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弯强度第三节规范强度计算公式第四节梁的整体稳定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426.01 KB
- 文档页数:41
钢梁整体稳定性验算步骤1.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4.2.1条,判断是否可不计算梁的整体稳定性。
2. 如需要计算2.1 等截面焊接工字形和轧制H 型钢简支梁xyxy(a)双轴对称焊接工字形截面(b)加强受压翼缘的单轴对称焊接工字形截面y (c)加强受拉翼缘的单轴对称焊接工字形截面y (d)轧制H 型钢截面1)根据表B.1注1,求ξ。
ξl 1——H 型钢或等截面工字形简支梁受压翼缘的自由长度,对跨中无侧向支承点的梁,l 1为其跨度;对跨中有侧向支撑点的梁,l 1为受压翼缘侧向支承点间的距离(梁的支座处视为有侧身支承)。
b 1——截面宽度。
2)根据表B.1,求βb。
3)根据公式B.1-1注,求I1和I2,求αb。
如果αb>0.8,根据表B.1注6,调整βb。
4)根据公式B.1-1注,计算ηb。
5)根据公式B.1-1,计算φb。
6)如果φb>0.6,根据公式B.1-2,采用φ’b代替φb。
7)根据公式4.2.2,验算稳定性。
2.2 轧制普通工字钢简支梁1)根据表B.2选取φb。
2)如果φb>0.6,根据公式B.1-2,采用φ’b代替φb。
3)根据公式4.2.2,验算稳定性。
2.3 轧制槽钢简支梁1)根据公式B.3,计算φb。
2)如果φb>0.6,根据公式B.1-2,采用φ’b代替φb。
3)根据公式4.2.2,验算稳定性。
2.4 双轴对称工字形等截面(含H型钢)悬臂梁1)根据表B.1注1,求ξ。
ξl1——悬臂梁的悬伸长度。
b1——截面宽度。
2)根据表B.4,求βb。
3)根据公式B.1-1,计算φb。
4)如果φb>0.6,根据公式B.1-2,采用φ’b代替φb。
5)根据公式4.2.2,验算稳定性。
2.5 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的近似计算(均匀弯曲,)2.5.1 工字形截面(含H型钢)双轴对称1)根据公式B.5-1,计算φb,当φb>0.6时,不必根据公式B.1-2,采用φ’b 代替φb,当φb>1.0,取φb=1.0。
抗弯强度的计算公式抗弯强度(Bending Strength)是指材料在受弯作用下发生破坏之前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也是衡量材料抵抗弯曲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的重要参数之一、在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中,抗弯强度常常是一个关键的考虑因素。
弹性理论是计算抗弯强度的常用方法之一,它可以应用于弹性材料,如金属、混凝土等。
在弹性理论中,抗弯强度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应用梁理论中的弯曲应力公式得到。
假设梁的跨度为L,弯曲力矩为M。
根据梁理论,梁的弯曲应力σ可以表示为:σ=M/(W*y)其中,W是梁的截面模量(Section Modulus),y是梁截面上任意一点到中性轴的距离。
对于矩形截面梁,截面模量可以由下式计算:W=(b*h^2)/6其中,b是梁的宽度,h是梁的高度。
对于圆形截面梁,截面模量可以由下式计算:W=(π*d^3)/32其中,d是梁的直径。
这些公式可以用于计算梁的抗弯强度。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公式是在假设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服从线弹性的条件下得到的,对于非线性材料(如混凝土)或者具有大变形的材料,这些公式可能不适用。
除了基于弹性理论的计算方法外,还可以根据材料的破裂力学性质来计算抗弯强度。
破裂力学是研究材料在破裂前后力学性质变化的科学,通过分析材料的断裂行为和裂纹扩展来计算材料的抗弯强度。
破裂力学计算抗弯强度的方法有许多,常见的方法包括线弹性断裂力学(Linear Elastic Fracture Mechanics,LEFM)和非线性断裂力学(Nonlinear Fracture Mechanics,NLFM)等。
这些方法是基于裂纹尖端处的应力场和应变场的计算,通过计算裂纹尖端处的应力强度因子(Stress Intensity Factor,SIF)来确定材料的抗弯强度。
总之,计算抗弯强度的公式主要有两类:基于材料的弹性理论和基于材料的破裂力学。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计结构,以满足抗弯强度的要求。
轴抗弯强度计算公式12 则抗弯强度计算公式(一)工字钢抗弯强度计算方法一、梁的静力计算概况1、单跨梁形式: 简支梁2、荷载受力形式: 简支梁中间受集中载荷3、计算模型基本参数: 长L =6 M4、集中力: 标准值Pk=Pg+Pq =40+40=80 KN设计值Pd=Pg*丫G+Pq*丫Q =40*1.2+40*1.4=104 KN工字钢抗弯强度计算方法二、选择受荷截面11 、截面类型: 工字钢:I40c2、截面特性: Ix= 23850cm4 Wx= 1190cm3 Sx= 711.2cm3G= 80.1kg/m翼缘厚度tf= 16.5mm 腹板厚度tw= 14.5mm 工字钢抗弯强度计算方法三、相关参数1 、材质:Q2352、x轴塑性发展系数丫x:1.053、梁的挠度控制〔v〕:L/250 工字钢抗弯强度计算方法四、内力计算结果1、支座反力RA = RB =52 KN2、支座反力RB = Pd / 2 =52 KN3、最大弯矩Mmax = Pd * L / 4 =156 KN.M 工字钢抗弯强度计算方法五、强度及刚度验算结果21、弯曲正应力Z max = Mmax / ( 丫x * Wx),124.85 N/mm22、A处剪应力n A = RA * Sx / (Ix * tw),10.69 N/mm23、B处剪应力n B = RB * Sx / (lx * tw),10.69 N/ 毫米为单位,直接把数值代入上述公式,得出即为每米方管的重量,以克为单位。
如30x30x2.5 毫米的方管,按上述公式即可算出其每米重量为:4x2.5x(30-2.5)x7.85=275x7.85=2158.75 克,即约2.16 公斤矩管抗弯强度计算公式1 、先计算截面模量WX=(a四次方-b四次方)/6a2、再根据所选材料的强度,计算所能承受的弯矩3、与梁上载荷所形成的弯矩比对,看看是否在安全范围内参见《机械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12月版第一卷第1-59 页玻璃的抗弯强度计算公式锦泰特种玻璃生产的玻璃的抗弯强度一般在60~220Mpa之间,玻璃样品的形式和表面状态对测试的结果影响较大,3通常采用万能压力测试仪测试。
5.4 梁的整体稳定5.4.1 梁的整体失稳现象梁主要是用于承受弯距,为了提高梁的抗弯强度,节省钢材,梁的截面一般做成高而窄的形式。
如图5.18所示的工字形截面梁,荷载作用在其最大刚度平面内,当荷载较小时,梁的弯曲平衡状态是稳定的。
虽然外界各种因素会使梁产生微小的侧向弯曲和扭转变形,但外界影响消失后,梁仍能恢复原来的弯曲平衡状态。
然而,当荷载增大到某一数值后,梁在弯矩作用平面内弯曲的同时,将突然发生侧向的弯曲和扭转变形,并丧失继续承载的能力,这种现象称为梁的整体失稳或弯扭屈曲。
梁维持其稳定平衡状态所承担的最大荷载或最大弯矩,称为临界荷载或临界弯矩。
图5.18 梁的整体失稳横向荷载的临界值和它沿梁高的作用位置有关。
当荷载作用在上翼缘时,如图5-19(a)所示,在梁产生微小侧向位移和扭转的情况下,荷载F将产生绕剪力中心的附加扭矩Fe,它将对梁侧向弯曲和扭转起促进作用,会加速梁丧失整体稳定。
但当荷载F作用在梁的下翼缘时,如图5-19(b)所示,它将产生反方向的附加扭矩Fe,有利于阻止梁的侧向弯曲扭转,延缓梁丧失整体稳定。
因此,后者的临界荷载(或临界弯矩)将高于前者。
图5.19 荷载位置对整体失稳的影响5.4.2 梁的临界荷载图5-12(a)所示为一两端简支双轴对称工字形截面纯弯曲梁,梁两端均受弯矩M作用,弯矩沿梁长均分布。
这里所指的“简支”符合夹支条件,即支座处截面可自由翘曲,能绕x轴和y轴转动,但不能绕z轴转动,也不能侧向移第动。
图5-12 梁的侧向弯扭屈曲设固定坐标为x、y、z,弯矩M达到一定数值屈曲变形后,相应的移动坐标为'x、'y、'z,截面形心在x、y轴方向的位移u、v,截面扭转角为 。
在图5-12(b)和图5-12(d)中,弯矩用双箭头向量表示,其方向按向量的右手规则确定。
梁在最大刚度平面内(z y ''平面)发生弯曲(图5-12(c )),平衡方程M dzvd EI =-22x (5-20)梁在z x ''平面内发生侧向弯曲(图5-12(d )),平衡方程ϕM dzud EI =-22y (5-21)式中:y x I I ,——梁对x 轴和y 轴的毛截面惯性矩。
材料抗弯强度计算公式
材料的抗弯强度,英文为Flexural Strength或Bend Strength,与试件受力情况、截面形状及支撑条件有关。
抗弯强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三点弯曲:σ = (3FL) / (2wd^2)
•四点弯曲:σ = (FL) / (wd^2)
其中:
•σ 代表材料强度,单位为Pa或者N/m^2。
• F 代表施加的最大力。
•L 代表样品的长度。
•w 代表样品的宽度。
• d 代表样品的深度。
请注意,上述公式仅供参考,具体的计算公式可能会因材料类型、试验条件和加载方式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抗弯强度计算时,建议参考相关标准或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取准确的计算方法。
抗弯强度计算公式
抗弯强度是指材料在抗弯荷载作用下,其承受的临界力,也称为弯曲强度。
它是指材料在抗弯荷载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弯曲应力。
它是材料强度的重要指标,是材料强度质量的重要参数。
抗弯强度计算公式可以分为抗弯强度计算公式和抗弯强度计算方法。
首先,根据材料的物理特性,把材料的抗弯强度表示为抗弯强度计算公式,以计算出材料的抗弯强度。
其次,根据材料的抗弯强度计算公式,采用材料的抗弯试验,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步骤,计算出材料的抗弯强度。
抗弯强度计算公式的具体表示及计算方法取决于材料的特性,抗弯强度计算公式一般可以表示为:σ = F/A,其中,σ为抗弯强度,F 为抗弯荷载,A为断面积。
抗弯强度计算方法一般可以采用材料的抗弯试验,抗弯试验是以抗弯荷载作用下,对样品进行抗弯实验,观察其受力状态及失效位置,以求得样品抗弯强度的实验方法。
抗弯强度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是材料强度质量的重要参数,为材料应用和开发提供了重要准则,有助于更好地研究和利用材料。
同时,也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材料的物理特性,更好地利用材料。
抗弯强度公式
抗弯强度,又称弯曲强度,是指固定端条件下,夹具纵横对称载荷作用时的材
料的抗弯强度,也就是材料的抗弯抗能力。
在建筑领域,抗弯强度一般指结构构件物理力学性能指标,主要用于验证构件在设计施工使用中能够承受多大载荷。
抗弯强度公式一般可以表示为弯矩与断面应力的函数关系,即M = a·sigma b,其中,M表示抗弯强度中的弯矩值,sigma表示抗弯强度中的应力值,a和b是
系数,其中a表示弯矩与应力的比值,b表示抗弯强度的指数。
在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施工中,抗弯强度的检验一般需要掌握其相关的计算公式。
根据抗弯强度的计算公式,可以计算构件的最大抗弯应力以及构件的抗拉应力。
此外,在设计建筑结构时,当结构的荷载比较大时,需要验算构件抗弯强度是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抗弯强度公式在建筑结构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检验建筑承重结构
构件的抗弯能力,有利于提高建筑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建筑结构构件的机械性能可靠,保障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
而每种材料的抗弯强度公式也不尽相同,当结构的荷载大于抗弯构件的设计承载力时,有可能造成结构抗弯强度不足,这里开展严格的抗弯强度计算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