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贝养殖精品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51
贻贝的养殖贻贝属瓣鳃纲、翼形亚纲、贻贝目、贻贝科的贝类,养殖的主要种类有紫贻贝、翡翠贻贝和厚壳贻贝。
鲜活贻贝是大众化的海鲜品,可蒸、煮食之,也可剥壳后和其他青菜混炒,味均鲜美。
贻贝产量大,收获后不易保存,历来将其煮熟后加工成干品――淡菜。
淡菜的营养价值很高,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紫贻贝是出口品种,销往欧洲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地区。
第一节贻贝的生物学一、主要种类的形态(1)贻贝(Mytilus edulis Linnaeus):壳呈楔形,前端尖细,壳顶靠近壳的最前端。
壳长不及壳高的两倍。
壳腹缘直,背缘成弧形,后缘圆而高。
壳皮发达,壳表黑褐色或紫褐色,生长纹细而明显。
(2)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 Linnaeus):贝壳较大,长度约为高度的两倍,壳顶喙状,位于贝壳的最前端。
腹缘直或略弯。
壳顶前端具有隆起肋。
壳表翠绿色,前半部常呈绿褐色。
(3)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 Gould):贝壳大,长为高的两倍,为宽的三倍左右。
壳呈楔形,壳质厚。
壳顶位于壳的最前端,稍向腹面弯曲,常磨损呈白色。
贝壳表面由壳顶向后腹部分极凸,形成隆起面。
左右两壳的腹面部分突出形成一个棱状面。
壳皮后,黑褐色,边缘向内卷曲成一镶边。
壳内面紫褐色或灰白色,具珍珠光泽。
二、贻贝的生态 (一)分布贻贝系冷水种,在我国自然分布于黄、渤海,南移后也可适应东、南海的部分海区。
垂直分布自低潮线下至水深2米处。
翡翠贻贝是暖水种,在我国仅分布于东海南部和南海。
垂直分布于低潮线下1.5―8米的水层。
厚壳贻贝水平分布于日本北海道、朝鲜济州岛及我国的黄海、渤海、东海和台湾等海域。
垂直分布自低潮线下至水深 20米处。
居的习性。
稚贝一般附着在丝状物或丝状藻体上,幼贝和成贝多附在较硬的固体表面,如低潮线以下的岩礁或石砾等。
这种生活方式为半人工采苗和筏式高密度养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1)水温:贻贝的生存温度一2℃~28℃,生长适温5℃一 23℃,最适10℃一20℃。
贻贝养殖◆教学目标1.了解贻贝的经济、药用价值。
2.描述“浮吊”养殖技术要领。
3.尝试浮吊筏架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内容一、外形特征贻贝在中国北方俗称海虹,它的干制品称做淡菜,是驰名中外的海产食品之一。
贻贝是贝类养殖事业中的重要种类,世界许多地区都有养殖,特别是北欧、北美以及澳大利亚等地区养殖贻贝很盛行,生产数量也很大。
中国出产的贻贝有贻贝、厚壳贻贝、翡翠贻贝等好几种。
它们的贝壳都呈三角形,表面有一层黑漆色发亮的外皮。
厚壳贻贝自日本沿海至中国的福建厦门沿岸都有分布,浙江沿岸产量较大。
二、营养成分◆蛋白质53.5%,脂肪6.9%,醣元17.6%,无机盐8.6%,多种维生素等。
◆贻贝营养成分的三个特点:①氨基酸种类多含量高,占干蛋白质的7%;含八种必须氨基酸:色、赖、亮、异亮、缬、苯丙、苏、蛋氨酸。
②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占鲜品的0.92%,主要有二十四碳四烯酸。
③B族维生素丰富,VB2(核黄素)、VB12(钴氨酸)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
◆功用主治:补肝肾,益精血,消瘿瘤。
治虚劳羸瘦,眩晕,盗汗,阳痿,腰痛、崩漏,带下等。
三、贻贝的养殖1.我国主要养殖种类的分布2.贻贝有利于养殖的特性(1)对温度、盐度适应范围广,可塑性大――北苗南移养殖效果好。
(2)耐干露能力强――适合苗种运输。
(3)抗污力强――适应环境能力强。
(4)抗风浪力强――有坚韧的足丝附着。
(5)群聚习性――适合高密度养殖。
(6)生长快、产量高――亩产3000~5000㎏。
(7)繁殖力强――能满足苗种需求。
3.浮吊养殖技术的优点贻贝浮吊式养殖因悬浮在水中,养成器可随涨潮退潮而升降,不受退潮露空的影响,其生长期较长,生长速度也较Array快,清明前后采到的苗,精心养殖到年底就可收获上市。
这种养殖方式,虽然一次性投资费用较高,但具有产量高、易于管理和收获、养殖周期短等特点,因此,很受贻贝养殖户欢迎。
4.浮吊养殖技术的操作要点(1)海区选择:①海水比重:应选择在海水比重为1.010~1.030之间的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