉。
B.入乡问禁,入境随俗。
C.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D.追求时髦,风尚互异。
8.罗董事长的三位朋友分别在今天过七十大寿、乔迁新居、分店开幕。
如果你是董事长的秘书,下面三副对联该如何送?最恰当的一项是()(甲)大启而宇,长发其祥。
(乙)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
(丙)室有芝兰春自永,人如松柏岁长新。
A.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分店开幕者。
B.甲送分店开幕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
C.甲送乔迁新居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
D.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乔迁新居者。
9.阅读下文,选出与本文作者见解最相符的选项()人的意识像一座冰山,表面看得到的部分只有一点点,下面是庞大的潜意识,安静地累积并成长,当我们从事创意工程时,像是从冰山的顶端钻洞下去探测并采取那下面的一切,重要的是下面的组成成分是什么,以及自己钻洞探索的技术如何。
(赖声川《赖声川的创意学》)A.年龄越长,越适合从事创意工程B.创作应破除冰冷虚伪,展现热情C.扩充内在的储存,有助于启发创意D.潜心钻研知识,是艺术创作的起点10.写作常使用“借事说理”的技巧,以提高道理的可信度。
下列文中所述“市集人潮聚散”的事例,最适合用来证明哪一选项的道理?君独不见夫趣市朝者乎?明旦,侧肩争门而入;日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
非好朝而恶暮,所期物忘其中。
——《史记·孟尝君列传》A.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B.彼众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C.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D.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魏时亮,字工甫,南昌人。
嘉靖三十八年进士。
授中书舍人,擢兵科给事中。
隆庆元年正月七日,有诏免朝,越三日,复传免。
时亮以新政不宜遽怠,上疏切谏。
寻以左给事中副检讨许国使朝鲜。
故事,王北面听诏,使者西面。
时亮争之,乃南面宣诏。
还,进户科给事中,因列上辽东事宜。
已,请慎起居,罢游宴,日御便殿省章奏,召大臣裁决。
报闻。
兴都庄地八千三百顷,中官夺民田,复增八百顷,立三十六庄。
帝从抚按奏,属有司征租,还兼并者于民。
中官张尧为请,又许之。
时亮极谏,不纳。
穆宗每临朝,拱默未尝发一言。
及石州陷,有请帝诘问大臣者。
越二日,讲罢,帝果问石州破状。
中官王本辄从旁诟诸臣欺蔽。
帝愠,目慑之,本犹刺刺语。
帝不悦而罢。
时亮劾本无人臣礼,大不敬,且数其不法数事。
疏虽不行,士论壮之。
十月初,诏停日讲。
时亮率同列言天未冱寒,不宜遽辍。
俄请以薛瑄、陈献章、王守仁从祀文庙,章下所司……明年冬复疏言:“天下可忧在民穷,能为民纾忧者,知府而已。
宜慎重其选治行卓越即擢京卿若巡抚则人自激劝督学者天下名教所系当择学行兼懋者毋限以时。
教行望峻,则召为祭酒或入翰林,以示风励。
”下部议,卒不行。
三年擢太仆少卿。
初,徐阶、高拱相构,时亮与朝臣攻去拱。
已而拱复入,考察言官,排异己者;时亮及陈瓒、张槚已擢京卿,皆被斥。
时亮坐不谨,落职。
万历十二年,用丘橓、余懋学等荐,起南京大理丞。
寻请以水利、义仓、生养、赋役、清狱、弭盗、善俗七条课守令,岁终报部院及科,计吏时以修废定殿最。
历刑部左、右侍郎,拜南京刑部尚书。
逾年卒官。
(节选自《明史·列传·卷一百零九》)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宜慎重/其选治行卓越/即擢京卿/若巡抚则人自激/劝督学者/天下名教所系/当择学行兼懋者/毋限以时/B.宜慎重其选/治行卓越/即擢京卿若巡抚/则人自激劝/督学者/天下名教所系/当择学行兼懋者/毋限以时/C.宜慎重其选/治行卓越即擢/京卿若巡抚/则人自激/劝督学者/天下名教所系/当择学行兼懋者/毋限以时/D.宜慎重/其选治行/卓越即擢京卿若巡抚/则人自激劝/督学者/天下名教/所系当择学行兼懋者/毋限以时/12.(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士,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B.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
因为我国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C.文庙,又被称为文宣王庙,是纪念和祭祀我国伟大政治家周文王的祠庙建筑。
D.不谨,不敬慎,不小心。
是古代考核官吏的条款之一,谓所作之事不合为官体统。
13.(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隆庆元年正月初七,明穆宗下诏免去朝见,过了三天又传旨免予朝见。
当时,魏时亮认为新主不能马上就懈怠了,上奏直言极谏。
B.晋升为户科给事中后,魏时亮奏请穆宗谨慎起居,停止游玩宴乐,每天要亲临便殿审理奏章,召集大臣进行裁决。
皇帝同意了他的奏请。
C.魏时亮不畏权贵,敢于进谏。
曾经以大不敬的罪名弹劾中官王本。
后来皇帝下诏停止每天的讲授,魏时亮又率领同僚上奏称天气还没有寒冻,不应该停止讲授。
D.万历十二年,因丘木舜、余懋学等人的推荐,曾得罪高拱而被免官的魏时亮重新被起用。
他在政治上颇有作为,历任刑部侍郎,南京刑部尚书。
最后死于任上。
14.(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亮劾本无人臣礼,大不敬,且数其不法数事。
疏虽不行,士论壮之。
(2)初,徐阶、高拱相构,时亮与朝臣攻去拱。
已而拱复入,考察言官,排异己者。
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元中丞①刘长卿②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长沙过贾谊宅③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④,万古唯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唐肃宗至德年间任鄂岳转运使后,出巡到夏口(今湖北武昌)一带时所作。
元中丞为诗人友人,当时被贬到岳阳。
②刘长卿(约726-约786),唐代诗人,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天宝(742-756)进士,曾因事下狱,两遭迁谪。
③此诗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路过长沙时。
④栖迟:居留。
15.两首诗颔联的表现手法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16.两首诗第二句中“楚客”各指谁?两首诗都写到了贾谊,有何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走火崔立老霍是在临下班前接到那个陌生电话的,电话那端的声音也一如那天的天气般冷峻,那个声音冷冷地说了句,是老霍吗?晚上朝西公园,见个面吧。
听那声音,似乎是很熟悉的一个人,老霍脑子里迅速转了几转,可一时之间,又想不出那人是谁?老朋友了,还不记得吗?那个声音寒意逼人。
老狼?老霍顿时就跳出一个人影来,在18年前,是作为警方卧底的老霍,亲手把老狼送进了监狱,老霍还记得老狼被关进监狱那一刻说的话,我一定会出来找你的!那一天,终于来了。
18年前,正是老霍意气风发的年纪,骨子里洋溢着除暴安良的气息,在那次卧底行动中,老霍击伤了意图顽抗的老狼。
老狼听老霍半天没动静,冷笑着说,怎么样?是不是怕了,不敢来了?老霍忽然也笑了,像和老朋友聊天一样,呵呵笑着,说,有什么不敢,对了,你是什么时候出来的?老狼却没心思和老霍磨,说,少废话!记住,如果有胆量的话,就一个人来。
好!没问题,那我们不见不散了。
老霍微笑着挂了电话。
老霍去公园时,天已经黑了下来,公园里隐约而见的只是那一盏盏稍显暗淡的灯。
在公园的一角,老霍看到了一个席地而坐的男人,地上还摆了许多的酒瓶。
老霍走了过去。
在朦胧的灯光下,老霍看了男人一眼,这个男人,和18年前的老狼天差地别,脸上,明显有了老态。
看那面容,看那眼神,也更冷峻了,充满了沧桑。
老狼朝老霍瞅了一眼,就递过去一瓶开好的酒。
老霍一手接过,想了想,说,这些年在里面还好吗?老狼没说话,只是仰头喝了一口酒,转头看向老霍说,你觉得呢?你要不要试试在里面呆个18年?老霍摇了摇头,说,出来了,有什么打算?老狼没接过老霍的话,自顾自地说,我实在想象不到,那么好的一个朋友,居然会朝我开枪,而且一下子就把我送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