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一轮复习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986.00 KB
- 文档页数:58
第四部分生活与哲学专题十三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考纲解读分析解读:1.命题规律近5年高考,本专题涉及的试题较少,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及其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等上。
试题形式主要是选择题。
命题形式,一是以古今中外名人名言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等相关知识的判断;二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相关知识的理解。
2.备考指南(1)注意掌握以下重点知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与时代精神,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等。
(2)注意关注以下社会热点:我国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政策和措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等。
(3)注意关注以下题型:以古代名人名言和现实热点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哲学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等知识进行理解的选择题。
命题探究五年高考考点一哲学是什么1.(2017江苏单科,24,2分)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结构中,人们重视家庭的团聚、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和谐。
受其影响,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浓厚的“尚圆”思维,讲究圆满、圆融、圆通,花好月圆、团团圆圆等也成为普通中国人的美好追求。
由此可见( )①传统文化对社会变革有深刻影响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③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改造世界④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C2.(2015山东文综,34,4分)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 )A.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C.先知后行重在知D.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答案 B3.(2013福建文综,35,4分)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