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技工学校幼儿教育专业材料
- 格式:doc
- 大小:647.84 KB
- 文档页数:93
幼儿卫生保健(中等职业学校幼儿教育专业教学用书)篇一:幼儿教育教材目录1、《幼儿音乐教育》作者:王懿颖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书号:75045278662、舞蹈(第2版)中等职业学校幼儿教育专业教材)(附光盘)I S B N :7040096374作者:董立言刘振远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时间:2006-12-13 3、手工(学前教育专业教材) 编号:129570 著作者:杨兆舜刘丽新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书号:A3657274、幼儿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专业系列教材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作者:陈帼眉//姜勇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I S B N :9787303086481 5、幼儿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全国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材)作者:李叶兰编者:李叶兰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ISBN:750454718 6、幼儿卫生与保健(全国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材)作者:赵丽丽编者: 赵丽丽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ISBN:7504521637、幼儿园管理》作者:丛中笑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书号:7504524514 8、《幼儿美术教育》作者:李文馥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书号:75045261779、《幼儿心理学》作者:李彩云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书号:750452452210、《学前教育学》作者:牟映雪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书号:9787544243124 11、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全国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材) 编号:291783 著作者:杨荣辉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书号:9787504578518 12、基本乐理与伴奏编配(全国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材)著译者:马成李娟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ISBN:7504554278 13、歌唱(全国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材)作者:朱宗强编者:朱宗强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ISBN:75045554214、高等数学及应用(第二版) 编号:285988著作者:张冬耕、黄莉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书号:978750457909615、德育教学参考书编号:341234 著作者:田雷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书号:978750458350516、体育与健康-高级技校共公课教材书号:9787504587060编号:353501 著作者:阎长安张喜梅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7、《语文》编号:336176 著作者:宦平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书号:9787504584656 18、新模式英语(2)编号:289255著作者:Staci Johnson,Rob Jenkins,唐义均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书号:978750457633019、《应用数学》编号:254303著作者:王建林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书号:978750455223520、《音乐基础版(第二版)》主编:谢莉莉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 978-7-04-033807-221、《键盘乐器演奏基础》主编:王秀敏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 978-7-04-023508-122、《学前教育手工制作图典》主编:安然出版社:广西美术出版社书号:ISBN978-7-5494-0286-I/G.435篇二: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附件:医药卫生类专业简介(征求意见稿)本《目录》简介(征求意见稿)是在教育部有关部门领导的直接指导下,在2009年10月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进一步征求卫生部、国家中医局、国家药监局、人口计生委、各省教育主管部门以及院校的回复意见,研究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做了重点专业的模拟性教学指导方案,进行了两次内容补充与文字调整,并按文件附件的文本编辑要求,做了文字与内容的压缩,完成了本目录简介。
佛山市邦耀技工学校幼儿教育专业申报材料第一部分申报新设“幼儿教育”专业的报备函佛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我校经过数年的发展,招生人数每年成倍数增长,师资力量日渐雄厚,教学环境日益优化,教学设施设备日渐完善,发展态势日益良好,现有的专业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求学要求,为了将我校的专业和学科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为了能够给学生更多的专业选择和培养多方面的人才,也为了更好推动我市技工教育的发展,现向贵局的主管领导申报我校在2011年新设“幼儿教育”专业,特此申报,望贵局批准。
佛山市邦耀技工学校二零一零年十二月十五日第二部分:幼儿教育专业可行性报告一、中国幼儿教育市场前景预测与可行性分析1.从全国幼儿教育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随着中国学前教育加盟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幼儿园数、在园幼儿数、幼儿园园长和教师数均有增加。
2008年,全国共有幼儿园13.37万所,比上年增加0.46万所,在园幼儿(包括学前班)2474.96万人,比上年增加126.13万人。
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共103.2万人,比上年增加8.01万人。
综合历年的发展趋势,公立幼儿园的在园幼儿的数量呈下降趋势,而民办早教加盟连锁机构在早教市场上呈强劲的上升趋势。
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由于“九五”和“十五”近十年发展迟滞,甚至滑坡,尽管近三年来经过政府与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走出低谷,呈现恢复性回升的态势,但其发展仍与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很不相适应,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2007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仅为44.6%,2008年47.3%,2009年也只有50.86%,是我国各级教育中普及率最低的,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同时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周边及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和地区。
在九个人口大国中也位于巴西(69%,2003年)和墨西哥(106%,2006年)之后,在这种形势下,发展学前教育已是必然趋势,市场和各单位对幼儿教师的需求必将逐年增多。
2.从广东省幼儿教育的发展状况来看从广东省幼儿教育的发展状况来看,我省在目前拥有幼儿教师85805人,目前的幼儿教师队伍只能满足3—6岁幼儿56.8%的入园率,与我国学前教育比较发达的省份相比,我省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省目前幼儿教师与幼儿的比例为1:15.4左右,依照国家标准,幼儿教师和幼儿的比例约为1:7.5左右较为合理;在我省的幼儿教育发展规化中,2010年全省幼儿入园率达80%,其中农村达65%,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广东省在未来几年乃至几十年对幼儿教师的需求将呈增长趋势。
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幼儿教育校本课标说起“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大家的脑海中是不是会浮现出一场紧张刺激、挑战极限的比赛?那是肯定的呀!不过,今天我们聊的可不是一般的比赛,而是专门针对幼儿教育的比赛,哦,准确来说,是关于“幼儿教育校本课标”这一块的比赛。
说实话,听到这个题目,许多小伙伴可能会皱起眉头,心里想,“这玩意儿咋听着有点高大上?”别急,慢慢来,我们一起搞懂它。
所谓的“校本课标”到底是什么?简单点说,校本课标其实就是针对每一所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教育标准,特别是幼儿教育。
你想想,孩子们天真无邪、活泼好动,一味按照国家的大纲来教肯定有点不合适。
所以,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特色,定制了符合孩子们发展需求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就像做菜嘛,调料可以按自己的口味加,才能做出美味。
你说,这不就挺合适的吗?这时候,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得拿出点真本事了,特别是参加这种职业能力大赛时,更是需要好好展示一下。
哦,别看比赛是比能力,实际上它更是在考教师的综合素质。
你得有智慧、有创意、有爱心,最重要的是,得了解孩子们。
记住哦,教育可不是“鸡汤”一碗接一碗,天天灌下去就能见效的事。
教育是个长期过程,要有耐心,要懂得因材施教。
很多老师一开始可能会不太理解,觉得我已经在教书了,怎么还要参加比赛呢?参赛就是一次很好的自我检验,你可以通过它看看自己的教学方法到底是否足够有效,或者说,自己是否真正了解幼儿教育的精髓。
而且啊,比赛可不仅仅是台上的几分钟表演,背后可有很多苦功夫。
你要通过课程设计来证明自己能根据不同的孩子情况来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能够将“枯燥”的知识通过生动的活动传授给孩子,能够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到东西,既不失趣味,又有价值。
这就像给孩子们带来一场“魔法秀”,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新的东西,哎呀,这可是个大挑战呢!毕竟,不是所有孩子都爱学习,有些孩子根本就不愿意坐下来听你讲道理,他们更愿意在玩乐中体验这个世界,这时候,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得变成“魔术师”,把学习和玩乐巧妙地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悄悄”成长。
高级技工学校幼儿教育专业材料在当代社会中,幼儿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幼儿教育专业人才,高级技工学校开设了幼儿教育专业。
本文将介绍高级技工学校幼儿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就业前景等相关内容,以使读者对该专业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一、课程设置高级技工学校幼儿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其中包括以下主要课程:1. 幼儿心理学:通过学习幼儿心理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为幼儿的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2. 幼儿健康与保育:该课程主要介绍如何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包括健康饮食、疾病防控、社会保护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幼儿教育学:学生将学习到幼儿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幼儿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培养教育幼儿的能力。
4. 幼儿教育技术与评价:学生将学习到各种幼儿教育技术和评价方法,培养教育评价的能力,并能根据幼儿的个别差异进行个性化教学。
5. 幼儿园管理: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幼儿园管理能力,包括园务管理、幼儿园政策法规等内容。
二、实践教学高级技工学校幼儿教育专业非常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校期间,学生将进行以下实践教学活动:1. 实习:学生将前往幼儿园进行实习,了解幼儿园的实际运营情况,并亲身参与教学活动。
2. 教学设计:学生将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幼儿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3. 社区服务:学生将积极参与社区的幼儿教育服务活动,为幼儿及其家长提供相关咨询和指导。
三、就业前景毕业后,高级技工学校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从事以下职业:1. 幼儿教师:可以在幼儿园、托儿所等机构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负责幼儿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
2. 幼儿园管理人员:可以担任幼儿园的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协调幼儿园的教学和管理工作。
3. 学前教育研究员:可以从事学前教育相关领域的研究与教育改革工作,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幼教属于什么学历层次类型幼教属于什么学历层次类型?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幼教这个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很多人并不清楚幼教属于什么学历层次类型,这也导致了对于幼教专业的了解不够深入。
本文将从幼教专业的学历类型、就业现状、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为您详细解读幼教属于什么学历层次类型。
一、幼教专业学历类型在我国,幼教专业学历层次主要包括大学本科、高职专科和中职(技工学校)三种类型。
其中,大学本科是专门培养学前教育教师和专业管理人员的学历类型,属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门类之一;高职专科是为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培养具备中等学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学历层次;中职(技工学校)则是教育部为适应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创设的技能型学历类型,属于中等职业教育。
二、幼教专业就业现状目前我国幼教专业毕业生成为稀缺人才,在就业市场上备受欢迎。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0-3岁儿童数量达到8000万,而全国托育机构数量仅为20万左右,且大多集中在发达地区,人口密集地区缺口更大。
另外,当前“两孩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增加幼教人才的需求,为就业市场带来更多的机会。
三、未来幼教专业发展趋势在未来,随着人们对幼教重视程度的提高和国家对智力资本的投入,幼教将成为未来教育领域中的热门职业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根据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规划,我国幼教事业将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大对新型儿童托育机构的支持力度,完善幼儿教育资源布局,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四、建议选择何种幼教专业学历对于此来说,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决策。
如果是初次接触幼教专业,并且想在幼教领域立足,那就可以选择大学本科学历类型,因为它通常会为您提供基础知识、理论和专业实践经验,并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是,如果您已经在幼教领域内工作数年,并且想要减少就业培训的时间,那么可以选择高职或技工学校。
五、总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幼教专业可以是大学本科、高职专科和中职(技工学校)三种类型,具有稀缺人才的就业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专业建设MAJOR编辑 陈姝宇文 / 杨道才对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定位的思考一、技工院校办幼儿教育专业面临的质疑1.社会认同度低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奠基教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加之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社会与家庭对幼儿教育的期望值很高,对幼儿教育教师的层次要求也逐年提高。
技校能办出什么幼儿教育专业,技校生能做幼儿园老师吗?技工教育为“二流教育”甚至“末流教育”与幼儿园“一流教师”的反差太大,最多只能做个幼儿园里的保育员。
2.院校自身的困惑幼儿教育专业学科体系庞杂,专业课程多,有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三学”专业理论课,弹、唱、说、跳、画、手工、书法专业技能课,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等五大领域的教学教法,当前突出的幼儿游戏与指导、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利用专业课,奥尔夫音乐教育、蒙台梭利教育等早教课程,还要参加成人高考、保育员、育婴师、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另外,初中起点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又较差,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低,最后只能“门门懂,样样瘟”。
二、幼儿教育专业的定位《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明确提出幼儿园教师的3种培养学制:三年制专科、五年制专科、四年制本科,第一、第三种为高中起点,第二种是以初中起点。
在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提出6个学习领域:儿童发展与学习、幼儿教育基础、幼儿活动与指导、幼儿园与家庭、社会、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教育实践。
5个核心专业技能:教师语言技能、音乐技能、舞蹈技能、美术技能、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7个核心专业能力: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五大领域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
特别是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改革和幼儿园招聘考点的变化,关注的焦点都是未来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核心技能与能力结构。
培养模式的开放性、多样性,培养方案的实践性,课程设置的能力导向性,评价体系的实用性等价值取向更加凸显,这就是幼儿教育专业的最精准定位,从而也体现出幼儿教育专业的特性,师范性与职业性。
大专学前教育毕业论文摘要:在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开展美术教学,可以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幼儿园美术教学技能,并提高幼儿教师从事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实践活动的专业素养。
本文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本着“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以真正实现课程双向渗透的目的。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思考如今,幼儿师范专业即学前教育专业已成为许多技工院校的特色专业。
在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体系中,幼儿美术欣赏与创作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应用型必修课程。
由于当前技校生的特殊学情,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许多新问题、新课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最实用的美术技法,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为学生今后进入幼儿园任教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目标定位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掌握较系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保育能力、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反思与自我发展能力,善于沟通与合作、勇于创新、身心健康的幼儿教师。
同时其能力要求为能观察分析幼儿生长、发育情况,独立完成幼儿园保育工作,掌握幼儿心理特征,研究制订幼儿园班级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活动并组织实施,能组织完成学龄前儿童体、音、美、舞等艺术活动,能进行幼儿园活动室环境设计和玩具、教具设计与制作,具有与家长沟通和他人合作的协调能力。
因此,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培养目标也必须与总目标相契合,即通过教学帮助幼儿教师正确认识和理解幼儿美术的特点、审美价值及评价标准,帮助幼儿教师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运用多种手段、形式指导幼儿进行绘画创作,使幼儿教师掌握正确的教育观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从而具备一定的幼儿园美术教学技能,并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今后从事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实践活动的专业素养。
二、当前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现状近年来,许多技工院校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幼师人才,但也暴露了不少的问题。
192神州教育关于幼儿园开展区角活动的探讨吴钰莹广东岭南现代高级技工学校摘要:区角游戏是幼儿园开展学习教育的关键形式,在幼儿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当前,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区角游戏没有充分发挥其功能,将区角游戏与主题教育充分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调动幼儿的参与性和能动性。
本文主要针对幼儿园区角游戏与主题教育活动的融合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给予我国幼儿教育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幼儿园;区角游戏;主题教育活动;融合;分析在幼儿阶段,游戏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活动,同时也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主要方式。
区角活动可以帮助幼儿身心的正常发育,但是当前,在我国区角游戏实际开展中,教师缺乏适当的引导以及细致的观察,区角游戏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而将主题教育活动与区角游戏充分结合,可以有效避免区角游戏可能出现的盲目性以及随意性,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进而开展主动探究,发挥区角游戏的教育功能。
1、区角游戏的主要作用区角游戏可以带给幼儿更多的兴趣,帮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完成知识的积累。
例如通过生活类游戏可以帮助幼儿提高自理能力,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通过语言类游戏可以对幼儿表达能力、语言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进行培养;通过建筑美工类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空间概念、审美能力以及操作能力,让幼儿树立废物利用和开发意识以及环保意识;通过音乐类游戏,可以激发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对幼儿音乐能力以及鉴赏能力进行锻炼,进而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和乐趣;通过角色扮演类游戏,能够对幼儿责任感和想象力进行培养,通过模仿社会中各个职业,对幼儿的独立性、主动性以及行为进行塑造,加深幼儿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区角游戏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开发幼儿智力,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到关键作用。
2、区角游戏与主题教育活动充分融合的相关措施2.1科学布置游戏环境将主题教育活动与区角游戏充分结合,一定要根据活动的计划目标,明确教育活动的主体,进而有目标的开展区角游戏,在激发幼儿主动性以及积极行动同时,起到传递知识和教书育人的作用。
鹤壁高级技工学校幼儿教育管理专业(中级工)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说明: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依据(技工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人社厅发[2015]51号)制定一、专业基本信息1.专业名称:幼儿教育管理专业2.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3.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成为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具有扎实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系统掌握坚实的现代学前教育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组织管理和教学能力,并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能适应现代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需要,能胜任幼儿园教学工作,能在托幼机构以及其他有关机构从事保育、教育、管理等工作的新型学前教育工作者。
4.学制:三年二、人才培养目标1.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道德品质,具有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开拓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良好的综合素质。
2.毕业生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应具备的技能、能力和素质目标:学前教育专业新的教学计划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热爱教育事业,具有系统的儿童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等理论基础,掌握学前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现代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掌握幼教事业发展特点和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懂得学前教育法律法规的适用型人才。
”就业面向:幼教科研与管理人员、社区幼教机构工作人员、儿童社会工作者等,以及各级各类幼儿园、小学、幼教机构、政府机关、电视台、广播电台、专业文艺团体、儿童活动中心、广告公司等单位从事教育教学、行政管理、节目主持等工作。
三、课程安排1.课程设置和要求(1)公共课设置和要求※公共课设置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3、英语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计算机应用基础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使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了解并能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
5、德育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
必修课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
心理健康作为选修课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职业道德与法律: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经济政治与社会: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哲学与人生: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6、体育与健康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7、心理健康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
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职业兴趣,提高应对挫折、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
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有效学习,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和创新精神,养成自信、自律、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8、普通话掌握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声母、韵母、声调、音节及语流中轻声、儿化、变调等的发音,培养学生的普通话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专业课设置和要求※专业课设置2.教学安排(1)基本要求(周数分配)※专业课设置要求:(2)教学计划表四、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一)《乐理》教学大纲1.课程性质乐理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内容,特别是对于中职院校的音乐专业来说,通过对于乐理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对音乐有一个正确和直观的认识,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为她们今后的工作和继续深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2.课程目标基本乐理是学前教育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是从事演唱、演奏以及与音乐相关的其他课程的学习和理论研究所必须的专业奠基石,在整个音乐学课程体系中最为主要的基础性课程之一。
3.课程内容第一章音的高低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五线谱的概念、性质、谱号、谱表、音名、唱名、音的分组、半音和全音的基本问题。
为今后各章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第二章音的长短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音符的概念、种类、休止符、音符休止符的写法。
内容结构:第三章音的强弱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什么是音的强弱、掌握节奏的概念、节奏型、小节线、终止线、节拍、拍子和拍号、常见拍子的种类、弱起小节、切分音与切分节奏。
第四章五线谱的常用记号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对五线谱的常用记号有一个基本认识和了解,并能掌握常用记号的名称性质和作用。
以运用于实践之中。
第五章音程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音程的概念、音程的度数和音数、会区分自然音程和变化音程、音程的转位、音程的分类。
第六章和弦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和弦的概念、掌握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识别和构成和弦的方法。
第七章调式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理解和掌握调式的概念、调式音阶、调式音级、掌握调、调号、调性、大调式和小调式、关系大小调、关系大小调的调式风格、大小调的歌曲调性的识别。
第八章民族五声性调式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了解什么是民族五声性调式、五声性调式的识别、五声性七声调式的识别。
4.教学实施建议《声乐》:声乐课是是幼教专业训练学生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歌唱的一门学科。
它对中职的音乐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对歌唱发声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有较清楚的理解和认识,初步建立起正确的声音概念;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具有一般的演唱技能技巧;正确地分析和处理一般的声乐作品;有一定的范唱能力;培养学员对歌具有正确的审美观;以便更好地胜任中学音乐课中的唱歌教学法和课外活动中的声乐辅导工作。
1、揭示歌曲的思想性、艺术性、启发学生有感情的歌唱、受到歌曲艺术形象的感染教育2、学习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自然圆润地发声,清晰地咬字、吐字,重视中声区的发声训练。
3、具备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东、西方音乐的历史,聆听各种精典名曲,有较深厚的音乐修养。
、4、培养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树立终身学习声乐艺术的愿望。
3.课程内容课程安排:全学程三学年,每周2-3课时1、中一:《歌唱的姿势》、《歌唱的生理》、《歌唱的呼吸》、《歌唱与语言》总学时36, 讲课学时14, 实训学时22,周课时2节, 学分4分。
2、中二:《音韵与收声》、《发声与共鸣》、《歌唱与发声练习》《歌曲处理及艺术表现》总学时36, 讲课学时14, 实训学时22,周课时2节, 学分4分。
3、中三:《钢琴伴奏的重要性》、《歌喉与卫生》、《演唱方法及风格介绍》总学时36, 讲课学时12, 实训学时24,周课时2节, 学分4分。
第二学期到幼儿园见习。
技能标准:(一)、一年级:1、建立正确的歌唱姿势。
培养学生积极的歌唱心理和良好的歌唱状态。
2、学会歌唱的呼吸方法,要求喉结向下地相对稳定,体会到气息对声音的支持作用,做到有气息支持的歌唱。
3、以自然声区为基础,从中声区着手,训练学生找到有混合共鸣音质的发声方法,达到中声区发音较自然、通畅。
4、以自然声区为基础,着重中声区的训练,力求做到喉头稳定,发声自然、流畅。
5、强调对自己所发出声音的听觉训练,逐步培养辨别声音正误的能力,避免盲目练习。
6、要求学生音准、节奏正确,吐字基本清楚。
7、采用集体教学,本学年演唱曲目12首,中外曲目的比例可根据学生的的情况而定,教材可选择音域适度、语言较简单的初级教材。
①发声练习:根据学员不同情况,可选用不同韵母和类型的发声练习,一般以三度、五度、六度以内的级进和跳进不大的音程、音阶开始练习。
②练声曲:教师可自编练声曲,或选用外国的适合的练声曲。
③歌曲:每学期中国歌曲3—4首,外国歌曲2—3首。
8、教学练声音域要求达到:女高音:c—d2 , f2 男高音: c—d1 、e1 、 f1女中音:a—c2 ,d2 男中、低音: A—e1 、d1(二)、二年级:1、能初步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进行较流畅地歌唱。
2、基本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用基本正确的共鸣声歌唱。
3、要求字正腔圆,语言清晰,音准、节奏准确。
4、进一步重视对学员鉴别发声正误能力的培养。
5、采用“哼唱”的方法去获得理想的共鸣和高位置的声音。
6、采用“微声”训练法,使学生获得统一集中、高位置的声音,帮助学生顺利地渡过真、假声混合的难关。
7、要求自然音加临时升降音演唱准确,节拍及节奏感准确,吐字清楚,语气准确。
8、继续巩固中声区,拓展高声区,使声音做到基本通畅、连贯,克服发声中的不良习惯和明显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