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六上《道法》教案:6 人民代表为人民 第一课时
- 格式:pdf
- 大小:255.88 KB
- 文档页数:5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6 人大代表为人民教学设计
知识点
1.爸爸妈妈多辛苦。
从早到晚,父母总在忙碌,为工作努力,为生活奔波,为我们操心……
2.父母在家里的辛劳,我们可以看得到。
3.父母要做那么多事,很辛苦。
我们都爱父母,也想为他们分担。
很多事情我们都帮不上忙,但我们起码能做到管好自己,少给父母添麻烦。
4.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不想给父母添麻烦,只是有时候不能从父母的角度想问题,无意中给他们增添了麻烦……
5.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个举动,都有可能使父母徒增烦恼。
要为父母分忧解愁,就从学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开始吧。
6.我们已经长大了,如果我们能做得更好,父母就可以少为我们操心。
7.家务活有许多,买菜做饭、擦桌洗碗、洗衣叠被、买日用品……
8.我们尝试着做家务,不仅能够减轻大人的负担,而且在动手做的过程中还会有许多收获呢。
9.作为家中的小成员,我们应当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减轻父母的负担。
10.有时候并不是自己不愿意做家务,而是大人不让我们做,他们总是担心这个,担心那个。
11.要说服大人放心让我们做家务,不是件简单的事,那是需要智慧的。
12.任何人都不是天生就能把家务做好的,只要我们愿意尝试,乐于学习,一定能成为“家务小能手”!
13.我们虽然不会做某些家务活,但可以学。
14.做家务有很多诀窍,运营诀窍可以让做家务事半功倍。
15.家庭中的每位成员都很重要,家庭的幸福需要每个人作出贡献,作为孩子,。
六年级上册第六课《人大代表为人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
2.了解人大代表产生的方式、程序。
3.懂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二、教学重点了解人大代表产生的方式、程序。
三、教学难点认识到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珍惜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四、课前准备1.PPT课件。
2.图片素材收集。
五、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六年级学生刘力放学回家时,看到小区宣传栏贴了一张关于选举区人民代表的公告。
回家后,刘力向家人提出了疑问:“人大代表是怎么产生的?谁有资格参加选举?”爸爸说:“如果这些问题你都想了解的话,爸爸的同事李叔叔就是区人大代表,我帮你联系一下,可以采访他。
”爷爷说:“我和奶奶过两天会去领选民证并在投票日填写选票,你可以跟着一起去看看。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去了解人大代表是怎么产生的。
活动一: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与程序1.师:作为国家的主人,为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
你知道人民是如何选出代表吗?让我们跟随刘力同学一起去采访李叔叔,了解个究竟吧。
刘力:李叔叔,您是如何成为区人大代表的?李叔叔:我是区全体选民通过投票选举出来的。
刘力:全国人大代表又是怎么选出来的?李叔叔:你真是好学善问的孩子。
这是我画的一张图,从图示中你就知道全国人大代表怎么选出来的了。
刘力:我明白了,全体选民选出县级、乡级人大代表;县级、乡级人大代表召开人民代表大会选出市、自治州人大代表;市、自治州人大代表召开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代表;最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代表召开人民代表大会选出全国人大代表。
2.梳理小结:由此可见,全国人大代表是逐级选举出来的。
活动二:了解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1.师:刚才李叔叔的介绍中,可以看出人大代表选举中存在着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两种方式,现在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两种选举方式。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人大代表为人民第一课时人民选出的代表》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人大代表为人民第一课时人民选出的代表》,主要介绍了人民选出的代表这一话题。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人大代表的产生以及选举资格的掌握。
教材内容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人大代表的产生过程,掌握选举资格。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学生对国家机构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了解人大代表的产生。
2. 难点:掌握选举资格。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但对于人大代表的产生和选举资格这样的政治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张国家人大代表的图片,或者播放一段与人大代表相关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国家人大代表是怎样产生的吗?他们又代表着谁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教师展示国家人大代表的图片)教师:看到这些人吗?他们就是我们国家人大代表,他们代表着全国各地的人民,负责参与国家政治事务的决策和监督。
那么,你们知道人大代表是如何产生的吗?学生:不知道。
2、导入知识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探讨学生对人大代表的认知和了解程度。
教师:同学们,你们对人大代表有什么了解吗?请举手发言。
学生发言,教师记录他们的回答,并进行引导和补充解释。
学生1:人大代表是国家的重要职位,他们参与国家决策和监督政府工作。
教师:非常好!人大代表的确是国家的重要职位,他们代表着全国各地的人民,负责参与国家政治事务的决策和监督。
学生2:我听说人大代表是通过选举产生的。
教师:对的,人大代表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
课题: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6.人大代表为人民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明确人大代表的选举过程;②了解人大代表应当履行的职责。
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探究、交流明确对人大代表的要求,了解人大代表应当履行的职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权利和义务的观念,增强学生主人翁的意识。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1)人民代表是“官”吗?(2)活动园:人民代表是如何选出来的?谁有资格参加选举?(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单元的第6课《人大代表为人民》。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①明确人大代表的选举过程;②了解人大代表应当履行的职责。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人大代表的选举过程是怎样的?2.人大代表是怎么产生的?谁有资格参加选举?3.人大代表的职责是什么?你认为人大代表应该怎样履行自己的职责?4.说说人民代表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应该履行哪些职责?5.你认为人大代表怎样才能不辜负人民的重托?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利用课件教学:一、学习“人民选出的代表”1.课件出示第52页的活动园。
交流:人大代表是怎么产生的?谁有资格参加选举?2.过渡:在我国,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不是“官”,而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使者”。
这就要求人大代表要积极履行代表职责,充分掌握民情,广泛集中民智,准确反映民意,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课件出示了解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
)3.出示第54和55页活动园。
进一步了解人大代表选举经过。
选举资格:一是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二是年满十八周岁,三是没有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
二、学习“责任在肩人民在心”1.课件出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构成情况”,讨论:全国人大代表构成有什么特点?2.讨论:人大代表有哪些职责?他们是如何履行这些职责的呢?3.课件出示阅读角,进一步明确人大代表的职责。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人大代表为人民》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人大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初步了解人大代表的选举过程。
2.懂得人大代表肩负重任,积极为人民服务,履行代表义务。
3.激发学生关心国家大事、身边小事的热情,为社会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教学重难点:明确人大代表肩负重任,依法行使代表职权,履行代表义务,积极为人民服务。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阅读《选举法》,搜集人大代表的职责,向身边的人大代表了解相关知识。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人民选出的代表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那么,你知道是谁去参加人民代表大会呢?(人大代表)关于人大代表的知识,你了解哪些呢?学生交流。
关于人大代表,你还想了解他的哪些内容呢?学生提出疑问。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书本第6课的第一课时,了解人大代表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知1.六年级学生刘力放学回家时,看到社区宣传栏贴了一张关于选举区人大代表的公告,回家后,他向家人提出了疑问,同学们,请看课件:(出示书本P52页图片)(1)人大代表是怎么产生的?(2)谁有资格参加选举?刘力的问题,你们能帮他解决吗?如果我们不知道,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呢?2.在爸爸的帮助下,刘力和同学采访了区人大代表李叔叔,李叔叔介绍了自己当选的过程,还给他们画了一张图,同学们,这张图,你们能读懂吗?课件出示人大代表选举产生的图片,让学生说说代表是如何选举产生的。
通过看图,我们知道我国县级[包括县、自治县(旗)、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人大代表、乡级(包括乡、民族乡和镇)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全国人大代表、省级(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代表、设区的市和自治州人大代表由间接选举产生。
具体做法是,这三级人大代表分别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开会选举产生。
因此,我们国家的人大代表选举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原则,直接选举是指人大代表由选区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
一、同伴经历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个朋友,是一个“双心”男孩。
他有那两颗心呢?一颗是细心,一颗是好奇心。
看,他来了。
2.PPT出示刘力的图片,音频:大家好,
我叫刘力,也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
昨天放学路上,我在社区宣传栏上发现了一张告示,很有趣,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出示告示)
3.读了这张告示,你知道了什么?
4.哦,要选举区人大代表了。
什么是人大代表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PPT出示课文:作为国家的主人,为了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
1.学生观看
2.学生阅读告示内容
3. 预设:我知道了区里要选人大代表
了。
4.学生阅读
引入教材中刘
力的形象,用朋辈
的力量拉近人大代
表选举和学生们的
距离。
用社区宣传
来中的选举告示引
起孩子了解人大代
表的兴趣。
二、采访人大代表,了解代表选举程序:
1.那么对于人大代表,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你们的这些疑惑呀,也是刘力感到好奇的。
让我们赶紧跟着他回家看看。
出示图片。
2.让我们跟随刘力一起去采访一下区人大代表李叔叔吧。
在采访前,细心的刘力要准备一份采访提纲,想请大家帮帮忙。
出示:如果让你去采访人大代表,你会提哪些问题?
请大家讨论一下,小组完成一张采访提纲
3.来交流一下你们准备好的提纲吧,看看哪些问题是大家都很关心的。
4.看来,大家都想知道人大代表是如何当选的,看看李叔叔是怎么解答的呢?
出示图片和音频
5.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还有不同呢,来看一看我们的选举法的规定吧。
1.学生质疑,预设:怎么选呢?选谁
呢?谁来选呢?
2.学生讨论,完成提纲。
3.学生上台讨论,统计出大家都想问
的问题。
4.学生观看和倾听。
5.学生读知识窗中的《直接选举和间
接选举》
这个环节让学生们
一起参与设计采访
提纲,引发大家对
于人大代表的好奇
和思考。
区人大代
表李叔叔的解说生
动展示了各级人大
代表之间的关系,
再配合选举法的规
定,符合六年级学
生的认知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