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雷达气象学 1-知识点综合

雷达气象学 1-知识点综合

雷达气象学 1-知识点综合
雷达气象学 1-知识点综合

《雷达气象学》知识点----大探专业

第一章前言

1、天气雷达回波的形成有两种机制。

2、天气雷达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参数(λ,PRF,τ)。

3、天气雷达基本工作原理

4、天气雷达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关键参数的介绍

5、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网的业务情况介绍

脉冲重复频率(脉冲重复周期),脉冲宽度(脉冲长度),脉冲发射功率(平均功率),天线转换开关,天线方向图,波束宽度,天线增益,灵敏度。

天气雷达的主要功能

天气雷达系统的主要组成

天气雷达的波段和波长等主要参数

第二章气象目标物对雷达电磁波的散射

1、散射现象及特性;

2、Rayleigh散射和Mie散射的定义、区别与联系(散射能量分布特征);

3、若干基本物理量(散射函数,散射截面,雷达截面,雷达反射率,雷达反射率因子,

等效反射率因子)的概念、物理意义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

4、dBZ的计算。

5、球形粒子标准化后向散射截面σb与无量纲尺度参量α的关系。

6、正在融化的球形粒子的散射。

7、介质小椭球体的散射

1.Rayleigh散射和Mie散射的定义、分类及性质

2.散射截面、雷达截面、雷达反射率、雷达反射率因子的推导、概念以及物理意义以及它

们之间的联系

3.等效反射率因子的定义及意义

4.不同降水粒子的散射特性分析

无量纲尺度参数α,Rayliegh散射,Mie散射,散射函数(方向函数),Rayleigh散射的方向函数和几何图象,Rayleigh散射的散射能流密度,Rayleigh散射的散射截面,Rayleigh散射和Mie散射的区别,雷达截面及物理意义,球形水滴和冰粒的雷达截面,外包水膜融化冰球的雷达截面,介质小椭球体散射的一些性质,雪和非球形冰晶的散射,退偏振比,雷达反射率,雷达反射率因子,等效反射率因子,湍流大气产生的晴空回波。

散射的物理本质

小球粒子的含义

Rayleigh散射的条件

散射截面、吸收截面、衰减截面、雷达反射率、雷达反射率因子的定义及Rayleigh散射下的特点

Mie散射、等效反射率因子

第三章大气、云、降水粒子对雷达波的衰减

1、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在大气传输过程中的衰减规律。

2、大气气体、云、雨、雪、冰雹等对雷达电磁波的衰减特性。

3、衰减对雷达探测的影响。

1.衰减的本质和物理意义,衰减系数的计算以及与气象参数之间的关系

2.衰减对雷达探测的影响

衰减的表示方法,气体衰减的特点,粒子衰减的描述,云的衰减界面和衰减系数,云衰减的特点,雨的衰减系数,雨衰减的特点,雷达波长的选择,雪和冰雹的衰减特点,衰减对观测的影响。

衰减的本质

衰减对雷达探测的影响

衰减的一般规律(公式)

衰减和波长的一般关系

气体、云、雨、雪、冰雹的衰减程度

第四章雷达气象方程

1、单个目标的雷达方程的推导。

2、云及降水的雷达气象方程的推导。

3、雷达气象方程的讨论。

1.点目标雷达方程的推导

2.分布目标和气象目标雷达方程的推导,以及雷达方程中各参数的物理意义

3.分布目标中雷达采样体积的理解和计算

4.基于气象目标雷达方程计算雷达反射率因子(dBZ)

雷达气象方程,天线辐射强度在两个半功率点间均匀分布的单个目标的雷达气象方程,天线辐射强度不均匀分布的单个目标的雷达气象方程,有效照射深度,有效照射体积,天线辐射强度在两半功率点间均匀分布时的雷达气象方程,天线辐射强度不均匀时的雷达气象方程,Rayleigh散射条件下的雷达气象方程,充塞系数,考虑充塞和衰减的雷达气象方程,根据雷达气象方程讨论雷达参数的选择,雷达气象方程的应用。

雷达气象方程(简化方程和完整方程)

雷达方程成立的条件

雷达方程中各参数的含义及对雷达探测的影响

雷达常数、距离订正

复折射指数项的影响

考虑充塞系数和衰减的雷达方程

第五章雷达电磁波在大气中的折射

1、产生折射现象的物理原因和折射规律、影响大气折射指数的气象因子。

2、射线的曲率和等效地球半径的概念。

3、折射指数随高度变化的几种形式。

4、地球球面和大气折射对雷达探测距离的影响。

1.折射过程及折射行程的物理原因

2.曲率与折射指数随高度变化形成的五种折射现象,以及等效地球半径的定义和物理意义

3.超折射形成的气象条件及意义,以及折射对雷达探测距离的影响

折射指数和折射指数N单位,实际大气折射指数的分布,实际大气电磁波的传播路径,射线曲率与折射指数垂直分布之间的关系,等效地球半径,订正折射指数,电磁波传播的几种

路径及折射指数分布(标准大气折射,超折射,负折射,零折射,临界折射),超折射的气象条件和分类。

雷达电磁波的折射现象

折射指数N与温度、压力和水汽压的关系

折射率的高度变化与折射的几种形式

折射对雷达探测的影响(高度、回波探测能力、地物回波)

第六章雷达探测能力和精度

1、气象雷达的观测方式PPI、RHI、VCP

2、测高公式和测高误差

3、雷达分辨率

4、雷达的探测能力

1.测高公式和测高误差,以及等射束高度图

2.径向分辨率、切向分辨率的理解和计算

平面位置显示(PPI),距离高度显示(RHI),测高公式,等射束高度图。

径向分辨率

切向分辨率和波束宽度

采样体积

采样时间

回波涨落、独立样本数和平均

第七章雷达定量测量降水

1、雷达定量测量降水的原理,Z-I及Z-M关系的建立。

2、Z-I关系的不稳定性及怎样处理不稳定性。

3、雨量计校正雷达测量降水的必要性和方法。

4、雷达定量测量降水的误差因素、提高雷达测量降水的有效措施。

1.雷达定量测量降水Z-I关系法理论的理解

2.雷达定量测量降水(QPE)误差因素的分析和理解

3.提高QPE测量精度的方法

Z-I关系测量降水的基本原理,雨量计校准雷达测量降水,雷达测量降水的误差原因。

Z-R关系的推导

Z-R关系不可靠的原因

雷达估测降水中的其他误差因素

雷达和雨量计测量降水的差异比较

雷达和雨量计联合测量降水技术

第八章脉冲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

1、多普勒雷达探测原理(多普勒频移和径向速度的关系)。

2、谱宽

3、大范围降水天气和中小尺度天气径向速度的初步分析。

4、最大不模糊距离,最大不模糊速度,PRF对多普勒雷达探测的影响。

5、VAD方法反演风场的基本原理。

1.多普勒理论和多普勒雷达探测原理

2.多普勒速度和谱宽的计算原理和方法

3. VAD技术测量均匀流场风向风速的原理,以及速度方位显示产品的解读

4.多普勒速度模糊以及多普勒两难的理解

1.多普勒速度图像分析和判别的基本原则

2.典型的大范围降水天气径向速度和中小尺度天气径向速度图的分析

3.基于多普勒径向速度图像画出风向风速随高度的变化图

多普勒效应,多普勒频移及与径向速度的关系,影响谱宽的气象因子和非气象因子,最大不模糊距离,距离折叠,最大不模糊速度,速度模糊,速度模糊的识别方法,多普勒两难,VAD 反演均匀风场的原理。

多普勒效应、多普勒频移公式的推导

最大不模糊速度公式的推导

速度模糊现象与订正

PRF对多普勒雷达探测的重要性

影响谱宽的因素

VAD技术反演均匀风场

VAD图象和风场特性

第九章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技术

1、DLPDR能从降水云中提取的物理量

2、影响Z DR及ΦDP测量精度的因素。

1.双偏振雷达基本原理的介绍

2.偏振参数如Zdr,ρhv,Φdp等的计算以及物理意义

3.双偏振雷达的重要应用

双偏振雷达探测原理,双偏振雷达探测的物理量,双偏振雷达识别降水粒子,双偏振雷达估测降水。

双线偏振雷达获取的新参量及新参量(Zdr, Kdp、相关系数等)的特性

雨滴大小与形状

降水粒子大小、相态对Zdr, Kdp及相关系数的影响

双线偏振雷达的潜在优势分析

第十章典型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特征和分析

1、非气象回波

2、层云降水回波特征

3、一般雷暴、多单体风暴、超级单体、MCS、MCC的气流和降水结构,以及它们的主要雷达回波特征。

4、冰雹云、龙卷、下击暴流、中纬度飑线回波特征。(V型回波、TBSS)

5、梅雨锋、台风、锋面气旋的雷达回波特征。

1.几种典型的非降水回波如地物回波、超折射回波的图像特征

2.对流云、层状云降水以及冰雹云回波特征、判别和解读

3.强风暴回波、台风回波特征

雷达探测内容,回波分类,地物回波特征和识别,超折射的回波特征和识别,同波长干扰的回波特征和识别,旁瓣假回波,伪瓣假回波,层状云降水的回波特征和识别,对流云降水的回波特征和识别,混合云降水的回波特征和识别,普通单体的回波特征,多单体回波特征,

超级单体的回波特征,飑线的回波特征,冰雹云的回波特征,三体散射。

气象回波和地物回波时空特点

降雪回波的特点

层状云降雨、对流云降雨回波、混合型降水回波特点的比较分析

强冰雹回波的特点

台风雨带回波的特点

第十一章天气雷达系统

1、IQ数据、基数据、产品数据

2、主要产品的算法。

平面位置显示(PPI),距离高度显示(RHI),RPG基本产品和导出产品。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的布站情况

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的主要技术参数

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的主要基数据和主要二次产品

航海气象期末模拟测试(最新真题)

(D)下列哪组云完全属于积状云? A.Ci、Cu、St B.As、St、Cs C.St、Cu、Ns D.Cu、Cb (D)大风频率终年都较高的海区是: A.北大西洋 B.北太平洋 C.北印度洋 D.南半球西风带海区 (B)通常锋面气旋频繁活动在哪个气候带? A.热带 B.温带 C.寒带 D.副热带 (A)由于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等压面倾斜,而产生的梯度流称为: A.倾斜流 B.密度流 C.补偿流 D.潮流 (C)中国近海风浪的季节分布为: A.冬、夏季风浪大,春、秋季风浪小 B.秋、冬季风浪大,春、夏季风浪小 C.冬、春季风浪大,夏、秋季风浪小 D.春、秋季风浪大,冬、夏季风浪小 (C)在地面天气图上,各处的等压线疏密均匀,若不考虑空气密度变化,则________。 A.各地的风速相等 B.高纬地区的风速大于低纬地区 C.高纬地区的风速小于低纬地区 D.风速大小与纬度无关 (C)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温带反气旋与副热带高压对应 B.冷高压与副热带高压对应 C.温带反气旋与冷高压对应 D.冷性反气旋与副热带反气旋对应 (C)具有海陆风和山谷风的地区,白天地面上吹: A.陆风和谷风

B.陆风和山风 C.海风和山风 D.海风和谷风 (A)在东海某轮自东向西穿越冷锋,通常风向将由: A.S~SW转N~NW B.S~SW转E~SE C.E~SE转S~SW D.N~NW转E~SE (D)在船上用空盒气压表观测气压时,将观测到的气压表读数经过哪些订正后,才得到本站的气压?Ⅰ.刻度订正;Ⅱ.纬度订正;Ⅲ.温度订正;Ⅳ.高度订正;Ⅴ.补充订正;Ⅵ.空气密度订正。 A.Ⅰ、Ⅱ、Ⅳ、Ⅴ B.Ⅰ、Ⅲ、Ⅴ C.Ⅱ、Ⅲ、Ⅳ、Ⅵ D.Ⅰ、Ⅲ、Ⅳ、Ⅴ (A)在卫星云图上,台风的云系表现为: A.白色的漩涡状云系 B.黑色的漩涡状云系 C.灰色的漩涡状云系 D.长条状的白色云带 (D)大气中能够透过太阳短波辐射、强烈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的主要气体成分为: A.臭氧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B)通常平流雾易产生在哪个区域? A.水面温度梯度很小的水域 B.水面温度梯度很大的水域 C.水面温度比气温高的水域 D.海陆交界的区域 (C)冬季造成寒潮的天气系统是: A.锋面气旋 B.温带气旋 C.冷性反气旋 D.暖性反气旋 (D)海洋上温带气旋强度最大、范围最广的季节为: A.春季

气象学测试题(做)

第一章地球大气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 1.大气由干洁大气、水汽和大气杂质所构成 2.大气中的臭氧主要集中在10~50 km高度,称为大气臭氧层,其最大浓度层出现在20~30 km高度处。 3.大气臭氧层能够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形成平流层逆温,并对地球生物形成重要的保护作用。 4.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能够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并放射大气辐射,对地面形成温室效应。 第二节大气的铅直结构 1.根据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分布特点和大气铅直运动的状况,可将地球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散逸层。 2.对流层中存在着强烈的平流、对流和乱流运动。 3.对流层分为下层(摩擦层、行星边界层)、中层、上层和对流层顶。 4.贴地层是指距地面2 m的气层。 5.对流层和中间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强烈。 6.平流层和热成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7.习惯上将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1000~1200 km)作为大气上界。 第三节气象要素 1.气象要素包括日照、辐射、温度、湿度、气压、风、云、降水、蒸发、能见度、天气现象等。 2. 天气现象是指大气中或地面上产生的降水、水汽凝结物(云除外)冻结物、干质悬浮物和光、电现象,也包括一些风的特征。 第二章辐射 第一节辐射的基本知识 1.太阳短波辐射:l mm,lM= mm 0.1~4微米 8 地面长波红外辐射:l 3~80mm,lM=10mm 大气长波红外辐射:l 4~120mm,lM=15mm 2.辐射通量密度: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单位J/(s^m2) 或 W/m2。 3.光通量密度(照度):单位面积上接收的光通量。单位: lm/m2(流明)。 第二节太阳辐射 1. 太阳高度角(h):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 2.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角h=90。 - φ + δ(φ观测点纬度,δ观测时间的太阳 倾角即赤纬,太阳直射点纬度) 春秋分δ= 0。 ,夏至δ= 23.5 。 ,冬至δ=-23.5 。 3. 太阳方位角:阳光在地平面上的投影与当地子午线之间的夹角。 4. 可照时数(昼长):一天中从日出到日落所经历的时间数。 5.可照时数北半球冬至→夏至加长,夏至→冬至缩短。 6.可照时数随纬度增加而加长,夏季尤为显著。 7. 光照时间=可照时数+曙幕光时间。 8.曙幕光时间夏长冬短,随纬度增加而加长。 9.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方式:吸收作用、散射作用、反射作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雷达气象学期末复习重点

测雨——厘米波雷达(微波雷达) ? 测云——毫米波雷达 ? 测风——风廓线雷达 ? 测气溶胶——激光雷达? 测温——声雷达 气象雷达的分类 (1)按照工作原理:常规天气雷达,多普勒天气雷达,偏振天气雷达,等。 (2)按照雷达工作波段:X 波段,C 波段,S 波段,L 波段,Ka 波段,等。 ! (3)按照安装平台:固定式,车载移动式,船载式,机载式,星载式,等。 天线方向:在极坐标中绘出的通过天线水 ?平和垂直面上的能流密度的相对分布曲线图。天气雷达的天线具有很强的方向性,它所辐射的功率集中在波束所指的方向上。 天线增益:辐射总功率相同时,定向天线在最大辐射方向上的能流密度与各向均匀辐射的天线的能流密度之比。G=10*lg (S 定向/S 各项均匀) 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结构概述 构成:发射机,天线,接收机和信号处理器。 ? 主要功能:产生和发射射频脉冲,接收目标物对这些脉冲的散射能量,并通过数字化形成基数据。 雷达数据采集子系统(RDA )雷达产品生成子系统(RPG )主用户处理器(PUP ) 散射现象:当电磁波传播遇到空气介质和云、降水粒子时,入射的电磁波会从这些质点向四面八方传播相同频率的电磁波,称为散射现象。 — 散射过程:入射电磁波使粒子极化,正负电荷中心产生偏移而构成电偶极子或多极子,并在电磁波激发下作受迫振动,向外界辐射电磁波,就是散射波。 单个球形粒子的散射 定义无量纲尺度参数:α=2πr/λ 当α<<1时:Rayleigh 散射,也称分子散射。如空气分子对可见光的散射。 当<α<50:Mie 散射。如大气中的云滴对可见光的散射。 当α>50:几何光学:折射。如大雨滴对可见光的折射、反射,彩虹等光现象。 思考:对于3cm 和10cm 雷达遇到半径0.1cm 的雨滴发生哪种散射 瑞利散射:方向函数的具体形式:当雷达波是平面偏振波时,瑞利散射在球坐标中的 ! 方向函数为:()() ??θλπ?θβ2 222 2 2464sin cos cos 2 116,++-=m m r 当入射雷达波长一定,散射粒子的大小和相态一定(即r 、m 为常数),则: ()()??θ?θβ222sin cos cos ,+=C 米散射:单个球形粒子的散射 Rayleigh 散射与Mie 散射不同点: Rayleigh :前后向散射相等,侧向散射为零。 Mie :散射前向大于后向散射,α越大向前散射所占比越大,侧向散射不为零。 关系: \

雷达气象学考试复习总结.doc

雷达气象学考试复习 1.说明和解释冰雹回波的主要特点( 10 分)。 答:冰雹云回波特征:回波强度特别强(地域、月份、>50dBZ);回波顶高高 (>10km);上升(旋转)气流特别强 ( 也有强下沉气流, ) 。 PPI上,1、有“ V”字形缺口,衰减。2、钩状回波。3、TBSS or辉斑回波。 画图解释。 RHI 上:1、超级单体风暴中的穹窿(BWER,∵上升气流)、回波墙和悬挂回波。2、强回波高度高。3、旁瓣回波。画图解释。4、辉斑回波。5、在回波强中心的下游,有一个伸展达 60-150km 甚至更远的砧状回波。 速度图上可以看到正负速度中心分布在径线的两侧,有螺旋结构。有可能会出现速度模糊。 2.画出均匀西北风的 VAD图像 从 VAD 图像上可以获得环境风速和风向的信息,西北风的风向对应7/4 π(315 °) 如图所示,零速度线是从45°— 225°方位的一条直线(可配图说明)。由此可绘出 VAD图像。 速度 3π/4 π/4 7π/4 方位角 3.解释多普勒频移: 多普勒频移:由于相对运动造成的频率变化 设有一个运动目标相对于雷达的距离为r ,雷达波长为λ。 发射脉冲在雷达和目标之间的往返距离为 2r ,用相位来度量为 2π?2r/ λ。若发射脉冲的初始相位为φ 0,则散射波的相位为φ =φ0+4πr/ λ。

目标物沿径向移动时,相位随时间的变化率(角频率) d 4 dr 4 v r dt dt d 2f D 另一方面,角频率与频率的关系dt 则多普勒频率与目标运动速度的关系fD=2vr/ λ 4.天线方向图:在极坐标中绘出的通过天线水平和垂直面上的能流密度的相对分 布曲线图。天气雷达的天线具有很强的方向性,它所辐射的功率集中在波束所指的方向上。 反映了雷达波束的电磁场强度及其能流密度在空间的分布;曲线上各点与坐标原点的连线长度,代表该方向上相对能流密度大小。 图中能流密度最大方向上的波瓣称为主瓣,侧面的称为旁瓣,相反方向的称为尾瓣。 5.天气雷达新技术: 多基地雷达系统 双偏振天气雷达(双极化) 双多普勒雷达观测阵 组网的多普勒雷达:难点共面显示。 CAPPI 晴空条件下的测风雷达:激光雷达测云、T、 机载多参数测雨雷达: 相控阵雷达 Phase Array Radar :天线, time , 风廓线雷达: 三维雷达回波图象 闪电定位系统 6.雷达气象业务涉及的软、硬件系统及内容: 1气象雷达系统(硬件部分) 2气象雷达系统(软件部分)

气象学与气候学要点及试题-仅知识点

《气象学与气候学》要点及试题 *教学要点及试题: 绪论 重点: 1.气象学、气候学、天气学的概念及所研究对象 2.本学科与其他部门地理、区域地理学的关系 ●气象(meteor): ●气象学(meteorology)运用物理学原理和数学物理方法,研究发生于大气中一切物理性质、物理现 象和物理过程的大气学科。 ●气象学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1)大气一般的组成、范围、结构及各种要素等; ●(2)大气现象的发生、发展及能量来源; ●(3)探求大气现象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 ●(4)将大气现象中的规律应用于实践。 ● ●气候:某地气候—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长时间的相互作用下,某时段内(一 般指30年以上)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 ●。 ●天气与气候简析。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段时间内大气状况和大气现象的综合 ● 1.气候和天气关系密切,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二个不同概念: ● a. 天气:一个地区短时间内大气的具体状态。 ●例如:三亚市某日的最高气温30°C,最低气温20°C ,午后有雷阵雨 ● ● b. 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例如:在中国,东部地区7月较为闷热;北方地区1月和2月多严寒天气;某市年平均气温为25°C, 昆明四季如春,这些都属于气候现象。 ● ●气候学研究任务: ●气候系统及其组成: ●大气的物质组成:(1)干洁空气、(2)水汽、(3)固态、液态颗粒

●什么是气溶胶(Aerosols),其分布特征和作用是什么? ●大气的圈层组成及各圈层特点 ●饱和水汽压(E)与温度(t)按指数规律变化。 ●绝对湿度: ●相对湿度: ●比湿(q) ●混合比(γ) ●露点(T d)当 ●风(wind) ●云: ●降水变率 ●空气状态方程: ●虚温:T v, ●思考题: 1.某气象台站测得某日某时f=40%,t=15℃,p=1000hPa, 求该时段的e、d、a、q、γ值。 2.北纬30°处有一座海拔1000m高的山,试分析该山地坡麓与山顶在上、下午不同时间各气象要素(T、p、 e、E、 f、t d)的分布及山南与山北的差别。 3.简介大气主要成分在大气层中的作用及微量气体(CO2、O3)影响气温垂直分布的原因及机制。 4.人类用什么方法来限制大气系统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和 臭氧层遭到破坏? 5.对流层的三个基本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对人类生存自然环 境有何影响? 6.对流层顶气温分布为何高纬高,低纬低? 7.说明状态方程物理意义. 8.说明各气象要素定义及单位. 9.干湿空气哪个重,为什么? 10.一块湿空气,P=1000hpa,e=23.4hpa,t=20°, 求该湿空气密度. 一、填空题: 1.气象学是研究发生于()中的一切()和()的科学,以()为研究对象。用()表示。 2.天气是指在某一地区,()或()内大气中的()和天气现象的综合。

气象学试题

第三章温度 一、名词解释题: 1.温度(气温)日较差:一日中最高温度(气温)最低温度(气温)之差。 2.温度(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温度(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温度(气温)之差。 3.日平均温度:为一日中四次观测温度值之平均。即 T 平均 =(T02 + T08 + T14 + T20) - 4。 4.候平均温度:为五日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5.活动温度: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温度。 6.活动积温:生物在某一生育期(或全生育期)中,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气温的总和。 7.有效温度: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 8.有效积温:生物在某一生育期(或全生育期)中,有效温度的总和。 9.逆温: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现象。 10.辐射逆温:晴朗小风的夜间,地面因强烈有效辐射而很快冷却,从而形成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逆温。 11.活动面(作用面):凡是辐射能、热能和水分交换最活跃,从而能调节邻近气层和土层温度或湿度状况的物质面。 12.容积热容量:单位容积的物质,升温1C,所需要的热量。 13.农耕期:通常把日平均温度稳定在0 C以上所持续的时期,称为农耕期。 14.逆温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发生逆温现象的气层,称为逆温层。 15.三基点温度:是指生物维持生长发育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上限温度和最适温度。 二、填空题: 1.空气温度日变化规律是:最高温度岀现在(1)时,最低温度岀现(2)时。 年变化是最热月在(3),最冷月在(4)月。 2.土温日较差,随深度增加而(5),极值(即最高,最低值)岀现的时间,随着深度的增加而(6)。 3.水的热容量(C)比空气的热容量(7)。水的导热率(入)比空气(8)。粘土的热容量比 沙土的要(9),粘土的导热率比沙土(10)。 4.干松土壤与紧湿土壤相比:C干松土

雷达气象学

一、填空(30分,T14=2分) 1使用雷达的PPI资料时,不同R处回波处于不同高度上 2根据衰减理论,波长越短,衰减愈大;雷达波在大气中传播时受到衰减的原因是:(1)电磁波投射到气体分子或液态、固态的云和降水粒子上时一部分能量被粒子吸收,变成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2)另一部分能量将被粒子散射,使原来入射方向的电磁波能量受到削弱。 或者:大气对电磁波的吸收和衰减作用的总和(P33) ?3圆形的中气旋流场,在多普勒速度图上表示为零径向速度线穿过涡旋中心,一对左负右正,对称的正负速度中心,正负闭合等值线圈沿雷达距离圈排列(P289、407) 4大冰雹的后向散射截面比同体积的大水滴的后向散射截面大 5通常,超折射回波的本质是地物回波(ppt,P300) 6“V”型缺口通常表示冰雹云的回波(P381,ppt) 7 Z的物理意义是单位体积中降水离子直径6次方的总和,它与粒子大小有关(ppt) 8 以不同的仰角探测超级单体风暴云的回波特征,可能出现:钩状回波, 空洞回波(无回波穹窿),指状回波回波(ppt) 9层状云降水的雷达强度回波图上,经过加衰减后,其回波图上经常会出现零度层亮带,此现象在雷暴消散期也常常出现。(P306、309) 10 非降水回波包括云的回波,闪电的回波,雾的回波,晴空大气回波等回波(P345) ?11 同一块雨云由远至近地性质不变地逼近雷达站,在强度回波图上显示的回波范围越来越大,强度越来越强,这是由于距离衰减的影响 12 波束宽度指的是在天线方向图上两个半功率点方向的夹角(单位:°),它决定雷达的切向分辨率。(课堂笔记) 13 在雷达的速度回波图上若零速度带通过测站并呈一直线状,则表示测量范围内各高度层的风向不变(P278) 14 如果雷达发射功率很大,接收灵敏度也很高,那么天气雷达的探测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雷达电磁波束能否有效地照射到降水区中和反射率因子的大小(ppt习题) 15 多普勒天气雷达速度回波图中零速度带的意义是:实际风速为零或很小、实际风向与雷达探测波束相垂直(ppt) 16 层状云零度层亮带的成因主要是由于:融化作用,碰并聚合效应,速度效应,粒子形状的作用,(P308)二计算题 分别画出并计算图一、图二中1,2的真实风向 (画出!&计算!四个地方) 三、简答题(30分) 1用雷达资料判别冰雹云回波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P380-385) (1)冰雹云的雷达回波强度特别强

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复习习题学习资料

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 复习习题

1、某船舶受热带气旋影响,每小时观测一次,当测得真风向随时间逆时针转变时,则可判定船舶处于: A.北半球危险半圆 B.南半球危险半圆 C.前半圆 D.后半圆 2、当大范围天空由晴转阴时,可见光卫星云图上的相应地区的变化为: A. 由黑色转为白色 B. 由白色转为灰色 C. 由白色转为黑色 D. 由灰色转为黑色 3. 热带气旋集中发生的月份是: A. 北半球为7~10月,南半球为1~3月 B. 南半球为7~10月,北半球为1~3月 C. 南北半球均为1~3月 D. 南北半球均为7~10月 4、在我国海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的活动范围: A. 盛夏最北可越过30?N,10月退至10?N以南 B. 盛夏最北可越过30?N,10月退至20?N以南 C. 盛夏最北可越过40?N,10月退至10?N以南 D. 盛夏最北可越过40?N,10月退至20?N以南 5. 大约15%的热带气旋发生于: A. 东风波中 B. 热带辐合带中 C. 极锋上的波动 D. 静止锋上的波动 6. 西北太平洋台风移动主要有三条路径,其中哪一条对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影响较大? A.西行路径 B.转向路径 C.西北路径 D.特殊打转路径 7. 没有热带气旋发生的低纬海域有: A. 南北纬5度以内 B. 东南太平洋 C. 南大西洋 D. ABC都对 8. 台风登陆后再入海,在这个过程中台风的强度如何变化? A.先减弱,后又加强 B.先加强,后又减弱 C.两次都是减弱 D.两次都是加强 9. 在南半球发展中热带气旋的高层气流绕中心: A. 逆转辐合 B. 逆转辐散 C. 顺转辐合 D. 顺转辐散 10. 当热带气旋近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8~9级时,发布的警报为: A. 热带风暴警报 B. 强热带风暴警报 C. 台风警报 D. 大风警报 11. 热带气旋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是: A. 西北太平洋 B. 东北太平洋 C. 北大西洋 D. 印度洋 12. 关于夏季南海热带气旋的移动路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副高气流较强,高空形势稳定时,多为西行或抛物线型 B. 当高空环流较弱或有双台风影响时,常在海上打转,路径无规律 C. 当副高气流较强,高空形势稳定时,多为转向型 D. 当高空环流较弱或有双台风影响时,移动稳定性强 13. 天气报告中天气形势摘要的内容包括: A. 低气压,高气压的位置、强度和移动 B. 地面锋线的类别和起止位置 C. 热带气旋的位置、强度和移动 D. ABC都对 14. 流线图上单汇辐合流场相当于: A. 低气压的流场 B. 高气压的流场 C. 低压槽的流场 D. 高压脊的流场 15. 国内地面天气图上两条相邻等压线的间隔一般为2.5hPa,一个中心气压值为1023hPa的高气压最里面一 条闭合等压线的数值应为:

2011农业气象学试题A卷(1)

以下各题中未注明单位的各物理量均为标准国际单位制。 1.C 2.C 3.A 4.B 5.D 6.C 7.C 8.C 9.B 10.B 11.A 12.B 13.D 14.C 15.C 16.C 17.B 18.A 19.B 20.B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共20分) 1.长江中下游地区,()入梅对农业生产最有利。 A、5月下旬 B、6月上旬 C、6月中旬 D、6月下旬 2.露点温度表示()。 A、潮湿地面温度 B、空气湿度 C、饱和湿空气温度 D、未饱和湿空气温度 3.一团饱和的湿空气作升降运动时,大气处于稳定状态的判定条件是()。 A、γ<γm B、γ=γm C、γ>γm D、γ≤γm 4.低层大气能量的主要来源于()。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5.切变线是指()急剧变化的界线 A、温度 B、湿度 C、气压 D、风 6.在三圈环流中,南、北半球各形成()个气压带。 A、2 B、3 C、4 D、5 7.下面霜冻最轻的是()。 A、谷地 B、洼地 C、山顶 D、坡地 8.温度愈高物体放射能力的波长愈向短波方向移动。已知太阳辐射最大放射能力的波长为0.475微米,由此计算得太阳表面的温度约为()。 A、5780 K B、6500 K C、6000 K D、6300 K 9.大气中臭氧主要集中在()。 A、散逸层,因该层紫外线辐射强,O与O2易合成O3 B、平流层,因该层紫外线辐射强,易形成O3 C、对流层,因该层温度低,O3不易分解 D、近地层,因该层温度高,O与O2易合成O3 10.在北球,冬半年,随着纬度的升高()。 A、昼弧增长 B、夜弧增长 C、昼弧夜弧相等 D、昼弧变短 11.以下作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A、油菜 B、玉米 C、烟草 D、水稻 12.积雨云属于()云系。 A、滑升云 B、积状云 C、波状云 D、层状云 任课教师: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雷达气象学考试复习培训资料

雷达气象学考试复习

雷达气象学考试复习 1.说明和解释冰雹回波的主要特点(10分)。 答:冰雹云回波特征:回波强度特别强(地域、月份、>50dBZ );回波顶高高(>10km );上升(旋转)气流特别强(也有强下沉气流,)。 PPI 上,1、有“V ”字形缺口,衰减。2、钩状回波。3、TBSS or 辉斑回波。画图解释。 RHI 上:1、超级单体风暴中的穹窿(BWER ,∵上升气流)、回波墙和悬挂回波。2、强回波高度高。3、旁瓣回波。画图解释。4、辉斑回波。5、在回波强中心的下游,有一个伸展达60-150km 甚至更远的砧状回波。 速度图上可以看到正负速度中心分布在径线的两侧,有螺旋结构。有可能会出现速度模糊。 2.画出均匀西北风的VAD 图像 从VAD 图像上可以获得环境风速和风向的信息,西北风的风向对应7/4π(315°)如图所示,零速度线是从45°—225°方位的一条直线(可配图说明)。由此可绘出VAD 图像。 3.解释多普勒频移: 多普勒频移:由于相对运动造成的频率变化 设有一个运动目标相对于雷达的距离为r ,雷达波长为λ。 发射脉冲在雷达和目标之间的往返距离为2r ,用相位来度量为2π?2r/λ。若发射脉冲的初始相位为φ0,则散射波的相位为φ=φ0+4πr/λ。 目标物沿径向移动时,相位随时间的变化率(角频率) 44r d d r v d t d t ?ππλλ== 另一方面,角频率与频率的关系2D d f d t ? ωπ== 则多普勒频率与目标运动速度的关系fD=2vr/λ 4.天线方向图:在极坐标中绘出的通过天线水平和垂直面上的能流密度的相对分布曲线图。天气雷达的天线具有很强的方向性,它所辐射的功率集中在波束所指的方向上。 反映了雷达波束的电磁场强度及其能流密度在空间的分布;曲线上各点与坐标原点的连线长度,代表该方向上相对能流密度大小。 π/4 3π/4 7π/4 方位角 速度

雷达复习

雷达气象学 绪论&第一章雷达基本概念 1.常用的测雨雷达波段与波长 X波段——cm、C波段(反射强,内陆地区,一般性降水)——cm、S 波段(穿透能力强、衰减少,沿海地区,台风、暴雨)——cm 2.雷达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①雷达数据采集子系统(RDA): A.发射机:RDA是取得雷达数据的第一步——发射电磁波信号。RDA主要 是由放大器完成,产生高效率且非常稳定的电磁波信号。稳定 是非常重要的,产生的每个信号必须具有相同的初相位,以保 证回波信号中的多普勒信息能够被提取。一旦信号产生,就被 送到天线。 B.天线:将发射机产生的信号以波束的形式发射到大气并接受返回的能量, 确定目标物的强度,同时确定目标物的仰角、方位角和斜距进行定位。 天线仰角的设置取决于天线的扫描方式(共有三种)、体扫模式( VCP)和工作模式(分为晴空和降水两种模式)。 使用三种扫描方式: 扫描方式#1:5分钟完成14个不同仰角上的扫描(14/5) 扫描方式#2:6分钟完成9个不同仰角上的扫描(9/6)(我国) 扫描方式#3:10分钟完成5个不同仰角上的扫描(5/10)体扫模式定义4个: VCP11 --- VCP11规定5分钟内对14个具体仰角的扫描方式。 VCP21 --- VCP21规定6分钟内对9个具体仰角的扫描方式。

VCP31 --- VCP31规定10分钟内对5个具体仰角的扫描方式。 VCP32 --- VCP32确定的10分钟完成的5个具体仰角与VCP31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VCP31使用长雷达脉冲而VCP32使用短脉冲。 工作模式: 工作模式A:降水模式使用VCP11或VCP21,相应的扫描方式分别 为14/5 和9/6。 工作模式B:晴空模式使用VCP31或VCP32,两者都使用扫描方式 5/10。 C.接收机:当天线接收返回(后向散射)能量时,它把信号传送给接收机。 由于接收到的回波能量很小,所以在以模拟信号的形式传送给 信号处理器之前必须由接收机进行放大。 D.信号处理器:完成三个重要的功能:地物杂波消除,模拟信号向数字化 的基本数据的转换,以及多普勒数据的退距离折叠。 ②雷达产品生成子系统(RPG):产品生成、产品分发、通过UCP (雷达控制台) 对整个雷达系统进行控制。 ③主用户处理器(PUP):主要功能是获取、存储和显示产品。预报员主要通过 这一界面获取所需要的雷达产品,并将它们以适当的 形式显示在图形监视器上。 ④宽/窄带通讯子系统(WNC)及附属安装设备 3.雷达的定位原理(距离、方位、仰角) 目标位置的确定——由于雷达收发共用天线,雷达的定位就是目标的定位 1、方位:极坐标360度,正北方位0度,顺时针旋转 2、仰角:地平为0度,向上为正 3、距离:以雷达为中心,径向延伸R=C*dT/2, C:光速;dT:电磁波从发射 到接收的时间 4.常用的雷达参数是哪些

最新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重点(必考)

历届简答题: 1.推导地转风公式,并讨论其物理意义。(5分) 评分标准:地转风公式1分,物理意义要点各1分。 地转风是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水平地转偏向力达到平衡:G = A 于是有 (1)地转风与水平气压梯度成正比,即等压线密集,Vg大。 (2)Vg与密度成反比,气压梯度一定时,高空的Vg大于低空的Vg。 (3)Vg与纬度的正弦成反比,低纬Vg大于高纬Vg。 (4)赤道附近不遵守地转风原则。 2.何谓季风?简述季风成因和全球主要季风区。(5分) 评分标准:季风定义1分,季风成因3分,主要季风区1分。 季风定义:大范围风向随季节而有规律改变的盛行风。要求盛行风的方向改变120°,其频率占40%。 季风的成因(Formation of Monsoons):(1)海陆季风:由海陆之间热力异差引起的风系,随季节有极明显的变化,?称海陆季风。(2)行星季风:由于行星风带随季节移动而引起的风系变化,典型代表是南亚季风。(3)高大地形作用:青藏高原在夏季的热源作用和冬季的冷源作用对维持和加强南亚季风起了重要的作用。 主要季风区:季风主要分布在南亚、东亚、东南亚和赤道非洲四个区域。 3.简述Ⅰ型冷锋的主要天气特征(云系、降水、温度、气压、风向风速)。(5分) (5分) 评分标准:指出云系、降水、温度、气压、风向风速各1分。 云系:依次为Ns、As、Cs、Ci;降水:连续性降水;温度:逐渐降低;气压:逐渐升高;风向北到西北,风速明显增大。 4.简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天气模式。(5分) 评分标准:副高中心、东部、西部、南部、北部各1分。 副高中心:以晴朗、微风、炎热、少云天气为主; 副高东部:盛行偏北风,大气层结稳定,海上出现雾和层云; 副高西部:偏南气流,大气层结不稳定,多雷阵雨和雷暴,多形成平流雾。 副高南部:一般天气晴好,偶有东风波、热带气旋活动时,可产生雷暴、雷雨大风等天气。副高北部:与西风带相邻,多锋面(温带)气旋,常带来阴雨和风暴天气。

气象学模拟试题

南京农业大学试题纸 学年第学期课程类型:试卷类型: 课程:农业气象学班级:学 号:姓名:成绩:

E、露点温度 F、大气压强 随着雷暴的来临,气压、温度和湿度会出现显著的变化,表现为。 B、温度升高 C、湿度升高 E、温度降低 F、湿度降低 根据大陆度指标,下列城市位于海洋性气候区的有。 B、南京 C、北京 E、成都 F、西安 三、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光照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接收的光通量,其单位为。 B、lm C、J/s D、W/m2夏季,下列城市中光照时间最长的是。 B、上海 C、成都 D、海口 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与地面反射辐射之差称为。 B、有效辐射 C、天光漫射 D、地面辐射差额 通常将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气温称为。 B、活动温度 C、有效温度 D、净效温度 土壤温度铅直分布呈时,随着深度增加,土壤温度逐渐升高。 B、辐射型 C、上午转变型 D、傍晚转变型 水面蒸发速率随而减小。 B、饱和差增大 C、气压升高 D、风速加大 地面上的霜和露是通过冷却降温而形成的。 B、接触 C、辐射 D、混合 ,按降水强度的等级划分,属于。 B、中雨 C、大雨 D、暴雨 目前气象上常用的气压及水汽压的标准单位是。 B、mb C、Pa D、hPa 在自由大气层中,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平衡时的风称为地转风。 B、惯性离心力 C、摩擦力 D、水平地转偏向力 地面行星风带在北半球低纬度地区为。

D、雷暴 D、12 D、初冬 D、黑灾 D、22

南半球的大气活动中心已标明,请直接在图中标出北半 7月11日)低空和地面的天气形势简图,请根据此图分析江淮梅雨低 20°02′N,110°21′E)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角。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农业气象学试题(1)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共16分,每小题2分) 1、辐射的波动性: 辐射以波动的形式发射或传播能量的过程。 2、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 3、长日照作物需要经过一段时间长的白天和短的黑夜才能开花结果的植物,称为长日照植物。 4、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气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气压的百分比。 5、温度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的月平均温度与一年中最冷月的月平均温度之差。 6、季风环流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的东西方向的垂直环流。 7、副热带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指由于热带环流圈的下沉在30°N附近堆积下沉形成的高压系统。

8、农业气候资源可供农业生产利用的光、热、水等气候资源,称 为农业气候资源。 二、填空(共10分,每空0.5分) 1、广东大部分地区的年降雨量多在 1500mm 到 2000mm 之间,通常把一年的降水分成两大部分,前一部分的降水,称为 前汛期降水,主要是由锋面引起的;后一部分的降水 称为后汛期降水,主要是由台风引起的。 2、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地球上昼夜交替变化.由于 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不垂直 ,且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方 向保持不变,因而形成了地球上的季节交替和各地昼夜长 短不等。 3、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主要是短波辐射,地面和大气 向外发出的辐射,主要是长波辐射。 4、植物在繁育期期对低温的反应比生长期对低温的 反应更为敏感,这一时期往往就是植物的温度临界期期。 5、水面蒸发速度的大小,与风速和饱和差成正比, 与大气压力成反比。 6、台风是指形成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当台风在东经180度以西,赤道 以北的西北太平洋海区形成后,我国气象部门将对其进行命名和编

雷达气象学期末复习重点

雷达系统组成:触发信号产生器,发射机,天线转换开关,天线,接收机,显示器 脉冲重复频率PRF :每秒钟产生的脉冲数目,脉冲间隔决定了探测距离; 脉冲重复周期PRT :两个相邻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PRT =1/PRF ; 脉冲宽度τ:脉冲发射占有时间的宽度,单位微秒 波长λ:电磁波在一个周期内在空间占有的长度; 脉冲发射功率P :发射机发出的探测脉冲的峰值功率; 平均功率Pa:发射机在一个脉冲重复周期里的平均功率。 天线方向图:在极坐标中绘出的通过天线水平和垂直面上的能流密度的相对分布曲线图。 波束宽度: 在天线方向图上,两个半功率点方向的夹角。波束宽度越小,定向角度的分辨率越高,探测精度越高。 天线增益:辐射总功率相同时,定向天线在最大辐射方向上的能流密度与各向均匀辐射的天线的能流密度之比。 灵敏度:雷达检测弱信号的能力。用最小可辨功率Pmin 表示,就是回波信号刚刚能从噪声信号中分辨出来时的回波功率。 平面位置显示器PPI :雷达天线以一定仰角扫描一周时,测站周围目标物的回波。以极坐标形式显示。 距离高度显示器RHI :显示雷达天线正对某方位以不同的仰角扫描时目标物的垂直剖面图 散射现象:当电磁波传播遇到空气介质和云、降水粒子时,入射的电磁波会从这些质点向四面八方传播相同频率的电磁波,称为散射现象。 散射过程:入射电磁波使粒子极化,正负电荷中心产生偏移而构成电偶极子或多极子,并在电磁波激发下作受迫振动,向外界辐射电磁波,就是散射波。 单个球形粒子的散射 定义无量纲尺度参数:α=2πr/λ 当α<<1时:Rayleigh 散射,也称分子散射。如空气分子对可见光的散射。 当0.1<α<50:Mie 散射。如大气中的云滴对可见光的散射。 当α>50:几何光学:折射。如大雨滴对可见光的折射、反射,彩虹等光现象。 瑞利散射:方向函数的具体形式:当雷达波是平面偏振波时,瑞利散射在球坐标中的 方向函数为:()() ??θλπ?θβ222222464sin cos cos 2116,++-=m m r 当入射雷达波长一定,散射粒子的大小和相态一定(即r 、m 为常数),则: ()()??θ?θβ222sin cos cos ,+=C 米散射:单个球形粒子的散射 Rayleigh 散射与Mie 散射不同点: Rayleigh :前后向散射相等,侧向散射为零。 Mie :散射前向大于后向散射,α越大向前散射所占比越大,侧向散射不为零。 关系: Mie 散射包含Rayleigh 散射,Rayleigh 散射是Mie 散射的特殊。 后向散射:θ= 180o,只有后向散射能量才能被雷达天线接收。 雷达截面:粒子向四周作球面波形式的各向同性散射,并以符号σ表示总散射功率与入射波能流密度之比,即雷达截面i s S R S 2 4)(ππσ=或)(4ππβσ=

雷达与卫星气象学总复习

前言 1) 按遥感方式划分,天气雷达属于主动遥感设备或有源遥感设备。 2) 我国目前已经布网了160多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按波长划分,已布网的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有S波段和C波段两种类型,S波段雷达部署在大江大河流域及沿海地区,C波段雷达部署在东北、西北、西南等内陆地区。 3) 天气雷达起源于军事雷达,最早出现天气雷达是模拟天气雷达。 4) 天气雷达最常用的扫描方式有PPI扫描、RHI扫描和VOL体扫描。 5) S波段天气雷达波长在10cm左右;C波段天气雷达波长在5cm左右;X波段天气雷达波长在3cm左右 第1章散射 1) 散射是雷达探测大气的基础,大气中引起雷达波散射的主要物质有大气介质、云和降水粒子。 2) 粒子在入射电磁波的极化作用下,做强迫的多极震荡而产生次波就是散射波。 3) 什么是瑞利散射及瑞利散射的特点? 4) 什么是米散射及米散射的特点? 5) 雷达截面也称作后向散射截面,它的大小反映了粒子的后向散射能力的大小,雷达截面越大,粒子的后向散射能力越强。 6) 什么是雷达反射率 ? 单位体积内全部降水粒子的雷达截面之和称为雷达反射率。 7) 相关研究表明,对于小冰球粒子,其雷达截面要比同体积小水球的小很多;对于大冰球粒子,其雷达截面要比同体积大水球的大很多; 8) 晴空回波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湍流大气(折射指数不均匀)对雷达波的散射作用;大气对雷达波的镜式反射(大气中折射指数的垂直梯度很大)。

9) 雷达反射率因子 与雷达反射率的区别 第2章衰减 1) 造成雷达电磁波衰减的物理原因是散射和吸收。 2) 造成雷达电磁波衰减的主要物质有大气、云和降水。 3) 水汽和氧气对电磁波的衰减作用主要是吸收 4) 云滴对雷达波的衰减随雷达波长得增加而减小。 5) 雨对雷达波的衰减一般与降水强度成近似的正比关系 第三章 雷达气象方程 1) 什么是天线增益G ? 定向天线最大辐射方向的能流密度与各向均匀辐射天线的能流密度之比,称为天线增益,用符号G 表示。 2) 天线增益的物理意义 由方向性天线把辐射能量集中到某个方向上,使这个方向上的辐射能流密度增加为各向同性天线的 G 倍。 3) 有效照射深度由雷达脉冲宽度决定,其值为脉冲宽度的一半。 4) 有效照射体积除了与有效照射深度有关外,还取决于雷达波束的几何形状。 5) 充塞系数除了与云和降水有关外,还取决于目标物距雷达的距离和雷达波束宽度有关。 6) 解释雷达气象方程 02 220.222231101024(ln 2)2R kdR t r PG h m P Z R m θ?ψπλ--?=?+, 各物理参数的意义。 答题思路:写出各符号分别指代的参数,如Pr :雷达回波功率,Pt :雷达发射功率,G 天线增益… 7) 说明雷达气象方程中各物理参数在雷达探测中的作用。 第4章 折射 1) 什么是大气折射? 光波或电磁波在大气中曲线传播的现象称为大气折射。 2) 折射产生的物理原因是光波或电磁波在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而引起的。

气象学试题

第三章温度 一、名词解释题: 1. 温度(气温)日较差:一日中最高温度(气温)最低温度(气温)之差。 2. 温度(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温度(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温度(气温)之差。 3. 日平均温度:为一日中四次观测温度值之平均。即 T平均 = (T02+T08+T14+T20)÷4。 4. 候平均温度:为五日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5. 活动温度: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温度。 6. 活动积温:生物在某一生育期(或全生育期)中,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气温的总和。 7. 有效温度: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 8. 有效积温:生物在某一生育期(或全生育期)中,有效温度的总和。 9. 逆温: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现象。 10. 辐射逆温:晴朗小风的夜间,地面因强烈有效辐射而很快冷却,从而形成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逆温。 11. 活动面(作用面):凡是辐射能、热能和水分交换最活跃,从而能调节邻近气层和土层温度或湿度状况的物质面。 12. 容积热容量:单位容积的物质,升温1℃,所需要的热量。 13. 农耕期:通常把日平均温度稳定在0℃以上所持续的时期,称为农耕期。 14. 逆温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发生逆温现象的气层,称为逆温层。 15. 三基点温度:是指生物维持生长发育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上限温度和最适温度。 二、填空题: 1. 空气温度日变化规律是:最高温度出现在 (1) 时,最低温度出现 (2) 时。 年变化是最热月在 (3) ,最冷月在 (4) 月。 2. 土温日较差,随深度增加而 (5) ,极值(即最高,最低值)出现的时间,随着深度的增加而 (6) 。 3. 水的热容量(C)比空气的热容量 (7) 。水的导热率(λ)比空气 (8) 。粘土的热容量比 沙土的要 (9) ,粘土的导热率比沙土 (10) 。 4. 干松土壤与紧湿土壤相比: C干松土

雷达气象学1-知识点综合3

《雷达气象学》知识点--2014版本 第一章前言 1 天气雷达的主要功能 2 天气雷达回波的形成的两种机制。 3 天气雷达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参数(λ,PRF,τ)。 4 天气雷达的常用观测方式PPI、RHI、VCP(VOL体扫) 5 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网的业务情况介绍 第二章气象目标物对雷达电磁波的散射 1 散射的物理本质 2、Rayleigh散射和Mie散射的概念、区别与联系; 3、若干基本物理量(散射函数,散射截面,雷达截面,雷达反射率,雷达反射率因子,等效反射率因子)的概念、物理意义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 4、Z和dBZ的转化计算。 5、后向散射截面σb与尺度参量α的关系。 6、水滴球、冰球、外包水膜冰球的散射能力比较。 7、介质小椭球体的散射 8、晴空回波的成因 第三章大气、云、降水粒子对雷达波的衰减 1、衰减的物理本质 2、电磁波在大气传输过程中的衰减特性及衰减公式。 3、大气气体、云、雨、雪、冰雹等对雷达电磁波的衰减能力及比较。 4、衰减对雷达探测的影响。 5、衰减和波长的关系 第四章雷达气象方程 1、单个目标的雷达方程的推导。 2、云及降水的雷达气象方程的推导。 3、雷达气象方程的讨论。 4、雷达方程成立的条件。 5、有效照射体积、照射深度、波束宽度、天线方向图、天线增益 6、雷达常数及简化的雷达方程 7、雷达气象方程的应用 8、考虑充塞系数和衰减的雷达方程 第五章雷达电磁波在大气中的折射 1、产生折射现象的物理原因和折射规律 2、折射指数N单位与温度、压力和水汽压的关系 3、射线的曲率和等效地球半径的概念。 4、折射指数随高度变化的几种形式。 5、地球球面和大气折射对雷达探测远距离气象目标的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