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机场AOC建设方案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78.38 KB
- 文档页数:9
虹桥时候有规划的虹桥机场运行管理中心规划方案研究虹桥机场运行管理中心规划方案研究机场运行管理中心规划方案刘武君张海英张胜上海机场建设指挥部摘要: 本文根据虹桥机场扩建工程对其运营管理模式的影响,分析了浦东机场的运管模式,结合虹桥机场的特点,提出了虹桥机场三个运行管理中心的功能和相关支撑系统建设的规划。
关键词: 机场管理运管中心 AOC TOC OMC一、前言虹桥机场西扩建工程将对现有的运行管理模式提出新的挑战。
根据“集中指挥、分区管理、专业支撑”规划理念,结合浦东机场运行管理中心建设的实践,以及虹桥机场建设和管理的实际需求,提出以机场运行中心(AOC,Airport 、航站楼运行中心(TOC,Terminal Operation Center)、外场运行 Operation Center)中心(OMC,Outside Management Center)为分区管理核心;安防、信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运营管理模式,在为运营管理部门提供运营准备支持的同时,也为航站楼土建和系统设备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依据。
二、虹桥机场扩建对运行管理模式的影响根据虹桥机场扩建工程总体规划修编,虹桥机场将在现有跑道西侧规划 1 条近距离平行跑道,并在机场飞行区的西侧新建西航站。
同时提出新建西航站楼与未来西侧综合交通枢纽的各种交通方式进行直接连接,从而形成一个真正的多式联运的综合交通枢纽。
因此,扩建完成后虹桥机场的运行管理模式将面临以下新的挑战:1. 2. 多跑道,将增加飞行区管理和协调的难度;多航站楼,东楼(A/B)与西楼的楼内资源管理协调以及设备设施的管理的界面将会增多; 3. 多机场,磁悬浮的建设以及两场信息系统的整合将提高一市两场的综合实力,也增大了两场之间的协调; 4. 多交通方式: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将使得机场成为整个枢纽运作体系中的一员,机场需要以统一的界面与枢纽指挥体系进行协调。
5. 虹桥机场本次扩建为终端规模,要求我们比较精确地设定规模和标准。
虹桥机场运行管理中心规划方案研究刘武君张海英张胜上海机场建设指挥部摘要: 本文根据虹桥机场扩建工程对其运营管理模式的影响,分析了浦东机场的运管模式,结合虹桥机场的特点,提出了虹桥机场三个运行管理中心的功能和相关支撑系统建设的规划。
关键词:机场管理运管中心 AOC TOC OMC一、前言虹桥机场西扩建工程将对现有的运行管理模式提出新的挑战。
根据“集中指挥、分区管理、专业支撑”规划理念,结合浦东机场运行管理中心建设的实践,以及虹桥机场建设和管理的实际需求,提出以机场运行中心(AOC,Airport Operation Center)、航站楼运行中心(TOC,Terminal Operation Center)、外场运行中心(OMC,Outside Management Center)为分区管理核心;安防、信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运营管理模式,在为运营管理部门提供运营准备支持的同时,也为航站楼土建和系统设备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依据。
二、虹桥机场扩建对运行管理模式的影响根据虹桥机场扩建工程总体规划修编,虹桥机场将在现有跑道西侧规划1条近距离平行跑道,并在机场飞行区的西侧新建西航站。
同时提出新建西航站楼与未来西侧综合交通枢纽的各种交通方式进行直接连接,从而形成一个真正的多式联运的综合交通枢纽。
因此,扩建完成后虹桥机场的运行管理模式将面临以下新的挑战:1.多跑道,将增加飞行区管理和协调的难度;2.多航站楼,东楼(A/B)与西楼的楼内资源管理协调以及设备设施的管理的界面将会增多;3.多机场,磁悬浮的建设以及两场信息系统的整合将提高一市两场的综合实力,也增大了两场之间的协调;4.多交通方式: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将使得机场成为整个枢纽运作体系中的一员,机场需要以统一的界面与枢纽指挥体系进行协调。
5.虹桥机场本次扩建为终端规模,要求我们比较精确地设定规模和标准.三、虹桥机场运行管理中心建设的特点:3.1浦东机场运管中心的部署根据“东西相对独立,南北一体”的整体运作模式,浦东机场引入了机场运行中心(AOC)和航站楼运行中心(TOC)的建设理念,并逐步完善成了五个中心的运行格局。
机场建筑规划方案引言随着航空业的蓬勃发展,机场作为连接城市和世界的重要枢纽,其建筑规划对于舒适的乘客体验和高效的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机场建筑规划的重要性,并提出一套全面的机场建筑规划方案。
背景机场建筑规划是指对机场的建筑布局、功能分区和空间设计进行规划的过程。
一个合理的机场建筑规划方案可以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提高运行效率,并为乘客提供舒适便捷的旅行体验。
设计原则机场建筑规划方案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空间布局合理机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因此其空间布局应该紧凑而合理。
乘客在机场内需要进行登机、安检、候机等行程,因此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距离和布局都应考虑到乘客的便利性。
2. 充分利用空间资源机场的土地资源宝贵,因此规划方案应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
例如,可以采用智能停车系统,利用地下空间进行停车,同时增加机场设施或服务用地。
3. 绿色环保机场建筑规划方案应注重环境保护,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和设施,减少能耗和环境污染。
例如,可以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和节能设备,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4. 安全可靠机场是一个人员、货物和设备流动性极高的场所,安全可靠是建筑规划的首要考虑因素。
例如,可以采用划定合理的安全通道和灭火设备,并设置安保人员和视频监控系统,以确保机场的安全运行。
功能分区机场建筑规划方案应根据不同功能的需求,进行合理的分区划分。
以下是建议的功能分区划分:1. 候机区域候机区域是乘客在机场内等待登机的场所。
建议将候机区域划分为不同的航空公司区域,同时设立舒适的座椅和休息区,为乘客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
2. 安检区域安检区域是乘客进入候机区域之前必须经过的检查环节。
建议将安检区域设置在候机区域入口处,便于乘客的进出和航空公司的安排。
3. 登机区域登机区域是乘客上机登机的场所。
建议将登机区域设置在候机区域的一侧,方便乘客从候机区域直接进入登机区域。
4. 行李传送区域行李传送区域是乘客行李的传送和存放场所。
建议将行李传送区域设在登机区域旁边,以便乘客拿取行李后直接离开机场。
虹桥机场AOC/OMC建设方案分析及介绍一、原则及指导思想●以浦东机场现有运行管理模式为基础,结合虹桥机场建设和管理的实际需求●“集中指挥、分区管理,专业支撑”的规划理念二、浦东现有管理模式介绍(一)建设过程回顾科学的建设顺序,应该为模式确立先行,建设配套跟进的做法。
但是无论在浦东还是在虹桥建设中,都面临建设任务工期紧的问题,同时上海机场在现代企业建设的过程中,正处在运行和管理体制变革期,上海机场战略规划和模式定位有待于进一步分解为各项执行步骤,为了有效解决建设和模式的以上矛盾问题。
在浦东机场运行指挥平台的建设过程中,采取了规划建设和模式研究同步开展的形式,使建设方向能够满足逐渐清晰的管理模式的需求。
项目组由原来的指挥部扩大到了集团和运行管理单位共同参与研究的规模。
后阶段以运行管理单位为主体,进行研究并做开办准备。
(二)最终模式和方案介绍1.设计理念⏹为保证运行安全、高效和优质的服务,要求集中监控运行,统一协调管理。
⏹为保证集中监控、协调管理的有效性,降低复杂度,按地域、专业进行划分,形成AOC(飞行区运行指挥中心)/TOC(航站区运行指挥中心)/TIC(交通信息中心)/UMC(市政管理中心)/PCC(公安指挥中心)五个运行中心。
⏹为保证五个中心的协调运行,根据五个中心的功能,管理范围、专业进行功能定位,从而形成覆盖浦东机场所有生产运行保障的体系。
⏹核心模式是:“集中指挥+分级管理”。
集中指挥体现在由AOC统一管理整个机场关键性的业务,负责各中心之间的协调、应急事件的统一指挥;各中心指挥所属区域的日常运行、服务与安全。
分级管理体现在AOC、各中心及各中心指挥体系下各部门的管理与运作。
2.功能定位(1)AOC(Airport Operation Center)根据五个中心的基本功能划分和定位,AOC单体的主要功能又分解为:营运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浦东机场信息中心和上海机场呼叫中心(未来的客服中心)四个核心功能。
《新建机场航站楼施工方案(设施布局与旅客服务)》一、项目背景随着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旅客流量需求,提高地区的航空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决定新建一座现代化的机场航站楼。
该航站楼将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建筑技术,致力于为旅客提供高效、舒适、便捷的出行体验。
本项目位于[具体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具体面积]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具体建筑面积]平方米。
航站楼设计为多层结构,包括出发大厅、到达大厅、候机区、登机口、行李提取区等主要功能区域。
同时,还将配备商业设施、餐饮服务、贵宾休息室等配套设施,以满足旅客的多样化需求。
二、施工步骤1. 场地平整与基础施工- 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和平整,确保场地符合施工要求。
- 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基础放线,采用机械开挖和人工清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基础土方开挖。
- 进行基础垫层施工,铺设钢筋网,浇筑混凝土基础。
2. 主体结构施工- 采用框架结构体系,进行柱、梁、板的钢筋绑扎和模板安装。
- 浇筑混凝土,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
- 按照施工进度逐步进行主体结构的分层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3. 屋面及外墙施工- 屋面施工采用防水卷材和保温材料,确保屋面的防水性能和保温效果。
- 外墙采用玻璃幕墙和铝板幕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幕墙的安装和密封处理。
4. 内部装修施工- 进行室内墙面、地面和天花板的装修施工,选择环保、耐用的装修材料。
- 安装照明、通风、空调等设备,确保室内环境舒适。
- 进行商业设施、餐饮服务、贵宾休息室等配套设施的装修施工。
5. 设施安装与调试- 安装行李输送系统、登机桥、电梯、自动扶梯等设施,进行调试和试运行。
- 安装消防系统、安防系统、广播系统等设备,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6. 竣工验收- 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规范。
- 整理工程资料,提交竣工验收报告。
三、材料清单1. 建筑材料- 钢筋:[具体规格和数量]- 混凝土:[具体强度等级和数量]- 砖块:[具体规格和数量]- 玻璃:[具体规格和数量]- 铝板:[具体规格和数量]- 防水材料:[具体规格和数量]- 保温材料:[具体规格和数量]2. 装修材料- 墙面涂料:[具体品牌和数量]- 地面瓷砖:[具体品牌和数量]- 天花板板材:[具体品牌和数量]- 照明灯具:[具体品牌和数量]- 通风设备:[具体品牌和数量]- 空调设备:[具体品牌和数量]3. 设施设备- 行李输送系统:[具体品牌和型号]- 登机桥:[具体品牌和型号]- 电梯:[具体品牌和型号]- 自动扶梯:[具体品牌和型号]- 消防系统:[具体品牌和型号]- 安防系统:[具体品牌和型号]- 广播系统:[具体品牌和型号]四、时间安排1. 场地平整与基础施工:[具体时间区间 1]2. 主体结构施工:[具体时间区间 2]3. 屋面及外墙施工:[具体时间区间 3]4. 内部装修施工:[具体时间区间 4]5. 设施安装与调试:[具体时间区间 5]6. 竣工验收:[具体时间区间 6]五、质量控制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制定质量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质量职责。
XX虹桥国际机场H4道口(A滑东段)大修与H4联络道(A滑)增设增补面工程不停航施工组织管理方案目录一、编制目的与依据1二、不停航施工管理机构及职责11、不停航施工领导小组职责22、不停航施工工作小组职责33、公司各相关部室职责34、施工单位职责55、监理单位职责5三、项目概况71、项目内容72、总体安排83、施工时间及计划工期12四、施工现场平面布置121、施工区域警戒线122、施工通道设置143、施工车辆和人员通行路线154、材料堆放位置185、施工机具停(摆)放位置206、消防器材217、人员及机械集结、等待区218、施工照明229、排水2210、临时目视助航设施23五、影响航空器起降、滑行和停放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23六、影响跑道和滑行道标志和灯光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27七、需要跑道入口内移,对道面标志、助航灯光的调整说明29八、对跑道端安全区、无障碍物区和其他净空限制面的保护措施29九、影响机场导航设施正常工作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29十、对施工人员和车辆进出飞行区出入口的控制措施和对车辆灯光和标识的要求291、进场人员管理292、车辆运行管理303、机械设备管理31十一、防止无关人员和动物进入飞行区的措施32十二、防止外来物污染道面的措施32十三、对沟渠和坑洞的覆盖要求32十四、对施工中的漂浮物、灰尘、施工噪音和其它污染的控制措施33十五、对无线电通信的要求34十六、需要供水管线或消防栓,或消防救援通道发生改变或被堵塞时,通知航空器救援和消防人员的程序和补救措施34十七、开挖施工时对电缆、输油管道、给排水管线和其它地下设施位置的确定和保护程序35十八、施工安全协调会议的制度,所有施工安全相关方的代表XX和联系361、运行指挥中心362、施工前例会制度363、所有施工安全相关方代表人XX和联系37十九、对施工人员和车辆驾驶员的培训371、施工前培训及考核372、施工过程中的培训383、资料管理38二十、航行通告的发布程序和要求381、发布程序382、发布要求38XX虹桥国际机场H4道口(A滑东段)大修和H4联络道(A滑)增设增补面工程不停航施工组织管理方案一、编制目的与依据由于H4道口(A滑东段)是A滑和H4联络道进入东区机坪的最重要道口,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
机场打造地标建筑方案机场打造地标建筑方案背景介绍:随着全球航空业的迅猛发展,机场作为城市门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传统机场多数以航站楼为主,功能单一,缺乏独特性和吸引力。
因此,为了提升机场形象、塑造城市形象和吸引游客,打造一个具有地标性的建筑成为了机场建设的新趋势。
方案设计:一、独特性和创新性地标建筑是指那些独一无二、标志性和具有辨识度的建筑物。
在机场场地设计中,应注重独特性和创新性,打造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标建筑。
可以通过建筑形状、外立面设计、色彩搭配等方式,突显机场建筑的独特性。
二、文化元素的融入在地标建筑设计中,应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以展示城市的独特魅力。
可以通过民族风格的建筑元素、当地特色的装饰和艺术品等方式,打造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标建筑。
例如,在云南机场可以采用云南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展示丰富多样的族群文化。
三、功能的多样化传统机场以航站楼为核心,功能单一。
而在地标建筑设计中,应考虑到机场的多功能需求。
可以将商业区、文化展示区、休闲区等有机地融入到地标建筑中,为乘客提供更多的选择。
同时,可在地标建筑周围规划绿地和公共空间,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设施,增加旅客的乘机体验。
四、环境友好的设计地标建筑在设计中应注重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
可以采用节能材料、智能化系统和绿色建筑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可在建筑周围规划生态景观和花园,增加机场的绿化面积,改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五、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地标建筑设计中,可以应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旅客的体验和参与感。
例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旅客可以在地标建筑中体验不同城市的文化和风情,增加旅途的趣味性。
六、安全性和舒适性地标建筑在设计中应注重安全性和舒适性。
可以合理规划出入口和应急通道,确保乘客的安全。
同时,可在地标建筑内设置舒适的休息区、便利设施和多样化的服务,提高旅客的舒适度。
空管运行管理与控制系统(AOC)AOC的出现,不仅帮助航空公司实现了“合署办公”,而且使得“坐地巡天”变成了现实。
“集中控制、科学分析”的结果是航空公司的成本大大下降。
编者按:AOC的出现,不仅帮助航空公司实现了“合署办公”,而且使得“坐地巡天”变成了现实。
“集中控制、科学分析”的结果是航空公司的成本大大下降。
9月20日,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航”)运行控制中心正式启动运行。
这个设在上海虹桥机场的大型运行控制中心(AirplaneOperatingControl,AOC)将帮助东航提高航班准点率,提高飞行的安全性并且帮助设计合理航线以节省飞行时间和成本。
在今年夏天民航服务纠纷不断升级的情况下,AOC系统的建成将有力提高东航的飞行质量和旅客服务水平。
更为重要的是,AOC系统实现了东航内部的信息整合,有力支持了东航内部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的变革。
合署办公以前,由于航空公司的各分、子公司各自调度指挥自己的运力,系统资源不能共享,造成了设备、系统的重复建设。
AOC系统的出现,实现了航空公司的资源整合,使“合署办公”的集中管理模式成为可能。
以东航为例,通过AOC系统,东航把各分子公司、各类业务信息都集中到AOC系统,以此实现对航班的统一调度指挥和集中管理。
在公司新落成的运行控制中心,宽敞的控制大厅正中悬挂着四块巨大的显示屏,可以根据需要显示航路气象、飞机位置、通知通告等信息。
现场共有44个席位,80余台液晶显示屏,紧张忙碌的局面颇有几分证券交易大厅的感觉。
控制大厅内包括飞行签派、机务维修、地面保障、机组调配、载重平衡、食品配餐、物流运送等部门都派有人员办公,东航的11个分子公司也在这里设有席位,这样的“合署办公”打破了过去各自为政的局面。
由于AOC系统的实施,这个运行控制中心也成为了东航的“神经枢纽”,实现了公司对全部航班运营进行控制、调度和指挥的集中管理。
AOC系统还带来了技术和航班运营业务的共同改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合署办公”的效率。
虹桥机场AOC/OMC建设方案分析及介绍一、原则及指导思想●以浦东机场现有运行管理模式为基础,结合虹桥机场建设和管理的实际需求●“集中指挥、分区管理,专业支撑”的规划理念二、浦东现有管理模式介绍(一)建设过程回顾科学的建设顺序,应该为模式确立先行,建设配套跟进的做法。
但是无论在浦东还是在虹桥建设中,都面临建设任务工期紧的问题,同时上海机场在现代企业建设的过程中,正处在运行和管理体制变革期,上海机场战略规划和模式定位有待于进一步分解为各项执行步骤,为了有效解决建设和模式的以上矛盾问题。
在浦东机场运行指挥平台的建设过程中,采取了规划建设和模式研究同步开展的形式,使建设方向能够满足逐渐清晰的管理模式的需求。
项目组由原来的指挥部扩大到了集团和运行管理单位共同参与研究的规模。
后阶段以运行管理单位为主体,进行研究并做开办准备。
(二)最终模式和方案介绍1.设计理念⏹为保证运行安全、高效和优质的服务,要求集中监控运行,统一协调管理。
⏹为保证集中监控、协调管理的有效性,降低复杂度,按地域、专业进行划分,形成AOC(飞行区运行指挥中心)/TOC(航站区运行指挥中心)/TIC(交通信息中心)/UMC(市政管理中心)/PCC(公安指挥中心)五个运行中心。
⏹为保证五个中心的协调运行,根据五个中心的功能,管理范围、专业进行功能定位,从而形成覆盖浦东机场所有生产运行保障的体系。
⏹核心模式是:“集中指挥+分级管理”。
集中指挥体现在由AOC统一管理整个机场关键性的业务,负责各中心之间的协调、应急事件的统一指挥;各中心指挥所属区域的日常运行、服务与安全。
分级管理体现在AOC、各中心及各中心指挥体系下各部门的管理与运作。
2.功能定位(1)AOC(Airport Operation Center)根据五个中心的基本功能划分和定位,AOC单体的主要功能又分解为:营运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浦东机场信息中心和上海机场呼叫中心(未来的客服中心)四个核心功能。
图2:AOC大体四个功能定位图营运指挥中心的功能定位设计主要为所辖范围内(飞行区)资源分配管理和飞行区秩序管理和飞行区保障生产业务的常态管理,并承担对基地航空公司、空管等的对外沟通协调,以及对五个中心之间在业务和资源管理界面上出现业务链断裂或者不清(或者管理范围不明确)的状况的指挥协调。
一旦在出现大范围或者影响重大的安全生产事故,则AOC启动应急指挥程序,进入非常态的应急指挥管理状态,进行全范围的指挥调度协调,因此应急指挥中心在功能设计上,必须考虑常态和非常态(战时状态)两种应用情景。
信息中心,集中了浦东机场生产运行的主要IT信息系统,如集成、离港等,这些系统的设计服务范围涵盖一期和二期以及未来的扩建工程,信息中心的设计思想主要是考虑采用安全可靠的机房建设理念,一体化集约建设,集中资源、集中管理,同时,该工程独立于航站区工程,主要是考虑工程进度上可以提前完成实验室的系统测试和培训工作。
呼叫中心本身的设计理念是定位于上海机场的服务门户,可通过电话、传真、邮件、网页等综合受理查询、订票等个性经营服务、投诉等业务,在选址上的设计考虑主要是在节省候机楼经营资源的情况下,就近选择AOC信息中心的技术后台位置。
AOC机场运行指挥平台是一个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设施,整合指挥业务流程,来达到高效日常运作和快速处理各种应急事件的一个集中平台。
为了建设枢纽机场,配套的指挥平台必须“面向未来”,其先进性应与国际水平的机场运行中心相配套。
应完全立足于浦东国际机场生产运营管理、系统安全保障和旅客信息服务,建设好的指挥控制中心和机房总体上要求具有完善的系统功能、科学的结构设计,合理的工作单元组合,恰当的操作界面安排,美观协调的环境设计及色调配置,为计算机系统设备及指挥、IT等工作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相应的配套工程应提供包括能源、环境、安全、可靠、监控、指挥和自动化等方面的使用环境,并提供可扩展的条件。
各系统建设的投资原则应满足高性价比和合理投资的前提下,在功能和性能上应满足实用性、经济性、安全性、先进性、可靠性、布局合理性、美观性、舒适性、灵活性与可扩展性、可管理性、标准化和环保型等要求。
(2)TOC (Terminal Operation Center)航站楼运行管理中心TOC是航站楼运行管理的核心机构,集中管理航站楼的各类业务,提高响应能力、运行效率及服务质量,在各管理职能之间及时沟通,信息共享。
作为整个机场运行管理的关键管理单元从属于机场管理中心(AOC)的统一调度和指挥。
特别是当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
TOC主要负责管辖范围内航站楼的日常生产运行、服务质量监督、安全防范以及所有楼内系统、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维护和火灾的防范等。
主要职责包括:●设备设施运行管理●机场候机楼航班信息发布管理●值机柜台、行李分拣及到达转盘资源分配及管理;●航站楼空防及安全管理●服务质量监督管理●根据应急预案规定,完成候机楼突发事件的处理TOC按其功能分为两大部分:核心操作管理区和机房及系统维护管理区。
1.核心操作管理区核心操作管理区由四大区域(协调管理区、航班运行区、设备设施监管区和安全监管区)、两个操作用房(广播操作室和服务报修接听室)及辅助管理用房(总经理室、会议室、打印资料室、吸烟室和休息室等)组成。
其中四大区域承担航站楼主要的管理运行职能:(1)航站楼协调指挥区:作为航站楼生产调度的指挥核心,总体协调航站楼内各部分的的生产运作及指挥调度,并负责与AOC及其他中心协调处理各项重大事件,负责候机楼内的航空公司与旅客服务、协调、监督等。
(2)航班运行区:包括系统操作,如航班信息显示管理、航站楼内资源的分配(包括值机柜台、行李装箱转盘、行李提取转盘/出口)、广播服务、航空业务统计管理等。
(3)安全监控区:负责候机楼内安全监控与管理,包括:●生产安全监督●空防安全监控管理●出入权限管理●消防报警管理(4)设备监控区:负责候机楼内设备的监控与管理,包括电梯、楼宇自控、登机桥等。
2.机房及系统维护管理区机房及系统维护管理区主要为候机楼各系统维护及保障区域,主要包括以下:(1)联合设备机房:集中设置候机楼大部分系统主机、存储及网络等设备。
(2)系统设备维护区:负责候机楼内的信息、机电等设备及系统的维护维修。
(3)系统调试室:候机楼各系统测试及调试机房。
(4)商业监控区:负责候机楼内商业出租管理和监控。
(5)其它:会议室、资料室等在充分研究国内外TOC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归纳TOC的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分散型和集中型。
1.分散型分散型是指由不同管理职能的管理单位派相关人员进入TOC实施管理,在这些来自不同职能部门的人员之上再设立TOC的主管人员,负责TOC的日常工作。
由于来自不同的基层单位,其优点是对不同职能的深入了解比较深刻;其缺点是可能会引起各自为政的局面,对TOC的主管人员协调面对的不同的部门,其效率相对会有所降低。
与传统的机场管理相比,其不同点只是这些不同的职能部门坐在了一起,物理距离相对拉近了,但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其管理的理念。
典型的运用实例是广州机场。
2.集中型简单的讲,集中型的管理模式是由专门的TOC运行管理单位,设置TOC管理机构,由TOC主管负责航站楼日常所有事物的协调和决策(其权限范围内)。
其下根据各席位的不同设立不同的岗位,负责各自的管理。
其它的管理部门均作为它的支持部门,听从TOC的调度,协同配合TOC部门的工作。
典型的运用实例是法兰克福机场、多伦多机场及香港机场等(3)TIC(Traffic Information Center)交通信息中心TIC是浦东国际机场区域内陆侧道路、停车场以及相关交通设施的信息管理中心,目前集中布置与客运道路交通相关的主要系统的机房设备和操作管理座席,统一管理机场区域内的各种客运交通信息,承担机场区域的实时交通信息提供和服务职能,以提高交通信息的服务能力、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通过交通信息和系统的整合,极大地便利了机场区域内的人、车交通组织、管理与诱导,做到信息发布源的统一、准确、及时,提高机场服务质量,充分发挥机场交通信息中心在浦东机场交通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中的作用及效能。
主要目标:a、整合交通信息采集及发布,提供机场区域内以客流为主体的人、车交通组织、管理与诱导。
b、对交通管理中心区域内的设备设施进行统一管理。
其阶段目标是整合道路交通监控系统、出租车调度系统、公交客运信息系统、停车库管理系统、集成系统(航班信息)、航站楼CCTV和广播等方面的信息,形成客流、车流交通状态监测和预测能力,以支持综合交通诱导系统的建立。
在更高层次作为上海市交通信息系统平台的二级平台,实现与一级平台的对接,同时与周边路网以及城交局等同级平台进行多层次的连接,充分共享双方的信息资源,整合公交车辆运行管理系统、轨道交通运行调度系统、道路交通监控系统、出租车调度系统及外部其他交通管理系统的信息,形成综合性公共交通信息服务能力,以支持上海枢纽机场的建立。
(4)UMC(Utility Managerment Center)UMC负责管理和保障市政设施系统,主要包包括:给水系统(用户表具之前的公用管线部分);供电系统(35kV、10kV部分);集中供冷供热系统(用户建筑单体墙面以外部分)(合资单位和外单位除外);天然气供应系统(高、中压部分);污水排放系统;一、二级排水系统(包括各雨污水泵站、市政公用排水管线、围场河及节制闸、围海大堤及出海泵站);市政道路及附属设施系统;景观绿化及附属设施系统等。
其所承担的主要业务工作内容有:对各市政设施用户的计量结算和管理监督;负责与机场外各上级及相关市政部门的协调联系;负责机场市政设施的服务质量管理和监督,处理相关投诉;负责机场市政设施的安全管理和监督,负责相关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处置。
基于以上内容,UMC的主要功能定位为:●统一指挥调度和监管浦东机场一、二期能源中心供冷、供热和发电的生产运行以及天然气、油料等的供应情况●统一指挥调度和监管机场各35kV、10kV变电站和部分重要的400V低压配电站的生产运行●统一指挥调度和监管给水系统各设施设备的生产运行(包括北区供水泵站、深井备用泵站及规划中的南区给水泵站等)●统一指挥调度和监管一、二级排水系统各设施设备的生产运行(包括各雨水泵站、围场河和江镇、薛家泓两出海泵站及围海大堤等)●统一指挥调度和监管市政道路系统及其附属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维修;●统一指挥调度和监管污水排放系统各设施设备的生产运行;●了解掌握航站楼相关设备设施(空调、给排水、电力等)的运行状态,配合TOC保障航站楼的正常运行。
●因此其主要职责为:●负责机场供配电、给排水、供冷供热、天然气、市政道路等市政公用设施系统运行的集中监管和调度指挥;●负责机场各市政公用设施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负责UMC与AOC、TOC等其他管理中心及各用户的协调和联系;●负责与市政公用设施上级供应单位,如供水、供电、供气部门的联系与协调;●负责机场各市政公用设施系统的安全管理和监督;●负责机场各市政公用设施系统的服务质量管理与监督,处理各类报修与投诉;●负责机场各市政公用设施系统的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以及紧急事故(故障)的应急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