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辅助脊柱外科微创手术
- 格式:pptx
- 大小:25.98 MB
- 文档页数:34
·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2月第20卷第5期△通讯作者:程芳令(1982.01-),男,本科,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为脊柱临床,邮箱*****************天玑骨科机器人导航下微创精准手术治疗胸腰椎 多发脊柱骨折的方法、效果及并发症分析程芳令△.吴仓陆.张海存.李展振(舟山定海广华医院脊柱科,浙江 舟山 316000)【摘要】目的:分析天玑骨科机器人导航下微创精准手术治疗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的方法、效果及并发症。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5月至2021年8月在本院收治78例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按照治疗方法差别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
对照组采用C 型臂X 线机透视下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天玑骨科机器人导航下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脊柱生理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椎弓根置钉精准率。
结论:观察组手术时间相比对照组较长,但透视时间、卧床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相比对照组较短,辐射剂量、术中出血量也均相比对照组较少(P <0.05);治疗后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相比对照组较高,脊柱侧弯角度相比对照组较低(P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P >0.05);观察组椎弓根置钉精准率相比对照组较高(P <0.05)。
结果: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经天玑骨科机器人导航下微创精准手术治疗后,效果显著,可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关键词】天玑骨科机器人导航;微创精准手术;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27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2)05-0025-03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可伴有疼痛、活动受限、畸形等症状,合并脊髓和神经损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等,严重者可致瘫痪,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1-2]。
对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来说,早期若治疗及时,一般预后相对较好,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且合并其他并发症,则预后相对较差。
天玑骨科机器人产品手册(原创实用版)目录1.天玑骨科机器人的概述2.天玑骨科机器人的适用范围3.天玑骨科机器人的临床优势4.天玑骨科机器人的操作流程5.天玑骨科机器人的维护与管理6.天玑骨科机器人的未来发展正文一、天玑骨科机器人的概述天玑骨科机器人是一款由我国自主研发的高端医疗设备,主要用于辅助骨科手术。
它的研发和应用,标志着我国骨科手术向智能化、精准化、微创化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
二、天玑骨科机器人的适用范围天玑骨科机器人主要适用于脊柱外科、创伤外科、关节外科等骨科手术。
它能够辅助医生完成复杂的手术操作,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
三、天玑骨科机器人的临床优势天玑骨科机器人具有以下临床优势:1.精准定位:天玑骨科机器人能够实现精确到毫米级的定位,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
2.微创操作:天玑骨科机器人能够实现微创操作,减少了患者的创伤和出血。
3.提高手术效率:天玑骨科机器人能够辅助医生完成复杂的手术操作,提高了手术的效率。
4.减少医生疲劳:天玑骨科机器人能够实现长时间连续稳定工作,减少了医生的疲劳。
四、天玑骨科机器人的操作流程天玑骨科机器人的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术前规划: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术前规划,设定手术方案。
2.机器人定位:医生根据术前规划,将患者的手术部位定位到机器人的操作范围内。
3.机器人操作:医生通过操作界面,控制机器人完成手术操作。
4.术后护理:医生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
五、天玑骨科机器人的维护与管理天玑骨科机器人的维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期保养:对机器人进行定期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2.故障排除:发现机器人出现故障时,及时排除故障。
3.软件更新:定期更新机器人的操作软件,提高其性能。
六、天玑骨科机器人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天玑骨科机器人在未来将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骨科机器人辅助下脊柱胸腰椎手术的护理配合摘要:目的:在采用骨科机器人辅助患者进行脊柱胸腰椎手术的过程中,针对护理配合的相关问题进行相应的探讨。
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48例脊柱胸腰椎手术患者,骨科机器人辅助下接受脊柱胸腰椎手术的患者9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的护理配合。
结果: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手术中透视的次数相对更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评分整体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结论:在骨科机器人辅助下对患者实施脊柱胸腰椎手术的过程中,通过采用机器人辅助下脊柱胸腰椎手术的护理配合的方式,能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手术中的透视次数,但是对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影响相对较小。
关键词:骨科机器人;辅助;脊柱胸腰椎手术;护理配合在实际针对脊柱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手术方式就是胸腰椎椎弓根内固定,但是从传统手术方式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其不仅具有风险大、并发症多等方面的劣势,同时也存在精准性低等方面的问题。
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速度的进一步加快,在脊柱外科治疗过程中,计算机导航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尤其是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在脊柱胸腰椎手术治疗中,骨科机器人辅助治疗的方式应用越来越普遍。
但是,从客观的角度来讲,骨科机器人的使用虽然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制定的精准度,降低了患者手术过程中的风险,但是手术中依然需要手术室护士和医生之间的精准配合。
对此,文章就针对骨科机器人辅助下脊柱胸腰椎手术护理配合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参与研究的共计48例胸腰椎手术的患者,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20至75岁,平均年龄(56.3 ± 3.8)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5例,女性患者4例,患者年龄19至 76岁,平均年龄(56.5 ±4.1)岁。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前提前依照清单针对器械包中的物品进行仔细的核对,检查器械包中的物品是否存在破损或是缺失的情况,并且及时进行调整。
脊柱手术的机器人辅助技术脊柱手术的机器人辅助技术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脊柱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脊柱手术作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疼痛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脊柱手术存在精确度低、创伤大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恢复和术后效果。
机器人辅助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手术辅助工具,在许多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并得到广泛应用。
尤其是在脊柱手术中,机器人辅助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手术操作,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手术效果,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和康复效果。
因此,开展脊柱手术的机器人辅助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本课题旨在研究脊柱手术的机器人辅助技术,并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前景。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分析。
研究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的基本原理,包括术前计划、影像引导、机器人定位等技术细节,深入分析其优势与局限。
2. 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的关键技术研究。
从图像处理、路径规划、运动控制等方面展开研究,解决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中的难题和技术瓶颈。
3. 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的临床应用探讨。
以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为基础,系统评估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其临床安全性、手术效果和疗效等方面。
4. 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的正向应用推广与普及。
依托医疗机构与企业合作,推动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其技术产业化与普及,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本课题的目标是:1. 实现脊柱手术机器人辅助技术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填补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
2. 提出满足脊柱手术需求的机器人辅助技术解决方案,促进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推广。
3. 通过开展临床试验,证实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形成完善的操作规范和指南。
4. 推进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技术的产业化与普及,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体验和效果。
三、研究方法与方案1. 理论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技术进展,了解脊柱手术机器人辅助技术的不同方法和应用场景。
脊柱机器人手术的研究新进展摘要近年来,机器人技术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显著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减少了并发症,并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
本文综述了机器人技术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最新进展、具体技术在减少手术并发症方面的效果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机器人系统通过高精度导航和实时图像引导,显著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减少了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
先进技术如图像引导和机器人辅助手术、个性化植入物、扩展现实技术、内窥镜脊柱手术以及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显著改善了传统手术方法。
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优化,机器人系统将在未来脊柱手术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治疗体验。
提高准确性和安全性在脊柱手术中,机器人手术系统如Mazor Spine Assist,在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和减少手术医生辐射暴露方面表现出色。
研究表明,使用机器人辅助的脊柱器械置入的准确率高达85%-100%,显著高于传统手术方法。
这些系统通过图像引导和实时导航,提供精确的手术操作平台,从而减少了错误置钉的风险,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微创手术的优势机器人技术在微创脊柱手术中显示了特别的优势。
微创手术相比传统开刀手术创伤更小,恢复时间更短。
机器人系统如Mazor X和Stealth Edition,通过减少肌肉解剖和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效率,减少了术后疼痛和感染风险。
这些系统在复杂病例,如脊柱畸形和肿瘤切除手术中,提供了更高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减少辐射暴露传统脊柱手术中,术中X射线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但这会增加手术医生和患者的辐射暴露。
机器人手术系统通过高精度导航和实时图像引导,显著减少了术中辐射时间。
研究表明,使用机器人系统可减少70%以上的辐射暴露,从而降低了辐射相关的健康风险。
降低术中并发症机器人技术通过高精度的操作减少了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
例如,多中心研究表明,机器人辅助手术在减少硬膜撕裂和神经损伤等术中并发症方面表现突出。
医疗机器人利用机器人手术系统实现精确的微创手术的关键技术是什么医疗机器人利用机器人手术系统实现精确的微创手术的关键技术医疗机器人的出现,为手术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通过机器人手术系统,医疗机器人能够实现精确的微创手术,大大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的康复质量。
那么,医疗机器人利用机器人手术系统实现精确的微创手术的关键技术是什么呢?首先,医疗机器人的关键技术是智能感知。
医疗机器人通过激光或者超声波等传感器技术,能够准确感知人体器官的位置和形态。
这些传感器可以实时地获取患者的生理数据,如体温、血液压力等,使医疗机器人能够更好地理解身体的状态,为手术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其次,精准定位是实现精确微创手术的关键技术之一。
医疗机器人通过高精度的视觉系统和定位系统,能够实时跟踪手术仪器和患者的位置。
这使得医疗机器人能够精确定位手术目标,并在手术过程中进行准确的操作。
同时,医疗机器人还能利用先进的成像技术,如X射线和磁共振成像,帮助医生更精准地进行手术操作。
其次,运动控制是医疗机器人关键技术之一。
医疗机器人通过先进的运动控制系统,能够模拟人体手臂的运动,并实现更精确的手术操作。
医疗机器人的机械臂配备了高精度的关节传动系统,能够模拟人体手臂的各种动作,如旋转、屈伸等。
这使得医疗机器人能够在手术过程中进行非常精细的操作,减少手术创伤和出血。
最后,机器人导航是实现精确微创手术的关键技术之一。
医疗机器人通过先进的导航系统,能够在手术前进行虚拟实境的模拟,帮助医生规划手术路径和操作方式。
在手术过程中,医疗机器人能够根据预先设定的路径进行自动导航,并及时调整手术路径,以达到最佳的手术效果。
综上所述,医疗机器人利用机器人手术系统实现精确的微创手术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智能感知、精准定位、运动控制和机器人导航等。
这些关键技术的应用使得医疗机器人能够在手术过程中实现更准确、更安全的操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体验和康复效果。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医疗机器人在未来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手术机器人在骨科微创脊柱手术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现代医疗行业的发展,微创医疗理念逐步引起人们重视。
近些年,在骨科脊柱手术中,微创手术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如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应用,就在极大程度上避免了置钉偏差的出现,提升了置钉精准度,能够有效防止手术中出现神经损伤风险。
鉴于此,文章以骨科微创脊柱手术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手术机器人在骨科微创脊柱手术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手术机器人;骨科;微创手术引言:众所周知,脊柱结构十分复杂,周围遍布血管,脊柱椎弓根直径偏小,这便为脊柱手术增添了难度。
传统脊柱手术方法虽能解决患者脊柱问题,但难以避免地会出现损伤神经的风险。
然而,应有手术机器人进行微创手术,即可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手术并发症概率,缩短患者康复时间。
为此,骨科人员要重视将手术机器人应用在微创脊柱手术中,发挥手术机器人作用,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一、手术机器人工作原理手术机器人定位涉及空间映射、手术规划、手术路径,机械臂坐标系属于世界坐标系,通过手术路线来确定外科手术位置,再利用 X线在不同方向拍摄的影像,计算出脊柱手术位置。
同时,通过特殊3D标定仪得到3D影像,确定脊柱手术路线。
精确移动机器人手臂,引导装置的尖端对准手术路线,再利用红外、可见光及电磁等跟踪设备,对手术过程中的误差进行跟踪和修正,从而提升对机器人的闭环控制效果,提高脊柱手术效率和效果[1]。
二、手术机器人在骨科微创脊柱手术中的应用优势随着科技发展,5G、人工智能等技术迅速必然会引领脊柱微创手术朝向智能化、微创化方向发展。
在骨科微创脊柱手术中,需更加系统地采集及管理临床数据,对临床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及归纳,即可推动脊柱微创机器人手术技术稳健发展。
随着脊柱疾病复杂化,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需要得到越来越高新技术的支持[2]。
然而,在人工智能帮助下,机器人可以消除医护人员的不确定因素,实现更加精细、精确的操作。
脊柱微创机器人在临床上具有如下的几点应用优势:(1)手术机器人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在骨科微创脊柱术前进行准确的路线规划,使穿刺和置钉的准确性得到提高。
骨科手术的新技术机器人辅助手术骨科手术的新技术:机器人辅助手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医疗领域也日新月异。
在骨科手术领域,一项新的技术——机器人辅助手术,正逐渐成为医生们的利器。
这个先进的技术为骨科手术带来了许多优势,使手术更加精准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骨科手术中机器人辅助手术的原理、应用领域以及其在手术中的优点。
一、机器人辅助手术的原理机器人辅助手术是一项结合了机器人技术和医学技术的创新方法。
它由医疗机器人系统和手术器械组成。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将手术器械插入患者体内,然后通过操纵控制台上的手柄,控制机器人进行手术操作。
机器人臂具备高度灵活的关节和精细的探测器,能够实现精确而稳定的操作。
二、机器人辅助手术的应用领域机器人辅助手术在骨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目前,它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在关节置换手术中被广泛运用。
通过扫描患者体内的关节结构,机器人系统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定位信息,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进行关节置换手术。
这种精确度可以减少手术过程中的错误,提高手术效果。
2. 脊柱手术:脊柱手术对医生的要求非常高,而机器人辅助手术则可以帮助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更好地进行定位和操作。
机器人系统可以精确测量患者脊骨的形状和曲度,提供详细的手术计划。
这样,医生可以根据机器人系统提供的信息来进行手术,避免手术风险。
3. 骨折修复手术:对于复杂的骨折修复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的优势更加明显。
机器人系统可以准确测量骨折的位置和角度,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植入物,并实现精确的植入操作。
这种精细度可以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恢复速度。
三、机器人辅助手术的优点机器人辅助手术相比传统手术具有一些显著的优点,这些优点使它成为骨科手术中的新宠:1. 高精确度:机器人系统可以精确测量患者体内的解剖结构,并提供详细的手术计划。
医生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进行操作,使手术更加精确和有效。
2. 减少创伤:机器人辅助手术可以通过较小的切口和更精细的操作来实现治疗效果。
新型外科手术器械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外科手术器械机器人的出现为微创手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在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创伤和恢复时间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备受医疗界关注。
本文将从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的定义、优势、应用领域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的定义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是指利用先进的机器人系统来辅助医生进行微创手术。
通过这种方式,医生可以通过操纵机器人系统中的操纵器来实施手术,无需直接接触患者体内组织,减少了手术创伤和并发症的风险。
二、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的优势1. 高精准性:机器人系统具备精确的定位和运动控制能力,可以实现微创手术中对细小组织的高精度操作。
通过增强视觉和显微视野,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患者体内的情况,提高手术精确性和安全性。
2. 减少创伤和出血:由于机器人系统操作更为精准,手术创伤更小,出血情况大大降低。
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恢复时间缩短。
3. 手术显微视野扩大:机器人系统可以通过引入高清晰度摄像头和三维重建技术,为医生提供更广阔和清晰的手术显微视野。
这使得医生能够视野更好地识别和处理手术操作中的细微细节。
4. 人机协同操作:机器人系统与医生形成默契的合作,医生通过操纵器械,机器人则按照指令进行实际操作。
这种人机协同操作能够充分发挥医生的专业技术,并将其转化为更精确的手术操作。
三、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的应用领域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广泛应用于多个医疗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心脏外科手术: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在心脏外科领域的应用已经相对成熟,包括冠脉搭桥手术、二尖瓣修复术、三尖瓣替代术等。
机器人系统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2. 泌尿外科手术: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在泌尿外科手术中也有广泛应用,如前列腺切除术、肾脏切除术等。
相比传统手术方式,机器人辅助手术具有更小的创伤、更快的康复和更好的手术效果。
3. 消化道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在胃肠道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如胃癌切除术、结肠癌切除术等,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手术精确性和患者生活质量。
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脊柱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吴博宇;范志海
【期刊名称】《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年(卷),期】2024(5)2
【摘要】脊柱骨折作为骨科常见创伤之一,多由直接或间接外力引起,主要累及脊柱和周围软组织。
脊柱骨折后正常生理结构改变,常导致脊髓神经受损、受压,且由于椎管内含脆弱神经,解剖结构复杂,对于手术精准性要求较高。
机器人手术系统拥有自由度较高的机械臂,术者可利用计算机实时导航跟踪、动态监测进针的精度与安全性,并能提高穿刺及置钉成功率,避免二次骨质破坏,减轻术者工作负荷。
同时,机器人辅助治疗和康复方式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可为患者提供持续性神经治疗和康复,增加患者肌肉活动性,改善神经损伤情况,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康复。
本研究主要分析机器人辅助手术在脊柱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中的应用,旨在为脊柱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治疗提供指导。
【总页数】5页(P194-198)
【作者】吴博宇;范志海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08;R687.3
【相关文献】
1.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伴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
2.无脊髓神经损伤不稳定脊柱骨折的手术治疗
3.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疗效分析
4.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对胸腰椎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对比
5.针灸及中药辨证施治联合手术治疗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