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用钢的生产现状

建筑用钢的生产现状

建筑用钢的生产现状
建筑用钢的生产现状

建筑用钢的生产现状

2005年,中国钢产量已高达3.49亿t、钢材产量达3.71亿t,其中建筑用钢材占全国钢材消费总量的55%以上[1]。在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阶段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建设、城镇化建设、住房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仍会蓬勃地开展,建筑用钢材在短期内不会有较大变化。分析和研究建筑用钢材的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对钢铁工业发展的重大影响,科学评价钢材消耗结构状况,无疑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我们先认识一下建筑钢材建筑钢材通常可分为钢结构用钢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筋。钢结构用钢主要有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建筑钢材品种有型钢、铜管和钢筋。型钢中有角钢、工字钢和槽钢。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筋,按加工方法可分为:热轧钢筋、热处理钢筋、冷拉钢筋、冷拔低碳钢丝和钢绞线管;按表面形状可分为光面钢筋和螺纹;按钢材品种可分为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和合金钢等。我国钢筋强度可分为I、Ⅱ、Ⅲ、Ⅳ、V 五类级别。

1 建筑用钢材的现状分析

建筑用钢包括线材、棒材(主要指钢筋)、板材、型钢、钢管和涂镀层板等品种。当前,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仍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多年来线材和钢筋也一直是建筑用钢材中消费量最大的品种。

1.1 房地产业在建筑业的发展中成为用钢材大户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产业之一,国内城镇化建设和住房建设的加快势必会推动建筑业的发展,提高人建房约30亿m2。随着国民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安居工程的实施,预计中国在今后几年内的城镇住宅建设每年可达1.6亿m2以上,农村及其他个人住宅建设每年在6亿m2以上,宾馆、饭店、写字楼、商店及其它公用建设等每年约2亿m2左右,工业厂房及其它建筑约6亿m2左右。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促使房地产业成为耗用钢材的大户。

1.2 钢材用量在钢结构建筑的发展中大幅度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钢结构建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大型场馆和工业建筑采用钢结构业已成为发展趋势。大跨度钢结构研发的成功,多种类型的H型钢产能的扩张,为钢结构的应用提供了物质基础;建筑设计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取得新成就,也为钢结构的广泛应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3 钢材应用领域在优质钢材的研发中迅速拓展

大口径和高拉力的高质量钢丝绳为大跨度斜拉索桥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耐候钢、耐高温钢材、不锈钢品种的开发和生产量的增加,为国内高建筑用钢材的消费量。据统计,中国每年的房屋施工面积在15亿m2以上,农村及其他个层建筑、铁路和交通建设用钢增添光彩;合金钢和低合金钢品种的开发,也进一步为钢铁产品拓宽了应用领域。

2 建筑用钢材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多年来,中国一直沿用质量较低的II级钢筋。在生产制造、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单位也在使用一些老的标准。为加速钢铁产品的升级换代,促进建筑领域的科技进步,建设部于2005年提出了推动Ⅲ级钢筋的使用要求。Ⅲ级钢筋因加入了钒、铌、钛等合金元素而具有强度高、韧性好和焊接性能优良等特点。

据计,用其代换Ⅱ级钢筋,可节省10%~15%的钢材和节约10%以上的钢筋资金。用其代换<12mm以下的小直径Ⅰ级钢筋,可节省42%的钢材和节约40%的钢筋资金;同时,还可改善夯结构的抗震性能。Ⅲ级钢筋的应用,不但可获得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为国内建筑用钢筋产品的升级换代开辟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这一点是不庸置疑的。但应指出的是,目前Ⅲ级钢筋还没有在建筑业中大量应用,特别是还没有在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和桥墩上广泛使用。究其原因是:

①满足不了建筑工地配送使用条件。目前,占国内螺纹钢市场80%以上的是335MPaⅡ级螺纹钢筋,一般在钢材市场上几乎见不到400MPaⅢ级螺纹钢筋的身影,更不能奢谈按工地需要的规格随时配足送货了。

②由于Ⅲ级螺纹钢筋使用了微合金技术,使得其成本较Ⅱ级钢筋高50元/t,加之用量不大、货物周转速度较慢,则成本又要高出一些。但市场上所能接受的售价上限是节省10%的Ⅱ级螺纹钢筋资金约200元/t,如果再从每吨200元中减去材料成本和设计院的费用,那么几乎就没有多余的利润空间了。这也是钢厂大都不愿生产Ⅲ级钢筋的动因。

③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近期汇率波动幅度明显增大。就钢材市场而言,相应加大了后期国内钢材资源出口的压力;近期国内煤、电、油以及运费等资源价格整体上涨,进一步加大了钢材的生产以及物流运输成本。应对这些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以促进其应用领域的拓展。同时,还应清醒地看到,尽管2005年国内各钢筋生产企业的高强度钢筋生产量呈显著增长趋势,部分企业的生产量已占其总生产量的50%左右,近年高强度钢筋的推广应用也有长足的进步,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美国、英国、日本、德国、俄国以及东南亚国家已很少使用Ⅱ级钢筋,即使应用也只是作配筋,主筋均采用400,500MPa级钢筋,甚至达到700MPa级。有的国家甚至早已淘汰了Ⅱ级钢筋。目前,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总投资已达7.5万亿元,增幅27.2%;在建项目总规模达到25~26万亿元。2005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6.48万亿,当年城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8万亿元。今后,随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国内高层建筑建设不断增多,则在结构设计中对钢筋强度的要求会不断提高,这将进一步促进Ⅲ级钢筋市场的发展与壮大。

HRB400Ⅲ级钢筋作为HRB335II级钢筋的升级换代产品,是国家目前推广使用的产品。根据国家发展规划,未来HRB400Ⅲ级钢筋用量将达到钢筋总用量的80%左右。耐火耐侯钢具有与普通建筑用钢相当的室温力学性能、焊接性能以及其它性能,可在一般气候条件下裸露使用,也可提高涂装性,涂在耐火耐候钢上的涂层失效年限远长于普碳钢。耐火性要求在600℃时屈服强度(ReL)下降值不大于规定的室温屈服强度标准的1/3,这也是火灾时保证建筑安全性的一项重要指标。耐火耐候钢可减少防火涂料和防火包覆的使用量,从而减少污染、缩短工期、降低成本,且减少或不必进行防腐维护,是一种具有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类钢材。

目前,耐火耐候钢已开始应用于国内一些耐火耐候等级高的大型厂房、民居、商务楼等建筑钢结构,在住宅建筑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内武钢、攀钢等企业已在逐步开发且生产耐候钢。随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保护给工程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钢筋的耐腐蚀性能已成为工业化国家的主要研究课题,长寿命的各种耐腐蚀钢筋正在不断得到应用。中国也需研制并生产不同强度级别的耐候钢筋和在特殊场合使用的耐腐蚀钢筋。

3 建筑用钢材的发展趋势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城镇化建设和住房建设,城市化要从目前的40%提高到2020年的60%以上,未来城市化围绕大都市圈展开,城乡结合将成为建筑业发展的主要支撑。预计2006年中国建筑业的用钢需求量会平稳提高,但增幅稍有回落,全年用钢量将达到118亿t,同比增加11129%。专家预测,中国城乡建设和住房消费需求面临快速增长的局面。如果要实现今后15年基本解决百姓小康住房的目标,那么建筑用钢材消费量还将提高2~3个百分点。

预测到2010年,中国建筑用钢材总消费量约19000万t,占钢材总消费量的53%,其中螺纹钢筋消费量7200万t,占建筑用钢的38%;线材消费量5200万t,占建筑用钢的27%;薄板消费量2400万t,占建筑用钢的13%。从生产消费平衡上看,其生产规模已完全可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另外,建筑用钢材质量将得到提升,用途将更加广泛。主要表现在:

①建筑用II级钢筋将逐步被III级以上钢筋所取代。

②钢结构加工总量将会由2004年的1200万t提高到2010年的1800万t和2020年的2700万t;重点高层钢结构建筑将会由2005年以前的80座,提高到180座。

③以网架和网壳为代表的空间结构迅速发展,不仅用于建筑,且工业厂房、机库、候机楼、体育场馆、展览中心、大剧院、博物馆等设施也在大量采用这种结构。

④住宅建设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预计10年内将新建住宅10亿m2。

⑤“十一五”期间,公路和铁路基本建设仍是国家建设投资重点。公路将于2010年完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总长35000km。各大城市也在开展城市道路和轻轨铁路建设。这些项目也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未来5年,将完成火车时速在300km的5437km的客运专线建设。

⑥建筑业的大发展将拉动对中厚板H型钢的需求,且要求提高钢材的耐震、耐火和耐脆性破断性能。中国钢铁工业科技进步的加快,先进装备的发展,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产能的高速增长,使建筑用钢材基本上实现了国产化;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钢材的深入研究及其进行的大量投入,将使国内的高端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上一新台阶,且基本实现立足于国内。

4 结语

全国建筑用钢材总量占全国钢材生产总量的55%。由于国家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还将在较长时间内处于增长阶段,因此国内建筑用钢材量将会得到稳定增长。目前,国内建筑用钢材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是,产品质量需进一步提高,产品需升级换代,品种需不断增加,以适应市场的各种需求。今后,要加强建筑用钢的技术创新工作,加速产品的升级,拓展其应用领域。建筑用钢材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总则 为贯彻执行党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切实加强保护工作,做到安全生产的文明施工,根据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和本公司的生产实际,为杜绝重大恶劣伤亡事故的发生,降低—般事故频率,切实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发展生产,并推行以安全生产为突破口的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加强落实各级领导部门及职能部门和职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特订立本条例。 二、企业各级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公司总经理(法人代表)安全生产责任制 1、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规定和上级的指示、决议,结合公司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制定贯彻实施的措施,并检查执行情况。 2、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把安全生产列入议事日程,要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讨论安全生产动态,分析事故教训,解决安全生产上的问题。 3、严格有关文件规定,每年备好安全技术措施费用,专款专用。财务部、材料部及项目部要落实项目,组织力量按时完成,不断改善劳动条件。

4、根据建筑施工特点,按照国家规定的配备符合条件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要支持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使他们真正做到有职、有权、有责。 5、督促有关部门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随时组织检查,不断充实完善。 6、积极改善劳动条件,开展安全达标活动,消除不安全因素。提倡文明施工、安全生产,保证本企业的产品符合规程和安全技术标准的要求。 7、评比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时,要严格把关。由于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造成安全事故的项目部和班组不得评为先进集体。凡有严重违章或发生责任事故者不得评为先进个人。 8、经常性组织中层领导干部、职能部门负责人及作业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安全技术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公司技术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安全技术标准、规。结合公司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情况,制定贯彻实施的具体措施,并检查落实执行情况。 2、对公司、项目部施工生产中一切安全技术工作全面负责,经常把安全技术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次研究、规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施工生产技术工作时,必须同时研究、规划、布置、检查、

国外建筑钢结构应用情况

国外建筑钢结构应用情况 1、建筑用钢占总钢产量的比重 近数十年来,前苏联、美国、日本三个国家一直是世界上钢产量居前三位的国家,其钢产量轮流位居世界第一位。因此,这几个国家的建筑钢结构建设事业蓬勃发展。而在同一时期,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则比较缓慢,水平也相对落后。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和推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在此期间,我国的钢产量一跃成为世界第一位。1996年,我国钢产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1998年我国钢产量已达11434万t,而且每年增产300万t.钢产量的增长为发展我国建筑钢结构建设事业创造了极好的时机。但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为了推动我国建筑钢结构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我们急需了解国外建筑钢结构的应用概况。 中国的建筑用钢总量约占全部钢产量的20%~25%,而工业发达的国家则占30%以上。如美国和日本,该项指标均已超过50%.在我国,钢在建筑中主要用于建筑用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用钢筋,钢绞线,钢丝,门窗等,而其中钢结构用钢只占10%左右,在我国一亿吨的钢产量中,真正用于钢结构上的也就200~300万吨。 根据1998年中期美国金属建筑行业分布的一些数据,美国

金属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基本情况是:在20世纪50、60、70、80和90年代,以百万美元计的年销售额/以万吨计的年加工量分别为150/30、300/65、1200/110、1500/125和2200/190,如以50年代为例相应的增长倍数分别达到1.2/2、2.8/3、7.10/5、7和15/6.3倍。从中可以看出,美国的建筑用金属年销售额增长很快,估计目前已经超过25亿美元,年加工量也已经达到200万吨以上。 2、低层、多层建筑钢结构和轻钢结构 美国金属建筑的主要市场分布:工业(生产用厂房、仓库及辅助设施等)、商业(商场、旅馆、展览馆、医院、办公大楼等)、社区(私有及公有社区活动中心及建筑如学校、体育馆、图书馆、教堂等)、综合等方面,分别占到46%、31%、14%和9%的份额。 在美国,低层建筑中采用钢结构还是很普遍的。美国钢结构学会和金属房屋制造协会(AISC 和MBMA)联合编制了低层建筑的设计指南。所谓低层建筑是指层高低于18m,层数不超过5层的工业厂房、仓库、办公室及其他的办公和社区建筑等,其中两层以下的非居住用楼房建筑占70%. 轻钢建筑在一些发达国家已被广泛应用于工厂、仓库、体育馆、展览馆、超市等建筑。所谓轻钢是指以彩钢板作为屋面和墙面,以薄壁型钢作檩条和圈梁,以焊接建筑钢结构。3、高层及超高层钢结构 由于人类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对高层、大跨度建筑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而钢结构本身具备自重轻,强度高,施工快等独

浅谈建筑钢结构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王爽

浅谈建筑钢结构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王爽 发表时间:2020-01-13T14:10:21.8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作者:王爽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在建筑工程中,钢结构的应用十分广泛。 四川俊成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四川省攀枝花市 617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在建筑工程中,钢结构的应用十分广泛。建筑钢结构逐渐代替了传统的砖混结构,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但是,在建筑钢结构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影响着建筑钢结构的整体质量。基于此,文章介绍了建筑钢结构设计的相关内容,研究了建筑钢结构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建筑钢结构设计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结构设计;现状 引言 在建筑钢结构的设计工作中,应正确设定钢材的等级,合理开展楼面系统与地基系统中的钢结构设计工作,确保在正确完成各方面设计任务的基础下,保证整体区域的设计工作质量与强度,并延长使用寿命。 1建筑钢结构安全施工技术概念 工程结构会涉及比较多的模式,其中应用比较普遍的一种结构技术就是钢结构模式,由于钢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会呈现出复杂性特点,因此需要通过焊接工作,使其形成较稳固的建筑结构。相比于传统建筑,为保证工程质量,建筑结构一般是由混凝土和砖瓦等结构组成,其整体造价水平不高,且建筑性能也不是很高,甚至还会对施工环境带来较大影响。但钢结构的应用,就能对施工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较好的解决,存在较大的应用空间,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钢结构自身具有的负载水平有限,所以施工时会存在较多限制。较多施工企业在钢结构工程中选择焊接方式,是由于焊接技术成本不高,且操作简单,使用材料较常见等,同时,焊接截面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益。钢结构焊接技术主要分为电阻焊模式及电弧焊模式2种。电弧焊技术主要包含手动电弧模式及气体保护焊模式,相比于电阻焊技术,电弧焊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钢结构工程中。同时,电阻焊技术则在薄壁式钢焊接施工中得到了较高的应用。 2现阶段钢结构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 由于受到客观建筑施工条件带来的影响,常会出现钢结构工程质量问题,对其产生的影响因素相对来说比较多,因此需要结合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在分析钢结构质量问题的过程中,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由于焊接裂缝的出现会和焊接金属材质存在着比较密切的联系,与此同时还和焊接内部的相关结构以及母材状况等存在一定联系,如果选择的焊接材料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建筑工程在日后使用的质量,甚至质量不过关。钢结构工程如果不能科学合理的设计,就会阻碍工程整体质量,如焊接接缝出现进气现象,较多的氢气进入会在一定程度上致使裂缝延迟,再加上钢构件长时间都承载较重的压力,就会致使构件出现弯曲以及变形等现象,不能加强工程实际质量。 3建筑钢结构设计工作的要点 3.1明确具体的钢材等级 在选用材料的工作中,应正确开展屈服与抗拉强度的分析工作,了解伸长率,开展各种弯曲试验活动,调查硫元素与磷元素的含量,确保每项数据都能符合钢材的设计与应用标准。如果操作流程中有焊接环节,那么就要进行含碳量的分析调查,将其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在地震带区域的钢结构方面,不仅要具备以上几点性能,还需确保冲击韧性符合要求,根据具体的抗震设计标准与规范等,明确钢材的物理指标与力学指标,提升整体设计工作水平。 3.2钢结构的抗火设计 钢主要是由非燃烧材料制成,在高温下热膨胀系数会不断增加,因而钢的热导率和电阻比较强,会引发火灾蔓延现象,部分钢在600℃的高温中会失去自身的强度,且在火灾中会很脆弱,在高层建筑中还会引发火灾,不易控制。因此,设计人员应该做好高层建筑耐火钢的设计工作。现阶段,我国高层建筑钢结构耐火设计相对落后,整体抗火设计应在组件级别和建筑防火设计的基础上确定。 3.3注重细部设计 为了进一步确保建筑钢结构设计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其建设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分析钢结构设计时,需要确保节点设计具有更高的科学性,因此,在进行细节部分设计时,必须对其进行氛围精确的计算,确保其完善。在我国目前开展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普遍选择使用杆系结构,该结构通常对钢材细部节点和内部结构都具有较为复杂的要求,在不同构件之间所具有的约束作用普遍较小,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选择在施工现场直接进行刚才拼装,只有确保在建筑工程中进行钢结构设计时,严谨考虑细节部分并对其进行科学设计,才能进一步确保钢结构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安和安全性,对其应用价值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 3.4做好构件以及节点设计 为保证钢结构的设计效益得到提升,必须要对其软件界面的开展做出相应的优化,缩短钢结构的应用成本。对于一些复杂的钢结构而言,设计人员需要检测好每一个构件界面,特别是在节点模块的设计工作,这也是钢结构设计中的重点。在此过程中,需要做好等强设计以及实际受力情况的分析,设计时也包括了焊接及梁柱体等。在节点设计的同时,需要做好相处焊接施工的检查,做好螺栓安装工作,保证安装程序顺利的进行。 3.5钢结构设计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在钢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加强对技术标准和规范的掌握,深入贯彻并理解这些标准和规范,形成遵循严格标准和规范的习惯,提升钢结构的整体质量。现阶段,在钢结构计算和绘图过程中,设计人员往往会借助电脑进行,不注重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做好钢结构设计中的各项工作,还要重视钢材、连接材料、焊接材料、应用标准等,合理地选择材料,以满足相关规范和质量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钢结构设计工作中应形成与时俱进的观念意识,根据时代发展的特点与需求等,编制完善的设计方案,一旦发现其中有问题,就要按照具体的要求变更与完善设计方案。所在,要因地制宜开展设计工作,合理选择先进的原材料,确保材料的高质量使用,将不同设计方式的优势与作用发挥出来,保证相关设计工作质量与水平,为后续的进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聪,孙兰香,许颖颖.建筑工程项目中钢结构设计中稳定性分析[J].居舍,2017(36):78.

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与思考

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与思考 发表时间:2018-11-15T12:40:55.95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9期作者:刘峰 [导读] 建筑工业化是指充分利用工业化、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装和管理的科学技术代替传统建筑业的手工作业生产方式。 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我国建筑工作化发展情况,其次,提出了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问题,并且进行了一些思考,最后针对当前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情况提出有关建议,希望对我国的建筑工业化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业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 1建筑工业化的概况 建筑工业化是指充分利用工业化、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装和管理的科学技术代替传统建筑业的手工作业生产方式。它的主要标志是建筑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流水化、施工机械化和管理控制科学化,但建筑工业化不是建筑工厂化,并非要求所有构件都是工厂制作,只要是高效、节能、环保并且利用现代工业化技术成果的方法措施都可以归为建筑工业化。 建筑业传统手工生产方式存在生产率低下、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质量控制水平低等问题,易引发社会矛盾。建筑工业化采用工厂化、流程化的施工方法,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产品质量按科学的方法控制;采用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还可降低造价,真正做到物美价廉;建筑工业化技术更新快、节能环保、可持续化,是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必然选择,也是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首选方式。建筑工业化在我国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起步晚,发展比较慢,在施工技术方面也存在诸多的问题。 2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2.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特点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2.1.1建造成本 考虑到市场需求,相比于一般的制造业产品,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市场需求量较小,所以它没有被大批量地加工生产,无法享受“工厂化”带来的优惠,这也就带来了居高不下的生产费用,不仅如此,生产预制构件的企业还需缴纳17%的增值税,相比于土建施工领域的税率,处于较高的水平,在上述因素的制约下,预制构件的生产成本比传统的现浇施工成本还要高。此外,装配式结构对现场施工设备和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还会产生额外的运输费用和构件节点连接成本。所以,相比于现浇结构,我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建造成本较高。 2.1.2标准化、模数化和多样性 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为加工生产预制构件提供便利,装配式建筑必须具备标准化、模数化特点,有利于项目设计和施工工作的开展。和民用建筑不同的是,在工业建筑中很容易实现模数化、标准化,所以我们应该加大力度研究如何在民用建筑中实现模数化、标准化。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一味追求建筑标准化,很容易忽视建筑的差异性,由于建筑兼具工业性和艺术性的双重特点,所以在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推广时,一方面要做好模数化、标准化工作,另一方面还要恰当处理好标准化和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不能因为追求建筑的标准化而忽略了建筑的多样化,也不能因追求多样化而不要求标准化,应该使建筑成为能够满足人们实际需求的艺术品。 2.1.3预制率和装配率 就目前工业化建筑评价体系来看,装配率和预制率是重点的考核对象,它们只有达到一定比例才能够称之为工业化建筑,但是,应该在综合考虑建筑特性的基础上,来确定预制率和装配率的比例,发展装配式建筑可以将装配和现浇结合在一起,在预制的过程中不能仅仅考虑预制率,如果预制率过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成本和费用。 2.2钢结构体系在工业化方面面临的问题 2.2.1建造成本 钢结构建筑相比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建造成本略高,因为钢结构构件制作时基本都采用按工程设计进行订单式加工制作,需要进行二次深化设计,由于构件为非标形式,构件加工不能实现标准化、定型化与批量化,导致加工成本稍高。对钢结构施工安装,其吊装设备相对投入较大,对安装技术工人的素质要求严,同时对项目管理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这也带来 工程费用的增加。但考虑到目前我国钢铁产能过剩、钢材价格持续保持低位的情况下,钢结构应具有不错的发展前景。 2.2.2钢结构设计队伍 与传统混凝土结构设计力量相比,国内能较好进行钢结构设计的工程技术队伍还是稍微薄弱,特别是钢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结构与构件的整体稳定与局部稳定验算、构件的节点连接设计等,这些工作相对较复杂,使得结构设计人员更偏爱设计混凝土结构,导致在建筑工程中采用钢结构的比例还是较低。 2.2.3现场焊接作业 钢结构体系采用最多的是框架体系,对梁柱连接节点,目前工程应用中均采用栓焊连接节点,即梁的腹板与柱用高强螺栓连接,梁的翼缘与柱采用坡口焊接,施工现场需要进行大量焊接作业,应研发减少现场施工焊接作业量的连接方式。此外超高层建筑钢柱均采用厚钢板,对厚钢板的连接,其焊接量更大、对焊工要求更高。另外现场焊接对环境污染较大,质量控制也有一定难度。 2.2.4钢结构住宅 要推广应用钢结构,必须将发展钢结构住宅作为一个重点。但由于钢材材料自身的特性,推广应用钢结构住宅必须解决防火与防腐问题,然而目前这方面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另外钢结构住宅通常采用框架体系,其房间内梁柱存在影响了使用性能与视觉效果;对于钢结构住宅还必须研发集结构、保温与外饰面功能于一体的外围护结构体系,但这目前还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上述几个方面是制约钢结构住宅大面积应用推广的主要原因。 3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建议 我国推广建筑工业化具有独特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机制,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市场主体地位对于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3.1在加大国家政策扶持的基础上,严控建筑质量标准。 当前我国建筑工业化水平不高,集约化生产方式的经济效益得不到体现,建筑企业习惯于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国家政策扶持成了建

当今钢结构行业发展前景和趋势-共4页

2.从设计,施工,钢结构工业化生产看,越来越多的标志性钢结构建筑,已经足够证明我国的钢结构建筑无论从设计施工,还是从设计到钢结构件的工业生产加工,专业钢结构设计人员的素质在实践中得到不断提高,一批有特色有实力的专业研究所,设计院,建筑施工单位,施工监理单位都在日臻成熟,专业性,技术性,规模化更加完善. 随着钢结构建筑的遍地开花,我国各地分别建起了钢结构的标志性建筑,如,世界第三高度421米的上海金茂大厦,具有国际领先水平,高度279米的深圳赛格大厦,跨度1490米的润扬长江大桥,跨度550米的上海卢浦大桥,345米高的跨长江输电铁塔,以及首都国际机场,鸟巢国家体育中心,首钢钢结构厂房建筑等等许多彩钢结构体系的重要工程,标志着建筑钢结构正向高层重型和空间大跨度钢结构发展。 3.从钢结构应用范围看,我国的钢结构建筑正从高层重型和空间大跨度工业和公共建筑钢结构向住在发展。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高层建筑的增多,我国钢结构发展十分迅速,钢结构住宅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建筑,已被建设部列为重点推广项目。其实,我国钢结构住宅很晚,只是改革开放后,从国外引进一些低层和多层钢结构住宅,才使我们有了学习与借鉴的机会。1986年意大利钢铁公司和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合作介绍一种低层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Bsis,并在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院内建造一栋二层钢结构住宅样板房。1988年日本积水株会社赠送上海同济大学二栋钢结构住宅(二层),建在同济新村中。90年代个别国外公司推推广其产品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多层钢结构办公,住宅楼。大规模研究开发、设计制造、施工安装钢结构住宅还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这说明了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势头良好。 4.钢结构作为绿色环保产品,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相比较,具有自重轻、强度高、搞震性能好等优点。适合于活荷载点总荷载比例较小的结构,更适合与大跨度空间结构、高耸构筑物并适合在软土地基上建造。也符合环境保护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国策,其综合经济效益越来越为各方投资者所认同,客观上将促使设计者和开发商们选择钢结构。也正是钢结构建筑的这些优点和实用性,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推广,并把钢结构住宅作为我国十五期间的重点推广项目。 5.钢结构的发展趋势表明,我国发展钢结构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这存在的巨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及趋势,主要来源于: (1)我国自2019年开始钢产量超过一亿吨,居世界首位,2019年投产的轧制H型钢系列钢结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高效的焊接工艺和新的焊接、切割设备的应用以及焊接材料的开发应用,都为发展饮结构工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2019年11月建设部发布的《中国建筑技术政策》中,明确提出发展建筑钢材、建筑钢结构和建筑钢结构施工工艺的具体要求,使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合理用钢”政策转变为“鼓励用钢”政策,将为促进钢结构的推广应用起到积极的作用。 (4)钢结构行业将出现一批有特色有实力的专业设计院,研究所,年产量超过20万吨的大型钢结构制造厂,有几十有技术一流,设备先进的施工安装企业,上千家中小企业相互补充,协调发展,逐步形成较规范的竞争市场。、 6 发展钢结构住宅是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必由之路。住宅产业化是我国住宅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钢结构住宅体系易于工业化生产,标准化制作,与之相配套的墙体材料可以采用节能、环保的新型材料,它属绿色环保性建筑,可再生重复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因此钢结构体系住宅成套技术的研究成果必将大大促进住宅产业的快速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住宅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前途。 随着钢结构建筑的发展,钢结构住宅建筑技术也必将不断的成熟,大量的适合钢结构住宅的新材料也将不断的涌现,同时,钢结构行业建筑规范、建筑的标准也将随之逐渐完善。相

建筑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1、公司生产安全管理部门及职责 公司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在公司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为: 1.1宣传和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 1.2编制并适时更新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1.3组织或参与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及演练。 1.4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与交流。 1.5协调配备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6制定公司安全生产检查计划并组织实施。 1.7监督在建项目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 1.8参与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会。 1.9通报在建项目违规违章查处情况。 1.10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评优评先表彰工作。 1.11建立公司在建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档案。 1.12考核评价分包企业安全生产业绩及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情况。 1.13参加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1.14公司明确的其他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2、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职责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检查过程中具有以下职责: 2.1查阅在建项目安全生产有关资料、核实有关情况。 2.2检查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落实情况。 2.3监督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履职情况。 2.4监督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的配备及使用情况。 2.5对发现的安全生产违规违章行为或安全隐患,有权当场予以纠正或作出处理决定。 2.6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设施、设备、器材,有权当场做出查封的处理决定。 2.7对施工现场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有权越级报告或直接向建设主管部门报告。 2.8公司明确的其它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3、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 根据建设部相关规定,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置应满足下列要求,并根据公司经营规模、设备管理和生产需要予以增加: 3.1、建筑施工总承包资质序列:特级资质不少于6人;一级资质不少于4人;二级及以下资质不少于3人。 3.2建筑施工专业承包资质序列:一级不少于3人,二级及以下不少于2人。 3.3分公司及区域公司等较大的分支机构应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配备不少于2人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我国重大建筑钢结构工程用钢市场分析及展望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水平的提高和钢结构行业的发展,我国钢结构用材市场需求加大,同时国内外钢结构用材情况对我国钢厂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中央电视台新址主楼、广州新电视塔钢结构工程用钢情况为例,介绍了大型钢结构工程用钢的要求和特点,并对今后我国重大建筑钢结构用钢的设计、选材提出了建议。 一、重大建筑钢结构工程用钢概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钢材产量2005年已达到3.71亿吨,占全球产量的30.93%.钢材质量不断提高,品种规格不断增加,为钢结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物质基础。钢结构本身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等优点,便于工厂制造、现场施工安装,有利于提高建筑工业产业化水平。同时钢材又是可回收使用的节能环保型材料,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钢结构行业得到快速发展。据中国钢结构协会统计,2004年钢结构生产量达1300万吨,占钢材产量的4.8%;2005年钢结构生产量达1400万吨。 钢结构总量及预测笔者经过半年多调研统计出,2004年我国钢结构加工总量为1300万吨,并具有以下特点(统计包括工业与民用建筑、铁路与公路桥梁、水电与火电建设、城市建设等): 1.上海、浙江、江苏地区钢结构加工量约为350万吨以上,约占全国钢结构加工量1/3以上。 2.2005年中冶集团下属冶金建设公司钢结构加工总量达120万吨。 3.工业建筑(厂房)钢结构用量约为230万吨,民用建筑(房屋)约为150万吨,他们之间的比例约为6 4. 4.钢材品种比例,中厚板(包括特厚板)约占50%以上,热轧H 型钢占15%左右,彩涂板(包括镀锌板)占12%,管材占3.5%左右,其他型钢及冷弯型钢约占19%.近年我国钢结构行业消耗钢材总量及预测见下表。 今后几年在下列几个领域内钢结构用量会增加1.火力电厂的建设还会加快,主厂房

对建筑钢结构设计及安装的探讨

对建筑钢结构设计及安装的探讨 摘要:由于钢结构具有施工工期短、结构自重小、构件可循环利用等优点,近年来钢结构在我国的不同建筑功能、不同建筑高度以及不同地震烈度和场地类型的建筑中均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本文对建筑钢结构的设计和安装进行了浅要的探究和讨论。 关键词: 钢结构;设计;安装 一、引言 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重大,并且柱子所占的建筑面积比率较大;而同时,随着高强度钢材的横空出世已经钢结构理论研究的不断完善,钢结构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了建筑结构当中。由于钢结构的构件可以进行工厂化批量生产,并且施工简单快捷,有利于缩短施工工期;同时钢结构在自重方面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可以减轻建筑结构自重的30%;另外钢结构体系时一种环保型的绿色建筑体系,因为钢材具有极高的循环利用价值,而且不需要进行制模施工。综合上述特点,近年来钢结构在我国的不同建筑功能、不同建筑高度以及不同地震烈度和场地类型的建筑中均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二、建筑钢结构的设计 1、钢结构的构件设计 建筑钢结构的设计首先是构件材料的选择,通常选用的是Q235或者Q345为钢构件材料,并且主结构一般选用单一的钢种以便于整个工程的管理,另外从经济方面来考虑,适当地选择不同强度的钢材作为组合截面也是很有效的。一般而言,当考虑强度来起控制作用时,应选择Q345钢;而考虑稳定来起控制作用时,则选择Q235钢。在钢构件的设计中,应注意采用弹塑性的方法来进行截面的验算,这和结构的内力计算中的弹性方法并不相同。 2、钢结构的节点设计 钢结构连接节点的设计是其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钢结构的分析之前,就要对节点的形式进行充分的思考,以避免最终设计出的节点和结构的分析模型中采用的形式不一致的现象。根据节点传力特性的不同,共分为刚接、半刚接和铰接,通常选用刚接或者铰接。当节点采用焊接时,应对于节点焊缝的尺寸和形式进行符合规范要求的设计,其焊条的选用应当和被连接的材料性质相适应,具

浅谈钢结构房屋的发展

浅谈钢结构房屋的发展 发表时间:2019-09-10T16:15:25.48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作者:朱国军 [导读] 钢结构住宅是以钢结构为骨架,配合多种复合材料的轻型墙体拼装而成,所用材料为工厂标准化、系列化、批量化生产,改变了传统住宅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砖、瓦、沙、石现场作业,是住宅产业现代化的一个标志。 安阳鑫源安装有限公司 l 引言 钢结构住宅是以钢结构为骨架,配合多种复合材料的轻型墙体拼装而成,所用材料为工厂标准化、系列化、批量化生产,改变了传统住宅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砖、瓦、沙、石现场作业,是住宅产业现代化的一个标志。在国外,采用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为数不少,而在我国,厂房、大跨结构采用已较常见,而住宅则采用不多。 2钢结构住宅的发展与优势 2.1钢结构住宅的发展 国外许多发达国家的房屋建筑中已广泛使用钢结构。美国是最早使用钢框结构建筑住宅的国家,日本的钢结构建筑最多。最近几年国外钢结构的住宅面积比例不断增长。在我国,厂房、大跨度结构采用钢结构的比较多,但是住宅采用的比较少。为了促进钢结构房屋的发展,我国从2002年就开始出台一系列的措施,推动钢结构房屋的发展。钢结构房屋有很多优势如轻质高强、综合造价低、空间布置灵活等等。所以应该积极引进、吸收国外钢结构住宅建筑技术、大大加快钢结构住宅在我国的推广。 2.2 钢结构住宅的优点 钢结构比较自重轻,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自重可以减轻20%-40%。结构重量轻减少了运输和吊装费用,基础负载也相应减少,降低了在工程造价中占有较大比重的基础的造价,从而减少整个项目的投资。钢结构施工速度快、施工周期短的特点,减少了人工费和模板等其它辅助材枓费用,综合效益十分可观。 利用钢材强度高的特点,在建筑设计可采用大开间布置,使建筑平面能够合理分隔,灵活方便地创造开放式住宅;同时大大增加了建筑的有效使用面积,与传统砖混结构相比使用面积提高大约10%左右。合理的钢结构体系,住宅的有效使用面积可达到90%。而传统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则因受到材料性质的限制,平面开间往往较小;反之则会造成结构构件尺寸过大,影响室内美观。 3 发展我国钢结构住宅存在的问题 3.1标准和规范问题 我国大部分的住宅标准规范是在几十年来大量使用的结构体系基础编制的,钢结构住宅体系此前在我国特别少,钢结构住宅技术不能满足我国现行强制性规范的某些条文也并不奇怪。例如我国建国以后建造的建筑多为砖石和钢筋混凝土等耐火性能好的建筑材料,由此导致我国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在材料选用方面似乎较国外苛刻,钢结构住宅难以满足其要求。这种与国内规范不衔接的状况,使钢结构住宅项目无论在工程设计施工阶段还是工程验收阶段,都会遇到数不尽的障碍和麻烦。同济大学教授、钢结构资深专家沈祖炎对我国住宅钢结构发展战略提出建议:应由政府部门组织由建筑、结构、建材方面的科研、设计和生产单位的专家组成攻关小组,编制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钢结构住宅建筑的标准和体系,使钢结构住宅这一科技成果在我国尽快实现产业化和工厂化大生产。 3.2材料选用问题 从我国已建成的钢结构住宅来看,所采用的材料是现有材料直接使用,缺乏技术创新和产品改造。例如:H+H骨架系统采用的是一种简单技术过渡方式,即用H型钢替代中国传统砖木住宅的木梁柱或现代住宅的钢筋混凝土梁柱,而围护体系和楼层体系维持不变。这样虽然技术跨度变化不大,非常有利于现有设计及施工人员操作,但与世界住宅技术潮流背道而驰,不利于推广应用轻质墙体技术,不利于住宅的工厂化大生产。再者,与钢结构住宅主体建筑体系相匹配的配套部件尚待完善。现有市场上的配套部件种类不够多,而且价格较贵。应发展和推广与结构体系配套的标准化和模数化的配套部件。 3.3 社会对钢结构住宅的接受问题 在中国的消费者方面,由于长期以来习惯了砖混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住宅,从开始接受到逐步喜欢钢结构住宅,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现在,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已出现了钢结构住宅,居民对此有了一定的接触了解,正在接受。而对于中小城市居民来说,钢结构住宅还是一个陌生的住宅体系。所以,大部分消费者对钢结构住宅这一新事物缺乏认同感。在建筑工程技术人员方面,由于国内无论中等或是高等专业学校的教学内容中均未涉及钢结构住宅体系,因此工程技术人员对这一体系也是知之甚少,而更加缺乏的是熟练技术工人,所以虽然这一体系单纯从技术层面上讲并无多少难度,但真正推行起来难度较大。 3.4 钢结构的耐火性 钢材是不燃材料,钢结构属非燃烧体,其耐热(低于150℃)性能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但耐火性能差,无防护措施的钢结构耐火极限只有0.25h左右。对于钢结构的防火由于住宅对防火的要求很高,必须有可靠的防火措施。 4钢结构住房的设计 4.1 钢结构住宅中的建筑构思 钢结构住宅的建筑构思更着重于构思的技术可行性。钢结构住宅设计中力求达到建筑构思与结构构思的结合。钢结构住宅的构思一方面体现了常规意义上的建筑构思成果,另一方面更是对钢材这种材料灵活运用的表现。设计钢结构住宅的建筑师必须同结构工程师、设备工程师、甚至机械工程师密切配合,以保证建筑构思能够在特定的技术条件下得以实施。建筑师只有在深入了解材料的特性、材料所能创造的结构形式及相应的技术措施以后,才能有更广泛的构思能力,才能使自己的构思更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而且方案的可实施性才能更强。 4.2 钢结构住宅的节点设计 节点设计是钢结构建筑区别于其它结构体系建筑的一大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设计的成败。钢结构建筑的大多数节点是露明的,露明的钢结构节点类似于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榫卯结构。复杂的节点处理显示出结构的合理性,具有基于建筑技术之上的特有的结

钢结构建筑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

钢结构建筑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 目前,钢结构建筑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厂房建设、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中。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研究、开发钢结构建筑,使其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当前建筑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笔者阐述了钢结构建筑的概念,总结了钢结构建筑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钢结构建筑的应用前景。 一、钢结构建筑的概念和发展现状 1.钢结构建筑的概念。无论是哪一种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都需要支撑整个建筑质量的称重骨架,这在建筑上也被称为建筑结构体系。所谓的钢结构建筑就是以钢材作为建筑结构体系的主要材料,以此结构而建成的建筑就是钢结构建筑。实际上这个概念是与木结构建筑、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建筑相对应的。 2.钢结构建筑的发展现状。我国的钢结构建筑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国家的支持下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近年来,钢构建筑开始大量应用于大型建筑体系中,如厂房、体育场馆等。其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钢结构建筑开始实现国产化。我国的钢结构建筑起步较晚,在发展的初期由于受技术、施工设备等方面的限制,还不能完全实现国产化,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大多采用中外合作的模式,建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如上海金茂大厦等。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一些建筑企业凭借多年的建设经验,开始自主研究、开发和建设钢结构建筑。特别是在最近几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钢结构建筑越来越多,施工技术也越来越成熟。 (2)钢结构建筑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

建筑物的质量及工期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钢结构建筑恰好满足了这一要求,并以安全可靠、节约工期和使用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到各类建筑中,包括商业建筑、娱乐建筑、民用建筑和体育设施建筑等等。尤其是体育设施建筑,国内最近几年新建的体育场馆,无一例外地应用了钢结构建筑技术。另外,轻钢结构建筑的异军突起,扩大了钢结构建筑的应用范围,目前,一些小型建筑工程也开始应用钢结构建筑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钢结构建筑的应用前景 虽然钢结构建筑已经大量出现,但是总体来说,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可以挖掘,可以说具有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钢结构的建筑特点迎合了现代建筑的发展需要。钢结构建筑具有强度高、质量小的特点,能够建设一些跨度大、负荷大的结构建筑。这一点是一些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所不具备的,因此在其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缩短建设工期。由于现在地质活动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活跃期,解决建筑抗震的问题是当前建筑业的一个热点问题。而钢结构建筑恰恰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这是因为钢材在应力幅度内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韧性,不会因为突然增加的重量而断裂。在日本等一些地震多发国家,钢结构建筑已经成为建筑首选结构,事实证明钢结构建筑也是地震中被破坏最小的建筑。随着钢结构技术的发展,目前钢结构建筑已能进行标准化生产,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低,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较低,只要在施工中严格按照焊接和螺栓安装规范拼装即可,从而大大缩短施工工期。 2.国家大力支持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建筑行业是能源消耗和污染的大户,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问题,如何解决建筑能耗和污染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建筑行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为此,国

建筑公司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建筑公司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新 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建筑公司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新版) 一、落实国家建设部颁布的JGJ59一99标准。 二、项目经理与入场作业队伍各级管理人员签订纵向管理合同,把安全生产作为必检指标。 三、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教育制:入场人员进场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 2、安全技术交底制:根据安全措施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各级管理人员需亲自逐级进行书面交底。 3、班前检查制:责任工程必须督促与检查施工方、专业分公司对安全防护措施是否进行了检查。 4、设备实行验收制:大中型机械凡不经验收的一律不得投入使用。 5、周一安全活动制:经理部每周一要组织全体工人进行安全教

育,对上一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对本周的安全重点和注意事项作必要的交底,使广大工人能心中有数,从意识上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6、定期检查与隐患整改制:经理部每周要组织一次安全生产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必须定措施、定时间、定人员整改,并作好安全隐患整改消项记录。 7、实行年审制:每年由公司统一组织对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年审,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考核,增强安全意识,避免违章指挥。 8、实行安全生产奖罚制: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生产奖惩办法,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人。 9、危急情况停工制与事故报告制:一旦出现危及职工生命财产安全险情,要立即停工,同时即刻报告公司,及时采取措施排除险情。 10、持证上岗制:特殊工种必须持有上岗操作证,严禁无证操作。

浅谈建筑工程钢结构设计稳定性原则和设计要点

浅谈建筑工程钢结构设计稳定性原则和设计要点 摘要:新时代,我国工业迅猛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厂房,给建筑行业带来了 挑战。钢结构受到当代人们的广泛认可,被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建筑物建设过程中,相比于传统砖石、砼结构,其具有力学、材料等应用优势。通过分析钢结构应用 情况可知,在建筑工程中钢结构设计稳定性十分重要。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结构;设计;光明文化艺术中心项目 引言 建筑工程钢结构设计关乎到建筑物稳定性,对建筑质量具有较高影响,因此,研究稳定性设计原则与要点具有现实意义。通过规范、科学的稳定性设计能够充 分发挥钢结构作用,增强建筑工程安全性、稳固性,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1.钢结构设计稳定性概述 建筑工程钢结构具有多样性特点,其稳定性主要体现在钢结构设计环节,即 钢结构承载力设计部分,开展该部分设计工作时需要重点分析钢结构稳定性。钢 结构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结构变形,导致未承载部分荷载,进而引发稳定性问题。钢结构设计要求多种结构吻合,若局部出现设计瑕疵会影响其他部分。另外,钢结构由众多构件组成,因此其若出现整体失稳情况,会影响其他构件。 2.钢结构设计稳定性原则 2.1结构稳定设计原则 钢结构较为特殊,其设计工艺相对复杂,在开展设计工作时需要依托于信息 技术检测质量,只有在确保质量达标的情况下才能够将设计图纸运用于建筑工程 实际施工中。实施检测工作时需要将钢结构水平承载、抗震系数以及结构阻尼比 等作为参数,设计师在设计环节需要结合施工现场自然环境,确定其水平荷载系数,进而保证水平层面稳固。钢结构整体稳固十分重要,保证整体稳固是设计重点,不管应用何种设计技术,必须将稳定性置于首位。钢结构构件对其稳定性有 重要影响,容易埋下安全隐患,严重的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基于此,设计师 必须树立安全意识,应用科学、规范、合理的方法进行设计,以形成更多优质产品。 2.2剪力调整设计原则 目前,建筑工程形态愈加复杂,不对称设计广泛存在于建筑施工中,其逐渐 形成了一种建筑潮流,因此,斜柱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斜柱相较于垂直构件其具 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想要保证建筑物稳定就必须设计一定的剪力。设计师在设计 钢结构具体内容时,通常会为了简便,将垂直构件表述为柱子,将斜柱表述为斜杆,这种设计方式虽然不会影响建筑物实际稳定性,但若调整剪力容易受到干扰。于斜柱来讲,它具有水平受力的功能,但是垂直向也需要荷载,若设计师忽略了 垂直向的荷载,则会造成剪力误差,进而影响建筑工程钢结构稳定性。基于此, 设计师在实际设计环节,结合建筑工程实际状态,若需要进行剪力设计,必须坚 持剪力调整设计原则,针对具体施工状态灵活调整剪力,进而保障钢结构稳定性。 2.3强柱弱梁设计原则 若钢结构设计具有实效性,质量较高,则若水平承载过大或者需要强力荷载,塑性铰会出现在梁上,但若其设计质量较低,其会出现在柱子上。基于强柱弱梁 设计原则能够增强钢结构抗压能力,以提高强力下的钢结构荷载能力,使其能够

钢结构钢材选用

钢结构设计与钢材的选用 钢结构设计与结构钢材的选用 1、结构钢材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与钢结构设计 屈服强度fy:结构设计中线弹性分析以及强度、稳定性计算的限值标准。 抗拉强度fu:受拉破坏的极限。强屈比是衡量强度储备的重要标志。 伸长率δ5(δ10):钢材单向拉伸的塑性性质表现。 冷弯角α:钢材弯曲挤压时的塑性性质表现,和对钢材内部缺陷的揭示。 断面收缩率ψ:钢材复杂受力状态下的塑性体现。 冲击韧性AK:钢材破坏所需动能的一种量度。 断裂韧性K1C:钢材裂纹失稳扩展的一种限值。 2、结构钢材的钢种、牌号、强度级别、质量等级: 钢种:碳素钢,低合金钢;普通钢,优质钢,特种工艺钢(如TMPS)。 牌号:由屈服强度字母Q、屈服强度数值、质量等级(A,B,C,D,E)、脱氧方法符号 (F,B,Z,TZ)组成。 强度级别:Q235,Q345,Q390,Q420…。 质量等级:标准规定交货时,一般应保证合格的性能如下 A级— fu,fy,δ5 (δ10) ,α;S ,P。 B级— fu,fy,δ5 (δ10) ,α;C,S ,P,AK(+200C)。 C级— fu,fy,δ5 (δ10) ,α;C,S ,P,AK(00C)。 D级— fu,fy,δ5 (δ10) ,α;C,S ,P,AK(-200C)。 E级— fu,fy,δ5 (δ10) ,α;C,S ,P,AK(-400C)。 其它性能指标要求,须由设计提出,并与供货方协约确定。但是,要求的级别、等级越高,附加条件越多、越苛刻,则价格越贵。 3、选用结构钢材性质的基本原则:足够可靠,满足需要(防止因材质差而脆断破坏)工艺性能良好和价格低廉。 4、结构钢材性质选用须要考虑的主要因素:结构重要性;结构类型;连接方法;节点构造;受力状态;环境状况。 5、钢结构的钢材选用 (1)质量等级的选择 一般非焊接的钢结构可选用A级钢; 焊接钢结构,静载作用时应选用B级钢; 焊接钢结构,动载作用时,应根据结构所处环境温度,选用C,D,E级的或特级钢,务必使钢材的脆性转换温度低于结构所处环境温度。 对于有层状撕裂受力的结构部位的较厚钢板,应有抗层状撕裂的要求。 对节点构造及受力状况复杂、工作环境条件恶劣的重型焊接钢结构,应提高对钢材质量标准的要求。考试大论坛 重要钢结构钢材的质量等级选择宜提高。 (2)强度等级的选用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普通钢结构钢材的强度等级常常选为Q235或Q345;

钢结构发展及前景论文

浅谈钢结构发展及应用前景 Steel structure on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摘要 钢结构住宅或者工厂比传统建筑能更好的满足建筑上大开间灵活分隔的要求、节能效果好,墙体采用轻型节能标准化的C型钢、方钢、夹芯板,保温性能好,抗震度好。钢结构的延性好、塑性变形能力强,具有优良的,大大提高了住宅的安全可靠性。建筑总重轻,钢结构住宅体系自重轻,约为混凝土结构的一半,可以大大减少基础造价。施工速度快,工期比传统住宅体系至少缩短三分之一,环保效果好。钢结构住宅施工时大大减少了砂、石、灰的用量,所用的材料主要是绿色,100%回收或降解的材料,在建筑物拆除时,大部分材料可以再用或降解,不会造成垃圾。以灵活、丰实。大开间设计,户内空间可多方案分割,可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符合住宅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钢结构适宜工厂大批量生产,工业化程度高。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钢结构设计及应用必将走向专业化发展道路,前景广阔!关键字:钢结构, 绿色环保性建筑, 抗震抗风性能, 灵活分隔. main point The steel structure housing than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or factory better meet building large bay multi-ribbed slab frame flexible space requirements, energy saving, good effect, the light energy wall standardized C payments, ones, sandwich board, insulation performance is good, seismic for good. The steel structure of the good ductility, plastic deformation, ability, excellent, greatly improving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residence. Building the total weight of light, the steel structure housing system light weight, about half of the concrete structure, can greatly reduce the cost basis. Construction speed is quick, period than traditional housing system at least a third short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ffect is good. Steel structure housing construction greatly reduces the sand, stone, the dosage of the ash, used materials mainly green, 100% recycling or degradation of materials, in building dismantled, most of the materials used again or degradation, won't cause rubbish. With flexible and informative. Large bay multi-ribbed slab frame design, indoor space can many solutions division, can meet the different needs of users. 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 and comply with the requirem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