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 第二单元 第3讲
- 格式:doc
- 大小:2.70 MB
- 文档页数:31
单元教材分析:(拼音部分)在拼音教材中,从第三课学习声母开始出现汉字。
在情境图中或情境图下,出现了词、短语和句子。
从第三课到第十三课,有一个由易到难的编排,刚开始是词,然后是短语,最后是句子。
在这部分,所有的音节都是学过的,都是可以由儿童自己拼读出来的。
这样,不但有助于巩固拼音,熟练拼读,而且儿童可以充分利用刚刚获得的拼音知识,及时运用于实践。
这样编排,不但能加强拼音与识字的结合,及时发挥拼音帮助识字的功能,而且对儿童来说,掌握拼音工具的过程,就不再单单是拼读能力形成的过程,更是早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
这样扩展汉语拼音教学的内涵和外延,不仅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获得初学语文的成就感,而且又是进行早期说话训练及提前阅读的一条有效途径。
以第课为例,第页,在这幅整合图中,随画面出现了“爸爸、妈妈、”这几个词语,要求认读的是“爸、妈”两个生字。
学生刚刚学习了拼读音节的本领,马上就可以用来帮助认读这几个汉字。
如第课,页,情境图中出现“马路、泥土”两个词语,要求学习其中三个简单的汉字。
可以看出,汉字的安排与汉语拼音的教学是融为一体的,而不是孤立于拼音之外单成体系。
拼音帮助认识汉字,汉字帮助读准拼音,二者相得益彰,协同发展。
一方面,最充分、最直接地体现了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为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从初入学就做好奠基工作。
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知识的价值,比了解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因为它关乎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内驱力。
什么时候学生会主动学习?当他能体会到知识的价值的时候。
学生学了拼音,就能学以致用,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感受语文学习的成就感。
这比单纯地学习汉语拼音,或是用口耳相传的办法学习汉字,又要高出一筹。
在拼音教材中编排了儿歌。
从学习声母开始,编排了十首儿歌。
这样,不但可以复现音节,巩固拼音,而且可以增加趣味性,加强语言积累。
在儿歌中,复现本课所有由新学的声母或韵母组成的音节,以加强音节的复习和巩固,激发儿童学习汉语拼音的成就感。
三年级起点第一册第二模块module 2 introductions一、teaching aims:1.have them hold the reading of unit 1.2.hold the introductions:hello,hi,how are you?.3.hold the main sentence pattern of unit 2:good afternoon.4.listen and sing a song—good morning sam.5.finish the exercises on the activity book.二、teaching emphases:1.the holding of the introductions..2.the main sentence pattern of unit 1.三、teaching difficulties:the correct pronounciation of the words:afternoon,name. 四、teaching ideas:have the students know the ways to introduce themselves.五、teaching tools:pictures,tape recorder,cassettes六、teaching sources:the different ways of introductions in america and the uk.七、teaching periods:4 periods八、teaching course:period 1teaching aims:have ss hold the introductions of the dialogue in unit 1. teaching course:(一) organization:1. sing an english song:hello,hello.2. do the actions..(二)wamerthe teacher stands at the door and greets the students as they come into the classroom.t:hello.hi,sam.the teacher stands in front of the class and greets all the students again and prompts them to answer.(三)new lessons:activity 1:listen and point:t:let’s play a game.the teacher explains that they have to greet their classmates once again.if the first student says “hi”,the other student has to say “hello”.the second student says “hi”if the first student says “hello”.the teacher does an example.t:hi. class:hello.show the pictures of this unit and encourage them to tell the story with imagination as much as they can.learn to say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fine—身体很好 boy—男孩子 girl—女孩have them know the meaning of them.read them after the teacher.read them one by one and match the reading spead of them. check the reading up and correct the pronounciations. activity 2:read the new sentences and act them out.----how are you?----i’m fine,too. and how are you?----i’m fine too.thank you.have ss hold the meaning of them above.try reading them following the teacher.pratise them in deskmates.read them one by one for 2 times.play the tape recorder and have them follow it.check up and correct the pronounciation.read them together on books.act the dialogue out in groups.(四)summing up:we’ve got much introductions this class and enjoyed ourselves,right?(五)homework:read the new sentences folloing the tape recorder and make a new free talk. period 2teaching aims:have ss hold the dialogue in unit 2teaching course:(一)organization:1.sing an english song.2.act it out:introduce themselves to each other.(二)warmer:play a game:the teacher explains that he/she is going to say different greetingsand farewells.the students have to respond with similar greetings of farewells.the game continues with the teacher saying the greetings faster and faster.(三)new lessons:tivity 1:listen and point:t: look at your books,please.the teacher asks the students to describe the pictures in chinese<sam greets to mr.li,and mr li asks him that “what’s your name?”t:close your books,please.now listen.play the tape and repeat it.the teacher plays the tape again,pauses it after each utterance and the students repeat the statements.open the books and point and say.the teacher plays the tape again and the students point to the appropriatepictures and say the sentences.t:good afternoon. (the teacher repeats the greetings.)s:good afternoon. (the teacher prompts the students to respond.)s1:how are you?t:i’m fine,thank you.t:what’s your name?s2:i’m sam……the teacher has another student ask the question.activity 2:act it out.t:look at activity 1 again,please.now point and say.read the dialogue after t.listen to the tape and follow.work in pairs amd act it out.(四)summing up:we’ve got m ore introductions this class.(五)homework:read the new sentences folloing the tape recorder and make a new free talk.(六)boardwords design:module 2 unit 2what’s your name?i’m sam.good afternoon.(七)summing after the class:period 3teaching aims:1.learn to sing a new song:good morning,sam2.do the exercises on the ab.teaching course:(一)organization:1.sing an english song:one two three four song.2.act it out.(二)revision:free talks:have two or three groups of class have a free talk to review the introductions learned before.read the dialogue learned in last class.(三)new lessons:activity 1:listen and say,then sing and do the actions. before singing the song:the teacher asks the students to describe the pictures. period 4teaching aims:1.play the game on the sb and act them out.2.finish the exercises on the ab.teaching course:(一)organization:1.sing an english song:good morning,sam.2.do the actions to review the words.(二)warmer:free talks:have two or three groups of class have a free talk to reviewthe dialogue learned before.review the whole dialogue and check the reading up one by one.(三)new lessons:activity 1:game:play and say.:open the students’ books and the teacher points to one student and say,then points another.the teacher explains the game.t:good morning!(t greets to boys!)boys:good morning,girls.girls:good morning,boys.then have them work in groups of four.play the game.activity 2:listen and match:the teacher asks the students to describe the pictures.the teacher asks the students what they think they have to do. listen to the tape and do.if it is too difficult to get the students to identify the characters initially,the teacher should point and say the names and the students can repeat them.listen again and match the pictures.activity 3:act it out.have ss watch the pictures on page 8 on their books. explains to the students and have them clear them.read the sentences after the teacher.then prepare to act it out in groups.act it out.(四)summing up:we’ve finis hed doing some interesting exercises and acted it out wonderful.(五)homework:review the whole module,read the dialogue and listen to the tape.(六)boardwords design:module 2 unit 3hello,i’m xiaoqiang.what’s your name?hi,i’m lili.(七)summing after the class:。
外研版三年级上册英语Module 1 GreetingsUnit 2 How are you?课题:Unit 2 How are you?教学内容:能听懂打招呼问候语与并回答。
How are you ? I’m fine, thank you.教材分析:1.《新标准英语》教材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爱好,教材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内容,以生动的故事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本课是《新标准英语》Module 1 Greetings的第二单元,这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How are you ? I’m fine, thank you.对话,熟练掌握知识,进行听说读的训练,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能听懂打招呼问候语与并回答。
How are you ? I’m fine, thank you.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们的听说能力,简单运用语言的能力.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性及主动学习的乐趣。
时间分配:40分(一课时)教学重点:熟练运用交际对话How are you ? I’m fine, thank you.教学方法:听说法、认读法、TPR教学法。
教学手段:录音机,句型及单词卡片,奖励小粘贴。
教学过程:一、热身运动1.师生问候2.唱一首英文歌曲“hello,hello”并跟老师欢快地做身体运动。
3.复习第一课对话.二、介绍新语言项目与教学方法a.会话教学1.先教单词fine.教师指着自己对学生说:I’m fine today. 用表情来表示出自己今天很好(指身体).并把fine一词写在黑板上,可向学生用汉语解释fine一词意思是身体好。
2.教师反复带读fine一词并检查学生的发音.3.教师和一个学生打招呼:hello,…… how are you ?然后指着黑板上fine 一词,启发学生回答:fine, thanks或fine, thank you.4.教师再和另一位学生重复刚才的会话.5.让一个学生向老师打招呼并问候,如:S: Hello, Miss…… How are you?三、新知呈现1.问个别学生How are you ? 引导学生答Fine,拿出句子卡片,领读。
《b p m f》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b、p,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正确认读b、p和单韵母ɑ组成的音节。
初步学习两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3.继续产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难点】声母b和韵母ɑ组成的两拼音节的正确拼读。
【学习工具】1.拼音工具:扭扭棒、面巾纸、拉拉卡等。
2.其他:PPT、四幅情境图、拉拉卡、拼音卡片等。
【学习流程】板块一:情境式驱动,快乐出发学b p活动一:车厢里遇见单韵母——复习ɑ o e i u ü“乘上拼音列车,玩游快乐学堂。
”前几天,你们乘着拼音列车,跟着黄老师玩游“开心农场”,还遇见了单韵母宝宝,还记得它们吗?瞧,1号车厢里坐着谁?生:ɑ o e2号车厢也坐了三个单韵母宝宝?谁来打招呼?指名小组读 i u ü。
活动二:车厢里认识双胞胎——认读声母b p有礼貌的小朋友,欢迎来到3号车厢。
我是芭比教官,还有一对双胞胎声母和我们一起出发。
(1)姓名牌上认一认b、p。
出示卡片,教师领读,指导发音技巧。
b:双唇轻闭憋住气,轻轻打开不吹气。
P:双唇轻闭憋住气,突然打开要吹气。
声母要读的又轻又短。
我们比一比谁能喊出它们的名字。
多形式认读。
(2)面巾纸前吹一吹,神奇的纸巾,帮忙辨析b和p。
(3)金手掌前吹一吹,帮忙辨析b和p。
自我评价:能喊出双胞胎名字的请举手,请在能量卡上的“巧嘴巴”点亮一颗五角星。
板块二:沉浸式学习,研学基地学拼读研学基地里有很多场馆,今天我们就跟着b和 p畅游声母户外训练营,好不好?活动一:基地门口猜一猜1.课件播放语音:欢迎小朋友们来到研学基地。
请根据图片,猜猜它是哪个声母宝宝?2.出示图片:,小朋友读b,,小朋友读p3.口诀来帮忙:伸出左手握拳头,拇指朝上bbb,拇指朝下ppp。
活动二:训练营里找一找1.出示情境图,找bp。
声母就是爱跑在前面,瞧它们一到训练营,就躲起来里。
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汉语拼音》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汉语拼音》教案示例教学重点:1、学会声母“y、w”,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i、wu、yu”。
3、学习“y、w”和单韵母拼成的音节。
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分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1、把学过的声母读一读,背一背。
2、读带调的`单韵母。
二、学习声母“y、w”和整体认读音节“yi、wu、yu”1、出示声母“y、w”的图。
2、请学生自己借助图学习字母的音形和整体认读音节“yi、wu、yu”。
3、分小组学习,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4、请同学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一讲怎样记住字母的音形。
5、教师强调“y、w”是声母要读得轻短些,“yi、wu”是整体认读音节,要读得稍长响些,应整体记忆。
6、指名读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教师及时纠正。
7、开火车读一读,横排读,采取多种形式读。
三、看图拼读音节1、先出示电脑课件:没有音节、没有动物的图。
(26页中间图)2、师问:图上都画了什么?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这幅图吗?(学生可以从碧绿的湖水、茂盛的大树、嫩绿的小草这几方面说一说)3、点击鼠标出示小动物。
再让学生说一说小动物在干什么?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4、最后电脑出示音节。
让学生试着读一读,读得不准时请别的同学帮助,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5、自由读。
6、同桌读。
7、指名读。
四、写声母“y、w”1、引导学生看书上的范字,看看是几笔写成的?占什么格?2、请同学说一说应该怎样写3、教师范写(1)“y”是两笔写成的,第一笔是右斜,第二笔是左斜,占中下格。
(2)“W”是两个斜上斜下写成的,不要写得太宽。
教师要重点指导。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5、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进行评改。
五、小结从开学到目前为止,声母教学我们已经学完了,大家学得非常好!要继续努力呀!。
常见天气系统高考第一轮复习教学设计学校:泸源中学学科:地理主备人:吴小琼备课组长:王丽美集体备课: 2014 年 10 月 10 日教学: 10 月 12 日至 10月 17 日一、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本板块的主要内容如下:本板块主要考查的问题如下:考点问题一:锋面系统考点问题二:高压(反气旋)与低压(气旋)系统。
考点问题三:锋面气旋对天气影响2.解析考点问题一:锋面系统(2014上海卷)(10)北半球西风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为南北两支,冬季,西风气流南移,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移动,带来暖湿气流,读图,回答问题。
23. 在我国,南支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从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成()A. 准静止锋B. 冷锋C. 反气旋D. 暖锋24. 在图示天气系统控制下,昆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为()A. 阴雨连绵B. 风和日丽C. 晴雨无常D. 暖锋【解析】:题干中提到冷暖空气“势均力敌”,故选A.【解析】:锋面雨的位置一般在锋面附近的冷气团一侧,而昆明在暖气团控制下,故天气晴朗,选B。
(1)从上述解答可以看出本题考查的知识如下:准静止锋的类型准静止锋的成因准静止锋控制下的天气(2)解答本题还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考查的思想方法和能力如下:识记锋面的特征、分类及对天气的影响根据题目弄清楚题目要求根据图文材料确定该锋面的类型及成因,从而确定其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上述2个问题考查了图文结合的思想方法和直观思维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所涉及的锋面类型、成因及其对天气影响要清楚,并能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出锋面的类型,然后结合有关锋面类型对天气的不同影响对各个选项作出判断。
(2014江苏卷地理)图3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A.甲 B.乙 C.丙 D.丁6.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 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 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2012·山东文综4、)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
下图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
读图回答22题。
22.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方是A.① B.② C.③ D.④小结:在第本轮复习中,要针对不同的锋面类型的成因及其对天气的影响展开教学和练习,使学生熟悉锋面的类型、成因及其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并基本能够较为熟练地解决根据图文材料,分析获取直接相关信息解答试题。
考点问题二:高压(反气旋)与低压(气旋)系统。
(2014年北京卷)图3示意北半球夏季4个气旋的移动路径。
读图,回答第4-5题。
4、气旋()A、①给南亚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B、②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C、③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D、④生成于太平洋热带洋面5、影响气旋④移动路径的主要是()A、东南信风B、副热带高压C、极地东风D、北赤道暖流【答案】4、D 5、B【解析】4、①位于大西洋,不会影响南亚地区;②从西南向东北移动;③是自西向东移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而④发源于太平洋低纬度地区,属于太平洋热带洋面,故选D。
5、北太平洋地域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受其影响,从高压流向低压,影响着气旋④的移动路径;而极地东风位于高纬度地区,北赤道暖流位于赤道附近,且对大气的运动影响最小,故选B。
1.从上述解答可以看出本题考查的知识如下:气旋对天气的影响气旋的成因2.解答本题还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考查的思想方法和能力如下:理解气旋对不同地区天气影响根据题目弄清楚题目要求。
根据图文材料地理定位,确定气旋对不同地区天气影响及特定位置气旋的成因。
上述三个问题都考查了图文结合的思想方法和直观思维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所涉及的气旋系统控制下的天气及成因要清楚,并能根据图文材料,对各个选项作出判断。
(2012·大纲全国卷)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
据此完成20~21题。
20.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21.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B.连绵阴雨天气C.强对流降雨天气 D.沙尘暴天气小结:要在第一轮复习中针对气旋及反气旋天气系统展开教学和练习,使学生熟悉所学过的不同高压(反气旋)与低压(气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并基本能够较为熟练地解决这类问题。
考点问题三:锋面气旋对天气影响(2013高考题安徽卷).(21分)图12为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图。
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
(10分)(2)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
(11分)【答案】(1)西南和东南部都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中部偏北气压低有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2)沙尘暴天气条件:气温回升导致表土解冻,蒸发加强,地表干燥,沙源丰富;冷锋锋前暖气团干燥,难以形成降水;气旋势力强,气流上升,形成扬沙;偏西风风力强劲,形成大范围沙尘暴。
1.从上述解答可以看出本题考查的知识如下:等压线判读自然灾害的分类及成因2.解答本题还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考查的思想方法和能力如下:(1)描述等压线的分布特征应从气压中心的分布、数值的递变规律、等压线的疏密关系上角度分别说明。
从图中可以看出西南和东南部都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中部偏北气压低、有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
(2)沙尘暴形成条件大风或强风的天气形势;沙、尘物质源基础;不稳定的热力条件。
另外前期干旱少雨,天气变暖,气温回升,是沙尘暴形成的特殊的天气背景;地面冷锋的形成与发展等。
上述两个问题都考查了锋面系统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描述等压线的分布特征应从气压中心的分布、数值的递变规律、等压线的疏密关系上角度分别说明。
并能根据图文材料,分析西南和东南部都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中部偏北气压低、有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
然后结合有关沙尘暴形成条件大风或强风的天气形势;沙、尘物质源基础;不稳定的热力条件。
另外前期干旱少雨,天气变暖,气温回升,是沙尘暴形成的特殊的天气背景;地面冷锋的形成与发展等知识对题目作出解答。
题组:小课题研究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常见形式。
下面是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案例。
请你帮助完成。
课题研究思路:确定课题→提出设想→搜集、处理材料→形成结论→拓展应用(一)确定课题:我国沙尘暴形成的原因研究。
(二)提出设想:a.沙尘暴多发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是沙尘暴形成的重要基础。
b.天气、气候因素对沙尘暴的形成影响很大。
(三)处理获取的材料并形成结论:材料一2009年4月10日下午沙尘暴区域(阴影部分)图材料二华北地区某地多年气候资料统计表材料三为加强对沙尘暴的研究,我国已建立了由激光雷达和地球同步气象卫星观测信息接收站等组成的遥感系统和由25个监测站组成的地面监测网络系统,覆盖了北方200多万平方千米的荒漠化土地。
(1)简述沙尘暴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
(2)分析图中天气系统对沙尘暴形成所起的作用。
(3)指出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季节并简要分析原因。
(4)简要说明高科技在沙尘暴天气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小结:要在第一轮复习中针对锋面气旋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展开教学和练习,使学生熟悉所学过的锋面系统的锋前、锋后及中部的天气状况,并基本能够较为熟练地解决这类问题。
二、目标及其解析1.目标(1)考点问题一目标识记锋面的特征、分类及对天气的影响根据图文材料确定锋面的类型及成因,从而确定其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2)考点问题二目标识记高压(反气旋)与低压(气旋)系统气旋的区别理解高压(反气旋)与低压(气旋)系统气旋对天气影响根据图文材料地理空间定位,确定天气系统的类型、成因及其天气影响(3)考点问题三目标了解锋面气旋系统理解气旋系统的形成机制,并能用简单的示意图说明其形成过程。
巩固锋面气旋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2.解析(1)识记锋面的特征、分类及对天气的影响就是指要求学生记住锋面的三种类型,各自形成过程及其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状况。
并能根据图文材料确定锋面的类型及成因,从而确定其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这是第一轮复习要达到的目标。
在本轮复习中,主要是要求学生记住锋面的三种类型,各自形成过程及冷锋和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状况。
准静止锋要掌握其分类,成因及影响。
(2)理解高压(反气旋)与低压(气旋)系统气旋的区别及其对天气的影响就是指要求学生记忆高压(反气旋)与低压(气旋)在不同半球中心气流、垂直气流、过境前后气压、天气状况、我国天气典型实例等方面的区别。
这是第一轮复习要达到的目标。
在本轮复习中,主要是要求学生记忆高压(反气旋)与低压(气旋)在不同半球水平气流、垂直气流、过境前后气压、天气状况、我国天气典型实例等方面的区别。
并能根据图文材料地理空间定位,确定天气系统的类型、成因及其天气影响。
(3) 理解锋面气旋系统的影响就是指要求学生记住锋面气旋系统的形成机制,并能用简单的示意图说明其形成过程。
学会用左右手法则判断不同半球锋面气旋系统中冷锋和暖锋的类型。
这是第一轮复习要达到的目标。
能在区域图中确定锋面气旋系统中冷暖锋对自然灾害形成的影响。
这是第二轮复习要达到的目标。
在本轮复习中,主要是要求要求学生记住锋面气旋系统的形成机制,并能用简单的示意图说明其形成过程。
学会用左右手法则判断不同半球锋面气旋系统中冷锋和暖锋的类型及其天气状况。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1.在解决考点问题一时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就是混淆冷暖锋的形成过程及其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状况,因为学生不能准确理解冷暖锋形成原因及过程示意图。
要解决这一困难,就要绘制天气图或借助课件动画。
本轮复习关键是要过绘制天气图或借助课件动画演示冷暖锋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并比较二者区别。
2.在解决考点问题二时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就是混淆高压(反气旋)与低压(气旋)在不同半球水平气流、垂直气流的区别,因为学生不能准确理解高压(反气旋)与低压(气旋)形成原因及过程。
要解决这一困难,就要绘制天气图或借助课件动画。
本轮复习关键是要过绘制天气图或借助课件动画演示高压(反气旋)与低压(气旋)的形成过程及其在不同半球两者在水平气流及垂直气流的区别,尤其是在水平方向上两者的风向的区别。
帮助学生理解两者过境前后气压、天气状况并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二者的区别。
3.在解决考点问题三时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就是左右手法则判断不同半球锋面气旋系统中冷锋和暖锋的类型,因为学生不能准确理解锋面气旋过程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