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技术用于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
- 格式:pptx
- 大小:117.24 KB
- 文档页数:23
综述微波萃取中药有效成分的影响因素汤淏,王曙东*(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制剂科,江苏南京210002)摘要:微波萃取(M A E)技术可用于中药和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提取。
对影响微波萃取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加以综述,以期待该技术能够在中药制剂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微波萃取;有效成分;影响因素中图号:R28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5005(2010)04031902微波萃取(M A E)技术是利用微波的热效应对样品及其有机溶剂进行加热,从而将目标组分从样品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新型高效分离技术。
该技术与现行的多种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方法相比具有提取效率高、选择性好、省时、成本低廉及污染小等特点,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但大量的文献资料表明,微波萃取的研究仍停留在单味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的阶段,较少对中药制剂进行综合研究。
对于中药制剂而言,提取是基础,是制剂后续顺利研究的基本条件。
为了使微波萃取技术能在中药制剂领域中更好的发挥作用,有必要讨论研究该技术与中药材的内在关系以及不同条件的选择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1中药材的性质1.1中药有效成分的性质影响微波萃取的效率微波只对极性分子进行选择性加热,因此活性分子极性越强选择性越高。
如苷类化合物的极性较强,适合微波萃取。
毛祖林等[1]以70%乙醇作为萃取剂,在微波炉中萃取2m in/次,共计4次,其人参皂苷得率为80%左右,较常规回流法得率3.27%有显著提高。
郭子杰等[2]用无水甲醇浸提三七,以600W微波功率辐照8min后,三七皂苷的溶出速度至少是未经处理的4倍,提取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微波可以在短时间内使药材中的酶失活,因而用于萃取苷类成分时具有更突出的优点。
1.2中药有效成分的存在方式影响微波萃取的效率如多糖类成分大多存在植物细胞壁中,微波直接萃取易使其糊化,但若采用先微波辐照后提取的方法能加快反应速度,提高多糖的收率。
刘红等[3]利用微波萃取山楂多糖,结果表明提取率可由传统法的10.05%提高至16.07%,而提取时间由3h缩短至20min。
2.微波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2.1 微波及微波特性2.2 微波技术的发展2.3 微波提取中药成分原理与应用2.4 微波提取的评价与存在问题2.5微波干燥灭菌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2.1 微波及微波特性2.1.1 微波的概念:微波(microwave .MW)是超高频率电磁波,波长1~0.001m,频率在300MHz—300GHz的电磁波。
2.1.2 微波的特性:①似光特性:高频率、波长短—直线传播②穿透特性:反射性:MW→金属.入射角=反射角(金属不发热)穿透性: MW→某些非金属(透明体)不发热吸收性: MW→水(发热)2.1.2 微波的特性:③热特性:微波MW→物体内部→热能,内外温度相等,表面水蒸发时温度略低,形成由里到外的温度降低梯度,有利于干燥。
2.1.2 微波的特性:④非热特性(生物效应):微生物内H2O在WV作用下产生极性震荡→细胞膜结构破裂,细胞分子间氢键松弛→细胞死亡→实现了低温灭菌。
2.2 微波技术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MW用于——防空雷达40年代,美国:第一台微波炉——也称雷达炉90年代:加拿大:设计的——微波提取装置取得了多国专利,一次可以处理1~5吨的物料,用于食品,香料,调味品的生产。
1994年:法国研制的SOS-1100型微波萃取仪在美、日、韩、墨西哥、西欧等申请了专利。
目前中国:工业微波技术处于实验阶段2.3 微波提取原理与应用2.3.1微波提取(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 MAE)原理:微波提取利用了介电加热和离子传导的作用。
①介电加热:永久偶极分子在2450MHz电磁场条件下产生共振频率:4.9×109次/秒,分子→超高速旋转→动能↑→温度↑②离子传导:离子在微波(WV)作用下→高速运动,摩擦→热量介电常数大的溶剂:水、乙醇、乙腈→被加热;介电常数小的溶剂:芳香、脂肪族成分、CO2等对MW吸收性能差,不被加热。
2.3.2微波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微波的①介电加热②离子传导作用,具有以下应用:(1)快速提取:破裂的细胞膜形成孔洞,溶剂容易进入植物,使成分溶解,扩散——达到快速提取的目的。
科技信息2008年第27期SCIENCE&TECHNO LO GY INFORMATION姜黄又名黄姜[1],为姜科植物姜黄的干燥根茎,能行气破瘀,散结止痛。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姜黄的主要成分之一姜黄素具有抗炎、降血脂、抗菌、抗癌等作用[2]。
据文献报道[3],姜黄大约含姜黄素1.8%-5.4%。
微波萃取法与传统的萃取技术相比[4],可以缩短生产时间、能耗、溶剂的消耗,同时课题提高收率和提取物纯度;其优越性不仅在于降低了操作费用,更重要的是这种技术更加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是一种全新的“绿色”萃取技术。
1.微波萃取技术的原理微波辅助萃取(microw av e ass isted extractio n,MAE)又称微波辅助提取,是指使用适合的溶剂在微波反应器中从天然药用植物、矿物或动物组织中提取各种化学成分的技术和方法。
微波萃取原理在微波辐射过程中,微波产生的电磁能量加速被萃取部分的有效成分向萃取溶剂界面扩散。
一方面在微波辐射过程中,高光率的电磁波穿透被提取介质内部维管束和腺胞系统。
由于吸收微波能,细胞内部温度迅速上升,使其细胞内部压力超过细胞壁膨胀承受能力、细胞破裂。
细胞内有效成分自由流出,能够在较低温度条件下萃取介质并溶解,进一步过滤并分离,便可获得提取物。
另一方面,微波产生的电磁能量加速被萃取部分的有效成分向萃取溶剂界面扩散,用水体溶剂时,水分子受微波作用高速转动成为激发态,这种高能量不稳定状态,加强萃取组成分的驱动力所释放的能量传递给其他物质分子,加速其热运动,缩短萃取组分子由样品内部扩散到萃取溶剂界时间,使萃取速率提高数倍,同时还降低了萃取温度,提高萃取质量。
2.微波萃取技术的特点M AE是在分析化学中派生出来的新型萃取技术,传统的提取方法有液-液萃取、超声波法和索氏提取法等方法相比,微波提取技术可以缩短时间、降低能耗、减少溶剂用量、提高收率和纯度,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
张国庆[5]综述了微波提取法在用于中药和天然产物生物活性成分(主要指黄酮类和多糖类成分)提取的研究进展,研究结果显示该技术具有萃取快、产率高、产品质量好、后处理方便、安全和无污染的优越性,属绿色工程。
中药提取的名词解释中药提取是一种将中药中药材中有价值的有效成分进行分离和提取的技术方法。
作为传统的药物制备工艺,中药提取在中医药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中药提取,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草药中的药用价值,进而制备成药物和保健品。
一、中药提取的历史和发展中药提取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制备方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在古代,人们通过研磨、浸泡、煎煮等方式来提取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
然而,这种传统的提取方法效率低下,有时无法完全提取出中药的有效成分。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药提取技术逐渐得到改进。
现代中药提取技术主要包括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等多种方法。
这些新技术可以加速提取过程,提高提取效率,并有助于更好地保留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
二、中药提取的原理和方法1. 超声波提取超声波提取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催化化学反应和物理作用加速提取过程的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超声波的振动作用,促使溶剂与中草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更好地接触和反应,从而提高提取效率。
2. 微波提取微波提取是一种利用微波能量对中草药进行加热和提取的技术。
微波能量可以迅速加热中药材,促使其中的有效成分从植物细胞中释放出来,并与溶剂相结合。
相比传统的煎煮方法,微波提取可以大大缩短提取时间,并保持中药的原有活性。
3. 超临界流体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是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如二氧化碳)作为溶剂进行提取的方法。
超临界流体具有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性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能够增强其溶解能力。
通过超临界流体提取,可以高效地提取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并减少毒性残留物的产生。
三、中药提取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中药提取技术是现代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药物研究和生产领域。
通过中药提取,我们可以获得从中草药中分离出的纯净有效成分,并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制备成为药物、保健品或食品添加剂。
中医药中的药物研究和生产已经逐渐走向规模化和工业化。
而中药提取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中药的提取效率和药效稳定性,使中药的疗效得到更好的发挥。
表1 不同样品的水中溶解度测定结果(25℃,n =3)T able 1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different samples(25℃,n =3)Quercetin/μg ・ml -1Physical mixtureA (1∶5)B (1∶10)C (1∶15)D (1∶20)Sam plesa (1∶5)b (1∶10)c (1∶15)d (1∶20)11.8712.4312.8913.4514.2680.1292.1498.46102.34度为11.87μg ・ml -1;无论槲皮素-PEG 6000固体分散体a 、b 、c 、d 还是机械混合物A 、B 、C 、D 都使槲皮素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机械混合的方法使槲皮素的水溶性增加不显著,而采用固体分散技术使槲皮素的水溶性显著增大;随着PEG 6000在样品中的含量增加,槲皮素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
这一结果提示,可以应用固体分散体中PEG 6000含量来调节槲皮素在水中的溶解度以满足不同制剂、不同疗效的需要。
图2 样品固体分散体(c )、机械混合物(C )、槲皮素和聚乙二醇6000的红外光谱图Fig 2 IR spectra of solid dispersion of samples(c),physical mixture ofsample(C),quercetin and PEG 600011312 槲皮素与PEG 分子间的作用 由红外光谱(图2)可知,质量比相同的机械混合物(C )和固体分散物(c )在红外扫描图谱上基本相似,没有发现槲皮素和PEG 6000之间有氢键以及其他键合作用。
这表明,固体分散体中槲皮素和PEG 6000分子间未发生化学反应,它们之间仅仅是物理作用。
由图3可知质量比相同的机械混合物C 和固体分散物(c )的紫外吸收图谱也一致,其吸收峰和对照品相同,槲皮素的最大吸收未发生变化。
这表明,固体分散体中槲皮素和PEG 6000分子之间除了物理作用以外,无其他化学键生成。
六大新技术实现高效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中草药所含成分十分复杂,既有有效成分,又有无效成分和有毒成分。
为了提高中草药的治疗效果,就要尽最大限度提取有效成分,去除无效成分及有毒成分。
因此,中草药提取对于提高中药制剂的内在质量和临床疗效最为重要。
但常用的提取方法(如煎煮法、回流法、浸渍法、渗漉法等)在保留有效成分,去除无效成分方面,存在着有效成分损失大、周期长、工序多。
提取率不高等缺点。
近10年来,在中药提取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技术、新方法,些新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使得中草药提取既符合传统的中医理论,又能达到提高有效成分的收率和纯度的目的。
本文就这方面作一综述。
1.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简称SCFEFE)是以超临界流体(简称SCF)代替常规有机溶剂对中草药有效成分进行革取和分离的新型技术,其原理是利用流体(溶剂)在临界点附近某区域(超临界区)内与待分离混合物中的溶质具有异常相平衡行为和传递性能,且对溶质的溶解能力随压力和温度的改变而在相当宽的范围内变动,利用这种SCF作溶剂,可以从多种液态或固态混合物中萃取出待分离组分。
常用的SCF为CO。
,因为CO。
无毒,不易燃易爆,价廉,有较低的临界压力和温度,易于安全地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超临界CO。
萃取法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在近常温的条件下提取分离,几乎保留产品中全部有效成分,无有机溶剂残留,产品纯度高,操作简单,节能。
廖周坤等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作夹带剂,对藏药雪灵芝进行了总皂苷粗品及多糖的苹取试验,与传统溶剂萃取工艺相比较,收率分别提高至旧1.9倍和1.62倍。
何春茂、梁忠云利用超临界CO。
卒取技术从黄花蒿中革取所得的萃取物中杂质(蜡状物)含量低,青蒿素提纯精制简单,收率高产品质量好。
雷正杰等利用超临界CO。
流体萃取技术,对厚朴的有效成分进行萃取和分离,革取物为淡黄色膏状物,经分析该萃取物由厚朴酚等11化学成分组成,其中厚朴酚和厚朴酚的相对含量高达46.81%和45.00%。
中草药所含成分⼗分复杂,既有有效成分,⼜有⽆效成分和有毒成分。
为了提⾼中草药的治疗效果,就要尽限度提取有效成分,去除⽆效成分及有毒成分。
因此,中草药提取对于提⾼中药制剂的内在质量和临床疗效最为重要。
但常⽤的提取⽅法(如煎煮法、回流法、浸渍法、渗漉法等)在保留有效成分,去除⽆效成分⽅⾯,存在着有效成分损失⼤、周期长、⼯序多。
提取率不⾼等缺点。
近10年来,在中药提取⽅⾯出现了许多新技术、新⽅法,些新技术和⽅法的应⽤,使得中草药提取既符合传统的中医理论,⼜能达到提⾼有效成分的收率和纯度的⽬的。
本⽂就这⽅⾯作⼀综述。
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超临界流体萃取(简称SCFEFE)是以超临界流体(简称SCF)代替常规有机溶剂对中草药有效成分进⾏⾰取和分离的新型技术,其原理是利⽤流体(溶剂)在临界点附近某区域(超临界区)内与待分离混合物中的溶质具有异常相平衡⾏为和传递性能,且对溶质的溶解能⼒随压⼒和温度的改变⽽在相当宽的范围内变动,利⽤这种SCF作溶剂,可以从多种液态或固态混合物中萃取出待分离组分。
常⽤的SCF为CO。
,因为CO。
⽆毒,不易燃易爆,价廉,有较低的临界压⼒和温度,易于安全地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超临界CO。
萃取法与传统提取⽅法相⽐,的优点是可以在近常温的条件下提取分离,⼏乎保留产品中全部有效成分,⽆有机溶剂残留,产品纯度⾼,操作简单,节能。
廖周坤等⽤不同浓度的⼄醇作夹带剂,对藏药雪灵芝进⾏了总皂苷粗品及多糖的苹取试验,与传统溶剂萃取⼯艺相⽐较,收率分别提⾼⾄旧1.9倍和1.62倍。
何春茂、梁忠云利⽤超临界CO。
卒取技术从黄花蒿中⾰取所得的萃取物中杂质(蜡状物)含量低,青蒿素提纯精制简单,收率⾼产品质量好。
雷正杰等利⽤超临界CO。
流体萃取技术,对厚朴的有效成分进⾏萃取和分离,⾰取物为淡黄⾊膏状物,经分析该萃取物由厚朴酚等11化学成分组成,其中厚朴酚和厚朴酚的相对含量⾼达46.81%和45.00%。
中草药的提取方法中草药的提取方法是指利用化学、物理或生物学的手段,从植物材料中提取出有效成分的过程。
中草药的提取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水提法、酒精提法、沸水煎煮法、超临界流体法、微波辅助法等。
下面将对这些常用的提取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1. 水提法:水提法是最常见的一种提取方法,适用于水溶性物质较多的草药。
它的原理是将中草药材料与适量的水加热,使草药中的有效成分溶于水中,然后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手段,得到溶液中的有效成分。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操作方便,但提取效率一般较低。
2. 酒精提法:酒精提法适用于有机溶剂可溶的物质,也是一种常用的提取方法。
它的原理是通过酒精溶解草药中的有效成分,然后可通过蒸馏或蒸发去除溶剂,得到纯净的草药提取物。
这种方法提取效率较高,且能同时提取水溶性和脂溶性的有效成分。
3. 沸水煎煮法:沸水煎煮法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提取方法,主要适用于硬质草本植物的提取。
它的原理是将中草药与适量的水一同加热至沸腾,使草药中的有效成分溶解于水中,并随水蒸汽一同蒸发。
待溶液冷却后,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手段,分离出溶液中的颗粒物质,得到纯净的提取液。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需要较长的提取时间。
4. 超临界流体法:超临界流体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提取技术,主要利用超临界流体(通常是二氧化碳)的独特性质进行提取。
它的原理是利用超高压和超低温的条件下,将二氧化碳转变为超临界状态,使其同时具备气体和液体的特性。
当超临界流体与中草药接触后,能溶解并提取有效成分,并在减压后迅速从溶液中脱离。
这种方法具有提取速度快、无残留溶剂、不破坏有效成分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中草药的提取中。
5. 微波辅助法:微波辅助法是利用微波加热,促进草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和转化的一种方法。
它的原理是微波电磁波能量在材料中产生非热效应的能力,从而改善提取速度和提取效果。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提取效率较高。
但由于微波的局部性作用,需要注意草药粉末的均匀性以及加热温度的控制。
中药提取技术研究一、概述中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历史和广泛应用。
在现代医学领域,中药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如何高效、准确地提取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是中药制药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为此,中药提取技术应运而生,并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二、中药提取技术的研究意义中药提取技术是指将中草药中有用的成分,从中分离、提取出来的技术。
其研究意义在于:1、提高中草药的药效中草药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成分,有些成分具有药理活性,但是在生物体内易于降解,难以发挥作用。
利用中药提取技术,可以将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制成胶囊、丸剂等剂型,增加其药效,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2、减轻药物负担传统中药的西制剂和片剂需要较大的服用量才能发挥药效,同时也容易有副作用。
通过中药提取技术,可以将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制成更为纯净的药品,减少了患者服用所需的剂量,也降低了患者的药物负担。
3、促进中药产业的发展中药提取技术不仅有益于中药的治疗效果,也有助于发展中药产业。
通过中药提取技术,可以发掘中草药中不同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寻找出更为有效的药物组合。
同时,中药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也与提取技术密切相关,可以为中药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稳定的基础。
三、中药提取技术的发展现状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中药提取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与发展。
其中常见的提取技术包括:1、水煮提取法水煮提取法是中药提取技术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简单易行、成本低、操作简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一般情况下,将中草药放在水中煮沸,再过滤得到提取液,即可完成提取过程。
但是该方法存在提取效率低、提取物质的混杂等缺点,因此在研究提取技术时应谨慎使用。
2、超声波提取法超声波是一种高频振动波,可以通过机械作用帮助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顺利分离出来。
超声波提取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提取时间短的优势,但是其仍存在操作复杂、设备昂贵等缺点。
3、微波提取法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可以在中草药中产生复合效应,从而加强提取效果。
中药制药中微波技术的应用【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中药制药中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呈现,从中药的提取分离到制剂,出现了多种技术措施。
微波技术具有提取速度快,能量消耗小,成本低等优点在中药制药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微波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的优点也被更多学者所证实。
【关键词】中药制药;微波技术中药制药过程当中的浸提方式主要有浸渍法、煎煮法、蒸馏法等,干燥法有沸腾干燥法和真空干燥法等,而中药常用的灭菌方式主要有干热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等,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微波技术在中药浸提、干燥、灭菌等均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效果较为明显。
1微波技术的原理微波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将微生物产生非生物效应以及热效应来杀死细菌。
由于微波的频率是在300MH2到300GH2之间,植物细胞在高频的电磁场内会发热出现液泡膨胀,导致细胞中的成分流出和溶液相溶,并迅速的扩散。
同时微波技术的穿透能力明显,加快细胞壁的破坏速度,从而促使有效成分浸出,达到提取的效果。
2微波技术在提取中的应用在中药制药过程中,由于中药成分复杂,需要进行提取、分离、干燥灭菌等步骤,制药中常用的提取方法虽能够将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分离无效成分,但在过程中对有效成分的损失较大,提取率不高。
只有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及部位进行提取、分离、干燥、灭菌等进行合理运用,才能提高药物的有效成分,增加药物纯度,发挥出药物的最大价值。
微波技术是一种新型技术,在中药提取中操作时间短、能耗低、选择性高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提取细胞内产物时,通过微波加热增加细胞内的温度,将水分汽化的压力将细胞壁冲破,细胞壁上出现微小的洞孔,使细胞外的溶剂通过洞孔迅速进入细胞内,从而释放出大量的包内产物。
有研究显示,对葛根中的总异黄酮采取微波技术提取,其浸出率非常高,相比传统的热浸方法,其产出率和浸出速度更快,同时还能够有效避免总异黄酮出现结焦发生。
另外微波技术在采取水作为溶剂时,在高磁场的状态下能将水分子转化为一种激发态,提高了萃取的动力,最大限度的保证了萃取的速度和质量。
中药半枝莲化学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含量鉴定
董红丽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年(卷),期】2011(005)019
【摘要】目的研究中药半枝莲的的化学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并进行药理初步鉴定研究.方法采用微波技术对半枝莲的的化学有效成分总黄酮和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用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和粗多糖含量.结果样品半枝莲中总黄酮含量为4.12%,平均回收率为97.9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2%(n=5);而粗多糖含量为6.02%,平均回收率为100.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08%(n=5).结论运用微波技术可以从中药半枝莲中有效提取化学成分总黄酮和粗多糖,且提取效率高,值得推广.
【总页数】2页(P74-75)
【作者】董红丽
【作者单位】476200 河南省柘城县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药半枝莲的有效成分及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的综述 [J], 陆敏
2.半枝莲化学成分的提取和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J], 杨连梅;刘量;胡荣;卜平
3.中药红芪药材的鉴定及有效成分多糖的提取工艺 [J], 李峥嵘
4.半枝莲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及半枝莲中药香皂制备工艺研究 [J], 孙欣;崔闻宇;刘一霖;梅忠婷;齐来鑫;窦彤
5.中药半枝莲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J], 何文涓;俞佳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制药中微波技术的应用随着我国经济飞速的发展,微波技术的应用也更加广泛,茶叶加工、植物油提炼等生产过程中都会看到微波技术的踪影。
由于微波是一种交流高频电磁波,电流可以用来操控微波的发挥,功率密度也具备调控性,所以微波非常好控制。
正是由于微波技术拥有操控性强、高性能低耗损的优势,因此在细胞有效物质的提炼过程中使用起来得心应手。
微波技术的介入使中药制药技术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
目前,微波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
笔者在本文中,重点针对微波技术的基本原理、特性及其在中药制药过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标签:微波技术;中药制药;应用在以往的中药制药中,生产程序需要经历的浸提方法包括浸渍法、回流法、水蒸气蒸馏法等。
而被用来干燥中成药和中成药材的方法包括沸腾干燥法、烘干法等。
在消毒灭菌这一板块,主要依靠紫外线与干热灭菌等方法来完成[1]。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微波技术在中药制药过程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药制药结合微波技术后工作成果与效率均得到了提升。
由于微波技术应用于重要配药中,可操作性强、工艺效率高,能够实现自主化生产,提高药材使用率,生产全过程节能减排,所的产物质量过硬,均已达标。
微波技术使传统的中药制药技术获得了极大的突破,具有非常大的研究开发意义与价值。
笔者在本文中,重点针对微波技术的基本原理、特性及其在中药制药过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1 微波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1.1 微波的基本原理微波技术之所以能够实现杀菌效果,主要是依赖于微生物产生的非生物效应与热效应。
在交流高频电磁场的环境中,植物细胞内会生产大量热量,液泡因此产生膨胀,最终致使细胞壁中,有效成分细胞液的流出并融入进溶液里,在温度的催化下迅速扩散。
这一提炼过程,主要是在微波能的作用下,致使目标产物细胞膜、细胞壁的破裂,使有效成分流出。
其次是利用离子传导,产生撕裂以及相互摩擦,最终产生热效应[2]。
而且,因为微波拥有一定的穿透力,加速了细胞内有效成分的浸出,使药物的提炼效率与质量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