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模拟卷A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8
福师《比较文学》期末考试A卷一,名著:20%古代著名的史诗四部:古希腊的《伊俐亚特》、《奧德塞》及古印度的《摩珂婆罗多》、《罗摩衍那》.十八世纪著名的小说四部: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乔纳森。
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理查逊的《克拉丽莎》、亨利.菲尔丁的《弃儿汤姆內琼斯》。
近代以前著名的六个戏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克拉提诺斯、欧波利斯和阿里斯托芬。
近现代六部著名作品的主人公:笛福《鲁滨逊漂流记》的鲁滨逊歌德《浮士德》的浮士德乔纳森。
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的格列佛,巴尔扎克《欧也尼.葛郎台》的葛郎台,歌德《浮士德》的浮士德,狄更斯《双城记》的马内特医生。
二,简答题:(32%)1,古希腊神话有哪些特点?答:一、古希腊神话最大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
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在形体上和人一样,且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品质和行为,同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也有正直、勇敢、残忍、嫉妒等各种品质,只是具有超人的智慧和力量,能长生不死。
二、古希腊神话想象丰富、形象生动、故事性强,既有现实主义的真实描绘,也有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三、古希腊神话表现了人类童年时期积极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念,受宗教迷信影响很少,不是神决定和主宰人,因而它能引导人们积极向上。
2,但丁《神曲》的复杂性体现在哪里?答:首先表现在如何看待祖国的前途命运。
一方面但丁认识到统一意大利是拯救祖国的唯一途径,另一方面他所设想的统一方式却是空想的、错误的,把希望寄托在好帝和人们的道德完善上。
其次表现在对待宗教的二重态度上。
一方面主张信仰上帝,为天主、圣徒、苦行僧唱颂歌,另一方面对现实中的教会罪恶做了全面的揭发与批判。
第三表现在对待现世人生的态度。
一方面歌颂禁欲主义的伦理道德观念,另一方面又肯定现世人生,赞美人性,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意识。
第四表现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
一方面采用中世纪文学的创作手法,如梦幻形式、象征手法、神秘主义描写;另一方面又显示出近代文学的创作特点,如写实手法、心理描写、运用意大利语写作,促进了意大利民族语言和民族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一闭卷考试试卷及答案:比较文学测验题A卷--------系-------班----------姓名---------学号----------------一.填空:4比较文学的“四个跨越”是指——、--------、--------------、---------..二.名词解释:151.比较视域2.套话3.他者三.简答题:451.简述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原则2.简述迷狂说与妙悟说的异同3.简述比较视域的特点四.论述题:36举例说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特点比较文学测验题B卷--------系-------班----------姓名---------学号----------------一.填空:6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外部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内部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二.名词解释:152.文道论3.注视者4.理念说三.简答题:452.简述中西诗学比较的必要性3.简述中国现代文学与心理学的互渗关系4.简述中国古代诗学范畴体系的三重构造四.论述题:34举例说明比较视域中不同民族文学的对话过程比较文学测验题A卷答案一.填空: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二.名词解释:151.答:强调主体性..比较文学的本体2.答:一个民族反复用来描述异国和异国人的约定俗成的词汇3.答:形象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对异国认识的总和..三.简答题:451.答:一个本体;两个学贯;三种关系;四个跨越;汇通性;体系化2答:不同..1..理智与非理智..2..狂热与虚静..3..神赐与积累..同..1..强调直觉..2..与宗教有关3答:1..流动性与联系性..2..开放性..3..自觉性四.论述题:36答:1..变异性..2..综合性比较文学测验题B卷答案一.填空..6社会集体想象物、作家、他者形象与他者的关系..词汇、等级关系、故事情节二.名词解释:151.答:古代文论核心概念..关于文艺的起源、内容与形式..2答:当代形象学研究的重心..他者形象的建构者..3答:西方文论核心概念..关涉文艺的起源、内容与形式..具有宗教色彩三.简答题:451答:1..寻求共通规律..2..辨别差异性2答:1..心理学为文学提供思想、心理依据..2..文学为心理学提供形象、具体的文本3答:1..本源范畴..2..中心范畴..3..一般范畴四.论述题:34答:1..模仿..2..过滤..3..文化阐释..4..新文化样式的创造..二开卷考试:论文写作题目、写作要求及评分标准:1.论文写作题:论政治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2.论文写作要求:1.观点明确;有一定的新意..2层次清楚;结构严密..3.论证严密;材料翔实;4.语言准确而有文采..3.论文评分标准:1.90--95..思想深刻;论述有力度;文笔流畅..2.85---90..思想清楚;论述较有力度;文笔流畅..3.80---85..思想较清楚;论述较有力度;文笔较流畅.. 4.75—80..基本切题;思想较清楚;论述力度不够..5.60—75..基本切题;思想尚清楚;论述较乏力;语言组织能力一般..。
一、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作者之死”的文学观念是由提出的。
2、1979年,钱钟书的著作《》出版,被认为是这个比较文学复兴的标志。
3、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跨民族、、跨文化、跨学科的各种文学关系。
4、《诗学》的作者是古希腊美学家。
5、法国流亡女作家在《论文学》(1800)中把欧洲文学分为南方和北方两种类型,并提出文学与地理环境,如气候之间的密切关系,形成了文学地理学观念。
6、1921年,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人成立文学社团,被认为是浪漫主义在中国的传入和发展。
7、五四前后,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各种文学思潮和哲学思潮纷纷涌入中国,精神分析学说也由此传入,这一学说的创始人是。
8、美国意象派诗人,在中国古典诗歌、日本俳句中生发出“诗歌意象”的理论,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与借鉴。
9、是比较文学的发源地,“比较文学”一次也最早从该国家产生。
10、比较文学研究的三阶段分别是法国研究、美国平行研究、中国跨文明研究。
二、选择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在比较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法美两个学派的大论战发生于()。
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2、“乌托邦想象”产生的动因是()A、认为只有本民族的文化才是最优秀的文化。
B、无意识地通过贬低别民族的文化而赞美本民族的文化。
C、对本民族的制度和文化感到不满意,而向往更美好的社会。
D、这样的向往满足了人们的一些梦想。
3、下面所列举的在文学翻译中的词的文化意义不同的几种现象中,哪一种是文化意义增加的例子。
()A、象“阴阳”、“道”、“气”这样一些词,很难在西方语言中找到等价的词。
B、西方人把银河系叫做“Milky Way”,而中国则把它叫做“银河”。
C、美国的小说《麦迪逊县的桥》,被翻译成中文后,成了《廊桥遗梦》这样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
D、“狗”在中国往往被用在贬义词当中,而西方通常不带有这样的贬义。
比较文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A2. C3. B4. A5. D6. C7. C8. C9. C 10. A11. A 12. D 13. C 14. A 15. D16. B 17. C 18. C 19. D 20. 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 19世纪末波斯奈特2. 《管锥编》 19793. 20年代末30年代初4. 文学流派某种思潮5.卡雷6. 中国印度7. 主题8. 输送过程9.古罗马10.《摩罗诗力说》11. 某部作品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对2. 对3. 对4. 对5. 错6.对7. 对8. 错9. 错10. 对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意象:意象就是当人在以审美理想观照事物时意识中所呈现的形象,也就是“意中之象”。
它是具有某种特殊文化意蕴、文学意味的物象。
它存在多种层次,其中最主要的是文化意象和个人意象2.影响研究: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也是最早形成的一种研究类型,法国学者为这一研究类型的理论方法的建立做了重要贡献。
他们研究发掘出许多鲜为人知的材料,丰富了人类文学遗产,填补了研究空白。
但是法国学者主要研究欧洲各国文学的联系,研究范围比较狭窄,研究的重心放在资料的发掘、考证上,对文学的内部规律和审美特征的研究重视不够,给这种研究带来明显的不足和局限。
3、结构主义:即把一个作品放在很多作品当中,撇开具体现象,找出其本质联系来寻找意义。
结构主义的源头可以上溯到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1935年,布拉格学派提出“结构主义”一词。
50年代在法国兴起,60年代广泛流行于欧美许多国家,在60年代,结构主义远远超过了文学理论的范围,渗透到社会科学各个领域。
4、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不同,现实主义者为自己提出了另一种任务:分析、理解和表现复杂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揭示金钱这个最大的神秘之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活动机制。
(完整版)《比较文学》练习测试题库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比较文学》练习测试题库一、填空题:1、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一是;二是2、真正意义上的比较文学产生于世纪末。
它的出现与当时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3、从比较文学的眼光看,我国文学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与世界各国文学、、、的历史。
4、法国学者基亚认为比较文学实际上是史。
5、季羡林先生说过,从全世界文学艺术的历史来看,文艺理论真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确有创见而又能自成体系的只有三个地方,一个是,一个是,一个是从古代希腊、罗马一直到今天欧洲国家所在的广大地区。
6、在《长篇诗在中国何以不发达》一文中以一种宏观的视野,从传统文化、民族性格等方面探讨了缺类问题。
7、比较文学就是要突破各种学术研究的界限,“打通”整个文化领域,使文学研究进入了性研究的新阶段。
8、从积极的意义上看,东西方文化的沟通常常是在中实现的。
9、置身于接受者的立场,探讨作家作品的源流,分析它们所受到的各国文学的影响,这一研究被称为。
10、比较诗学是一门从跨文化的角度对、的比较研究。
11、比较文学是一门跨越民族,,文化和的文学研究。
12、比较文学要求在研究中国文学时,应以为背景,以为参照系统,认识和评价自己。
13、丹纳《艺术哲学》中提出的制约文学发展的三大要素中与达尔文进化论的“外界条件”相对应的是和。
14、文学理论对音乐的借鉴体现在对音乐和的吸收上。
15、在西方历史上,古希腊哲学家首创的哲学专题论文引起了哲学和文学的分化。
16、钱钟书先生曾倡导法,它不仅表现在文学范围内地域、时代、文类诸界限的打破,而且推向整个文化领域,体现为各个学科门类的汇通。
17、是比较文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18、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一书中使用了“世界文学”这个概念。
19、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初叶席卷全欧的文学思潮为比较文学的诞生准备了文学土壤。
20、正是文化和文学的和使平行研究具有了可行性。
比较文学一、单选题1.下列套话中,哪个不是中国人用来描绘日本人的A、倭寇B、小日本C、鹰钩鼻答案:C2.国际比较文学第一次在亚洲召开大会是在哪个国家A、日本B、中国C、韩国答案:A3.日尔蒙斯基将比较文学称作A、文学的比较研究B、比较文艺学C、历史比较文艺学答案:C4.下面哪一项属于文类方面的影响A、中国以前没有十四行诗,中国的十四行诗是从西方引进的B、自从《唐•吉诃德》进入中国以后,“唐•吉诃德”就成为了举止行为可笑的代名词C、赫尔岑写作的激情,对巴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D、古代印度人十分富于想象力,这刺激了中国作家想象力的发展答案:A5.下面关于中西比较诗学的阐释学的必要性的陈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因为中国古代的诗学理论都是一些深奥难懂的东西B、因为中国古代诗学常常是感悟式的,缺乏理论的系统性C、因为中国古代诗学的一些理论从今天看来,往往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这给实际应用带来了困难D、中国古代诗学的理论很深刻,我们必须对它加以现代的转换,使它为全世界的文学事业服务。
答案:A6.《文心雕龙》的作者是()A、刘勰B、钟嵘C、司空图答案:A7.下面所列举的在文学翻译中的词的文化意义不同的几种现象中,哪一种是文化意义增加的例子。
A、象“阴阳”、“道”、“气”这样一些词,很难在西方语言中找到等价的词B、西方人把银河系叫做“Milky Way”,而中国则把它叫做“银河”C、美国的小说《麦迪逊县的桥》,被翻译成中文后,成了《廊桥遗梦》这样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D、“狗”在中国往往被用在贬义词当中,而西方通常不带有这样的贬义。
答案:C8.下面有关比较文学的“译介学”的研究对象的说明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译介学就是研究文学翻译和其他翻译作品B、译介学就是研究文学翻译中出现的各种变异现象C、译介学主要研究一个作品从一种语言转变为另一种语言,从一种文化环境中进入另一种文化环境时所产生的种种变异现象D、译介学主要研究文学翻译的语言是否准确地反映了原作语言的蕴含答案:C9.我国文学史上将诗歌和科学完美结合的杰作《天问》的作者是()A、屈原B、李白C、苏轼答案:A10.《管锥编》的作者是()A、钱仲书B、鲁迅C、郭沫若答案:A11.下面是有关中国文学缺类研究的一些陈述,下面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中国的爱情诗,尤其是文人的爱情诗,极少表现那种刻骨的相思,这与西方是不一样的B、总的来说,中国的悲剧不甚发达,这一点应该是无可置疑的C、完全按西方的理论来衡量,则中国可以说没有悲剧D、长篇叙事诗也不甚发达,而西方的长篇叙事诗则数量惊人答案:A12.诗学”概念起源于()A、古罗马B、古希腊C、古埃及答案:B13.下列学者中属于美国学派的是A、卡雷B、雷马克C、基亚答案:B14.因作品中流露出哲学思想,而被成为“舞台上的哲学家”的古希腊悲剧家是A、欧里庇得斯B、索福克勒斯C、埃斯库罗斯答案:A15.在中国现代诸作家中,哪一个与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关系最为密切?A、二十年代的谢冰心B、二十年代的李金发C、三十年代的戴望舒D、五四时期的郭沫若答案:D16.接受理论将它的重点放在“四要素”的哪一点上?A、把重点放在作品内部的形式研究方面B、把重点放在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方面。
比较文学模拟试卷答案:第一套:一、填空题1.歌德2.文学批评3.审美化4.韦勒克、雷马克、奥尔德里奇5.模仿、象征6.尧斯、伊瑟二、名词解释1. 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常有一种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优于他民族的倾向,并且将本民族、本群体的文化模式当做中心和标准,以此衡量和评价其他文化,常常敌视或怀疑自己所不熟悉的文化模式。
2.指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
读者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定心理图式,叫作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
3.十八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德国启蒙运动思想家,他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历史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对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欧洲各国的思想进程、精神生活产生了重要作用。
赫尔德关注民歌,对于民歌的历史价值以及民族文化价值, 有过深入的探讨和发掘,并由此引发了兴起于德国,后来蔓延到欧洲中部、东部的浪漫民族主义思潮。
4.弗莱将神话的核心称之为叙述体,这个词是从亚里斯多德那里借来的,指的是虚拟性的、非现实的叙事方式。
叙述体的对立面是“历史”,它与真实的历史事实、自然属性完全相对。
是一种仅仅属于故事的东西,在这个虚拟叙事中,一切的人和一切的事都只能发生在故事里。
三、简答题1.说它宏观是因为原型批评讲的是作品和作品之间的联系,把眼光放到了整个文学史上,说它是形式主义是因为原型批评的理论把文学定义为人类的虚构能力,在这个虚构的叙述中,一切只能发生在故事里和真实的历史是完全对立的。
2.梵第根说认为,“比较”这两个字应该摆脱了全部美学的涵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涵义。
而那对于用不同的语言文字写的两种或许多种书籍、场面、主题或文章等所有的同点和异点的考察,只是使我们可以发现一种影响,一种假借,以及其他等等,并因而使我们可以局部地用一个作品解释另一个作品的必然出发点而已。
第二套:一、填空题1.科学2. 特殊性、各民族的自立3. 历史实证主义4.梵第根、《比较文学论》5. 语言现象6.原型批评7.神话、现实主义二、名词解释1.平行研究指关于那些不存在事实联系,也即不存在先后的因果关系,而只存在平行的互置关系的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域中的文学现象的比较研究。
《比较文学》题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法国学者梵·第根的哪部著作的出版?()A. 《比较文学概论》B. 《比较文学史》C. 《文学比较学》D. 《文学与比较》2.下列哪位学者提出了“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的著名论断?()A. 韦勒克B. 艾田伯C. 基亚D. 波斯奈特3.下列哪部作品是东西方文学交流中的经典案例,体现了中国文学对西方文学的影响?()A. 《红楼梦》与《简·爱》B. 《西游记》与《魔戒》C. 《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D. 《赵氏孤儿》与《中国孤儿》4.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哪方面的问题?()A. 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主题相似性B. 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风格差异C. 一国文学对另一国文学的具体影响D. 不同文学体系中的共同文学规律5.下列哪项不属于比较文学的研究范畴?()A. 文学与哲学的比较研究B. 文学与宗教的比较研究C. 文学内部的流派比较研究D. 跨文化的文学现象比较研究6.下列哪位作家的作品中频繁出现对中国文化的引用和借鉴?()A. 莎士比亚B. 歌德C. 卡夫卡D. 埃兹拉·庞德7.“平行研究”方法主要强调的是哪方面的比较?()A. 不同文学作品在主题、题材上的相似性B. 不同文学作品在风格、技巧上的差异性C. 不同文学体系中的共同美学原则D. 一国文学对另一国文学的接受与变异8.下列哪部作品是中西文学交融的典范,体现了中国文学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A. 《荒原》B. 《尤利西斯》C. 《追忆似水年华》D. 《等待戈多》9.比较文学中的“阐发研究”主要侧重于哪方面的探讨?()A. 文学作品中的跨文化元素B. 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C. 文学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D. 通过外国文学理论来阐发本国文学的特色10.下列哪位学者的研究为比较文学中的跨学科研究开辟了新路径?()A. 米歇尔·福柯B. 弗里德里希·尼采C. 罗兰·巴特D. 尤里·洛特曼一、选择题1.答案:A. 《比较文学概论》解析:梵·第根的《比较文学概论》是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确立的标志。
比较文学模拟试题比较文学是一门研究不同文学作品之间异同点的学科,通过比较分析各种文学作品,揭示文学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共通之处和特殊之处。
下面将给出一个关于比较文学的模拟试题,供大家参考。
1.请简要比较《红楼梦》和《傲慢与偏见》这两部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塑造方面的异同点。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描写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一众世家子弟的爱情悲剧和宫廷生活。
主题包括爱情、家族关系、人性弱点等。
而《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主要讲述了英国上层社会的婚姻观念和爱情故事,主题包括封建社会的偏见、婚姻自由等。
在人物塑造方面,《红楼梦》着重刻画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世界,而《傲慢与偏见》则通过伊丽莎白·班内特和达西先生等人物展示了英国上层社会的虚荣和偏见。
二者在主题和人物塑造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但都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性关怀。
2.请比较《百年孤独》和《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两部现代文学经典之间的叙事风格和意象表达方面的异同点。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以马孔多家族为主线,展现了一个虚构的马孔多镇的百年兴衰史。
叙事风格恣肆奔放,以“魔幻现实主义”著称,通过魔幻、超现实的手法揭示了人性的扭曲和历史的无常。
相对而言,《麦田里的守望者》则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代表作,以少年霍尔顿·考尔菲尔德为叙事者,描述了他对社会虚伪和生活的困惑。
其叙事风格简洁直接,意象表达清晰深刻,反映了少年的叛逆和对现实的不满。
两部作品在叙事风格和意象表达方面有明显不同,但都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影响了世界文学史的发展。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文学作品之间在主题、人物塑造、叙事风格和意象表达等方面的异同点,这些差异和联系丰富了文学研究的内容,也启发了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深入思考。
比较文学不仅有助于拓宽我们的文学视野,还能够促进文学研究的进步,为文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比较文学》练习测试题库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跨国界跨学科2、193、交流、吸收、改造4、国际文学关系5、中国印度6、朱光潜7、综合8、创造性的误读9、渊源学10、文学理论、文学批评11、语言学科12、世界文学他种文学13、环境时代14、理念方法15、亚里士多德16、打通17、国际文学关系18、《共产党宣言》19、浪漫主义20、统一性(或同质性)和差异性(或异质性)21、《赵氏孤儿》22、钱钟书23、弗莱24、选择性共鸣25、从比较文学到比较诗学26、影响研究27、文学史、文艺理论、美学原理28、跨国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29、互识、互证、互补30、抒情、叙事二、名词解释:1、影响:比较文学中的影响指一国作家从外国作家、作品中获得一些新的因素并有机地融入到自己的创作过程中去的现象。
2、类比:类比主要考察相互间没有关联的作家作品之间的相似之处,以期发现其共同性。
3、流传学:流传学研究作家作品或一国文学在外国的声誉、成就和影响,这种研究是从放送者出发研究接受者的,是一种从源到流的探寻。
4、主题学:研究文学作品中内容的某些基本问题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文学中的表现方式,和不同国家的作家对这些问题的态度与看法。
它既可以对某种题材、人物、母题或主题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流传演变作历史的追寻,也可以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中类似的题材、情节、人物、母题、主题作平行研究。
5、民族文学:民族文学则指某个民族内的具有传统联系的文学,该文学必须具有区别于他种文学的性质。
民族文学是形成比较文学基础的基本单元。
6、文类学:文类学是专门研究文学类型在不同国家的发展历史和理论的一门学问。
它既探讨文学的类型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渊源流变过程,也研究和比较某些相似文学类型在不同民族文学中各自的发展历史及特征。
7、平行研究:平行研究是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对相互之间没有直接关联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的研究。
平行研究的范围很广,它可以从各种角度、各个方面对不同民族的文学加以研究;同时,平行研究注重对象的文学性,注重比较不同民族文学的主题、题材、文体类别、人物形象、风格特点等文本因素。
第一套: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最早将“世界文学”作为人类的理想理念,并进行了初步阐述的是德国大诗人_______________。
2.以韦勒克、雷马克为代表的美国学派反对比较文学中过于侧重文学史的做法,提出要把______________重新引入比较文学。
3.和影响研究强调文学史的历史实证主义方法不同,比较文学平行研究在方法上更侧重艺术哲学的__________批评。
4.平行研究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伊瑟认为,文学作品从本身来说是一种游戏,它兼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层面的功能。
6. 接受美学的两大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40分)
6.文化中心主义
7.期待视野
8.赫尔德
9.叙述体
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为什么说神话——原型批评是一种宏观的形式主义批评。
2.梵第根对“比较”的定义是什么?。
河南科技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模拟考试《比较文学》试题(A)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出现的比较早,但比较文学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则是在20世纪年代。
2.1954年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美国学派的崛起,美国学者韦勒克《》一文,对法国学派的观点提出大胆的质疑和批判。
3.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特点是跨异质文化研究,中国学派提出的研究方法有、对话法、、。
4.主题学研究不但包括对同一类型的主题研究,还可以对、、人物典型和等进行研究。
5.《文心雕龙》的作者是。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题2分,共30分)1.“我愈来愈深信,诗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民族文学在现在算不了什么,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
现在每个人应发挥自己的作用,促使它早日来临”。
预言“世界文学”来临的这位学者是()A.歌德B.席勒C.梵·第根D.雷马克2.据考,荷马史诗曾传至印度等地,则对该地区的古代文学受其影响而产生的情况加以比较的研究称之为()A.平行研究B.影响研究C.阐发研究D.对比研究3.在文学媒介中,起作用最大的媒介是()A.译本B.书评C.环境D.社团4.下列选项不属于母题的是()A.爱情B.农夫被蛇咬C.森林D.骄者必败5.法国启蒙主义者莱辛在《拉奥孔》里提出“诗与画”的区分问题,这已初具()的雏形。
A.跨文化研究B.阐发研究C.跨学科研究D.平行研究6.我国的一吉普车品牌名“钢星”(Steel Star)在出口时,工作人员为了发音响亮,故意将Steel Star改为Gang Star,但没想到这一名称被外国人理解为“黑社会帮派之星”、“流氓之星”,(Gang在英语中有流氓、帮派之意)最后这笔交易流产。
外国人的这种理解可以看作是()A.接受环境的创造性叛逆B.节译C.个性化翻译D.编译7.教堂山会议在比较文学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次会议打破了法国学派一统天下的格局,为比较文学学科注入了新鲜血液,也标志着美国学派的崛起,这次会议召开的时间是()A.1954 B.1958 C.1963 D.1979 8.长于用中国传统文论分析外国文学作品的学者是()A.王国维B.鲁迅C.林纾D.许渊冲9.对西方文学风格中的“崇高”说与中国文风中的“雄浑”说进行比较,属于()A.阐发研究B.比较诗学研究C.对比研究D.影响研究10.“比较诗学”中的“诗学”如今指()A.关于诗歌的理论B.一般的文学理论C.关于戏剧的理论D.关于小说的理论11.中国学者为了建构自己的比较文学学派,提出了多种研究方法,其中阐发法影响较大,这里的阐发法应理解为()A.以西释中B.以中释西C.以强释若D.双向阐发12.下列哪项可以进行比较文学意义上的研究()A.李白与李贺的比较研究B.卡夫卡在中国C.鲁迅与郭沫若的比较研究D.莎士比亚在英国13.比较文学研究的意义包括()A.为文学研究开疆拓土B.促进文化交流C.将本民族文化树立为世界文化中心D.加深对文学本质的认识14.“世界文学”的含义有()A.总量上的世界文学B.欧洲中心主义的世界文学C.世界名著D.民族文学15.下列研究方法中属于美国学派所开创的是()A.历史类型学研究B.平行研究C.跨学科研究D.影响研究三、简答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请简述美国比较文学兴起的文化背景。
比较文学试题梁锋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1、“比较文学”一语中的“文学”一词的含义实际上只是()的意思。
A. 文学作品B. 文学创作C.文学研究2、“诗学”概念起源于()A.古罗马B.古希腊C.古埃及3、我国文学史上将诗歌和科学完美结合的杰作《天问》的作者是()。
A.屈原B.李白C.苏轼4、对中国古代文学影响最大的外来宗教是()。
A.基督教B.佛教C.伊斯兰教5、《文心雕龙》的作者是()A.刘勰B.钟嵘C.司空图6、“五四”时期,我国的文学翻译把哪国文学放在第一位?()A.美国B.俄罗斯C.英国7、下列套话中,哪个不是中国人用来描绘日本人的?()A.倭寇B.小日本C.鹰钩鼻8、杨贵妃和“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两个文学形象可作()研究A.阐发B.接受C.平行9、古希腊的悲剧大多属于()A.命运悲剧B.性格悲剧C.形而上悲剧10、《管锥编》的作者是()。
A、钱仲书B、鲁迅C、郭沫若二、多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15分)11、既从事文学创作,又对佛学有精湛研究的代表性文人包括()A.王维B.谢灵运C.李白D.杜甫E.白居易12、古代中国涉及文学分类的著作有()A.《典论•论文》B.《昭明文选》C.《文章辨体序说》D.《文体明辨序说》E.《文章流别论》13、“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这句话提到的两位词人是()A.辛弃疾B.柳永C.李清照D.苏轼E.陆游14、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有()A、开放性B、综合性C、跨越性D、讽刺性E、赞扬性15、西方悲剧大致可分为哪几类()A.命运悲剧B.性格悲剧C.社会悲剧D.形而上悲剧E.悲喜剧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16、形象学17、平行研究18、母题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9、比较文学的三大学派及其基本特征:20、简述主题与母题的关系。
五、论述题(30分)21、怎样对待“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矛盾?参考答案1、C2、B3、A4、B5、A6、B7、C8、C9、A10、A11、AB12、ABCDE13、BD14、ABC15、ABCD16、形象学:形象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形象的学问。
1:[多选题]1、比较文学的特征有:A:跨民族性B:跨语言性C:跨文化性D:跨学科性参考答案:ABCD2:[多选题]2、以下属于法国学派代表人物的是:A:维尔曼B:戴克斯特C:韦勒克D:梵•第根参考答案:ABD3:[多选题]3、美国学派提出的研究方法是:A:影响研究B:平行研究C:形象学研究D:跨学科研究参考答案:BD4:[多选题]5、跨学科研究的范围包括:A: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比较B:文学自身内部的比较C:文学与文人社会科学比较D:文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比较参考答案:ACD5:[多选题]6、关于比较文学中的"比较”一词的正确理解有:A:“比较”只是方法论B:“比较”意味着跨国别、跨文化的比较C:任意将两个具有跨越性的对象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就可以称为比较文学D:必须强调“比较”是就文学而言的,如果其落脚点与归宿不是指向文学本身,再优秀的比较我们也不能称为比较文学参考答案:BD6:[多选题]8、渊源学按照其表现形态又可分为多种:A:“印象”的渊源、B:口头的渊源C:书面的渊源D:孤立的源流参考答案:ABCD7:[多选题]9、根据媒介的具体方式不同,媒介学将媒介分为:A:个人媒介B:环境媒介C:文学媒介D:政治媒介参考答案:ABC8:[单选题]4、提出"阐发研究”的是:A:美国学派B:法国学派C:中国学派D:日本学派参考答案:C9:[多选题]7、流传学的主要研究对象:A:作家的影响B:作品的影响C:文学样式的影响D:文学之间的影响参考答案:ABC10:[多选题]10、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的主要区别:A:影响研究注重“事实联系”,而不是文学现象之间的非事实的审美性的类同关系;B:平行研究更多采用哲学的、审美的、批评的方法;C:影响研究提出了跨学科研究。
D:平行研究注重“事实联系”,而不是文学现象之间的非事实的审美性的类同关系;参考答案:AB1:[多选题]以下属于比较文学范围的是:A:李白与杜甫比较B:《红楼梦》与《百年孤独》比较C: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比较D:近体诗与十四行诗比较参考答案:BCD2:[多选题]以下著作属于古希腊时期的有A:《理想国》B:《诗的艺术》C:《诗论》D:《诗学》参考答案:AD3:[单选题]阐发研究是在什么著作中提出来的:A:《艺境》B:《谈艺录》C:《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D:《解释学与哲学》参考答案:C4:[多选题]文类学的研究范围和对象可分为:A:文学的分类研究B:文学体裁研究C:文类理论批评D:文类实用批评参考答案:ABCD5:[多选题]套话的特征可以说集中表现在A:以特殊代一般,即将表语与主要部分相混淆;B:以现象代本质,从而制造了一种对立的等级C:以历史代替现实,用过去的形象取代现在的事实;D:以自然代文化,即将自然属性与文化本质相混淆。
大学比较文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比较文学研究的核心是:A. 文学创作B. 文学理论C. 文学批评D. 文学作品的跨文化研究答案:D2.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A. 《百年孤独》B. 《挪威的森林》C. 《霍乱时期的爱情》D. 《百年孤独》答案:B3. 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主要关注的是:A. 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B. 文学作品的接受情况C. 文学作品的相互影响D. 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答案:C4. 在比较文学中,“主题学”研究的重点是:A. 文学作品的创作技巧B. 文学作品的传播途径C. 文学作品中的共同主题D. 文学作品的社会影响答案:C5. 以下哪位学者对比较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A. 弗洛伊德B. 马克思C. 艾略特D. 巴赫金答案:D6. 比较文学中的“平行研究”指的是:A. 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相似文学现象B. 研究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文学现象C. 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文学现象D. 研究同一文化背景下的相似文学现象答案:A7.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作品?A. 《巴黎圣母院》B. 《悲惨世界》C. 《红与黑》D. 《九三年》答案:C8. 比较文学中的“跨文化研究”主要关注的是:A.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创作B.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理论C.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批评D.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交流答案:D9. 在比较文学中,“翻译研究”主要关注的是:A. 文学作品的翻译技巧B. 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C. 文学作品的翻译效果D. 文学作品的翻译策略答案:C10. 下列哪部作品是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悲剧?A. 《罗密欧与朱丽叶》B. 《哈姆雷特》C. 《第十二夜》D. 《威尼斯商人》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比较文学的学科性质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结合。
答案:文学;文化2. 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影响研究、主题学研究、平行研究和_________。
一、选择题1、下面选项中,哪一项不是比较文学所具有的作用(A)A 比较文学研究创造了“世界文学”的时代。
B 比较文学使文学研究的视野和范围更扩大了。
C 比较文学有助于我们认识文学的共同规律。
D 比较文学研究能使各民族增强相互了解。
2、下面哪一项是法国学派的特点(B )A 法国学派重视中西文学的比较研究。
B 法国学派重视具有事实联系的影响研究。
C 法国学派认为各民族的文学没有优劣之分。
D 法国学派最早倡导了无事实联系的平行研究。
3、下面哪一项,与美国学派的产生没有关系(C )A 第二次大战后,美国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已经不亚于欧洲。
B 在20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在美国兴起了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思潮,名为“新批评”。
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美国的强大,美国人认为美国的比较文学已经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
D 美国学派不满意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欧洲中心论”4、下面哪一项属于文类学研究的问题(C )A 《西游记》在个别情节上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相似之处。
B 孙悟空与神猴形象的关系。
C 《西游记》与《罗摩衍那》在叙述方式和体裁形式上的不同。
D 《西游记》中人物形象的变异问题。
5、下面关于媒介学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媒介学研究接受国在接受过程中所受的本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B 媒介学研究文学影响的传播过程。
C 媒介学研究以翻译为主的传播手段。
D 媒介学主要研究媒介者、媒介工具和媒介过程。
6、形象学十分强调对“主观性”的分析,下面对这种主观性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A 形象学十分注重对主观性进行分析,因此,形象学就没有什么客观依据可言。
B 在形象学研究中,我们必须把握当时民众的社会心理。
C 一个国家之所以对某一个国家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想象,它的文化传统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D在形象学的研究中,一定要兼顾对历史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只有这样,形象学的“主观性”才不至于走向极端。
7. “乌托邦想象”产生的动因是( C )A 认为只有本民族的文化才是最优秀的文化。
《比较文学》模拟卷A比较文学一、选择题(共25分)1、下面选项中,哪一项不是比较文学所具有的作用()A 比较文学研究创造了“世界文学”的时代。
B 比较文学使文学研究的视野和范围更扩大了。
C 比较文学有助于我们认识文学的共同规律。
D 比较文学研究能使各民族增强相互了解。
2、下面哪一项是法国学派的特点()A 法国学派重视中西文学的比较研究。
B 法国学派重视具有事实联系的影响研究。
C 法国学派认为各民族的文学没有优劣之分。
D 法国学派最早倡导了无事实联系的平行研究。
3、下面哪一项,与美国学派的产生没有关系()A 第二次大战后,美国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已经不亚于欧洲。
B 在20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在美国兴起了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思潮,名为“新批评”。
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美国的强大,美国人认为美国的比较文学已经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
D 美国学派不满意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欧洲中心论”4、下面哪一项属于文类学研究的问题()A 《西游记》在个别情节上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相似之处。
B 孙悟空与神猴形象的关系。
C 《西游记》与《罗摩衍那》在叙述方式和体裁形式上的不同。
D 《西游记》中人物形象的变异问题。
5、下面关于媒介学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媒介学研究接受国在接受过程中所受的本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B 媒介学研究文学影响的传播过程。
C 媒介学研究以翻译为主的传播手段。
D 媒介学主要研究媒介者、媒介工具和媒介过程。
6、形象学十分强调对“主观性”的分析,下面对这种主观性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形象学十分注重对主观性进行分析,因此,形象学就没有什么客观依据可言。
B 在形象学研究中,我们必须把握当时民众的社会心理。
C 一个国家之所以对某一个国家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想象,它的文化传统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D 在形象学的研究中,一定要兼顾对历史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只有这样,形象学的“主观性”才不至于走向极端。
7. “乌托邦想象”产生的动因是()A 认为只有本民族的文化才是最优秀的文化。
B 无意识地通过贬低别民族的文化而赞美本民族的文化。
C 对本民族的制度和文化感到不满意,而向往更美好的社会。
D 这样的向往满足了人们的一些梦想。
8、佛教对中国文学具有多方面的影响,下面哪一项属于文类方面的影响?()A 佛教里包含着很多神异的故事,这些神异故事有很多被《搜神记》等志怪小说所收罗进去。
B 佛教进入中国以后,大大刺激了一部分中国诗人的宗教意识,因此,在诗歌中,很多带有佛教意味的诗出现了。
C 佛经变文不仅直接导致了民间说唱形式的出现,而且影响了后来话本、词话等说唱形式的文学的出现。
D 《西游记》中的很多神魔形象都有佛教故事中类似形象的影响。
9、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主题学研究的范围?()A 具可比性的不同民族的作品之间所包含的人物形象。
B 诗歌中间所包含的意象的相似。
C 相似的故事情节。
D 大致相似的体裁类型。
10、下面有关比较文学的“译介学”的研究对象的说明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译介学就是研究文学翻译和其他翻译作品。
B 译介学就是研究文学翻译中出现的各种变异现象。
C 译介学主要研究一个作品从一种语言转变为另一种语言,从一种文化环境中进入另一种文化环境时所产生的种种变异现象。
D 译介学主要研究文学翻译的语言是否准确地反映了原作语言的蕴含。
11、下面所列举的在文学翻译中的词的文化意义不同的几种现象中,哪一种是文化意义增加的例子。
()A 象“阴阳”、“道”、“气”这样一些词,很难在西方语言中找到等价的词。
B 西方人把银河系叫做“Milky Way”,而中国则把它叫做“银河”。
C 美国的小说《麦迪逊县的桥》,被翻译成中文后,成了《廊桥遗梦》这样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
D “狗”在中国往往被用在贬义词当中,而西方通常不带有这样的贬义。
12、比较诗学的出现时期是()A 比较诗学在亚里士多德以后就有了。
B 比较诗学在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出现以后就有了。
C 比较诗学在中西比较诗学出现以后才出现。
D 比较诗学在美国学派出现以后才出现。
13、下面哪一项属于文类方面的影响()A 中国以前没有十四行诗,中国的十四行诗是从西方引进的。
B 自从《唐•吉诃德》进入中国以后,“唐•吉诃德”就成为了举止行为可笑的代名词。
C 赫尔岑写作的激情,对巴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D 古代印度人十分富于想象力,这刺激了中国作家想象力的发展。
14、下面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比较文学学科产生的条件:()A 随着资本主义对世界市场的开拓,过去那种各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打破了。
B 不管各民族、各种族的差异如何,在它们中间总是具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
C 因为文学都是语言的艺术,也都是对于生活的反映。
D 各民族都经历了大致相似的历史发展阶段。
15、下面关于中西比较诗学的阐释学的必要性的陈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因为中国古代的诗学理论都是一些深奥难懂的东西。
B 因为中国古代诗学常常是感悟式的,缺乏理论的系统性。
C 因为中国古代诗学的一些理论从今天看来,往往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这给实际应用带来了困难。
D 中国古代诗学的理论很深刻,我们必须对它加以现代的转换,使它为全世界的文学事业服务。
16、下面关于比较文学的亲缘关系的阐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只要一个作家阅读过外国的文学作品,这个作家与他所阅读的外国作家就是具有亲缘关系的。
B 一个国家的文学思潮传入到另一个国家,那么这两个国家就是具有亲缘关系。
C 一个作家的创作对另一个国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影响,这两个国家就是具有亲缘关系的国家。
D 国际间的会议、访问、参观游览等,只有对作家的创作产生了影响,就可视为在文学上具有亲缘关系。
17、下面哪一项表明鲁迅的小说《伤逝》对《玩偶之家》的主题进行了改造。
()A 《伤逝》思考了妇女在封建家庭中的命运问题。
B 《伤逝》中的女主人公亦是从家庭中出走的。
C 《伤逝》中的女主人公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因此她出走以后,不得已又回到了家中,最后葬送了自己的青春。
D 《伤逝》中并没有写到子君是涓生的玩偶。
18、下面是有关中国文学缺类研究的一些陈述,下面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中国的爱情诗,尤其是文人的爱情诗,极少表现那种刻骨的相思,这与西方是不一样的。
B总的来说,中国的悲剧不甚发达,这一点应该是无可置疑的。
C完全按西方的理论来衡量,则中国可以说没有悲剧。
D长篇叙事诗也不甚发达,而西方的长篇叙事诗则数量惊人。
19、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文类有很多是在西方的影响下出现的。
下面关于中国现代文类的陈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中国历来没有话剧这一形式,话剧是本世纪初从西方引进的。
B中国虽然很早就有长篇小说,但象《围城》那样的以一个人物的游历为核心而结构的长篇小说则显然受到西方“流浪体小说”的影响。
C中国古代也没有哲理诗,哲理诗也是从二十年代的“小诗”开始流行以后才出现的。
D中国古代有散文,也有诗,但是把散文和诗结合起来的“散文诗”却是向外国学来的。
20、下面王维的一首诗表现了一种什么观念?()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A 表现了一种宿命论的观念。
B 表现了一种宇宙空寂、生命短暂的观念。
C 赞美了生命的热烈。
D 表现了一种得道成仙的思想。
21、接受理论将它的重点放在“四要素”的哪一点上?()A 把重点放在作品内部的形式研究方面。
B 把重点放在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方面。
C 把重点放在社会环境对作家的制约上。
D 把重点放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上。
22、在宗教对文学的影响中,什么因素对文学的影响最为强烈。
()A 宗教中包含的传说、故事。
B 宗教中运用的一些象征手法。
C 它所灌输的一些宗教观念、情感。
D 宗教中包含的一些文学色彩很强的因素,如赞美诗、颂歌等23、在中国现代诸作家中,哪一个与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关系最为密切?()A 二十年代的谢冰心。
B 二十年代的李金发。
C 三十年代的戴望舒。
D 五四时期的郭沫若。
24、下面关于比较诗学的几个定义中哪一个是正确的?()A 比较诗学就是不同国家诗歌之间的比较。
B 比较诗学就是各个国家诗歌理论的比较。
C 比较诗学就是研究各个国家之间在文学理论方面的相互影响。
D 比较诗学就是将不同国家的文艺理论拿来相互比较。
25、刘若愚先生曾将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些关于文学本体的的观念称为“玄学本体论”,下面关于“玄学本体”的陈述中,你认为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所谓玄学本体指的是一种模糊的“道”的观念。
B 所谓玄学本体指的是一种模糊的“天”的观念。
C 所谓玄学本体指的是一种模糊的形而上的抽象物。
D 所谓玄学本体指的是一种故弄玄虚的形而上的抽象物。
二、填空题(共10分)1、法国最早的比较文学家是()2、作为中国比较文学在新时期复兴的重要标志,钱钟书的比较文学巨著()于1979年出版。
3、整体的放送者可以是一国文学文学的整体,也可以是一个时代的文学,还可以是一个文学流派和()。
4、形象学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是从法国比较文学家()开始的。
5、根据季羡林先生的观点,诗学发达的一共有三个大的地区,一个是中国,一个是(),还有一个就是今天欧洲的广大地区。
6、每一篇艺术作品都有(),但是不一定都能纳入某个母题。
7、影响研究又可分为三个类型,即誉舆学、渊源学、媒介学,这是把影响当作一个()来进行分类的。
8、自发性质的比较文学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
9、鲁迅的长篇论文()亦是中国近代一篇重要的比较文学论文。
10、个别的放送者可以是一个作家,也可以是一个作家的()。
三、判断题(共10分)1、比较文学既研究国与国、民族与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也研究其他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对文学的影响。
()2、中国元代的戏剧《赵氏孤儿》在欧洲流传的过程十分复杂,要弄清这一过程需要收集大量的实证材料。
()3、作家接受影响往往都是有意识的。
()4、“形象学”就是研究一国文学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外国人的形象的学问。
()5、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所谓“气”的概念,其含意很复杂,它有时候指人的主观才情,有时候指作品的风格,有时候指一种似乎先天存在的神秘的本体。
()6、文学翻译中的“归化”现象,就是尽量地用译语国的文化和审美习惯将原作国的文化和审美习惯“吞没”。
()7、作为美国学派的一个重要代表,雷马克认为,比较文学既要研究文学之内的相互影响和关系,也要研究文学以外的学科和知识对文学的影响。
()8、《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人物形象保尔在中国家喻户晓,类似的情形属于内容放送的一种。
()9、在欧洲文学中,不同时代的作家,有很多借用圣经中和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和故事来进行创作,而在中国则很少这样的情形。
()10、“套话”和“一般表述”总是反映了外国和外国人的客观实际。
()四、名词解释(共15分)1、“母题”2、“缺类研究”3.世界文学4、“信达雅”5.“亲缘关系”五、简答题(共20分)1、为什么读者对译作的接受比对本国文学的接受具有更大的“叛逆性”?2、对外国的想象本身虽然往往荒诞不经,但为什么对形象学研究来说,它仍然是很有意义的?3、中国当代比较文学有哪两个主要研究领域?4、誉舆学与渊源学有什么区别?5、什么是誉舆学中的“框范影响”?六、分析题(共20分)1、运用文学的“四要素”的理论,分析下面曹丕的《典论论文》的一段话中“气”的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