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区位经济布局及未来发展PPT
- 格式:ppt
- 大小:2.66 MB
- 文档页数:14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规划背景为适应杭州市改革开放和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整合新市区空间布局,在1983年国务院批准的《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年)》和《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补充(1985-2000年)》以及《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的基础上,根据市区行政区划的变动,编制本次城市总体规划。
规划期限分为近期(2001-2005)、中期(2006-2010)、远期(2011-2020)、远景(至2050年左右)。
2.城市性质新一轮总体规划把杭州城市性质定位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的重要中心城市和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3.城市规模2000年全市总人口现状为389.76万(城市人口253.72万)。
预计近期(2005年)全市总人口达到430万(城市人口313万),远期2020年全市总人口达到530万(城市人口445万)。
根据国际特大城市的发展经验,此后人口规模将稳定在500多万。
近期(2005年)市区城市用地规模为290.38 km2,远期(2020年)市区城市用地规模为452.99 km2。
4.城市布局结构新一轮总体规划提出"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发展战略,提出"南拓,北调,东扩,西优"的发展方向,并明确了"东动,西静,南新,北秀,中兴"的发展格局,将城市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
采用点轴结合的拓展方式,组团之间保留必要的绿色生态开敞空间,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的开放式空间结构。
4.1一个主城主城由上、下城区和西湖、拱墅、江干五个城区组成,是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教、信息、文化中心和旅游中心。
贯彻"控制、疏散、重构"方针,保证城市中心功能的发挥,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和西湖风景名胜区;控制规模,疏解工业和居住用地,降低老城区人口密度,增加城市公共绿地面积,提高环境质量;调整用地结构,增加综合服务类用地和就业岗位,重点发展以旅游服务、商贸、金融、会展、信息咨询为主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新型都市工业,提高城市品质,增强城市活力,促进城市繁荣。
杭州行政区现状及未来城市发展介绍一、杭州行政概况:(1)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杭州市域行政管辖范围,包括杭州市区和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和临安市,总面积1659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89万。
下图是各区(县市)GDP 产值。
表1.杭州各行政区、县GDP 值(2)杭州市区规划范围杭州市区总面积4876平方千米。
包括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滨江、萧山、余杭、富阳等九区。
上城区:上城区乃是皇家血统市中心,山水江湖聚一身。
吴山广场,老城战火车站,河坊街,地铁1号线,这里是杭州的老城区,哪怕再多日新月异的变化,这里也依旧可以寻味老杭州曾经的模样,这里是最具杭州味的地方。
下城区:下城区,拥有CBD典范,洋气又时尚。
各种高端写字楼扎堆,还有女人最爱的武林女装一条街,老牌的武林广场商圈也在此,下城人出门购物、买衣服根本不用愁。
西湖区:杭州以什么闻名?自然是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湖,西湖区可不只有西湖,太子湾,西溪湿地,灵隐寺都在这儿。
这里三面云山一面城,美食教育唯西湖尊。
西湖区还隐藏着盛产学霸的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溪校区,玉泉校区,之江校区)。
拱墅区: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拥有杭城最美的夜景,乘一叶扁舟在运河上,你可以看到不一样的杭州。
而沿岸留下了许多历史古迹和灿烂的文化遗产,比如这些最具文化底蕴和创意的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江干区:江干就是杭州未来的新城市中心,江干地大物博,如今已有便捷的地铁穿过,崛起的钱江新城,为江干带来无限商机,充满青春朝气的下沙大学城则让江干区变得生机勃勃。
滨江区:高科技、大公司,全部都是走在时代前沿的高精尖企业,各种高薪职位,各种优良办公环境,滨江汇聚了浙江乃至全国各地的脑力IT精英。
萧山区:财富的榜首,江东萧山。
天然的矿产资源让萧山一开始就走在前列,传统的杭钢,吉利等汽车企业皆坐落于此。
加上湘湖,杭州乐园的兴起,更是带动了萧山旅游的不断发展;物产丰富让萧山美食更加为人所知,妥妥的GDP第一啊!余杭区:余杭素称“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花果之地,文化之邦”之称,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古镇,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现存各类历史文化遗存百余处,其中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点)18处。
一主三幅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1、城市规模(1)人口规模:市区常住人口现状530万人,近期和远期分别控制在570万人和650万人;市区户籍人口现状409.52万人,近期和远期分别控制在450万人和530万人;市区城市人口现状313万人,近期和远期分别控制在362万人和445万人,其中中心城区现状293万人,近期和远期分别控制在336万人和405万人。
(2)用地规模:中心城区现状256.53平方千米,近期和远期分别控制在305平方千米和370平方千米以内;六大组团近期和远期分别控制在22.98平方千米和30.98平方千米以内。
2、城市布局结构(1)城市发展方向: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实施“南拓、北调、东扩、西优”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形成“东动、西静、南新、北秀、中兴”的格局。
(2)城市布局形态: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
采用点轴结合的拓展方式,组团之间保留必要的绿色生态开敞空间,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
(3)组团职能与用地功能组织●中心城区:即一主三副,由主城、江南城、临平城和下沙城组成。
承担生活居住、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旅游服务、科技教育、文化娱乐、都市型和高新技术产业功能。
逐步形成体现杭州城市形象的主体区域。
①主城:由上城区、下城区、西湖区、拱墅区及江干区西部组成,是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教、信息、文化中心和旅游中心。
中部、南部为商贸、居住生活区,北部以工业、仓储物流区为主,东部为交通、市政设施区,西部为教育科研、居住区。
湖滨地区为旅游商业区,江滨地区为城市新中心(商务中心)。
规划城市人口18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67平方千米。
②江南城:由滨江区、萧山城区和江南临江地区组成,是以高科技工业园区为骨干,产、学、研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科技城和城市远景商务中心。
沿江地区为居住生活区、公建区和远景城市商务中心,南部为商贸、居住生活区,东、西部为工业区和文教科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