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学习环境文献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交互式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交互式学习环境在当今教育领域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种环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也促进了他们的积极参与与互动。
交互式学习的核心是创造一个动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在面对面的或在线的课堂环境中,与教师、同学以及学习内容进行深入的互动。
这种学习模式不仅限于传统的教学形式,而是融合了多种技术和方法,旨在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体验。
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通常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信息获取和知识构建,比如通过多媒体、在线讨论、协作项目以及即时反馈等方式。
这种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交互式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它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主动参与的机会。
而交互式学习环境,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当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讨论、项目合作等活动中时,他们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升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交互式学习环境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被鼓励提出问题、分享见解,并与同伴进行深入探讨。
这种开放的讨论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他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并寻找多种解决方案。
同时,交互式学习往往涉及到合作项目和团队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
在技术的支持下,交互式学习环境的构建变得更加高效。
利用互联网和各种数字化工具,教师可以设计出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在线讨论、虚拟实验、远程协作等方式进行学习。
这样的技术应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平台。
通过在线课程和资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信息,进而实现个性化学习。
这样的便利,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促进了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主动——交互式学习环境研究报告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正在研究和应用主动——交互式学习环境。
主动——交互式学习环境是一种合理的学习环境,旨在改善和促进学习。
主动——交互式学习环境通过有效利用教学、计算机技术和通信科学中的一系列先进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主动学习和交互材料,以及实时交互式数据库。
主动——交互式学习环境能够有效地改善学习效果,比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启发思维、提高理解能力和促进社会能力发展等。
此外,主动——交互式学习环境还可以提供学习者良好的视觉体验,以及更丰富的动态课程材料和教学活动。
它还可以帮助学习者实现个性化学习,提升学习效率,实现了节约学习成本的目的。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主动——交互式学习环境能够改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
鼓励学校搭建主动——交互式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最新资料推荐------------------------------------------------------交互式学习的文献综述(精品)交互式学习的文献综述[摘要] 交互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正处在朝气蓬勃的发展当中。
它主要通过小组交互式学习的形式来得到实现,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巨大的优点。
[关键词] 交互式、小组、学习模式 [前言] 随着建构主义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交互式学习慢慢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但当前,对于交互式学习的理解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因此有必要通过文献综述,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
[正文] 一、相关概念的认识 1、交互(interactive) 定义一:交互原本是一个计算机术语。
指系统接收来自终端的输入,进行处理,并把结果返回到终端的过程,也即人一机对话。
交互是计算机赖以工作的基础,没有交互,计算机便无法完成哪怕是最基本的工作。
交互性成了计算机区别于其它媒体的最基本特征之一。
但是并非只有使用了计算机才可以实现交互。
实际上,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交互是传者与受者双方的信息交流,因而在各种形态的教学活动中都存在着交互,交互其实是教1 / 8学活动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只是在不同的教学形态中,交互所呈现的方式和特征有较大的差别而已。
(蔡宪, 2019)定义二:交互,即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启发。
上课初,让学员相互认识、熟悉是交互,课堂上提出一些问题让学员进行讨论探究也是交互。
实际上许多成功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法、研讨法、情境模拟等都贯穿了交互式教学的指导思想。
(王淑卿,2019)2、交互式学习(interactive learning/interactive study) 定义一:交互式学习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合理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交流互动的合作关系,使学生完成由乐学、好学到会学、学会的转变。
基于虚拟现实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设计与开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是一种能够模拟虚拟环境并产生身临其境感受的交互技术。
随着VR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基于虚拟现实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设计与开发,正是利用VR技术为学习者提供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以提高学习效果和吸引学习兴趣。
本文将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首先,基于虚拟现实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设计与开发的目标是为学习者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我们可以模拟现实环境,并在其中创造出各种场景和情境,使学习者能够将自己置身其中。
这种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可以大大增强学习者的参与感和投入度,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基于虚拟现实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设计与开发需要考虑学习目标和内容的合理性。
在设计虚拟现实学习环境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学习目标来确定需要模拟的场景和情境。
同时,还需要选择合适的虚拟现实技术和设备,以及适当的交互方式,来提供与学习内容相匹配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场景中,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还原历史事件的场景,让学习者亲临其境,感受历史的真实性。
第三,基于虚拟现实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设计与开发需要注重用户体验和交互设计。
在设计虚拟现实学习环境时,需要考虑学习者的感官体验和交互需求,使其能够自由地进行操作和探索。
同时,还需要通过合适的界面设计和交互方式来引导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增强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通过手势识别技术和虚拟现实眼镜,学习者可以自由地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导航和互动,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此外,基于虚拟现实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设计与开发还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创新性和个性化。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不仅仅是为了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更重要的是通过创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学习场景和情境,使学习者能够以更加自主和交互的方式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持久性。
浅析交互式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过去的研究中,学者们发现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如缺乏趣味性、缺乏个性化教学等问题,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如何运用交互式学习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引入交互式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旨在浅析交互式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讨交互式学习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交互式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引入交互式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和合作,容易导致学习乏味和效果不佳。
而通过交互式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积累经验,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交互式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注重的往往是知识的传授和记忆,而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交互式学习强调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合作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交互式学习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建立和谐的教学关系。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往往是单向的传授与接受,缺乏真正的互动和交流。
而通过交互式学习,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研究交互式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对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及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交互式学习的定义和特点交互式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互动的学习方式。
其特点包括:1. 强调学生参与:交互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学习的主体。
第1篇一、引言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交互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交互式教学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提问、讨论、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本报告旨在探讨交互式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其优势与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研究背景交互式教学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我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交互式教学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交互式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本报告选取了某中学的初中班级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交互式教学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
三、研究方法1. 观察法:通过对课堂活动的观察,了解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参与情况以及课堂氛围。
2. 访谈法:与教师、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交互式教学的看法和感受。
3. 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对教师和学生的交互式教学实践进行定量分析。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1. 教师教学行为分析- 教师在课堂中善于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 教师注重学生的参与,鼓励学生发表意见。
- 教师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2. 学生学习行为分析-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
-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表现出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 学生对交互式教学表现出较高的兴趣。
3. 交互式教学效果分析-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显著提高。
- 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提升,成绩有所提高。
-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增强。
五、交互式教学的优势1. 提高学生参与度:交互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主动。
2. 促进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果。
3. 培养合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交互式教学的重要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提高学习效果: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环境设计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一、引言环境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建筑、景观、室内设计等多个领域。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于环境设计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成果。
本文将对环境设计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毕业论文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参考。
二、提升人们对环境设计的认知1. “环境设计的定义和范围”(Smith, 2008)该文献介绍了环境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阐述了环境设计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2. “环境设计对人类行为的影响”(Johnson, 2012)该研究通过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探讨了不同环境设计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为设计师提供了指导原则。
三、环境设计的理论与实践1. “环境心理学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Lee, 2015)该研究深入探讨了环境心理学与环境设计之间的联系,提出了基于环境心理学原理的设计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验证。
2. “可持续性设计的实践与探索”(Green, 2010)该文献介绍了可持续性设计的概念和发展趋势,探讨了可持续性设计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的作用。
四、环境设计的创新技术与工具1. “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Chen, 2017)该研究论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前景和优势,并介绍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设计工具和软件。
2. “智能化建筑系统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Wang, 2019)该文献重点介绍了智能化建筑系统在优化室内环境和提高能源效率方面的应用案例,并讨论了其发展趋势与挑战。
五、环境设计的案例分析与评估1. “某商业空间的环境设计案例研究”(Li, 2016)该研究通过对某商业空间环境设计的详细分析,探讨了设计策略和效果评估,对设计方法和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2.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与社会效益评估”(Zhang, 2018)该文献基于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评估了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对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效益的影响,为公园景观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基于智能手机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设计陈明选;刘萃【摘要】How to make use of intelligence smart phones to build digital study environment, developing the mobile learning is the focus that current researchers pay attention to. However, existing learning mobile software on user’s lack of in-depth analysis, design and presentation of learning content are still based on the ideas of imparting knowledge, which is a one-way output, lack of interaction design, the interest of hard transfer learner, cause mobile learning ineffectiv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ncept and content on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based on phones, analyze the interactive features of mobile learning, put forwardthe strategy according to interactive environment of smart phones, construct interactive environment combined with speciifc cases on smart phone software.%如何运用智能手机搭建数字化学习环境,开展移动学习是当前研究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交互式多媒体学习环境设计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交互式多媒体学习环境已经成为了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在传统的教育形式中,学生往往需要通过纸质书籍、课堂讲义和黑板笔记等媒介来获取知识。
但这种单一的传统学习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对于学习环境的要求。
因此,交互式多媒体学习环境的研究和设计成为了当今教育领域的重点之一。
1. 背景在人类教育史上,传统学习方式已经持续了数百年的时间。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我们都要跟着教科书和老师的脚步来学习知识。
但是,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弊端,如,内容单一,无法吸引学生们的兴趣;教学形式单一,无法激发学生们的思考能力;教育环境单调,过于严肃,无法让学生们真正享受学习的乐趣。
在这种背景下,交互式多媒体学习环境应运而生。
针对现代学生对多媒体交互性的强烈需求,交互式多媒体学习环境打破了传统教学观念的局限,在教材编写、教学内容呈现、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革新,使学生能够在更轻松、更有趣、更自主的学习环境中获取知识和技能。
2. 特点交互式多媒体学习环境是怎样的一个学习形式呢?它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灵活性: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根据自己的学习速度自主选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2)多样性:交互式多媒体学习环境所涵盖的学科范畴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人们生活中与知识相关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3)趣味性:交互式多媒体学习环境采用的是多媒体内容来进行教学,可以通过生动的动画、充满想象力的声音和图像等多种形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4)互动性:学习者不仅可以自主学习,而且还可以通过在线交流、广播、聊天等方式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互动、分享。
(5)实时性:交互式多媒体学习环境可以随时随地供学生们使用,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让学习成为一种非常自然和舒适的学习过程。
3. 设计原则交互式多媒体学习环境的设计至关重要。
一个好的交互式多媒体学习环境,需要符合以下几个设计原则:(1)注重学习者的参与和反馈:学习者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体现自己的参与感和互动反馈。
虚拟交互式学习环境虚拟交互式学习环境:激发学习潜能的未来趋势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正处于数字化时代,人们对于传统教育方式的认知也在不断变化。
虚拟交互式学习环境应运而生,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学习体验和互动方式。
这一创新的学习模式以其强大的教育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议题。
虚拟交互式学习环境是一种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等实现学习的创新方式。
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将课堂搬到虚拟的世界中,融入到一个充满趣味和挑战的虚拟场景中,通过与人工智能角色的互动来实现学习目标。
这种学习方式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边界,培养了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潜能。
首先,虚拟交互式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
传统教室的学习方式往往是枯燥乏味的,而虚拟交互式学习环境通过逼真的虚拟场景和生动的角色互动,为学生打造了一个更加亲近自然、富有趣味和创造力的学习环境。
在这个环境中,学生可以参观远离自己所在地的名胜古迹,探索神奇的宇宙,甚至是与历史名人进行对话。
这种互动性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更加主动地追求知识。
其次,虚拟交互式学习环境通过人工智能的应用,实现了个性化教育。
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都不尽相同,传统教室往往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而虚拟交互式学习环境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为每个学生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实现了精准教学。
无论是学习速度、学习内容还是学习风格,都可以根据个体的需要进行调整。
这样的个性化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果,让每个学生在教育中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此外,虚拟交互式学习环境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合作学习的机会。
在传统的教室中,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合作学习的场景有限。
而虚拟交互式学习环境通过虚拟角色和其他同学的互动,创造了更多合作学习的机会。
学生可以通过与虚拟角色合作解决问题,也可以通过与其他同学进行在线协作来完成任务。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题目移动学习研究综述课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班级学生姓名学号2015年8 月2 日一、概述移动技术的发展为其教育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于移动媒体的便携性和强交互性,移动信息通信技术的产品和服务很大程度上能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1]。
与此对应,国内外学者对移动学习(M-learning)的关注日益密切,从移动学习理论到移动互联技术,从移动终端到移动平台,从学习资源到移动教学设计,其研究越发成熟[2]移动学习作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我们去发现、去思考、去解决。
如何充分、有效地使用移动计算技术辅助教学和学习成为这个领域研究的中心。
二、移动学习目前对移动学习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Clark Quinn 从技术的角度对移动学习作了这样的定义:移动学习是通过IA 设备实现的数字化学习,这些IA 设备包括Palms、Windows CE 设备和数字蜂窝电话等[3]。
Chabra和Figueiredo结合了远程教育的思想,对移动学习作了一个较宽泛的定义:移动学习就是能够使用任何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受学习[4]。
Paul Harris给出的定义是:移动学习是移动计算技术和E-Learning的交点,它能够为学习者带来一种随时随地学习的体验。
Harris又进一步对此作了解释,他认为移动学习应该能够使学习者通过移动电话或PDA随时随地享受一个受教育的片断,用他的原话就是“enjoy an educational moment”,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更多使用的是PDA设备,虽然笔记本电脑被广泛使用,但它并不符合大多数移动学习的定义[5]。
在以上学者的基础上,Alexzander Dye 等人在它们的题为《Mobile Education-a glance at the future》的文章中对M-Learning 作了一个较具体的定义: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的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6]。
国内交互式学习环境研究现状综述作者:卢玲来源:《新课程学习·下》2013年第04期摘要:以所搜寻文献的内容分析为主,分别以“交互式学习”“交互式教学”和“网络环境下交互式学习”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搜索,并在西藏大学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
从研究内容角度对书籍和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优秀硕、博论文数据库中的检索结果进行分析。
在评述的总结和反思基础上,提出交互式学习环境研究的深入方向,为交互式教学的有效应用以及创新发展提出思路。
关键词:交互式教学;教学媒体;网络交互学习交互式教学(Reciprocal Teaching)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朗和帕林萨(A.L.Brown & A.S.Palincsar)最早提出的一种旨在改善学生阅读理解和自我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之后又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
在我国当前的研究中,对于“交互式学习”的定义与内涵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众说不一。
因此,交互式学习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进行人机交互,或者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老师的多种教学方式以达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从而促进学生的探索性自主学习,激发求知欲,以更好地学习。
通过我对CNKI数据库查阅的文献看,近30年间核心期刊中探索交互式学习的文章很多,国内虽然对交互式教学研究时间不长,但也形成了几类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一、以课堂互动为特征的交互式教学课堂互动的交互式教学涉及的对象主要是教学主体师生之间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教学的本质定义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只有师师、生生、师生之间积极地交往互动,才能充分发挥师生、文本的学习资源,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课堂应充分利用互动交往的形式,促进教学相长,促进学生探索创新。
这一交互式的学习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知识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在这个过程中,关键在于学生能否充分发挥自身的个体主观能动性进行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以及讨论。
交互式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的国内外研究综述交互式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的国内外研究综述如下:在国内,交互式教学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近年来,有多位学者对交互式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交互式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必要性和意义。
例如,张丽丽(2019)认为,交互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2. 交互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施原则。
例如,李燕(2018)认为,交互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3. 交互式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具体应用和实践。
例如,王丽(2020)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互式教学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包括课前预习、课堂互动和课后拓展三个环节,通过实际应用发现该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在国外,交互式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许多学者对交互式教学在英语阅读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交互式教学对学生阅读能力和兴趣的影响。
例如,Johnson(2018)通过对一所初中学校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采用交互式教学方法的班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明显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班级学生。
2. 交互式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角色。
例如,Prensky(2001)认为,在交互式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3. 交互式教学的评价和效果评估。
例如,Anderson(2010)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的评价方法,用于评估交互式教学的效果,该方法包括明确教学目标、制定评价标准和进行评价三个步骤。
综上所述,交互式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应用价值,国内外学者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践。
交互式学习环境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教育科技的不断创新以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深化与完善,新兴的教育手段层出不穷。
交互式学习便是时下一种新型的具有实效的教学手段。
本文通过对交互式学习环境相关文献进行综述,详细描述了该方法的研究状况,并阐述了交互式学习环境的相关概念以及具体要求。
关键词:交互式学习;建构主义;教学方法
一.交互式学习产生的背景、理论基础以及表现形式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主要教学方式为教师传授课本的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
这种教学模式不重视学生个性的多样性和兴趣的丰富性,教学方式手段单一,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很难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教学环节的设计,而建构主义则重视“情境”对意义建构的作用,认为学习过程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关。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获得知识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情境(可以指学习者所处的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教师、同学等他人的帮助,同时还需要一定的学习资料,在此基础上,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知识。
意义建构是学习的终极目标。
学习的过程受到四个因素的制约影响:“情境、会话、协调和意义建构。
”这一理论强调了学习的情境性、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自主性以及学习的交互性。
所谓交互式学习,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借助多媒体课件或网上资源,由学习者自主进行的一交流式学习方式。
交互式学习的另外一种定义为在教学活动中合理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和学生之间或者老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交流互动的合作关系[1]。
交互式学习环境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1)通过人与教学媒体的交互,例如教师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向学生展示音频、视频等教学内容和研究成果;学生通过计算机进行交流讨论等。
(2)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例如小组交互式学习。
教师将学生按照一定的方法平均分成几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或者“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小组。
这种教学过程主要以小组活动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互助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在探索中研究知识。
二.国内外关于交互式多媒体学习环境的研究
近年来交互式学习环境,特别是交互式多媒体学习环境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交互式多媒体的学习环境是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运用多种信息传输方式手段,通过学生与学习环境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在调动学生感官的基础上,使学生在观察、理解、认识的基础上获取知识,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是学生进行自由探索、形象化理解各种知识与技能的有效的认知工具。
交互式多媒体学习环境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将发挥巨大的潜能。
由于人们对交互式多媒体学习环境的研究兴趣越来越大,国内外出现了很多成熟的产品。
国外如哈佛大学christopher dede开发的模拟游戏river city,在该游戏中,学生能够对river city中
的居民面临的神秘的疾病做出假设,搜集关于生态学、生物学、流行病学、以及历史和社会研究等方面的资料信息,然后进行相关统计推理[2];muzzy lane等人开发的making history、civilization iii等游戏,这些游戏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在美国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使用[3];jason elliot等人构建了一个aqua moose的3d图形环境,帮助高校学生在学习微积分之前研究三维的数学概念[4]。
国内关于交互式多媒体学习环境的研究相对较晚,如科利华公司在2000年推出的《学生智慧世界》,由同伴一起通过竞争答题达到学习目标[5]。
一些面向中小学生的通过flash技术制作的数字化游戏都很受欢迎[6]。
同国外相比,国内关于交互式多媒体学习环境的研究开始的较晚、成熟的产品很少,总体上处于探索阶段。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高度普及和应用,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育者们也越来越重视计算机课件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交互式多媒体学习环境应具有以下特征:(1)通过运用多种媒体来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文本、动画、音频、视频等学习内容。
(2)学习目标明确或者隐含。
(3)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去进行探索研究性学习。
(4)通过用户与学习环境、用户和用户之间的交互、互动产生生动形象的情境。
随着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也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学家的共识,因此,设计完全交互式的学习系统也成为当前的重点课题。
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交互式多媒体学习环境强调个体的体验,而解释性知识作为一种教学支撑,对于学习者在交互
式多媒体学习环境中的学习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关于小组交互式学习的研究
交互式学习的另外一种重要的实现形式是小组交互式学习。
小组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同质组:根据学生个性特征、学业情况、能力等的相似性,将4-5个同学组成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学习小组。
(2)异质组:根据学生的性别、家庭社会背景、学业水平、个性、能力的不同和差异将学生分成若干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学习小组。
(3)自由组合组:将兴趣爱好相同的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或者将对某一个问题持有相同、相似观点的同学分到一个学习小组。
(4)随机组合组:将学生按照随机组合分成若干学习小组。
小组交互式学习的优点很多:(1)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将学业水平高低不同的学生分离,根据学生不同的需要进行教学。
(2)分成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学习小组有利于开发学生开放式的思维能力。
(3)有利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发掘学生的个性和兴趣。
(4)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研究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促进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
四.总结
交互式学习强调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
学生在交互式学习环境中一方面能够很好地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另一方面也在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同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交互式学习环境是以发挥学习者学习主观能动
性为目标,把学习知识同发展学生智能统一起来,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学环境。
交互式学习环境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例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能够更好地运用多媒体设备传授知识,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在小组交互式学习中,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根据小组的不同划分,如何开发不同学生的潜力等。
学生在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应该怎样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以及合作沟通、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参考文献
[1]毛霞,陈健.以学生为主体交互式学习方法的初探(j).经济师,2003-08.
[2][3][4][5][6]李凌云.交互式多媒体学习环境研究回顾与比
较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9-06-01.
[7]杜建霞,范斯·a·杜林汤,安东尼·a·奥林佐克王茹.动态在线讨论:交互式学习环境中的深层学习(j).开放教育研究,2006-08-05.
[8]蒋昆涤.智能交互式网络学习环境设计方法(j).才智,2010-03-05.
[9]刘县.论交互式英语学习模式及其对提高听力效果的分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