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鸭强制换羽技术
- 格式:pptx
- 大小:81.36 KB
- 文档页数:7
文/ 江西省奉新县畜牧水产局 敖礼林 陈兆虎 / 江西省奉新县老科协 陈彬 饶卫华提高蛋鸭产蛋量关键技术(下)编辑:张明海 nyzskxyz@ 畜牧兽医羽投饲90~100克,四天后适当限饲,以防增重过快影响产蛋。
换用产蛋鸭料;当鸭群产蛋率达到50%后,应让它们自由采食。
抓实防疫和消毒灭源(一)抓实防疫。
禽流感、鸭病毒性肝炎、鸭瘟等烈性疫病最有效的防治手段是免疫预防,蛋鸭如染发这些疫病是不能或难以治疗的,重大损失难以避免。
没病先防是上策,发病再治是下策。
蛋鸭的免疫程序养殖户可根据当地疫病发生种类、危害程度、发生规律等灵活制定。
现提供以下免疫程,仅供参考:1~2日龄,每羽皮下或肌肉接种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蛋黄抗体0.5毫升,或每羽接种鸭病毒性肝炎疫苗1毫升;2周龄、10周龄、22周龄,各每羽皮下或肌肉接种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0.5毫升;21~28日龄,每羽皮下或肌肉接种鸭瘟弱毒疫苗0.5毫升;40~50日龄,每羽皮下或肌肉接种鸭大肠杆菌灭活苗0.3毫升;70日龄,每羽肌肉接种禽霍乱多杀性巴氏杆菌活菌苗0.5毫升;150~160日龄,每羽肌肉接种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苗1毫升;170日龄,每羽皮下接种鸭大肠杆菌灭活苗0.3毫升;190日龄,每羽肌何时候都要保持干爽,湿度高和寒冷的季节,舍内地面铺干燥、新鲜的稻草等垫料并每隔6~10天更换1次;换下的垫料集中密闭发酵处理或烧毁。
鸭舍内外每隔5~6天打扫1次,认真清除地面、墙壁、水槽和其他用具等上的粪污、羽毛和垫料等,集中后密闭发酵处理;饲槽、水槽等每隔2~3天清洗和消毒1次。
发生疫情时,鸭舍内外每天清扫并消毒1次;工作人员及衣、帽等每进出1次都要消毒1次或更换1次已消毒的;外来人员或车辆进出鸭舍应行消毒;病鸭应隔离饲养,康复后方可入群;病死或重病无用鸭要行深埋等无害化处理。
无疫病时,鸭舍内外每隔5~6天喷洒1次0.3%过氧乙酸溶液或3%~4%来苏尔溶液等消毒,有疫情时每天消毒一次。
种鸭换羽是怎么回事种鸭换羽后多久产蛋种鸭换羽如何操作1、产蛋量的变化实施换羽后第2~3天产蛋率逐渐降低,到第5~7天全部或几乎全部停止产蛋。
同时断水、断料、断光时,产蛋率下降最为明显,蛋壳变薄,破损率高。
一般随着母鸭体重的恢复,产蛋率逐步回升,2个月左右可达到换羽前的产蛋水平或者更高。
断料后头几天仍在产蛋,为防止出现破蛋、软蛋,每只鸭每天应补给15克碎贝壳。
2、羽毛脱落的变化多数情况下,强制换羽开始后10天左右体羽脱落,15~20天脱羽最多,主翼羽脱换是逐渐的,一般到35~45天换羽结束。
换羽越完全,将来产蛋成绩越好。
3、体重的变化在断料开始前一天下午两点多钟称鸭的体重,由鸭舍内3~5个不同区域抓50~100只鸭称重。
冬天在绝食后的第三天,夏天在绝食后的第七天,春秋在绝食后的第五天以后,每天再在同一时刻称重。
普遍认为,体重减轻25%~30%,将来产蛋效果最好。
体重减轻过少,达不到换羽的目的,但最低不能低于1350克。
体重减轻过多,体重减少超过35%,又会使鸭的死亡率增加。
在未达到预定的目标体重之前继续绝食,达到降低的目标体重时,即可开始喂料。
鸭转入自由采食后2周,体重基本上恢复到换羽前的水平。
4、生殖器官的变化强制换羽期间由于饥饿导致母鸭卵巢和输卵管萎缩,重量减轻。
据报道,喂锌的母鸭,换羽第四天卵巢减轻75%,输卵管减轻50%。
直到停止喂锌后12天卵巢和输卵管的重量才恢复正常。
公鸭对断水、断料、断光的耐受能力很差,死亡率高。
换羽期间公鸭的睾丸重量显着缩小。
如换羽开始前睾丸重量平均为24~26克,30天后平均重量只有1.2克,60天后为1.4克,4个月后才达到22~24克。
强制换羽注意事项1、人工强制换羽的目的:种鸭自然换羽需3~4个月,而且换羽时间参差不齐,换羽期内产蛋少,种蛋品质下降.为提高产蛋率,生产上主要采取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种鸭的人工强制换羽是突然改变鸭的生活条件,造成应激,促使其羽毛脱落,然后人工拔去翼羽,从而加快换羽的进程,使羽毛生长整齐.实行人工强制换羽,换羽时间只需2个月左右.若正确掌握人工换羽的时间和方法,不仅可提高产蛋率,而且换羽后产蛋整齐,种蛋品质提高,还能提高种鸭耐粗饲及抗病能力,降低饲养成本.人工采取采取一定的措施(饥饿法,化学药物法、激素法等),使鸭子在极端条件下被动换羽。
这样鸭群换羽时间比自然换羽时间大大缩短,毛将在恢复喂料30-40天内全部更换完毕。
一般自停料日后推7-8周(49—56天)见蛋。
而且换羽也基本同步进行,换羽后开产一致,产蛋高峰集中。
但产蛋率比第1个产蛋年高峰低5-10个点。
2、饥饿法强制换羽的原理:判断喂料的依据,主要是失重率(28-30%),其他如个别鸭只打哆嗦、昏昏欲睡及羽毛的情况等只能作为参考。
3、严格执行换羽方案,作好每个细节,确保换羽效果。
4、因为鸭子在强制换羽的极端条件下,免疫力大副度下降,体质极度虚弱,很容易发病,所以必须每天对鸭群及环境彻底严格消毒,轮换使用消毒药,避免病原微生物对鸭子的侵袭。
5、坚决杜绝发善心,偷给鸭子喂料或供水,影响换羽效果。
6、是否必须将鸭子关在屋内?不必。
但游泳池不得放水,因尾脂腺无油,毛易湿透,容易感冒。
其次鸭子由于限水渴欲强烈,会喝游泳池的水容易感染病菌而生病,再则起不到限水的作用。
7、断饲后期,饲养员在舍内走动时,要轻手轻脚,以免动静过大,造成应激,加重死亡。
8、恢复喂料30-40天,鸭子大量掉毛,注意每天清扫舍内、外的鸭毛。
蛋鸭强制换羽技术
1.时机把握蛋鸭实行人工强制换羽,必须选择适宜时机。
一般可观察喙、蹼等处色素的退变情况。
如绍鸭的喙、蹼可由桔黄色变为淡黄色,直至近于苍白色,表明再经3~4天,即可实行人工换羽。
2.换羽方法一般分停产、拔毛、恢复三个步骤。
停产通常在强制换羽的前2天,减料一半,每天由饲喂4次改为2次,夜间停止光照,舍内不加新鲜垫料,不予放牧。
第3~4天仅供青料和饮水,紧接2天只给饮水,以后1周只喂青料和少量粗料。
经此剧变,蛋鸭体脂消耗殆尽,体重急剧下降,即可实行拔毛。
一般先拔主翼羽,由内向外逐渐试拔,后拔副翼羽,最后拔尾羽。
如试拔时拔羽较易,毛根尖端不带血肉痕迹,则可将羽毛一次性拔完。
拔毛后尽快恢复正常饲养水平。
经2~3周新羽普遍长出,即可放牧,加强活动,增进食欲,促其尽快产蛋。
3.注意事项强制换羽时间一般在产蛋12个月后进行,最好在产蛋率60%时开始。
这时蛋鸭体质好,换羽期死亡率低。
强制换羽期间要将栏舍打扫干净,清除垫草,避免蛋鸭因饥饿吞食杂物造成死亡。
恢复喂料时应逐渐增加给料量,否则易发生食滞。
蛋鸡强制换羽的方法
有化学法、激素法和畜牧学法等3种方法。
畜牧学法是最传统性的强制换羽方法,也是目前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好的方法。
通过断水、断料、断光,人为地为鸡施加应激因素,打乱鸡的正常生活规律,给鸡造成突然性的生理压力,激素分泌失去平衡,血中促黄体素下降,又促使卵巢中雌激素减少,结果卵泡萎缩,引起停产和换羽。
注意的要点:
1.选择换羽时间。
在秋冬之交的季节进行强制换羽的效果最好,这与自然换羽的季节相一致。
2.挑选健康的鸡。
强制换羽对鸡体来说,是十分苛刻的残酷手段。
因此,必须把病弱的个体挑出,只选临床上健康的鸡进行换羽。
3.据产蛋率而定。
产蛋率低于50%时进行强制换羽为好。
4.切忌连续换羽。
切忌连续强制母鸡换羽和强制公鸡换羽。
已结東了换羽的母鸡不应再行强制换羽。
5.清扫环境卫生。
平养鸡实行强制换羽时,应注意及时清扫脱落的羽毛和其他杂物,防止因饥饿而啄食这些东西,引起消化道疾病。
6.增加微量元素。
为提高强制换羽效果,换羽后的鸡饲料中多维素及微量元素可比换羽前适量增加。
- 1 -。
强制母鸭换羽能提高产蛋率人工强制换羽是人为地强制鸭群停止产蛋,加快换羽速度,促使鸭群整齐开产,提高产蛋量的一个重要技术措施,很多地方使用这一方法来提高产蛋率。
产蛋鸭春季及初夏产蛋较多,到了夏至时开始换腹部羽毛。
这时一边换毛一边产蛋,到立秋时身体极度疲劳,逐步换掉大毛,产蛋率也随之下降,直到停产。
由于个体的营养状况和生理机能的不同,停产换羽的起止时间也参差不齐,如任其自然换羽,需4个月左右才能恢复开产,使鸭群的产蛋率大为下降,而且蛋的品质也比较差。
如果人为地强迫鸭群在短期内停产换羽,然后加强饲养管理,就可以缩短休产期,促使鸭群增加耐粗、耐寒能力,提早开产,而且所产的蛋大而整齐,同时便于管理。
据实践,采用人工的方法强制母鸭换羽,能使母鸭年产蛋量提高30%~40%。
人工强制换羽大多是针对1岁龄的母鸭。
其他未成年的母鸭或2年以上的老鸭以及品种不好的母鸭,如产蛋率在30%以下或完全停止产蛋的,均不进行这项工作。
人工强制换羽,一般都在产蛋后期,产蛋率下降到30%左右,母鸭羽毛零乱,个别已出现脱毛现象时进行,同时还应兼顾到农田放牧觅食遗谷的时间和产蛋孵化育雏的淡季平衡供应的需要。
确定适宜的拔羽时机应根据产品全年均衡供应和市场需要,一般应掌握以下几点:一是观察喙、蹼等处色素的褪变情况。
通过改变饲养管理和环境条件,鸭体由于营养缺乏而体质消瘦,导致喙、蹼等处色素褪变,这表示再过3~4天即可试行拔羽;二是观察两腿肌肉收缩情况。
由于停止饲喂,只给饮水或放牧,鸭体内所贮积的脂肪、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被迫分解,以供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
因此,在出现体重减轻、肌肉消瘦、两腿肌肉收缩时可以试行拔羽;三是观察毛根。
在试行拔除大毛时,若毛管尖端不带血丝痕迹,表明是拔大羽的最佳时机。
人工强制母鸭换羽的具体做法是:在强制母鸭换羽的前一天傍晚,紧逼母鸭往回走。
当夜起停止照明,不放牧,不出圈。
头两天喂料量减半,喂料次数也减半。
第四天仅供给清水和青料,再断料2天,以后一周内只喂一些粗料。
种鸭人工强制换羽方案一.强制换羽过程见下表二.实施措施:1.准备期:将跛行,体型较差的公鸭及腹水,过瘦,跛行或有病的母鸭挑出。
挑选要仔细,注意抗应激和抗生素药物的应用,2.实施期:从开始到体重下降28%为止。
①停水停料的第二天早4点称重,数量为20%。
计算平均体重。
②减少不必要的舍内工作,减少工作应激。
坚持隔日消毒制度,及时挑选死残鸭并做无害化处理。
③公母分栏:公鸭栏内加入6:1的盖印母鸭,到5周后公母混养。
④停料8-10天后开始拔羽,拔主副翼羽和尾羽,以毛根无出血为宜。
时间在给料前完成。
3.恢复期恢复喂料――产蛋5%①给料时要求各栏鸭数和饲料称重要准确,放鸭要合理,要每只鸭能及时吃到饲料,并保证供给充足的饮水。
②注意保持鸭舍卫生,及时更换垫料,清除舍内鸭毛。
及时挑选残死鸭并坚持隔日消毒,确保鸭群健康。
③5周开始公母混养,并增加光照每周1h直到17h。
混群后料量以公鸭当时料量给料。
④坚持每周称重。
通过称重来确定鸭群料量。
时间固定在每周一的早上4点为宜。
4 产蛋期:按照产蛋期日常规范操作。
及时补钙。
三:注意事项①停料前,给料前,混群,免疫及天气变化等都应投服抗应激药物。
应在停料投服抗生素药物,停料期间不宜给药。
②实施中从第7天开始要隔天称重,以此来确定给料量。
一定要在体重下降到28%时才能给料。
已达到最大量的消耗卵巢周围和腹部的脂肪。
③换羽适用于健康高产鸭群。
操作中鸭只的挑选和淘汰要认真执行。
恢复喂料和增加光照要逐渐进行。
④遇到疫情应终止换羽工作。
四.免疫1 注意事项:①最好进行抗体检测来确定免疫方案。
根据我们的环境情况,进行鸭肝,鸭瘟,禽流感(r-1 r-4r-5)即可。
②免疫时间应在喂料100克以上,鸭群恢复抵抗力时进行。
③免疫前一定要投服抗应激和营养药物。
2.免疫程序(建议)。
蛋鸭人工强制换羽分为哪几个阶段有何技术要点为了保持鹎群产蛋平衡,争取秋冬季多产蛋,冬季有较多的肉鸭供应市场,可以将一部分产蛋鸭在夏季实行人工强制换羽,在短期内恢复产蛋。
那么,蛋鸭人工强制换羽分为哪几个阶段?答:强制换羽分为以下三个步骤:一、停产阶段也叫“关蛋”:即在短短的几天里,使母鸭由产蛋变为不产蛋。
把要进行强制换羽的鸭子关在棚舍内不放牧,舍内保持较暗的光线,不清除垫草、粪便,有意将羽毛脏污,头两天仅白天喂两次,喂量为正常量的一半,夜里不喂;到第三四天仅供给水草和清水,或者连续2~3天不喂任何饲料,只给饮水;3天后才给粗饲料(糠麸、水草、瘪谷、番薯等)。
由于生活条件的急剧变化,鸭子前胸和背部羽毛已相继脱落,主翼羽、副翼羽和尾羽的根已呈现干枯透明而中空等现象,这时便可进行人工拔羽。
二、拔羽方法饲养管理技术" height="4001605/1H31232J-0.jpg"width="580" />在拔羽前必须详细观察鸭的生理变化,判断是否已到了拔羽的适当时机。
第一个特征是嘴、脚色素减退,如北京鸭的嘴、脚可由橘黄色变为淡黄色,最后近于白色;第二个特征是两膀肌肉收缩;第三个特征是羽管根部“脱壳”,这是拔羽前最重要的一个特征。
所谓“脱壳”,是指拔出的羽毛的羽管尖端不带血点和筋肉丝。
出现上述情况以后,便开即拔羽。
拔羽时,用左手抓住鸭的两翼,然后用右手由内向外侧,从第一根往第十根逐渐试拔。
先拔主翼羽,后拔副翼羽,再拔尾羽。
如试拔时不太费劲,拔出的羽根不带嫩尖或血液,可一次拔完;否则,.可隔2~5天再拔一次。
三、恢复过程母鸭拔羽后,再逐渐恢复正常的饲养管理。
但增加饲料不能操之过急,应由少到多,由粗到精,逐步过渡到正常。
每天除白天喂两次外,晚上增加一次,并在日粮中增加维生素饲料和矿物质饲料(如石膏),促使羽毛生长。
舍内每天要铺新干草,夏季要阴凉防暑,这样新羽毛可在拔除旧羽后25~30天长齐。
蛋鸭养殖的人工换羽技术种鸭如任其自然换羽,约需3-4个月的休产期,且参差不齐,使蛋的品质下降。
而进行人工强制换羽,可加速换羽进程,使休产换羽期缩短在2个月内。
换羽后,种鸭的耐粗饲和耐寒能力增强,产蛋整齐,蛋的品质好。
对饲养两年的种鸭群,目前各地普遍实施强制换羽来提高种鸭的产蛋率。
一、蛋鸭强制换羽的时间强制换羽一般都在产蛋后期,蛋用鸭的产蛋率下降到50%以下,且羽毛零乱,个别母鸭已出现脱毛现象时进行。
生产中多在10月前后停产期时进行人工强制换羽,同时,应兼顾到农田放牧、觅食遗谷的时间和产蛋、孵化、育雏的旺淡季节平衡供应的需要。
二、蛋鸭强制换羽的方法1、停产:将鸭群关到棚舍内,驱赶时有意惊扰,结合环境改变,白天关舍内不放牧,只给饮水不喂精饲料,仅喂少量的粗饲料(糠麸类),夜晚用很暗的灯光照明,经过以上种种刺激和7天左右的停料减料后,鸭子体重下降,体况消瘦,全群停产,羽毛也干枯脱落,便可实行人工拔羽。
2、拔羽:当鸭羽松乱,翼羽的羽根呈现干枯透明,可试拔翼羽,当易“脱壳”而不出血时,即可先后将双翅主翼羽、副翼羽和主尾羽全部拔掉。
拔羽时如毛紧且有出血现象,应间隔3-5天再拔,分2-3次拔完。
拔羽过早、过晚都会影响鸭的体重和新羽的生长。
鸭拔羽后的当天继续将其关在舍内或运动场,给予饮水和少量的谷实料,不放牧,以防止毛孔感染。
拔羽后第2天即可放水放牧,放牧距离应由近到远,时间由短到长,随即对鸭群实施恢复饲养。
3、恢复:鸭群经过换羽,体重减轻,体质衰弱,因此,拔羽后要加强饲养管理。
但喂料量要由少到多,质量由粗到精,逐步过渡到产蛋期标准日粮。
如果急剧增喂精饲料,会引起消化不良,甚至暴食而死。
拔羽后5天内避免烈日暴晒,以保护毛囊组织,利于新羽毛的生长。
当羽毛重新长齐,有光泽,鸭活泼有精神时,应尽快加料,多喂青绿饲料和动物性饲料,增加营养,促使其提前开产。
一般在拔羽后30-35天便可开始产蛋。
如果饲养管理得好,蛋鸭可再产9-10个月的蛋。
怎样给种鸭实行强制换羽种鸭自然换羽持续时间可长达3~4个月,产蛋率明显降低至停产,因此应用强制换羽,对种鸭实行人工应激,造成鸭新陈代谢紊乱,营养供应不足,使种鸭迅速换羽(45~60天),可快速恢复产蛋,以达到提高产蛋量的目的。
1人工强制换羽的时间通常情况下,种鸭在产蛋后第40周龄开始进行强制换羽,尤其是秋末冬初(9~10月份),日照时间渐短,种鸭开始缓慢自然换羽,这时用人工强制换羽代替自然换羽,能大大缩短换羽时间,可提前1.5~2个月恢复产蛋,提高产蛋量。
2人工强制换羽的技术要点2.1换羽前的准备:清点欲换羽的种鸭数量,然后将体重特大或特小及弱残种鸭挑出,并将体重合适(种鸭品种不同,换羽体重可能有所差异,但以随机抽样中的平均体重为准)的种鸭转移到另一个清洗干净,并经严格消毒的鸭舍。
2.2给予强烈的应激:种鸭进入新舍后,立即驱赶鸭群在舍内转圈跑动,令其受到惊恐不安的强烈刺激,同时用黑色编织袋或其他物品遮挡鸭舍门窗,使其黑暗。
2.3停水停料:在停止光照的同时,立即给鸭群停水停料,到第4天(夏季提前到第3天),开始供给饮水,第10天(夏季可延长到第13~15天),开始供给饲料。
2.4拔羽:强制换羽第10天时,可试拔几根种鸭的主翼羽,若拔时顺利,羽髓干白不带血,说明已到拔羽的适当时间。
可先拔主翼羽,后拔覆翼羽,最后拔尾羽,种公鸭连性羽也一起拔掉。
2.5重新给料:拔羽后当天,立即喂给糠麸等饲料,每天每只50g,分2~4次供给,同时加入适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等,第2天喂给75g,第3天喂给100g,第4天喂给50g糠麸料和50g全价饲料,到第6天逐渐改喂100g全价饲料,到第8天逐渐改喂粗蛋白含量为15.5%~16%的日粮100g,以后喂量渐增,每天递加10g,到第15天改为自由采食。
直到第5周后改喂粗蛋白含量达17.2%以上的产蛋鸭料。
2.6严格控制光照:当鸭群进入新舍时,为了给予强烈的应激,对鸭群停止光照,而当鸭群恢复给料时,应撤去遮光物体,给予自然光照。
强制换羽技术的名词解释强制换羽技术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禽鸟饲养领域的管理方法,旨在促使鸟类迅速更换脱落的羽毛并加速新羽毛的生长。
这种技术的原理是通过人工介入,刺激禽鸟体内的激素分泌,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换羽过程。
强制换羽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农业领域以及禽类养殖场等人工圈养环境中。
通过控制鸟类的换羽过程,可以有效地提高繁殖效益、增强禽类的抗病能力、改善饲养环境卫生等方面的问题。
具体而言,强制换羽技术的实施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将需要换羽的鸟类隔离,并提供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
这种封闭环境有助于减少外界干扰,为鸟类提供一个相对安静、安全的环境。
接下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摄入的营养物质,以及添加特定的营养补充剂,满足鸟类新羽毛生长所需的营养需求。
这一步骤非常重要,它可以通过提供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促进鸟类新羽毛的生长。
同时,为了刺激鸟类的激素分泌,加速换羽进程,通常会使用人工制作的光照条件。
在阴暗环境下,鸟类的激素分泌会增加,从而促进新羽毛的生长。
这种光照控制的方式可以帮助鸟类更快地完成换羽过程。
然而,强制换羽技术也存在一些争议和质疑。
一方面,一些动物保护团体认为这种技术可能对鸟类造成压力和痛苦,违背了动物福利的原则。
他们主张让鸟类自然完成换羽过程,避免人工干预。
另一方面,虽然强制换羽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鸟类的产蛋率和经济效益,但过多地使用这种技术可能会导致过度疲劳和身体上的负担,甚至可能影响鸟类的寿命。
鉴于这些争议和质疑,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对强制换羽技术的使用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和规定。
这些规定通常包括对饲养环境、饲养密度、营养配给、人工光照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鸟类的负面影响,并确保其健康和福利。
总的来说,强制换羽技术是一种常用于禽鸟饲养的管理方法,通过人工干预促进鸟类的换羽过程,以提高繁殖效益和鸟类的抗病能力。
然而,其应用也面临一些争议和质疑,需要在合理的限制和管理下使用,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鸟类的福利和健康。
392020.06的羽根呈现干枯透明时,可试拔翼羽,当易“脱壳”而不出血时,即可先后将双翅主翼羽、副翼羽和主尾羽全部拔掉。
拔羽时如毛紧且有出血现象,应间隔3~5天再拔。
拔羽过早、过晚都会影响鸭的体重和新羽的生长。
鸭拔羽后的当天继续将其关在舍内或运动场,给予充足饮水和少量的谷实料,不放牧,以防毛孔感染。
拔羽后第二天即可放水放牧,时间由短到长,随即对鸭群实施恢复饲养。
3.恢复 鸭群经过换羽,体重减轻、体质衰弱,要加强饲养管理,但喂料量要由少到多,质量由粗到精,逐步过渡到产蛋期标准日粮。
如果急剧增喂精饲料,会引起鸭消化不良,甚至暴食而死。
拔羽过程中要避免日晒或雨淋,以保护毛囊组织,利于新羽生长。
当羽毛重新长齐有光泽、鸭活泼有精神时,应尽快加料,多喂青绿饲料和全价饲料,增加营养,促使其提前开产。
一般在拔羽后30~35天便可开始见蛋。
如果饲养管理得好,一、强制换羽前的评估产蛋后期蛋鸭是否值得强制换羽再利用需要进行评估。
一是要了解蛋鸭前一个产蛋周期具体情况,一般前一个产蛋周期产蛋性能优势明显、蛋品均匀度好并质量高的蛋鸭,强制换羽的价值就高;二是查看现时状态,蛋鸭应相对健康,死淘率在正常范围内;三是抽检禽流感抗体保护力状况,确保抗体水平在5~6log2或以上。
二、强制换羽准备春季气温多变,要考虑强制换羽后鸭群的适应性。
应强化鸭舍防寒保温性能,对门窗的密封性进行检修,防止贼风进入;地面平养鸭舍垫料要厚一些,保持清洁干爽;检查料线、水线,确保饲料、饮用水充足。
三、强制换羽方法1.停产 将鸭群关到棚舍内,驱赶制造适度应激,改变环境和生活规律,白天关舍内不放牧,只给饮水不喂饲料或仅喂少量的糠麸类粗饲料,夜晚弱化灯光照明。
经过以上种种刺激和7~10天的停料减料后,鸭子体重下降、体况消瘦、全群停产、羽毛干枯脱落,便可实行人工拔羽。
2.拔羽 当鸭羽松乱,翼羽·新优技术·养殖世界YANGZHISHIJIE编辑:邓婧(dengjing_njzf@) 种养结合增效,产品丰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