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工业革命影响阅读材料
- 格式:doc
- 大小:127.50 KB
- 文档页数:4
两次工业革命主题综合材料题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770-1861年英国煤产量变化图 1870-l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图材料二在一个国家的内地交通方面,人们从未见过任何革命能够比得上英国在几年时间内所实现的那种革命。
谷物、煤炭、各种贷物的运输,几乎只需要以前所用的马匹的半数。
商业旅行快了一倍以上。
农业进步与商业进步并肩前进。
一切都呈现繁荣的样子。
——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材料三英国艺术家约瑟夫·特纳画出了汽车的速度,德国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把蒸汽船的噪音变成了音乐……当那个时代最有发明才能的机械师布鲁内尔出现在他设计的英国桥粱的开幕式时,乐队演奏:“好啊!英雄来了!。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材料四 l931年,爱迪生逝世,全美各地同时熄灯1分钟以示哀悼;1999年l2月26日,爱因斯坦被20世纪的最后一期《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请回答:(1)材料一中,不同时期的煤炭、石油产量呈现怎样相同的变化?(1分)分别简析带来这种变化的原因。
上升幅度大;煤炭用量的上升,主要是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改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石油产量的上升,主要是因为内燃机的发明和大量使用。
(2)根据材料二,列举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具体影响。
(4分)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于人之间的交流。
(3)材料三、四表达了人们对科学和科学家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热爱、崇敬等感情(有理即可)。
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二爱迪生和他发明的灯泡卡尔·本茨和他制造的汽车材料三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
2021年高考历史真题专题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1.(2021·全国乙卷·32)16世纪起,英国国王将大量特许状授予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团体,成立特许公司。
与此同时,欧洲许多国家掀起创办海外贸易特许公司的热潮。
至18世纪末,特许公司数量已达数百个。
这反映出该时期()A.资本输出成为海外扩张的主要形式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C.划分势力范围成为列强争霸的焦点 D.殖民扩张呈现竞争格局【答案】D【解析】16世纪起到18世纪末,除了英国外,还有欧洲许多国家建立特许公司从事海外贸易,说明当时海外殖民扩张是存在多国竞争格局的,故选D项;资本输出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才成为主要扩张形式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划分势力范围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对外扩张时的主要形式之一,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
2.(2021·浙江高考选考1月·18)18世纪后半期,韦奇伍德的陶瓷不仅迅速占据了英国市场,而且不到20年就将中国瓷器逐渐挤出欧洲,其出口率达到总销量的80%。
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通用部件标准化生产 B.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C.制陶业工厂制的建立 D.自由贸易成为英国国策【答案】C【解析】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韦奇伍德的陶瓷厂建立了工厂制,提高了产量和质量,故选C项;瓷器不需要进行组装,因此和通用部件标准化无关,排除A 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成为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动力和可靠的政治保障,排除B项;为适应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自由贸易成为英国国策,不是韦奇伍德的陶瓷占据市场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
3.(2021·浙江高考选考1月·20)下表为美国工业发展情况简表。
结合所学与此表可知,这一时期的美国()①生产效率大大提高②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不断上升③形成了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④《全国工业复兴法》实施效果显著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答案】A【解析】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从1860年到1900年,美国的生铁、钢、煤、石油等物资产量大幅上升,说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故①正确;根据轻重工业比重的变化可以看出重工业比重不断上升,故②正确;根据表格信息无法看出形成了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及1929至1933年经济危机才普遍发展,时间不符,故③错误;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中,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初三上册上学期历史材料题含解析(1)解析一、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综合题1.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
17-18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兴起和发展的时代,阅读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革命成功后,英国国会颁布了一个法案,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有效限制……英国之所以能在群雄林立的欧洲脱颖而出并顺利实现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领先于它那个时代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政治体制。
——摘自张国君著《大国是怎样崛起的》材料二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独立宣言》材料三拿破仑出身于小贵族家庭,在大革命中,他获得提升,并逐渐展示出杰出的军事天才他还多次发动对外战争,打败了反法联盟军,维护了革命成果,扩大了革命影响,然而,他对被占领地区的奴役和夺,引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
1815年,帝国覆灭。
(1)材料一中的“法案”指的是英国历史上的哪部文献?说说它有什么重要特点?(2)材料一中提到的领先于“它那个时代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政治体制”指的是什么?(3)依据材料二,指出“他们”有追求哪些权力的诉求?为保障这些权利进行了怎样的斗争?领导斗争的人物是谁?(4)材料三中的“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什么?请根据材料三概括拿破仑帝国覆灭的原因是什么?(5)试用所学知识并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分析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影响?2.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给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机器的广泛使用,妇女大量走向社会工作岗位,地们的经济独立日渐形成。
下图为1839年英国各纺织部门男工与女工人数构成比例(%)。
——黄雪蓉《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家庭观念在工业社会转型中的变化》材料二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因然是开天辟地的,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得到空前的变革和发展,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城市化,英国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这个)“自由国度”的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
45.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2018年10【题目】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
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
欧洲这个时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其超过亚洲繁荣的基础。
对除欧洲以外的国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影响则是复杂而矛盾的,除了物资交流外,带给原生居民的常是死亡和占领,可以说是一部大侵略史。
材料二: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从英国先后扩展到法、德、美等许多国家。
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国家和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之成为经济附庸,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19世纪70年代后,工业革命进入新的时期,造成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资本主义各国争先恐后地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以便为本国经济发展获得更多的市场,20世纪初世界差不多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材料三:“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1)根据材料一、二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推动这一趋势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材料三体现了我国的那一国策?(3)据材料三和所学概括指出,如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九年级上册部编历史复习材料分析题专题练习(含答案)(1)解析一、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综合题1.妥协·斗争材料一英国议会上、下两院在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意在避免当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前车之鉴。
这部《权利法案》之所以能够成功实施,关键在于妥协原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英国议会愿意保留并接受君主制的形式,把国家主权的象征赋予国王……他的实质性权力受到议会法律的限制……议会主权才是最高的国家权力。
同时应该指出,没有这两位君主(注:威廉和玛丽)的大智大勇和妥协精神,光荣革命的宪制也是难以达成的。
——摘编自高全喜《英国究制中的妥协原则——以英国宪制史中的“光荣革命”为例》(1)根据材料一概括议会和“两位君主”相互妥协的具体表现。
结合所学分析妥协产生的重大影响。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时摧毁了德国和作为战胜国的法国,整个欧洲都衰落了,处在美苏冷战的前沿,法国和德国的战后选择再次成为影响欧洲命运的关键。
虽然法国在战后初期仍然抱持的是永久肢解、削弱德国的态度,但是迫于复杂的利益需求和外在压力,法国和德国都向对方伸出了橄榄枝,做出了妥协和解的尝试……欧洲走向了联合和统一的道路,维持了战后60年的持久和平,并成为其他地区未来发展的样板和典范。
可以说,法德妥协和解不仅改写了法德两国的命运,也造就了整个欧洲的历史性转折。
——摘编自和春红《法德和解与欧洲一体化》(2)依据上述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画“正确”;错误的在括号内画“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画“〇”。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陷入了普遍衰落的状态②美苏冷战带来的压力,是促成法德相互妥协、走向和解的外在因素之一③二战后法国长期坚持削弱、肢解德国的政策④法德的妥协和解改变了欧洲的命运,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⑤欧洲的联合,使欧洲各国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材料三(3)仿照示例,从①②③中任选一份历史资料,说明其与表格中主题的关系。
(4)从历史上的“妥协”与“斗争”的事例中,你得到哪些启示?2.步入近代材料一(它)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及政治、哲学著作都鲜明地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
主题10 工业革命时期世界的发展变化非选择题专练50题一、材料分析题1.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作出的科学论断,对社会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1846年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材料二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们,也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材料三改革开放以后,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环境,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进入新时代,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威胁上升,逆全球化思潮上升,进入动荡变革时期。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1)根据材料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世界历史”形成的论述,分别概述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形成的作用。
分析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对“资本主义”这一世界历史现象的科学论断。
(2)指出材料二中恩格斯研究历史的方法论。
结合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相关史实,评析“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的表现。
(3)1985年,邓小平首次提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的著名论断。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21世纪以来在和平与发展主题下的世界历史特征。
2.民族与世界,个体与整体,在对立与统一中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同步练习(含答案)1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笫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1)根据材料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1)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2)【示例】观点一:科学技术(研究)与生产相结合促进生产迅速(快速)发展论述: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并带动了轮船,飞机等出现。
(史实1)美国福特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史实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研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逻辑论证)综上所述,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有机结合,科技变成强大的生产力,大大促进生产的发展,推动社会前进(进步)。
观点二: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论述: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瓦特改良蒸汽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史实1)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并带动了轮船,飞机等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史实2)工业革命时期,大量的发明创造,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结论:综上所述,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
观点三: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两次科技革命的发明都可以作为例子论证。
【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的“现代炸药,他的发明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广泛运用;汽油内燃机,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
并带动了轮船,飞机等出现”可以概括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本题答案不唯一。
根据材料可以提炼出不同的观点,围绕观点组织材料进行论述,最后得出结论。
根据材料的“现代炸药,他的发明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广泛运用;汽油内燃机,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
第二单元第5课一、素养达标1.19世纪50年代,英国已有棉纺织厂1 932家,毛纺织厂1 497家,绒、麻、丝织工厂1 070家,工厂已成为全国占重要地位的生产组织形式。
这表明当时英国( B ) A.轻工业生产最发达B.工厂制度已确立C.工业革命率先完成D.城市化进程加快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工厂已成为全国占重要地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可知,当时英国建立了资本主义工厂制度,故B项正确;材料说明的是工厂制度的确立,属于生产组织形式变化,不能说明轻工业生产最发达,排除A项;材料没有比较英国和其他国家工业革命完成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没有分析工业革命对于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排除D项。
2.(2022·肇庆)19世纪初期,英格兰需要按时上班的人付费雇用“敲门人”来叫醒自己。
“敲门人”会按约定好的时间,拿着摇铃在门前一直摇到吵醒客户并回应了自己之后,才肯离开。
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B )A.钟表的发明使人们生活节奏加快B.技术变革导致人们时间观念加强C.资本家严格厂规使阶级矛盾加剧D.工业革命危害了产业工人的健康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工业革命的史实可知,工业革命之后,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厂制度和蒸汽机车等交通工具出现,准时准点成为生活的准则,人们的时间观念加强,B项正确;工业革命之前钟表就已发明,且钟表的发明与生活节奏加快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整个英格兰社会的时间观念加强,没有资本家严格厂规使阶级矛盾加剧的信息,排除C项;D项内容与材料主旨不符,未能全面体现工业革命对产业工人的影响,排除D项。
3.(2022·黄岛)1802年,英国颁布《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规定“禁止工厂使用9岁以下学徒,18岁以下学徒每天最高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不得在晚上9时至早晨5时做夜工。
”据此可知,英国意在( A )A.保护青少年的健康B.提高国民文化素养C.培养新式经济人才D.建立现代工厂制度解析:由材料可知,英国颁布《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规定了学徒工的最低年龄和每天最多工作时长,旨在保护青少年基本的健康权利,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英国政府通过立法保护青少年基本的健康权利,没有体现提高国民文化素养和培养新式经济人才,排除B、C两项;材料内容体现的是英国政府通过立法保护青少年基本的健康权利,与建立现代工厂制度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
第十单元新航路的开拓、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练好题·考点自测1.15世纪中期以后,热那亚人被赶出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威尼斯人事实上垄断了地中海东西之间的贸易,热那亚人及意大利或欧洲其他地区的人同心协力往西发展,以期与威尼斯人竞争,由此最终开拓了到达美洲和亚洲的航线。
据此可知,新航路开拓缘于 ( )A.土耳其崛起引发商业危机B.欧洲内部的竞争C.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地圆学说的提出2.[2024广东汕头一模]意大利天文学家托斯加纳里(1397—1482)认为,从大加那利群岛(非洲西北海疆)往西5 500公里就能抵达日本,9 200公里就能抵达杭州。
他还曾把按此绘制的海图送给哥伦布。
由此可知,托斯加纳里( )A.推动了东西方贸易往来B.为新航路开拓指明白方向C.间接助推了美洲的发觉D.不赞成哥伦布横渡大西洋3.[2024山东胶州期中检测]新航路开拓以后,大量贵金属从美洲源源不断流入葡萄牙,葡萄牙商人变得富有,他们纷纷购置地产,购买贵族头衔。
而同时期的法国则激励对外贸易,发展工商业,多储备金银。
这些现象 ( )A.促进了两国的社会转型B.推动商业贸易中心的转移C.促使法国成为世界霸主D.导致两国不同的发展轨迹4.[2024江苏高考,23,14分]新航路开拓之后,出现了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沟通,被称为“哥伦布大交换”,其影响深远。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美洲被折服的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熬煎。
更凄惨的是,新大陆没有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免疫力,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有的村子因此整个灭亡。
据估计原来有1 000万到2 500万人口的新西班牙(阿兹特克帝国),到17世纪初只剩下不到200万人,同时期印加人从约700万削减到只有约50万……随着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劳动力来源日趋惊慌,于是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迫使他们在种植园里劳动。
历史专题练习工业革命专题第一次工业革命1.17世纪末,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A.来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B.受到了市场需求扩大的推动C.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D.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革命的主要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世界很多地方成为英国市场。
1850—1870年英国对外贸易总额由145亿马克迅速增长到374亿金马克。
根据材料一,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答案】工业革命促进英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3.18世纪中期,瓦特对蒸汽机作了一系列改进。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中投入使用。
蒸汽机的直接作用是A.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B.促进了工厂规模的扩大C.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D.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答案】D4.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与科技)材料三然而今天,金属和塑料补充了石块和木头,铁路、汽车和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驴,蒸汽机、内燃机和原子动力(原子能)代替风和人力来推动船……电使蜡烛黯然失色,并已成为只要按一下开关,便可做大量功的动力之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良蒸汽机的发明有什么历史意义?从材料中指出一项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电使蜡烛黯然失色”,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哪一个时代?【答案】(3)历史意义: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推动了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提高了生产力,有利于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
发明成果:汽车、飞机、内燃机、电的应用。
(任答一项)时代: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1.科技创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世界的面貌。
初三上册必修上学期历史期末考点必杀题含答案解析一、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综合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88年改变不过是四十年代英国革命的完成。
显然,资产阶级、新贵族与王权的妥协是他们之间尖锐斗争的产物。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图采用和平的手段和合法的形式把王权改造成维护自己利益的工具……改变后,英国的资产阶级专政稳定下来,以议会为核心的政治制度,决定了一百年间英国政治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庄建镶《评英国1688年政变中资产阶级、新贵族与王权的妥协》材料二:由于英国煤的蕴藏量非常丰富,建立工厂十分方便。
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使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
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因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三:纺织工业、采矿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引起对改进过的运输工具的需要,这种运输工具可以运送大宗的堞和矿石。
1830年以后,公路和水路受到了铁路的挑战。
短短数年内,铁路支配了长途运输,能够以比在公路或运河上所有可能有的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运送旅客。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中“1688年政变"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以议会为核心的政治制度”的名称。
(2)材料二中“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与哪位人物进行技术革新有关?“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指的是什么时代?(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铁路的出现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指出标志着铁路时代开始的历史事件。
2.人的发现与世界的发现,推动欧洲步入近代社会。
材料一(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说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
从达·芬奇个人角度,谈谈其取得成就的原因。
材料二(2)依据材料二,从活动区域方面,概括人类交往的发展趋势。
说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材料三在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的鼓舞下,航海家们乐观进取和积极冒险的精神,驱使他们远渡重洋,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寻找黄金,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单元综合提升主题一两次工业革命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思想、世界政治格局等方面的影响18世纪中期开始,英国首先开展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发展。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过渡到生产与资本相对集中的垄断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强。
两次工业革命深刻影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及世界历史的进程。
1.从政治角度看: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产阶级队伍壮大,特别是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推动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步完善。
2.从思想角度看: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阶段,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竞争的信条。
3.从世界政治格局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欧成为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等工业国崛起,冲击了英国的霸权,但欧洲仍为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东方完全从属于西方。
[拓展训练]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今天,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各类事件,离我们越来越近,与我们越来越有关联。
如何理解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世界各国人民的行为、习惯、风土人情,本书将为你提供一幅简洁、完整而且清晰的图画。
目录第三部分理性的时代普鲁士王位的哲人到美洲去!自由、平等、博爱拿破仑统治下的欧洲工业革命一个解决“社会问题”的答案美洲属于美洲人用德意志的品质让世界健康二十世纪的“灾难之母”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摘编自(德)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根据目录中一个或多个事件,概括指出其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阐释。
(要求:简要写出历史发展趋势,对历史发展趋势的阐释准确全面)【思路点拨】本题为开放性试题。
根据材料中的“理性的时代”“自由、平等、博爱”可以得出历史发展趋势:人们思想不断解放。
阐释:根据题干要求“对历史发展趋势的阐释准确全面”,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进行阐述。
部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达标试题(含答案)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戈蒂耶第一个站出来热烈赞扬巴尔扎克的天才,此后乔治,桑、波德莱尔、福楼拜、左拉都对他赞誉有加。
恩格斯认为他的辉煌巨著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的胜利”,“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在表现手法上“除了细节真实外,还更真实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材料三该作品完成于1804年,是以在欧洲扫除封建势力的资产阶级领袖拿破仑的事迹为题材创作的,贝多芬在作品扉页写了“题献给拿破仑·波拿巴”的字样。
但是在作品完成的这一年,拿破仑加冕称帝。
贝多芬得知后非常气愤,就把这几个字改为:“为纪念一个伟大的人物而作。
”材料四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贝多芬(1)材料一中的图1、图2分别反映了哪一科学成就?与此有关的人物分别是谁?图3是谁的作品?(2)材料二中巴尔扎克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的原因是什么?你还知道其他的文学家吗?请你写出一位文学家的名字及其代表作一部。
(3)材料三描写的内容为贝多芬的哪一部作品?结合材料四中贝多芬的名言,谈谈贝多芬具有什么品质。
(4)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科学家、艺术家为了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精神品质。
【答案】(1)万有引力定律;生物进化论。
牛顿、达尔文、梵高。
(2)巴尔扎克完成了一套名为“人间喜剧”的小说集,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
(任答一部即可)(3)《英雄交响曲》;贝多芬具有直面挫折,不向命运屈服,勇于挑战,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的精神。
(4)符合题意的两项即可。
可以从人性魅力;提倡民主,反对专制: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维护人权;直面挫折,意志顽强;富有创新精神的角度回答。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课后·训练提升合格考过关检验一、选择题1.1786年,英国国王封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者阿克莱特为爵士,并于1787年邀请他担任德比郡的郡长。
这一举措( )A.有效提升了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B.开创了英国重视发明的传统C.有利于推动工业革命的发展D.表明当时英国发明风气盛行,可知英国国王授予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家爵位,提高了发明家的社会地位,有利于激发发明者的创造性与积极性,进而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故C项正确。
A、B、D 三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2.英国自16世纪后,封建贵族阶级发生了严重分化,大贵族日趋没落,中小贵族中的一部分人逐渐资产阶级化;在18世纪,大约有一半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1750年左右,自耕农消灭了。
这些现象反映了( )A.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B.圈地运动的迅猛发展C.代议制政体不断完善D.新型生产关系的发展,大贵族日趋没落,中小贵族中的一部分人逐渐资产阶级化”体现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封建关系的冲击,D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叶,排除A项;圈地运动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排除B项;C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3.下表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课题研究的统计表。
由此可知( )A.英国纺织工业渐趋衰落B.工业革命促进社会分工C.社会需求引领科研方向D.科学与技术已紧密结合,可知纯科学研究、海上运输、采矿、军事技术项目的数量明显领先,此时英国正进行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活动,反映出社会需求引领科研方向,故C项符合题意;纺织工业项目课题研究数量少并不能说明英国纺织工业渐趋衰落,而只是不符合此时的社会需求,并且工业革命首先爆发在新兴的棉纺织业,A项不符合题意;18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B项不符合题意;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是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之一,D项不符合题意。
4.它被誉为“人类进入工业社会的首个重大技术成果”,其创新过程生动地反映了创新驱动发展是人类进步的基本方式,其使英国工业革命进程突飞猛进。
绝密★启用前2023年海南省东方市中考历史一模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题号一二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54.0分)1. 拓片是将刻在不同材质上的文字、符号、图案等拓印下来的纸片,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下列古老文字的拓片,可直接用于古埃及文明研究的是()A. 象形文字B. 楔形文字C. 甲骨文D. 阿拉伯文字2. 文物古迹是古代文明的见证。
《汉谟拉比法典》见证了下列哪一地区的文明成就()A. 古代埃及B. 古代两河流域C. 古代印度D. 古代希腊3. 有人说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历史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
”其“狭隘”之处体现在: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群体只有()A. 成年男性公民B. 妇女、外邦人C. 城邦上层贵族D. 五百人会议成员4. 中古西欧社会,僧侣是祈祷的人,骑士是作战的人,农民是劳作的人,其中“僧侣”来自于()A. 佛教B. 基督教C. 伊斯兰教D. 印度教5. 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均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它们都A. 创造出了完整的代数学B.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C. 建立并完善了民主政体D. 传承并融合了东西方文化6. 文艺复兴时期有一首诗这样写道“青春是多么美丽啊,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这闲暇!”这首诗反映的生活态度是()A. 宣扬苦行禁欲B. 提倡“神权至上”C. 鼓励开拓进取D. 追求享受现世生活7. 王斯德主编的《世界通史》中写到,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后,美洲的玉米、可可和马铃薯等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而后传遍整个世界;小麦、水稻等则随欧洲移民进入美洲。
“工业革命的影响”阅读材料(一)2014.12.17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节选
写作背景
1842年11月—1844年8月,恩格斯在英国曼彻斯特期间,为了研究英国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考察英国工人阶级的生活、劳动和斗争情况,遍访曼彻斯特工人和工人居住区,获得大量“亲身观察的可靠材料”。
在此基础上,恩格斯将这里的工人阶级状况作为研究专题,写成《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根据亲身观察和可靠材料)》,1845年在德国出版。
内容节选
1. “使英国工人的状况发生根本变化的第一个发明是珍妮纺纱机。
”由于纱的产量大增,就需要更多的织布工人,“兼营农业的织工阶级”就“逐渐完全消失而变成了一个新兴的织工阶级,他们光靠工资生活,没有丝毫财产,……这样,他们就变成了无产者。
”
2.……他们穿的是粗布衣,甚至破烂衣,并且往往打赤脚,饮食方面,质量很差,由于收入少,只能买最次甚至腐烂的东西,土豆皮、菜帮、烂水果成了饥饿难忍的工人用以充饥的食物。
居住方面更为恶劣,房屋狭小、简陋、肮脏。
宅旁河水污黑,烟囱的黑烟毒化着空气。
……他们一切智力的、精神的和道德的发展都被忽视,生活的毫无保障,挣一天吃一天的日子,对道德所起的破坏作用比贫穷还要厉害得多,酗酒、纵欲和犯罪盛行。
……资产阶级的令人厌恶的贪婪还造成了一大串疾病:妇女不能生育,孩子畸形发育,男人虚弱无力,四肢残缺不全,整代整代的人都被毁灭了。
3. 大工业企业需要许多工人在一个建筑物里面共同劳动;这些工人必须住在近处,甚至在不大的工厂近旁,他们也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村镇。
……这种村镇里的居民,特别是年轻的一代,逐渐习惯于工厂工作,逐渐熟悉这种工作;当第一个工厂很自然地已经不能保证一切希望工作的人都有工作的时候,工资就下降,结果就是新的厂主搬到这个地方来。
于是村镇就变成小城市,而小城市又变成大城市。
4. 随着人口的集中,工人“开始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整体,是一个阶级;他们己经意识到,……联合在一起就是一种力量。
”于是开始进行集体的战斗,用暴力捣毁机器和工厂,“但是这种反抗形式也是孤立的,它局限于个别地区,并且只是针对着现存制度的一个方面。
……工人们必须找出一种新的反抗形式。
”
(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
问题:
概括材料论及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工业革命的影响”阅读材料(二)材料1
材料2
材料3
材料4
材料5
注:“谷物法”是提高谷物进口关税、限制谷物进口的法律材料7
材料8
材料9
材料10“沉默的强盗”
依据以上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1.辨别材料撰写者的身份以及材料的类型。
2.材料从哪些角度考察工业革命时期的曼彻斯特?有哪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3.工业革命时期的曼彻斯特出现怎样的状况?
4.产生诸多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5.分析有助于上述社会问题解决的因素及途径。
6.谈谈你对工业革命时期社会立法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