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莱盆地火山岩系的地球化学特征
- 格式:docx
- 大小:36.87 KB
- 文档页数:1
莱阳凹陷页岩气资源潜力前景分析彭文泉;蒋波;王云燕;梁云汉;肖广玲【摘要】Jiaolai depression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in Cretaceous stratain Shandong province.Shale gas`bearing strata in Cretaceous is Laiyang iyang depression has been considered as the favorable are-a for searching oil and shale gas.Lots of work has been done by Shengli Oilfield since 50s and 60s in last century,but hasn`t obtained breakthrough results.There are preferable dark shales(source rocks)in Laiy-ang depression,but most of these shales have been exposed anddenuded.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in recent years,it is regardedthat there has the condition for forming shale gas in Laiyang depression.On the basis of studying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organic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storing the proto-type basin,the accumulation prospective areas have been circled in Laiyang depression.%山东省白垩世地层以胶莱坳陷最具代表性,白垩系中页岩气赋存地层为莱阳群。
摘要本文选择山东地区晚白垩世的恐龙化石及其赋存地层为研究对象,开展一些针对性的研究,以期在沉积学、地层学和古生物学等方面获得一些新的认识和进展。
山东发现恐龙化石的地区主要在胶莱盆地。
莱阳的恐龙以鸭嘴、鹦鹉嘴龙居多,另外还有剑龙,谭氏龙(鸟龙类)等多种。
时代属白垩纪,多存于王氏系的红土中或灰绿土中。
其分布呈带状,主要分布在金岗口,红土崖、将军顶、柳行、陡山、横岚埠等处。
山东恐龙化石的另一发现地诸城是一个中生代地层较为发育的小型盆地,含有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其中尤以恐龙化石最为丰富。
诸城恐龙种属繁多,且范围广,埋藏丰富,是全国少有的一处恐龙化石宝库。
本文对山东恐龙化石的分布、恐龙的生活习性、以及其生活环境和化石的埋藏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出山东的恐龙化石出产多在缺少侏罗纪地层的鲁东地区,该地区主要为一套辫状河流相和冲击扇相沉积。
研究发现,赋存化石的沉积序列主要由泥石流、洪泛平原、辫状河道等微相类型组成。
在其地层沉积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所发现的恐龙化石,本文认为,山东莱阳—诸城盆地在白垩纪时期气候温暖,雨水充沛,河流交织,湖泊广布,植被繁茂,生机盎然。
同时本文在对恐龙化石集群埋藏研究后发现,恐龙是在迁徙洪泛平原时遭遇突发性洪水或大规模泥石流、滑塌等灾害,导致生物集群死亡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山东,恐龙化石,白垩纪,沉积环境AbstractThe dinosaur fossil of Late- Cretaceous in the area and the strata in which the dinosasur fossil locates as study object can be well-targeted researched so that theSedimentology, Stratigraphy and paleontology can get new understanding and a lot of progress. Laiyang, Shandong is the one of areas where discovered dinosaur fossil was at most and earliest dinosasurs in Laiyang are mainly ioHadrosaur, Psittacosauru,there are, in addition ,Stegosaurus and Tanius laiyangensis and so on. They belong Cretaceous and locate in red soil or grey green soil of Wangshi Formation.they are distributed as bandin in Jigangkou, Hongtuya, liuhang, Doushan, Henggangpu and so on. Another area of discovering dinosaur fossil in Zhulai basin, Shandong is Zhucheng which is small-sized basin where Mesozoic strata was well developed and a large number of paleobiology fossil was formed but dinosasur fossil is most abundant. Species of dinosaurs in Zhucheng which is important repositories of dinosasur fossil all over China is the most abundant and it is distributed widely.According to this text, dinosasur fossil of Shandong province is mostly distributed in eastern Shandong where it is short of Jurassic strata.The strata of eastern Shandong consists of fluvial facies deposit and fan deposit.After study, it is found that sedimentary sequence of the strata in which the dinosaur fossil locate consists of microfacies, such as debris flow, floodplain and braided river. We believe that the weather of laiyang-zhucheng basin, Shandong was warm in Cretaceous, rivers and lakes existed in large numbers and the plant was luxuriant from strata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nd discovered dinosaur fossil. In addition, after studying reasons of which the dinosaur fossil was buried concentratly, it is found that the dinosuar suddenly encountered flood ,large-scale mudslides and landslides in migration to floodplains,so that living beings became extinct concentratly.key words: Shandong , dinosaur fossil, Cretaceous, Sedimentary environment目录1 绪论-----------------------------------------------------------------------------------------------12 研究区域的地质概况------------------------------------------------------------------22.1 大地构造---------------------------------------------------------------------22.2 区域地层分布---------------------------------------------------------------3 2.2.1 莱阳群-------------------------------------------------------------------------4 2.2.2 青山群-------------------------------------------------------------------------7 2.2.3 王氏群-------------------------------------------------------------------------73 山东恐龙化石的分布-------------------------------------------------------------------93.1 莱阳地区恐龙化石的分布及其发现的主要属种----------------------93.2 诸城地区的恐龙化石分布及其发现的主要属种---------------------113.3 山东恐龙化石的出土层位------------------------------------------------15 3.3.1 山东莱阳盆地恐龙化石出土层位----------------------------------------15 3.3.2 山东诸城盆地恐龙化石出土层位----------------------------------------164 山东主要发现恐龙的生活习性---------------------------------------------------194.1 山东鸭嘴类恐龙的特点及生活习性的研究---------------------------194.2 山东角龙类恐龙的特点及生活习性研究--------------------------214.3 山东暴龙类恐龙的特点及习性研究--------------------------------224.4 山东甲龙类恐龙的特点及习性研究--------------------------------224.5 山东蜥脚亚目中的蜥脚类恐龙的特点及习性研究-----------------235 山东白垩纪的生态环境分析----------------------------------------------------245.1 从岩石地层学角度对山东白垩纪地层沉积环境分-----------24 5.1.1 早白垩世莱阳群地层沉积环境分析-----------------------------------24 5.1.2 早白垩世青山群地层沉积环境分析-----------------------------------25 5.1.3 晚白垩世王氏群地层沉积环境分析-----------------------------------265.2 从恐龙化石角度对山东白垩纪地层沉积环境分析-----------276 恐龙化石埋藏学特征初步研究-------------------------------------------------306.1 泥石流埋藏相-------------------------------------------------------------306.2 洪泛平原埋藏相----------------------------------------------------------316.3 辫状河道埋藏相----------------------------------------------------------327 结论--------------------------------------------------------------------------------------------34附录---------------------------------------------------------------------------------------------------35山东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绪论1 绪论随着山东诸城、莱阳等地在中生带的地层中发现大量恐龙化石,关于这些恐龙化石的研究就成了地质工作者面对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恐龙是生活在距今大约2亿3500万年至6500万年前的、能以后肢支撑身体直立行走的的一类动物,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
2022年1月地 球 学 报 Jan. 2022第43卷 第1期: 38-48Acta Geoscientica SinicaVol.43No.1: 38-48本文由山东省地勘项目“胶莱盆地中部白垩纪古生物化石调查研究及保护”(编号: 鲁勘字(2019)54号)资助。
收稿日期: 2021-08-09; 改回日期: 2021-09-22; 网络首发日期: 2021-10-14。
责任编辑: 张改侠。
第一作者简介: 陶有兵, 男, 1980年生。
硕士, 正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
通讯地址: 250013,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荆山路17号。
E-mail: 446452272@ 。
*通讯作者: 任天龙, 男, 1980年生。
本科, 正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地层古生物研究工作。
通讯地址: 250013,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荆山路17号。
E-mail: J_were121@ 。
莱阳盆地Albian 阶林家庄—辛格庄组古环境演变沉积地球化学记录陶有兵1), 任天龙1)*, 黄永波1), 王丽娟1), 姚金娇2), 张成君2)1)山东省地质调查院, 山东济南 250013;2)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西部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 730000摘 要: 胶莱盆地是一白垩系发育较为完整的陆相含火山地层沉积盆地。
白垩系中发现有大量恐龙骨骼、恐龙蛋, 以及其它动植物化石, 是研究陆相白垩纪古环境演变的重要地区。
本文通过对胶莱盆地莱阳洼陷Albian 阶林家庄组—辛格庄组地层沉积特征、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组成(δ13C, δ18O)、色度(L *, a *, b *)、碳酸盐含量、TOC 含量, 以及风化指数(CIA)、古气候指数(C)等古环境指标的综合分析, 反映出Albian 阶古气候从早期偏冷干逐渐过渡到半干旱-半湿润状态。
古气候总体上温暖湿润, 但也存在多次气候波动特征。
偏重的碳同位素组成与OAEs 事件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表明胶莱盆地在白垩纪时期陆相地层与海相地层之间存在一定的对比关系。
2003年7月JOURNAL OF ST RAT IGRAPHY 第27卷 第3期山东省白垩纪岩石地层序列与火山岩系地层划分刘明渭1) 张庆玉2) 宋万千1)( 1)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 山东潍坊 261021; 2)山东省青岛市地质矿产开发局 山东青岛 266071)摘 要:由于陆相地层,尤其火山岩系的复杂性,研究者众多且多局限一隅,以往建立起的地层序列常只适用于某一地区,并且出现同物异名或异物同名现象。
正确理解和运用《国际地层指南》、《中国地层指南》,是准确划分中生代陆相火山岩盆地地层的理论依据。
借鉴层序地层学的方法,对划分山东省白垩纪岩石地层层序与火山岩盆地地层序列有了新的认识:南、北莱阳群虽在岩性组合上有较大差异,但仍可归于同一岩石地层单位;大盛群与青山群既不是严格的上下关系,也不是完全的同期相变,二者呈交叉对应关系,大盛群的底界稍高;王氏群的林家庄组和辛格庄组应修订为寺前村组和孟疃组,置于大盛群中。
关键词:山东省,白垩纪,岩石地层序列,火山岩地层,划分对比中图法分类号:P 53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959(2003)03-0247-07文稿接收日期:2003-05-18。
第一作者简介:1954年1月生,男,山东昌乐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和地层古生物研究。
一、山东省白垩纪地层划分现状1 研究简史山东省白垩纪地层自二十世纪20年代谭锡畴先生考察研究至今,已有八十年历史。
1923年谭锡畴发表《山东中生代及旧第三纪地层》,将山东省的白垩系自下而上分为莱阳层、青山层、王氏系,奠定了山东省中生代地层研究的基础。
其后经八十年的研究历史,几代人的艰辛努力,至今日,山东省白垩系以比较清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研究成果在地质事业和国民经济生产中也产生很大效益。
纵观研究历史,除去谭锡畴先生的研究起了奠基作用外,其他有较大意义的有以下数家。
1.1 原地质部石油地质局第一普查勘探大队 二十世纪60年代初,该队对山东中新生代盆地作了大量调查研究,主要贡献是建立了莱阳地区的白垩纪典型剖面。
火山岩的岩石特征(一)火山岩的岩石特征1. 简介火山岩是由火山活动形成的一种火成岩,是地球表面最常见的岩石之一。
它具有独特的岩石特征,以下是一些主要特征的介绍。
2. 成分•火山岩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如斜长石、辉石和黑云母等。
•其它常见的成分包括氧化铁、二氧化钛等。
3. 结构•火山岩通常呈块状或颗粒状,由于冷却迅速,岩石中很少有大颗粒的矿物晶体。
•由于火山喷发的爆炸性质,火山岩经常以碎屑的形式存在,具有碎屑构造。
4. 颜色•火山岩的颜色非常丰富,常见的有黑色、灰色、棕色、红色等。
•颜色的变化主要由于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和含量的不同。
5. 质地•火山岩的质地通常较细粒,呈均质状态。
•有些火山岩可能含有大颗粒的矿物,比如斜长石的晶体。
6. 变质程度•由于火山岩形成的过程中温度较高,火山岩的变质程度一般较低,不会产生明显的结晶变质。
7. 耐久性•火山岩的耐久性较高,具有较好的抗风化性和抗侵蚀性。
•这也是为什么火山岩常被用作建筑材料的原因之一。
以上是对火山岩的一些主要特征的介绍。
火山岩的形成与地球的火山活动密切相关,其独特的颜色、质地和耐久性使其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8. 分布•火山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特别是沿着火山带。
•一些著名的火山岩地区包括美国的夏威夷群岛、冰岛、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等。
9. 用途•火山岩常被用作建筑材料,如砌块、路面铺装等。
其耐久性和美观性使其成为受欢迎的选项。
•由于火山岩质地细腻,也常被用作雕刻和艺术品材料,制作火山岩雕塑等艺术作品。
10. 特殊类型•火山岩有许多特殊类型,如玄武岩、安山岩等。
•每种特殊类型的火山岩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用途。
总结:火山岩是一种由火山活动形成的岩石,具有独特的特征。
它常见于世界各地的火山带,成分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
火山岩通常呈块状或颗粒状,质地较细粒,呈均质状态,很少有大颗粒的矿物晶体。
火山岩的颜色丰富多样,常用于建筑材料和艺术品制作。
它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风化性,广泛应用于建筑和艺术领域。
火山岩的岩石特征
火山岩是由火山喷发物形成的岩石。
其岩石特征如下:
1. 岩石颗粒粗大:火山岩由于是火山喷发物的凝固形成,颗粒之间往往存在较宽的间隙,因此岩石颗粒通常较粗大。
2. 密度较低:火山岩中空隙较多,密度相对较低。
3. 微晶质结构:火山岩中的矿物晶粒一般都很小,无法用肉眼分辨。
因此,火山岩呈现出均匀致密、微晶质的结构。
4. 容易分层:火山岩往往呈现层状结构,这是因为岩浆在喷发过程中会在地表逐渐凝固。
5. 含有气孔:火山岩中常常含有气孔,这些气孔是原来的气体在岩浆凝固的过程中无法完全释放而形成的。
6. 富含铁、镁、钙等元素:火山岩中常常含有大量的铁、镁、钙等元素,这些元素是来自于喷发物中的矿物质。
总的来说,火山岩具有粗大的颗粒、低密度、微晶质结构、分层、含有气孔和富含铁、镁、钙等特征。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胶莱盆地东北缘鹊山变质核杂岩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岳远宪摘要:胶莱盆地位于牟平-乳山金成矿带,频繁的构造-岩浆活动为金矿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是胶东地区又一重要的金、铜、铅锌等多金属成矿区。
该文通过对胶莱盆地东北缘鹊山岩体野外地质调查及综合地质分析得出鹊山变质核杂岩对胶莱盆地东北缘金矿床具有一定的影响且拆离断层为成矿提供构造空间;该成矿系列属于盆地边缘断裂体系中的中低温热液金矿床,受克维山杂岩变质核及伴生的脆性断裂构造的统一控制;深部具有优越的成矿条件且找矿远景可观。
关键词:胶莱盆地东北缘;鹊山变质核杂岩;构造演化;成矿作用胶莱盆地位于山东半岛中南部,南起五莲—青岛,北起平度莱阳,西至安丘、莒县,东至青岛、海盐,入黄海。
东西长度近200km,南北宽近100km,总体上呈一长轴为NE向的菱形展布,为山东最大的中生代陆相沉积盆地。
胶莱盆地特殊的构造位置赋予了它重要的地质意义。
胶莱盆地西部边界为沂沭断裂带,在地质上也是鲁东与鲁西的分界线,影响着鲁东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断裂带内地质构造复杂,亦是中新生代岩浆活动带、成矿带。
南地口、宋家沟、西井口、西涝口、蓬家夼、南果子、辽上、郭城等金矿床(点)均产出于胶北隆起与胶莱盆地的“盆山”耦合部位,金矿床的产出受盆地-隆起区沉积、构造、岩浆控制明显。
本文试图通过鹊山变质核杂岩构造演化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进一步探讨该金矿区成矿作用的影响。
1 鹊山变质核杂岩鹊山变质核杂岩出露于观水-崖子一带,主要由鹊山岩体以及荆山群地层组成。
鹤山杂岩变质岩心西南边界为可采断层带,向西南缓慢倾斜,其上缘为早白垩世莱阳组砂砾岩和景山组部分床层。
在切向带,地表的表观宽度变化很大,从几十米到十几公里不等,在蓬家夼一带糜棱面理产状为198°∠28°,拉伸线理发育。
鹊山变质核杂岩的糜棱前锋是鹊山岩体以北牟平区安吉村附近的NWW向韧性剪切带,该韧性剪切带与观水-崖子糜棱岩带目前互不相连的原因是后期抬升过程中的地表剥蚀。
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火山岩是由火山爆发喷出的岩浆在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的一种岩石。
它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是遗传联系密切的。
首先,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主要包括岩石组分、矿物成分和岩浆演化过程。
岩石组分是指火山岩中不同矿物的含量和组成。
常见的火山岩组分主要有硅酸盐、含铁和镁铁质矿物以及玻璃。
其中硅酸盐是火山岩中最主要的组分,占据了岩石的绝大部分。
而铁镁质矿物则是指火山岩中富含的含铁和镁铁质的矿物,它们在岩石成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此外,玻璃是火山岩特有的矿物,在火山爆发时由于岩浆迅速冷却形成,具有非晶态的结构。
这些岩石组分决定了火山岩的物理特性和岩石的密度、颜色等。
其次,岩石成因是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的重要方面。
火山岩的成因与火山的地质活动密切相关。
当地幔岩浆在地壳上升过程中,由于地壳内部熔融岩浆的温度和压力上升,导致部分矿物熔融形成岩浆。
当岩浆达到地表时,由于压力的减小和温度的下降,岩浆会迅速冷却凝固,形成火山岩。
岩浆的成因还与板块构造和火山带的分布有关。
例如,火山带上的火山岩主要是由于板块俯冲带上的地壳发生了剧烈活动,产生强烈的火山喷发和地震震动。
这些活动使得地下岩浆活动频繁,导致火山岩的形成。
而在岛弧的构造背景下,由于板块碰撞和俯冲,大量的玄武岩岩浆喷发,形成了火山岛和海岛型火山岩。
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和岩石成因的研究对于了解火山活动和地球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可以推测出火山岩的源岩类型,进而揭示出板块构造和岩浆演化的过程。
同时,火山岩的成因研究也可以为找矿勘探提供线索。
一些含有金属矿床的火山岩在成岩过程中会富集了金属元素,因此在矿产资源的寻找中,火山岩的特征和成因是重要的参考。
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是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通过对火山岩的组分、矿物和成因的分析,可以揭示出地球演化的过程和构造特征,为地质学、矿产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重要的参考。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1火山岩岩石学特征1.1主量元素特征该旋回岩石化学成分平均值与黎彤值和戴里值相比,该旋回火山熔岩,总体具高硅、高镁,低铁、铝、钙的特点;A/NKC值反映该旋回为铝过饱和岩石类型;分异指数(DI)为32.63~88.51,均值为61.04,各氧化物随着DI值的增大有不同变化,如SiO2、K2O明显升高,Na2O稍有增高,Al2O3变化不明显,TiO2、Fe2O3、FeO、MgO、CaO明显降低,MnO、P2O5稍微降低。
总体上反映了该旋回火山岩正常的分异趋势;里特曼组合指数说明本区义县旋回火山岩具钙碱性向碱性演化的趋势。
总体上来看,依据同源岩系的δ值事连续且相近的原理,说明义县旋回火山岩浆是同源的。
1.2微量元素特征该旋回火山岩各岩石过渡元素分配型式曲线基本协调一致,呈明显的“W”型,表明为同源岩浆分异产物。
岩石曲线出现相交现象,是因为个别元素在不同岩石中富集水准不同所致,反映了岩浆在运移和成岩过程中可能有外界物质的介入和混染。
图中给类岩石的Ba、Nb呈明显的波谷,说明其在该旋回岩浆演化分异过程中分异较好,而Zr具有明显的波峰说明该元素在该旋回中比较富集。
仅在流纹岩中Th元素具有明显的波谷,说明其在流纹岩中分异较好。
1.3稀土元素特征该旋回火山熔岩各岩石稀土总量差别较大,∑REE在94.6~230.17,平均值为152.4。
与世界同类岩石维氏值相比,该旋回火山岩基性-中性岩,为富稀土岩石,中酸性-酸性岩为贫稀土岩石。
LREE/HREE值为9.26~15.49,(La/Yb)N值为11.8~27.33,(Ce/Yb)N值为7.98~17.35,La/Sm值为3.36~8.83之间,以上参数值及稀土配分曲线特征反映该旋回火山岩各岩石均具轻稀土富集,分馏较好;重稀土亏损,分馏较弱的特点,火山岩浆可能来源于壳幔混源。
2火山岩形成环境及源区2.1火山岩岩浆源及成因分析义县旋回火山岩在(La/Yb)N-(Yb)N 图解中,该旋回火山岩的投影点一部分投在大陆壳源区,一部分投在大陆壳源区左侧及上侧,主要由角闪岩组成的源区产生的熔体趋势线附近。
山东省海阳市招虎山岩体西南金、多金属成矿研究及找矿方向张拥军【摘要】招虎山岩体位于胶莱盆地的北缘胶东地区重要的成矿区带上,具较好成矿条件好.本文探讨了成矿作用及成矿规律,对金、多金属找矿方向进行了总结.【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9(000)001【总页数】2页(P70-71)【关键词】招虎山岩体;金、多金属;找矿方向【作者】张拥军【作者单位】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潍坊 261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21 区域地质矿产概况(1)地质概况。
招虎山岩体位于胶北~胶莱断隆与胶南-威海断隆的结合部位,即牟(平)~即(墨)断裂带内。
地层为中生代莱阳群、青山群、王氏群。
构造以脆性断裂为主,主要有朱吴断裂、海阳断裂和郭成断裂,北部基底岩系中发育韧性变形带[1]。
(2)矿产概况。
区域上为胶东地区重要的成矿区带,矿化点较多,多金属矿化蚀变较普遍,但一般不具工业意义。
水系自然重砂中的重矿物有自然金、黄铁矿、重晶石、钍石、磷灰石等。
重砂异常以自然金、钛铁矿、黄铁矿为主,金重砂异常5处。
2 招虎山西南部地质矿产概况(1)地质概况。
地层为中生代莱阳群龙旺庄组河流相细碎屑岩,倾向西,倾角30°~40°。
北部被燕山期二长花岗岩侵入,接触变质带由内向外发育辉石角岩相、普通角闪石角岩相、钠长绿帘角岩相[2]。
脆性断裂发育。
(2)矿产概况。
a)矿化点特征。
已知矿(化)点10个,5处位于辉石角岩相带内。
矿化类型有金、银、铜、铅锌、铁、硫铁矿、重晶石矿化,以铜为主。
成因类型以热液交代型为主,次为充填型。
矿石类型为矿化构造角砾岩、矿化中基性脉岩及石英脉,块状、脉状及细脉浸染状构造。
b)重砂、化探异常特征[3]。
区内有重砂、化探异常各一处。
①海阳市姜格庄Ⅲ级金重砂异常:位于海阳市二十里店镇西花崖~姜格庄一带,近南北向椭圆形展布,面积8km2。
重砂样品9件,5件含金,最高含量达16106.7×10-9,最低263.3×10-9。
胶莱盆地火山岩系的地球化学特征
莱芜盆地位于中国北部,涵盖了莱芜、济南、青岛、威海、枣庄等市市地区,是一个
构造活跃、深层活动活跃且油气资源聚集且可采用的重要石油气藏富集地区。
莱芜盆地火
山岩系是该盆地内最重要的岩浆作用中含油气资源聚集且可采用的重要石油气藏富集地区。
因此,研究莱芜盆地火山岩系的地球化学特征非常重要。
莱芜盆地的火山岩系大体上分为三组,分别是特古宙火山岩系、古生代火山岩系和新
生代火山岩系。
特古宙火山岩系以火山碎屑岩(tuff)为主,其中包括扬子系和中旬系火
山碎屑岩,古生代火山岩系主要为火山灰岩,其中包括渭滨系和陈旧系火山灰岩,新生代
火山岩系以火山岩为主,其中包括明朝系和莱阳莱州系火山岩。
一、全元素化学特征。
研究发现,莱芜盆地火山岩系以镁铝含量显著升高为特点,其
次是硅、铁、磷、钾和硫元素比较丰富,钙和钠元素比较稀少。
二、稀土元素化学特征。
总稀土元素(TRE)高度富集,铕、铽、钆显著上升,稀土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形成LanN / YbN短直线,LaN比值和GdN比值较大,位于活跃表生岩地球化学系统中,表明该火山岩具有可采用的潜在油气资源。
三、轻重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
轻稀土元素(LREE)和重稀土元素(HREE)比值符合
流体或自然环境的特征,HREE / LREE比值也较低,考虑到其活跃的岩浆作用,该地区的
油气聚集且可采用的潜力较大。
四、稀土元素负异常及其源岩型。
火山岩系中大部分岩体存在明显的Eu负异常,且
明显降低了源岩型,表明该火山岩是岩浆混合对稀土元素和Eu负异常的显著影响。
莱芜盆地火山岩系的地球化学表明,这里的汇聚是构造活跃的深层活跃作用和增强的
岩浆混合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为莱芜盆地提供了用作油气资源聚集且可采用的重要石油气
藏富集地区的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