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分镜头式拉片
- 格式:doc
- 大小:185.50 KB
- 文档页数:23
《霸王别姬》——小癞子之死段落分析一、分镜头剧本22中景固定小癞子嚼冰糖葫芦板子声,班主骂声,小癞子嚼冰糖葫芦的嘎嘣声1023 中近景固定班主打小豆子的发怒的表情和动作叫骂声,板子声3 24 近景固定小石头爬向小豆子,要小豆子讨饶说话声,板子声,骂声825 中近景固定班主打小豆子同上 426 近景固定小石头要小豆子讨饶,小豆子不吭声,小石头慢慢站起同上927 全景固定小石头冲向班主,班主拿板子打小石头同上 328 近景固定小石头受伤的脸无声 229 全景固定小石头冲向班主被班主退开,站起来,又一次冲向班主同期声730 近景-全景固定班主听到出事的消息跑向屋里嘈杂声,隐约的锵声831 近景跟拍,拉小石头等人也向屋里走去嘈杂声加上锣鼓的锵声632 远景固定小癞子吊死在房檐上,屏风倒下,扬起尘埃锵声更重,微弱的哭声10二、镜头画面剧本镜头1 镜头2镜头3 镜头4镜头5 镜头6镜头7 镜头8镜头9 镜头10镜头11 镜头11b镜头11c 镜头12镜头13 镜头14镜头15 镜头16镜头17 镜头18镜头19 镜头20镜头21 镜头22镜头23 镜头24镜头25 镜头26镜头27 镜头28镜头29 镜头30镜头31 镜头31b镜头32 镜头32b三、点评(一)镜头分析这场戏是“小癞子之死”,是继小豆子和小癞子出逃回归之后的一场戏。
除了一般的叙事镜头外,本段对于小癞子的描写共4个镜头,这也正是导演着力的地方。
前3个镜头的景别分别为远景、远——中,中景。
第二、三两个正面拍摄的固定镜头,小癞子的前景和后景分别设置了悬挂的绳子和飘浮的烟雾,来暗示他自缢的悲剧性命运。
第4个镜头,是本段的点睛之笔。
远景拍摄,空间内运用大量悬挂的绳索,小癞子悬挂在空中,紧接着屏风轰然而倒,激起尘土,《霸王别姬》的印象主义风格在这个镜头里得到充分体现。
镜头一:小豆子和小癞子回来,跟拍镜头。
弄堂里在开心自由玩耍的孩子和心情沉重的小豆子、故作镇定的小癞子形成鲜明对比。
《霸王别姬》分镜头脚本电影《霸王别姬》分镜头脚本:
镜号景别拍摄角度画面内容备注
01 全景正面两主角走进体育馆
02 远景正面段、程与戏迷对话
03 远景背面门关,灯亮,照射在主角身上
04 近景正面字幕《霸王别姬》
05 全景从左向右程和程母走在闹市,程母遭调戏
06 特写背面卖艺耍旗
07 中近景正侧面程母抱程看卖艺
08 全景正面卖艺耍杂
09 特写正面猴脸亮相
10 全景左侧杂耍叠罗汉
11 近景正面师傅发怒
12 中近景正面师傅遭人欺辱,求饶
13 中景右侧小猴被人抓回
14 全景正面猴脸破口大骂
15 特写正面程母表情
16 中景正面段准备碎石
17 中近景正面程的眼神
18 特写正面段的眼神
19 远景正面有死尸和磨刀匠的巷子
20 特写正面拉开段围巾和帽子
21 全景正面程母,师傅检查程
22 特写正面检查程的手
23 全景右侧师傅检查完毕,说话
24 特写正面程的眼神
25 中近景右侧师傅说话,喝茶
26 远景正面磨刀匠叫卖
27 特写左侧程母说话并哭泣
28 全景左侧程母下跪,师傅阻拦
29 中近景正面程眼神
30 全集背面程母拉程出门
31 全景正侧面程母切程手指
32 远景正面戏班训练,程的喊声
33 全景背面程母抱程跑回戏班
34 全景正侧面程钻桌底,程母捉程
35 远景正面戏班众人跑来
36 全景从右向左程母抓程,程跑
37 远景从左向右众徒弟抓程
38 中近景正侧面众人按程磕头
39 特写正侧面程按手印
40 近景正面程母摸脸。
霸王别姬拉片加人物机位图1. 引言《霸王别姬》是一部由陈凯歌执导的著名电影,于1993年上映。
作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霸王别姬》不仅在国内取得了巨大成功,也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赞誉。
本文将介绍《霸王别姬》中的拉片技术和人物机位图。
2. 拉片技术拉片是电影拍摄中常用的一种技术,通过改变镜头焦距来调整画面中人物或物体的尺寸。
在《霸王别姬》中,导演陈凯歌巧妙地运用拉片技术,以突出人物的情感和戏剧冲突。
2.1 拉近拉近是将镜头由远处缓慢拉近到近距离,通常用于强调人物情感的变化和紧张气氛的营造。
在《霸王别姬》中,拉近的技术常被用于展现主角之间的情感变化和心理压力的积累。
2.2 拉远拉远是将镜头由近距离缓慢拉远到远处,通常用于表现人物的孤独和无助感。
在《霸王别姬》中,拉远的技术经常被用于展现人物在困境中的无奈和痛苦。
2.3 拉慢拉慢是将镜头的运动速度减慢,通常用于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考过程。
在《霸王别姬》中,拉慢的技术常被用于展示角色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2.4 拉快拉快是将镜头的运动速度加快,通常用于表现人物的紧迫感和冲突。
在《霸王别姬》中,拉快的技术常被用于展现人物之间的对抗和战争的残酷。
3. 人物机位图人物机位图是指在电影拍摄过程中,根据人物的位置和角度来安排镜头的摆放。
在《霸王别姬》中,人物机位图被精心设计,以呈现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戏剧冲突。
3.1 主角机位在《霸王别姬》中,主角有两位,分别是陈世美和段小楼。
他们的机位图常常是面对面的,以展现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和冲突。
3.2 配角机位除了主角之外,还有一些配角在电影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配角的机位图通常与主角形成明显的对比,用于衬托主角的形象和情感。
3.3 群像机位在《霸王别姬》中,有许多场景涉及到大量人物的群戏。
在这些场景中,群众的机位图通常被设计成波浪状或尖锐状,以突出人物之间的对比和戏剧性。
4. 总结《霸王别姬》以其精湛的拉片技术和精心设计的人物机位图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电影拉片《霸王别姬》分析译名: Farewell My Concub ine 导演: 陈凯歌主演: 巩俐/ 张国荣/张丰毅年代: 1993年主要奖项:第4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故事分析演生角的段小楼与演旦角的程蝶衣是自小在一起长大的师兄弟。
两人合演的《霸王别姬》誉满京城,更约定合演一辈子《霸王别姬》。
但二人对戏剧与人生关系的理解有本质不同,段小楼深知戏非人生,程蝶衣则是人戏不分。
段小楼在认为该成家立业之时迎娶了名妓菊仙,致使程蝶衣认定菊仙是可耻的第三者,使段小楼做了叛徒,自此,三人围绕一出《霸王别姬》生出的爱恨情仇开始随着时代风云的变迁不断升级,终于酿成悲剧。
倒叙结构:从 1977蝶衣和小楼的重逢开始,然后回忆 1924到1966 年之间种种,而后仍回归到1977 最后的舞台上。
首先一句,“是您二位啊?!”——那时的蝶衣和小楼已是全副行头装扮,而工作人员的声音是从空旷遥远的地方传来的——能够从一定的距离上精确辨认出演员的实际身份,由此可知,蝶衣和小楼,当年的绝代风华。
也可窥见,京剧文化的生生不息。
人物形象之程蝶衣:程蝶衣是这部影片中最重要的人物形象,而表现他的执著与迷恋也似乎成了影片毋庸置疑的主题。
然而,纵观全片我们又不难发现影片其实还包含着另一个同样重要的主题———背叛。
与生活中那些同性恋者在性质上有着根本的不同。
他最根本的问题是而张丰毅扮演的花脸演员段小楼,则演出了背叛的角色。
……他的故事,是一个背叛的故事,先是背叛了自己的戏剧理想,后来又背叛了自己的妻子菊仙,背叛了程蝶衣。
”相对文字,电影具备极高的浓缩性,如同三个小时熬成的乡下浓汤,每个细节,细至一句台词一件道具,都值得探究。
金鱼——《霸王别姬》中斑斓的戏衣、朦胧的金鱼屏风、缱绻的梳妆台、寒光闪闪的宝剑……以几近恋物倾向的冲击,在审美视觉上留下了细致入微的深刻印象。
《霸王别姬》拉片作业《霸王别姬》“段小楼挨打”段落拉片作业一.分镜头:镜号截图景别运镜镜头内容长度声音1 全固定侍从和段小楼一起从成排戏装中走出4秒脚步声2 中固定侍从传话给关师父,说两位徒弟看他来了7秒渲染音乐、对白3 全中固定程蝶衣出现在段小楼背后,段小楼向关师父走近2秒渲染音乐、对白4 中固定侍从继续给关师父传话3秒渲染音乐、对白5.a 全中推拉段程二人将关师父从椅子上扶起并往前走28秒渲染音乐、对白、脚步声5.b 全推拉摇段程二人一起跪到了关师父前面渲染音乐、脚步声、下跪声、椅子声6 中固定菊仙从成排戏服中走出3秒渲染音乐7 中近固定关师父训导程蝶衣和段小楼8秒渲染音乐、对白8 全固定段、程二人跪在地上接受关2秒渲染音乐、对白师父训导9 中近固定关师父训导程蝶衣,并扔下烟斗8秒渲染音乐、对白10 全固定段、程二人跪在地上接受关师父训导7秒渲染音乐、对白11 近固定段小楼捡起烟斗,递给程蝶衣9秒渲染音乐、对白12 中近固定关师父催促程蝶衣动手2秒渲染音乐、对白13 近固定关师父蹲下来训导二人42秒渲染音乐、对白14.a 远全摇关师父拿起道具刀,狠狠地抽打程蝶衣27秒对白、抽打声14.b 全摇段小楼搬凳子和木桶,准备趴在上面让关师父打对白、抽打声、脚步声、凳桶声14.c 全摇段小楼脱下裤子,请关师父打他,菊仙不安,开始走动对白、脚步声、凳桶声15.a 近固定菊仙从戏服中走出,干扰关师父打段小楼28秒对白15.b 中摇关师父将菊仙扶到了椅子上对白、脚步声、椅子声16 远中固定侍从给菊仙上茶,关师父准备打段小楼5秒对白、脚步声17 近固定菊仙不满又无奈地看关师父和段小楼他们3秒环境音18 中近固定关师父用道具刀掀开段小楼的衣服2秒衣服声19 近固定菊仙不满又无奈地看关师父他们,并准备喝茶1秒杯盖声20 中近固定关师父用道具刀抽打段小楼2秒骂声、抽打声21 近固定菊仙不安地喝茶1秒段小楼的叫好声22 中近固定关师父用道具刀抽打段小楼9秒抽打声、骂声、叫好声23 全固定菊仙叫停关师父17秒对白24 远中固定段小楼叫停菊仙,并用巴掌打她5秒对白、巴掌声、茶杯落地声25 特固定菊仙对段小楼表达自己的不满16秒对白26 中固定段小楼和关师父看着菊仙1秒环境音27 特固定菊仙对段不满2秒对白28 中固定-摇段小楼抄起凳子要打菊仙5秒对白、凳子声、脚步声29 中固定菊仙表达她对小楼的不满,并透露自己已有孕在身11秒对白30.a 远中固定菊仙拂袖而去32秒对白、凳子声30.b 远固定关师父继续训导段、程二人对白31 特固定关师父一边训导段、程二人,一边的头按到了一起12秒对白、二胡二. 机位图:三. 段落分析:《霸王别姬》全片172分钟,“段小楼挨打”一场戏发生在第93分钟左右,历时5分多钟。
电影经典开场拉片什么是电影中的开场要交待时间、地点,给出人物关系的起点,交待人物的生存状态等要素,短短的几分钟却足以奠定整部电影的基调,这就是电影的开场。
十部电影经典开场拉片《革命之路》《大白鲨》《出租车司机》《八部半》《教父》《搏击俱乐部》《Love》《苏州河》《饮食男女》《霸王别姬》究竟什么样的开场才是最好的?大胆的设计风格、令人印象深刻的摄影都很重要,但是怎样运用才是最关键的。
下面,就让我们拉一拉这十部电影的经典开场。
电影中的开场开场是全剧结构中的一个独立单元,有自身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
开场的概念来自于戏剧,例如《哈姆莱特》的一幕一场可以说是戏剧开场的典范。
《哈姆莱特》的开场,笼罩着一种恐怖气氛。
通过守夜卫兵之口,介绍了危险的丹麦国情和紧张的国际形势。
其后,老哈姆莱特的鬼魂出现,揭示了宫廷发生的惨剧,预兆了全剧的悲剧结局。
鬼魂出现是一个例证性动作,观众可以从这个例证性动作中,感悟到全剧的风格和故事走向。
在《哈姆莱特》的开场中,莎士比亚不是通过文学叙述来介绍全剧的总情境和先行事件,而是采取模仿生活的戏剧手法,以具体任务冲突来展示环境。
电影叙事从控制情节的需求出发,借鉴了戏剧开场的技巧。
电影的情节量远远大于戏剧,要有力的控制剧情,必须有一个提纲挈领的印子,于是就在原来话剧的序幕、断音式开端的基础上,发展成了现在的电影开场形式。
在影视剧中,开场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自足的叙事结构单元。
开场要初步介绍全片的基本情境。
开场要完成的任务是多方面的:要交待时间、地点,给出人物关系的起点,交待人物的生存状态,提供主人公的例证性动作,按时风格体裁的特点,交待先行事件等等,它们涉及到总情境的所有内容。
影视剧的开场是全剧的浓缩,经常对剧情走向和特殊因素加以强调和按时;经常采用提示性对话或象征手法,喻示主题思想和人物命运。
戏剧开场的样式多种多样,一般分为热闹的开场和平静的开场。
早电影创作的实际运用中,人们将电影的开场分为热开场和冷开场。
电影一开头以虞姬自刎为片头背景,为此剧奠定一个悲剧的结尾做铺垫,利用全景(拍摄手法)将片名和壁画上的人物囊括画面中,给人一种沉重....
这是一个特写,通过这个特写表达出当时社会下层人的凄惨生活,也表达出蝶衣母亲的无奈
这是一个全景,孩子们全都倒立着,中间吊着绳子,反映出孩子们练功地方的简陋与刻苦
这是一个近景,蝶衣娘的手上沾满了血,眼睛里充满了恐惧,表达了一种对蝶衣的歉疚与对生活压迫的无奈
这是一个全景,蝶衣把“窑子里的东西”烧掉,也烧掉了他对娘的最后一分留恋
这是一个窗户的特写,通过窗户去描写窗户里那些拥挤着,被压迫着的孩子们。
冷暖色调的对比,使这种冲击力更大。
这是一个全景,光线昏暗,给人出一种压抑的感觉
这是一个人物近景,这句话也道出了戏曲这个行业背后的艰辛。
这是一个全景,画面运用冷色调烘托了一种悲剧气氛。
《霸王别姬》拉片实验镜头一:镜头拉随着两位主演的运动从入口通道走进戏院。
这时,两位主演位于画面的中央,两边的后景是塑料坐椅。
随后镜头变成从场中的右上角进行俯拍,可看见场馆内空无一人,而入口处所射进来的光线则像是科幻片的场景(似乎就要把两人吸走似的),光线的棱角十分清晰,连被两人所遮挡的部分也是如此。
如此的光线将两人映照的更加迷离,有一种将要被放逐的感觉。
镜头二:戏班屋子内的师傅在看了小豆子的身板条件后,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您这孩子,没吃戏饭的命。
您带回去吧!”这时镜头立刻切小豆子的表情,那是一张稚气未脱的像女孩子一样的脸,但是一脸的不服气,怨恨、倔强写满脸上。
(光从孩子的脸左边打来,右半边脸在黑暗中。
)艳红眼见师傅不肯收小豆子为徒,急的开始向人低眉顺眼,师傅说:“都是下九流,谁嫌弃谁呀?”(一句随便不经意说出的话,让人思索很久,可见在当时妓女和戏子的地位不堪到这种地步。
)镜头三:小豆子被几个大人强迫着开腿,哭着嚷嚷,这时另一位师傅却说道:“要想人前显贵,您必定人后受罪。
”(简单的道理经这么一说,显得无比悲凉。
)旁边被罚倒立的小癞子说:“小豆子,没事儿,朕都耗了一柱香了。
”(这台词中的“朕”,这种现在看来有些搞笑、讽刺的自称,在片中人物说出的时候,只让人觉得搞笑和自欺,但更多的是觉得这小孩很贫,很好玩儿。
)随后大师兄帮小豆子一脚踢开一块石料,挨了师傅的打。
在挨打的同时却对着小豆子边鬼哭狼嚎边挤眉弄眼的,小豆子感激的默默流下了眼泪。
(之前大师兄也对小豆子关照过数次,可没有一次是小豆子领情的,自打这次开始,情况开始大不一样了,这也是小豆子对大师兄感情萌发的开始。
)镜头四:那关家京戏班门外是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风筝(一个充满了自由与诱惑的花花世界),5秒后照孩子们的脸,小豆子明显就是一张女孩子般清秀的脸:大眼睛,小嘴,蛾眉。
而且身体十分单薄,很容易就可以看出他比别的男孩子清瘦许多。
小癞子一声“小豆子快跑”。
课程论文首页《霸王别姬》拉片分析----色调分析【冷色调分析】色调在影片中的作用:1、奠定影片基调2、推动剧情发展3、揭示人物内心变化(场景一):开头蝶衣与段小楼一起走进人去楼空的戏台影片一开始蝶衣尾随段小楼经过长廊走进剧场,整个拍摄时逆光拍摄,不打光,只有墙上有反射蓝白色的光,我们看不清迎面走来的程和段的脸,这个场景为电影设置了一个悬念,后面的长镜头也让观众慢慢随着他们一起进入了角色。
同时以冷色调开场,暗示了影片悲情的基调。
——后来程和段停住脚步走进剧场中央,蓝白色冷光从人物后面打过来,把影子拉的好长,有种孤独的意境。
——镜头转换成全景,逆光,这时有刺眼的蓝白光摄入观众眼中,霎时看不见电影中的两位主角,且舞台的强灯光效果配上空荡荡的剧场,就会突然给人以恐怖、心理有压力的感觉。
——剧场的门慢慢关闭,蓝白光也随之消失,剧场又一次跌落到寂静当中。
同时也有种人去楼空的悲凉。
(场景二):小赖子死了时间定格在早晨,晨光的熹微混着雾气,透着寒冷,三个戏班孩子就定格在这样的画面里,生与死、离与别在转瞬间消失了,雾气茫茫。
小赖子的魂魄又将会归往何方,驴车在沉重的浓雾下拉着小赖子的尸体渐行渐远......这段的剧情又在冷调的气氛中进行,可以理解为根据剧情的需要,因为这段是蝶衣和小楼在送自己自杀的朋友——小赖子,最后一程;感情基调本身就是悲悯而哀痛的。
第二个画面是在清晨中带着寒冷的雾气拉着小赖子尸体渐行渐远的画面,画面中采用透视构图,寒重的湿气加上狭窄的小巷,更能在视觉上给人中世事苍凉的感觉,且为下个场景的出现做了铺垫。
(场景三):拾婴此场景是蝶衣从太监府出来后又捡到婴儿的场景。
图一表现的是,蝶衣从太监府出来,也是清晨时刻,天气带着寒意,威武的狮子也蜷缩在黑暗的角落里,门口的灯笼似亮非亮,幽幽暗暗地闪动着那种苟延残喘的灯火。
这里是蝶衣遭到太监“强暴”后走出大门的场景,画面上任何一个事物都可以说明蝶衣当时的心情。
羞愧、愤怒、敢怒不敢言、、、只能趁着天未全亮,趁早离去这个噩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