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速公路连拱隧道施工综合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公路隧道工程连拱隧道施工技术分析摘要:由于隧道工程施工是属于一项极其复杂且对于施工技术具有较高要求的工程,为更好地使得我国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所做好的隧道工程施工的质量及其自身安全和可靠性都得到保证,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施工技术相关要素的监督和管理。
本文首先将某大型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的施工作为一个典型的案例,去对其进行分析,同时在之一的一种意义上针对如何加强施工技术质量的管理,提出个人的意见和观点,以及一些看法,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隧道;连拱隧道;施工技术1、概述尽管当前在开始进行阶段隧道裂隙勘察的那个阶段时候就是针对阶段隧道裂隙进出口处的土壤进行断面的然而灰岩灰石节能处理基是用来去除并完成与该阶段隧道裂隙相关的大量数据分析统计可以统计得到,这一段时间隧道其本身的灰岩节能处理基全部应该处于一种完全封闭式的状态,同时在隧道裂隙里还认为应该应当具备数量更多的优质水泥[1]。
因此同时可以充分参考本工程项目北京高速公路中墙隧道导洞工程的总体设计和施工建造主体结构以及以上文中所提到的各种特殊地质气候情况和地理条件,在完成本项中墙导洞施工工程操作管理作业的整个施工过程中或在汇总时就可能需要采取一种中墙导洞浇筑预挖掘进先行的施工方法,中墙对导洞的预挖掘进过程需要大约一定概率能够达到40m~50m的挖掘距离,从而能够使其工程能够对于保证中墙的施工完成而同时进行必需的导洞浇筑。
同时也可能需要对其正在进行二次施工处理过程阶段中的围岩掘进变形情况进行给予长期动态数据追溯,围岩的连续变形在能够保证强度稳定后则可能需要对其再次施工进行钢筋混凝土基层堆砌和砂浆浇筑。
2、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要点2.1连拱隧道施工技术要点在连续悬拱式高速公路内部隧道实际直线施工开掘过程中及其汇总时间则需要分别针对于连拱公路内部隧道的各种纵向直线开掘以及实际施工过程质量相关问题及时给予有效率的控制,例如对于当前各隧道相关开掘工序之间彼此距离所在的隧道纵向开掘距离过大问题则同样需要及时进行有效率的监控并适当加强管理[2]。
高速公路连拱隧道施工方法优化探究摘要:连拱隧道在高速公路隧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占地面积较小、线性顺畅、便于管理等优点,其在高速公路隧道建设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本文对连拱隧道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了优化探讨,希望能为今后的施工能够些许理论借鉴。
关键词:高速公路;连拱隧道;施工优化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
尤其是在山区,公路隧道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遇到一些山岭重丘区,穿过小垭口或埋深不大、小山鼻等情况时,选择双连拱隧道的施工方式比选择路堑或小间距分离式的隧道方案要合适的多。
与分离式隧道相对比,连拱隧道对两端连接地形的要求不高,进而可节约很大一部分占地面积,接线工程量相对较小,且接线线形较为顺畅;在遇到软弱围岩(Ⅱ、Ⅲ类)的情况时也能克服困难;若采用小间距分隔式隧道方式,其岩柱处理技术和施工工艺也较为复杂,所以采用连拱隧道较为可靠。
一、连拱隧道施工简介在进行高速公路连拱隧道施工时,一般先对中导洞进行施工,然后是侧导洞和主导洞。
在隧道衬砌设计上则以新奥法原理作为指导,采用复合式衬砌方式。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双连拱隧道在施工中多采用整体直中墙式与分片中墙式(又名曲中墙连拱式)。
具体采用哪种施工方式还要针对具体的地形和地理环境而定。
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及优化(一)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连拱隧道施工所需设备与一般隧道施工基本相同,施工前必须要做好边仰坡的临时防护与排水工作,在洞口地表沉降观察点布设埋置完成后测量初始数据。
因连拱隧道具有围岩差、埋深浅、跨度大、隧道短等特点,所以在施工中一定要做到环环相扣,每道工序紧跟,从而确保隧道的安全与质量。
为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在每步开挖后都要及时进行初期支护,每步工序要紧跟。
两侧主洞开挖时,只有当一侧主洞二衬砼强度达到100% 时,另一侧主洞的开挖方可进行。
(二)中导洞施工中导洞的超前施工,是连拱隧道施工的关键工序之一。
其一是便于探明地质情况,以便做好记录,为确定主洞施工的方案提供依据;其二是通过初期支护和中隔墙施工,提前对导洞上部围岩进行支护,加强围岩的稳定性,以充分利用围岩自身的自承力,来抑制围岩在主洞开挖时所产生的过大变形。
连拱隧道施工技术分析摘要:连拱隧道施工质量对交通运输安全具有重要影响,为保证隧道施工质量可靠,在实际施工时需要联系实际合理的应用施工技术,加强隧道施工流程的有序管控。
本文以德上高速公路CQ05标段连拱隧道施工为例,对连拱隧道施工中导洞开挖、中隔墙施工、侧导洞开挖、主洞开挖等内容进行分析,并注意合理控制开挖距离与施工干扰因素,探讨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连拱隧道;施工技术;分析连拱隧道是通过山势不高、纵向长度较短的地形时比较优质的隧道工程,能保证通行的畅通,提升运输质量与运输安全[1]。
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的应用会影响到其最终施工质量,为了保证工程安全稳定的建设,应该做好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的合理管控,围绕隧道施工基本流程,对施工中主洞、中导洞、侧导洞等开挖进行严格控制,确保隧道开挖的安全性,同时也需要重视其中隔墙、边墙的施工,保证隧道质量可靠。
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德上高速公路CQ05标段,项目所处位置为安徽省池州市,区域内山岭众多水系发达。
CQ05合同段共计有三座连拱隧道,分别为横渡隧道(K44+381),大叶岭1号隧道(K45+882),大叶岭2号隧道(K45+976)。
连拱隧道是我标段的控制性工程,是连接桥面板预制场与鸿凌河三座桥梁的通道,工期压力极大。
经过项目前期统筹安排精心策划,拟从大叶岭1号隧道进口端,横渡隧洞出口端同时展开施工,大叶岭1号隧道贯通后再施工大叶岭2号隧道。
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分析1、中导洞开挖中导洞是连拱隧道施工中首要施工内容,在连拱隧道施工时,需要先挖中导洞,做中隔墙,之后再进行后续的工程施工。
中导洞开挖施工需要按照施工流程依次完成测量钻孔、超前支护小导管、注浆、隧道开挖以及锚杆支护等工作流程,在实际施工时需要根据项目的建设要求进行施工技术管控,保证开挖质量。
(1)测量钻孔与导管安装中导洞开挖初期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要求完成测量放样,测出超前小导管位置,随后完成测量定位钻孔打洞,随后将小导管顶入钻孔,顶入长度超过钢管长度的90%,保证导管固定的有效[2]。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探讨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高速公路双联拱隧道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速公路;双联拱隧道;施工技术一、工程概况某双连拱隧道处于广西西北部山区,地势高差较大,构造为剥蚀丘陵。
内断裂构造极其发育,岩层为花岗岩、千枚岩、粉砂质页岩、石英砂岩等,隧道不良地质为破碎断裂带及煤层为主,地表水较发育,地下水为岩层裂隙水。
本隧道长450m,为双向6车道,设计行车速度80km/h,连拱隧道总开挖跨度达33.5m,设计施工难度相对复杂。
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目前,国内的双联拱隧道所采用的施工方法大多为中洞法施工,即三导坑先墙后拱法。
在施工中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十八字方针。
(一)施工特点其特点为:1.采用超前水平预注浆小导管、径向系统锚杆、锁脚锚杆、挂网和格栅喷混凝土等支护手段,加之开挖后立即封闭,形成受力封闭环,能有效的控制围岩变形和地表下沉,大大提高了施工的安全度。
2.其支护系统能很好地适应围岩的变形,与围岩形成一个整体,故能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撑能力。
3.能应用量测监控等信息化管理方法指导施工,使整个施工过程均处于受控状态。
4.施工作业简便,不需要特殊的施工机械和设备,容易推广使用。
5.采用分部开挖,其超前中洞可起到探测和预报地质情况的功能。
6.中洞法施工减少了两个边导洞的施工,拱墙采取整体一次或分次衬砌,具有工序较简单、机械化程度较高、临时初期支护量小、施工进度较快、节约成本的特点。
(二)工艺原理所谓中洞法,就是在地下工程掘进中,通过临时支撑将开挖断面分成几个部分,中洞初支先行施工,待中洞贯通后施工中墙顶部和底部防水,再施工中墙结构;然后利用中墙结构作为侧洞施工的支撑点,再根据围岩情况进行其它部分的开挖与支护、防水层及侧洞结构。
此工法是以新奥法的基本原理为依据,在开挖中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通过超前管棚、锚(网)喷洞壁、钢拱架或格栅拱架支护系统和临时支撑联结,使断面及早闭合,控制围岩变形,并使之趋于稳定。
公路隧道工程连拱隧道施工技术发布时间:2021-05-14T14:39:58.077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2月4期作者:王昱钧[导读] 在高速公路隧道设计方案中,往往采用上下线分离的双洞形式王昱钧身份证号码:23232619880114****摘要:在高速公路隧道设计方案中,往往采用上下线分离的双洞形式,通过保持左右洞之间一定的距离保证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稳定与安全。
连拱隧道是一种结构复杂的隧道形式,它具有线形顺畅,引线占地少,跨度大,空间利用率高,结构整体性好,受地形条件限制小等特点,解决了地形复杂地段修建分离式隧道所存在的问题,在线路布设较为困难地段可优先考虑。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大量采用了连拱隧道方案。
关键词:公路工程;连拱隧道;施工技术;一、公路连拱隧道的发展及特点公路隧道工程属于大型项目工程,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会涉及到细腻的施工技术,并且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而想要促进项目的顺利实施,选择科学的技术是提高工程项目质量的关键,在隧道建设中通过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因此对该技术进行研究显得意义重大。
连拱隧道具有浅埋、偏压、围岩条件复杂、大断面、大跨度、低扁平率的特点。
连拱隧道与单洞隧道的最大区别在于设置中墙结构,这也是连拱隧道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中墙在施工中既要作上、下行隧道初期支护的共同受力点,同时也是上、下行二次衬砌的共同连接处,因此,目前的施工方法基本上是设置中导洞并超前开挖,然后先期浇筑中墙结构,以便于后期的支护结构有支撑点,并承受部分围岩荷载。
一般当中导洞和中墙混凝土施工结束后,对于正洞的开挖则借鉴大跨度隧道的开挖施工方法,不同的是施工爆破时需严格控制爆破参数,以减少对中墙以及己建支护和衬砌的影响。
对于连拱隧道问题,国内外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但相比目前,以往的研究类型相对繁多,研究得还不够充分和深入,我国连拱隧道主要采用三导洞施工法,中隔墙在中导洞中的位置有居中和偏于一侧两种。
连拱隧道施工关键技术总结报告1.引言1.1 概述连拱隧道作为现代隧道工程的一种重要形式,广泛应用于城市地下交通、水利工程和地质资源开发等领域。
连拱隧道施工关键技术是保证隧道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对于加强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对连拱隧道施工关键技术进行总结与分析,旨在探究其中的工艺、方法和措施,以期为今后的隧道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连拱隧道施工关键技术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地质勘察、隧道洞身施工、结构封闭等。
其中,地质勘察是隧道工程的先决条件,通过对隧道所在地区的地质特征、地下水位和岩性等的综合分析,可以为隧道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质数据。
隧道洞身施工则包括隧道掘进、支护和衬砌等环节,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手段,确保洞身的稳定和强度。
结构封闭涉及到隧道的防水、排水和防火等措施,保障隧道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报告主要介绍两个关键技术,即地质勘察和隧道洞身施工。
地质勘察阶段的重点是对隧道所处地层的性质、地下水位和地应力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以确定隧道的最佳位置和施工方案。
隧道洞身施工阶段则需要充分考虑洞身的稳定性和支护措施,采用合适的掘进工法和材料,保证洞身的安全性和工程质量。
本报告的结论部分将对以上两个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在连拱隧道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和挑战。
同时,还将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以进一步提高隧道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本报告的撰写,旨在为连拱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促进隧道工程建设的发展和进步。
希望本报告能为相关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思路,推动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文章结构是一个文章的组织框架,它决定了文章内容的完整性和逻辑性。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展开讨论连拱隧道施工的关键技术:1. 引言1.1 概述在本部分,我们将介绍连拱隧道施工的背景和意义。
连拱隧道是一种特殊的隧道结构,其施工技术在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展开讨论连拱隧道施工的关键技术。
公路隧道工程连拱隧道施工技术发布时间:2021-08-04T17:06:13.610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0卷3月第9期作者:黄华明[导读] 以下对公路隧道工程连拱隧道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黄华明重庆建工第一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400020摘要:高速公路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现有的交通问题,依靠现有的工程建设技术,以高速公路的建设为基础,能够不断增加我国高速公路整体建设长度,这样一来,就可以为我国未来交通方面的便利奠定基础。
但是,有关交通方面的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高速公路建设的关键问题就是隧道施工,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隧道施工问题解决的重视力度。
基于此,以下对公路隧道工程连拱隧道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隧道工程;连拱隧道;施工技术引言公路隧道工程是一项大型工程,工程建设期间会受到地质环境、周围建筑、山脉等各项因素影响,施工建设会应用许多不同类技术,且伴随着安全隐患,为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安全竣工,必须加强相关施工技术的探究。
连拱隧道施工技术作为公路隧道工程和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技术,通过对该项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
1公路隧道施工特点分析1.1施工环境复杂大多的公路隧道施工环境都较为复杂,因此各项工作均需在地下完成,且施工空间较小。
所以,各类设备以及施工人员的具体操作都会受到空间的限制,稍有不慎就会产生各类安全问题。
另外,和普通公路工程施工相比,隧道工程需要应用的工序和施工技术较多,同时各工序之间具有较大的联系,任意一个工序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个项目的施工造成影响,这就对隧道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具体的隧道施工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图纸设计和施工方案设计,在进行相关的设计与施工工作时,要充分结合现场具体的施工情况,不仅要考虑地质、地形条件,还要考虑具体的施工环境。
连拱隧道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在山区高等级公路施工中,因经常会遇到一些地形、地势条件下,考虑经济成本及安全因素下,经常会遇到设有连拱隧道,连拱隧道一般是通过山体不高,横坡较陡,左、右幅不适宜分开的情况下,会设置连拱隧道,在连拱隧道的施工中一般是采用三导洞及中导洞施工方法,在实际施工中,三导洞施工能保证施工的安全,但三导洞施工需拆除临时支护大,防水效果不理想,施工工期长。
中导洞施工工序简单,临时支撑及拆除工作少,工期短、成本低,但在地质条件复杂地段,不利于安全施工;相对而言,无中导洞法施工减少了开挖工序,减小了临吋支护数量,施工速度加快,为探索经济高效的施工工艺,近些年则无中导洞连拱隧道施工得到推广,无中导洞的连拱隧道施工是合理利用控制先行洞与后行洞的开挖步距进,施工过程中由于先行洞需承担后行洞开挖和后行洞钢拱架骑立搭接在先行洞钢拱架上引起的偏压作用以及后行洞开挖产生的爆破振动作用,对先行洞的初支和二衬影响较大。
无中导洞连拱隧道的应用,改变了在带来相关经济性的同时,施工中也会遇到一些技术及质量控制难题,有利有弊,这个就看怎样合理组织施工确保安全顺利施工,下面将我负责管理过的无中导洞连拱隧道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一起探讨。
我所参与管理的南涧至景东高速公路大理州境内45.57公里,连拱隧道共计6座(单幅计),有小村连拱隧道左线 K14+895-K15+030长度135m右线K14+895-K15+045长度150m,围岩以强~中风化泥岩为主,薄~中厚层状构, 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
新田连拱隧道左线K35+050-K35+305长度255m右线K35+050-K35+305长度255m,围岩以页岩为主,岩体为强~中风化,节理裂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碎,呈层状结构。
新马街连拱隧道左线K52+785-K53+175长度390m右线 K52+785-K53+175长度390m围岩以强~中风化页岩为主,间夹泥灰岩层,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碎,呈碎石状碎裂结构或块状镶嵌结构。
探究高速公路连拱隧道施工综合技术的运用及实践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的发展,我国高速公路施工行业逐渐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是在连拱隧道的施工工程中仍存在着些许不足,因而为了进一步提高其连拱隧道施工工程的顺利性、安全性与保障其质量性,深入、全面地分析其连拱隧道施工的技术尤为关键且重要;本文通过综合性地分析,进一步正视高速公路连拱隧道施工工艺,力图为今后的高速公路连拱隧道施工工程的技术发展提供些许可参考性的意见。
关键词:连拱隧道;高速公路前言正所谓“要致富先修路”,尤其是对于山区、偏远地方的人们而言,高速公路的隧道施工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据相关的资料表明,大多数山区地方的路况、地质均较为特殊且复杂,大多呈陡坡、断层等状,具有地势不一、高度落差悬殊;岩层多为花岗岩、石英砂岩、千枚岩等;内断裂结构较多;地表水发育多等特点,因而往往对修路施工的技术有相当高的要求;因此如何能积极地面对、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公路施工行业不可避免的问题之一[1]。
连拱隧道的施工技术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提高,但是为了进一步有效确保其施工的顺利性与质量的保障性,同时达到减少对环境破坏的要求,还要对其技术有更为严谨的要求。
1.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案与设计为了适应隧道结构的特殊性,高速公路连拱隧道设计一般采用中隔墙的修建方式,所谓中隔墙,主要是采用两侧修建的方式,每一侧的连拱部分都是一种类型,分别为直墙、曲墙,进而极大程度上保持其不对称性中的对称性,从而使其周围岩层等结构达到较为稳定的状态。
在工程开展时,其连拱隧道的隔墙中间部分应与其两侧的隧道二次衬砌、以及剩余部分一起进行,进而使整个施工呈一个贯通的状态,而后再在中隔墙的洞内外、混凝土加强等工序加强,进而使其工程良好的错开进行,从而满足工程顺利性、安全性等要求。
2.隧道施工的技术与运用2.1 中导洞的施工2.1.1中导洞的开挖在完成隧道中导洞的一系列支护后,施工人员应根据其中导洞的开挖轮廓以及边缘线进行进一步的挖槽,从而确保其中导洞开挖的顺利性。
高速公路连拱隧道施工技术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连拱隧道作为公路隧道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其具有平面线形顺畅、占地面积少、洞口位置选择自由度大、便于运营管理等优点,故在特定条件下已越来越多地被采用。
文章介绍了连拱隧道的一些施工办法,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连拱隧道;开挖爆破;施工技术;监控量测一工程概况瑞金至赣州某高速公路,白鹅隧道位于会昌县白鹅乡,是全线唯一的连拱隧道。
起讫里程为K60+125~K60+335,全长210.00m。
白鹅隧道设计高程为209.371~206.918m。
地貌上以丘陵夹冲沟为特征,植被发育,海拔高程在218.0~262.0m之间,相对高差44m,山脊走向近东西向。
隧道通过处为山鞍部位,进洞口山体坡角约40°,出洞口山体自然坡角为约35°,距出洞口南侧100m发育一常年性流水的溪流,水面高程约141.0m。
明洞采用明挖法,暗洞采用新奥法施工,隧道围岩为强风化花岗岩岩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石破碎易崩塌,稳定性差,雨季有滴水渗流现象。
连拱隧道一般均为短隧道,且伴随浅埋、偏压的现象。
本隧道出口偏压段设计为偏压侧二衬加强的形式。
二连拱隧道开挖及支护施工方法本隧道开挖施工采用中导洞-右洞上台阶-右洞下台阶-左洞上台阶-左洞下台阶开挖施工方法。
隧道衬砌设计以新奥法原理为指导,采用复合式衬砌。
施工前准备工作连拱隧道施工机具设备同一般隧道,施工前做好边仰坡的临时防护及排水工作,洞口地表沉降观察点布设埋置完成并测量初始数据。
㈡连拱隧道施工工序中导洞开挖、初期支护→中隔墙施工→主洞上台阶开挖支护→主洞下台阶开挖→主洞仰拱开挖、初期支护→仰拱钢筋混凝土浇筑→防排水设施的施工→二次衬砌浇筑→洞内装饰。
下台阶施工紧跟掌子面,仰拱、二衬施工紧跟下台阶,满足安全步距要求,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1.中导洞施工:中导洞超前施工,是连拱隧道施工的关键工序之一。
试析公路隧道工程连拱隧道施工技术摘要:公路隧道工程连拱隧道施工有一定的复杂性,施工质量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较难控制。
本文以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特点为探究的出发点,结合具体案例详细探讨公路隧道工程连拱隧道施工中的技术措施与处理方法,希望能为相关活动的开展带来些许帮助。
关键词:高速公路;连拱隧道施工;施工要点;施工技术1高速公路隧道工程连拱隧道施工要点公路隧道施工是一种长期处于应力场当中的道路施工类型,具有荷载、后形成结构等多方面的施工形式【1】。
且在具体施工中,环境、材料、技术等诸多因素都会对施工过程产生一定干扰,影响工作人员判断,使得工作人员无法准确计算出建筑结构实际需要的荷载力数值。
同时,公路隧道施工涉及到的内容多、施工过程繁杂冗长。
因此在进行这部分施工时,施工单位往往需要做好很多的准备工作,相对耗时耗力。
除此之外,从地形地势方面分析,连拱隧道一般是被定位在山势相对较低、纵向长度相对较短且横向陡坡比较陡峭的地方,因而整体施工难度较大,施工过程中隧道洞口位置容易出现严重的偏压问题,导致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性都得不到保证。
针对这一问题,施工单位就需做好勘察设计与工程场地分析,掌握施工区域地形地势等具体情况,在此基础选择适合的施工技术开展施工作业,以保证最终施工效果。
且在施工过程中,相关单位还需要在进行隧道的设计建设前就对各项施工要素做合理安排,如做好施工材料选择与制备,施工机械检查维修以及施工队伍组建等等,以此保证高速公路隧道工程连拱隧道施工顺利进行。
2高速公路隧道工程连拱隧道施工技术2.1双侧壁导坑施工方法在高速公路连拱隧道施工中应用双侧壁导坑施工法时,主要涉及到导洞开挖与支护、左侧边墙衬砌、右洞下半断面开挖与衬砌等工序【2】。
与其他施工方法相比,该种方法虽然施工量较大,但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隧洞结构的稳定性、安全行,降低隧洞坍塌几率,从而保证隧洞施工的安全性。
除此之外,实践表明在公路连拱隧道施工中合理应用双侧壁导坑施工方法,可让左右洞拱部的不对称性问题得到解决。
连拱隧道施工要点分析为了探讨连拱隧道施工技术在公路隧道工程中的应用效果,以午塘头隧道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的总体施工工序,并且对施工过程中需要掌握的要点内容进行总结,实践可知,通过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确保隧道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性,对提高公路事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标签:公路隧道;连拱技术;施工质量一、工程简介午塘头隧道是长春至深圳高速公路(G25)浙江建德至金华段公路TJ5标中部,全长为266米,净高5m,净宽11×2m,该隧道处于剥蚀丘陵区,穿越残坡积、强~中风化粉砂岩,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
地形坡度约20~30°,山体植被较发育,隧址区地面最高程约为175m,属越岭隧道。
隧道进洞口处于沟谷位置,隧道轴线与边坡面大角度相交,出洞口隧道轴线与边坡面斜交,隧道埋深较浅,建德端洞口桩号为YK2474+977,洞门型式为端墙式,金华端洞桩号为YK2475+243,洞门型式为偏压式。
二、总体施工工序当前我国的隧道工程来进行开挖施工主要分成两个种类一是按照两个独立单洞来进行开挖施工,该种主要是应用在围岩条件较高的位置上;其二是三导洞开挖施工方法,也就是先进行开挖然后才能进行中隔墙建设施工方法,这种方式通常都使用在浅埋或者软弱围岩的地质条件中。
根据该地区的地质条件分析可以确定,其主要强~中风化岩性质为主,经过综合分析之后确定使用三导洞的施工方法。
(一)中隔墙施工首先进行中隔墙超前导洞的开挖,并进行锚喷支护和中隔墙连接锚杆的施工,再进行中隔墙结构的施工,为了能够使得人员、机械的施工顺利进行,可以使得材料运输更加的便利,避免造成施工的干扰。
本次隧道工程中,应该从进口端采用倒退的方式来开始进行隔墙结构的施工。
在施工浇筑完成之后,待混凝土强度达到了设计要求之后,就需要进行主洞的开挖施工,可以提高施工效率。
中隔墙结构的主要作用就是承载竖向压应力,在应用的过程中,从轴线受压逐步的转变成为偏心受压的形式,然后再次恢复为轴线受压的形式。
公路隧道工程连拱隧道施工技术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对公路隧道工程的连拱隧道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首先,介绍了连拱隧道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其在公路隧道工程中的重要性。
然后,详细探讨了连拱隧道施工的关键技术,包括隧道定位、洞口开挖、支护体系、围岩处理、强度修补等方面。
最后,总结了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的优势与挑战,并提出了未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公路隧道工程;连拱隧道;施工技术随着交通运输需求的增加,公路建设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领域。
而在公路建设中,隧道工程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连接交通要道、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通行问题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连拱隧道作为常见的隧道类型之一,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技术挑战和复杂环境影响。
因此,对连拱隧道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对于提高施工效率、保障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公路连拱隧道施工技术公路连拱隧道施工技术是一种专门用于建设公路隧道的技术方法。
隧道是一种在山区、水域或城市地下等特殊地理环境下建设的交通设施,其建设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工艺流程。
公路连拱隧道施工技术通过采用合理的工艺流程和设备,能够高效、安全地完成隧道的建设任务。
1.1施工步骤公路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的主要步骤包括勘测规划、进口管理、隧道开挖、支护加固、内装修饰、排水通风等。
勘测规划阶段通过对地质、水文等各种条件进行综合考虑,确定合理的隧道走向和断面。
进口管理阶段主要负责施工区域的进出口控制,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隧道开挖阶段采用适当的爆破、掘进等手段进行地层的开挖,同时结合支护和引导系统,确保隧道的稳定性。
支护加固阶段主要利用各种材料和设备对隧道进行加固和支护,以提高隧道的抗震性能。
内装修饰阶段对隧道进行内部的美化和装修,提升隧道的环境舒适度。
排水通风阶段通过合理的排水和通风系统,保持隧道的干燥和空气流通。
1.2施工要点公路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的关键要点包括地质勘察、设计合理、施工组织严密、设备先进、安全防护措施到位等。
探讨高速公路连拱隧道施工综合技术【摘要】探讨我国高速公路连拱隧道的施工技术,主要从中隔墙的施工、正洞开挖、中导洞的施工等方面对高速公路的连拱连隧道施工技术进行分析,进一步完善施工技术,确保施工的顺利完工,进一步实现我国高速公路连拱隧道的事业更加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高速公路;连拱隧道;施工技术
1.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取得巨大的发展,较多的高速公路地形建设复杂、部分连拱隧道还穿越山区。
因此,为了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同时还能有效减少土地的资源,因此,进行公路隧道的修建是较为经济、有效的选择。
连拱隧道的线形较好、并且占地少,适合在山岭或者是重丘地区修建,与此同时,由于连拱隧道的结构、形式比较复杂、施工的工序也繁琐,因此,做好高速公路连拱隧道的施工技术,对于我国公路的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2. 连拱隧道的结构设计与施工方法
高速公路的连拱隧道结构的设计中,通常在结构中间进行中隔墙的设置。
采用对称的结构,能够保证其的稳定性,中隔墙中的两侧连拱隧道分为两种类型:直墙式与曲墙式。
首先,施工中的隔墙中央部分,剩余的部分和两侧隧道的二次衬砌应同时施工。
通常的施工方法是对中导洞进行贯通,进而使中隔墙的白洞应进行施工、后到内向洞外进行;中隔墙部分的混凝土的强度也应该达到相关
的;进行掘进施工时,更好的保证工程的施工安全,需要进一步做好错开距离的工作[1]。
3.影响我国高速公路连拱隧道发展的因素
3.1中导洞的施工
高速连拱公路的隧道施工当中的技术,中导洞的施工当中,开挖断面通常是25米左右,按照地质的情况进行断定,可以采用全断面法、采用台阶法等,并对临时的支护进行有效的稳固措施。
工期短的高速公路连拱隧道中的导洞,通常选用装载机的倒退出碴方式进行。
3.2隧道导洞和中隔墙不能进行平行施工
公路的连拱隧道中的、隔墙施工的方法将会对工程的后续工序、对隧道的施工进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其中连拱隧道的中导洞与中隔墙、以及隧道的正洞未能进行平行施工,是造成高速公路的连拱隧道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确保隧道施工的工序平行作业,能有效提高公路连拱隧道的施工技术与施工进度。
4.高速路的连拱隧道中施工的工艺
4.1中导洞的施工
4.1.1中导洞的开挖
完成中导洞的支护之后,应该根据中导洞中开挖的轮廓线进行挖槽,确保中导洞的顺利开挖;初喷砼之后,将拱架首榀钢进行嵌入,并且为还与中导洞外的钢拱架被纵向的钢筋连成一体。
挂钢筋网之后,喷射砼就会形成洞口棚架,并按照首榀钢拱架作为支点,
根据超前的小导管环逐渐向间距10°到14°的外插角打入钢拱架,并且在注浆四个小时后,方能对中导洞进行开挖[2]。
4.1.2中隔墙的施工
对中隔墙的基础进行开挖时,主洞是环形的排水盲沟,而纵向则为排水管。
模板的安装与加固需要用槽钢与碗扣件的支撑等应用与中导洞的初期支护,并将外撑作为主、内拉则为辅。
模板的标高、中线、平整度及尺寸检验符合要求之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对于浇注问题,可以将泵送砼对各段隔墙进行浇注,且支护的相接部位应充塞密实。
此外,中隔墙的全部均是采用泵送进行混凝土的输送,混凝土严格分层振捣、浇筑。
4.2主洞施工
4.2.1长管棚施工
混凝土的护拱当作长管棚中的重要导向墙,应该在护拱内进行钢筋支撑的埋设。
因此,钢筋和管棚的孔口管连应该相互连接成整体。
再者对于搭钻孔、平台的安装钻机等问题,搭钻孔是放机平台进行的钢管脚的手架搭设;这就要求钻机自身的要求和已确定好的孔口管理管的方向。
为了确保钻机的钻杆轴线、对孔口管轴线之间的吻合性等方面。
进行钻孔时,建议并且按照开挖的轮廓线以及四周边的化境。
钻头的半径应该为240毫米,可以实现风压以及钻孔的之间的精度的有效调整,待钻孔完成之后,可将套管内的孔注水进行清洗,才能把钻杆取出来,但是套管依然保留与孔内,起到供护孔作用[3]。
4.2.2主洞的开挖
将左线、右线主洞进行开挖时,其比较符合中墙砼的设计强度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要气。
进行;将分步平行的两台阶分别进行开挖,上台阶自拱脚至拱顶,设计则包括全部的连拱隧道的拱部。
而下台则是开挖的左线与右线的错开,错开至少高于5厘米;水控制的仰拱可以和同边墙共同开挖,并且满足设计尺寸、满足4厘米的初喷厚砼与施工边墙的锚杆。
按照长钢的支撑到中隔墙,进行喷射的砼与设计的需求;仰拱的开挖则连成衬砌节段的。
4.3系统的锚杆施工
高速公路的连拱隧道较为常用的锚杆施工主要有两种: 中导洞与型号为hrb335φ22的砂浆锚杆施工技术。
首先,对右、左预计洞用φ25mm作为注浆锚杆,再而将风动凿岩机呈现十到十五度的外倾角进行打入拱内。
待成孔之后,再用高压风进行有效的清除碴屑,注浆后之后,应该将砂浆锚杆继续插入锚杆内,在安装锚杆后,3天内均不准对锚杆头进行敲击与悬挂重物。
4.3.1钢拱架的施工
在连接的单元上进行a3 钢板的焊上,实现钢拱架与中隔墙之间的相互连接,并与预埋与中隔墙内的钢板双面进行焊接,各个单元间的有效连接,是选用u型钢间的固定与长度之间的搭接而形成连接件的压紧。
如果定位锚杆和锁脚锚杆焊、与喷层、钢架有空隙,可将骑马垫用于缝隙的塞紧。
钢架间的纵向采用φ25 的钢筋进行焊接。
4.3.2二衬施工
在处理高速公路的连拱隧道的初期护理阶段中,当其的表面未出现显著性漏水现象时,方可以进行环向的排水盲沟的铺设、最后进行横向、纵向排水管等方面的建立。
绑扎的渗水钢筋而言,预埋设计中的线、管、孔、复核的中线以及标高等方面应该更加重视,确保二次衬砌的内轮廓满足设计的要求;水泥的捣固则使用插入式的捣固器、或者是较高频的振动器进行振捣。
可在砼中加入部分防水剂,总所周知,砼不仅高流态的性能、具有缓凝作用,其的强度的设计超过 2.5 mpa 之后,就可进行水碱拆模,进行洒水养护不得小于 14 天,以避免出现骨料分离现象[4]。
4.4中隔墙的顸部防排水
防排水的设施包括:复合式防水层与环向排水管。
其设施均将渗漏水向主洞的两侧排,对于与中隔墙较远时,则利用导水管与盲沟把脊水引入排水沟当中,最后再排出。
防排水和连拱隧道当中直墙式的中隔墙比较,前者隔墙的防排水方面的设计更加合理与实用。
5.安全措施
公路的连拱隧道施工中,其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从而确保隧道的开挖、隧道的钢拱架等环节均符合整体的施工效果与质量。
针对部分公路中的围岩、施工技术、地形复杂等情况时,必须做到对高速公路连拱隧道施工过程的严格、规范管理与监督,同时还应确保工程的质量工作。
6.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的连拱隧道施工采用的是中隔墙的分段施工方式,在建设的同时,还应不断对中隔墙的施工技术进行优化。
同时也应做好隧道的施工安全措施,及时掌握工程施工的进度,提高我国的高速公路连拱的隧道技术,进一步推动我国隧道施工技术取得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永亮.连拱隧道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08(21):
158-158.
[2]黄宪炳,刘洋,何延兵.浅谈高速公路连拱隧道施工技术[j].2012,37(02):95-98.
[3]詹文兵.高速公路双跨连拱隧道施工技术[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10):102-104.
[4]潘秋敏.连拱隧道施工技术探析[j].中国水运(下半
月).2009,11(11):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