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对比研究-静态与动态
- 格式:pptx
- 大小:912.10 KB
- 文档页数:7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动态与静态汉英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许多的差异,在众多的差异之中,动态与静态显得尤为明显。
因汉语表达中多用动词,而英语表达中则多用名词,故汉语多呈现为动态,英语则多呈现为静态。
汉语中一个句子中的动词可以多于一个并在使用时不用受时态和形式的约束,而英语中一个句子只能有一个动词且动词在使用时要受到严格的时态语态规则的束缚,汉语中动词词组可以充当汉语句子的各种成分,而英语中动词只能作谓语,为使句式结构多样化,英语表达中多用动词名词化。
下面我就以上所提到的汉英语言间的词性使用上的差异结合例子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1.汉语中动词使用频繁,英语中多使用名词。
例如:赶车,吃饭,打麻将,洗衣服,聊天,看微博,发表说说,说书,听戏,看电影,等词经常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
而在英语表达中使用这些词时必须添加其他成分如主语宾语等。
英语表达同样意思时会使用catching bus, having meals, playing Majiang, washing clothes, chatting等名词化了的词。
2.汉语中一个句子中可以有多个动词,而英语中想要在句子中使用多个动词则需要依靠各种从句。
例如:(1)我说你脑袋瓜子好使就是好使。
(2)我拿了一本《简爱》给他看。
(3)他想办法摆脱困境。
(4)What I need to do now is waiting.(5) You are as smart as what your father has told me.(6) The boy who is studying at the corner was ranking the last in our class, but now after hardworking he has become a top student.(7)来的来,去的去。
Some are coming and others are going.(8)说是说了,没有结果,做是做了,没有成功3.在汉语表达中,陈述者可以省掉主语等其他成分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听者也可以明白说者本意并且不会产生歧义。
英汉语言“动静”翻译对比研究摘要:众所周知,翻译是是文化沟通的桥梁,通过翻译我们可以借鉴世界上先进的成果,博采众多为我所用。
正是由于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世界各国人民都可以足不出户,了解其他民族的风土人情、思想情感,不再受到疆域的限制。
我们在进行英汉翻译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英汉两种语言存在众多差异,有时候很难达到交际的目的。
其实我们在语内交际的过程中,不论是英语还是汉语,两种语言内的词类经常发生转换,然而我们在进行语际翻译翻译的过程中,这种词类的转换更加普遍。
就语言习惯上来说,汉语多用动词,英语较少使用动词。
英语更注重静态词语的使用,名词、介词、形容词、副词都可以来表达动态含义。
我们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英汉动词的使用,必要时进行相关的词类转换。
因此,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熟悉两种语言的操作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进行翻译研究。
本文从英汉“动静”差异入手,分析了两者差异及其差异产生的原因,采取一些“动静”语际转换策略和翻译技巧,以符合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和句式结构。
关键词:动静差异;英汉对比;翻译1.英汉语动静差异的原因对比英汉两种语言,中西方思维方式之间存在诸多不同,这些不同是导致英汉语言动静差异的根本原因。
总体而言中西方差异主要体现在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差异及主客体思维的差异。
[2]1.1.抽象思维和具象思维正如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所说,“东方人与西方人之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唯恐不尽,描写唯恐不周。
[1]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汉民族思维表现出直观性和整体性的特征,常被定位为具象思维;受西方实验科学的影响,西方思维“注重分析性和精确性,注重形式逻辑”,属于抽象思维[3]。
正因如此,英语中有大量呈“静态”的抽象名词和使语法结构更为严谨的弱化动词、虚化动词及介词,这些词在汉语中很难找到完全对应的表达,所以转换成汉语时常被转化为呈“动态”的动作动词。
汉英语言对比之静态与动态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汉英语言对比——静态与动态 (Stative vs.Dynamic)比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也是语言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中国语言学大师赵元任先生说:“所谓语言学理论,实际上就是语言的比较,就是世界各民族综合比较研究得出的科学结论。
”语言研究中的比较,可以是在同一种语言内部进行的,也可以是在不同的语言之间开展的;可以是历时的,也可以是共时的。
我们这学期开设的汉英语言对比课程,我认为是在不同语言中进行的共时研究。
这门课的开设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我们一般接触的课程里都是比较基础性的课程,比如精读,泛读,听力,口语,这些科目培养的是我们某一个具体方面的能力,这让英语的的确确变成了一门“工具型”学科,而没有展现出它作为一门语言独特的魅力。
而英汉语言对比却使我得以站在一个高度,好好的审视“英语艺术”。
英汉语言可对比之处有很多,我所写的论文研究的是静态与动态(Stative vs.Dynamic)。
英语是静态的语言,主要体现在有少用动词而用其他手段表示动作意义的倾向,倾向于多用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因而叙述呈静态(stative);汉语是动态的语言,主要体现在汉语有一种多用动词的习惯,因而叙述呈动态(dynamic)。
造成英语呈静态的原因是英语句子中的谓语动词要受很多形态变化规则的约束,使用时有很多不便, 所以一般每个句子只有一个谓语动词。
而对动词的需要有不至于此,于是只能采取名词化的方法。
也就是说英语是屈折语,英语动词的使用受到形态规则的严格限制,一个句子结构通常只用一个谓语动词,或者至多是几个动词并列作谓语。
大量原来应该用动词表达的概念除了用非谓语动词表达外,必须借助于动词以外的词类,其中主要是名词和介词,以及形容词和副词,名词和形容词等可以由动词派生或转化而来。
这种使用优势不仅降低了动词出现的频率,而且削弱了动词所表达的意义,产生了动词的虚化和弱化,这就使得英语的表达呈现“静态”倾向。
第七章静态与动态(Stative vs.Dynamic)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因而叙述呈静态(stative);汉语倾向于多用动词,因而叙述呈动态(dynamic)。
R.Quirk等人对静态和动态曾作如下解释:Broadly speaking, nouns can be characterized naturally as ‘stative’in that they refer to entities that are regarded as stable.whether these are concrete (physical) like house,table,paper,or abstract (of the mind)like hope,botany,length.At the opposite pole,verbs can be equally naturally characterized as ‘dynamic’:they are fitted (by their capacity to show tense and aspect,for example) to indicate action,activity and temporary or changing conditions.These relations between the open classes can be summarized thus:STA TIVE noun ↔ adjectiveDYNAMIC verb adverb英语的静态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名词化(Nominalization)是英语常见的现象。
名词化主要指用名词来表达原来属于动词(或形容词)所表达的概念,如用抽象名词来表达动作、行为、变化、状态、品质、情感等概念。
S.Potter在“Changing E nglish”一书中曾指出英语“名词优势于动词”的倾向(preponderance of nouns over verbs)。
浅析在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中静态与动态的表现英汉两种语言,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分属不同语系,两种语言存在诸多不同。
英汉翻译离不开对这两种语言进行对比,对于翻译实践来说,明白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是翻译的前提,它对翻译的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着重从英汉语言静态与动态的特点进行对比,从而更好地理解英汉语言特点和加强翻译实践能力。
标签:英汉语言对比;翻译;静态;动态1.英语的静态倾向表现1.1 名词化英语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语言,其显著特点是词缀丰富。
英语中丰富的词缀使得有些动词和形容词很容易派生为名词形式,从而使得名词化成为英语常见的现象。
且名词与动词之间的相互转化也是英语的独特之处。
以下实例选自第十六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 英译汉参赛原文Necessary Fictions 的第一段:英语静态:The play thus moves on two levels.On one,it is the story of a judicial murder for money,an indictment of materialism. 汉语动态:该剧在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方面,它讲述了一个看似合法、实为有悖公理的图财害命的故事。
抨击了物质享乐主义。
1.2 名词表示施事者代替动词英语常用含有行为和动作意义的普通名词代替动词,很多由动词派生的名词既表示施事者又保留原来动词的意义。
例如基于动词词干的- er /-or 派生名词,- er /-or 派生名词化使原来动态的表达方法转换为静态的表达方法。
以下实例选自第二段以及参考译文《必要的虚构》(王宏译、徐青根审定,2004)英语:He is“Head master of College,and lover of t he noblest Muse.”He sponsors the town’s Youth Club and describes himself as “a humanist,a lover of the ancient Greeks,an admirer of Plato.”He is a true believer in all those liberal and rational values that Western culture has inherited from antiquity. 汉语:作为“居伦学校的校长、最尊贵的缪斯女神的仰慕者”,他资助了该城的青年俱乐部,并自诩“崇尚人文主义、热爱古希腊人、仰慕柏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