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给数学插上飞翔的翅膀浅谈多媒体技术与数学课堂有效融合张素玲
- 格式:pdf
- 大小:115.27 KB
- 文档页数:2
让信息技术给数学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浅谈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内容摘要】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
针对广大初中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图像、声音、视频等技术特点,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空间想象力,提高学习效果。
但同时也要防止过分夸大多媒体作用,把本该学生动手、动脑的教学过程忽略。
本文着重就自己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的一些尝试和效果谈几点简单的看法,和大家共勉。
【关键词】数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应用性多媒体教学技术优点注意事项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
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缜密周详的逻辑推理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
它的基本要素是:逻辑和直观、分析和推理、共性和个性,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
初中数学作为数学领域里的一个小单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
这些特点对于广大的初中同学来讲,在学习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数学知识高度抽象性和学生思维形象矛盾的问题;二是数学知识严密的逻辑性与学生对事物理解简单化矛盾的问题;三是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与学生接触生活知识狭窄矛盾的问题。
由于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无论是对于教师的“教”,还是对于学生的“学”,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致使教师缺乏有效的教学手段,教的枯燥,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学的乏味。
而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通信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为数学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为初中数学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教学中科学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上的多种感官参与,有效开发学生智力;而且能够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013-06方法交流看自己还剩余的钱币作出在此次购物的意愿,教师在活动中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活动的指挥者变为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和幼儿的玩伴,以朋友身份关心幼儿购物付钱,询问价格以及提醒思考剩余多少钱,还能买那样货品……这一变化,为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起到了保障作用,同时也使活动气氛活跃,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幼儿在理财意识方面的个性表现的萌芽。
三、情境必须有利于激发幼儿不断进取的自信心数学情境教学以思维为核心,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各种符合孩子学习特点和接近生活实际的数学情境的创设,巧妙地把孩子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解决了长期以来因重认知情感而带来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不能协调发展的问题,提高了幼儿的思维品质。
不仅如此,数学情境教学将情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强调凭借情境促进整体发展,让幼儿通过主动参与,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不但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发展了数学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数学情境教学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幼儿园数学教学的实效,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有关数学教学知识性与工具性的纷争,将幼儿园数学教学导向了一个新的境界,给幼儿提供实践活动的空间和交流提高的机会,让幼儿在生活中学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利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使幼儿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其乐无穷。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认真挖掘教材,深入了解幼儿,从幼儿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实际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用多种有效的呈现方式,快速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把握时机,帮助幼儿积极、正确地理解学习内容,激发幼儿探索求知的欲望,孩子在生动、活泼、快乐的情境中,接受的不但是知识上的传授,而且学会的是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在教学中达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目的。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南市市直机关幼儿园)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地运用于教学领域。
如果说多媒体技术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那么,新课程教学则是一朵绽放的花蕾。
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插上理想的翅膀摘要:数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数学教学是非常枯燥乏味的,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更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有很多学生很讨厌上数学课。
随着课改的春风以及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我们的数学课堂渐渐有了一丝春意,学生的表情也舒展开了,这是我们老师最大的欣慰。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数学教学插上翅膀数学具有推理的逻辑性,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
这些特点就决定了数学教学是非常枯燥乏味的,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更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有很多学生很讨厌上数学课。
而最终数学成绩不理想。
随着课改的春风以及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我们的数学课堂渐渐有了一丝春意,学生的表情也舒展开了,这是我们老师最大的欣慰。
从我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插上了理想的翅膀,下面我就浅谈我的教学体会:一、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我认为要想把孩子学会知识,首先把他很自然的走进我们的课题当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由教师不停的说教,而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是知识的接受着。
传统的教学方式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给孩子创设思维的空间,不重视情境的创设,不能把孩子带到思维的情境中去。
孩子的思维就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更不能把所学习的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不能学以致用。
现在,我经常制一些课件,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孩子上课,特别是在导入的时候,通过课件的形式导入,他们的学习兴趣非常高。
例如,我在教学《确定位置》这节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我首先给同学们呈现了几幅我在曹氏公园拍摄的游乐场的镜头,有个别同学猜出来了,有很多同学说:“哇,这么好玩啊!”由于我们是农村的,孩子去的机会很少,有很多是没有去过。
这时我就说:“孩子们,你们想去吗?”他们异口同声的说:“想去”|这时我就告诉他们,这就是我们的曹氏公园。
孩子用期望的眼神望着我,好像说:老师,什么时候可以带我们去呢?我就随时抛给学生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要想去,必须先知道什么呢?聪明的东浩然说:“要知道曹氏公园的位置”这样就很自然的把学生引入到今天的课题中了,同时也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下面的教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信息技术给数学插上飞翔的翅膀多媒体以其特有的魅力(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带来生机活力。
通过挖掘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独特魅力,提出将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操作有机融合的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那么,如何规避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几种误区,发挥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魅力,让信息技术给数学插上飞翔的翅膀,是值得广大一线数学教师深思的问题。
1 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魅力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现代教学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
但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是单纯地将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引进,更应是教学艺术的有机融合。
只有这样,才能凸显它在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堂结构、革新教学设计、更新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进而让多媒体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保驾护航。
1.1 扩大信息容量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数学教学,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形成数学思维能力出发,精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用多媒体展示知识背景、知识点、辅助练习等)。
这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接受的信息量要比常规课堂大得多,不同层次的学生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汲取所需,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要求。
此外,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大容量储存数学信息的优势,在教学生涯中相互借鉴,在反思、完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加深对科学家赵爽弦图的了解,再模拟演示方格图,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另一方面培养他们严谨的治学精神。
1.2 建构温馨的育人氛围课堂是师生点燃灵感、激发创新、集聚智慧的舞台;是师生在交往、互助的过程中,分享知识、交流经验、沟通情感的沃土。
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把自身的教学风格融入课件中,善于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建构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师生、生生互动的课堂情境,使每个学生都能敞开心扉,克服在数学学习道路上的种种困惑,用快乐的心情、健康的心态接受新知识。
信息技术,为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插上翅膀【摘要】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揭示数字化教学的趋势。
在将重点讨论信息技术为数学课堂带来的创新以及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数学教学效率的方法。
将探讨智能化教学工具的应用、虚拟实验室的建设以及在线学习平台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影响。
结论部分将强调信息技术为数学课堂注入活力,助力高效数学教育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数学教育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机遇,为学生提供了更加高效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工具和手段,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数学课堂将迎来更加丰富和有趣的教学体验,助力学生在数学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和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数学课堂、创新、提升效率、智能化、虚拟实验室、在线学习平台、活力、高效教育、发展。
1. 引言1.1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教育领域的面貌,为教学提供了更多元化、个性化的可能性。
在数学课堂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也逐渐成为教师们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通过引入各种数字化工具和平台,教师可以更好地与学生互动、展示数学概念和方法,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教学资源的丰富化和多样化方面。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课堂讲解为主,学生的学习方式较为单一。
而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形式的学习资源,如动态演示、数字模拟、互动游戏等,使学生在丰富的学习内容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信息技术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独立学习的机会,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学习、自主测试,从而提升数学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1.2 数字化教学的趋势数字化教学的趋势正在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意识到数字化教学的重要性。
数字化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使教学更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
让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传统教学方式必须改进。
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整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式。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多媒体信息技术有效运用、服务于教学过程,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进行论述,期望对广大教师能够提供参考,促进教学发展。
标签:多媒体信息技术;小学数学随着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广泛应用,教育教学领域也受益颇多。
教育现代化要求学科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为学生挖掘丰富的教学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渠道,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这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材改革、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高效运用多媒体技术改善教学手段,变革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是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改革应用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就是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与现代教学思想与方法有机融合,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备课时,利用信息技术结合課程目标将课本上抽象、静态的数学知识添加动画、声音、背景等,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难点、重点。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查阅资料、交互反馈,提升自学能力,提高学习主动性。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介入,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实验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学生综合素质稳步提升。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心理学研究发现,儿童的活动受需要的兴趣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知识本身具有的抽象性和严谨性很难让学生提起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改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搭建立体、丰富、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信息传播改变了以往单一输出的方式,小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继而转化为学习兴趣,参与热情与学习效率就极大提高了。
比如学习《分数大小比较》时,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讲述“唐僧师徒分西瓜”的故事,作为课前导入。
让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摘要:在新科技普及下的教育环境要求从教者不断改变教学方法,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小学数学教学的不断优化。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整合网上海量数学教学资源,为数学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关键词:新科技;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资源在信息技术普及以来,关于多媒体技术如何与小学数学教育整合的问题始终受到各地教师的关注。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各地教师的共识,但是,如何应用、频率如何则是备受争议的话题。
本文将就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上的应用方法和频次等相关问题做一阐述,以咨赏鉴。
1.激发兴趣,提高参与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而小学数学更是基础中的基础,一定要让学生学好。
要想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程,培养其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第一位的。
小学生探索欲强,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而在多媒体技术条件下呈现的多彩多姿的图片和卡通形象无疑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来了,对课堂的参与度也就提高了。
如此一来,教师的授课效率也就提高了。
比如,在学到《圆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个图片,图片上画着一个苹果,苹果周围站着几个孩子,现在教师如果下令让孩子们去抢那个苹果,当然是谁距离苹果最近谁最具有优势。
那么,为了公平起见,学生怎样站才能保持同苹果距离是一样的呢?通过比较三张图片,最后学生发现,学生围着苹果站成圆圈最公平。
如此一来,学生非常直观地了解了圆的一个特征——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相等。
如此形象的演示,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参与度。
2.化静为动,揭示内在规律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数学公式和定理的推导过程时,都是在黑板上画图讲解,公式和定理的导出过程始终是以静态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的。
面对此种教学,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些吃力,学习体验感不强。
多媒体信息技术改变了这一现状。
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一个最大优势——让静态过程动态化,让平面效果立体化,让抽象内容形象化。
CETE 环境构建
2013年1月中 第02期(总第296期)
10.3969/j.issn.1671-489X.2013.02.044
信息技术给数学插上飞翔的翅膀
——浅谈多媒体技术与数学课堂有效融合
■张素玲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那么,如何规避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几种误区,发挥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魅力,让信息技术给数学插上飞翔的翅膀,是值得广大一线数学教师深思的问题。
1 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魅力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现代教学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
但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是单纯地将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引进,更应是教学艺术的有机融合。
只有这样,才能凸显它在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堂结构、革新教学设计、更新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进而让多媒体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保驾护航。
1.1 扩大信息容量
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数学教学,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形成数学思维能力出发,精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用多媒体展示知识背景、知识点、辅助练习等)。
这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接受的信息量要比常规课堂大得多,不同层次的学生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汲取所需,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要求。
此外,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大容量储存数学信息的优势,在教学生涯中相互借鉴,在反思、完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勾股定理
的发现过程,加深对科学家赵爽弦图的了解,再模拟演示方格图,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另一方面培养他们严谨的治学精神。
1.2 建构温馨的育人氛围
课堂是师生点燃灵感、激发创新、
集聚智慧的舞台;是师生在交往、互助的过程中,分享知识、交流经验、沟通情感的沃土。
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把自身的教学风格融入课件中,善于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建构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师生、生生互动的课堂情境,使每个学生都能敞开心扉,克服在数学学习道路上的种种困惑,用快乐的心情、健康的心态接受新知识。
这样的课堂,学生如坐春风,如饮醇酒,心智得到历练,想象得以飞扬,不觉自醉于数学知识的海洋里,身心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1.3 激发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的核心,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师的重要使命。
普遍认为:“当学生处于愉悦状态的时候,最有利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使‘学习是一种艰苦劳动’披上一层乐于主动接受的色彩。
”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巩固他们的学习动机,唤醒他们的求知欲望,甚至会燃起奋起直追的热情。
多媒体可以扩充信息量,有利于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艺术魅力和兴趣因素,这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匹敌的。
多媒体能把声、光、像各种媒介综合在一起,为学生创设逼真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有意记忆。
如在教学对称内容时,教师播放蝴蝶和蜻蜓的故事,优美的背景音乐、美
多媒体以其特有的魅力(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带来生机活力。
通过挖掘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独特魅力,提出将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操作有机融合的策略。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
习过程的核心,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师
的重要使命。
2013年1月中 第02期(总第296期)
CETE 环境构建
轮美奂的图片,对学生的视觉及听觉都产生强烈的冲击,注意力马上被吸引。
这时教师发问:为什么蝴蝶和蜻蜓会是一家的呢?很多学生都带着疑惑的表情寻找答案……这样音画结合的情境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知识的兴趣和欲望。
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振奋的精神参与教学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做到想学、乐学、善学。
可见,多媒体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很好的手段。
1.4 加快教师专业成长
21世纪将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教育正在经历由传统时代向网络时代转折的特殊时期,作为一个21纪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有意识地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以完善自己,不断地学习各种最新的教育理论以充实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时代的呼唤。
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发现,许多学校已经装备了高配置、高技术水平的多媒体教室,也鼓励教师主动利用这些条件,把教育信息化落实到实处,真正改善教学效果。
教师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凭着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断更新知识和方法,加快专业成长步伐,这是教师为未来适应岗位需求而作出的必然的选择。
客观上要求教师要具有现代教育观念,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逐步提高系统化教学设计能力,并能将新的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习惯将发现的新规律、新方法书于笔端,提升教育科研能力,这是时代对全体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力求成为现代教育的实践者、现代教育规律的发现者。
2 多媒体技术与数学课堂有效融
合实践
2.1 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初中生喜欢猎奇,尤其是对形象逼真、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动态图画、卡片、实物等特别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再现情境,播放音乐渲染情境,让学生在感受和体验中走进数学学习的殿堂。
例如统计教学,教师可播放动画吸
引学生(在动画中,有很多游乐的设施和游玩的人,在学生兴趣高涨的时候,教师让学生统计一些数据,然后师生共同探讨如何用图示来表现数据波动的大小),激发学生回忆统计图的画法及意义。
这样开放性的教学情景,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陶冶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学习状态之中。
2.2 用多媒体反馈思维过程
培养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及其应用的掌握和理解是初中数学教学的核心。
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思考与理解更本质的东西。
在课堂习题训练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在大屏幕上出示练习题目、明确答案;分组探究问题之后,可以借助多媒体将探究结果对比。
如探究: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能得到哪些平面图形?让学生4人一小组(异质分组)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动手操作,将结果合作交流。
学生从活动中体会到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先组内再班内分享成果,利用多媒体反馈,使获得的正确信息更加深刻、牢固。
2.3 用多媒体挖掘美育素材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数学本身也有无穷的美妙。
”数学美是一种理性美,数学美是隐敝的、深邃的美。
在数学教学中,适当运用大屏幕进行动画演示,揭示数学本身内在的美,如几何中许多图形的对称美、黄金分割的和谐美、三角形的稳定美等。
在学习三角形的性质时,多媒体随即播放演示文稿:画面在舒缓悠扬的音乐声中徐徐展现,蓝天中展翅翱翔的双翼飞机,暮色中的埃菲尔铁塔,灯火通明、川流不息的长江大桥……数学教师只要善于把这些美挖掘出来,就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
3 结束语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得好:“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为了能激发兴趣,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适时地、合理地运用媒体,真正发挥媒体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罗洋,黎桔.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思考[J].才智,2011(29).
[2]张小莉.多媒体技术辅助数学教学的点滴感受[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4):192-193.
[3]栗裕,郭红梅.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应用中的反思[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丰润镇中学)
培养学生对数学思
想、方法及其应用的掌握和理解是初中数学教
学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