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基因的位置的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293.00 KB
- 文档页数:12
高三生物——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判断1.判断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1)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未知的,且亲本均为纯合子,则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
即:正、反交实验⇒⎩⎪⎨⎪⎧ 若正、反交子代雌、雄表现型相同 ⇒在常染色体上若正、反交子代雌、雄表现型不同 ⇒在X 染色体上说明 ①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则相应的控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遗传图解如下:②若正反交结果不同,且子代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则相应的控制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
遗传图解如下:(2)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已知,只需一个杂交组合判断基因的位置,则用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纯合个体杂交的方法。
即:隐性雌×纯合显性雄⎩⎪⎨⎪⎧ 若子代中雌性全为显性,雄性 全为隐性⇒在X 染色体上若子代中雌性、雄性均为显性 ⇒在常染色体上说明 ①若子代中雄性个体全为隐性性状,雌性个体全为显性性状,则相应的控制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
遗传图解如图:②若子代中雌雄个体具有相同的性状表现,则相应的控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遗传图解如图:2.判断基因只位于X 染色体上还是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适用条件:已知性状的显隐性和控制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1)基本思路一:用“隐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 1的性状。
即:隐性雌×纯合显性雄⇒⎩⎪⎨⎪⎧若子代所有雄性均为显性性 状⇒位于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若子代所有雄性均为隐性性 状⇒仅位于X 染色体上说明 ①若子代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则相应的控制基因位于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遗传图解如下: ②若子代中雌性个体全表现为显性性状,雄性个体全表现为隐性性状,则相应的控制基因位于X 、Y 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且仅位于X 染色体上。
遗传图解如下:(2)基本思路二:用“杂合显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 1的性状。
即:杂合显性雌×纯合显性雄⇒⎩⎪⎨⎪⎧ 若子代中雌雄个体全表现显性性状 ⇒位于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若子代中雌性个体全表现显性性状,雄性个体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 ⇒仅位于X 染色体上3.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 、Y 染色体同源区段上(1)设计思路:隐性的雌性个体与显性的纯合雄性个体杂交,获得的F 1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再选F 1的雌雄个体杂交获得F 2,观察F 2表现型情况。
基因位置的表示方法
基因在染色体上是有特定位置的呢。
咱们就像给基因找个小住址一样。
在表示基因位置的时候,常常会用到一些特定的术语。
比如说,如果是在常染色体上,我们就直接说在某条常染色体的某个位置。
就好像在说,这个基因住在第几号大街(常染色体编号)的某栋房子(具体位置)里。
如果是性染色体呢,那就有点特别啦。
对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我们会明确指出是在X染色体上的哪里。
这就好比在一个女性专属的小区(X染色体)里找某个基因住在哪一栋楼(具体位置)。
Y染色体也类似哦,不过Y染色体上的基因相对少一些啦。
有时候呢,我们还会用一些坐标一样的表示方法。
就像地图上的经纬度,科学家们会用一些特定的数字或者标记来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精确位置。
这就像是给基因定位的超级精确的GPS。
还有哦,在研究基因连锁和交换的时候,我们会通过基因之间的相对位置来表示。
比如说,基因A和基因B距离很近,它们就像是住在隔壁的邻居,在遗传的时候就比较容易一起被传递下去。
而如果两个基因离得远呢,就像住在小区两头的住户,在遗传过程中被分开传递的可能性就更大啦。
高中生物遗传题——如何判断基因的位置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其位置可以有以下几个地方:(1)位于细胞质中还是位于细胞核中;(2)位于细胞核中的核基因又分为以下四种情况: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②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③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上;④控制两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一、探究某性状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1、正反交法。
判断某对相对性状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应该做正交实验和反交实验。
(该法必须为纯合子)(1)若正交与反交的结果,子代的性状都与母本一致,说明属于细胞质遗传。
(2)若正交与反交的结果,子代性状表现相同,与母本无关(表现的都是显性性状),说明属于细胞核遗传。
例1、有人发现了一种受细胞质基因控制的大豆芽黄突变体(其幼苗叶片明显黄化,长大后与正常绿色植株无差异)。
请你以该芽黄突变体和正常绿色植株(均为纯合子)为材料,用杂交实验的方法,验证芽黄性状属于细胞质遗传。
(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答案:正交:P 红花♀×白花♂反交:P 白花♀×红花♂↓↓F1 F1 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的性状表现都与母本相同,则该花色的遗传为细胞质遗传。
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的性状表现与母本无关,表现为红花或白花的一种,则该花色的遗传为细胞核遗传二、判断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通常不考虑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1、已知基因的显隐性:选择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进行交配。
①若后代中的所有雌性个体表现出显性性状,所有雄性个体表现出隐性性状,说明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若后代中雌雄个体表现出显性性状或均表现出显隐性性状,说明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3、已知雌雄个体均为纯合子:正交和反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是否一致。
①若后代的表现型一致,与性别无关,说明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确定基因位置的判断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唠唠确定基因位置的那些事儿。
咱先打个比方哈,基因就好比是隐藏在生物体这个大“宝藏”里的小秘密。
要找到它们的位置,那可得有点本事呢!比如说,咱可以通过观察生物的性状表现来入手。
就像你看到一个人长得特别高,那是不是就可以猜测可能有跟身高相关的基因在起作用呀。
这就像是在茫茫人海中,通过一个人的外貌特征来推测他可能来自哪里一样。
还有啊,咱们可以利用一些实验手段。
就像侦探找线索一样,通过各种巧妙的方法来锁定基因的位置。
比如说杂交实验,让不同的生物交配,然后观察后代的表现,从中寻找蛛丝马迹。
这可真不是个简单的活儿,但一旦找到了,那成就感可别提啦!再想想看,要是基因是个调皮的小孩子,总喜欢到处乱跑,那咱可得想办法抓住它呀。
这时候,一些先进的技术就派上用场啦。
就好像有了一双超级厉害的眼睛,能一下子就看到基因藏在哪里。
而且哦,确定基因位置可不仅仅是为了好玩,这可是有大用处的呢!知道了基因的位置,咱就能更好地了解生物的各种特性是怎么来的,也能为治疗疾病提供重要的线索呀。
这就好像你知道了宝藏的具体位置,就能更容易地拿到宝藏,解决问题啦。
那咱怎么知道自己找对了没呢?这可得反复验证呀!不能说随便指个地方就说是基因的位置,那可不行。
得经过多次的实验和研究,就像盖房子得把根基打牢一样。
总之呢,确定基因位置这事儿啊,就像是一场有趣的探险。
需要我们有耐心、有智慧,还得有点小运气呢!大家可别小瞧了它,这可是生物学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呢。
咱可得好好研究,说不定哪天就能发现大秘密啦!怎么样,是不是很有意思呀?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方法1.遗传连锁法:遗传连锁法是通过观察遗传突变或多性状同时遗传的情况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当两个或多个基因在不同的染色体上时,它们可以独立地遗传给子代。
而当两个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时,它们会同时遗传给子代。
通过连锁分析,可以确定基因的相对位置。
2.插入突变法:插入突变法是一种将外源DNA序列插入到已知基因上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精确定位该基因的位置。
例如,科学家可以将一个反义DNA片段插入到已知基因上,并观察插入突变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从而确定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3.染色体映射法:染色体映射法是一种利用特定染色体标记或可识别的DNA序列,将基因定位到染色体特定区域的方法。
例如,通过比较有缺陷染色体的DNA序列与正常染色体的DNA序列之间的差异,可以确定染色体上承载缺陷基因的特定区域。
4.非连锁分析法:非连锁分析法是一种独立于遗传连锁法的方法,用于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这种方法主要利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微卫星标记等多态性基因标记,通过复杂的数学和统计模型来推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5.相对物理位置法:相对物理位置法是利用不同种群中的同源染色体达成互换片段,通过比较基因重组频率计算出基因的相对物理位置。
这种方法适用于逐渐构建染色体图谱,从而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总结起来,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方法包括遗传连锁法、插入突变法、染色体映射法、非连锁分析法和相对物理位置法。
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准确地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进而深入研究基因功能和与其相关的疾病。
遗传题如何判断基因的位置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其位置可以有以下几个地方:(1)位于细胞质中还是位于细胞核中;(2)位于细胞核中的核基因又分为以下四种情况: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②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③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上;④控制两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一、探究某性状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1、正反交法。
判断某对相对性状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应该做正交实验和反交实验。
(该法必须为纯合子)(1)若正交与反交的结果,子代的性状都与母本一致,说明属于细胞质遗传。
(2)若正交与反交的结果,子代性状表现相同,与母本无关(表现的都是显性性状),说明属于细胞核遗传。
例1、有人发现了一种受细胞质基因控制的大豆芽黄突变体(其幼苗叶片明显黄化,长大后与正常绿色植株无差异)。
请你以该芽黄突变体和正常绿色植株(均为纯合子)为材料,用杂交实验的方法,验证芽黄性状属于细胞质遗传。
(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答案:正交:P 红花♀×白花♂ 反交:P 白花♀×红花♂↓↓F1 F1 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的性状表现都与母本相同,则该花色的遗传为细胞质遗传。
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的性状表现与母本无关,表现为红花或白花的一种,则该花色的遗传为细胞核遗传二、判断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通常不考虑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1、已知基因的显隐性:选择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进行交配。
①若后代中的所有雌性个体表现出显性性状,所有雄性个体表现出隐性性状,说明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若后代中雌雄个体表现出显性性状或均表现出显隐性性状,说明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3、已知雌雄个体均为纯合子:正交和反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是否一致。
①若后代的表现型一致,与性别无关,说明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基因定位方法及应用技术基因定位方法及应用技术是现代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它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具体位置,从而对生物体的遗传特性和相关疾病进行深入研究。
下面将从基因定位方法的原理和常用技术入手,详细介绍基因定位方法及应用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基因定位方法的原理基因定位是指确定基因位点在染色体上的具体位置。
由于染色体是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因此,在基因定位方法中,科学家一般通过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来确定基因的存在和活动。
基因定位方法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同源重组原理:同源重组是指染色体上的两个相同或相似的基因在染色体交换的过程中发生重组,从而导致两个基因的位置发生改变。
通过分析这种重组现象,科学家可以确定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
2. 遗传分析原理:遗传分析是一种通过研究基因在不同个体中的分布规律来确定基因位置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观察某一基因的基因型和表型在不同群体中的分布,结合遗传距离和交联图谱等参数,推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3. 分子标记原理:分子标记是一种通过使用特定的分子标记物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的方法。
常用的分子标记物包括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和微卫星等。
通过分析分子标记物在染色体上的分布规律,科学家可以确定基因的位置。
二、常用的基因定位方法及应用技术1. 位点克隆法(Site Cloning):位点克隆法是通过将某个感兴趣的基因序列与染色体上的特定位点发生连接,然后将连接后的染色体片段插入到表达载体中进行研究。
该方法可以用来检测基因的表达情况、调控机制以及与其他基因的相互作用等。
2. 靶向敲除法(Targeted Knockout):靶向敲除法是一种通过人为干预基因活动来研究基因功能的方法。
基因定位常用的方法基因定位是指通过一系列方法和技术确认、标定和描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
它对于研究基因的功能、结构和演化以及遗传病的诊断和治疗都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基因定位方法。
1.遗传连锁图谱法:遗传连锁图谱法是一种早期应用广泛的基因定位方法。
通过观察不同基因的遗传连锁关系,查看它们在染色体上的距离,从而确定基因的相对位置。
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家系结构和大规模的家系分析来确定基因的连锁关系。
2.连锁不平衡分析法:连锁不平衡指的是染色体上两个以上基因的组合在多个个体中的频率比预期的频率要高或者低。
通过分析连锁不平衡信息,可以确定基因的精确定位位置。
这种方法是通过分析大规模人群的基因型和表型数据来实现的。
3.瓶颈扩大法:瓶颈扩大法是基于起源研究的一种基因定位方法。
它假设一个繁衍历史上的能够产生其中一疾病相关基因变异的细胞个体群通过瓶颈效应限制了群体的大小,从而使得该变异在群体内被广泛扩大,进而形成基因浮游。
通过分析该基因浮游的遗传差异,可以获得基因的定位信息。
4.启动子活性测定法:启动子活性测定法是一种通过观察基因的启动子(调控基因转录的DNA区域)活性来确定基因定位的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了启动子活性与基因的转录活性之间的关联。
通过测定基因的转录活性,可以间接确定其启动子的位置。
6.比较基因组分析法:比较基因组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比较不同物种或相同物种不同个体的基因组序列来确定基因位置的方法。
通过分析基因组序列上的保守区域和变异区域,可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基因定位方法。
随着研究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基因定位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这些方法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基因的功能和结构,还可以为人类遗传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帮助。
基因定位两点测验原理及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基因定位两点测验的原理和方法,这可有意思啦!你想想啊,基因就像一个个小宝贝,藏在细胞这个大城堡里。
我们要找到它们具体在哪个位置,这就是基因定位啦。
那两点测验呢,就像是我们手里的秘密武器。
它的原理其实挺简单的,就好比你要在一个大地图上找两个特别的地方。
我们通过观察一些现象,就像在地图上找线索一样,来确定这两个基因的相对位置。
具体怎么做呢?首先得有合适的材料呀,就像你要去探险得有好装备一样。
然后呢,我们要让这些材料发生一些特定的反应,就像让小火车在轨道上跑起来。
通过观察这些反应的结果,我们就能慢慢拼凑出基因的位置啦。
比如说,我们有两种不同性状的生物,就把它们凑在一起,看看它们的后代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如果后代出现了某种特定的组合,那我们就能推断出这两个基因是不是在一起啦。
这就好像你有一堆不同颜色的积木,你通过搭建不同的形状,就能知道哪些积木是经常在一起的。
你说这神奇不神奇?我们就靠着这样的方法,一点点地揭开基因的神秘面纱。
而且哦,这个过程就像破案一样刺激!每一个小发现都让人兴奋不已。
有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难题,就像路上的小石子,但咱可不能怕,一脚踢开继续前进!咱再想想,要是没有这个方法,那我们对基因的了解不就像在黑夜里摸瞎嘛。
但有了两点测验,就像点亮了一盏明灯,让我们能看清基因的世界。
大家可别小看了这个看似简单的方法,它可是为我们探索生命的奥秘立下了汗马功劳呢!它让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基因的运作,为治疗疾病、培育优良品种等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所以啊,基因定位两点测验可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它就在我们身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神奇的世界。
让我们一起好好利用它,去探索更多的未知吧!这就是我对基因定位两点测验原理及方法的理解,你们觉得怎么样呢?是不是很有趣呀!。
2020届高三生物精准培优专练14:判断基因的位置(附答案)一、“实验法”判断基因的位置应用1: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典例1. 一对灰毛鼠交配所产一窝鼠中出现1只栗色雄鼠。
让该栗色鼠与同窝(多只)灰毛雌鼠交配,子代雌雄鼠中灰鼠和栗色鼠数量相等。
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列对该栗色鼠的分析正确的是()A.该栗色雄性鼠来自隐性基因携带者亲本的隐性基因组合,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该栗色雄性鼠的形成与母本的一个基因发生显性突变有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该栗色雄性鼠的形成与两个亲本都有一个基因发生隐性突变有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D.该栗色雄性鼠的形成与一个亲本的一个基因发生显性突变有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应用2:判断基因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的同源区段典例2. 果蝇的刚毛和截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刚毛雄果蝇甲与刚毛雌果蝇乙交配,子代中刚毛(♂)∶刚毛(♀)∶截毛(♂)∶截毛(♀)=2∶1∶0∶1,由此推测控制果蝇的刚毛和截毛的基因位于()A.常染色体 B.X染色体C.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 D.Y染色体应用3:正反交实验法确定基因的位置典例3. 利用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进行正反交实验,统计发现后代雄性个体的性状始终与母本保持一致,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不可能位于细胞质中B.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C.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D.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二、对点增分集训1. 研究人员在小鼠群体中筛选到一个脊柱弯曲的突变体,且该突变只出现在雌鼠中。
将任意一只脊柱弯曲的雌鼠与脊柱正常的野生型雄鼠杂交,所得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均为1/3脊柱弯曲的雌鼠、1/3脊柱正常的雌鼠和1/3脊柱正常的雄鼠。
以下推测正确的是()A.脊柱弯曲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B.脊柱弯曲的雌鼠均为杂合子C.导致脊柱弯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D.导致脊柱弯曲的基因不位于X染色体2. 果蝇的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A、a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
摩尔根测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摩尔根测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摩尔根测定是一种用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它是由美国遗传学家托马斯·亨特·摩尔根于1911年首次提出的。
摩尔根测定在遗传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为我们理解基因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摩尔根测定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观察基因在重组过程中的频率来确定基因的相对位置。
在染色体的重组过程中,亲本染色体上的基因会发生交换,形成新的染色体组合。
通过分析重组体的频率,可以推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
为了进行摩尔根测定,首先需要选取适当的实验材料。
一般来说,实验材料应具备易于培养和观察的特点。
常用的实验材料包括果蝇、小鼠等。
接下来,需要进行交叉实验,通过交叉实验可以得到不同基因型的后代。
然后,观察后代的表型,根据表型的分离情况来推断基因的相对位置。
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摩尔根测定通常采用三点交叉实验。
三点交叉实验是指选取三对相互连锁的基因进行交叉,通过观察后代的表型来推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
在交叉实验中,通过选取适当的交叉配对,可以得到不同基因型的后代。
然后,观察后代的表型分离情况,根据表型的分离情况可以推断基因的相对位置。
摩尔根测定中,基因的相对位置是通过计算重组频率来确定的。
重组频率是指两个基因之间发生重组的概率,它可以用来衡量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距离。
重组频率越高,说明两个基因之间的距离越远,相对位置越靠近染色体的两端;重组频率越低,说明两个基因之间的距离越近,相对位置越靠近染色体的中央。
为了计算重组频率,需要根据交叉实验的结果统计出各个基因型的后代数量。
然后,通过计算不同基因型的后代比例来计算重组频率。
重组频率的计算公式为:重组频率=重组体数/总后代数。
根据重组频率的计算结果,可以推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
在实际应用中,摩尔根测定常用于构建遗传连锁图。
遗传连锁图是用来描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图表。
如何判断基因的位置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其位置可以有以下几个地方:(1)位于细胞质中还是位于细胞核中;(2)位于细胞核中的核基因又分为以下四种情况: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 染色体上;②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③位于X 、Y 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 染色体的特有区段上;④控制两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一、探究某性状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1、正反交法。
判断某对相对性状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应该做正交实验和反交实验。
(该法必须为纯合子)(1)若正交与反交的结果,子代的性状都与母本一致,说明属于细胞质遗传。
(2)若正交与反交的结果,子代性状表现相同,与母本无关(表现的都是显性性状),说明属于细胞核遗传。
例1、有人发现了一种受细胞质基因控制的大豆芽黄突变体(其幼苗叶片明显黄化,长大后与正常绿色植株无差异)。
请你以该芽黄突变体和正常绿色植株(均为纯合子)为材料,用杂交实验的方法,验证芽黄性状属于细胞质遗传。
(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答案:正交:P 红花♀×白花♂ 反交:P 白花♀×红花♂↓ ↓F1 F1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的性状表现都与母本相同,则该花色的遗传为细胞质遗传。
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的性状表现与母本无关,表现为红花或白花的一种,则该花色的遗传为细胞核遗传2、核移植构建重组细胞法方法:A 细胞核+B 细胞质→重组细胞甲 B 细胞核+A 细胞质→重组细胞乙(1)若重组细胞甲形态发生明显变化而重组细胞乙无变化,则调控基因存在细胞核中。
(2)若重组细胞乙形态发生明显变化而重组细胞甲无变化,则调控基因存在细胞质中。
(3)若重组细胞甲和乙形态均发生明显变化,则调控基因可能同时存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4)若重组细胞甲和乙形态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则调控基因发挥作用需要细胞自身的核质互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