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W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方案与财务简况
- 格式:doc
- 大小:324.00 KB
- 文档页数:20
1MW光伏并网技术方案光伏并网技术方案是指太阳能光伏系统将产生的电能通过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并与电网进行连接,实现电能的互相输送和共享。
1MW光伏并网技术方案是指一个1兆瓦的光伏电站的并网系统设计方案。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个新的1MW光伏并网技术方案。
1.光伏电站设计首先,需要对光伏电站的设计进行考虑。
光伏电站应选择一个适当的地点,以确保光照充足,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光能。
在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光伏组件的布置和倾角,以及逆变器和电缆的布置。
2.逆变器选择逆变器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关键设备。
在1MW光伏并网技术方案中,逆变器的选择非常重要。
逆变器应具有高效率和稳定性,以确保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和可靠性。
此外,逆变器还应具备峰值功率跟踪功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发电效率。
3.并网接入在将光伏电站与电网连接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申请并获得电网接入许可证。
然后,需要进行电网容量计算,并确保光伏电站的发电功率不会超过电网容量。
最后,需要进行电网保护和安全装置的设置,以确保光伏电站的并网运行安全可靠。
4.电网监控与管理为了实现对光伏电站的有效监控和管理,需要安装电网监控系统。
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光伏电站的发电功率、电压、电流等参数,并将数据传输至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可以对光伏电站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
5.运维与维护光伏电站的运维和维护对于保证其长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运维工作包括定期巡检、清洁光伏组件、检查电缆和连接器等。
维护工作包括逆变器的定期检修和更换、光伏组件的更换等。
此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运维和维护记录,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1MW光伏并网技术方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对光伏电站的设计、逆变器的选择、并网接入、电网监控与管理以及运维与维护等方面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
只有通过科学的技术方案和有效的管理措施,才能实现光伏电站的高效发电和可靠运行。
1MW光伏并网技术方案背景介绍: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清洁能源逐渐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
光伏发电技术是一种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清洁能源技术,具有清洁、可再生、分布式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等领域。
为了将光伏发电应用于大规模的能源供应,光伏并网技术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
1.光伏发电系统设计1.1太阳能电池板选择为了使光伏发电系统达到较高的效率和稳定性,应选择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板。
建议选择具有较高光电转换效率和较低漏电流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
此外,还应考虑电池板的尺寸和重量,以便于安装和维修。
1.2逆变器选择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中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关键设备。
建议选择具有较高转换效率和较低静态损耗的逆变器。
此外,还应考虑逆变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与电网的兼容性。
1.3安全保护系统设计光伏发电系统需要具备完善的安全保护系统,以保证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建议在系统中加入过电流保护装置、短路保护装置、过温保护装置等。
此外,还应选择具有防雷击、防火等功能的设备,以应对各种意外情况。
2.并网技术方案2.1并网模式选择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模式可以选择自给自足和余电上网两种模式。
自给自足模式是指将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能全部供给建筑物内部使用,而余电上网模式是指将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能部分供给建筑物内部使用,剩余电能通过电网进行销售。
2.2阵列布局设计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应合理设计光伏发电系统的阵列布局。
可以根据建筑物的位置、朝向和周围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当的阵列布局方式,如平面阵列、立体阵列等。
2.3并网保护装置设计为了保证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之间的安全连接,需要设计并网保护装置。
并网保护装置可以实现对电流、电压和频率等参数进行监测和保护,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切断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之间的连接。
2.4并网管理系统设计为了实现对光伏发电系统的监控和管理,应设计并网管理系统。
并网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情况、运行状态和能源输出等信息,并对电网进行调整和优化。
1MWp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技术方案目录一、总体设计方案 (1)二、系统组成 (2)三、相关规范和标准 (3)四、设计过程 (3)C+2225656F0困20555504B偋(395019A4D驍E3860896D0雐 (3)4.1并网逆变器 (3)4.1.1性能特点简介 (4)4.1.2电路结构 (4)20108 4E8C 二N|30209 7601 瘁d22703 58AF 墯k21810 5532 唲 (5)4.1.3技术指标 (5)4.1.4 LCD液晶显示及菜单简介 (6)4.1.5并网逆变器图片 (8)4.2太阳能电池组件 (8)4.3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 (9)4.4直流防雷配电柜 (9)4.5系统接入电网设计 (10)4.6系统监控装置 (13)4.7环境监测仪 (15)4.8系统防雷接地装置 (15)五、系统主要设备配置清单 (16)六、系统原理框图 (17)七、参考案例 (17)二、系统组成 (2)三、相关规范和标准 (3)四、设计过程 (3)4.1并网逆变器 (3)4.1.1性能特点简介 (4)4.1.2电路结构 (4)4.1.3技术指标 (5)4.1.4 LCD液晶显示及菜单简介 (6)4.1.5并网逆变器图片 (8)4.2太阳能电池组件 (8)4.3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 (9)4.4直流防雷配电柜 (9)4.5系统接入电网设计 (10)4.6系统监控装置 (13)4.7环境监测仪 (15)4.8系统防雷接地装置 (15)36375 8E17 踗P29400 72D8 狘/34589 871D 蜝IJ五、系统主要设备配置清单 (16)六、系统原理框图 (17)七、参考案例 (17)一、总体设计方案针对1MWp的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项目,我公司建议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案,将系统分成10个100KW的并网发电单元,每个100KW的并网发电单元都接入10KV升压站的0.4KV低压配电柜,经过0.4KV/10KV(1250KVA)变压器升压装置,最终实现整个并网发电系统并入10KV中压交流电网。
河北帅康1MW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方案大连百拓新能源工程有限公司二O一六年5月5日目录一、方案简介 ................................ .. (2)二、系统组成 (2)三、相关规范和标准 (3)四、设计过程 (3)4.1 并网逆变器 (3)4.1.1 技术指标 (4)4.2 太阳能电池组件 (4)4.3 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 ....................... (5)4.4 直流防雷配电柜 ......................... .. (6)4.5 系统接入电网设计 (7)4.6 系统监控装置 (10)4.7 环境监测仪 (12)4.8 系统防雷接地装置 (12)五、系统主要设备配置清单 (13)六、系统原理框图 (14)七、财务分析 (15)项目地址:河北省保定市雄县位置:纬度38.98 经度116.1水平辐照年总值:1328.6KWH/㎡倾角辐照年总值:1668.8KWH/㎡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建设费用约:800万元首年发电利用小时数为;1307小时首年总发电量为:1307805 kwh首年日发电量为:3583 kwh25年总发电量为:29740712 KWH一、方案简介针对1MWp 的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项目,本公司建议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案,将系统分成4 个250KW的并网发电单元,每个250KW 的并网发电单元都接入10KV 升压站的0.4KV 低压配电柜,经过0.4KV/10KV(1250KVA)变压器升压装置,最终实现整个并网发电系统并入10KV 中压交流电网。
系统的电池组件选用265Wp-36V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其工作电压为35V,开路电压约为44V。
经过计算,每个光伏阵列按照16 块电池组件串联进行设计,250KW 的并网单元需配置4 个光伏阵列,960 块电池组件,其功率为254.4KWp。
则整个1MWp 并网发电系统需配置240 个电池串,共3840 块265Wp-36V 电池组件,实际功率约为1.0176MWp。
1MW太阳能发电站及微电网系统的设计概述本文档旨在介绍1MW太阳能发电站及微电网系统的设计。
太阳能发电站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设施,通过微电网系统将所产生的电能进行分发和管理。
设计目标1. 实现1MW的电力产能:该太阳能发电站的设计目标是每小时产生1兆瓦的电力,以满足附近地区的能源需求。
2. 高效的能量转化:采用高效的太阳能发电技术,确保光能能够被最大程度地转化为电能。
3. 稳定的电力供应:通过微电网系统,确保所产生的电能能够稳定地供应给周围的用户,满足他们的用电需求。
4. 可持续发展: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环保和可持续性的因素,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设计内容1. 太阳能电池板:选择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板,以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直流电能。
2. 逆变器: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以便供应给用户。
3. 储能系统:为了解决夜间或低辐照度情况下的电能供应问题,设计储能系统,例如利用电池组储存电能。
4. 微电网系统:通过微电网系统,将所产生的电能连接到周围的用户,实现电能供应的分发和管理。
微电网系统具备智能监控和调度功能,确保电能稳定供应。
5. 安全措施:在整个发电站和微电网系统中,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
设计优势1. 高效能量转化率:采用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板和逆变器,最大限度地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储能系统确保稳定供电:通过储能系统的设计,能够解决间歇性发电和需求峰谷之间的电能供应问题,确保稳定的电力供应。
3. 微电网系统管理方便:通过智能监控和调度功能,能够实现对电力供应的灵活管理,提高供电效率。
4. 环保可持续:太阳能发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对环境影响较小。
总结本文档介绍了1MW太阳能发电站及微电网系统的设计。
通过选择高效能量转化技术、储能系统和微电网系统的设计,能够实现高效稳定的电力供应,并且具备环保可持续的特点。
1MWp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技术方案1MWp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技术方案目录一、总体设计方案 (2)二、系统组成 (3)三、相关规范和标准 (3)四、设计过程 (4)4.1并网逆变器 (4)4.1.1性能特点简介 (4)4.1.2电路结构 (5)4.1.3技术指标 (5)4.1.4 LCD液晶显示及菜单简介 (6)4.1.5并网逆变器图片 (16)4.2太阳能电池组件 (16)4.3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 (17)4.4直流防雷配电柜 (18)4.5系统接入电网设计 (19)4.6系统监控装置 (23)4.7环境监测仪 (26)4.8系统防雷接地装置 (27)五、系统主要设备配置清单 (28)六、系统原理框图 (29)七、参考案例 (30)一、总体设计方案针对1MWp的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项目,我公司建议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案,将系统分成10个100KW的并网发电单元,每个100KW的并网发电单元都接入10KV 升压站的0.4KV低压配电柜,经过0.4KV/10KV(1250KVA)变压器升压装置,最终实现整个并网发电系统并入10KV中压交流电网。
系统的电池组件选用180Wp(35V)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其工作电压为35V,开路电压约为45V。
经过计算,每个光伏阵列按照16块电池组件串联进行设计,100KW的并网单元需配置10个光伏阵列,560块电池组件,其功率为100.8KWp。
则整个1MWp并网发电系统需配置5600块180Wp电池组件,实际功率约为1.008MWp。
为了减少光伏阵列到逆变器之间的连接线及方便日后维护,建议在室外配置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该汇流箱可直接安装在电池支架上,每个汇流箱可接入6路光伏阵列,每100KW并网单元配置6台汇流箱,整个1MWp并网系统需配置60台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
为了将每个100KW并网单元的6台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的直流输出汇流后再接入SG100K3逆变器,系统需要配置4台直流防雷配电柜,每个配电柜按照3个100KW直流配电单元进行设计,分成3路直流输出分别接至3台SG100K3逆变器。
1MW光伏并网发电站工程设计和研究本研究针对1MW的光伏并网发电站工程,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的发电方式。
并结合工程实例,对该工程总光伏组件、并网逆变器、汇流箱等电气组件的性能和设计参数,以及设备选型进行了研究分析。
标签:光伏并网发电站;研究;设计1 引言近年来,我国面临能源严重缺乏的严峻形势。
国家对于新能源的开发越来越重视。
光伏发电是新能源利用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我国获得了飞速的进展。
有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就已一跃成为世界最大光伏装机容量市场[1]。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光伏发电系统在生产工艺技术上得到了飞跃的发展。
当前,我国太阳能电池多采用多晶硅电池组件。
本研究以山东某地1MW光伏并网发电站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设计了该项目的光伏发电系统,以及接入当地电网的方案。
2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1)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
本研究以山东某地的光伏并网发电站工程为例。
该光伏发电站的装机容量为1MW。
设计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的发电方式,将整个光伏阵列分为4个发电单元。
每个单元的装机容量为250KW。
之后将光伏阵列所产电能接入0.4KV低压配电柜,该配电柜设置于新建的10KV变电站中。
对所产电能使用变压器升压装置进行升压后接入当地10KV中压交流电网。
该光伏并网发电站工程还配置了1套监控装置。
监控装置的作用是用来对发电系统运行情况和参数的监控。
1)光伏阵列。
光伏阵列的效率与太阳辐照强度有关,也与光伏组件排列方阵的方式也有关。
本研究中光伏发电工程采用的是江苏林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L YGF-Ca250P型号的250WP多晶硅双玻光伏组件,装机1MW共需要4000块。
该250WP组件在开路的状态下其端电压可达37.20V,短路电流为8.84A。
正常运行时电压为30.06V,其工作电流可达8.32A,将该光伏发电站的光伏阵列分4个250KW的单元,每个单元包含1000块组件。
以20块250WP光伏组件为一个子串列,每个单元共需设置50串。
1MW P屋面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一、设计方案:1、项目规模:总建设规模为1MWP,一次规划设计,分期建设,以1MWP为一个基本单元发电方阵1 MWp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供应、系统设计与安装调试。
2、光伏电池方阵设计方案(系统结构联结方案)1)、1MWp总方案光伏电池阵列主要技术参数:输出功率250W输出电压(V)开路电压36V峰值电流(A)短路电流峰值电流尺寸:1640×994×40(mm)多晶光伏电池板数量(块)4000总功率(KW)10003、光伏电池方阵设计方案(联结方案):光伏发电单元分别可以由4000块电池板组成本基本单元发电方阵由三个子方阵组成。
每个子方阵由1334块组成。
每个阵列由150块组件组成。
每个阵列分组成为30个子阵列,幷采用先幷后串的联结方案,每个子阵列的5块组件并联组成为一个光伏发电小单元。
B.每十个光伏发电小单元串联组成复式光伏发电小单元(即每10个子阵列串联组成一个复式光伏发电小单元)。
每个阵列组合成3个复式光伏发电小单元,C.每个阵列由总长度为156米,倾角为24°的30个固定支架组成。
每块JKM- 230P组件在支架的横向安装间距为5cm ~ 5.5cm。
D.每个复式光伏发电小单元直接输出一级汇流箱输入端口。
整个1MWp光伏发电基本单元需挂接87个一级汇流箱,每三个一级汇流箱挂接一个DC/AC逆变器,1MWp光伏发电基本单元需29个DC/AC逆变器,每两个DC/AC逆变器输出挂接一个二级汇流箱(AC/AC汇流箱),共挂接15个二级汇流箱,由二级汇流箱分三路输出接入1MWp光伏发电总汇流箱。
E、屋顶面积: 100000平方米.F、方阵倾角依斜屋顶朝阳面坡度确定.平屋顶加盖坡度支架.坡度朝阳面和水平面夹角即为倾角,在连云港地区选取21度倾角.太阳能光伏电源工程的安装设计:A,方阵方位角,布局,朝向与排列和方阵,子方阵等的确定按标准CECS84:96.《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安装工程设计规范》2.0.2条规定。
1MW太阳能光伏电站(并网)方案设计1、总体设计思想1MWp的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案。
将系统分成4个250KWp的光伏并网发电部分。
太阳电池阵列发电经光伏方阵防雷汇流箱汇流后,经过逆变器再将4个模块汇流至低压交流配电柜,经过0.4KV/10KV变压配电装置并入电网,最终实现将整个光伏并网系统接入10KV电网。
2、光伏电站设计2.1太阳能光伏组件选型采用XSH100(82.35V,1.21A)太阳能电池组件。
2.2太阳能光伏组件串并联方案250KW并网逆变器的最大功率电压跟踪范围围为:450Vdc~820Vdc,最大直流电压工作点为:820Vdc。
太阳能光伏组件单列串联组件数量(此处取最佳工作电压650Vdc)Ns=650/82.35=8(块)单列串联功率P=8×100Wp=800Wp;单台250KW逆变器需要配置太阳能电池组件串联的数量Np=250000÷800=313列,所以1MW P太阳能光伏电伏阵列单元设计为1252列支路并联,共计10016块太阳能电池组件,实际功率达到1002KWp。
2.3太阳能光伏方阵直流防雷汇流箱设计2.3.1一级汇流箱按照每16个太阳电池串列单元需要配置1台光伏方阵防雷汇流箱,250KW并网逆变器需配置20(313/16=20)个汇流箱,本工程1MWp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共需配置80台一级光伏方阵防雷汇流箱。
2.3.2直流防雷配电柜每台直流配电柜按照250KWp的直流配电单元进行设计,1MWp光伏并网单元需要4台直流配电柜。
每个直流配电单元可接入20路光伏方阵防雷汇流箱。
2.3.2.1汇流箱至直流配电柜之意图2.4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的选择此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为1MWp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系统分为4个250KW的单元,每个单元需要1台功率为250KW的逆变器,整个系统配置4台此种型号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组成1MWp并网发电系统。
1MW 典型电站设计说明并网光伏发电主要由太阳能电池阵列、并网逆变器、输配电系统和远程监测系统组成,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直流电缆及汇流箱、并网逆变器、交流配电、升压设备等,其中,太阳能阵列到并网逆变器的电气局部成为光伏发电系统。
1、设备选型光伏组件选型及安装容量目前常用的太阳能电池有:单晶硅、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数倍聚光太阳能电池等,从技术经济比较结果来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技术成熟,且产品性能牢固,使用寿命长。
商业用化使用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单晶硅组件变换效率最高,多晶硅其次,但两者相差不大。
晶体硅电池组件故障率极低,运行保护最为简单。
在广阔场所上使用晶体硅光伏组件安装简单方便,部署紧凑,可节约场所。
尽管非晶硅薄膜电池在价格、弱光响应,高温性能等方面拥有必然的优势,但是使用寿命期较短,只有10-15 年。
因此本工程拟采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
在单晶硅电池和多晶电池选择上:由于多晶硅电池组件的价格要比单晶硅低,从控制工程造价的方面考虑,本工程采用性价比较高的多晶硅电池组件,这也与外国的太阳能光伏电池使用情况的睁开趋势相吻合。
本工程采用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详细技术参数见表1-1表1-1 太阳能电池组件技术参数表太阳电池种类多晶硅电池太阳电池组件生产厂家欧贝黎新能源科技股份太阳电池组件型号Eptech156P-260/72指标单位数据峰值功率Wp 260(±3%) 开路电压〔Voc〕V短路电流〔Isc〕 A工作电压〔Vmppt〕V工作电流〔Imppt〕 A尺寸mm 1956×992×50重量kg 23峰值功率温度系数%/℃%/℃开路电压温度系数%/K %/℃短路电流温度系数%/K %/℃1MW 并网电站串并方案见下表表1-2 1MW 并网电站串并表组件型号Eptech156P-260/72串通数量〔块〕161MW 子方阵并联数量〔路〕2401MW 子方阵所需组件数量〔块〕3840电站实质安装容量〔MWp〕. 并网逆变器选型并网逆变器是并网光伏电站中的核心设备,它的可靠性、高性能和安全性会影响整个光伏系统。
屋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技术方案北京东润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05月目录一、概述 (1)1.1项目介绍 (1)1.2项目系统设备材料 (3)二、总体方案设计 (4)2.1光伏系统项目介绍 (4)2.2系统选型设计 (4)2.3并网系统原理框图 (5)2.4主要设备选型说明 (6)三、光伏系统发电评估 (10)四、系统安装及施工组织 (12)4.1 光伏阵列的布置和安装 (12)4.2 系统接线 (12)4.3土建 (12)4.4电气设计 (15)4.5 接入电力系统方案 (15)4.6电缆敷设及防火 (16)五. 光伏项目效益分析 (17)5.1项目环境效益 (17)5.2节能减排分析 (17)5.3经济性分析 (19)一、概述1.1项目介绍项目情况: 1MW屋顶光伏并网发电本项目单位为河南郑州某屋顶。
本项目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在主楼屋顶上,不单独占用建筑区域的宝贵土地资源,是安装于建筑之上的屋顶并网光伏发电(BAPV:Building Attached Photovoltaic)系统。
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资源通过太阳能电池组件转换成直流电能,再通过并网逆变器将符合电能质量的交流电给负载提供电能。
太阳能电池组件与建筑结合的光伏发电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在城市中推广应用太阳能发电的一个主要方向。
技术成熟,成功运营项目较多。
城市建筑物屋顶能为光伏系统提供足够的面积,不需要另外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
预选的屋顶位于郑州,郑州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适中、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雪。
郑州市冬季最长,夏季次之,春季较短。
年平均气温在14~14.3℃之间。
郑州年平均降雨量640.9毫米,无霜期220天,全年日照时间约2400小时。
项目地地约处东经113.62°,北纬34.78°,郑州市太阳能辐射量年均总太阳能辐射量约为4798.6MJ/m2(水平条件下),年均日照时数为近1332.9h。
新闻热线:(010)68635203E-mail :cjb3297@一、项目背景目前,太阳能的利用主要分为几个方面:家庭用小型太阳能电站、大型并网电站、建筑一体化光伏玻璃幕墙、太阳能路灯、风光互补路灯、风光互补供电系统等。
大规模并网发电是光伏发电应用的重要分支,也是光伏发电进入电力规模应用的必然趋势。
大规模并网光伏电站的作用类似于大型风电厂,但其电能质量、稳定性和规律性都优于风力发电。
河南省地处中原,太阳能资源丰富,适宜于大型太阳能并网电站项目的建设,本项目拟在河南省安阳市荒漠化地区建设光伏并网电站以实现太阳能光电资源的充分利用。
本项目为华中地区首个兆瓦级太阳能并网发电项目。
电站的实施对河南省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属于能量密度低、不稳定的能源,发电量受天气气候影响较大,并网发电后会对电网供电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甚至波及整个大电网的稳定安全运行。
通过此平台可以进行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定制、并网逆变器的研制、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的研究、光伏发电系统的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课题的研究,对拓展太阳能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高河南省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技术水平,为太阳能技术在河南的发展应用起到积极良好的示范作用。
此外,该并网电站项目的实施,可以带动相关上、下游产业迅猛发展并促进地方相关产业的兴起并将进一步推动河南省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
二、环境及设计原则安阳地处东经113°37'~114°58'、北纬35°12'~36°22'之间,邻近北回归线,年平均气温12.7~13.7℃。
极端最高气温40.8℃,极端最低气温-17.4℃。
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5℃,年降水总量541.5mm ,年日照2030.6小时,平均无霜期201天,历年最热月(7月)平均温度27℃,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2℃。
全年主导风向及频率:南风14%,北风13%,静25%。
1MW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方案介绍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2009.8说明对于MW级的大型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一般可分为太阳能电池组件、逆变控制设备和电网接入装置三大部分。
其中:逆变控制设备主要包括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以下简称“汇流箱”)、直流防雷配电柜、并网逆变器和并网监控装置等设备。
系统设计时,需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选型、固定方式和安装角度的设计;✧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串并联数量设计;✧光伏阵列的防雷接地设计✧光伏阵列的直流汇流设计;✧并网逆变器的选型、组合设计;✧系统电网接入站的设计,包括升压变、开关柜、计量、监控等设计;✧并网发电系统的监控及通讯设计;✧系统所需的电缆选型、敷设等设计;✧系统的土建基础、设备房的设计。
针对MW级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需要设计内容很多,本方案简单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方案、原理框图及系统的主要设备构成,重点介绍了逆变控制设备的相关资料,以供用户参考。
本方案以180Wp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为例,推荐配置SG250K3并网逆变器进行设计,接入10KV电网实现上网发电功能。
当然,系统也可采用其他规格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和并网逆变器,具体的设计方案需要根据系统的实际需要进行优化。
一、总体设计方案1.1方案介绍本系统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的方式进行设计,1MW光伏组件可分成4个250KW的光伏阵列,通过直流汇流装置分别接至4台SG250K3并网逆变器,经1套0.4/10KV(2000KVA)升压装置接入10KV电网,实现并网发电。
1.2系统原理框图并网逆变器1 SDCG-300K 直流防雷配电柜SPVCB-6汇流箱0.4KV低压开关柜环境监测仪RS4851.7MW太阳能并网设备房SPVCB-6汇流箱SG250K310KV高压开关柜0.4/10KV(2000KVA)升压变压器并网监控装置电力系统监控装置10KV接入SPVCB-6汇流箱SPVCB-6汇流箱 SDCG-300K 直流防雷配电柜 SDCG-300K 直流防雷配电柜SPVCB-6汇流箱SPVCB-6汇流箱SG250K3并网逆变器2SG250K3并网逆变器717串80组17串80组17串80组二、 系统构成介绍 2.1光伏组件目前,光伏电站大多采用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电池组件,本系统以180Wp 多晶硅光伏组件为例进行设计。
1MW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技术方案.WORD完美格式.目录一、总体设计方案 (2)二、系统组成 (3)三、相关规范和标准 (3)四、设计过程 (4)4.1并网逆变器 (4)4.1.1性能特点简介 (4)4.1.2电路结构 (5)4.1.3 技术指标 (5)4.1.4 LCD液晶显示及菜单简介 (6)4.1.5并网逆变器图片 (17)4.2太阳能电池组件 (17)4.3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 (18)4.4直流防雷配电柜 (19)4.5系统接入电网设计 (20)4.6系统监控装置 (24)4.7环境监测仪 (27)4.8系统防雷接地装置 (28)五、系统主要设备配置清单 (29)六、系统原理框图 (30)七、参考案例 (31)一、总体设计方案针对1MWp勺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项目,我公司建议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案,将系统分成10个100KW勺并网发电单元,每个100KW勺并网发电单元都接入10KV 升压站的0.4KV低压配电柜,经过0.4KV/10KV(1250KVA)变压器升压装置,最终实现整个并网发电系统并入10KV中压交流电网。
系统的电池组件选用180Wp(35V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其工作电压为35V,开路电压约为45V。
经过计算,每个光伏阵列按照16块电池组件串联进行设计,100KW勺并网单元需配置10个光伏阵列,560块电池组件,其功率为100.8KWp则整个1MW并网发电系统需配置5600块180Wp电池组件,实际功率约为1.008MWp为了减少光伏阵列到逆变器之间的连接线及方便日后维护,建议在室外配置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该汇流箱可直接安装在电池支架上,每个汇流箱可接入6路光伏阵列,每100KW并网单元配置6台汇流箱,整个1MW并网系统需配置60台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
为了将每个100KW并网单元的6台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的直流输出汇流后再接入SG100K3逆变器,系统需要配置4台直流防雷配电柜,每个配电柜按照3个100KW茸流配电单元进行设计,分成3路直流输出分别接至3台SG100K3逆变器。
1MW并网发电系统方案一、项目背景根据福建省“十一五”重点节能工程行动方案规划,我省将提高太阳能光伏发电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太阳能光伏发电能力将达5兆瓦。
近年来,我省火电适度超前发展,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700万千瓦,占火电装机总容量70%以上;网内火电供电煤耗从2000年的368克标准煤/千瓦时下降到2005年的350克标准煤/千瓦时。
到2010年,全省网内火电供电煤耗,下降到335克标准煤/千瓦时;电网线损从2005年的6%下降到5.5%。
优化电源结构,促进多种能源发电,引导电源结构布局更加符合我省能源发展战略目标。
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发电是现代半导体技术发展的一项突破,最早用于航天卫星技术领域。
日本、美国、德国等先进国家,已实施日本“新阳光计划”、美国“百万屋顶计划”大大推动了光伏技术应用的发展。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最关注的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对我国来说,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巨大能量来源,太阳能发电是最为清洁的能源形式。
支持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泉州市豪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专业从事太阳能光伏应用的企业,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采用当前太阳能光伏并网技术应用领域中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于2007年6月在泉州市(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园完成的太阳能光伏独立发电站的建设,该产业园的光伏展示厅日常用电均来自该发电站所发电力,成为我省光伏发电系统工程中成功的首例。
二、系统设计:1. 设置条件:福建泉州市位于东经117.5゜~119゜,北纬24.5゜~26゜,该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属于我国太阳能资源三类地区,年辐射量139.5~162.7 W·h/cm2,年日照时数2200~2600h,该系统安装完成后每年可发电90万KW·H,可节约标准煤300~330吨,减排灰渣60~66吨,减排二氧化碳125~135吨,减排二氧化硫5~6吨,还能大大减少粉尘和烟尘的排放;2、系统流程图电度表网电照明并网电源光伏组件3、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及报价:三、主要部件的技术参数及性能介绍A)、性能特点概述:光伏并网发电是太阳能发电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政府对太阳能发电收购价格的扶持,促进环保绿色电力。
∣创∣造∣低∣碳∣经∣济∣奇∣迹∣东莞1MW光伏并网系统设计方案低投入∣微排放∣高回报∣耐用25目录目录 (I)1、项目概况 (1)2、太阳能资源概况 (2)3、光伏并网系统简介 (2)4、系统设计 (3)4.1、系统总体设计 (3)4.1.1 总体布置 (3)4.1.2 光伏系统布置效果图 (4)4.2 太阳能电池板(组件) (4)4.3、安装支架设计 (6)4.4、逆变器设计 (6)4.4.1 逆变器选型分析 (6)4.4.2 逆变器技术参数 (7)4.5、防雷接地系统 (8)4.6、数据采集监控方案 (9)5、项目报价清单一览.....................................................................................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效益分析 (13)6.1、发电效益 (13)6.2、节能减排效益 (15)6.3、其他效益 (15)7 、总结 (16)8 、公司简介 (16)1、项目概况项目地点位于东莞。
拟在工业园区厂房屋顶建设光伏发电系统,初步安装容量为1M Wp。
预计首年发电量约为120.26万度,25年期内年均发电量可达到104.49万度,总发电量约为2612.35万度。
年发电平均收益为131.66万元,25年期内发电总收益3291.56万元,本项目前期总投资860万元,25年投资回报率为370%。
整个光伏发电系统按照不同厂房分为不同的发电单元,每个光伏发电单元接入各自厂房配电室380V低压侧并网。
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光伏系统生产的电量优先供给厂房使用,多余的电量可通过现有线路外送至公共电网,外送电量由供电局按照脱硫燃煤上网标杆电价进行收购。
同时分布式光伏系统所发电量无论是自发自用还是余电上网,均可享受国家发放的0.42元/度补贴。
项目所在地理位置信息大致如下表1.1:表1.1 光伏屋顶地理位置概况项目单位数量备注装机容量MWp 1纬度(北纬)( °) 23.02经度(东经)( °) 113.75数据来自Google 海拔高度m 6图1.1 地理位置信息2、太阳能资源概况东莞位于中国华南地区,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
河北帅康1MW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方案大连百拓新能源工程有限公司二O一六年5月5日目录一、方案简介 ................................ .. (2)二、系统组成 (2)三、相关规范和标准 (3)四、设计过程 (3)4.1 并网逆变器 (3)4.1.1 技术指标 (4)4.2 太阳能电池组件 (4)4.3 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 ....................... (5)4.4 直流防雷配电柜 ......................... .. (6)4.5 系统接入电网设计 (7)4.6 系统监控装置 (10)4.7 环境监测仪 (12)4.8 系统防雷接地装置 (12)五、系统主要设备配置清单 (13)六、系统原理框图 (14)七、财务分析 (15)项目地址:河北省保定市雄县位置:纬度38.98 经度116.1水平辐照年总值:1328.6KWH/㎡倾角辐照年总值:1668.8KWH/㎡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建设费用约:800万元首年发电利用小时数为;1307小时首年总发电量为:1307805 kwh首年日发电量为:3583 kwh25年总发电量为:29740712 KWH一、方案简介针对1MWp 的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项目,本公司建议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案,将系统分成4 个250KW的并网发电单元,每个250KW 的并网发电单元都接入10KV 升压站的0.4KV 低压配电柜,经过0.4KV/10KV(1250KVA)变压器升压装置,最终实现整个并网发电系统并入10KV 中压交流电网。
系统的电池组件选用265Wp-36V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其工作电压为35V,开路电压约为44V。
经过计算,每个光伏阵列按照16 块电池组件串联进行设计,250KW 的并网单元需配置4 个光伏阵列,960 块电池组件,其功率为254.4KWp。
则整个1MWp 并网发电系统需配置240 个电池串,共3840 块265Wp-36V 电池组件,实际功率约为1.0176MWp。
为了减少光伏阵列到逆变器之间的连接线及方便日后维护,建议在室外配置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该汇流箱可直接安装在电池支架上,每个汇流箱可接入6 路太阳能电池串(每个光伏阵列按照16 块电池组件串联),每250KW 并网单元配置10 台汇流箱,整个1MWp 并网系统需配置40 台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
为了将每个250KW 并网单元的10 台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的直流输出汇入直流防雷配电柜后再接入250KW 逆变器,系统需要配置4 台直流防雷配电柜,每个配电柜直流输出分别接至250KW 逆变器。
整个并网发电系统按照4个250KW的并网发电单元进行设计,每个发电单元配置1台250KW 逆变器,整个1MWp系统需配置4 台250KW 逆变器。
每台逆变器的交流输出(AC380/220V,50Hz)分别接入10KV 升压站的0.4KV 三相交流低压配电柜。
本系统需配置1 套10KV 升压站,包含10kV 主变(0.4/10KV,1250KVA)、10kV 开关柜、0.4KV 开关柜以及直流电源、二次控制柜等装置,柜与柜之间通过铜排或电缆连接。
其中,0.4KV 开关柜应配置4 路三相交流低压输入接口(AC380/220V,50Hz),通过电缆分别接至4 台250KW 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端,从而实现整个并网系统并入10KV高压交流电网。
综上所述,本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直流防雷配电柜、光伏并网逆变器和10KV升压站所组成。
另外,系统还配置1 套监控装置,用来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工作参数。
阵列方式为:16 片265Wp 电池组件串联一个电池串;6 组电池串并联接入一个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10 个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汇入一个直流防雷配电柜;每个直流防雷配电柜输入一个光伏并网逆变器;4 组光伏并网逆变器输入10KV 升压站最后并入电网。
二、系统组成1MW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主要组成如下: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支架;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直流防雷配电柜;光伏并网逆变器(带工频隔离变压器);10KV 升压站;系统的通讯监控装置;系统的防雷及接地装置;土建、配电房等基础设施;系统的连接电缆及防护材料;三、相关规范和标准本并网逆变系统的制造、试验和验收可参考如下标准: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equ IEC 60529:1998)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0046-2006 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IEC61727:2004,MOD)GB/T 19939-2005 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Z 19964-2005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GB/T 14549-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 15543-1995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GB/T 2423.2-200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GB/T 2423.9-200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b:设备用恒定湿热试验方法GB 3859.2-1993 半导体变流器应用导则四、设计过程4.1 并网逆变器此次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为4 个250KW 并网发电单元,每个250KW 并网发电单元配置1 台型号为250KW 并网逆变器,整个系统配置4台250KW 并网逆变器,组成1MWp 并网发电系统。
4.1.1 技术指标直流侧参数:额定输入功率 250KW最大直流电压 880Vdc最大功率电压跟踪范围 450~820Vdc最大直流功率 275kWp最大输入电流 600A交流侧参数输出功率 250kW额定电网电压 400Vac允许电网电压 310~450Vac额定电网频率 50Hz~60Hz允许电网频率 47~51.5Hz/57~61.5Hz总电流波形畸变率 < 3% (额定功率)功率因素≥0.99(额定功率)系统最大效率 97.1%欧洲效率 96.5%防护等级 IP20(室内)夜间自耗电 <100W允许环境温度 -25~+55℃冷却方式风冷允许相对湿度 0~95%,无冷凝允许最高海拔 6000 米4.2 太阳能电池组件本系统选用单块为265Wp(36V)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其工作电压为35V,开路电压约为44V。
250KW 并网逆变器的直流工作电压范围为:450Vdc~820Vdc,最佳直流电压工作点为:560Vdc。
经过计算:560V/35V=16,得出:每个光伏阵列可采用16 块电池组件串联。
每个光伏阵列的峰值工作电压:560V,开路电压:704V,满足逆变器的工作电压范围。
对于每个250KW 并网发电单元,需要配置960 块265Wp 电池组件,组成4 个光伏阵列。
整个1MWp 并网系统需配置3840 块265Wp 电池组件。
注:由1 6片2 6 5 W组件组成一个阵列。
4.3 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为了减少光伏阵列到逆变器之间的连接线及方便日后维护,在室外配置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该汇流箱可直接安装在电池支架上。
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的性能特点如下:户外壁挂式安装,防水、防锈、防晒,满足室外安装使用要求;可同时接入6 路光伏阵列,每路光伏阵列的最大允许电流为10A;光伏阵列的最大开路电压值为DC900V;每路光伏阵列配有光伏专用高压直流熔丝进行保护,其耐压值为DC1000V;直流输出正负极之间配有光伏专用高压防雷器,进行防雷;直流输出母线端配有可分断的直流断路器;每个250KW 并网单元配置10 台汇流箱,整个1MWp 并网系统需配置40 台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
4.4 直流防雷配电柜太阳电池阵列通过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在室外进行汇流后,通过电缆接至配电房的直流防雷配电柜再进行一次总汇流,每个250KW 并网单元配置1 台直流防雷配电柜。
每台直流配电单元接入10 台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汇流后接至250KW 逆变器。
整个并网系统需配置4 台直流防雷配电柜。
4.5 系统接入电网设计(1)系统概述本系统采用的250KW 并网逆变器适合于直接并入三相低压交流电网(AC380V/50Hz),由于整个系统需要并入10KV 的交流中压电网,所以本系统需配置1 套10KV 升压站,该升压站主要包含10KV 主变(0.4/10KV,1250KW)、10KV 开关柜、0.4KV 开关柜以及直流电源、二次控制柜等装置。
系统配置4 台250KW 并网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直接接入变电站的0.4KV 开关柜,经交流低压母线汇流后通过10KV主变(0.4/10KV, 1MWp)并入10KV 中压交流电网,从而最终实现系统的并网发电功能。
(2)重要单元的选择①10/0.4KV 配电变压器的保护10/0.4KV 配电变压器的保护配置采用负荷开关加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组合的保护配置,既可提供额定负荷电流,又可断开短路电流,并具备开合空载变压器的性能,能有效保护配电变压器系统中采用的负荷开关, 通常为具有接通、隔断和接地功能的三工位负荷开关。
变压器馈线间隔还增加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来提供保护。
这是一种简单、可靠而又经济的配电方式。
开合空载变压器的性能好。
本系统中10KV 接入配电的负荷为1MWp 的10/0.4KV 配电变压器,其空载电流一般为额定电流的2%左右。
有效保护配电变压器,特别是对于油浸变压器,采用负荷开关加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比采用断路器更为有效,有时后者甚至并不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有关资料表明,当油浸变压器发生短路故障时,电弧产生的压力升高和油气化形成的气泡会占据原属于油的空间,油会将压力传给变压器油箱体,随短路状态的继续,压力进一步上升,致使油箱体变形和开裂。
为了不破坏油箱体,必须在20 ms 内切除故障。
如采用断路器,因有继电保护再加上自身动作时间和熄弧时间,其全开断时间一般不会少于60 ms,这就不能有效地保护变压器。
而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具有速断功能,加上其具有限流作用,可在10 ms 之内切除故障并限制短路电流,能够有效地保护变压器。
因此,应采用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而尽量不用断路器来保护电器,即便负荷为干式变压器,因熔断器保护动作快,也比用断路器好。
从继电保护的配合来讲,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必要在接入柜中采用断路器,这是因为10KV 配电网络的首端断路器(即110 kV 或220 kV 变电站的10KV 馈出线断路器)的保护设置一般为:速断保护的时间为0s,过流保护的时间为0.5s,零序保护的时间为0.5s。
若环网柜中采用断路器,即使整定时间为0s 动作,由于断路器固有动作时间分散,也很难保证环网柜中的断路器而不是上一级断路器首先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