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家乡聊城 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4.74 MB
- 文档页数:36
我的家乡聊城作文我的家乡聊城作文(通用17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本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我的家乡聊城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家乡聊城作文 1在山东省的西部有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那就是我的家乡——魅力聊城,它被人们亲切的.称为江北水城。
说到江北水城,就要说一说有名的东昌湖了。
这里的湖水清澈见底,好像一面硕大无比的镜子,偶尔水面会泛起一圈一圈涟漪,那是鱼儿在湖里欢快的嬉戏呢。
瞧!水面上还有人悠闲自在地划船呢。
清晨,耀眼的阳光照在湖面上,波光粼粼,为东昌湖增添了一片光彩。
傍晚,华灯初上,五颜六色的灯光照在湖面上,一架架蜿蜒起伏的长桥挺立在湖面上,煞是壮观!在湖角处有个荷花亭,盛开的荷花争奇斗艳,像一个个活泼的小姑娘,还有的花骨朵含苞待放,像是想在化妆房里好好的梳洗打扮一番。
美丽的水城还有许多名贵小吃,让你赞不绝口。
沙镇呱嗒美味无比、阳谷炊饼香味扑鼻、东阿阿胶滋补养元、驴肉卷饼香而不腻,各种美食真是令人垂涎欲滴!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早已经心动了呢?那就快来我的家乡一睹水城美景,一起品尝美食吧!我相信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的!我的家乡聊城作文 2瞧!那个树木葱茏,湖水清澈的城市就是我的家乡——聊城。
我的家乡有许多景点,如光岳楼、山陕会馆、孔繁森纪念馆、景阳冈、运河博物馆、东昌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东昌湖,它的四季都展现着各具独特的美,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东昌湖的春天。
看!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季节,柳姑娘妩媚多姿,小草探出脑袋,湖水清澈见底,还有欢快的鱼儿们游来游去,这个时候的东昌湖就变得活泼起来。
我想:景美,水美,大自然赋予东昌湖独领风骚的韵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聊城不仅风景美,这里的人也非常淳朴善良。
聊城人很有爱心,在公交车上遇到老人没座位时,不仅是年轻人,包括小朋友都会赶紧起身,给老年人让座。
我的家乡美丽山东聊城作文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有一个地方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那就是我的家乡——山东聊城。
说起聊城,那可真是个充满魅力的好地方。
这里没有大城市的喧嚣与繁华,却有着独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祥和。
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生活节奏不紧不慢,让人感到无比舒适。
我家住在聊城的一个小镇上,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古老的屋檐上,小镇便慢慢苏醒过来。
街边的早餐店陆续冒出腾腾的热气,那是刚出锅的油条和热气腾腾的豆浆散发出来的。
卖早点的阿姨熟练地炸着油条,油条在油锅里翻滚着,逐渐变得金黄酥脆。
买上两根油条,再配上一碗香甜的豆浆,一天的美好就这样开始了。
小镇的街道不宽,但很干净。
道路两旁种满了梧桐树,夏天的时候,茂密的树叶为人们遮挡住了炎炎烈日,走在下面,凉风习习,好不惬意。
街边有一些小商贩,他们的摊位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有新鲜的蔬菜、水果,还有一些手工制作的小玩意儿。
路过的时候,和他们唠上几句嗑,感受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离开小镇,走进乡村,又是另一番景象。
一望无际的田野里,麦浪滚滚,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
农民伯伯们在田间辛勤地劳作着,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记得有一次,我跟着爷爷奶奶去田里干活,那时候我还小,什么都不懂,只觉得好玩。
爷爷在前面耕地,奶奶在后面播种,我在旁边跑来跑去,偶尔还会不小心踩到刚播下的种子,惹得奶奶一阵嗔怪。
到了中午,太阳火辣辣的,我们就在田边的大树下休息,吃着奶奶带来的干粮和水,虽然简单,但是却格外香甜。
聊城还有许多美丽的湖泊,最出名的当属东昌湖了。
东昌湖的湖水清澈见底,微风拂过,波光粼粼。
湖岸边种满了垂柳,长长的柳枝垂在水面上,仿佛一位位婀娜多姿的少女在对着镜子梳妆打扮。
湖面上,一艘艘小船悠然自得地飘荡着,船上的人们有的在欣赏风景,有的在悠闲地垂钓。
到了晚上,湖边的灯光亮起,整个东昌湖变得如梦如幻,美不胜收。
除了美丽的风景,聊城的美食也是让人难以忘怀。
聊城的呱嗒,那可是我们当地的特色小吃。
聊城家乡的美景作文
《我的家乡聊城》
嘿呀,要说起我的家乡聊城啊,那可真是有好多美景呢!
就说那东昌湖吧,那可是咱聊城的一大招牌。
我记得有一次啊,我和家人一起去东昌湖边溜达。
那天的天气特别好,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的,好看得很呢!我们沿着湖边慢慢地走着,微风轻轻吹过来,别提多舒服啦。
走着走着,我们看到湖面上有好多小船,有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五颜六色的,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朵飘在水上。
我就缠着家人要去划船,他们没办法,只好带我去啦。
上了船,我那个兴奋啊,手舞足蹈的,结果差点把船都给晃悠翻喽。
哈哈哈!开船的大叔笑着吓唬我说再晃就掉湖里啦。
我赶紧老实了,乖乖地坐在那欣赏湖上的风景。
从船上看湖边的景色那感觉可不一样,四周的景色倒映在湖水里,就像一幅画一样。
远处还有一些小岛,感觉特别神秘,我都想象着上面会不会住着神仙呢。
我们就这么慢悠悠地划着船,那时光感觉过得特别慢,特别惬意。
聊城的美景可不止东昌湖这一个呢,还有古城区、光岳楼等等,每一处都有它独特的魅力。
我真的很爱我的家乡聊城,这里的美景让我着迷,让我骄傲。
不管走到哪里,我都会想起家乡这些美丽的景色,那份眷恋呀,真是浓得化不开呢!这就是我的家乡,永远那么美,那么让我牵挂。
山东家乡聊城作文咱今天就唠唠俺那家乡——山东聊城。
这聊城啊,虽然不是那种超一线大城市,但在俺心里那可是独一无二、顶呱呱的好地方。
先说说这聊城的景儿吧。
东昌湖那可是聊城的一颗大明珠,湖水波光粼粼的,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把周围的绿树啊、高楼啊都倒映在里面。
湖中间还有几个小岛,就像宝石一样镶嵌在湖面上。
每次我去湖边溜达,看着那湖水,心里就觉得特别敞亮。
微风吹过来,湖面上泛起层层涟漪,就像是湖在调皮地笑呢。
沿着湖边走,还有古色古香的建筑,那飞檐斗拱,透着一股子历史的韵味儿。
再讲讲聊城的吃的。
俺们聊城有个临清烧卖,那可真是一绝。
烧卖的皮儿薄得像纸一样,透着里面的馅儿。
咬上一口,那馅儿里的肉香、葱香就一股脑地钻进你的鼻子里,再加上那糯叽叽的口感,每次我都能吃好多。
还有冠县的鸭梨,那梨咬一口,汁水就“呲”地一下流出来,又甜又脆,就像在吃冰糖一样。
在夏天的时候,来一碗魏氏熏鸡,配上点小酒,那滋味儿,真是给个神仙都不换。
这熏鸡啊,熏得那叫一个入味儿,肉紧实有嚼劲,越嚼越香。
聊城人也特别热情。
在街上走着,不管认不认识,只要你眼神一对上,人家保准给你个笑脸。
要是你打听个路啥的,那更不得了,恨不得直接把你带到目的地去。
记得有一次我在聊城迷了路,正抓耳挠腮呢,问了个大爷。
那大爷拉着我的手就开始给我指路,说得那叫一个详细,还怕我听不懂,连着说了好几遍。
最后还叮嘱我:“小伙子,要是还找不着就再问别人啊。
”当时心里就暖乎乎的。
聊城的胡同也很有意思。
那些胡同就像蜘蛛网一样,七拐八拐的。
每个胡同里都有故事,也许这家曾经住过一个手艺精湛的老工匠,那家曾经是个小私塾。
走在胡同里,你能感受到那种浓厚的生活气息。
小孩子们在胡同里嬉笑玩耍,老太太们坐在门口唠着家常,感觉时间都慢了下来。
俺的家乡聊城啊,就像一本厚厚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生活的乐趣。
不管我走到哪里,心里都惦记着这个地方,因为这是生我养我的土地,是我永远的根。
我家乡的风景聊城作文
我的家乡聊城是闻名中外的——江北水城。
春天,水城恢复了生机勃勃的容颜,远远望去真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东昌湖边有一圈绿色的“护河堤”,走过去一瞧,噢,原来那是一排排垂柳。
岸边是绿茵茵的草地,地上还开着千姿百态的鲜花,姹紫嫣红,争奇斗艳,宛如碧天里的星星,映衬在湖中,还有那护城河也清澈见底,像一颗晶莹的翡翠,看起来真令人心旷神怡!夜幕降临,登上我们的有古今中外的光岳楼,眼前的夜色真迷人,千家万户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温暖着美丽的水城。
你看,夜幕下的水城显得格外漂亮,五颜六色的彩虹我的家乡山东聊城,是闻名中外的江北水城。
它像一颗熠熠闪光的红宝石镶嵌在蓝蓝的碧水之上。
灯把水城打扮成一个花枝招展的仙子,不停闪烁的灯光,像仙子好奇的眼光。
灯光时而红,时而黄,时而远,时而近,色彩丰富逼真、灯形各异,这象征着我们新水城发展的日新月异。
登上桥头,抚摸着大理石桥栏,哇!太美了桥栏上被一只只、一串串闪闪发光的“萤火虫”包围着,发出点点白光,与路灯交相辉映,就像是一条即将腾空而起的巨龙,盘踞在水城周围,守卫着水城。
最著名的要属令人陶醉东昌湖了。
东昌湖位于聊城的最中央,它以湖水的清澈见底而闻名于各地,去过东昌湖的人无不啧啧赞叹。
我认为,东昌湖就像那小星星在眨着小眼睛,整日整夜闪烁着迷人而又耀眼的光芒。
这里风景优美、湖光山色,令人流连忘返。
我虽然游览过北京的天安门,去过泉城济南,但最令我难以忘怀的还是我的家乡——聊城。
我的家乡美丽山东聊城作文
我的家乡在山东聊城,它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人们热情好客。
聊城的四季分明,春天万物复苏,夏天绿树成荫,秋天果实
累累,冬天大雪纷飞。
春天到了,树木长出了嫩绿的叶子,花儿
开放了。
农民伯伯开始播种了。
柳树发芽了;桃花开了;燕子从
南方飞回来了。
人们都脱下厚厚的棉袄换上春装。
小朋友们脱下
厚厚的棉衣在草地上放风筝、捉迷藏。
夏天到了,天气非常热,人们都不敢出门,都躲在家里吹空调、吃西瓜。
小朋友们在一起玩游戏、踢足球、打篮球,真是开
心极了!
秋天到了,树叶变黄了。
高粱成熟了;农民伯伯收获着金黄
的稻谷;苹果红得像太阳一样;橙子黄得像金子一样……
冬天到了,雪花在空中飞舞着,像一个个小精灵跳着优美的
舞蹈,落在地上又慢慢的融化……
我喜欢山东聊城的风景名胜和热情好客的人们。
聊城是我国江北水城,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京
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坐落在山东省西南部和河南省东北
部交界处的黄河北岸。
—— 1 —1 —。
我的家乡聊城
我的家乡聊城是很美的,不信,请听我说一说。
我们聊城有冠州梨园,里面的梨又大又甜,非
常好吃。
春天,梨花开了,一近入梨园,就像走
进了茫茫的雪海。
梨花太多了,真的太美了。
夏季,梨树上结出了许多小果实,很可爱。
秋季,
果实累累,来参观的人们都可以吃到又大又甜的
梨子。
冬天,园丁给梨树穿上冬衣,等到春天来临,园丁给梨树解开冬衣,再次开花结果。
你看,梨园是不是很美呢?
梨园很美,我们聊城有一个最著名的景点光岳楼,它是聊城的中心景点,本来没看名字的时候,作文我听成了观月楼,真好笑。
不过晚上也有月
光照射进来,从这看月很美,所以说光岳楼是聊
城的中心最著名的景点,太美了。
我还知道聊城上让人肺腑的人物,那个人就是
武训,武训家境贫寒,不过武训勤俭,靠乞讨开
办了一所小学,学生的数量慢慢增加着,这所简
陋的小学有了好转,石桌变成了木桌,同学们终
于不在冬天冻得瑟瑟发抖,情况在慢慢发展,到
了现在,就是现在的武训高中了。
我姐就是那的,
现在我姐也很感激武训先生,你看,武训是不是道德很美呢?
我的家乡聊城真是太美了!。
山东家乡聊城作文朋友们!今天我可得好好给你们唠唠我的老家——山东聊城。
这地方啊,就像一颗低调却又闪闪发光的明珠,藏在山东的大地上,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咱先说说聊城的景儿吧。
那东昌湖可是不得不提的,它就像一块巨大的蓝色绸缎,铺在城市的中央。
湖水清澈得很,风一吹,波光粼粼的,就像无数颗小星星在湖面上跳舞。
湖的四周啊,绿树成荫,那些垂柳就像一个个害羞的姑娘,把长长的头发垂到湖水里,似乎在和湖水说着悄悄话。
沿着湖边走一走,那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幅画里,所有的烦恼都被这湖风吹得烟消云散了。
还有光岳楼呢,这可是聊城的标志性建筑。
它就那么稳稳地站在那儿,像一个威严的大将军,守护着这座城市。
我每次走到光岳楼下面,都得仰着头看半天,心里想着古人可真是厉害,能建起这么高大雄伟的楼。
这楼的建筑风格那叫一个独特,每一块砖、每一片瓦似乎都在诉说着历史的故事。
爬上光岳楼,整个聊城的美景尽收眼底,那种感觉就像是自己成了这个城市的主人,特别的自豪。
说到聊城的美食,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首先就是沙镇呱嗒,这名字听起来就很有趣。
它的样子像个大饺子,外皮煎得金黄酥脆,咬上一口,“嘎吱”一声,里面的馅料就露了出来。
有肉的、鸡蛋的,不管哪种馅料,都特别香。
早上来上一个呱嗒,再配上一碗热乎乎的粥,这一天都充满了干劲儿。
还有临清的烧卖,那简直是人间美味。
薄皮大馅,馅料里有肉有葱,一口下去,满嘴留香。
那烧卖的皮啊,薄得就像纸一样,透着里面馅料的颜色,看着就特别诱人。
聊城的人也特别的实在、热情。
走在大街上,不管认不认识,只要你有困难,就会有人伸出援手。
邻里之间更是亲得像一家人,今天你送我点自家种的菜,明天我给你送点刚做的小吃。
在聊城,大家的日子过得简单又幸福,这种浓浓的人情味,就像冬天里的小火炉,让人心里暖烘烘的。
这就是我的家乡聊城,一个有美景、有美食、更有热情乡亲的好地方。
不管我走到哪里,它都像一块磁铁一样吸引着我,让我心里总是念着它的好。
"我的家乡聊城作文"
嘿,朋友!今天我想跟你唠唠我的家乡——聊城。
聊城,那可是个好地方!在我心里,它就像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
先跟你讲讲东昌湖吧。
那湖大得哟,一眼都望不到边。
夏天的时候,湖边可热闹啦!我和小伙伴们经常一起去那儿玩。
有一次,我们一群人约着去划船。
哎呀,刚上船的时候,我还有点小紧张,死死地抓着船舷。
小伙伴们却嘻嘻哈哈的,一点都不害怕。
“嘿,别那么胆小嘛!”小明笑着冲我喊。
“我,我才不是胆小呢!”我嘴硬地回道。
我们一边划着船,一边欣赏着湖边的美景。
微风吹过,湖水泛起层层涟漪,阳光洒在上面,就像撒了一把碎金子。
湖边的柳树姑娘垂下她那嫩绿的长发,轻轻拂过水面。
划累了,我们就把船停在湖边,躺在草地上休息。
这时候,卖冰棍的大爷推着车过来了。
“孩子们,来根冰棍解解暑!”大爷热情地招呼着。
“大爷,来几根!”我们一拥而上。
舔着甜甜的冰棍,感受着微风的轻抚,那感觉,真是美滋滋的。
到了晚上,湖边的灯光亮起来了,五颜六色的,把东昌湖装点得更加美丽。
人们在湖边散步、跳舞,还有的在放孔明灯,许下美好的愿望。
聊城的美食也不少呢!什么呱嗒、高唐老豆腐,每一样都能让你的味蕾跳起舞来。
这就是我的家乡聊城,一个充满魅力和欢乐的地方。
不管我走到哪儿,都会想念它。
朋友,有机会一定要来聊城看看,亲自感受一下它的美!。
我的家乡山东聊城二年级作文作文一
我的家乡叫山东聊城,那是一个特别美的地方。
聊城有很多好玩的地方。
比如东昌湖,湖水清清的,大大的,一眼都看不到边。
湖边种着好多树,风一吹,树叶就沙沙地响。
到了夏天,湖里的荷花都开了,粉粉的,可好看啦!还有古城区,那里有古老的房子和街道,走在里面,感觉像回到了过去。
聊城的美食也特别多。
我最爱吃的就是呱嗒,咬一口,香香脆脆的,可好吃了!还有高唐老豆腐,白白嫩嫩的,加上辣椒和卤子,吃起来特别过瘾。
我爱我的家乡聊城,欢迎大家都来玩!
作文二
我生在山东聊城,这里是我的家。
聊城的公园可美啦!人民公园里有高高的滑梯,我每次去都要玩上好一会儿。
还有绿色的草地,我和小伙伴们经常在上面跑来跑去地做游戏。
聊城的动物园也很棒!我看到了大老虎,它的声音可大了,吓得我都不敢靠近。
还有可爱的小猴子,它们在假山上跳来跳去,特别调皮。
我爱我的家乡,希望它能一直这么美!。
聊城也称“凤凰城”,因为聊城古城池位置和布局状若凤凰,故素有“凤凰城”之称。
对此,还有一个传说:传说,聊城一带原是一片梧桐林,住着一对凤凰,统率着林中百鸟,过着幸福的生活。
有一年发大水,东海一条恶龙来到此地,驱走了凤凰,使这一带变成了一片汪洋,人们叫它东州湖。
地方官见湖波荡漾,周围林茂花繁、景色优美,便想在湖边建城,但工匠们感到工程艰难,均不敢承担。
这时,来了两个人,一个叫王东,一个叫王昌,他们自告奋勇,愿意承建。
原来这两人就是被恶龙赶走的那对凤凰所生的儿子。
王东、王昌建城,凤凰率百鸟送来木石用料,不长时间,一座雄伟的湖城建成了。
人们为了纪念凤凰在建城中的功绩,便将该城起名为凤凰城。
后来,东海恶龙又兴风作浪,企图摧毁新城。
此时,王东、王昌即力战恶龙。
恶龙逃往东海,扒出一条水道,引海水来灌城。
为救凤凰城的百姓,王东、王昌兄弟二人钻入水下,用身子堵住了水道。
人们为感谢两兄弟献身保城救众的高尚品德,便将凤凰城又改名叫东昌城。
一、聊城部分景点介绍光岳楼光岳楼位于山东省聊城市古城中央。
高楼凌空,巍峨壮丽,气势非凡,为鲁西一大名胜。
它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
聊城在此时为东昌府治。
明朝初年,东昌卫守御指挥佥事陈镛为与元朝残余部队作战,将东昌土城改建为砖城,并在洪武七年利用修城余木修建了这座高达百尺的更鼓楼。
所以初名“余木楼”,后因地而名“东昌楼”。
当时建造此楼的目的是为了“严更漏、料敌望远、报时、报警”,随着明王朝统治的巩固,此楼的军事功用很快被遗忘,但光岳楼去口以她的雄伟高大而名扬天下。
其中尤以清康熙帝御笔“神光钟暎”匾,乾隆帝诗刻,清状元傅以渐、邓钟岳手迹,郭沫若、丰子恺匾额、楹联至为珍贵。
1988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城明珠大剧场位于山东聊城市东昌湖西岸。
她是应聊城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由聊城市政府规划,实行市场运作的方式,由聊城江北水城集团投资兴建的一处现代化、标志性的大型文化设施;是聊城高雅文化艺术的殿堂和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
景阳冈位于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城东16公里张秋镇境内。
传为《水浒传》中描述的武松打虎处,也是龙山文化城遗址所在地。
总占地面积33.3公顷,其中水面10公顷。
景区内沙丘起伏,莽草丛生,林荫蔽日,一派荒野景象。
其主要景点有三碗不过冈酒店、乡民告示处、县衙告示处、山神庙、武松打虎处、石碑、虎啸亭等20余处。
..孔繁森同志纪念馆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湖畔,1995年7月4日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建馆,1995年9月10日正式开馆接待观众。
江泽民同志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
纪念馆内设1个纪念厅和3个展览厅。
纪念厅内安放着孔繁森同志大型汉白玉半身塑像,塑像后红色屏风上镌刻着汀泽民总书记的题词“向孔繁森同志学习”。
舍利宝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共八层,它与通州的燃灯塔、杭州的六和塔、镇江约文l峰塔并称“运河四大名塔”。
此舍利宝塔,也就是舍利塔,在临清西北郊外卫运河畔。
田野里宝塔傲然耸立,很是有凌云之姿。
2006 年夏天,我登过一次塔。
塔建于清代,是少见的锅盖顶的佛教塔。
一共九层,正八面,原有一根金丝楠木的立柱直通上下。
虽然叫舍利宝塔,但是塔内并没有舍利子,而是取舍利之名,以求吉祥。
塔里面的石阶已被磨得光可鉴人,而且每阶中间磨出了深深的沟。
有的台阶已经磨得站立不稳。
每一层塔是一个小空间,四壁镶嵌着佛像铭文。
楼梯非常窄仄,稍稍胖点儿的人都挤不过去。
顶层供着一尊菩萨像,小小的空间仅容两人。
从每层塔窗向外望去,广阔的鲁西北平原尽收眼底,西边一河之隔就是河北省。
特别要提到的是,在宝塔的第四层塔窗之上有一块青石,石上有几行还很清晰的墨迹,写道:“好鸟吃了风里虫,杨字去木陈去东,应去佳心添寸字。
打一地名。
道光XX 年,XXX 自XX 来此登四层宝塔,明日将赴XX ,不知何日再来。
”后面还有两句韵文,意味颇消极,大概意思是以酒为乐,不问旁事。
人们在登临此塔时,犹如在欣赏一曲恢宏的交响乐,戏剧性变化的空间带给人美的享受。
古代匠师在此塔的建筑构成设计意向上,可谓脑存丘壑,实为大家手笔。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贯通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流经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目前通航里程只剩883公里。
古代运河联结长江和淮河。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于公元前486 ~前 484 年开凿。
南起邗城(今扬州)以南的长江,北经樊梁湖(今高邮附近)折向东北,入射阳湖,再向西北经淮安入淮河。
东汉时期向西改道取直,由樊梁湖直接向北,经津湖、白马湖,北入淮。
东晋永和年间,南段江水已不能引入运河,从今仪征引水。
隋大业元年( 605 ),炀帝开挖通济渠时,又开邗沟,自山阳至江都入扬子江,沟通江、淮,成为隋代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昌湖位于山东省聊城古城,初现于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逐代开阔,水域 4.2平方公里,引黄河水为源,常年不涸。
驰名中外的京杭大运河穿湖而过,城河湖一体,托出江北独特的水城风貌。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聊斋》中的《胭脂》篇,即取材于东昌湖。
1989午,在东昌湖设立了“中国钓鱼协会聊城垂钓基地”。
二、聊城礼仪习俗婚嫁建国前,男婚女嫁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至于男女本人没有自主权,自由恋爱被视为“大逆不道”。
正常的婚俗,一般要经过通媒、定亲、送婚帖、贺喜、迎亲、住日子等过程。
通媒男到十五六岁甚至十二三岁,即由父母央媒求亲,也有在儿童年龄即定婚的,俗称“娃娃亲”。
若女方聘媒向男方求亲,名曰“倒提媒”,如女方要求男方条件高,习称“攀亲”。
双方父母在对彼方年貌、人品及家庭财产情况探听了解后,认为基本可以,即行“允婚”。
允婚时必男家先允,女方后允,互相允婚后即委托媒人换“小启”(俗称换小字),载明属相年庚及生辰日月。
双方央人(多为算命先生)“合八字,无冲克和不中意处方可成亲。
再另择吉日交换正式婚约,称“大启”。
也有到男家亲自看的,叫“相亲”,若相不中,则不吃男家饭告辞。
男女通婚年龄以女大为贵,俗说“女大一,穿金衣”、“女大三,抱金砖”、“女大五,赛老母”。
礼节行礼旧时百姓求见官长,奴仆晋见主子,晚辈拜见长者,以及亲友间为长者祝寿、贺喜、吊唁死者等,均需行跪拜叩首大礼;平辈、友好及同行、同僚之间会见、相访多行作揖礼;现在遇有婚礼、祝寿、吊唁等活动,多行鞠躬礼。
但农村中为长者拜年、敬祖求神及吊唁死者等,仍习惯行跪拜礼,军人、学生行举手礼。
建国后,鞠躬、握手、点头致意逐渐盛行。
近年来,在中上层老年人中,见面打拱又有恢复。
招呼旧时亲友、熟人相遇,多拱手示敬,并致以问候。
现在多点头致意和行握手礼。
初次相会,一般经人介绍后握手,遇尊长或女性则需对方先伸手,然后相握。
农村中握手习惯尚未形成。
同事、熟人相遇,多微笑点头示意。
如在饭后习惯问:“吃饭了吗?”若遇尊长或领导须主动迎问,以示尊重,若遇对方远道而来或分别时间较长,应驻足寒喧几句,对会抽烟者则敬以香烟。
待客客人来访,主人要迎至门外,握手言欢;让客人先进门,主人随后;若客人持有礼物,须主动接过放置于适当地方;并致谢意。
让座时,请客人坐上首,敬以烟茶,落座陪话。
需留下用饭时,饭菜应尽量适合客人口味。
客人告辞时须尽量挽留。
送客时,让客人先行,主人随后送至门外,握手道别,并表示.欢迎其再来。
如客人乘车,要为客人打开车门,如骑自行车,则代客人推车送一程,然后挥手告别;所带礼物一般不留尽,多适当压回一部分或有所回敬。
作客到亲友或同事家作客,多事先打招呼。
至其家先敲门或询问主人是否在家,待主人迎出后方再进屋,禁忌直接闯入室内。
若主人家有长辈,应先行拜见,并致问候。
如先有客人在座,要主动招呼或握手。
主人敬茶要喝,敬糖要吃。
落座时座位应适当,不宜过于拘谨。
若留下吃饭,饮酒要适量,饭毕要表示感谢。
告辞时主人相送应劝其留步。
交谈与人交谈时,目光要注视对方或适当下垂。
听对方谈话,精力要集中,不左顾右盼,不看其他书报,忌随意插话,避免使对方有心不在焉和不耐烦的感觉。
回答对方问话或发表个人见解要认真、诚恳,忌答非所问或支支吾吾。
与女性同室单独交谈,一般不紧闭门窗。
交谈时声音高低要适中,并与对方保持一定距离,切忌将唾液飞溅于对方面部。
三、聊城节庆习俗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这是民间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
从上年腊月三十日开始,连续庆贺数日,向有正月十五前均为“过年”的说法。
除夕,俗称“年三十”。
家家户户在欢庆之中贴对联(服孝期内只贴紫对联)、门神,屋内挂年画,有的院里挂红灯,并着意倒贴一个福字,寓意“福到”。
打满1缸水,抱足3日柴。
柴多是豆秸、芝麻秸,有“芝麻秸,当大官;豆秸棒年年旺”之说。
除夕之日,还要祭祖先、祭天地。
北屋内设供桌,安放祖宗亡灵牌位或悬挂祖谱。
院内设天地桌或者香台,供奉“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君之神位”,也有的供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画像。
各个供奉的神位前摆上供品,备好香烛。
近中午或下午时,男子衣帽整齐,到村外朝祖坟方向作揖磕头,请祖先之灵回家过年,俗称“请家堂”。
请进家后,大门口放置拦门棍,以示防邪魔鬼祟入宅之忌。
在院内撒芝麻秸或谷草,叫做“撒岁”,意在为财神,祖先备料喂马,人行其上谓之“踩岁”。
入夜,秉烛焚香,灯光通明,彻夜不眠,称“守岁”。
旧时农民为躲债外出,俗称“藏年”。
除夕之夜,家人团聚,欢欢乐乐,打牌、看电视,少儿手持灯笼或小蜡烛,点鞭炮,放烟火,人人欢喜,处处热闹。
至午夜子时,欢庆活动达到高潮。
零点钟声一响,霎时鞭炮轰鸣,花灯高照,震耳欲聋,长辈带领子孙烧纸焚香,祭天地、祀祖宗,酹酒祝福。
而后全家老小围坐炕头,喝团圆酒,吃年夜饭。
食之前,先上供。
子时吃饺子,劝更岁交子之意”。
包饺子时放入一枚铜钱(现为硬币),谁吃到带钱的饺子就意味着谁的福气大,来年发财。
还有的包花生、枣、栗子,主要用意是祈求早得子,人丁兴旺。
饭后,晚辈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向晚辈分发磕头钱,即“压岁钱”。
初一,为春节的主日。
是日,人人穿新衣、戴新帽,早饭都比平时早几小时。
饭后,街上人群络绎,男男女女,向街邻亲友拜年。
在农村,从长辈起,先近支后远支,先本族后外族。
当长辈的在家接待宾客,一群群的年青人来来往往,挨门拜年贺岁。
相识者不论亲疏,途中相遇必相互作揖请安为礼,互道“见面发财”或“新喜”,即使平日不睦,或有什么隔阂,也各自拱手互祝一顺百顺,吉祥如意。
拜年一直到近中午时结束。
初二,早上吃饺子,饭后送“家堂”。
送“家堂”一直送到林地(墓地),焚纸、烧香、鸣放鞭炮。
是日,开始带上礼品走亲戚。
旧有“初二姥娘初三姑,初四初五看丈母”,也有“初三姥娘初四姑,初五初六看丈母”之俗。
旧时,临清在正月十五以前一般不走亲戚,流传有“七不走,八不挪,九走死婆婆,拐弯死老天”的说法。
现多为“初二初三先丈母,初四初五再看姑”,且走亲戚之风日盛,从初二到十四,走亲戚接连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