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是这样教出来的(商国才著)思维导图
- 格式:xmin
- 大小:4.61 KB
- 文档页数:1
化繁为简,巧用思维导图学课文发布时间:2021-02-26T11:31:35.05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第31期作者:赖庆基[导读] 文章以课堂实例为证,展现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和课堂学习赖庆基清远市清新区第三小学【内容摘要】:文章以课堂实例为证,展现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和课堂学习,化繁为简,学会梳理、概括课文重点内容学习课文,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思维导图、重点课文、预习对于高年级的一些精读课文,课文内容深奥,要讲授的内容也多,学生难以理解。
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有不少的难度,讲了几个课时后学生还是懵懵懂懂的,不知云里,老师也顾此失彼,弄得筋疲力尽。
这时,思维导图就是一个好帮手,化繁为简,简单却又很有效地整合了课文信息,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变得轻松起来。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
因此,在教学上灵活运用思维导图,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因为是初次接触思维导图,本人对思维导图的引导和运用还不够熟练,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先从大方向上为学生制定主图,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画出分支,并配以精简文字、图案概括内容,最后集思广益,选择最有效的元素归纳。
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较快熟悉、理解、运用思维导图,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加深对课文的记忆和理解。
下面从日常的教学中,选取几篇利用思维导图教学的实例,共同探讨思维导图在教学上的优化。
在教学语文出版社S版的第13课《海水为什么是蓝的》时,根据课文的主线:“为什么说是地中海轮船上的那个小男孩的问号,把拉曼领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领奖台?”我将导图设计成台阶式,寓意课文主人公从一个问号开始,经过探索研究,最终登上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领奖台的故事。
台阶内的内容由学生填写,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步骤。
这一新鲜的概括方式,为学生在预习和课堂小组合作时增趣不少。
学习好很简单——教育教学的十幅思维导图《学习方法宋玉丨文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好,其实这并不难。
首先,要让他知道,帮人比成绩重要。
二是努力比分数重要。
三是体验与捕捉生命美的能力。
具体方面,一是要注意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二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是要找到适合他自己的学习方法。
另外,要会思维,重思维,善思维,学习怀疑,逻辑推理,观察,想像,创造等。
也要学会与人合作的能力。
这不仅决定了儿童的未来,而且能够极大地影响他的学习,乃至他的学习效果与方法。
其他还有很多。
另外,要注意,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尤其是在儿童的心,任何事情都是游戏。
不要把学习弄成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这样的学习是不可能有效果的,也不会有结果的。
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把二者合一,是学习的一个窍门。
附:揭示教育教学的十幅思维导图(2013-03-10 23:35:40)转载▼标签:转载原文地址:揭示教育教学的十幅思维导图作者:独语斜阑揭示教育教学的十幅图片【教师】站上讲台的教师,是合格教师;站稳讲台的教师,是骨干教师;站好讲台的教师,是专家型教师。
【教育例举】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老师,你不是“救世主” 王敏勤:和谐教学的五个环节离异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影响身心理健康是良好素质的基础世界上最准的性格测试高考前考生心理辅导的典型案例肢体语言:心理活动的载体办公室的心理污染高考后考生负面心理与家长调理心育案例:正确面对学习的困扰,勤奋快乐的成长“高效课堂”考察学习的九点感想孔子语录100 句安全教育:中学生自护自救安全常识揭秘培养高考状元的四大家教秘笈一位退休老师对教书的认识班主任该看的十个故事把孩子交给老人抚养的三大问题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家教类型学业水平考试的最大弊端新中国历年高考作文题家庭教育:学会尊重你的孩子雷夫的十条经典教育语录方块字:汉字书写笔顺规则成就=素质+ 努力+ 机遇:李镇西成长路上遇到的11 位贵人溺爱的表现与对策教学模板:考试光荣榜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功每个孩子都不一样魏书生给青年教师的建议董进宇博士:谈家庭教育有所为有所不为班主任工作密码有个妈妈的教育方法值得借鉴! 2012 高校排名:中国50 强& 世界100 强课堂教学智慧十问五类学生适合自主招生高水平家长每天只问孩子四句话给新老师的20 条贴心建议家庭教育格言40 条王金战:别让成绩波动摧毁你的信心知识分子的九大素质清一解读:美国教育的八大缺陷高效课堂的九点感想朱永新教育的九大定律理性教师的牢骚:我只是个老师雷夫的十条经典教育语录教学智慧十问魏书生给青年教师的建议( 1 、2)董进宇博士:谈家庭教育有所为有所不为陶西平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给新老师的20 条贴心建议课堂观察评价的 4 维度【更多专题】情感专辑3 12 年被N 转12 年十字牌九字牌6 开心一刻集精品博文3 被转N 次博文特级教师孙维刚老师的数学最优学习方法作者:张老师特级教师孙维刚老师的数学最优学习方法作者:张涵老师(特莱美学校)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链接我曾仔细读过已故特级教师孙维刚老师的书,书里孙老师谈到如何在教学中利用结构教学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发布时间:2022-06-16T09:27:53.941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2月第4期作者:彭庄玲[导读]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重要组成部分,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思维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教师可以选择思维导图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加深理解和应用。
彭庄玲湖北省江陵县实验初级中学 434100【摘? 要】“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重要组成部分,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思维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教师可以选择思维导图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加深理解和应用。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巧用思维导图,通过助力课前预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构建生动课堂,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指导学生动手绘制导图,促进思维能力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思维导图;巧用引言思维导图关注思维的逻辑性和发散性,帮助学生凝练思维发展的框架,开拓思维发展的方向。
小学生的知识经验一般比较表层,其思维特点主要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应用思维导图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因为思维导图具有将知识可视化分解化的特点,它凭借图形、线条、符号等方式的连接,将复杂的知识体系以结构图的方式清晰地表现出来。
一·思维导图构建生动课堂,激发参与学习兴趣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来说,只有活泼生动的课堂,他们才会有兴趣参与其中,否则就会经常出现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高效开展,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巧用思维导图,为课堂增添趣味性和新鲜性的元素,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提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要注重做好课前准备工作,通过对课文的整体了解,绘制一幅可以体现课文整体内容的思维导图,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出来,并且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课前预习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学生就能发现自己对课文理解所存在的问题,之后教师指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随着课文讲解的不断深入,学生还会产生更多的疑问,教师就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发散式思考,对问题进行细化分析处理,学生可以大胆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在兴趣指引下,语文课堂就会变得活跃且高效[1]。
思维型教学五大基本原理(一)思维型教学五大基本思维型教学是一种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以下是思维型教学五大基本,让我们来一一了解。
前提原则: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性在思维型教学中,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性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学科体系的逻辑性,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本质,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基本: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思维型教学的核心方法之一。
它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积累经验,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
第二基本:调整教学评价方式思维型教学中,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传统的评价方式可能会让学生失去积极性,而调整教学评价方式则能够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第三基本:借鉴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常用的思维工具,它能够帮助学生整合知识,构建知识框架。
在思维型教学中,借鉴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第四基本: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的方法,它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实践和探究来学习知识。
在思维型教学中,探究性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五基本:强化课堂互动思维型教学中,课堂互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强化课堂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让学生在开放、自由的氛围中学习。
总结通过以上五大基本,我们可以看到,思维型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
当然,这只是思维型教学的入门部分,随着我们对思维型教育的深入了解,我们会发现思维型教育还有更多的精髓等待我们去探索。
如何实施思维型教学?要实施思维型教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进行思维型教学时,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等,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和学习兴趣。
2. 创建合适的学习环境创建一个合适的学习环境对思维型教学至关重要。
巧用思维导图教学提升初中数学复习课效率发布时间:2021-01-15T16:04:16.37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第29期作者:王金华[导读] 思维导图教学的方法,可以促使初中的数学教学效率获得全面提升,让学生养成一个相对比较优质的综合能力,在完成初中数学复习的时候,使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不但可以让数学知识网络构建的更加全面。
王金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白桑关镇高庙九年一贯制学校 442000摘要:思维导图教学的方法,可以促使初中的数学教学效率获得全面提升,让学生养成一个相对比较优质的综合能力,在完成初中数学复习的时候,使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不但可以让数学知识网络构建的更加全面,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的优化数学复习的整体内容以及方法,可以比较有效地实现在进行初中复习课过程当中的教学价值,而使用这种相对较为先进的教学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完成复习课的教学,可以让复习内容和复习方法都得到优化,并且可以组织一个更加全面的知识网络,使知识得到巩固,并且可以充分的实践课程价值。
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了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提高初中数学复习课效率的方法。
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复习;教学;知识网络引言:初中阶段的教学是非常关键的,对于未来的学习以及高考,所具备的意义都是非常重要的,而数学成绩想要提升,除了要促使数学课堂更加高效之外,不管是在课上复习,或者是在课后复习,都是极其重要的。
通过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完成数学复习课程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的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同时也要让学生更加清楚的了解所学的数学科目,让学生可以在进行数学学习的时候,拥有更高的效率,让教学质量能够有所保障,提高学习成绩。
一、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数学复习准备工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课前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准备的足够充分,学生才能够学有所得。
通过思维导图完成课前准备工作,教师要结合课程目标以及内容,来完成课程制作的任务。
思维导图,十招教你高质量陪伴读透原版(纯干货)天使爸天使爸想告诉大家,千万不要被思维导图本身所束缚,工具再美,实用才是王道!运用在阅读技巧中,思维导图的精髓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习惯的培养。
阅读的过程本身也是思考的过程,READING IS THINKING!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思维本身是虚拟的,家长很难有抓手去衡量自己或者孩子的阅读能力,而思维导图就能很好的将阅读内容可视化,通过导图的使用,不仅能训练我们的框架性和逻辑性的思维能力,更能帮我们理清故事里的人物关系、事件发展的主线、矛盾冲突的解决、人物性格差异带来的命运不同等等。
但是阅读技巧只有思维导图(Thinking Map)这一种吗?肯定不是。
本文我们就将以《老鼠记者-2》的故事为案例,以思维导图为主要工具,穿插使用了一些其它适用的阅读技巧,这些阅读技巧的使用不需要专业的绘画技法与色彩搭配能力,简单高效却又非常直观的可视化了阅读的主旨。
《老鼠记者》是一套适合6~12岁孩子的经典章节书读物,畅销全球1.15亿册,130多个国家地区争相出版。
2001年,作者Elisabetta Dami凭借《老鼠记者》获得了安徒生奖。
主人公Geronimo Stilton更成为全球最著名的童书形象之一。
主人公“老鼠记者”Geronimo Stilton到埃及去看过木乃伊;曾登上珠峰发现了长毛猛犸象的化石;他也去过热带森林,学会了很多炫酷的野外生存技巧……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目的地,每一次的阅读,都是一场跨国之旅。
无论是从趣味性,还是科学性,这套书都很好地做到了寓教于乐,既让孩子在阅读中收获极大地乐趣,又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
本文挑选了Geronimo的古埃及之旅。
不幸的Geronimo被外公督促着节省一切开支,卖掉了心爱的古董家具,辞掉了所有的员工,还不得不自己兼职所有的职务,但是外公却还分配给了他一个新任务——去埃及采访一位科学家!去埃及!?Geronimo马不停蹄的奔去了飞机场,但是接下来的旅程会怎样呢?和天使爸一起,用这十个颇具实用性的阅读工具来感受Geronimo在埃及的经历吧!圆圈图圆圈图类似于头脑风暴,可以把所有与主题有关的内容统统放到外圆中。
第四篇——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的“英睿德家庭教育”分享节目,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如何通过九商培养孩子”系列的第四篇-“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情商”是情绪智力商数的简称,由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塞拉维教授和约翰·梅耶教授在 1990 年时,首次提出。
1995 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出版《情绪智力》一书,在书中,他认为情商包括五方面的能力: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
已有的研究表明:情商的形成一般是在婴幼儿时期,成熟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
情商与先天素质有关,但主要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中逐步发展和提高。
我国现代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期(自出生到 7 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
”由此看来,幼儿时期是培养孩子情商的关键时期。
今天,我们先就关于培养孩子情商中的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这方面,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心得体会。
情绪是什么呢?情绪就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表现。
认识自身的情绪就要引导孩子准确地感知、理解自己的喜、怒、哀、乐。
一些家长不理解孩子情绪发展的复杂性,他们希望孩子总是开心地微笑。
孩子一哭闹,他们就会近乎神经质地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
其实,这样孩子就失去了体验更丰富的情绪的机会。
研究者通常认为痛苦、快乐、兴趣、惊奇、厌恶、愤怒、惧怕、悲伤等 8 种基本情绪是人类婴儿从种族进化中获得的,也就是与生俱来的,所以我们有必要让孩子尽早体验并丰富这些情绪。
有时候需要让孩子体验一下买不到心爱的玩具的失落,体验一下被小朋友拒绝的沮丧,体验一下被大孩子欺负的痛苦,体验一下等待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开始的焦虑,体验一下被成年人认可的喜悦,体验一下行走在黑夜的紧张,体验一下被人嘲弄的郁闷……要想让孩子认识自身的情绪,作为家长,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被孩子的情绪所左右。
我这样用思维导图教孩子深度阅读(转)欧阳家百(2021.03.07)热度5已有 109 次阅读2016-4-20 13:34 |个人分类:转载|系统分类:其他| 思维导图“阅读”是我最关注的教育话题之一。
从女儿11个月起,我们就开始了“亲子阅读”之旅,读书贯穿了女儿双语启蒙的整个过程。
随着孩子进入小学阶段,“阅读”这个曾经得心应手的老题目却让我困惑起来。
女儿很喜欢看书,是班级里有名的小书虫。
我却从她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经的阅读方式——把读书作为消遣,沉浸于曲折的情节或细腻的描写,阅读的过程缺乏思考和对知识的消化吸收。
在女儿已经养成看书习惯之后,我该如何引导她学会更深入的阅读呢?与此同时,如何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思辨能力,是另一个给我带来更多困扰的问题。
2014年孩子进入小学,我开始教她同步使用加利福尼亚小学教材。
一年级的Science(科学),每一课都在重复“观察、提问、做计划、实施、记录结果、反复实施、得出结论、交流”这8个步骤,将科学方法反复灌输给学生。
当我看到这8个步骤时,不由得苦笑自己弄明白这个方法竟用了三十多年。
2012年撰写MBA毕业论文时,我自认为初稿写的无懈可击,有问卷、有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有理有据。
然而,我兴冲冲的将论文初稿提交上去,却遭到了导师的当头棒喝,她直言整篇论文完全没有逻辑可言。
这篇论文最终大改了两次,真是脱了一层皮才通过了答辩。
这件事刺激到了我。
无论如何,我也接受了近二十年的正统教育,竟然不具备基本的研究思路,这真是赤裸裸的讽刺啊!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亲身经历,在对孩子的培养上,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补偿大环境的不足,帮助孩子保有洞察问题的好奇心,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帮助孩子不是习惯于接受知识和观念的灌输,而是通过思辨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
带着困惑的阅读总能有不一样的收获。
小花生网发布了一系列介绍国外教学常用的阅读、写作工具的文章,缘此我初步接触了Thinking Map(思维导图),发现这个工具很贴近女儿当前阶段(小学二年级)的认知和表达能力,并冒出了教孩子使用思维导图来辅助阅读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