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四种拼版技术讲解
- 格式:docx
- 大小:50.79 KB
- 文档页数:4
印刷拼版规则及拼版工艺常识拼版是印刷中的一项重要工艺,它是将多个图文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组合在印刷版面上的过程。
它在印刷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可以提高版面的利用效率,降低印刷成本,同时也能够提高印品的质量。
下面将介绍印刷拼版规则及拼版工艺常识。
一、拼版规则1.版心和出血:版心是印刷品中主要内容的区域,一般位于版面的中央。
出血是指内容延伸到纸张边缘以外的区域,以防止印刷时留有白边。
拼版规则要求版心和出血的位置应该确定,并将其他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版心和出血中。
2.尺寸大小的一致性:在同一个版面中,各个图文元素的尺寸大小应该保持一致。
这样可以使印刷品看起来统一、整齐,给人以良好的视觉效果。
3.图文元素之间的间距:不同的图文元素之间应该有恰当的间距,以保持内容的清晰度和易读性。
如果元素之间的间距太小,可能会导致印刷时出现混浊的情况;如果间距太大,可能会导致版面过于空洞。
4.图文元素的相对位置:各个图文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应该合理,以保持版面的平衡感和稳定感。
5.灰度和颜色的搭配:在拼版中,灰度和颜色的搭配是非常重要的。
要保持相似色彩之间的搭配,并注意灰度和颜色之间的对比。
6.图案的排列方式:在拼版中,图案的排列方式有多种,如平行、重叠、错落等。
根据不同的版面要求和设计风格,选择合适的排列方式。
1.正反拼版:在印刷中,一般会将正面和反面的图文元素组合在一起拼版。
这样可以提高印刷效率和利用率,并降低印刷成本。
2.高低交叉拼版:在印刷中,如果需要拼版的元素高于纸张表面或低于纸张表面,需要注意交叉拼版的规则。
交叉拼版时,需要考虑元素之间的重叠、叠加和层次感,以保证印刷效果的质量。
3.特殊拼版技术:在印刷中,还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的拼版技术,如彩色拼版、渐变拼版、过渡拼版等。
这些技术可以为印品增添一些特殊的效果,提高印刷品的质量和观赏性。
4.拼版的排列方式:拼版时可以采用手工排版、机械排版或电子排版等方式。
在选择排版方式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排版质量。
拼版的过程是将一些做好的单版,组排成为一个印刷版的过程。
在拼版的过程之前,需要根据后续工程的方式及器材进行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组版方式,特别是一些需要进行折页的书册小本子之类的印刷物,更是要根据所处印刷厂的折页机等工具进行恰当的方式选择。
常用的拼版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四种:1、单面式:这种方式是指那些只需要印刷一个面的印刷品,如海报等,只需要印刷正面,而背面是不需要印刷的。
2、双面式:俗称“底面版”、“正反版”,指正反两面都需要进行印刷的印刷品,如一些小宣传单,小幅海报、卡片、书籍画册内页等。
3、横转式:俗称“自翻版”、“就版翻面”、“轮转翻”,适用于杂志、书刊类的印刷品,比如有一本16开的杂志封面,分有封面、封底、封二、封三等四个版面需要进行印刷,在拼版时将封面和封二、封底和封三横向头对头地拼在一个四开的版面上进行印刷,这一面印刷完成后,将纸张横转180度,用反面继续印刷,完成之后,将印刷品从中间切开,就可以得到两件完全一样的印刷品了。
自翻版印刷:封面印刷方式:4、翻转式:使用同一个印刷版在纸张的一面印刷之后,再将纸张翻转印刷背面,但以纸张的另一长边作为“咬口边”。
这种方法俗称“打翻斗”、“天地轮”。
例如如图尺寸为16K扇形折叠小册子,在使用条四开纸张,采用对开幅面进行印刷时,其排版方式则采用如图所示的滚翻版。
这种方式在印刷翻身时,因需要调换叼口,故在印刷高精度的印刷品时,对印刷设备和纸张的有较高要求。
上下翻应考虑的问题:一般胶印机的叨口为1厘米,所以左右翻(方法3)能保证印刷成品按正常大小走,而上下自翻版(方法4)因为需占用两边共2厘米叨口,所以成品规格要小一些,这是在设计制作时必需要注意的。
例如一个16K印刷品,它的成品要求为210×285cm,加出穴后为216×291 cm,拼成4K版为432×582 cm,而4K 纸的最大开料尺寸为444×595 cm,从而看出拼成左右4K版后再加上1厘米出穴没有超出纸张尺寸,可以正常印刷。
印刷拼版实用教程
印刷拼版是指将多个版面图稿合并排版并同时印刷的过程,它是印刷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个好的拼版方案不仅可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还能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掌握印刷拼版的技巧对于印刷从业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选择适当的拼版方式非常重要。
主要有普通拼版和预拼版两种方式。
普通拼版是将多个图稿集中在一张大版上,然后通过调整图稿的位置和大小来进行拼版。
这种方式操作简单,适用于拼版内容相对简单的情况。
而预拼版则是在制作模版时,事先将多个图稿进行合并,之后直接印刷。
这种方式适用于拼版内容复杂或具有一定排版要求的情况。
其次,合理安排图稿的位置也是拼版的关键。
一般来说,排在前面的内容在印刷时会更加清晰,而排在后面的内容则可能因为印刷时的种种问题而模糊或失真。
因此,将重点内容放在前面,次要内容放在后面,可以提高印刷品的质量。
另外,要确保图稿之间的间距合理。
过于紧密的拼版容易造成拼版内容之间的干扰,而过于松散的拼版则会造成纸张浪费。
一般来说,相邻两个图稿之间应有适当的间距,以免干扰彼此。
此外,要注意调整图稿的大小。
图稿之间的大小差异不宜太大,尤其是文字内容。
太大的差异容易造成排版不均匀,也会降低印刷品的质量。
最后,进行拼版之前要对图稿进行审核。
确保图稿的质量良好,没有错误或缺失。
同时,还要检查图稿的颜色模式和分辨率是否符合要求。
总结起来,印刷拼版是一项需要细致处理的工作,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技巧,才能保障印刷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希望以上的实用教程对您有所帮助。
印刷正翻版、自反版、滚翻版的区别印刷自反版又叫左右轮,滚翻版又叫天地轮;1、正反版:一张单张纸有AB两面,A和B各分开排一块版为正反版;2、左右轮:A左B右共排一块版为左右轮;3、天地轮:A上B下共排一块版为天地轮;或者:1、正反版是说两副版子,一副都是正面,反之....2、左右轮也叫自翻版,一副版子,纸张左右翻。
3、天地轮,纸张上下作咬口,一正一反上下排,头对头或者脚对脚。
习惯说法,如果在拼版上就是正反印、自翻身、滚翻身的区别。
一、自反版(左右反)自反版通常是指图文经过咬口指向拖梢的中轴线左右一一对称。
反面印刷不调换咬口进行印刷。
当然也可以用正反版套印(有时候我们可能出于工艺原因可靠性或者质量考虑放弃自反版而使用正反版),但自反版能够节省印版因为它能够达到同样目的。
这里没有说是术语,是按愚下对它的理解进行说明的。
希望不会让你感到那么难以理解。
自反版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可言,但不同的应用情况要个别对待,在实际应用中也有它的不足。
例如单面印刷完成后的等干(油墨干燥)时间,一些干燥时间超长(比如一些双胶,特种纸、哑粉纸)的产品可能只能单面印刷,待完全干燥后才能印刷反面,往往这种材料因素很容易造成的过底,拉后炮等印刷质量问题。
如果有后道加工工艺需要精确套印而没有进行系统管理会造成套印不准(后道加工如烫印,凹凸、局部UV…..)的印刷质量事故。
一些干燥时间过长,印刷出现干褪而无法准确追色;版面有大实地,或者左右图文墨位分布极不均匀、出现鬼影等等。
引发这些质量事故的原因及控制方法在后续文章中后详细解答。
二、天地反(天地轮,咬口反,大反版、天地翻)天地反通常指图文经过咬口与拖梢之间的水平分隔线进行上下一一对称。
同样也可以用正反版套印(有时候我们可能出于工艺原因可靠性或者质量考虑放弃自反版而使用正反版),但自反版能够节省印版因为它能够达到同样目的。
最容易让非专业人员计价及拼版的问题是忘记天地反需要两个咬口尺寸。
而且这缺点而言有一个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那就是白料裁切精度(也就是上机印刷的白料尺寸误差);因为要调换咬口印刷,切料的尺寸误差直接影响到正反套印。
[图解]印刷拼版的四种方法关键词:拼版拼版的过程是将一些做好的单版,组排成为一个印刷版的过程。
在拼版的过程之前,需要根据后续工程的方式及器材进行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组版方式,特别是一些需要进行折页的书册小本子之类的印刷物,更是要根据所处印刷厂的折页机等工具进行恰当的方式选择。
常用的拼版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四种:1、单面式:这种方式是指那些只需要印刷一个面的印刷品,如海报等,只需要印刷正面,而背面是不需要印刷的。
2、双面式:俗称“底面版”、“正反版”,指正反两面都需要进行印刷的印刷品,如一些小宣传单,小幅海报、卡片、书籍画册内页等。
3、横转式:俗称“自翻版”、“就版翻面”、“轮转翻”,适用于杂志、书刊类的印刷品,比如有一本16开的杂志封面,分有封面、封底、封二、封三等四个版面需要进行印刷,在拼版时将封面和封二、封底和封三横向头对头地拼在一个四开的版面上进行印刷,这一面印刷完成后,将纸张横转 180度,用反面继续印刷,完成之后,将印刷品从中间切开,就可以得到两件完全一样的印刷品了。
自翻版印刷:封面印刷方式:4、翻转式:使用同一个印刷版在纸张的一面印刷之后,再将纸张翻转印刷背面,但以纸张的另一长边作为“咬口边”。
这种方法俗称“打翻斗”、“天地轮”。
例如如图尺寸为16K扇形折叠小册子,在使用条四开纸张,采用对开幅面进行印刷时,其排版方式则采用如图所示的滚翻版。
这种方式在印刷翻身时,因需要调换叼口,故在印刷高精度的印刷品时,对印刷设备和纸张的有较高要求。
上下翻应考虑的问题:一般胶印机的叨口为1厘米,所以左右翻(方法3)能保证印刷成品按正常大小走,而上下自翻版(方法4)因为需占用两边共2厘米叨口,所以成品规格要小一些,这是在设计制作时必需要注意的。
例如一个16K印刷品,它的成品要求为210×285cm,加出穴后为216×291 cm,拼成4K版为432×582 cm,而4K 纸的最大开料尺寸为444×595 cm,从而看出拼成左右4K版后再加上1厘米出穴没有超出纸张尺寸,可以正常印刷。
CTP印刷操作指引之拼版工艺拼版工艺是CTP(计算机至印刷)印刷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印刷品的质量和效率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是CTP印刷操作指引之拼版工艺的详细介绍。
1.拼版方式选择拼版方式有多种选择,根据具体的印刷品要求和印刷机的要求来确定最合适的拼版方式。
常用的拼版方式有平板拼版和旋转拼版两种。
在选择拼版方式时,需要考虑版式设计、排样、故障率、生产效率和印刷精度等因素。
2.拼版图像处理拼版工艺中,对于每个版面的图像进行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包括调整图像的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等,以达到印刷品预期的效果。
此外,还需要对图像进行适当的裁剪和放大缩小等处理,使得版面的图像分辨率和细节都能够满足印刷要求。
3.拼版尺寸与边界设置在拼版工艺中,尺寸和边界的设置对于印刷品的质量和效率都有重要的影响。
尺寸设置通常包括页面的大小、图像的位置和大小等。
在设置边界时,需要考虑到印刷过程中的机械误差和切割裁切的空间要求,以预留出足够的边界空间。
4.拼版方向和次序在进行拼版时,需要考虑版面的拼版方向和拼版次序。
拼版方向通常是根据印刷机的要求和印刷品的特性来确定的,例如一些印刷机对拼版方向有特定要求。
拼版次序通常从内到外,从上到下,以便印刷机可以按照正确的次序进行印刷。
5.拼版的对位精度拼版的对位精度对于印刷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对位精度是指各个版面在拼版过程中的位置和角度的精确度。
为了保证对位精度,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例如使用对位标记、检测仪器和软件等。
6.拼版图像的校正和优化在进行拼版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图像的校正和优化问题。
例如,图像可能存在一些模糊、失真或者噪声等问题,需要进行校正和优化以达到印刷要求。
可以使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图像的校正和优化,例如调整图像的清晰度、修复图像的损坏部分等。
7.拼版文件的导出和保存在完成拼版工艺后,需要将拼版文件导出保存。
通常可以导出为PDF (便携式文档格式)或者其他适合印刷的格式。
印刷拼版的四种方法
1.平铺拼版:
平铺拼版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拼版方法。
它将每一页的印刷内容按照正方格的形式平铺在印刷纸的平面上,并依次排列。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易于控制,适合少量印刷任务。
但是,平铺拼版存在浪费纸张、印刷速度慢、印刷成本高等缺点。
2.多版拼版:
3.色彩拼版:
色彩拼版是将不同颜色的印刷内容分开拼版的方法。
它适用于彩色印刷,可以将彩色页面的印刷内容与黑白页面的印刷内容分开,独立处理。
色彩拼版可以减少印刷时的误差,并保证彩色印刷品的色彩质量。
4.自适应拼版:
自适应拼版是根据不同印刷机的要求和纸张的尺寸,灵活调整拼版方式和页面的排列方式,使印刷品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印刷设备和纸张尺寸的要求。
自适应拼版的优点是印刷效果更好、节约资源、提高效率。
除了上述常见的印刷拼版方法,还有一些特殊的拼版技术和工艺,如点彩拼版、线条拼版、菲林拼版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印刷需求和要求来选择使用,以达到最佳的印刷效果和质量。
印刷拼版技术全然内容1.书刊开本:书刊是各类书本、杂志的统称。
依照书刊的内容和用纸幅面的大年夜小,书刊有大年夜小不合的规格和不合情势的装帧要求。
开本是书刊幅面大年夜小的称呼。
书刊开本是把全张纸裁切成1/2、1/4、1/8、1/16、1/32、1/64、1/128等,平日分别称它们为对开(2开)、4开、8开、16开、32开、64开、128开等。
依照书刊的性质和要求,把全张纸裁切成1/12、1/18、1/25、1/27、1/28、1/36、1/44、1/56等,亦称为12开、18开、25开、27开、28开、36开、44开、56开的各类不合幅面的书刊,这些开本比较复杂作畸形开本。
2.左开本和右开本:在扫瞄书刊时有的书向左翻阅,有的书向右翻阅,阁下之分正文排版要求不一样,左开本文字横向分列,从左至右扫瞄眼睛平视;右开本文字竖向分列,是由右从上至下扫瞄,眼光高低移动,扫瞄时刻长易使眼睛疲乏,这种排版情势应用较少。
左开本:向左翻的书,即横排版,有天头码和地脚码,要求齐头印即头顶头;要求齐脚印即脚顶脚。
齐头印折口在天头处,地脚是毛边,齐脚印的相反。
右开本:向右翻的书。
即竖排版,以地脚码为主,齐脚印。
折口在地脚,毛边在天头。
3.印版分贴、分版:依照装订和印刷的要求,合理地安排整本书书芯的书贴温柔序称为分贴。
把每一书贴的印版按翻版印刷或是套版印刷的要求合理排地位称为分版。
依照开数、页数和装订情势,书贴的页码编排亦是不雷同的。
4.翻版和套版差不多分版方法:书刊印刷重要有翻版和套版印两种。
翻版印刷的分贴和分版,是依照书刊的页码次序,按贴把页码分组即可,装版时按页码次序进行摆版。
套版印刷分贴在一致印刷幅面,页码比翻版印刷增长一倍,装版时印版按正反两面分成两组,才能进行摆版。
如书贴册页16页,印版32块,正面页码次序:1、4、5、8、9、12、13、16、17、20、21、24、25、28、29、32,不和页码次序:2、3、6、7、10、11、14、15、18、19、22、23、26、27、30、31。
印刷拼板知识什么是正反版、左右轮和天地轮?正反版:一张单张卡有AB两面,A和B各分开排一块版为正反版;左右轮:A左B右共排一块版为左右轮;天地轮:A上B下共排一块版的天地轮;或者:1正反版是说两副版子,一副都是正面,反之....2.左右轮也叫自翻版,一副版子,纸张左右翻。
3.天地轮,纸张上下作咬口,一正一反上下排,头对头或者脚对脚。
习惯说法,如果在拼版上就是正反印、自翻身、滚翻身的区别。
拼版与合开我们在工作中不会总是做16K、8K 等等正规开数的印刷品,特别是包装盒、小卡片(合格证)等常常是不合开的,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在拼版的时候注意尽可能把成品放在合适的纸张开度范围内,以节约成本。
1、下面先介绍正规的拼版以大度16K封面为例:(示范软件:CD8)。
根据印刷的需要(比如数量)以及印刷厂设备的限制8K机、4K机、对开机、全张机的不同,我们拼版的时候也要按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调整,一般拼8K或4K就足够用了,因为在对开和全开的印刷机上可以用套晒、拼晒,并通过自翻身或正反印来解决。
示范例中出血边均为3mm。
拼8K版(肩并肩),页面尺寸(如图)、出血边(黄色)、净尺寸(兰色)拼4K版(头对头),页面尺寸(如图)、出血边(黄色)、净尺寸(兰色)2、单页形式的印刷品拼版时中间(垂直中线)拼接部分留6毫米出血边,即每个单页四边均留3mm出血(需要切两刀)。
说明:如果你做的印刷品没有出血的图片、底纹,或完全是一色底纹等,可以按1的方法拼版,中间一刀即可。
3、封套的拼版一般制作的时候,我们习惯把封套连同“舌头”拼在一起,这种做法比较费纸(有一块空白没有利用),但图案连续性好。
还有一种方法是封面归封面,“舌头”单独做,这样做省纸,但多一道“糊工”,即在成品时多刮一次胶(或多贴一道双面胶带)。
图中绿色部分为粘贴部分。
4、包装盒拼版一般大包装盒(超过8K的)不用拼版,直接交印刷厂套晒就可以了。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小包装的拼版。
1、滚反版,上面有两个叼口,自反和大反,有一个叼口。
2、裁口、叼口和咬口,应该是一样的3、在拼彩页版的时候,一般咬口都够,所以放哪边都可以4、但盒子拼版的时候就需要注意,咬口最少要10mm5、也就是说放咬口的那个边上最少要留够10mm的白边6、有时候纸张紧张的话,可以拿盒子的户口或者舌头做咬口7、你把很多盒子拼到一个版上,印刷后要用刀版卡出来,然后才糊盒成成品盒子,所以要做一个卡刀版8、卡刀版做好后可以一直用的,如果以后还有其他盒子的尺寸和你以前拼的版上的盒子一样,你就可以按照原来的发排文件拼现在的盒子,这样,就可以共用同一个刀版了,明白?9、套版就跟打印机正反打印一样,对,就跟出名片一样,只不过是名片截开成一张一张的就行了,书是要折页的10、自翻就是左右或是上下翻版,只用出一套就行了,套版就是两套(大套版),滚反一套就可以,自反就一套11、自翻版分上下翻跟左右翻第二种:1正翻版、自反版、滚翻版专业术语:自反版又叫左右轮,滚翻版又叫天地轮;正反版:一张单张纸有AB两面,A和B各分开排一块版为正反版;左右轮:A左B右共排一块版为左右轮;天地轮:A上B下共排一块版的天地轮;或者:1、正反版是说两副版子,一副是正面,一副是反面2、左右轮也叫自翻版(自翻身),一副版子,纸张左右翻。
3、天地轮,纸张上下作咬口,一正一反上下排,头对头或者脚对脚。
习惯说法,如果在拼版上就是正反印、自翻身、滚翻身的区别。
正反版就是:比如说报纸,四开彩色的,机器也是四开的,那就出正反版,两套,正面反面各一套2回复:正翻版、自反版、滚翻版正反版:需要2付ps版,印刷完一面后,更换另一付ps版,在印刷另一面。
比如8个页码的印刷品,发排正反2付四开胶片,每个四开上有4个页码,正反版对应,在四开机上就是正反版印刷。
正反版印刷的纸料只需要一个咬口。
3回复:正翻版、自反版、滚翻版自反(翻)版:印刷品的正反内容在同一块ps版上,一面印完后,横向(左右)翻转纸张,在印刷另一面,此时印刷机的ps版、各种校准参数都不用更换调整。
印刷拼版3种方式图文详细讲解【自翻、大翻、正背翻】自翻版,在同一个印版上印双面,一面印刷完毕后以纸张较长的一面进行左右翻转继续印刷下一面。
属于我们常规尺寸拼版中较常用的方式。
以上图为例,翻转印刷后正背正好对照。
大翻版(也叫做滚翻版),也是在同一个印版上印刷双面,与自翻版不同的是在纸张较短的一面上进行翻转,一般应用在长条16开等稍特殊尺寸上。
需要注意的是大翻版需要两个叨口,因此其成品尺寸需要在常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再预留出一个叨口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大翻版在印刷时工序比较复杂,还要考虑叼口等问题,如果该尺寸有其他拼版方式,就不用考虑大翻,比如上图中横板16开拼4开完全可以拼制成8开自翻,且更省版省工。
正背版,需发两套版,应用于书籍、画册等版数多,印量大或者幅面较大的类型。
印量较小的从成本角度考量一般不拼正背版。
拼正背版时需注意正背面内容要准确对照(特别是在版面较多的情况下),建议事先画出拼版帖进行参照,拼后也需要打出正背样稿校对检查。
关于成品尺寸为8开或4开的单独页面拼制正背版,直接添加辅助内容即可,不需要再连版复制,不再图示。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规尺寸的拼版方式。
在实际制作中还要加上出血,角线、裁切线等辅助线条和色标及其他文字要求。
出血:就是在设计要求的成品尺寸之外加大外尺寸的图案,在栽切位加一些图案的延伸,在成品切边的时候起作用的,切纸不可能是一张一张切的,纸张经过推齐,但事实上不可能都很齐,在切的过程中,可能导致每张纸所切的边缘位置都不一样,如果没有出血,试想如果被切多的纸将会丢失内容,被切少的纸将会有白的边出现。
因此,出血就是把内容在多做出几毫米,虽然多做的几毫米内容将被切掉,但避免了被多切或少切而产生的问题。
通俗点讲就是专门将图案延伸出来,在裁切后保证达到成品尺寸的安全距离。
通常情况下在宣传页、书籍、画册的出血的长度(单独一边的长度,下同)为3mm,在尺寸较大的包装箱(盒)、手提袋等印品中出血的长度为5mm,上述数据并不是固定值,根据设备等、技术等实际情况也可以进行调整,如在纸张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可以压缩为1.5mm。
1、单面式:这种方式是指那些只需要印刷一个面的印刷品,如海报等,只需要印刷正面,而背面是不需要印刷的。
2、双面式:俗称“底面版”,指正反两面都需要进行印刷的印刷品,如一些小宣传单,小幅海报、卡片等.3、横转式:俗称“自翻版”、“就版翻面”,适用于杂志、书刊类的印刷品,比如有一本16开的杂志封面,分有封一、封二、封三、封四等四个版面需要进行印刷,在拼版时将封一和封四、封二和封三横向拼在一起,再将封一和封四、封二和封三头对头地拼在一个四开的版面上进行印刷,俟一面印刷完成后,将纸张横转180度,用反面继续印刷,完成之后,将印刷品从中间切开,就可以得到两件完全一样的印刷品了。
4、翻转式:使用同一个印刷版在纸张的一面印刷之后,再将纸张翻转印刷背面,但以纸张的另一长边作为“咬口边”。
这种方法俗称“打翻斗”,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再用这种方式了拼版是制版照相工艺中的一个重要工序,其技术性虽然要求不高,但要求准确,责任大。
要做到:①台纸正确,与出版社的版式完全一致。
②各色版的图像、文字位置、花边地色要拼准确,不然就容易造成事故差错。
拼版工艺随着电子分色和照相直接加网工艺的普遍推广使用而不断变革,出现了多种拼版方法。
但是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绝大多数还是以手工拼版为主。
近年来国外相继推出各种类型的电脑控制拼版机和电子分色与拼版一起进行的电子分色机。
但因这类机器效益不佳未能推广。
最近德国又推出最新型的彩色拼版系统。
我国已有引进,但由于工艺操作复杂和价格昂贵,仍在试用阶段。
所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拼版工艺仍将以手工为主。
1.拼版的目的。
①将数张或几十张彩色的稿件和花边、底色、文字,按照客户设计的版式要求,拼制在一幅版子上称为拼版。
由于各张原稿缩小与放大的比例不一,需待电子分色或照相分色的比例缩放合适后,再作软片的拼版工作。
客户设计的图形种类多,有的要圆形,有的要方形,有的要图中套图,有的要图中套字,这就要求在拼版时一一解决,以达到版式设计要求。
新手印刷拼版技巧和方法一、了解印刷拼版基础。
1.1 什么是印刷拼版。
印刷拼版啊,就是把好多小的页面合理地组合在一个大版面上,就像把好多小零件拼成一个大机器一样。
这可是个技术活儿,弄好了能省不少事儿,弄不好那可就麻烦大了。
比如说你要印一本小画册,每个页面都得在这个大版面上找到合适的位置。
1.2 纸张和印刷机的适配。
不同的纸张大小和印刷机的印刷幅面是有讲究的。
你要是不注意啊,就像穿错了鞋,走路都难受。
常见的纸张有A4、A3啥的,印刷机呢,有的能印大幅面,有的只能印小的。
你得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来安排拼版,不然印出来的东西可能就缺胳膊少腿的。
二、拼版前的准备工作。
2.1 整理文件。
这就好比你要出远门,得先把行李收拾好。
把要印刷的文件都找齐了,检查有没有错误,像文字有没有错别字,图片是不是清晰。
要是文件乱七八糟的,那拼版的时候就像在乱麻里找线头,难上加难。
2.2 确定排版方式。
这得看你印的东西是啥样的。
如果是画册,可能是一页一页顺序排;如果是宣传单,可能有不同的组合方式。
就像盖房子,不同的房子有不同的设计图纸。
有时候还得考虑出血位,这就像给衣服留个缝头,一般留个3毫米左右,这样裁切的时候才不会把重要的内容切掉,这可是个小细节,但绝对不能马虎,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嘛。
三、实际拼版技巧。
3.1 合理分组。
把相似的页面放在一起拼版,就像把同类的东西放在一个盒子里。
比如说,一本书里有好多章节,你可以把每个章节的页面先分组,然后再进行拼版。
这样不仅方便,而且不容易出错。
要是乱拼一气,那可真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到最后自己都搞不清楚了。
3.2 考虑色彩和印刷顺序。
如果是彩色印刷,色彩模式要设置正确,CMYK这四个颜色得协调好。
而且印刷顺序也有讲究,一般是先印浅色再印深色,就像画画一样,先铺底色,再画细节。
要是不按照这个顺序,可能就会出现颜色叠加错误的情况,印出来的东西颜色就不对劲儿了,就像唱戏的穿错了戏服,看着特别别扭。
印刷正翻版、自反版、滚翻版的区别印刷自反版又叫左右轮,滚翻版又叫天地轮;1、正反版:一张单张纸有AB两面,A和B各分开排一块版为正反版;2、左右轮:A左B右共排一块版为左右轮;3、天地轮:A上B下共排一块版为天地轮;或者:1、正反版是说两副版子,一副都是正面,反之....2、左右轮也叫自翻版,一副版子,纸张左右翻。
3、天地轮,纸张上下作咬口,一正一反上下排,头对头或者脚对脚。
习惯说法,如果在拼版上就是正反印、自翻身、滚翻身的区别。
一、自反版(左右反)自反版通常是指图文经过咬口指向拖梢的中轴线左右一一对称。
反面印刷不调换咬口进行印刷。
当然也可以用正反版套印(有时候我们可能出于工艺原因可靠性或者质量考虑放弃自反版而使用正反版),但自反版能够节省印版因为它能够达到同样目的。
这里没有说是术语,是按愚下对它的理解进行说明的。
希望不会让你感到那么难以理解。
自反版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可言,但不同的应用情况要个别对待,在实际应用中也有它的不足。
例如单面印刷完成后的等干(油墨干燥)时间,一些干燥时间超长(比如一些双胶,特种纸、哑粉纸)的产品可能只能单面印刷,待完全干燥后才能印刷反面,往往这种材料因素很容易造成的过底,拉后炮等印刷质量问题。
如果有后道加工工艺需要精确套印而没有进行系统管理会造成套印不准(后道加工如烫印,凹凸、局部UV…..)的印刷质量事故。
一些干燥时间过长,印刷出现干褪而无法准确追色;版面有大实地,或者左右图文墨位分布极不均匀、出现鬼影等等。
引发这些质量事故的原因及控制方法在后续文章中后详细解答。
二、天地反(天地轮,咬口反,大反版、天地翻)天地反通常指图文经过咬口与拖梢之间的水平分隔线进行上下一一对称。
同样也可以用正反版套印(有时候我们可能出于工艺原因可靠性或者质量考虑放弃自反版而使用正反版),但自反版能够节省印版因为它能够达到同样目的。
最容易让非专业人员计价及拼版的问题是忘记天地反需要两个咬口尺寸。
而且这缺点而言有一个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那就是白料裁切精度(也就是上机印刷的白料尺寸误差);因为要调换咬口印刷,切料的尺寸误差直接影响到正反套印。
各种印刷品的拼版技巧常见的拼板方式有: ①正反版;②自翻身;③天地翻(滚翻身)正反版: 版样又叫AB版,每一面都各出一张版,一副都是正面,另一副都是反面;自翻身: 又叫左右轮,A左B右共排一块版,印品左右翻,以印版的长边中心线为轴,左右对应部分的头脚方向必须相对;天地翻: 又叫天地轮,A上B下共排一块版,印品上下作咬口,一正一反上下排,头对头或脚对脚, 以印版的短边中心线为轴,左右对应部分的头脚方向必须相对;下面是我从其他地方DOWNLOAD的,供你们参考使用:拼版是指将要印刷的页面按其折页方式按页码顺序排列在一起,其大小由印刷幅面及印刷纸张的大小来定。
拼版可分为:零件的拼版和书刊的拼版两种。
1、零件的拼版零散件在印刷品中占有较重的份量,例如,一张需要正反印刷幅面为16K的印品,可拼成如图所示正反印刷的双面版,为了节省印版也可拼成如图所示,在印刷时不需调换叼口边的单面自翻身版。
正反面印刷的双面版式自翻身印刷的单面版式若是16开本的杂志封面,在拼版时可按照下列方式拼成自翻身版,其排版方式如图所示。
自翻身版及其排版方式示意图若是四折,则可按其纸张的不同拼成不同的版式。
例如如图附3-5所示的尺寸为100×185×4折的扇形折叠小册子,在使用787×1092(mm)纸张,采用四开幅面进行印刷时,其排版方式则采用如图附3-6所示的滚翻版。
该种方式在印刷翻身时,因需要调换叼口,故在印刷高精度的印刷品时,对印刷设备和纸张的有较高要求。
扇形折叠及排版方式示意图拼版方式示意图2、书刊的拼版书刊(杂志、画册、图集等)在印刷前的拼版作业时,必须首先了解所需拼版书刊的开本、页码数目、装订方式(骑马订、铁丝平订、锁线装或胶订)、印刷色数(单色、双色或四色)、使用纸张的厚薄和折页形式(手工折页或机器折页)等工艺要素,才能确定其拼版的方法。
拼版方式选择得当,不但能使拼版装订顺利,还能节约费用,提高书刊的质量。
印刷的四种基本方式包括:
1.平版印刷
平版印刷最大的特征就是印纹(沾附油墨的部分)和非印纹在同一平面上。
平板印刷中主流的缪印是将油墨印至橡皮滚筒,再藉由压力滚筒印刷至纸上,因为印版不会直接接触纸张油墨不会晕染,所以很适合高品质印刷,即使纸张平滑度不佳也有机会克服,且铝制金属板制版比较容易。
适用产品:黑白与彩色书籍、包装纸盒、彩色杂志、海报、高级信纸、月历、报纸等的多色印刷品。
2.凹版印刷
凹版印刷是把油墨填入下凹印纹的印刷方式。
凹版印刷能够呈现细腻的层次感,很适合印制相片。
同时油墨在印刷后迅速干燥,因此也适合印制数量庞大的彩色杂志。
适用产品:1)有价证券、钞票的印刷,如股票、支票、礼券、油票、邮票、各式证照、奖状。
2)大发行量的彩色杂志、塑胶膜、OPP等包装印刷品。
3.网版印刷
网版印刷是将印版上的印纹部分镂空,让油墨透过网孔转印的方法。
当承印物为玻璃、金属、塑料等材质,或者是瓶状、罐状等曲面,或者有浮出效果等特殊印刷需求时,大多会采用丝网印刷。
适用产品:平面及曲面的硬质、软质印刷物体,包含塑胶面、车外大型海报、印刷电路板、局部上光、转写纸、布料等。
4.凸版印刷
凸版印刷是用凸出的印纹沾墨,透过加压将印版上的油墨直接印到纸张上的印刷方式。
由于印版直接接触纸张,所以能够留下凹痕或墨水较厚的边缘,给人强而有力的印象,也经常用于漫画杂志等粗面纸。
适用产品:大量表格、信封、信纸、纸袋、自黏贴纸或套号码的文字或简单插图印刷品、塑胶薄膜、利乐包饮料。
印刷四种拼版技术讲解
印刷四种拼版技术讲解
1、下面先介绍正规的拼版
【天意数字快印】以大度16K封面为例:(示范软件:CD8)。
根据印刷的需要(比如数量)以及印刷厂设备的限制8K机、4K机、对开机、全张机的不同,我们拼版的时候也要按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调整,一般拼8K或4K就足够用了,因为在对开和全开的印刷机上可以用套晒、拼晒,并通过自翻身或正反印来解决。
示范例中出血边均为3mm。
拼8K版(肩并肩),页面尺寸(如图)、出血边(黄色)、净尺寸(兰色)
拼4K版(头对头),页面尺寸(如图)、出血边(黄色)、净尺寸(兰色)
2、单页形式的印刷品
拼版时中间(垂直中线)拼接部分留6毫米出血边,即每个单页四边均留3mm出血(需要切两刀)。
说明:如果你做的印刷品没有出血的图片、底纹,或完全是一色底纹等,可以按1的方法拼版,中间一刀即可。
3、封套的拼版
一般制作的时候,我们习惯把封套连同“舌头”拼在一起,这种做法比较费纸(有一块空白没有利用),但图案连续性好。
还有一种方法是封面归封面,“舌头”单独做,这样做省纸,但多一道“糊工”,即在成品时多刮一次胶(或多贴一道双面胶带)。
图中绿色部分为粘贴部分。
4、包装盒拼版
一般大包装盒(超过8K的)不用拼版,直接交印刷厂套晒就可以了。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小包装的拼版。
尽量在合开的前提下,把拼版工作做到最紧凑,但包装盒牵涉的后道工艺比较多,轧盒(切出边缘并压折痕线)是最关键的,这时需要注意拼版时最近的两个边线间距不小于3mm,否则在排刀版的时候会很麻烦,以至于影响产品质量。
当你完成拼版后(经客户签样同意),最好能出一份原大的刀版胶片,以方便印刷厂排刀。
5、名片类卡片
可能搞打字复印做名片的盟友有这样的经验,一张名片纸上做8张名片,然后用切卡机切出来。
其实这样做很浪费,我的经验是一张名片纸可以做1 0张名片,不用切卡机,如果数量少的话,可以用尺、刀,如果数量很大,
就借用印刷厂的切纸机,非常方便,而且很节约。
如果只做一、两盒名片,正好又是彩色的,又恰好你手中有个封套要做,那么就把封套的空白处利用起来。
6、吊牌类卡片及不干胶等
很烦人的东西。
不过没什么难度,要细心,计算好尺寸。
分三类:
(1)一刀切(不出血),与名片类似,整体最外边缘需要出血;
(2)两刀切(含出血)
(3)轧盒、打孔、圆角(需要排刀版,拼法同2)
(4)混拼类,在需要数量成比例的情况下,可以在合开版面内混拼。
7、下面给用初学CD的朋友推荐一种我常用的边角线绘制方法,非常实用。
(1)选用手绘工具,按Ctrl键,在页面左上角垂直画一直线段(发丝),并改变尺寸为3mm;
(2)Ctrl+A(对齐与分布),D、T、L;[注:在CD9以上版本为Alt+A +A(打开菜单的方式),以下同
(3)改变x坐标为3,并敲击数字键盘+号(键盘最右边)复制一根线;
(4)改变x坐标为6,并将两根线段群组;
(5)再按+键复制,并旋转90度;
分别将x、y轴坐标各减3,一组角线已经完成了,再将这组角线群组并按+键复制,然后水平镜像;
(7)Ctrl+A,D、R,此时不需要用T,图形为水平移动;
全选两组边角线,按+复制后,垂直镜像;
(9)Ctrl+A,D、B,边角线完成。
(10)最后别忘了加CMYK色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