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治理措施——基于经济全球化视角

  • 格式:pdf
  • 大小:45.07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商贸

2012年6月

211

3.2 微观层面分析

对于一个出口型的企业来说,稳中趋松的货币政策微调将优化企业的经济环境,从货币融资的渠道改变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进而为其稳健的发展与模式转型营造良好的货币环境。2011年中国的经济增速出现回落趋势,货币政策的重心从“控通胀”转变为“稳增长”,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有利于刺激经济,缓解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势头,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企业的进口需求,并给出口型的企业在外需不振的背景下开拓国内市场。在前文中也以说到,2011年信贷紧缩,企业难以募集到资金,即使募集到了,也要承受很高的偿债压力。于是民间的一些资金的融资成本更是居高不下,而这几次的微调,导向之一便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将有助于改善中小贸易企业的货币环境,降低其资金成本,为其生存提供保障,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4 结语

结合宏微观两个方面、多种渠道的影响,中国货币政策的微调会为出口带来提振效应,为中国的外贸结构的转型营造良好的氛围。对于中国的对外贸易总体来说,如何提高自生的实力以从容的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呢?本文做出了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我们要提升国内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外贸产品的附加值与竞争力。我们一定要摒弃“造船不如买船的信条”,深入实施科技兴贸,以质取胜的

战略,支持企业培育自主品牌,完善自身的创新技术,在承接之中吸收与改良,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其次,我们要妥善处理好对外贸易摩擦。2012年注定是贸易保护主义与贸易摩擦更为严重的一年,作为出口大国的中国,要主动承担起责任,继续降低进口壁垒,主动扩大进口规模,积极的倡导贸易与投资的便利化与自由化。最后,还应该要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积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专门制定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制度,同时还应该建立中小企业用工信息平台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招工难”的问题,协助他们解决贸易摩擦,维护相关利益。

参考文献

[1] 刘建立.“十二五”时期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生产力研

究,2012.

[2] 梁明.中国对外贸易当前形势分析与展望[J].商务部国际贸易

经济合作研究院,2012(4).

[3] 赵骏青,刘贤娴.浅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其

对策[J].中国商贸,2011(17).

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治理措施

—— 基于经济全球化视角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屈淑萍 孙翠菊

摘 要: 经济全球化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而来的一种客观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当中全球风险应运而生,国际金融危机来势汹汹,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经济复苏步伐缓慢,中国如何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挑战是我们要着力研究和应对的课题。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金融危机 治理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6(c)-211-02

1 经济全球化背景

经济全球化指的是各国经济发生的一体化趋势,各国商品、信息、资本等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与配置,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错综复杂的经济局面。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它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又有着不容忽视的消极面,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1.1 外贸依存度升高,导致风险的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增强。不少国家的对外贸依存度已经超过30%,个别国家则达到了50%~60%。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波动和危机的国际传染便成为经常性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经济全球化在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关系密切化的同时,也为各种风险的形成与传导提供了条件,进而导致风险的全球化。发展中国家资本匮乏往往成为瓶颈,而国际资本的供贷带有极大风险,一旦使用不当,形成泡沫经济,就将引发金融危机。1.2 自由贸易政策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能力

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化过程,在此过程中,竞争创造效益,同时也使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国家或少数利益集团集中。加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南北矛盾扩大,虽然经济全球化在总体上能够不同程度地给所有参与

其中的国家和地区带来益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利益均沾。实际上发展中国家对本国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实施有效控制、保护的能力在不断减弱。发达国家为了利用自身的技术和资金优势,并不断扩大自身的市场,极力推崇自由贸易政策,而发展中国家为了学习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解决本国资金瓶颈等问题,自然也乐于加入世界经济体系。这就使得许多国家放松某些管制以便充分加入国际市场。

2 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消极影响

全球风险所形成的挑战已经兵临城下。中国在参与国际金融危机治理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一系列的挑战。2.1 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壁垒日趋复杂化,外贸形势非常严峻 金融危机来势汹汹,随之而来的便是新贸易保护主义,在贸易壁垒不断提高的趋势下,新贸易保护主义表现的尤为复杂。其中包括关税的提高、反倾销活动、苛刻的贸易技术壁垒、绿色标准等。“中国制造”成为了此轮新贸易保护中的重点对象。2.2 国际市场需求大幅减少,出口增速放缓,风险倍增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商贸

212

2012年6月

金融危机带来的国际市场需求下降直接导致企业的出口份额直接减少。我国总体的出口情况出现了大幅度萎缩现象,对美、日出口量的急剧下降给我国不少外贸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生存打击。并且在进口方面也不容乐观。一些国外进口商受金融危机冲击,其支付能力有所下降,外商的付款问题与信用问题逐渐日益凸显,诸如拖欠货款、违约、破产等情况也呈上升趋势。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对金融危机暴发以后的中国企业收款等待时间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其等待时间均呈现延长。2008年中国信保公司共接到出口信用险索赔案件超过2000宗,金额超过5亿美元,同比增长119%。欧洲、北美等传统市场的报损金额同比也有所增加。境外应收账款难以收回,使出口企业损失惨重,风险倍增。2.3 中小外贸企业岌岌可危,一些外资企业从我国撤资基于出口市场的萎缩、出口成本的不断提高、资金链的断裂以及我国采取的“双率”政策变动等宏观政策等原因,我国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压力加大,出现亏损现象,加上我国对民营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的市场准入、对外贸易和融资等方面存在的一定歧视政策。现有的各级各类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十分有限,造成多数中小企业均出现严重的资金饥渴症,一些企业处于濒临倒闭的危险境地。同时,受金融危机及国内土地、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影响,一些外资企业也开始从中国市场撤资或转移,转向劳动力更为低廉的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据商务部统计, 2008~2009年,我国法院受理的外资企业撤资和资金外逃案件比同期上升19.6%。2.4 加工贸易比重过大,产品附加值低,盈利空间狭小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占我国对外贸易比重在55%以上,其中外资企业主导的加工出口产品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的90%以上,使得我国贸易依存度过高。许多中小企业资本和技术实力较弱,外资企业外包给本土企业的大都是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加工制造以及组装环节,总体上处于国际生产网络的低端环节,较低的配套层次和水平限制了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提升,也限制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空间。

3 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治理措施

(1)应对贸易摩擦,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开辟多样化国际市场和贸易渠道。我国应充分利用加入国际世贸组织的多边贸易来解决和磋商机制,应积极应对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活动、反补贴等针对性的贸易摩擦,以此来维护我国的正当权益。政府应主动与世界其他各国进行良好的贸易沟通和在国际经济政策方面进行协调协商,构建应对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机制,在良好的国际合作机制氛围下有效的规避和抵制不公平待遇,从而遏制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蔓延以及不利于我国贸易发展的其他连锁效应,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有利的国际经贸环境。积极开拓多样化国际市场,及时调整出口方向,优化外贸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开拓多种出口市场以缓解金融危机的影响。

(2)创设外贸企业风险应对专项基金,加强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针对资金缺口,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构建中小企业长效扶持机制,具体包括设立针对外贸企业的专项风险基金,尤其针对中小型外贸企业,增加外贸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国家应引导民间资本发展中小银行,支持中小银行给中小企业融资,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民营经济发达地区进行试点,创办与企业所有制形式和规模结构相适应的银行体系,如社区中小银行等形式。学习上海等

城市的经验,支持和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对信用担保机构实施优惠政策,促进担保行业做大做强。探索建立开放型互助担保基金,共建由政府、银行、担保企业共同构成、共同承担风险的开放型互助担保资金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短期小额融资服务。

(3)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加速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现阶段我国企业和“中国制造”仍然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并未掌握制造业的核心技术,缺乏全球营销网络和国际品牌。我国应下大力气实施加强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研发(R&D)投入,创建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通过合资合作和战略联盟等方式,充分吸收和利用外资技术溢出效应,培育本土核心技术和所有权优势。加快加工贸易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转变步伐,应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逐步从贴牌生产(OEM)向设计生产(ODM)转变,提高产品知识产权的含量和品牌价值,加速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4)政府实施财政税收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实行的

“零税率”出口政策,即对企业出口增值税“不征不退或全征全退”。目前我国已开始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制,可以考虑对出口产品在国内所征收的增值税全额或者大部分退还以减轻企业压力,增强企业的出口能力。并同时在政策上实施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减轻企业遭受的成本上涨等经济负荷。采取加速折旧、放宽费用列支标准、设备投资抵免、再投资退税等多种税收优惠形式,对技术开发的中小企业进行财政补贴,努力减轻企业负担。利用境外经贸合作区,倡导企业“抱团出海”,联合作战,走集群企业国际化之路。以企业集群化创造企业间内部化优势,形成相关配套和优势互补,降低外部不确定性,加强大中小企业间的内部联盟和分工协作,共同抗击国际风险,提高国际竞争力。

正如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所说:“全球化的综合逻辑是不可动摇的,其势头是无法抗拒的”。全球金融危机不是涉茫飘忽的一片云,不是偶尔刮过的一阵风;它已是雷声大作,暴雨倾盆,冲刷激荡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它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从纽约华尔街的银行老板到北京胡同里的普通百姓,没有一个人能躲得过去。但缓解国际金融危机的积极因素客观存在。我国应利用当前经济形势,主动应对,本着和平发展贸易合作,公平双赢的原则,使金融危机形势趋向缓和。

参考文献

[1] 朱嘉平,田泽.后经济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业跨国投资面临的

困境与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1(12).

[2] 田家琳.新形势下我国外贸企业发展研究[J].国际经济合

作,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