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各省市人口统计及城镇化率情况(含2018年对比)
- 格式:xlsx
- 大小:13.64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出生人口、人口老龄化率、城乡常住人口、大陆男女人口、总人口性别比、育龄妇女情况及各年龄段人口分析中国大陆人口首次突破14亿人,继续坐稳全球人口第一大国之位。
70年前,中国总人口仅有5.4亿人,经济总量仅有358亿人民币。
到2019年,我国大陆总人口增加到14亿,GDP攀升到99万亿,这无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奇迹。
中国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400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7万人。
2010-2016年我国每年出生人口从1592万增长到1786万,特别是受2013年11月起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的影响,2014年出生人口数量较2013年增长47万人,人口出生率提高2.87个百分点,2016年全面二胎放开以来,国内新生人口数激增,较2015年度增加131万人。
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
2019年全年出生人口146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48‰;2018年末,我国总人口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达到13.95亿,需注意的是新出生人口却出现了下降,全年共出生1523万人,较上年减少200万人,2019年全年出生人口1465万人,2018年人口出生率下降至10.94‰,2019年人口出生率下降到10.48‰。
2019年中国死亡人口998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4‰;201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1‰,2019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至3.34‰。
而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603万人,占总人口的12.6%。
总人口首次突破14亿人,而出生人口和出生率却创出新低,老龄化率创出新高。
这是2020年代中国人口的基本面。
值得注意的是,全年出生人口的下降态势得到缓解。
2019年全年出生人口较2018年减少58万人,而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较2017年则减少200万人。
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848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0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5162万人,减少1239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60.60%,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
2018-2019年各省份常住人口数据统计分析据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1省份中,除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4省份外,其余27省份的常住人口均出现正增长。
广东、山东两省2019年常住人口均过亿。
广东以1.1521亿常住人口位居全国首位,山东1.007亿常住人口紧随其后,河南以9640万常住人口名列第三。
常住人口增加与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是自然生育率,二是人口流入数量,常住人口增加与当地经济发展程度呈正相关,经济越发达,吸引外来就业的劳动力就越多。
2019年,在常住人口增长方面,只有广东、浙江两省份突破百万大关,比2018年末分别增加175万、113万。
除自然增长外,去年广东省人口流入增量达到了82.62万人。
广东连续5年年均新增人口超百万,重要原因是其背靠粤港澳大湾区,坐拥广州和深圳两大国家级中心城市。
在广深引领下,粤港澳大湾区正成为吸引和集聚国内乃至世界各路英才的高地。
在广东2019年新增常住人口中,广州和深圳分别新增40.15万人和41.22万人,占据全省新增总量近一半,珠三角新增量占比达83.4%。
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局浙江2019年人口流入84.1万人,超过广东的82.62万人,成为最吸引人的省份。
与2018年相比,仅杭州一市常住人口就增加55.4万人,超过绝大多数省份全省人口增量。
宁波市常住人口增加34万,位居浙江省第二,相当于整个四川省的人口增量。
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贺丹表示,北京市和东三省人口负增长的原因不同。
东三省的人口负增长,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和人口流出双重原因造成的。
北京市以往的人口增长主要是人口机械迁入造成的,近两年人口负增长,主要是人口调控政策的结果,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北京严控人口。
2019年北京人口减少0.6万人,与2018年减少的16.5万人相比,负增长放缓。
据克而瑞不完全统计,2019年共16家房企新进大湾区,主要分布在广州、佛山、珠海、中山四市;从单城市看佛山、江门最受欢迎,两市新进房企均在10家以上,其次为珠海、东莞、肇庆。
全国各省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各省市离婚率TOP10、消费城市TOP10、主要城市常住人口及人口增量分析一、2019年全国各省市常住人口及人口增量情况2019年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400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7万人。
广东、山东两省2019年常住人口均超1亿,分别为11521万人、10070.21万人。
河南位居第三,常住人口9640万人。
四川、江苏常住人口超8000万人,位居第四和第五。
与上年末相比,广东、浙江常住人口增量超百万,广东、浙江常住人口比2018年末分别增加175万、113万。
据悉,广东、浙江当地民营经济活跃,吸引大量劳动力就业。
安徽常住人口增加42.3万人。
此外,新疆、河北、河南、四川、广西、福建常住人口增量超30万人。
2019年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地常住人口负增长。
2019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53.6万。
2019年辽宁常住人口4351.7万人,比上年减少7.6万人;2019年吉林常住人口2690.73万人,比2018年减少13.33万人;2019年黑龙江常住人口3751.3万人,比2018年减少21.8万人。
东北三省常住人口累计减少42.73万人。
二、2019年全国主要城市常住人口增量2019年杭州常住人口突破千万,人口增量比深圳多14.18万,以55.4万人口增量全国第一,宁波常住人口增加34万,西安、武汉人口增量有所放缓。
深圳、广州常住人口增量依旧保持在40万左右。
宁波常住人口增量34万。
佛山、成都、长沙、重庆、郑州常住人口增量均在20万左右。
三、2019年全国各省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2019年全国城镇常住人口8484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60%。
13省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江苏、浙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70%。
上海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最高达到88.10%,北京位居第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6.60%,天津以83.48%的城镇化率排名第三。
重难点19 人口问题与城镇化(2022·江苏·统考高考真题)我国于2010年和2020年分别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六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七普”)。
下图为“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六普’‘七普’,人口增长差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七普”与“六普”人口增长率相等的省级行政区是()A.京、沪B.黑、吉C.粤、鄂D.渝、黔2.我国四个直辖市人口增长的共同特点是()A.“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加速增长B.“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减速增长C.“六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D.“七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A.向城市群集聚B.向中西部迁移C.沿长江带集聚D.分布更加均衡(2022·全国·统考高考真题)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下表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2010-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变化/万人2010-2020年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变化/万人上海30.3-30.25215.42北京59.7-72.8300.9广州39.7129.12468.46深圳34.0116.88596.734.2010~2020年四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特点是()A.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B.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C.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D.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5.与四城市人口变化共同特点类似的中国其他城市,一般具有()A.相似的空间形态B.趋同的主导产业C.一致的功能定位D.相近的等级规模6.根据四城市人口变化特点,城市规划应该引导()A.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B.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C.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疏解D.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均衡布局(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我国某都市西南轨道交通市郊线(从街道1到街道7)周边用地开发较晚,目前主要以居住用地和部分教育及工业用地为主。
第1篇摘要:本报告基于对中国近三年(2019-2021年)的经济、社会、科技等领域的数据分析,旨在全面展现中国在这段时间内的发展态势和趋势。
报告将从宏观经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社会民生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一、宏观经济1. 经济增长2019-2021年,中国经济总体保持稳定增长,GDP增长率分别为6.1%、2.3%和8.4%。
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但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恢复力。
2. 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逐年提高,2019年达到53.9%,2021年达到54.5%。
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3. 对外贸易对外贸易稳定增长,2019年进出口总额为31.54万亿元,同比增长3.4%。
2020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进出口总额仍达到31.16万亿元,同比增长1.9%。
2021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2.16万亿元,同比增长21.4%。
二、科技创新1. 研发投入中国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19年研发投入为2.19万亿元,同比增长10.3%。
2020年,研发投入达到2.44万亿元,同比增长10.3%。
2021年,研发投入达到2.79万亿元,同比增长15.5%。
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21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7.49万亿元,同比增长10.9%。
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等增长迅速。
3. 重大科技成果在人工智能、5G通信、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
例如,我国自主研发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火星着陆的国家。
三、产业发展1. 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产业保持高速增长,2021年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务收入达到1.35万亿元,同比增长20.9%。
电商、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等成为新的增长点。
2. 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52万辆,同比增长157.5%。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与趋势分析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历时近40年。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
本文将从城市化进程的概念、中国近年来的城市化进程特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趋势以及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思考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城市化进程的概念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面积扩大和城市化人口比例增加的过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人口已成为世界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城市化也带动了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变化。
二、中国近年来的城市化进程特点1.人口城市化率不断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9年末,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60.6%,城镇化率较2010年提高了14.7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在过去的九年间,中国每年平均向城市转移了近1.6%的人口。
2.城市化速度加快过去十年间,中国城市化的速度非常快。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09年至2019年期间,中国城镇人口年均增速2.5%,高于农村人口年均增速0.05%。
与此同时,城市化程度也同步提高。
3.大型城市成为主流随着城市化程度的加深,大型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化进程的主流。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等大型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些城市拥有高水平的城市基础设施、优质的社会服务以及丰富的文化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才来到这些城市生活和工作。
4.城市空间结构不断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城市空间结构不断优化。
在城市内部,各种城市功能区不断分化,形成了商业中心、住宅区、工业区、行政区、文化教育区等各种不同的区域。
在城市之间,城市网络也不断发展壮大,城市之间的联系和互通性不断提高。
三、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趋势1.城市化率将继续提高未来几年,中国城市化率将继续提高。
随着新型城镇化改革进一步深入,中国城市化进程将加速进行,农村劳动力将不断向城市流动。
2.城市化空间格局将进一步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中国城市空间格局将不断优化。
小题必练13:人口的空间变化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2020·江苏高考)下图为“1982年以来我国流动人口总量与分区比例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82年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化的主要特点有A.东部地区占比先升后降B.中西部地区占比持续下降C.全国流动人口总量2014年前增加,之后减少D.全国流动人口增长率2014年前增大,之后减小2.造成三大区域人口流动趋势变化的原因有A.全国交通条件改善,人口流动的规模进一步加大B.各地户籍政策放开,流动人口逐渐向大城市集中C.东部地区就业机会多,对流动人口具有持续吸引力D.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流动人口吸引力有所增强2019年末,杭州全市常住人口突破千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杭州市常住人口的变动态势是A.2010-2019年增速逐年加快B.2010-2019年新增数量逐年增加C.2016-2019年增长加速D.2016-2019年上城区与下城区减少数量相等2.杭州市常住人口增长状况可能使A.拱墅区人口老龄化加速B.下城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C.滨江区人口素质提升D.萧山区人口性别比例失衡城内出行强度是指城市出行人数与该城市居住人数之比。
2020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中国各地城内出行强度产生较大波动。
下图示意广东惠州及江西赣州两地去年与今年春节前后农历同期的城内出行强度指数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表示2020年两地城内出行强度的曲线是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④D.③和④4.正常年份,两地春节前后城内出行强度的变化差异主要受A.假期长短影响B.政策干预影响C.电子商务影响D.人口流动影响5.城内出行强度降低将A.抑制服务业发展B.避免疫情向市外扩散C.提高交通通达度D.增加病毒家庭传播风险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下表示意2019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数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导致广东省2019年自然增长率远高于山东省的因素主要是A.医疗水平B.年龄结构C.人口数量D.文化程度7.乙市是A.北京市B.天津市C.上海市D.重庆市与追求数量增长的传统城镇化不同,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在于提升城镇化质量,致力于实现“人的城镇化”。
最新中国⼈⼝数量统计!2020全国总⼈⼝14005万⼈!各省⼈⼝排名,为什么河南仅排第三?中国最新⼈⼝数据:2019年末中国⼤陆总⼈⼝140005万⼈,⽐上年末增加467万⼈。
全年出⽣⼈⼝1465万⼈,⼈⼝出⽣率为10.48‰;死亡⼈⼝998万⼈,⼈⼝死亡率为7.14‰;⼈⼝⾃然增长率为3.34‰。
历年⼈⼝数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1⽉21⽇公布2018年中国出⽣⼈⼝数据,去年我国⼈⼝总量平稳增长,城镇化率持续提⾼。
2018年末中国⼤陆总⼈⼝(包括31个省、⾃治区、直辖市和中国⼈民解放军现役军⼈,不包括⾹港、澳门特别⾏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数)139538万⼈,⽐上年末增加530万⼈。
去年全年出⽣⼈⼝1523万⼈,⼈⼝出⽣率为10.94‰;死亡⼈⼝993万⼈,⼈⼝死亡率为7.13‰;⼈⼝⾃然增长率为3.81‰。
另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从性别结构看,我国男性⼈⼝为71351万⼈,⼥性⼈⼝为68187万⼈,总⼈⼝性别⽐为104.64(以⼥性为100)。
从年龄构成看,16⾄59周岁的劳动年龄⼈⼝89729万⼈,占总⼈⼝的⽐重为64.3%;60周岁及以上⼈⼝24949万⼈,占总⼈⼝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16658万⼈,占总⼈⼝的11.9%。
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83137万⼈,⽐上年末增加1790万⼈;乡村常住⼈⼝56401万⼈,减少1260万⼈;城镇⼈⼝占总⼈⼝⽐重(城镇化率)为59.58%,⽐上年末提⾼1.06个百分点。
相关:中国各省⼈⼝排名2017 全国总⼈⼝数量139008万⼈(表)相关资料:2013年末全国⼤陆总⼈⼝为136072万⼈,⽐上年末增加668万⼈,其中城镇常住⼈⼝为73111万⼈,占总⼈⼝⽐重为53.73%,⽐上年末提⾼1.16个百分点。
全年出⽣⼈⼝1640万⼈,出⽣率为 12.08‰;死亡⼈⼝972万⼈,死亡率为7.16‰;⾃然增长率为4.92‰。
全国⼈户分离的⼈⼝为2.89亿⼈,2014年中国⼈⼝数量为13亿6072万,其中流动⼈⼝为 2.45亿⼈。
2019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9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
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19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19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19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
同2019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中国大陆出生人口数全国各省人口数量分析及中国城镇化人口数量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预测近几年,中国大陆的出生人口数一直在下降,尤其是在二孩政策实施后,生育率进一步下降,直至近年来开始放开生育政策。
本文将对全国各省份的人口统计数值进行分析,并探讨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以及对未来人口发展的预测。
一、中国大陆出生人口数总体情况2019年,中国大陆的出生人口数为1465万,与2018年相比减少了580万。
这个数字表明了中国的人口数量正快速下降。
此外,到2019年底,中国大陆人口总量已经达到了14.43亿,位居全球第一。
二、全国各省人口数量分析1. 东部地区东部地区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这里的城市化水平较高。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变化,东部地区的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沿海地区,已经出现了老龄化的现象,而城市化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在全国范围内,浙江省、广东省和江苏省是人口最多的三个省份。
2019年,浙江省的人口总量为5.6亿人,广东省为1.25亿人,江苏省为8.56亿人。
2. 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包括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等,这里也是中国的粮仓之一。
在当地的政策和发展中,特别是在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促进下,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但与此同时,人口的老龄化也逐渐浮现。
在全国范围内,河南省、湖北省和湖南省分别是人口最多的三个省份。
2019年,河南省的人口总量为9.68亿人,湖北省为5.86亿人,湖南省为6.45亿人。
3. 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指的是靠近内陆的边缘地带,这里的发展相对滞后。
尽管这里的自然环境非常优美,但由于缺乏资金和政策支持,这里的人口数量仍然比较少。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和支持力度,开展了大规模的基建项目,这一政策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在全国范围内,四川省、陕西省和云南省是西部地区人口最多的三个省份。
2019年,四川省的人口总数达到了8.08亿人,陕西省为3.75亿人,云南省为4.51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