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交联淀粉的制备工艺条件优化
- 格式:pdf
- 大小:258.79 KB
- 文档页数:4
交联淀粉生产工艺交联淀粉是一种在淀粉颗粒之间形成交联结构的淀粉改性产品。
交联淀粉具有良好的粘结能力、抗热性、抗水性和耐剪切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纺织工业、造纸工业等。
下面将介绍交联淀粉的生产工艺。
一、选择合适的原料:交联淀粉的原料主要为淀粉。
常用的原料有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和小麦淀粉等。
原料的选择要考虑淀粉的含量、粒度和纯度等因素。
二、淀粉浆的制备:将淀粉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形成淀粉浆。
搅拌的时间和速度要根据不同的淀粉种类和含量进行调整,以确保淀粉完全分散在水中。
三、酶解:将淀粉浆加热至一定温度,再加入适量的酶解酶解淀粉。
酶解的目的是将淀粉分解成低分子量的糖类,使淀粉溶解度增加,有利于后续的交联反应。
四、交联反应:将酶解后的淀粉溶液加热至一定温度,再加入交联剂。
交联剂一般是双糖类化合物,如糖二醇、糖醛酸和糖酐等。
交联剂的添加量要根据淀粉的含量和交联程度进行调整。
五、酸化处理:将交联淀粉溶液进行酸化处理,主要是降低溶液的pH值,以停止交联反应并固定交联结构。
常用的酸化剂有氢氧化钠和磷酸等。
六、浓缩:将酸化处理后的交联淀粉溶液进行浓缩,以提高交联淀粉的浓度和粘度。
浓缩的方法有真空浓缩和热浓缩两种。
七、干燥:将浓缩后的交联淀粉溶液进行干燥,形成交联淀粉粉末。
干燥的方法有喷雾干燥、滚筒干燥和真空干燥等。
八、粉碎:将干燥后的交联淀粉粉末进行粉碎,使其颗粒大小均匀。
九、包装:将粉碎后的交联淀粉装入适当的包装材料中,密封保存。
交联淀粉的生产工艺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参数,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还应注意检测和控制原料的质量,确保原料的纯度和稳定性,以提高产品的品质。
马铃薯淀粉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讲义1. 原料准备选用新鲜的马铃薯作为原料,去皮、洗净,确保马铃薯干净无杂质。
2. 切碎马铃薯经过切碎,使其更易于进行后续的加工,加工时要注意刀具的锋利度和切碎大小的均匀性。
3. 浸泡将切碎的马铃薯放入水中浸泡,去除淀粉中的杂质和淀粉粉尘,浸泡时间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避免淀粉流失。
4. 磨浆浸泡后的马铃薯进行磨浆处理,将其细碎成混合物,磨浆要控制加工温度和时间,防止淀粉变质。
5. 筛选将磨浆后的混合物进行筛选,去除较大的马铃薯渣,确保混合物中只有淀粉和水。
6. 分离利用离心机等设备进行淀粉和水的分离,使淀粉在水中悬浮形成淀粉浆。
7. 沉淀在淀粉浆中加入淀粉沉淀剂,使淀粉颗粒沉淀到底部,去除淀粉浆中的水分。
8. 脱水对沉淀后的淀粉进行脱水处理,控制脱水温度和时间,确保淀粉含水量符合要求。
9. 干燥将脱水后的淀粉进行干燥处理,使其含水量降至合适的水平,确保淀粉质量和保存期限。
总之,在生产马铃薯淀粉过程中,控制原料质量、加工工艺和设备操作是非常重要的,保证生产出高质量的马铃薯淀粉产品。
10. 质量检验对生产出的马铃薯淀粉进行质量检验,包括淀粉含量、水分含量、颗粒大小等指标的检测,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11. 包装将合格的马铃薯淀粉进行包装,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品质。
12. 贮存将包装好的马铃薯淀粉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避免受潮、受热和阳光直射,保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马铃薯淀粉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1. 原料选择选择质量优良、新鲜的马铃薯作为原料,确保其含水率、淀粉含量等符合要求,避免过老或已经发芽的马铃薯。
2. 加工参数控制在生产过程中,控制磨浆、筛选、分离、沉淀、脱水、干燥等环节的加工参数,包括温度、时间、压力等,确保淀粉加工过程中不受到过高温度或长时间加工的影响,避免淀粉结构及性质的改变。
3. 设备运行稳定性保证生产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及时进行设备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运转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的工艺参数和加工效果。
马铃薯交联淀粉的制备与结构表征2007年9⽉第22卷第5期中国粮油学报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eals and O ils A ss ociati onVol.22,No.5Sep.2007马铃薯交联淀粉的制备与结构表征许晖孙兰萍赵⼤庆张斌郑桂富(蚌埠学院⾷品与⽣物⼯程系,蚌埠 233030)摘 要 以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分散法制备了马铃薯交联淀粉,应⽤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偏光显微镜等分析测试⽅法,观察和研究了不同取代度马铃薯交联淀粉的颗粒形貌及其结晶结构。
结果表明,产物取代度随交联反应时间的延长⽽增⼤;交联反应主要发⽣在淀粉分⼦的⽆定形区,在结晶区也有⼀定程度的反应;随着取代度的增⼤,淀粉中受侵蚀的颗粒增多,颗粒表⾯的⼩凹痕数量明显增加,部分颗粒表⾯变粗糙,颗粒内部出现凹陷甚⾄爆裂;交联淀粉的偏光⼗字清晰易见;1017.08c m-1的吸收峰强度加强,证实在淀粉中引⼊了磷酸根基团。
关键词 马铃薯交联淀粉制备结构表征通过物理、化学或酶⼿段来改变天然淀粉的性质,可以制得变性淀粉。
其中若⽤多功能试剂处理引起淀粉分⼦之间桥连,或分⼦之间形成交联,则制得变性淀粉中的交联淀粉[1]。
交联淀粉是⼀种应⽤⾮常⼴泛的变性淀粉,⽬前国内外关于淀粉的交联改性研究已经开展得⽐较深⼊和⼴泛,其中关于交联剂的选择、交联反应的机理研究以及交联变性淀粉的应⽤研究都有很多报道[1-2]。
中国马铃薯淀粉产量很⼤,主要是⽤于⽣产变性淀粉,且其⽤途很⼴泛。
⽬前关于马铃薯以及马铃薯变性淀粉制备及特性的研究已有报道,开发⽣产的马铃薯变性淀粉种类也较多,如氧化淀粉、淀粉醋酸酯、阳离⼦淀粉、交联淀粉等,但这些报道主要集中于制备⼯艺、糊的黏度、凝沉性、冻融稳定性和透明度等理化性质⽅⾯的研究[3-5]。
本⽂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通过⽔分散法制备了马铃薯交联淀粉,运⽤FTI R、X射线衍射、SE M和偏光显微等分析测试⽅法,研究了交联反应取代度的增加对马铃薯淀粉颗粒形貌和结晶结构的影响。
马铃薯交联淀粉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马铃薯是全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含淀粉量较高,具有制备淀粉加工品的潜力。
目前,传统的淀粉加工产品如马铃薯淀粉、马铃薯食用淀粉等类的产品越来越受欢迎,不过这些产品呈现出的吸水性较差、流变性差的问题。
马铃薯交联淀粉较之于传统淀粉加工产品在吸水性、流变性、稳定性等方面均有明显提升,从而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
因此,本课题选择制备马铃薯交联淀粉,并通过对其理化性质的研究,使其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及更好的市场竞争力。
二、研究意义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等方面需求的提高,对于高质量、低能量、低脂肪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开发适用于这一领域的食品原料及生产工艺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同时,马铃薯交联淀粉以其好吸水性、稳定性,适用于更广泛的食品应用而备受关注。
研究马铃薯交联淀粉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具有今后生产高质量食品的重要意义。
三、研究内容1. 马铃薯交联淀粉的制备及工艺研究:通过改变反应体系中的参数,寻求最优工艺条件,实现马铃薯交联淀粉的高效制备;2. 马铃薯交联淀粉的理化性质测试:利用物理化学测试手段,对马铃薯交联淀粉的水合能力、流变性、稳定性等进行研究。
四、研究方法1. 马铃薯交联淀粉的制备工艺研究:采用响应面法设计实验,优化反应条件,选择反应参数,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淀粉浓度、交联剂浓度等;2. 马铃薯交联淀粉的理化性质测试:采用物理化学测试所需的仪器设备如恒温振荡器、旋转粘度计等,测定马铃薯交联淀粉的水合能力、流变性、稳定性等。
五、预期结果1. 马铃薯交联淀粉的制备条件参数优选的研究结果;2. 马铃薯交联淀粉理化性质的研究结果,包括其水合能力、流变性、稳定性等。
六、研究目标通过对马铃薯交联淀粉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使其在食品及其他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达到提高淀粉加工产品质量、改进传统食品加工工艺流程的目的。
正交试验优化高抗性淀粉速冻马铃薯薯条工艺胡羽翔,钟思琼,邵晋辉,张建辉,徐晓云*(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430070)摘 要:为提高油炸速冻马铃薯薯条中抗性淀粉含量,降低热量的摄入,以鄂马铃薯3号为试验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工艺参数对油炸速冻薯条中抗性淀粉含量的影响,探讨制备高抗性淀粉速冻马铃薯薯条的最佳工艺条件。
结果表明:制备高抗性淀粉马铃薯薯条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复炸温度>油炸温度>干燥时间>油炸时间>复炸时间>干燥温度>漂烫时间;制备高抗性淀粉速冻马铃薯薯条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漂烫时间5min 、干燥温度70℃、干燥时间40min 、油炸温度190℃、油炸时间90s 、复炸温度130℃、复炸时间2.5min ,此工艺条件下薯条中的抗性淀粉含量为9.35%,高于一般油炸工艺(5.4%)。
关键词:马铃薯;抗性淀粉;工艺参数;优化Optimization of Process Parameters for Quick-Frozen Potato Chips High in Resistant StarchHU Yu-xiang ,ZHONG Si-qiong ,SHAO Jin-hui ,ZHANG Jian-hui ,XU Xiao-yun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production of quick-frozen potato chips higher in resistant starch (RS) and lower calorie. Methods: Potato cultivar Eshu-3 was selected to produce quick-frozen potato chips. Based on single factor tests and orthogonal array design, the optimal process parameters for producing quick-frozen potato chips were established by exploring their effect on RS content in quick-frozen potato chips. Results: Seven process parameters were ranked in a descending order of their effects on RS content as follows: re-frying temperature > frying temperature > drying time > frying time > re-frying time > drying temperature > heating time. The optimal process parameters was as follows: heating time of 5 min, drying temperature of 70 ℃, drying time of 40 min, frying temperature of 190 ℃, frying time of 90 s, re-frying temperature of 130 ℃, and re-frying time of 2.5 min.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RS content in potato chips was 9.35%,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5.4%) obtained with the traditional process.Key words :potato ;resistant starch ;process parameters ;optimization 中图分类号:TS2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13)14-0086-05doi:10.7506/spkx1002-6630-201314017收稿日期:2012-07-21基金项目:2011年教育部促进与美大地区科研合作与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作者简介:胡羽翔(1991—),女,本科生,研究方向为食品科学与工程。
马铃薯淀粉微球的制备及糊化和乳化条件的初步探讨陈艳彬1,李洪亮21 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2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甘肃兰州(730070)E-mail:369411059@摘要:为了解决靶向给药的难题,实验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Span60为乳化剂,植物油为油相,采用逆相悬浮交联聚合法合成淀粉微球。
实验主要针对淀粉糊化阶段影响淀粉粘度的因素以及淀粉乳在油相中的分散情况进行了观察测定。
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较佳的糊化条件为:温度90℃,时间30min,用水量75mL,NaOH的用量0.03g;较好的乳化条件为:淀粉乳浓度7.1%,分散时间7h,搅拌速度1500r/min。
经红外光谱分析按此条件反应可以制备得到马铃薯交联淀粉微球。
关键词:马铃薯淀粉微球;分散;粘度马铃薯是甘肃省第三大栽培作物,也是优势特色作物之一,在全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05年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到830万亩,位居全国第二,总产量达到890万吨,位居全国第一。
我国是淀粉生产和消费的大国,但随着工业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原淀粉的某些性能已不符合新设备和新工艺的要求,需要对其进行变性处理,以获得更好的应用效果[1]。
因而近年来变性淀粉已经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之一。
淀粉微球是一种交联淀粉,其制备是在引发剂作用下,使交联剂与淀粉上的羟基进行适度交联制得[2]。
淀粉微球与一般交联淀粉具有显著的区别,淀粉微球有一定的粒径及粒径分布要求,所以淀粉微球在淀粉交联之前要借助物理或化学作用进行分散,所得产品的粒径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淀粉在分散剂中的分散程度及其稳定性[3]。
微球淀粉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剂型,药物被包埋在微球内部或吸附、偶联在其表面。
药物制成微球后能改变其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特别是微球经过修饰后对癌组织有一定亲合力时,引导药物浓集于癌细胞的周围,具有一定的靶向作用。
马铃薯淀粉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淀粉产品,其生产工艺设计是确保高质量产品生产的关键。
本文将详细介绍年产5000吨马铃薯淀粉生产工艺设计。
一、原料准备1.马铃薯选择:选择新鲜、健康、无虫害、无病害的马铃薯作为原料,优选薯型适宜的马铃薯品种。
2.清洗和脱土:将原料马铃薯进行清洗去除附着的泥土和杂质。
3.削皮和切片:将清洗后的马铃薯进行削皮,并切成适当大小的薄片,以便更好地进行淀粉提取。
二、淀粉提取1.搅拌提浆:将切片的马铃薯与适量的水进行搅拌提浆,短时间高速搅拌,使淀粉颗粒与水充分接触。
2.粗提:将提浆液进行过滤,获得粗淀粉浆液。
3.液固分离:采用离心机进行液固分离,得到含淀粉的固体物质。
4.淀粉浆液精炼:通过蒸煮、压榨、离心等工艺步骤,进一步提取纯净的淀粉。
三、纤维分离1.纤维破碎:将含淀粉的固体物质进行破碎处理,以便更好地分离纤维。
2.水洗:采用多级水洗来去除纤维中的杂质。
3.机械分离:通过离心分离器将纤维与水分离,获得干燥的纤维产物。
四、淀粉精制1.淀粉浆液脱蛋白:通过混凝剂处理可以使淀粉浆液中的蛋白质凝聚沉降,然后进行分离。
2.淀粉浆液脱色:采用活性炭或其他吸附剂来吸附淀粉浆液中的杂色物质,提高淀粉纯度。
3.过滤和洗涤:通过过滤和反复洗涤来去除杂质和残留物,确保淀粉的品质。
4.脱水和干燥:将淀粉浆液进行脱水处理,然后通过旋转干燥器或喷雾干燥器将淀粉转变为成品。
五、成品包装将生产的马铃薯淀粉根据规格进行包装,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卫生。
综上所述,年产5000吨马铃薯淀粉的生产工艺设计包括原料准备、淀粉提取、纤维分离、淀粉精制和成品包装等环节。
这些工艺步骤的合理设计和优化可以确保马铃薯淀粉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同时,工艺中的关键环节需要加强监控和控制,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工艺设计过程中,还需考虑能耗、废水处理和环保等方面的要求,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马铃薯淀粉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讲义1. 引言马铃薯淀粉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和工业原料,在食品加工和纺织、造纸等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讲义将介绍马铃薯淀粉的生产工艺以及关键的控制点。
2. 马铃薯淀粉生产工艺马铃薯淀粉的生产工艺包括采购与储存、清洗与削皮、粉碎与搅拌、淀粉浆提取、淀粉浆处理、淀粉干燥、淀粉精制等步骤。
2.1 采购与储存在采购马铃薯时,需要选择新鲜、无病虫害的原材料,并注意存储环境的温湿度控制,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
2.2 清洗与削皮清洗与削皮是为了去除马铃薯表面的杂质和皮层,以减少后续工序的污染。
2.3 粉碎与搅拌将清洗削皮后的马铃薯进行粉碎,并添加适量的水进行搅拌,形成马铃薯浆。
2.4 淀粉浆提取通过离心或静置等方法,将马铃薯浆中的淀粉和水分分离,得到淀粉浆。
2.5 淀粉浆处理淀粉浆处理包括脱蛋白、脱色、除杂等步骤,以提高淀粉的纯度和质量。
2.6 淀粉干燥利用干燥设备将淀粉浆中的水分去除,得到马铃薯淀粉。
2.7 淀粉精制通过筛分、烘干等工艺,对马铃薯淀粉进行精制,提高产品的质量。
3. 关键控制点3.1 原材料选择与质量控制在采购马铃薯时,需要选择新鲜、无病虫害的原材料,并注意存储环境的温湿度控制,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
3.2 清洗与削皮工艺控制清洗与削皮工艺需要控制清洗水的温度和清洗时间,以及削皮的力度和速度,以确保马铃薯表面的杂质和皮层完全去除。
3.3 淀粉浆处理及脱水控制淀粉浆处理时需要控制脱蛋白、脱色和除杂等步骤的条件和时间,以确保淀粉浆中的杂质和色素得到充分去除,并控制脱水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以避免淀粉糊化和过度干燥。
3.4 干燥工艺控制在淀粉干燥过程中,需要控制干燥设备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干燥时间,以确保淀粉的干燥程度和质量。
3.5 筛分与烘干控制在淀粉精制过程中,需要通过筛分和烘干工艺,控制产品的粒度和水分含量,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4. 结论马铃薯淀粉的生产工艺涉及多个步骤和关键控制点,原材料的选择与质量控制、清洗与削皮工艺控制、淀粉浆处理及脱水控制、干燥工艺控制以及筛分与烘干控制等是影响马铃薯淀粉质量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