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通信行业全球产业链研究专题:5G基建+云计算全球产业链
- 格式:pdf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18
[Table_Title]通信设备行业专题研究云计算全产业链持续高景气,“新基建”助力行业发展2020 年 11 月 18 日【投资要点】◆全球云计算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我国云计算服务市场空间广阔。
根据Gartner预测,未来几年云计算市场平均增长率在18%左右,到2023年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超过3500亿美元,其中,IaaS、PaaS、SaaS市场规模分别达到971、749、1877亿美元。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2019年,我国公有云IaaS市场规模为453亿元,同比增长67.4%;公有云PaaS市场规模为42亿元,同比增长87.9%;公有云SaaS市场规模194亿元,同比增长34.2%。
我国云计算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SaaS是云计算中最大的细分市场,我国SaaS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2019年,我国公有云 SaaS 市场规模达到194亿元,比2018年增长了34.2%,仍与全球整体市场(1095亿美元)差距明显。
2020年受疫情影响,预计未来市场的接受周期会缩短,将加速SaaS发展。
目前中国SaaS 行业的已经形成了三大阵营包括创业公司、互联网巨头和进行云转型的传统软件公司。
其中,创业公司、传统软件公司更多参与相对细分的市场以获取壁垒,而互联网公司更多从IM(Instant Messaging)协同功能入手打造平台化的生态系统,在自己核心应用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第三方应用的开发,培育移动办公应用生态圈。
进行云转型的传统软件公司以用友、金蝶、麦达数字为代表,创业阵营以北森、销售易等为代表的SaaS服务商,在各细分领域已崭露头角。
◆云计算安全已经逐渐引起企业的重视,需求将会随着云计算市场规模的扩大而快速增长。
根据Gartner统计,2019年全球云安全服务市场规模为74.1亿美元,到2021年将会超过1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
中国方面,根据赛迪统计,2019年中国云安全服务市场规模达到55.1亿元,同比增长45.8%,中国云安全服务市场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
万联证券证券研究报告|通信5G 新基建带动行业发展,聚焦高景气赛道强于大市(维持)——通信行业2020年中报综述日期:2020年09月14日行业核心观点:受到疫情与中美贸易摩擦的双重影响,通信行业在2020上半年整体表现有所走弱,但随着第二季度中5G 、IDC 等相关项目的建设逐步推进,行业整体业绩明显改善,上行拐点明显。
在整个行业逐步走出疫情的阴影之后,通信行业未来的走势将会伴随着5G 行业的逐渐成熟而持续走强,相关产业链中的优势企业如光通信领域的中际旭创、光迅科技与5G 主设备商领域的中兴通讯等公司将迎来良好的配置机会。
投资要点:⚫ 通信板块Q2反弹明显,5G 新基建产业带动行业快速复苏。
2020H1通信板块营收3317亿元(YoY+0.05%),2020Q2营收1827亿元(YoY+9.03%、QoQ+22.55%);除中兴及联通后,2020H1营收1341亿元(YoY-5.53%),2020Q2营收804亿元(YoY+9.63%、QoQ+49.56%)。
今年上半年受到疫情及中美贸易摩擦双重影响,整个通信行业第一季度营收下跌明显,但随着国内经济在第二季度的复苏,整体业绩有明显改善。
预计下半年在5G 的潜力将得到充分释放之后,通信行业整体营收将有望突破新高。
⚫ 通信运营:板块2020H1营收1523亿元(YoY+3.37%),2020Q2营收776亿元(YoY+6.3%,QoQ+3.9%)。
今年是5G 建设的投资高峰期,上半年运营商的基站建设完成超预期,资本开支上调。
未来5G 用户的规模化将推动创新业务的未来发展,运营商所提供的5G 相关新业务如云、大数据等有望成为拉动收入增长的新驱动力。
⚫ 5G 主设备商:板块2020H1营收658亿元(YoY+0.25%);2020Q2营收377亿元(YoY+8.67%,QoQ+34.25%)。
2020H1 5G 主设备商板块内各公司营收均出现不同比重的下滑,但板块内部分公司仍能受益于国内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5G 建设的全面铺开迅速恢复,板块内的龙头企业依旧存在较大投资机会。
行业报告|行业研究周报通信证券研究报告 2020年11月07日投资评级 行业评级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上次评级 强于大市作者唐海清 分析师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7030002 ********************王奕红 分析师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7090004 *******************容志能 分析师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7100003 ********************王俊贤 分析师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7080002 ********************姜佳汛 分析师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9050001 ********************林竑皓 分析师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0040001 *******************资料来源:贝格数据 相关报告 1 《通信-行业研究周报:政策再提“加快推进5G 网络建设”,真金白银加大支持力度》 2020-11-01 3 《通信-行业研究周报:国内5G 手机出货保持高占比,我国持续推进车联网发展进程》 2020-10-18 行业走势图5G 网络建设稳步推进,关注新基建持续发展与后端应用落地本周行业重要趋势:一、C-V2X 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迎来发展新机遇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规划》指出,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有关技术加速融合,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
提及协调推动智能路网设施建设,推进新一代无线通信网络建设,加快基于蜂窝通信技术的车辆与车外其他设备间的无线通信(C-V2X )标准制定和技术升级。
二、工信部发布新一批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先进适用技术产品目录,华为、科华恒盛等企业产品入选从公布的文件内容看,此次公布的绿色数据中心先进适用技术产品目录包括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技术产品,可再生能源利用、分布式供能和微电网建设技术产品,可再生能源利用、分布式供能和微电网建设技术产品,以及绿色运维管理技术产品等四大类,共计62个产品。
2020年中国5G产业链五大发展趋势疫情之下,中国5G产业链面临挑战。
令人欣慰的是,今年国内5G建设目标不改,投资确定,当前进展符合预期。
5G技术带动通信产业链进入景气周期,下半年即将迎来的5G手机换机潮也让产业链各方满怀期待。
5G正在从政策和技术驱动逐步向业务驱动转换,焦点逐步从建网向应用转移。
同时需要看到,当前国际环境不确定性显著增加,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产业链相关领域国产替代迫在眉睫。
目录1. 5G产业链基本构成2. 趋势一:疫情不改增长态势3. 趋势二:5G大幅拓展基站射频市场空间4. 趋势三:国产替代日益加速5. 趋势四:5G换机大潮即将到来6. 趋势五:焦点将从5G建网逐步转向5G应用5G产业链基本构成从网络发展的角度,5G产业链包括网络规划设计、建设、优化、运营几大类,其中网络运营包括运营商、终端及相关5G应用。
在网络规划设计方面,主要厂商包括:中国移动设计院,中国通信服务,恒泰实达,吉大通信,国脉科技,杰泰科技等。
网络建设上,中国铁塔提供站址资源,主设备商为运营商提供完整端到端的5G解决方案,包括无线部分的宏站和小基站,以及传输设备等。
目前主设备核心厂商为华为、中兴通讯、爱立信、诺基亚等。
上游元器件方面,包括基站天线、射频器件、PCB和光模块/光器件、光纤光缆和配套产品等细分领域5G终端方面,从事芯片制造的企业仅剩下高通、华为、三星、联发科和紫光展锐。
其中华为、三星5G芯片往往用于自家产品,真正面向市场出售5G芯片的仅高通、联发科、紫光展锐三家。
此外还包括电池、声学模组、射频器件、天线、摄像头等细分领域趋势一:疫情不改增长态势5G建设提速,未来三年增长趋势确定据GSA的最新报告显示,截⾄今年5月,全球已有80家运营商在42个国家和地区推出了符合3GPP标准的商⾄5G服务。
全球有384家运营商正在投资5G⾄络,95家运营商已宣布在其⾄络中部署了符合3GPP标准的5G 技术。
通信电子行业的产业链分析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5G的商用加速,通信电子行业迅猛发展,市场需求不断攀升。
通信电子行业作为现代电子信息产业的一个重要板块,对于全球乃至国内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本文将对通信电子行业的产业链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一、通信电子行业的概述通信电子行业是一个综合性强、技术门槛高的细分市场,其产品种类涵盖通信设备、半导体芯片、电子元器件、通信软件等多个领域。
行业龙头企业包括华为、中兴、小米、OPPO等,它们通过不断创新和技术迭代,加速了整个通信电子行业的发展。
二、通信电子行业的产业链分析通信电子行业的产业链可分为四个阶段:原材料阶段、组件制造阶段、设备制造阶段和运营商服务阶段。
以下将分别进行分析。
(一)原材料阶段原材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金属原材料,例如化学原料、塑料材料等;另一类是金属原材料,如铝、铜、镍、锌等。
这些原材料主要用于半导体、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的制造。
(二)组件制造阶段通信电子组件的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多个加工环节,主要包括板卡、电源、天线、数据通道等,其中半导体芯片的制造是最具技术门槛且制约整个产业链发展的瓶颈之一。
(三)设备制造阶段设备制造是通信电子行业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手机、路由器、通信基站等。
通信设备的设计、研发和制造需要不断吸收前沿技术,以保证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四)运营商服务阶段通信电子行业的最后一环是运营商服务,主要作用是连接用户和网络,提供有线或无线通信服务。
运营商通过数据业务、语音业务、增值业务等多个方面提高用户黏性和收益。
三、通信电子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普及,通信电子行业的发展趋势也逐渐清晰。
(一) 5G时代的到来5G网络的商用一直是通信电子行业的重头戏,随着5G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商业化,一系列新的通信设备和应用将在未来的市场中迅速崛起,这有望进一步推动通信电子行业的发展。
(二)技术领先企业的崛起在通信电子行业中,技术领先企业拥有更高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这意味着企业需要不断强化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以确保在未来市场中具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行业研究周报运营商加码5G+工业互联网 有望率先规模商用 ——通信 投资摘要: 每周一谈:运营商加码5G+工业互联网 有望率先规模商用 中国联通加速推进“5G+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落地。
8月18日,中国联通召开5G+工业互联网应用推进大会。
工业互联网与5G 的融合发展已成为5G to B 业务的重点应用领域。
中国联通计划与全国31省工信厅和重点工业城市联合打造50个全连接工厂示范标杆,覆盖数据采集与感知、远程控制、AI 机器视觉、远程辅助及产业协同五大场景。
中国移动与中国电信在“5G+工业互联网”领域亦早有布局。
网络基础层面,针对工业互联网的5G 专网服务现已成熟。
中国联通已发布三款5G 专网产品和5G 专线产品。
通过与公网的隔离,可充分满足制造业企业对于工业互联网不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需求。
同时,网络解决方案的成熟也为“5G+工业互联网”的规模商用打下良好的网络基础。
政策层面加速5G 技术与智能制造的融合发展。
在运营商加码工业互联网的同时,政策层面亦逐步加大产业推进力度。
自2017年以来,相关政策力逐步落地。
近期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将持续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以智能制造为主要发展方向,进一步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工业互联网是5G 最主要的应用场景之一,有望率先商用落地。
对于制造企业而言,二者的融合发展将推动制造业从传统的局部信息化向全面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转型。
5G 下游应用中,To C 领域的AR/VR 技术、需求、产品均尚不成熟。
To B 领域方面,“5G+工业互联网”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明晰,在产业端与政策端的共同加速下,有望成为最先商用落地的5G 应用领域。
运营商已开始向To B 市场转型,打开新的用户及收入增长窗口。
从运营商2019年及2020上半年的业绩表现来看,除了个人及家庭宽带业务外,物联网及DICT 等To B 业务的增长成为了运营商在传统业务发展瓶颈下新的增长动力。
2020年通信行业研究报告2020 年对于通信行业来说,是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一年。
在全球范围内,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断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变革,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和新的需求。
这一年,5G 网络的建设和推广无疑是通信行业的核心焦点。
5G 技术具有高速率、低延迟和大容量连接等显著优势,为智能交通、工业互联网、远程医疗等众多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各国纷纷加快 5G 网络的部署,运营商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基站建设和频谱资源的获取。
然而,5G 网络的全面覆盖并非一蹴而就,在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比如,基站建设的成本较高,选址困难,以及部分地区的频谱资源紧张等问题。
在通信设备领域,竞争依然激烈。
一些传统的通信设备巨头继续保持着领先地位,同时也有新兴企业崭露头角。
通信设备的研发和创新不断加速,以满足 5G 网络的需求和市场的竞争压力。
例如,新一代的基站设备更加小型化、节能化,同时具备更强的信号处理能力。
随着 5G 网络的逐渐普及,相关的应用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在智能手机市场,5G 手机成为了消费者的新宠。
各大手机厂商纷纷推出了支持 5G 网络的新款手机,不仅在通信性能上有所提升,还在摄像头、屏幕显示等方面不断创新,以吸引消费者。
此外,5G 网络的出现也为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在教育、娱乐、旅游等领域,基于 5G 的应用为用户带来了更加沉浸式和个性化的体验。
然而,通信行业在 2020 年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网络安全问题。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攻击的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
5G 网络的广泛应用使得更多的设备和数据连接到网络,这也增加了网络安全的风险。
其次,通信行业的发展受到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
在疫情的冲击下,一些企业和消费者减少了在通信领域的投资和消费,这对通信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在政策方面,各国政府对于通信行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周报2020年11月01日通信政策强化通信全产业链优势,行业景气度将上行11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指出,要拉长长板,巩固提升优势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锻造一些“杀手锏”技术,持续增强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通信行业的重要程度再次被强调。
同时,本周海外云厂商三季报出炉,受益广告业务回暖以及经济数字化,四大厂商业绩均超出预期,随着前景改善,脸书已率先宣布上修2021年资本开支,与2020年相比增长30%-40%,伴随四季度传统广告旺季来临,四大云厂商收入状况有望持续改善,同时随着北美疫情常态化,相关被推迟网络建设也将陆续落地,我们认为,四大云厂商的资本开支将重新加速。
海外预期改善以及国内重视程度增加,双重因素影响,有望改善当前通信板块持仓低,预期低的局面,提升行业景气度。
本周重点推荐:(1)工业互联网:能科股份603859、移远通信603236、广和通300638、佳讯飞鸿300213、奇安信688561。
(2)军工通信:七一二603712、特发信息000070。
(3)光通信:新易盛300502、光迅科技002281、天孚通信300394、中际旭创300308、中天科技600522。
(4)数据中心:沙钢股份002075、数据港603881、光环新网300383、奥飞数据300738。
(5)5G 基建:中兴通讯000063、华正新材603186。
海外云巨头三季报出炉,广告业务回暖助力,资本开支有望上行。
本周,微软、谷歌、脸书、亚马逊四大北美云巨头三季报出炉。
受益于广告业务回暖和疫情下的经济数字化转型,四大巨头的业绩均超预期。
资本开支方面,除亚马逊继续天量资本支出用于仓储以及抗疫外,其他三家维持稳中有降态势。
不过随着广告业务回暖以及搁臵的网络建设逐步落地,明年四巨头的资本开支有望迎来上修,脸书在本季度财报电话会上已经宣布,明年的资本支出将上修30-40%。
通信行业5G技术产业链布局分析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通信行业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建设之一,起着承载和传递信息的重要作用。
而5G技术的崛起将对通信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不仅带来了技术革新,还推动了产业链的重组和布局。
本文将对通信行业5G技术产业链的布局进行详细分析。
一、产业链概述通信行业的产业链由多个环节组成,包括设备制造商、芯片供应商、运营商、应用提供商等。
在这个产业链中,每个环节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并相互依存。
而5G技术的出现将进一步扩大产业链的规模和重要性。
二、设备制造商的布局设备制造商是通信行业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之一,其在5G技术的布局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由于5G技术的应用需求巨大,设备制造商在5G领域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设备制造商纷纷加大对5G技术的研发力度,并进行了相关产品的推出。
知名的设备制造商包括华为、诺基亚、爱立信等。
三、芯片供应商的布局芯片作为通信设备的核心部件,对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5G技术带来的新需求对芯片供应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芯片供应商也纷纷加大对5G技术的研发和投入。
知名的芯片供应商如高通、英特尔、三星等都相继推出了适用于5G技术的芯片产品。
四、运营商的布局运营商是通信产业链中直接与用户接触的一环,对5G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运营商都纷纷加大对5G技术的投入,并进行相关业务的拓展。
运营商通过5G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将进一步提升网络的速度和质量,满足用户对高速、低延迟的通信需求。
五、应用提供商的布局5G技术的崛起不仅为传统的通信应用提供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新兴的应用领域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如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工业互联网等领域,都将借助5G技术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应用。
因此,在5G技术产业链的布局中,应用提供商的角色也越发重要。
六、总结5G技术的崛起将对通信行业产业链的布局产生重大影响。
设备制造商、芯片供应商、运营商和应用提供商都在加大对5G技术的研发和布局,并进行相关产品和业务的推出。
一文看懂通信新基建:5G、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通信新基建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5G、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正在逐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
本文将对这些技术进行详细解读,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通信新基建的内涵和影响。
5G通信网络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被誉为“物联网时代”的支撑平台。
相比于之前的移动通信技术,5G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更低的延迟、更高的网络容量和更好的连接稳定性。
这些特点使得5G技术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自动驾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它将数据和应用程序存储在远程的服务器上,并通过网络进行访问和使用。
云计算的出现,使得企业和个人无需购买和维护大量的硬件设备,只需支付相应的服务费用,即可享受到高效的计算和存储资源。
云计算在各个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金融、医疗、教育等。
车联网是指通过车辆传感器、无线通信等技术,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控制。
车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道路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同时也可以优化交通流量、提高出行效率。
未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车联网技术将成为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业互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工业生产的全流程进行数字化连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同时也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追溯和预测性维护。
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
卫星互联网是指通过卫星通信技术实现全球或区域范围内的互联网连接。
相比于传统的地面网络,卫星互联网具有更广泛的覆盖范围、更强的抗干扰能力、更灵活的网络架构等特点。
卫星互联网的应用,可以解决地面网络无法覆盖的地区的通信问题,同时也可以为航空、航海等领域提供更高效和可靠的通信服务。
5G、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和卫星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正在推动着通信新基建的进步和完善。
5G升级连接,云计算迎来聚变--2020年通信行业深度分析2020.07目录C O N T E N T S基本面:行业经营情况01资本开支:5G/云计算双轮驱动02赛道聚焦:连接升级+云端聚变03基本面:行业经营情况01Partone011.1经营情况✓2020年上半年,电信业务收入6927亿元,同比增长3.2%,增幅持续扩大。
按照上年不变价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为7126亿元,同比增长19.3%。
✓截至2020年5月,中国5G基站数量就超过了25万个,并以每周1万多新建基站的速度增加,预计年底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图:国内基站建设情况图:2019-2020年1-6月电信业务收入和总量累计增速011.2经营情况✓2020年6月底,中国移动、中国电信5G套餐用户数分别为7020万、3784万户,预计年底三大运营商套餐用户有望达到2亿。
✓2020年6月,中国5G手机当月出货量为1751万部,占手机总体出货量比例为61.2%,占比提升迅速。
图:5G套餐用户数(万)图:国内5G手机出货量情况02资本开支:5G/云计算双轮驱动✓2019年受4G向5G演进拉动无线侧投资带动,全球电信资本支出实现增长;2019-2022年的全球电信资本支出预计将以1%的CAGR增长。
✓国内三大运营商2020年资本开支预算总额为3348亿元,较2019年实际资本开支增长12%。
5G资本开支合计超过1800亿。
✓5G二期预计提前交付: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力争在2020年上半年完成47个地市、10万基站的建设任务,2020年第三季度力争完成全国25万基站的建设任务。
中国移动将全面加快5G网络建设,力争到2020年提前超过5G基站总数30万个的目标。
图:国内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持续回升图:全球资本电信资本开支预测✓2020年3月,GSMA上调对中国5G发展的预测,2020年中国占全球5G连接比例从2019年3月预测的57%调高到70%,2025年中国5G渗透率从28%(2019年11月已经上调至36%)调高到47%,达到8.07亿。
报告摘要:●上周核心观点华为2020年年报体现较强韧性,美国万亿美元新基建计划利好5G和云基建板块。
事件1:3月31日,华为公布2020年年度财报。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销售收入8913亿人民币,同比小幅增长3.8%;净利润646亿元,同比增长3.2%。
点评: 公司消费者、运营商业务受海外禁令影响,华为云业务将成为业绩增长的突破点,国内光通信、IDC产业链将核心收益。
消费者业务领域,2020年由于供应链受到更加严苛的禁令影响,华为手机出货大幅下降,在2020年最后3个月,华为公司手机出货量暴跌42%。
运营商业务领域,中国市场的小幅增长加上国外的小幅萎缩,最终营收基本不变。
手机和运营商业务公司的市场份额有所释放,相关竞争公司获得发展机会,市场持续关注华为在新业务上的拓展。
近年来,企业上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未来华为云业务将成为公司业绩的新增长点。
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数据中心建设和光互连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华为在云业务上的发力将直接拉动IDC、光模块行业的景气度。
事件2:2021年3月31日,拜登公布总规模达2.3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其中1000亿美元将用于铺设高速宽带,实现全美100%的覆盖。
点评:乡村宽带建设计划今年通过概率较大,利好5G和云基建板块。
美国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在铁路、公路、机场领域的投资空间有限,除了充电站的投资外,“铁公基”在2.3万亿中只剩4000多亿,预计更多的新基建工作会重点聚焦在新能源、通信、云计算领域上。
新基建所包括的通信、云计算等项目将使相关科技公司核心收益,如云计算项目的实施直接利好亚马逊和微软等互联网巨头,当初五角大楼价值超过100亿美元的云服务大单“战云”就被微软拿下,相应的,拥有海外云计算客户资源的国内厂商,例如和亚马逊深度合作的光环新网以及全球光模块巨头中际旭创,有望在此次美国大基建计划中收益。
●行情回顾上周沪深300指数上涨2.45%,通信板块(中信)指数上涨0.77%,在中信一级30个子行业中排名第17。
全球5G及无线网络设备产业链发展------------------------------------------------------------------------------------------------全球5G及无线网络设备产业链发展我是05年参加工作,截至目前一直在从事跟无线移动通信相关的工作,我本身经历了从2G到4G的网络变迁的过程。
目前而言关于4G网络的部署,从之前的蓬勃发展阶段已经进入了成熟稳定阶段,像欧美市场,包括亚洲的很多国家,4G网络的部署已经进入到长期网络运营的阶段。
有一些有实力并且有能力的运营商就会去考虑下一阶段网络该从哪个方向演进,还有哪些空间可以去挖掘,包括还有哪些有价值的业务可以依托于这个网络来向客户提供。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5G是大家探讨特别多的话题,大家都可以看到在展会上不论是运营商也好还是设备商还是终端供应商或者是芯片厂商甚至是一些集成商、业务提供商,都会把5G作为展台的亮点放在那里去吸引大家的眼球,特别是一些互联网的高科技公司(比如google 、facebook)现在也在加入到5G的大环境中来,所以说5G现在已经到了空前的高度。
但是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究竟5G的内涵是什么,定义是什么,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和4G的区别在哪里,将来又有哪些业务,包括现在发展情况是怎么样的,是我今天在这里作宣讲的主旨和初衷。
首先我会从5G的场景入手介绍,不论从5G的需求还是标准来看,场景是任何一个运营商或供应商研究的起点,通过这个希望大家能对5G有直观的概念,第二部分我会分析目前行业动向,包含各个——————————————————————————————————————------------------------------------------------------------------------------------------------主流区域,中国、美国,以日韩为代表的亚洲区域,甚至包括欧盟区域对于5G 的看法是怎么样的,目前的发展状态是什么情况;最后一部分和大家简单的讲述一下5G方面的关键技术点以及ZX在这块的理解和目前我们做的研究的进展。
5G(fifth-generation)是第五代移动技术的简称,是面向2020年以后移动通信需求而发展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我国移动通信经历“2G跟踪,3G突破,4G同步”各阶段,于2016年1月成立互联网会议(IEMeeting,IMT)2020(5G)推进组,从5G业务、频率、无线传输与组网技术、评估测试验证技术、标准化及知识产权等方面,全面发力5G。
工信部为5G技术研发试验规划4个频段:3.3~3.6GHz,4.8~5.0GHz,24.75~27.5GHz,37~42.5GHz。
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勾勒出5G将会面向的3大场景:增强移动宽带场景、低时延高可靠场景和大连接低功耗场景1。
根据移动通信的发展规律,5G具有超高的频谱利用率和能效,在传输速率和资源利用率等方面较4G移动通信提高一个量级或更高。
其无线覆盖性能、传输时延、系统安全和用户体验也将得到显著的提高。
5G移动通信将与其他无线应用通信技术密切结合,构成新一代无所不在的移动信息网络,满足未来十年移动互联网流量增加1000倍的发展需求。
5G移动通信系统的应用领域也将进一步扩展,对海量传感设备及机器与机器(M2M)通信的支撑能力将成为系统设计的重要指标之一。
未来5G系统还须具备充分的灵活性,具有网络自感知、自调整等智能化能力,以应对未来移动信息社会难以预计的快速变化。
第五代移动技术(5G)定位于应对2020年及以后的需求和业务环境。
人们寄希望于5G能实现一个充分流动和相互联系的社会,并以无数今天无法想象的方式促进社会经济转型,其中许多方式包括生产力、可持续性和福利。
完全移动和连接的社会的需求特点是连接和密度/流量的巨大增长,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构建多层次的密集组网方式,以及广泛使用的案例及商业模式。
因此,在5G中,需要推动性能的极限,以便在需要时提供更大的吞吐量、更低的延迟、超高的可靠性、更高的连接密度和更广的移动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