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萃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93.14 KB
- 文档页数:3
谈谈微波萃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目前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多采用室温浸泡、索氏提取法、回流加热以及近年发展起来的超声波强化提取等方法,热回流法提取时间长, 杂质溶出率高, 操作量大。
索氏提取法由于保持较高的浓度差, 所以提取率高, 浸液杂质少, 但提取时间长, 溶剂用量较大。
室温浸泡提取虽不需要加热, 但提取时间长效率低, 尤其用水作溶剂时易发霉变质。
超声提取法虽然可大大缩短提取时间, 但提取率并未显著提高。
80 年代发展起来的微波提取有效提高了收率, 它具有穿透力强, 选择性好, 加热效率高等特点。
现就微波萃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中的应用作个简单的介绍。
1 微波萃取的原理微波是一种频率介于300MHz-300GHz 之间的电磁波,波长在1mm ~1m , 因其波长介于远红外线和短波之间, 故称微波。
常用的加热频率为2450MHz , 吸收微波能的程度不同, 由此产生的热量和传递给周围环境的热量也不相同。
对天然药物来讲, 有效成分多包埋在有坚硬柔软表皮保护的内部薄壁细胞或液泡中, 所以有效成分的提取实际上是目标成分从细胞内释放, 克服细胞壁、内部基质、固液界面、流体膜阻力扩散到溶剂中的非稳态过程。
微波萃取技术的原理就是利用不同组分吸收微波能力的差异, 使基体物质的某些区域或萃取体系中的某些组分被选择性加热, 从而使得被萃取物质从基体或体系中分离, 进入到介电常数较小、微波吸收能力相对较差的萃取剂中, 并达到较高的产率(从细胞破碎的微观角度看, 微波加热导致细胞内的极性物质, 尤其是水分子吸收微波能, 产生大量的热量, 使胞内温度迅速上升, 液态水汽化产生的压力将细胞膜和细胞壁冲破, 形成微小的孔洞;进一步加热, 导致细胞内部和细胞壁水分减少, 细胞收缩, 表面出现裂纹。
微波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微波提取作为一种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研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主要阐述了微波提取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影响因素,并微波提取技术进行了展望。
标签:微波提取;中药制剂中药制剂源于实践,未经人为化学修饰,是天然化学组合库,是在朴素的医药理论指导下用药,具有显著地综合疗效特色。
中药中某些成分的特殊疗效与较大的毒副反应已成为利用新型给药系统的特点与优势。
中药提取改变了传统中药制剂面貌,促使有效部位与药材组织分离,可溶物与不溶物分离,减少剂量、提高疗效,为剂型选择、制剂成型创造良好条件,同时体现有效方剂疗效的桥梁与保证。
1 微波提取技术的基本原理微波(Microwave)是一种波长在1mm~1m、频率在300MHz~300GHz的高频电磁波,介于短波与远红外之间,故称微波。
微波具有使分子极化和离子导电两种效应,可使处于微波电磁场中物质的极性分子或离子快速转动及定向排列,因磨擦和高速旋转而产生热量;可使细胞内极性物质尤其是水分子受微波能作用产生热,致水气化产生的压力使细胞膜破裂,或致细胞收缩,出现孔洞和裂纹,使提取溶剂容易进入细胞内,从而溶解细胞内的物质,达到提取目的。
微波具有能量集中、穿透力强、选择性高、加热效率高、时间短等特点。
2 微波提取技术特点2.1选择性高微波提取技术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在微波场下,极性分子可吸收微波能产生热量,故对具有不同极性的植物细胞或组织所含成分有不同的作用,故对细胞内成分的作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提取高山红景天根茎中的红景天苷与传统乙醇回流法相比,微波提取技术提取率高,提取时间短,杂蛋白含量明显降低。
有报道认为微波提取的选择性与植物细胞或组织中的含水量多少有关;微波提取对含不同极性成分中药的提取选择性不显著,但对不同形态结构中药的提取有较高的选择性。
2.2提取时间短,能耗低,提取率高微波穿透力强,可克服一般加热过程的热传导、热辐射造成的热量损失,加热效率高,使得提取能耗有效降低。
中药成分的微波萃取作者:何政卓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第04期摘要:介绍微波辅助提取中药成分的原理、特点,对微波萃取技术在中药成分提取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微波萃取技术在辅助中药成分萃取中具有适用范围广萃取效率高节省时间等优点。
关键词:微波萃取;中药化学成分中图分类号:R9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2-034-01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是中药制备的首要环节,如何充分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提高中药的利用率和临床疗效,是中药现代化面临的主要课题和重要任务。
目前常用的中药成分提取方法有水煎法、溶剂浸提法等,但这些传统的提取方法存在着一些缺陷,如:有效成分提取不完全,这样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会影响药效;溶剂消耗量大,无论是水煎法还是溶剂浸提法,都需要较多的水资源和有机溶剂,并且不可避免地引起较多能源如电、燃料等的消耗;有效成分在提取过程中可能造成损失,一些中药成分在空气中或在加热条件下易氧化破坏而且中药中所含有的相应的生物酶在提取过程中也会催化一些成分的降解。
由于传统中药提取方法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弊端,有关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技术的研究日趋活跃,新技术如超声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1]加压逆流提取技术、旋流提取技术以及微波技术[2]等受到极大关注,尤其是微波技术具有设备要求较低、操作方便、提取效率较高、能耗小等优点,因而国内外在医药、食品、美容等多方面获得一定的应用。
1微波萃取原理微波萃取是利用微波能来提高萃取率的一种新发展起来的技术,微波能是一种由离子迁移和偶极子转动引起分子运动的非离子化辐射能。
它作用于极性分子,可促进分子的转动,分子的转动可诱导非极性分子产生瞬时极化,并以约2.45*10.8次*+的速度做极性变换运动,从而产生键的振动和粒子之间的相互摩擦及碰撞,促进分子活性部分(极性部分)更好地接触和反应同时迅速生成大量的热能产生强烈的热效应。
传统的加热方式中容器壁大多由热的不良导体制成,热由器壁传导到溶液内部需要时间相反微波加热是一个内部加热过程,它不同于普通的外加热方式将热量由外向内传递而是同时直接作用于内部和外部的介质分子,是整个物料同时被加热从而保证了能量的快速传导和充分利用。
超声微波辅助技术在中药提取中应用心得体会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20kHz人的听觉阈以外的声波。
超声波在中药提取方面的应用比较广泛。
它具有省时、提取效率高、节能等优点。
随着超声提取技术的发展,超声波提取方法在中药成分的提取及中药质量检测的样品处理中已广泛使用。
近年来,超声波在中药制剂提取工艺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1超声波作用的基本原理超声提取法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机械作用、热效应等以提高细胞内容物的穿透力和传输能力,增大物质分子运动频率和速度,提高中药成分的浸出率。
与传统的提取方法如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相比,具有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提取效率、提高目标成分浸出率等优点。
在超声场中由于被破碎物等所处的浸提介质中含有大量的溶解气体及微小的杂质,它们包围在被破碎物等的胶质外膜周围,为超声提取提供了必要条件。
空化中产生的极大压力造成被破碎物细胞壁及整个生物体破裂,而且整个破碎过程在瞬间完成,同时超声波产生的震荡作用加强了胞内物质的释放、扩散及溶解,可以极大地提高提取效率。
超声波提取效果不仅取决于超声波产生的强度和频率,而且与被破碎的物质结构功能有一定的关系。
计算表明:在水中当超声波辐射面上强度达到3rooW/m时就会产生空化,气泡在瞬间闭合,闭合时产生的压力脉冲形成瞬间的球形冲击波,从而导致被破碎生物体及细胞的完全破裂。
从理论上确定被破碎物所处介质中气泡大小后即可选择适宜的超声波频率。
由于提取介质中气泡尺寸不是单一的,而是存在一个分布范围,所以超声波频率应有一定范围的变化,即有一个带宽。
2超声提取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研究超声提取技术在中药材活性成分的提取研究中应用的非常广泛。
超声提取可以简化操作流程,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效率。
2.1黄酮类黄酮类化合物是在植物界广泛存在的一类天然产物。
黄酮类成分有降血压、降血脂、增加冠脉流量、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
传统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一般为热水浸提法、甲醇或乙醇回流、浸渍、渗漉提取法,存在浸提时间长,原料预处理能耗大、热敏性组分易破坏等缺点。
收稿日期!"##$%#&%"’(修订日期!"##$%’#%"’微波萃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李作平)张女曼丽)詹文红*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河北石家庄#+##’,-关键词!微波萃取技术(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图分类号!."/&0"文献标识码!1文章编号!’##/%#/#+*"##&-#’%##++%#"对传统中药提取技术的改革)是中药走向产业化2标准化2国际化的前提3微波技术的发展无疑为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提供了一项新技术3近年来)微波萃取技术*456-已逐渐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中)并以其选择性高2耗时少2节省溶剂2有效成分得率高等优点为中药的研究及工业生产开拓了广泛的前景3现将近年来有关报道综述如下3’微波萃取技术的机理微波是一种电磁波)频率范围在$##4789$##:78之间3微波萃取技术是物料吸收微波能后通过偶极子旋转和离子传导两种方式由内外同时加热)而传统的热处理是以热传导2热辐射等方式由外向内进行)温度上升缓慢3因此使用微波萃取技术可以大大缩短加热时间)提高萃取率3其萃取机理首先是由于微波产生的电磁场加速了被萃取部分成分向萃取溶剂界面扩散的速度3例如以水为萃取溶剂时)在微波辐射下水分子处于高能级的激发态即不稳定态)它通过汽化和释放自身能量回到基态的稳定状态)所释放的能量传递给其它物质分子即被萃取物质从而加速了被萃取物质的热运动)缩短了被萃取部分分子由物料内部扩散到萃取溶剂界面的时间)从而使萃取速率提高数倍3其二由于吸收了微波能使得被萃取物质的细胞内部温度迅速上升)细胞内外形成压力差导致细胞壁破裂)从而使细胞内成分在较低温度下便可进入介质即萃取溶剂并溶解;’<3"微波萃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微波萃取技术起步较晚)其应用于有机化合物萃取的第一篇文献发表于’=/>年).?:@A B @等利用普通家用微波炉)仅用几分钟就实现了对传统加热萃取需要几小时甚至十几小时的目标物质的萃取3’=/,年):C D E F @G从棉籽中提取棉实糖)从豆类中提取豆碱3’==’年张玲等应用微波炮制苦杏仁)炮制时间&9+H I D)温度为/#J)使苦杏仁酶灭活完全)苦杏仁苷含量不受损失)实验说明微波萃取技术能在短时间内灭活植物体中的水解酶防止有关物质的降解3近年来)456正在逐步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中)国外已应用456提取人参2生姜2大蒜2葡萄籽2芝麻2芦荟2红豆杉等的有效成分3国内有关报道也越来越多)主要应用于苷类2黄酮类2萜类2挥发油2多糖2生物碱2蒽醌类等化合物的提取过程中3"0’苷类成分的提取苷类化合物是极性化合物因此较适合用微波法提取3王威等;"<采用微波破壁法从高山红景天根茎中提取红景天苷)微波处理’0+H I D 2水提’#H I D 得到的红景天苷*提取率#0’=$K-与,#K 乙醇回流提取"L *提取率#0’/=K-的结果相当)但杂蛋白的浓度后者是前者的’0>倍3郭锦棠等;$<应用微波提取甘草酸)/H I D 可得到与索氏提取器提取$L 相当的结果)微波提取时间为索氏提取器的’M ""0+*/H I D M ’/#H I D-)提取速度是其"$0#*>0""H E N E O ’M #0",H E N E O ’-倍)并且微波提取的温度低)耗能少3朱晓韵等;&<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微波提取罗汉果甜苷工艺中罗汉果投料物液比2微波输出功率2提取时间对提取效率的影响)优选出微波提取的最佳提取方案3以此方案为实验组)同常规水煮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提取罗汉果甜苷的提取效率明显优于常规水煮法)常规水煮法罗汉果甜苷含量为>0#"=H E N E %’)微波提取时间为+H I D)提取率为,0$&>H E N E O ’3P C D A Q @GN P N R 研究了用456法从姜黄中提取姜黄苷类*S T G S T H I D I U A V -的最佳方案;+<3"0"黄酮类成分的提取456在黄酮类成分的提取中应用很广)它不仅应用于某些中药总黄酮的提取)而且还用于提取黄芩苷2芸香苷及葛根素等单体有效成分3王莉2孙萍等;>),<应用456从马齿苋2狭叶红景天和车前草的不同部位中提取有效成分总黄酮)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测得马齿苋总黄酮含量为+0,=#K)狭叶红景天总黄酮含量为"’0#>#K)车前草根2叶2穗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K)$0,/K)+0"’K3张梦军等;/<寻找了微波辅助提取甘草黄酮的最佳条件)并对微波辅助提取法和水提法进行了对比研究3结果最佳条件为固液比/倍)乙醇浓度为$/K)加热功率为"//5)加热时间为’H I D)微波辅助提取法黄酮的含量为"&0>H E N E %’)明显优于水提法*’’0&H E N E %’-3周谨等;=<以水为溶剂用微波提取银杏黄酮苷并对微波功率2作用时间2溶剂用量2浸提时间等因素作了一些研究)确定较佳的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中档2作用时间$#H I D 2固液比’W$#2水浸时间’L 3以此条件微波提取率*>=0,K-大大高于水浸提法*"&0$K-)并开辟了一条以水为溶剂提取银杏黄酮的新途径3刘志勇等;’#<运用微波技术提取荆芥总黄酮)提取时间由常规法的"L 缩短到"#H I D )荆芥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由常规法的#0,’K 提高到’0’’#K3范志刚等;’’<对药材粒度2浸出时间及微波输出功率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优选出槐花中芸香苷的最佳浸出方案3实验结果表明微波法输出功率2药材粒度2浸出时间均对槐花浸出量影响具有显著性意义*X Y#0#’-3微波处理"#H I D 芸香苷的浸出量是#0"#>E N E O ’而常规煎煮法$#H I D 为#0#+/E N E O ’3郭振库等;’"<对黄芩中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微波提取进行了研究)对微波提取的溶剂选择2加热的溶剂压力和微波辐射时间)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考察3结果在,#K 微波功率*微波炉的最大功率/+#5-下)微波最佳提取条件为$+K 乙醇作溶剂)溶剂倍量为$#)提取压力为#0’+4Z C )恒压时间为$#V )即可获得较好的黄芩苷提取率*’$0’"K-)并且提取率比超声波法*’"0’#K-高近’#K3王娟等;’$<以葛根中的总黄酮2葛根素含量为指标)研究微波辅助萃取葛根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微波功率2辐射时间2溶剂用量2原料粉碎度2原料含量等工艺参数的选择对葛根中有效成份的提取均有影响3微波辅助萃取法优于传统加热回流法)传统加热回流法所需的溶剂为微波辅助萃取法的&倍)加热时间为,倍)葛根中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0’#K 和&/0>>K)葛根素的含量分别为’&0>#K 和’/0/"K3"0$萜类化合物的提取郝金玉等;’&<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黄花蒿中青蒿素)对各种提取溶剂进行了比较)考察了溶剂介电常数对青蒿素得率的影响)并将微波辅助提取法同索氏提取2超临界1["提取以及加热搅拌提取法进行了比较3结果表明)无水乙醇和氯仿提取的绝大部分是杂质不适合作为溶剂(>号抽提溶剂得到的青蒿素提取率*/&0#&K-最大3另外溶剂的极性对微波辅助提取有很大的影响)相同提取条件下青蒿素提取率随溶剂介电常数的增大而增大)且增大的趋势较为明显3选用相同的原料进行试验)微波辅助提取>H I D 的提取率为,,0+"K)’"H I D提取率为="0#>K)索氏提取法提取$>#H I D 的提取率为N++N \]^7]_76?46P ]1]?6‘?P4‘a 6.]‘46P ]1‘.6^6‘.17"##&R [\0’+?[0’时珍国医国药"##&年第’+卷第’期万方数据!"#$%&’超临界声()*提取法提取+%",-.的提取率为$"#/"&0*#1挥发油成分的提取由加拿大234567.89:5研究开发的可批量连续进行微波处理的挥发油提取工艺及设备于+;;"年申请欧洲专利’并用于提取大蒜油和薄荷油<+%=’目前国内亦在广泛应用’微波辅助提取挥发油可大大地提高提取速率0李学坚<+!=等分别用溶剂回流提取法>微波浸提技术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丁香油并对这几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微波提取技术?丁香油得率是+%#$@&’其中丁香酚的含量为@1#+"&A比溶剂回流提取法?丁香酚的含量为!+#@!&A 选择性高’比水蒸气蒸馏法得率高?丁香油得率是+*#/1&A ’且丁香可不经任何粉碎处理即用于微波浸提0鲁建江>王莉>李艳等<+@B +;=报道运用CDE 从红花中提取挥发油并测得其含量由传统方法的+#@@*"&提高到1#+;!"&F同法测定佩兰挥发油的含量由+#/$"&提高到*#+"!&F 小茴香挥发油的含量由"#$1*&提高到"#1%"&F新疆党参根中挥发油的含量由"#+%&提高到"#1*&’新疆党参茎>叶的挥发油含量分别为"#$"&’"#*!&0提取时间由传统方法的%G 减为*",-.’缩短了+%倍0*#%多糖的提取多糖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多种中草药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是理想的免疫增强剂’目前对多糖的研究还在不断深入0微波技术应用于植物细胞破壁’大大加快了反应速度’可有效地提高多糖的收率0鲁建江>李艳>王莉等<*"B *$=运用微波技术用水提醇沉法从板蓝根>黄芪>红景天根及叶’天花粉>肉苁蓉>商陆>新疆党参中提取多糖’反应时间缩短了+*倍’并用酚H 硫酸比色法测定其含量0其中板蓝根多糖由传统方法的"#/";;&提高到$#1!@"&’商陆多糖含量由!#*1/&提高到;#"!+&F 新疆党参多糖含量由%"#+&提高到%$#;*&F 天花粉多糖的含量由常规方法的收率"#/1";&提高到+/#$"+*&0唐克华等<*1=还对天仙果多糖提取的影响因素进行工艺研究’确定微波提取宜在/"I 的碱性介质中结合微波前处理获得较高提取率0以上大量实验结果说明用微波技术从中药中提取多糖比传统方法反应速度大大加快’且收率也大有提高0*#!生物碱的提取CDE 在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提取中应用不多’并且仅限于具有一定水溶性的成分0范志刚等<*%=采用微波技术浸提麻黄碱’其浸提量明显优于常规提取方法0邓运辉等<*!=探讨了微波用于中药黄连提取的可能性’采用微波和回流法提取中药黄连’以干固物和小檗碱含量测定结果为指标’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干固物测定结果显示’在单位时间内微波处理较回流提取具有明显优势’即$,-.微波处理所得的提取物总量基本可达到回流提取的效果’而小檗碱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回流提取所得小檗碱含量较高’此结果说明微波对不同化合物的提取是有选择性的0高姗<*@=利用间歇式微波辅助萃取装置对提取阔叶十大功劳叶的有效成分小檗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微波辅助萃取不同湿分十大功劳叶中盐酸小檗碱的过程中’溶剂种类对单位萃取量的影响显著’对于所选的三种溶剂’单位萃取量的顺序为甲醇J 乙醇J 水0对于湿分含量较大的原料?%1&A ’微波辐射量的影响较显著’单位萃取量随辐射量的增加而增大’优选辐射量为!,-.F 对于湿分含量较小的原料?+"&A ’微波辐射量的影响不显著’优选辐射量为1,-.0*#@其它类成分的提取郝守祝等<*/=研究了微波技术对大黄游离蒽醌浸出量的影响’并与传统方法作比较’结果表明药材粒径对大黄游离蒽醌浸出量的影响高度显著?K L"#"+A ’功率对大黄游离蒽醌浸出量的影响显著?K L"#"%A ’时间对大黄游离蒽醌浸出有一定的影响?"#"%L K L"#+A 0微波浸提法对大黄游离蒽醌的提取效率明显优于常规煎煮法’同;%&乙醇回流提取法相当0它们的游离蒽醌含量分别是+#;"&’"#/!%&’+#;*&0但乙醇回流法操作时间+*",-.’而微波浸提法只需*",-.’且乙醇回流法步骤较微波浸提法繁琐0郭振库<*;=报道从金银花中提取绿原酸类化合物’微波法的提取率?!#+**&A 与重现性均好于超声波法?%#+*!&A 0沈岚等<$"=报道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方法’以大黄>决明子中的不同极性的蒽醌类成分及金银花中的绿原酸>黄芩中黄芩苷为指标成分进行M N O (测定’考察提取率’探索微波条件对不同形态结构中药及不同极性成分中药的提取规律’为微波萃取应用于中药提取提供科学依据0结果表明’不同中药中各组分微波萃取工艺优选结果大多为1",-.’+""I’+次’微波条件对不同极性成分?蒽醌>有机酸>苷A 提取率影响大致相同0说明微波萃取对被提取成分极性的选择性不明显’提取率与被提取成分本身的极性并不呈明显正相关系0微波萃取在中药浸提过程中’溶剂对微波能的吸收成为决定因素’而溶质本身的极性是次要的’以水为溶剂时’微波萃取法可适用于各种成分的中药浸提’此1种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率为花类J 根茎类J 种子类0$结论微波萃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中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表现出穿透力强>选择性高>溶剂消耗量少>有效成分得率高>提取时间短等特点’现作为一种新的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分析方法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在实验研究和工业大规模生产中具有推广价值0但是微波技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适用于热稳定的产物’如多糖>核酸>生物碱>挥发油>黄酮类等化学成分’对热敏性物质如蛋白质>多肽>酶等微波加热容易导致它们变性失活0另外在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中药材的粒度及含水量即湿分>溶剂的极性与用量>微波功率>辐射时间等工艺参数对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均有影响’因此在应用微波提取中药有效成分时应考察各种影响因素’以期获得最佳工艺0微波用于中药提取刚刚开始’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运用微波这一新能源提取中药有效成分一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0参考文献P<+=梅成#微波萃取技术的应用<2=#中成药’*""*’*1?*A P +$1H +$%#<*=王威’刘传斌’修志龙#高山红景天苷提取新工艺<2=#中草药’+;;;’$"?++A P /*1H /*!#<$=郭锦棠’杨俊红’李雄勇’等#微波与索氏提取甘草酸的正交实验研究<2=#中国药学杂志’*""*’$@?+*A P ;+;H ;*+#<1=朱晓韵’何超文#微波技术在鲜罗汉果甜苷提取中的应用<2=#广西轻工业’*""*’?*A P ++H +$#<%=Q 9.R 5S 9:Q #T ’U 9-S 9:T #U #C-4:3V 9W 59X X -X Y 5R5Z Y :94Y -3.3[4\:H 4\,-.3-R X[:3,(\:4\,963.]9<2=#^589:9Y -3.^4-5.459.R_54G .363]7’*""*’$@?++A P *!!;H *!;"#<!=王莉’顾承志’刘志勇’等#新疆马齿苋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及含量测定<2=#山西中医’*""*’+/?+A P %"H %+#<@=孙萍’李艳’顾承志’等#狭叶红景天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及含量测定<2=#时珍国医国药’*""*’+$?+A P %H !#</=张梦军’金建锋’李伯玉’等#微波辅助提取甘草黄酮的研究<2=#中成药’*""*’*1?%A P $$1H $$!#<;=周谨’闫小燕’贺高红#微波提取银杏黄酮苷的方法研究<2=#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A P 1*H 11’1@H 1@#<+"=刘志勇’王莉’鲁建江’等#荆芥中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及含量测定<2=#武汉植物学研究’*""*’*"?$A P *1$H *11#<++=范志刚’李玉莲’杨莉斌’等#微波技术对槐花中芸香苷浸出量影响的研究<2=#解放药学学报’*"""’+!?+A P $!H $/#<+*=郭振库’金钦汉’范国强’等#黄芩中黄芩苷微波提取的实验研究<2=#中草药’*""+’$*?++A P ;/%H ;/@#<+$=王绢’沈平女襄’沈永嘉’等#微波辅助萃取葛根中有效成分的研究<2=#中国药科大学学报’*""*’$$?%A P $@;H $/*#<+1=郝金玉’韩伟’施超欧’等#黄花蒿中青蒿素的微波辅助提取<2=#中国医药工业杂志’*""*’$$?/A P $/%H $/@#?下转第%@页A ‘!%‘时珍国医国药*""1年第+%卷第+期O a ^M a b M E c CE Q a (a c Ed c Q Cd _E e a d CE Q a (d e E ^E d e (M *""1T )O #+%c )#+万方数据!临床报道!外用中药熏洗治疗跟痛症"#例邢芳$陈雪玉$胡彦兴%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熏洗疗法对跟痛症的疗效*方法)熏洗方煎煮后熏洗#’+,-$早晚各.次$.’/为.疗程*结果)治疗后症状有明显减轻*结论)中药外用熏法治疗跟痛症有明显疗效*关键词)中药0熏洗法0跟痛症中图分类号)1#2234文献标识码)5文章编号).’’67’6’8%#’’2(’.7’’897’.跟痛症也称痛跟$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跖面及跟腱附着点慢性炎症反应的总称*临床上以中年妇女发病为常见$临床表现晨起或久站立时足跟疼痛不敢着地$行走困难*近年来$我科采用中药熏洗治疗跟痛症"#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3.临床资料"#例病人中男性.’例$女性##例0年龄最小"6岁$最大9&岁$平均8#岁0病程最短"个月$最长#&年0其中.&例经:光摄片有不同程度骨刺形成*.3#治疗方法.3#3.熏洗方组成威灵仙"’;$细辛.’;$桂枝.’;$三棱.’;$红花.’;$元胡.’;$川椒.’;$独活.’;$川乌<草乌各.’;$大黄.’;*.3#3#使用方法上方加入清水.8’’+=$煎沸后#’+,-$去火$加食醋8’+=$先熏患足$待水稍温后浸洗患足#’+,-$早晚各.次$保留药汁及药渣下次煮沸后即可再用$.剂药可用2次$.’/为.疗程*治疗期间嘱患者减少行走及活动*冬季可在患足上加盖棉垫使热力持久$但需防止水温过高引起烫伤*#结果#3.效果评定足跟痛完全消失恢复正常活动$为痊愈0疼痛基本消失可正常行走但受凉及久站久行后仍发生疼痛$为显效0疼痛减轻但时有发作者$为有效0症状无明显改善者$为无效*#3#治疗结果本组"#例病人$无效2例%.">($有效.’例%".>($显效.#例%"6>($痊愈&例%.4>($总有效率69>*#3"不良反应情况"#例病人中#例出现足背皮肤轻度潮红瘙收稿日期)#’’"7’27#.0修订日期)#’’"7.’7#&作者简介)邢芳%.4&47($女%汉族($山西人$现任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学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肾脏病工作3痒$经皮炎平软膏外用后症状减轻$余未见其它不良反应*#32病案举例女$&.岁$体形肥胖$病历号.2#"8&*诉双足跟疼痛麻木8个月$晨起双足跟触地时如锥刺疼痛$行走片刻减轻$但行走久后痛又加重$甚则跛行$已服中药疗效不显$查体一般情况好$双足跟无红肿$足跟底部略有压痛$:片示双侧跟骨骨刺*诊断双侧跟痛症$予上述中药治疗#个疗程后疼痛消失$行走如常$嘱平时穿软底鞋$坚持每晚热水洗脚$随访至今未复发*"讨论人过中年$足底软组织退变$若再有体形肥胖$患者跖腱可受到长期持续地强力牵拉$在其跟骨结节附着处可产生慢性损伤导致跟骨骨膜炎和纤维组织炎$久之$跟骨底可出现跟骨骨刺$亦有少数由于直接挫伤或鞋履不适的压迫所引起$可一侧或双侧同时发病*跟痛症在中医属于足痛中的足跟痛$祖国医学认为肾主腰脚$本病由于肝肾亏损$气血亏虚的基础上加之寒湿凝滞风湿痹阻$导致经络气滞血淤$不通则痛引起*热敷熏洗法古称淋拓<淋洗与淋浴*在?内经@中有用椒$姜<桂和酒熏浴治痹痛的记载*清代名医徐灵胎有A汤药不足尽病B之论$对熨浴$按摩等外治法给予很高评价*现代医学认为热水浸浴具有镇痛松弛肌肉紧张镇静及增进血液循环的疗效*根据祖国医学通则不痛的治疗原则$采用中药熏洗治疗具有舒松关节经络$疏导腠理流通气血$活血止痛的作用$达到改善微循环解除跟骨淤滞的目的*熏洗方中威灵仙<细辛<桂枝<红花<川草乌<大黄等均具有祛风除湿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诸药合用随热力渗透作用共奏祛风除湿散瘀通络之功*本治疗方法简便经济$病人易于接受*参考文献)C.D肖永安$贺国辉$胡发荣$等3中西医结合骨伤诊治C E D3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44.)8##78#23C#D石美鑫$熊汝成$李鸿儒$等3实用外科学C E D3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44#)##’.7##’83%上接第8&页(C.8D G H I J=K-L M N J3E,I N H O M P JJ Q R N M I R,H-H S P H=M R,=JH,=T M-/M U U M N M R V TR W J N J S H N J C L D3X V N H U J M-L M R J-R Y U U=,I M R,H-$X L268&&63C.&D李学坚$黄海滨3微波提技术提取丁香油的研究C G D3广西中医药$#’’’$#8%"()2478’3C.9D鲁建江$王莉$陈宏伟3微波法提取红花中的挥发油C G D3中医药学报$#’’.$#4%&()"&7"93C.6D王莉$鲁建江$陈宏伟3微波法提取小茴香中的挥发油的初步实验C G D3天津药学$#’’.$."%8()""7"23C.4D李艳$鲁建江$王莉$等3微波法提取新疆党参根茎叶中的挥发油C G D3药学实践$#’’.$.4%"().4’7.4’3C#’D王莉$鲁建江$顾承志$等3微波技术在板蓝根多糖提取及含测定中的应用C G D3中药材$#’’.$#2%"().6’7.6.3C#.D鲁建江$王莉$顾承志$等3商陆多糖的微波提取及含量测定C G D3首都医药$#’’#$.2%.()8878&3C##D李艳$孙萍$顾承志$等3新疆党参多糖的微波提取及含量测定C G D3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2’72.3C#"D王莉$鲁建江$顾承志$等3天花粉多糖的微波提取及含量测定C G D3药学实践$#’’.$.4%"().&67.9’3C#2D唐克华$曹俊辉$蒲登鑫$等3微波提取天仙果多糖的工艺研究C G D3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7263C#8D范志刚$张玉萍$孙燕$等3微波技术对麻黄中麻黄碱浸出量影响C G D3中成药$#’’’$##%9()8#’78#’3C#&D邓运辉$杨柳$周蓓$等3微波用于中药黄连的提取C G D3数理医药学杂志$#’’#$.8%.()667643C#9D高姗3微波辅助萃取十大功劳叶中的小檗碱C G D3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997"6’3C#6D郝守祝$张虹$刘丽$等3微波技术在大黄游离蒽醌浸提中的应用C G D3中草药$#’’#$""%.()#"7#&3C#4D郭振库$金钦汉$范国强$等3微波帮助提取中药金银花中有效成分的研究C G D3中国中药杂志$#’’#$#9%"().647.4#3C"’D沈岚$冯年平$韩朝阳$等3微波萃取对不同形态结构中药及含不同极性成分中药的选择性研究C G D3中草药$#’’#$""%9()&’27&’93Z98Z[\]^\_^X‘EX a\b\‘XY‘aEY c X1\Y EX a\b Y1X]X Y1b^#’’2d e[3.8‘e3.时珍国医国药#’’2年第.8卷第.期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