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由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国际关系学
- 格式:ppt
- 大小:3.14 MB
- 文档页数:10
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是英国现代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主要派别。
主张在新的历史时期维护资产阶级个人自由,调解社会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因而成为一种经济自由主义的复苏形式,自从1970年代以来在国际的经济政策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新自由主义指的是一种政治—经济哲学,反对国家对于国内经济的干预。
宣扬资本主义和市场自由的普遍性,反对社会主义,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度,是新自由主义的实质和核心。
新自由主义的特点和主要内容是:第一,从主观的假设出发,认为每个人都是很理性的人,市场是完全自由的竞争。
实质上是撇开人们的社会属性和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不谈,脱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制造一种抽象的“理想市场”作为理论前提。
第二,倡导个人主义。
认为每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首先是利己的,其次才是利他的动机和行为。
第三,提倡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
认为自由选择是经济和政治活动最基本的原则。
应当自由地拥有私人财产,自由地交易、消费和自由地就业。
第四,崇拜“看不见的手”的力量。
认为市场的自动调节是最优越和最完善的机制,通过市场进行自由竞争,是实现资源最佳配置和实现充分就业的惟一途径。
第五,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认为由国家来计划经济、调节分配,破坏了经济自由,扼杀了“经济人”的积极性,只有让市场自行其是才会产生最好的结果。
因此,只要有可能,私人活动都应该取代公共行为,政府不要干预。
第六,主张私有化。
认为私有化是保证市场机制得以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私人企业是最有效率的企业,要求对现有公共资源进行私有化改革。
新自由主义流派有的在提出自己的观点时,或多或少也触及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缺陷。
但从整体上说,新自由主义经济流派只描述经济现象及其表面联系,不可能、不愿意也不敢去触及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
新自由主义影响了科学社会主义、费边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实用主义等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福利国家”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是西方现代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政治思潮中重要的派别。
政治学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一、引言政治学作为一门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学科,其中的国际关系理论是其重要分支之一。
国际关系理论旨在解释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国际组织的作用以及全球性议题的处理方式。
本文将探讨政治学中的国际关系理论,包括现实主义、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建构主义等不同流派的观点和理论。
二、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理论中最为传统和经典的流派之一。
现实主义强调国家是国际体系中最重要的行为者,其行为受到国家利益和权力的驱动。
现实主义者认为国际关系是一个无情的竞争环境,国家之间的争斗是不可避免的。
著名的现实主义学者有摩根索、肯尼思沃尔兹等,他们提出了不同版本的现实主义理论,如结构现实主义和防御现实主义等。
三、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是另一个重要的国际关系理论流派,与现实主义相对立。
自由主义者认为国际体系可以通过合作和制度来促进和平与繁荣。
他们强调国际组织、多边合作和民主制度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自由主义理论家如凯特琳霍普金斯、约瑟夫奈伊等提出了各自独特的观点,试图解释国际关系中合作与冲突的动态。
四、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是对传统自由主义观点的延伸和发展,强调市场机制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新自由主义者认为市场经济可以促进国家间贸易和合作,从而推动全球化进程。
他们关注全球经济秩序、跨国公司和贸易规则等议题,试图解释全球化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
五、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新兴理论流派,强调观念、认同和文化对国际关系的塑造作用。
建构主义者认为国际体系并非客观存在,而是由各种社会实践和符号构建而成。
他们关注意识形态、文化差异以及身份认同等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试图解释行为背后的意识形态逻辑。
六、结语政治学中的国际关系理论涵盖了多种不同流派和观点,每种理论都试图从不同角度解释国家间互动和全球事务。
无论是现实主义强调权力与利益,还是自由主义倡导合作与制度,抑或是建构主义强调观念与文化,这些理论都为我们提供了多元化的视角来理解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格局。
国关理论【⼀】(⼈物名词解释)国关理论学派⼈物(名词解释)理想主义学派:①伍德罗·威尔逊:是理想主义中最重要的代表⼈物,被称为理想主义学派“最雄辩的和最有影响⼒的代⾔⼈”。
他1913年⼊主⽩宫,成为美国第28届总统。
1918年在向国会的演说中提出了著名的“⼗四点原则”,作为实现战后“世界的和平纲领”。
主要著作《论国家》、《伍德罗·威尔逊⽂集》。
②阿尔弗雷德·齐默恩:齐默恩是欧洲早期理想主义的代表⼈物和国联的积极筹划者。
他坚持认为⼈的本性并没有什么善恶之分,也并不是本性好战。
⽽是⼈的开化和教育不⾜,反对将战争的根源归结于⼈类的天性。
他强调必须⽤新的⽅法来避免战争。
主要著作有《希腊共同体》、《国联与法权》。
③约翰·默⾥:美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和神学家。
理想主义与⾃由主义的代表⼈物。
强调⼈性可以改造,重视国际利益,倡导建⽴国联,为国际关系理论作出了突出贡献。
主要著作有《外交政策和⾃由社会》、《核武器的道德困境》。
现实主义学派:①马克斯·韦伯: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评论家。
韦伯认为政治最根本的和最重要的⼿段就是暴⼒。
其主要的理论贡献是在权⼒的理论、政治领导的理论、国际冲突对国际政治结构影响的理论上。
②爱德华·卡尔:卡尔是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国际理论家。
他⾸先指出了理想主义的弊端,提出了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
他因此被认为国际关系研究领域“政治现实主义的奠基⼈”。
从卡尔开始,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揭开了新的⼀页。
主要著作有《⼆⼗年危机(1919-1939)》、《和平条约以来的国际关系》。
③莱茵霍尔德·尼布尔:尼布尔是美国最著名的神学家和基督教现实主义的代表⼈物。
主要理论贡献在于⼈的原罪说;关于⼈与集体;冲突和权⼒是社会必然存在的产物;道德和权⼒政治之间的关系;关于对理想主义的批判。
著作有《道德的⼈与不道德的社会》、《对时代终结的反思》。
国际关系简介国际关系(英文:International Relations)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国际社会之间的外交事务和关系,如国家、政府国际组织、非政府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
国际关系既是学术的领域,也是公共政策的领域。
简而言之,国际关系是指人们超越国家界限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等关系。
---(荆祖民提供)作为政治科学的一部分,国际关系也和经济、历史、法律、法学、地理、社会、人类学、心理学,文化研究紧密联系。
从全球化到领土争端、核危机、民族主义、经济发展、恐怖主义、人权,都是国际关系研究的议题。
国际关系学国际关系学主要是指研究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相互作用,各种国际体系运行和演变规律的一门科学或学问。
---荆祖民整理历史国际系统国际关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回1648年的威斯特法伦和约,现代的国家制度从那时开始发展。
在这之前,欧洲中世纪的权力架构体制都是根基于模糊的宗教等级制度上。
威斯特法伦和约确立了主权的概念,主权意味著统治者或君主将不会认可任何在其领土之内地位同等和更高的权力存在。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权力架构类似于当时的威斯特法伦和约,但两者都缺乏主权的概念。
威斯特法伦和约促成了民族国家的崛起,以及外交和军队的制度化。
这些特定的欧洲制度也经由殖民主义流传至美洲、非洲和亚洲。
当代的国际关系在冷战期间的非殖民地化后终于确立。
不过,虽然民族国家制度被视为是“现代”的,但许多国家并没有结合这种制度,因而被称为“前现代”。
除此之外,一些国家也已经发展超脱出民族国家之外,因而被称为“后现代”。
因此,国际关系是否有能力针对这些不同形式的国家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也经常是争论的话题。
国际关系理论现在称为国际关系理论(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的研究是在一战后才开始发展的。
不过,国际关系的理论也是长期以来就在其他社会科学的作品里发展的。
许多人举出修昔底德所著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为现实主义理论的先驱,其他包括托马斯·霍布斯的《利维坦》、马基维利的《君主论》也都进一步的阐述现实主义理论。
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评析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
与此同时,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也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主流学派。
认真研究和分析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对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20世纪70年代,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多极化、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核战争的恐怖阴云、石油危机、生态环境问题等大大增强了全球相互依存的程度。
在国际关系理论界,新现实主义清晰有力的历史循环论让人感受到人类命运的悲观前景,而另有一些国际关系理论学者从古典自由主义和早期理想主义的遗产中发掘出了有价值的思想,反思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经济学家为伍发展出在新的自由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国际关系理论,并逐渐成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主流学派之一。
从学理意义上看,也正是新自由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出现、两者间的理论交锋及最终趋同,构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主导潮流,催生了价值理性向实践理性的演变,开创了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新局面。
一、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流派1986年,罗伯特·基欧汉主编的《新现实主义及其批评者》出版时,新现实主义的重要作用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但针对新现实主义的理论缺陷,美国国际关系理论学界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观点对立的学派,尽管批评者的学派名称尚未明确,但双方争论的焦点已经明朗。
1988年,约瑟夫·奈在一篇书评《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中以“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对峙概述了20世纪80年代的论战,并在与新现实主义对比的基础上阐述了新自由主义在理论观点和方法上的差别。
1993年,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戴维·鲍德温主编的《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当前的论战》系统全面地概括了“两新”理论的论战。
就“新自由主义”的名称来看,正如戴维·鲍德温所说,从渊源上讲,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并不是对立的,自由主义的对立面是保守主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西方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新自由主义学派。
从国际政治经济领域对现实主义进行批判,通过关注跨国行为体的作用,提出了一个“世界政治”的松散范式。
新自由主义对非国家行为体的关注,为国际法的研究指出了一条更宽广的道路。
一、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新自由主义20世纪70年代,在政治上东西方走向更复杂的权力组合。
中美关系越走越近,美苏之间则形成更复杂的既对抗又接触的局面。
在经济上,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实力衰弱,日本、西欧经济上升。
中东石油战争,使西方意识到弱国的力量与国际间联系的敏感性与脆弱性。
在此种历史背景下,19由主义重新抬头,矛头直指政治现实主义。
在近代国际关系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政治现实主义。
自汉斯·摩根索(Hans Morgenthau)1948年的《国家间政治》奠定战后西方现实主义理论以来,现实主义便战胜了理想主义,成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主导范式。
到了20 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政治的发展,现实主义无法解释的现象越来越多。
于是各种19由主义思潮纷纷兴起。
而新自由主义的真正出现,是以1977年罗伯特·基欧汉与小约瑟夫·奈合作的《权力与相互依赖》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从一定意义上讲。
新自由主义与新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理论中最为特殊的一对。
新现实主义是对摩根索的政治现实主义的继承与发展,而新自由主义是伴随与新现实主义的论争成长起来的。
因此,欲明了新自由主义。
需要先理解新现实主义。
新现实主义的三个基本命题,是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国际关系的主要行为体是国家、国家是19私的行为体,并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
新自由主义虽然赞成此种论断,但不承认无政府状态会导致无秩序社会。
而认为制度所促成的国际合作将推动国际关系的规范化进程。
缓解无政府状态的压力。
新自由主义详细分析了国际制度。
认为它包括三种形式,即国际组织、国际机制、国际惯例,有三个特征即权威性、制约性、关联性。
第二章_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流派第二章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流派一、理论的争辩自由主义理论体系现实主义理论体系批判理论体系国际政治学理论的四次论战1920-1950年代理想主义与古典现实主义的论战1950-1960年代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的论战1970-1980年代新自由制度主义与新现实主义之间的论战19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与新自由制度主义和新现实主义之间的论战自由主义之理想主义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灾难所产生的对世界和平的希冀。
内容与观点:(1)人性是可以改造的,通过改变客观环境促进人向善和不断进步,并走向理性。
(2)战争是可以避免的,战争的根源不是人性的罪恶和人类的必然产物,而是不完善的国内或国际政治体制的缺陷或人类教育与开化和文明进步的不足而引起的。
(3)崇尚国家和世界的民主化与法治化。
(4)崇尚国际法、国际规则与国际组织对世界和平的保护意义。
(5)各国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是可以调和的,因为国家是理性的,追求和平与避免战争是世界的共同利益,是世界和谐或调和的根本。
(6)国家主权不是无限的,主张国际集体安全体系代替均势体系。
关键词:性善、理性、民主、国际机制(制度与组织)、道德、和谐、集体安全、环境与教育、共同价值体思想渊源:[荷兰]格老秀斯:《论战争与和平法》(1625)——国际法之父;[德国]康德:《永久和平论》(1795);[英国]洛克:《政府论》(1713)——自由主义之父等。
代表人物:[美国]伍德罗·威尔逊:《论国家》(1889)、“十四点原则”(1918)——被称为理想主义的政治纲领,故理想主义也被称为“威尔逊学派”、《伍德罗·威尔逊文集》(1925-1927)。
威尔逊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公开外交、集体安全、民族自决、国际邦联、世界政府、裁军非战、贸易平等、公理正义等,其核心是民主、正义与法律,其实质是建立一种美国领导下的世界秩序。
威尔逊主义是美国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后第一次为世界和平设计的蓝图,有较大的吸引力和市场。
国际关系理论主要有哪些?纵观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史,真可谓流派众多,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目前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尚处于不发达的阶段,只有通对认识国际关系理论有哪些,才有助于形成带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
本文首先阐明各位学者的国际关系理论,再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倪世雄认为国际关系理论可分为三对对立的理论(即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分歧主要围绕着人的本性。
理想主义认为人可以通过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人总是在不断进步和向好的方向发展。
现实主义则认为人性本恶,世界是不完善的,它是人类本性中固有因素发生作用的结果。
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的分歧在于研究方法的不同。
科学行为主义重视数量分析,不再视国际关系行为体的差异仅仅是质量上的差别。
传统主义主张用“历史”和“现实”的方法分析国际现象,即强调性质方面的分析。
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在理论观点和方法上的区别,首先表现在国际关系的角色上。
新现实主义强调以国家为中心。
而新自由主义在承认国家角色的重要性同时,更重视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其次,在军事安全问题上。
新现实主义认为军事实力是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因素,而新自由主义认为国际关系日趋缓和,军事实力作用相对减弱,国际合作领域明显扩大。
再次,双方都重视经济因素,但新现实主义强调为维持自身实力,可以付出较高的经济代价。
新自由主义则视经济利益与国家安全同样重要。
1我们认为这种对比划分法非常清晰地展现出各种理论本质特征以及区别。
这三对对立理论还存在着继承发展的关系,使国际关系理论的演变过程一目了然。
而且我们发现这三对对立理论争论的焦点分别是国际关系研究取向,研究方法和现实问题,层次清晰,使人印象深刻。
但除了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以外,其余都是古典国际关系理论,我们还需要知道当今国际关系理论主要流派。
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倪世雄主要提到了女性主义。
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源流摘要: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是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领域的主要流派之一,它的形成和演变构成了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史的重要内容。
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注重理性个体的作用,坚持国际关系发展的进步论。
现代意义上的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从康德、威尔逊的理想主义开始,经过相互依存理论和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发展达到一个高潮,占据了国际关系理论的半壁河山。
冷战后以全球治理论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在新的方向上进行探索,注重对非主权国家行为体和世界政治中的社会性力量的研究。
关键词: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理想主义;新自由主义;民主和平;全球治理自由主义是西方政治学的重要传统,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两大主流流派之一。
D曼宁把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概括为如下几点:自由主义认为人性是向善的,并且是可以教化的;个人的自由是社会变革的动力;个人自由与福利、社会正义和安全有赖于法制;自由主义的历史观是进步的,它认为合于理性的人类社会的规范设计是可以实现的。
①自由主义的发展源远流长,我们甚至可以把它的思想根源追溯到古希腊哲学中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
柏拉图在其名著《理想国》中对国家(城邦)先验性正义目标以及理念的阐述可谓自由主义在此一方面的发端。
②但是,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直接源头还是来自从18世纪启蒙运动开始的理想主义自由主义的传统。
一、理想主义自由主义的传统:从康德到威尔逊18世纪开始的启蒙运动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思想革新。
在启蒙运动中,一批睿智的思想家高擎理性主义的大旗,对以欧洲专制主义和宗教神权为代表的腐朽“旧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挞伐。
理性主义和人类尊严的思想激流以摧枯拉朽之势无情地荡涤着几百年来一直禁锢人们头脑的陈腐渣滓。
人类似乎重新发现了自己的智慧。
正如德国哲学家伊曼纽尔・康德(ImmanuelKant)所言,这是一个“让光明照亮人类的思想的黑暗角落”③的时代。
尽管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大多是从个人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角度出发探讨一般的哲学问题,但也有些思想家在此哲学基础上对国际政治和世界秩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些思考成为了理想主义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直接源头。
什么是自由?什么是自由主义?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区别与联系?自由主义推崇科学的量化方法区别:具体的理论观点,无政府状态对国际制度的作用和国际法的作用;细节上第一节、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思想渊源1、格劳修斯的国际关系思想●自然法与国际法思想●正义战争观●国际社会观念1)国际社会说:无政府状态不等于无需的混乱状态,国际法是维持国际社会秩序的重要条件。
2)国际法在规范国家战争行为方面的重要作用,正义战争是被允许的,3个正当理由:自卫、收复财产和惩罚。
3)国家之间的合作是可能的。
国际法的确立和有效实施都需要主权国家在一定程度上转让部分主权。
2、洛克的国际关系思想启蒙运动的著名政治思想家和哲学家。
《政府论》、《人类理解论》、《基督教的合理性》等。
➢财产的国际分配➢国家之间的和平战略3、康德的永久和平论《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康德的战争观:●战争的根源:逐利的本能与过度的虚荣感●战争的意义:战争使人民分散到地球各个角落,战争能够促进民族的团结与联合;战争的灾难加强了和平意识。
●反对外来干涉和统治●欧洲联合思想➢每个国家的公民体制都应该是共和制➢国际权利应该以自由国家的联盟制度为基础民主和平论➢世界公民权利将限于以普遍友好为条件【民主和平论】的鼻祖:➢民主国家之间从不或很少发生冲突。
➢即使发生冲突,彼此也不会使用武力或者以武力相威胁。
➢专制国家之间或者民主国家与专制国家之间更容易发生冲突,而且更容易以武力解决争争端。
4、边沁的国际关系思想功利主义原则: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政府的目的:促进社会的幸福国际法:法律是必要的恶1、第一次提出了国际法的概念,认为国际法的目标在于确保主权国家之间互互不侵害、相互促进最大利益、限制并禁止战争。
2、边沁也提出了实现普遍追求永久和平的计划,强调要最大限度的裁减军备、设立国际法庭、公开的通过外交谈判缔结条约等。
➢亚当・斯密:鼓励以绝对优势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认为各国之间不是必然的敌对,国家关系和谐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