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呼叫处理的基本原理
- 格式:ppt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55
第六章呼叫处理的基本原理在程控交换机中,电话接续任务是在呼叫处理程序控制下完成第一节呼叫处理过程1、呼出接续(主叫用户摘机):主叫摘机呼出的检测、查明主叫类别、选择一个空闲的收号器、发送拨号音、存储块的分配2、接收地址(收号)信号:有软件以足够快的扫描周期来检测和识别(8ms)3、数字(号码)分析:根据地址的前几位判定接续去向,有本局呼叫、出局呼叫、长途呼叫、特服业务等4、路由选择:对应于呼叫去向的路由选择一条空闲的中继线5、通路选择:发码结束或本局呼叫应答后由软件通过驱动命令完成,在主叫和被叫用户间通过网络选择一条空闲通路6、振铃:向被叫用户送铃流,向主叫用户送回铃音,监视主、被叫用户状态7、应答监视:应答识别、切断铃流及回铃音、启动计费系统8、通话和释放监视:通话接续、监视挂机信号、特殊处理9、话终释放:停止收发计费脉冲、向未拆线一方发送“释放”或“催挂”音、拆线处理呼叫处理程序的基本组成第二节状态迁移图一、稳定状态及状态迁移1、状态迁移:处理机接收输入信号,从一种稳定状态转变到另一种稳定状态的过程,此时需要处理机进行处理,且输入信号的激发是必不可少的。
见上图2、稳定状态:在接续过程中稳定不变的状态,如空号、收号、振铃、通话、听忙音等。
此状态中,处理机没有工作可做,可去处理其他呼叫例:用户终端的挂机状态(空闲状态)。
如果没有人摘起话机,则此空闲状态不会改变。
一旦摘机(即输入一个摘机信息),使空闲状态改变。
空闲状态是向那个稳定状态改变,则要进行分析处理(即内部分析),分析后,知道了用户的类别及话机的种类后,若认为可以允许用户发话,就可以向用户送拨号音(即输出处理)。
由此看出,由一种稳定状态向另一种稳定状态迁移时,要经过:输入处理、内部分析和输出处理三个步骤。
⑴输入处理:对输入的信息进行识别和处理,由输入程序完成⑵内部分析:根据输入的信息、当前的状态及内部情况,确定应执行的任务及向哪一种稳定状态去转移,由不同的分析程序(如来话分析、去话分析等)完成⑶输出处理:根据内部分析的决定,启动硬件执行任务并将这一稳定状态转移到另一个稳定状态,在此过程中,不仅需要任务执行程序来完成,还需要驱动硬件工作二、状态迁移图由一种稳定状态转移到另一种稳定状态并不是只有一种迁移方向,而是要根据输入信息,所处的环境及环境状况的不同有不同的迁移方向①输入信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