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有色金属及硬质合金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5
有色金属分类及牌号表示方法一、有色金属的分类(1)有色纯金属分为重金属、轻金属、贵金属、半金属和稀有金属五类。
(2)有色合金按合金系统分:重有色金属合金、轻有色金属合金、贵金属合金、稀有金属合金等;按合金用途则可分:变形(压力加工用合金)、铸造合金、轴承合金、印刷合金、硬质合金、焊料、中间合金、金属粉未等。
(3)有色材按化学成份分类:铜和铜合金材、铝和铝合金材、铅和铅合金材、镍和镍合金材、钛和钛合金材。
按形状分类时,可分为:板、条、带、箔、管、棒、线、型等品种。
二、产品牌号的表示办法(1)命名原则有色金属及合金产品牌号的命名,规定以汉语拼音字母或国际元素符号作为主题词代号,表示其所属大类,如用L或AL表示铝,T或Cu表示铜。
主题词以后,用成份数字顺序结合产品类别来表示。
即主题词之后的代号可以表示产品的状态、特征或主要成份,如LF为防(F)锈的铝(L)合金;LD为锻(D)造用的铝(L)合金;LY为硬(Y)的铝(L)合金,这三种合金的主题词是铝合金(L)。
又如QSn为青(Q)铜中主要的添加元素为锡(Sn)的一类;QAL9-4为青(Q)铜中含有铝(AL),成分中添加元素铝为9%,其他添加元素为4%,这两种合金的主题词是青铜(Q)。
因此,产品代号是由标准(GB340-78)规定的主题词汉语拼音字母、化学元素符号及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示。
见表1及表2:表1 常用有色金属和合金元素的名称及代号表2 专用有色金属合金名称及其代号有色金属及合金产品的状态、加工方法、特征代号,采用规定的汉语拼音字母表示。
如热加工的R(热),淬火的C(淬),不包铝的B(不),细颗粒的X(细)等。
但也有少数便外,如优质表面O(形象化表示完美无缺)等。
其状态、特性代号见表3。
表3 有色金属及合金产品的状态、特性代号(2)牌号表示方法举例见表4表4 有色金属和合金产品的牌号表示方法举例三、铸造和热处理名称及代号有色金属铸造和热处理的代号见表5表5 有色合金铸造方法和热处理状态的名称及其代号。
有色金属分类及牌号表示方法一、有色金属的分类(1)有色纯金属分为重金属、轻金属、贵金属、半金属和稀有金属五类。
(2)有色合金按合金系统分:重有色金属合金、轻有色金属合金、贵金属合金、稀有金属合金等;按合金用途则可分:变形(压力加工用合金)、铸造合金、轴承合金、印刷合金、硬质合金、焊料、中间合金、金属粉未等。
(3)有色材按化学成份分类:铜和铜合金材、铝和铝合金材、铅和铅合金材、镍和镍合金材、钛和钛合金材。
按形状分类时,可分为:板、条、带、箔、管、棒、线、型等品种。
二、产品牌号的表示办法(1)命名原则有色金属及合金产品牌号的命名,规定以汉语拼音字母或国际元素符号作为主题词代号,表示其所属大类,如用L或AL表示铝,T或Cu表示铜。
主题词以后,用成份数字顺序结合产品类别来表示。
即主题词之后的代号可以表示产品的状态、特征或主要成份,如LF为防(F)锈的铝(L)合金;LD为锻(D)造用的铝(L)合金;LY为硬(Y)的铝(L)合金,这三种合金的主题词是铝合金(L)。
又如QSn为青(Q)铜中主要的添加元素为锡(Sn)的一类;QAL9-4为青(Q)铜中含有铝(AL),成分中添加元素铝为9%,其他添加元素为4%,这两种合金的主题词是青铜(Q)。
因此,产品代号是由标准(GB340-78)规定的主题词汉语拼音字母、化学元素符号及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示。
见表1及表2:表1 常用有色金属和合金元素的名称及代号表2 专用有色金属合金名称及其代号有色金属及合金产品的状态、加工方法、特征代号,采用规定的汉语拼音字母表示。
如热加工的R(热),淬火的C(淬),不包铝的B(不),细颗粒的X(细)等。
但也有少数便外,如优质表面O(形象化表示完美无缺)等。
其状态、特性代号见表3。
表3 有色金属及合金产品的状态、特性代号(2)牌号表示方法举例见表4表4 有色金属和合金产品的牌号表示方法举例三、铸造和热处理名称及代号有色金属铸造和热处理的代号见表5表5 有色合金铸造方法和热处理状态的名称及其代号。
第八章常用材料第二节合金钢低合金钢所含合金元素总量是________。
A.≤4%B.≤5%C.5%~10%D.≤6%中合金钢所含合金元素总量是________。
A.4%~8%B.4%~10%C.5%~10%D.6%~12%高合金钢所含合金元素总量是________。
A.≥15%B.>8%C.>12%D.>10%下列属于合金结构钢的是________。
Ⅰ.合金渗碳钢;Ⅱ.合金弹簧钢;Ⅲ.滚动轴承钢;Ⅳ.高速钢;Ⅴ.量具钢;Ⅵ.不锈钢;Ⅶ.耐热钢。
A.Ⅰ+Ⅱ+ⅢB.Ⅰ+Ⅲ+ⅥC.Ⅰ+Ⅱ+Ⅲ+ⅥD.Ⅰ+Ⅱ下列属于合金工具钢的是________。
Ⅰ.合金渗碳钢;Ⅱ.合金弹簧钢;Ⅲ.滚动轴承钢;Ⅳ.高速钢;Ⅴ.量具钢;Ⅵ.不锈钢;Ⅶ.耐热钢。
A.Ⅲ+Ⅳ+ⅣB.Ⅳ+ⅥC.Ⅲ+ⅦD.Ⅳ+Ⅴ下列属于特殊性能钢的是________。
Ⅰ.合金渗碳钢;Ⅱ.合金弹簧钢;Ⅲ.滚动轴承钢;Ⅳ.高速钢;Ⅴ.量具钢;Ⅵ.不锈钢;Ⅶ.耐热钢。
A.Ⅲ+Ⅴ+ⅥB.Ⅳ+ⅥC.Ⅵ+ⅦD.Ⅳ+Ⅴ钢号中第一位数字表示钢中的平均含碳量,若为合金结构钢,第一位数字表示平均含碳量的________。
A.十分数B.百分数C.千分数D.万分数钢号中第一位数字表示钢中的平均含碳量,若为合金工具钢和特殊高合金钢,第一位数字表示平均含碳量的________。
A.十分数B.分数C.千分数D.万分数钢中主要化学成分用国际化学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符号后面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平均含量的________。
A.十分数B.百分数C.千分数D.万分数特殊性能钢的钢号第一位数字为“0”或“00”时,分别表示钢中的平均含碳量________。
A.≤0.08%或≤0.03%B.≤0.01%或≤0.03%C.≤0.03%或≤0.08%D.≤0.08%或≤0.01%下列合金中,铬元素含量最少的是________。
A.GCr15B.CrL12C.1Cr13D.1Cr18Ni9Ti下列合金中,含碳量最少的钢是________。
1 硬质合金的概念硬质合金是以高硬度、耐高温、耐磨的难熔金属碳化物(WC、TiC、CrZC3等)为主要成分,用抗机械冲击和热冲击好的铁族金属(Co、Mo、Ni等)作粘结剂,经粉末冶金方法烧结而成的一种多相复合材料[1]。
硬质合金也是由难熔金属硬质化合物(硬质相)和粘结金属经粉末冶金方法制成的高硬度材料[2]。
难熔金属硬质化合物通常指元素周期表第IV、V、VI族中过渡元素的碳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硅化物。
硬质合金中广泛使用的是碳化物,主要是碳化钨和碳化钽。
这些碳化物的共同特点是:熔点高,硬度高,化学稳定性好,热稳定性好,常温下与粘结金属的相互溶解作用很小等。
粘结金属应当符合下列要求:硬质合金的工作温度(1000℃)下不会出现液相;能较好的润湿碳化物表面;在烧结温度下不与碳化物发生化学反应;本身的物理力学性能较好等。
铁族金属及其合金能不同程度地满足上述要求。
其中最好的是钴,其次是镍,铁很少单独使用。
钨钴类硬质合金它由WC和Co组成,代号为YG,相当于ISO的K类。
我国常用的牌号有YG3,YG3X,YG6,YG6X,YG8等。
代号后面的数字为该牌号合金含钴量的百分数,X为细晶粒组织,无X为中晶粒组织。
随含钴量增加,材料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增加,但硬度,耐热,耐磨性逐渐下降。
YG类硬质合金主要用于加工硬,脆的铸铁,有色金属和非金属材料。
一般不宜于加工钢料,因为切钢时切削温度比较高,容易产生粘结与扩散磨损而使刀具迅速钝化。
但细晶粒组织的这类合金可用于加工一些特殊硬铸铁,不锈钢,耐热合金,钛合金等材料,因这时切削力大并集中于切削刃附近易崩刃,而YG合金的强度,韧性较好,导热性也不错,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在YG类合金中添加少量的TaC(NbC)时,可明显提高合金的硬度,耐磨性,耐热性而不降低韧性,如YG6A,YG8A,(YG813)等牌号[3]。
至今硬质合金经历了飞速的发展,从普通合金到亚微米级(0.5~1μm)晶粒合金,再到超细级(0.1~0.5μm),以及至今的纳米级(≤0.1um)硬质合金。
有色金属知识简介在工业生产中,通常把铁、锰、铬及其合金称为黑色金属,把其他金属及其合金称为有色金属。
与钢铁等黑色金属材料相比,有色金属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是现代工业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例如,铝、镁、钛等具有相对密度小,比强度高的特点,因而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行业;银、铜、铝等具有优良导电性和导热性的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器工业和仪表工业;铀、钨、钼、镭、钍、铍等是原子能工业所必须的材料,等等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材料,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电力、通讯、建筑、家电等绝大部分行业都以有色金属材料为生产基础。
随着现代化工、农业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有色金属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
它不仅是世界上重要的战略物资,重要的生产资料,而且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费资料的重要材料。
有色金属定义定义:狭义上的有色金属又称非铁金属,是铁、锰、铬以外的所有金属的总称。
广义的有色金属还包括有色合金。
有色合金是以一种有色金属为基体,加入一种或几种其他元素而构成的合金。
有色金属分类(1).有色纯金属分为重金属、轻金属、贵金属、半金属和稀有金属五类。
(2).有色合金,按合金系统分:重有色金属合金、轻有色金属合金、贵金属合金、稀有金属合金等;按合金用途则可分:变形(压力加工用合金)、铸造合金、轴承合金、印刷合金、硬质合金、焊料、中间合金、金属粉末等。
(3).有色金属按化学成分分类:铝和铝合金材、铜和铜合金材、铅和铅合金材、镍和镍合金材、钛和钛合金材。
按形状分类时,可分为:板、条、带、箔、管、棒、线、型等品种。
(4).在有色金属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分类方法1.按照比重来分,铝、镁、锂、钠、钾等的比重小于5,叫做“轻金属”(密度小(0.53~4.5g/cm3),化学性质活泼,如铝、镁等. )2.而铜、锌、镍、汞、锡、铅等的比重大于5,叫做“重金属”。
(一般密度在4.5g/cm3以上,如铜、铅、锌等;)3.象金、银、铂、锇、铱等比较贵,叫做“贵金属”,4.镭、铀、钍、钋等具有放射性,叫做“放射性金属”,5.还有像铌、钽、锆、镥、金、镭、铪、钨、钼、锗、锂、镧、铀等因为地壳中含量较少,或者比较分散,人们又称之为“稀有金属”。
【关键字】加工《金属材料学》习题第一章金属材料的性能1.在设计机械零件时多用哪两种强度指标?为什么?2.在设计刚度好的零件,应根据何种指标选择材料。
采用何种材料为宜?材料的E越大,其塑性越差,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3.常用的硬度试验方法有几种?其应用范围如何?这些方法测出的硬度值能否进行比较?4.标锯不相同的伸长率能否进行比较?为什么?5.反映材料的受冲击载荷的性能指标是什么?不同条件下测得的这种指标能否比较?怎样应用这种性能指标?6.疲劳破坏是怎样形成的?提高零件疲劳寿命的方法有哪些?为什么表面粗糙和零件尺寸增大能使材料的疲劳强度值减小?7.断裂韧度是表明材料何种性能的指标?为什么要求在设计零件时考虑这种指标?第二章金属的结构与结晶1.解释下列名词:晶体,非晶体,金属键;晶格,晶胞,晶格常数,致密度,配位数;晶面指数,晶向指数;晶体的各向异性,同素异构(晶)转变;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亚晶粒,亚晶界,位错;单晶体,多晶体;过冷度,形核率,成长率,自由能差;蜕变处理,蜕变剂。
2.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哪几种?它们的原子排列和晶格常数有什么特点?α-Fe、γ-Fe、Al、Cu、Ni、Pb、Cr、V、Mg、Zn各属何种晶体结构?3.已知Cu的原子直径为2.56,求Cu的晶格常数,并计算1mm3Cu中的原子数。
4.在立方晶体结构中,一平面通过y=1/2、z=3并平行于X轴,它的晶面指数是多少?试绘图表示。
5.在面心立方晶格中,哪个晶面和晶向的原子密度最大?6.为何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在一般情况下不显示出各向异性?7.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何关系?它对金属结晶过程有何影响?对铸件晶粒大小有何影响?8.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试什么?晶核的形成率和成长率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9.在铸造生产中,采用哪些措施控制晶粒大小?在生产中如何应用蜕变处理?举例说明。
10.简述铸钢锭的组织和缺陷。
11.为什么钢锭希望尽量减少柱状晶区?而铜锭、铝锭往往希望扩大柱状晶区?12.如果其他条件相同,试比较在下列铸造条件下,铸件晶粒的大小:(1)金属模浇注与沙模浇注;(2)高温浇注与低温浇注;(3)铸成薄件与铸成厚件;(4)浇注时采用震动与不采用震动。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本课程地位:《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本课程是一门融机械制造中的金属材料、热加工和切削加工等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本课程目的:《机械制造基础》主要研究金属材料及其加工工艺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本课程任务:1.考生通过学习,能初步掌握机械制造中的常用金属材料及其选用、毛坯的制造方法;2.通过学习,培养制定加工工艺规范与合理选用加工方法的能力。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机械制造基础是一门专业课,先修课程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等课程,并为以后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金属材料机械性能及其试验方法。
重点:拉伸图、材料性能的判定、硬度的测定方法。
难点:冲击韧度和疲劳强度的定义理解教学内容:第一节强度和韧性(一)强度定义及强度指标(二)塑性定义及塑性指标(三)拉伸图和材料性能的判定方法第二节硬度(一)硬度的试验方法(二)硬度测定的实际意义(三)硬度指标的划分,硬度符号的书写第三节冲击韧度(一)冲击试验来测定冲击韧度(二)冲击韧度的分类(三)冲击韧度的定义,冲击韧度符号的书写第四节疲劳强度(一)疲劳强度的定义(二)疲劳强度曲线(三)疲劳强度的影响因素第二章金属与合金的结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纯金属、合金、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
重点:常见晶格类型、固溶强化原理。
难点:金属晶格缺陷对金属性能的影响。
教学内容:第一节纯金属的晶体结构(一)晶体与非晶体(二)晶格和晶胞(三)晶格常数: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的表示方法第二节合金的晶体结构(一)合金的基本概念,固溶体的概念(二)金属化合物和固溶体的分类,常见的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的代表例子。
(三)固溶强化原理的应用,固溶强化的作用及其体现。
第三节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一)多晶体结构(二)金属的晶体缺陷及其对金属性能的影响第三章金属与合金的结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纯金属、合金的结晶过程。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械制造基础》章节测试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常用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边学边练1.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对变形和破裂的抵抗能力称为()a.硬度b.韧性c.塑性d.强度2.适于测试硬质合金、表面淬火刚及薄片金属的硬度的测试方法是()。
a.洛氏硬度b.以上方法都可以c.维氏硬度d.布氏硬度3.材料的冲击韧度越大,其韧性就()。
a.越差b.难以确定c.无影响d.越好4.金属材料在做疲劳试验时,试样所承受的载荷为()。
a.冲击载荷b.交变载荷c.静载荷d.无规律载荷5.()是α-Fe 中溶入一种或多种溶质元素构成的固溶体。
a.铁素体b.渗碳体c.奥氏体d.珠光体6.珠光体是一种()。
a.机械混合物b.金属化合物c.固溶体d.单相组织金属7.自位支承(浮动支承)其作用增加与工件接触的支承点数目,但()。
a. 0.25%b. 1.4%c. 0.6%d. 2.11%8.灰铸铁中的碳主要是以()形式存在。
a.团絮状石墨b.蠕虫状石墨c.球状石墨9.黄铜是由()合成。
a.铜和锌b.铜和镍c.铜和铝d.铜和硅本章测验一、单选题(每题10 分,共50 分)1.拉伸实验中,试样所受的力为()。
A.冲击载荷B.循环载荷C.交变载荷D.静载荷2.常用的塑性判断依据是()。
A.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B.断面收缩率和塑性C.塑性和韧性D.伸长率和塑性3.用金刚石圆锥体作为压头可以用来测试()。
A.维氏硬度B.洛氏硬度C.布氏硬度D.以上都可以4.金属疲劳的判断依据是()。
A.抗拉强度B.塑性C.疲劳强度D.强度5.牌号为45 号钢属于()。
A.普通碳素结构钢B.碳素工具钢C.铸造碳钢D.优质碳素结构钢二、判断题(每题10 分,共50 分)6.通常材料的力学性能是选材的主要指标。
(√)7.抗拉强度是表示金属材料抵抗最大均匀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8.冲击韧性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9.碳钢的含碳量一般不超过1.5%。
工业的牙齿——硬质合金(1)贾成厂;孙兰【摘要】硬质合金简介硬质合金是以高硬度难熔金属的碳化物(WC、TiC等)粉末为主要成分,以钴(Co)或镍(Ni)等金属为粘结剂,经烧结而成的粉末冶金材料.硬质合金是由硬化相与粘结金属两部分所组成:硬化相是元素周期表中过渡金属的碳化物,如WC、TiC、TaC,这些碳化物的熔点很高,都在2000℃以上,且硬度很高.碳化物相的存在决定了硬质合金具有极高硬度和耐磨性.粘结金属一般是钴和镍.【期刊名称】《金属世界》【年(卷),期】2011(000)004【总页数】3页(P7-9)【作者】贾成厂;孙兰【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四川大学制造学院,四川成都610065【正文语种】中文硬质合金是以高硬度难熔金属的碳化物(WC、TiC等)粉末为主要成分,以钴(Co)或镍(Ni)等金属为粘结剂,经烧结而成的粉末冶金材料。
硬质合金是由硬化相与粘结金属两部分所组成:硬化相是元素周期表中过渡金属的碳化物,如WC、TiC、TaC,这些碳化物的熔点很高,都在2000℃以上,且硬度很高。
碳化物相的存在决定了硬质合金具有极高硬度和耐磨性。
粘结金属一般是钴和镍。
由于硬质合金的主要成分是碳化物,且由粘结相结合,其英文名称为CementedCarbide,也可以称为Hard Alloys。
硬质合金具有一系列优良性能,例如硬度、强度、韧性、耐磨、耐热性、耐腐蚀等,都很好,特别是其红硬性,即使是在1000℃下,硬度也很高,而且具有较高的抗弯强度。
硬质合金经常被称为“工业牙齿”,被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电子等多个领域。
可用作刀具材料,用于切削铸铁、耐热钢、不锈钢、高锰钢、工具钢、有色金属、玻璃、石材等。
硬质合金还可以用来制作采掘、凿岩、钻探等工具、测量量具、耐磨零件、汽缸衬里、喷嘴等。
20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新的合金,其成分为碳化钨粉末加上10%~20%的钴,合金的硬度仅次于金刚石,这就是世界上首创硬质合金。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考试大纲(第四学期)注:X:重点;Y:次重点;Z:非重点。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试卷分值明细表(第四学期)一、填空(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每格1分。
11AX2 零件图是表述零件的结零件图是表述零件的结零件图是表述零件的结零件图是表述11AX2 1、金属的力学性能包括、、、工地及疲劳强度等。
11AX2 1、金属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及疲劳强度等。
11AX1 2、变形一般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种。
11AX2 3、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载荷的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11AX1 4、衡量金属材料强度的高低(或大小)的常用指标有屈服点或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和抗拉强度。
11AX1 5. 如果零件工作时所受的应力低于材料的屈服点或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则不会产生过量的塑性变形。
11AX2 6、断裂前金属材料产生永久变形的能力,称为塑性。
金属材料的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的数值越大,表示材料的塑性越好。
11AX2 7、材料抵抗硬的物体压入自己的表面的能力称为硬度。
常用测定金属材料硬度的方法有布氏硬度试验法、洛氏硬度试验法和维氏硬度试验法。
11AX2 8、45HRC表示用C标尺测定的洛氏硬度值为45。
11AX1 9、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作用而不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
51CX2 1、碳素钢是含碳量小于2.11%而且不含有特意加入合金元素的铁碳合金。
50AX1 2、碳素钢中除铁、碳外,还常有硅、锰、硫.磷等元素。
其中硅、锰是有益元素,硫、磷是有害元素。
52AX2 3、含碳量小于或等于0.25%的碳钢为低碳钢,含碳量为0.25%~0.60% 的碳钢为中碳钢,含碳量大于或等于0.60% 的碳钢为高碳钢。
53AX2 4、45钢按用途分类属于结构钢,按质量分类属于优质钢,按含碳量分类属于中碳钢。
53AX2 5、T12A钢按用途分类属于工具钢,按含碳量分类属于高碳钢,按质量分类属于高级优质钢。
基础课程《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应掌握知识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培训中心备注:1、未标注“▲”符号的内容是培训4学时的班级必须掌握。
2、已标注“▲”符号的内容是培训12学时的班级在完成4学时培训的基础上增加的必须掌握内容,也就是说,培训12学时的班级对给出的内容应全部掌握。
复习要求第二章金属材料的性能一、了解金属的性能概述二、理解金属的力学性能定义及其应用▲三、理解金属的工艺性能定义及其应用第三章铁碳合金▲一、了解金属的实际晶体结构二、了解合金的基本组织▲三、熟悉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四、二元Fe3C相图的运用1、了解二元Fe3C相图的运用▲2、理解二元Fe3C相图,并会运用相图分析钢铁热处理组织转变过程4、基本会用二元Fe3C相图铸造、锻造、热处理工艺制定依据五、掌握碳素钢的分类、牌号表示方法及性能第四章钢的热处理一、理解钢的热处理原理,并掌握热处理分类方法二、基本熟悉常见钢的整体热处理工艺方法▲三、基本熟悉钢表面热处理工艺方法▲四、了解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五、基本能对典型零件的热处理后给予质量评价和分析第五章合金钢▲一、了解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二、掌握合金钢分类和牌号表示方法▲三、基本熟悉合金结构钢和合金工具钢常用牌号、性能和用途第六章铸铁▲一、了解铸铁的基本组织,熟知铸铁的分类二、常用铸铁(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的牌价、性能、用途第七章有色金属及硬质合金▲一、了解纯铝的牌号、性能和用途二、基本熟悉铝合金分类、牌号、性能和用途附基本复习题于后第二章金属材料的性能—.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2. 强度的常用衡量指标有.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用符号ReL、和Rm表示。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 做布氏硬度试验时,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压痕直径越小说明材料的硬度越低。
(×)7. 一般用洛氏硬度机而不用布氏硬度机来检测淬火钢成品工件的硬度。
(√)▲9. 一般来说,硬度高的材料其强度也较高。
江苏省技工学校教案首页课题:第八章有色金属及硬质合金教学目的、要求:了解铜铝及其合金的编号、性能及用途。
了解轴承合金的编号、性能及主要用途。
掌握常用硬质合金的编号、性能及主要用途。
教学重点、难点:常用硬质合金的编号、性能及主要用途授课方法:讲授法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教参、教具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2课时结合实际生产应用来讲解,效果较好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第八章有色金属及硬质合金§8一l铜及其合金§8—2铝及铝合金§8—3轴承合金§8—4硬质合金【导入】复习1.铸铁的分类。
2.铸铁的石墨化。
【新授】第八章有色金属及硬质合金常用的有色金属有铜及其合金、铝及其合金、钛及其合金和轴承合金等。
§8一l铜及其合金一、铜纯铜呈紫红色,故又称为紫铜。
铜加工产品按化学成分不同可分为纯铜材和无氧铜两类,表9-1为铜加工产品的牌号、化学成分和用途。
二、铜合金工业上广泛采用的是铜合金。
常用的铜合金可分为黄铜、青铜和白铜三类。
1.黄铜黄铜是以锌为主加元素的铜合金。
按照化学成分的不同黄铜可分为普通黄铜和特殊黄铜。
(1)普通黄铜普通黄铜又分为单相黄铜和双相黄铜两类:(2)单相黄铜塑性很好,适于冷、热变形加工。
双相黄铜强度高,热状态下塑性良好,故适于热变形加工。
普通黄铜的牌号用“H”+数字表示。
其中“H”表示普通黄铜的“黄”字汉语拼音字母的字头。
数字表示平均含铜量的百分数。
表9-2给出了常用黄铜的牌号、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用途。
铸造黄铜的代号表示方法由“ZCu+主加元素的元素符号+主加元素的含量+其他加人元素的元素符号及含量组成。
例如ZCuZn38,ZCuZn40Mn2等。
(2)特殊黄铜在普通黄铜中加入其他合金元素所组成的合金,称为特殊黄铜。
2.青铜除了黄铜和白铜(铜和镍的合金)外,所有的铜基合金都称为青铜。
按主加元素种类的不同,青铜可分为锡青铜、铝青铜、硅青铜和铍青铜等。
青铜的代号由“Q”+主加元素的元素符号及含量+其他加入元素的含量组成,其中“Q”表示青铜的“青”字汉语拼音字母的字头。
例如QSn4—3表示含锡4%,含锌3%,其余为铜的锡青铜。
QAl7表示含铝7%,其余为铜的铝青铜。
铸造青铜的牌号表示方法和铸造黄铜的牌号表示方法相同。
(1)锡青铜锡能溶于铜形成口固溶体,但比锌在铜中的溶解度小得多(小于14%)。
由于锡青铜在生产条件下不易得到平衡状态。
(2)铝青铜通常铝青铜的含铝量为5%~12%。
铝青铜比黄铜和锡青铜具有更好的耐蚀性、耐磨性和耐热性,并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还可以进行淬火和回火以进一步强化其性能.常用来铸造承受萤载、耐蚀和耐磨的零件。
(3)镀青铜常用铍青铜的含铍量为1.7%~2.5%。
铍在铜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经淬火后加以人工时效可获得较高的强度、硬度、抗蚀性和抗疲劳性,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是一种综合性能较好的结构材料,主要用于弹性零件和要耐磨性要求的零件。
(4)硅青铜硅青铜具有很高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并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和冷、热变形加工性能,常用来制造耐蚀和耐磨零件。
常用青铜的牌号、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用途如表9—4所示。
§8—2铝及铝合金《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GB/r16474—1996)规定我国变形铝及铝合金采用国际四位数字体系牌号和~llgt位字符体系牌号两种命名方法。
按化学成分已在国际牌号注册组织注册命名的铝及铝合金,直接采用四位数字体系牌号;国际牌号注册组织未命名的,则按四位字符体系牌号命名。
两种牌号命名方法的区别仅在第二位。
牌号第一位数字表示铝及铝合金的组别,1×x×,2××,3×××…9×××,分别按顺序代表纯铝(含铝量大于99.00%),以铜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铝合金,以锰、硅、镁、镁和硅、锌,以及其他合金元素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铝合金及备用合金组;牌号第二位数字(国际四位数字体系)或字母(四位数字体系)表示原始纯铝或铝合金的改型情况,数字0或字母A表示原始纯铝和原始合金,如果是1~9或B~Y中的一个,则表示为改型情况;最后两位数字用以标识同一组中不同的铝合金,纯铝则表示铝的最低质量分数中小数点后面的两位。
在新旧牌号命名标准的过渡时期,国内原GB3190—82中使用的牌号仍可继续使用。
一、铝纯铝是银白色的金属,是自然界储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
铝及其合金具有如下优良的性能:(1)密度为2.72g/㎝3,仅为铁的1/3,是一种轻型金属。
(2)导电性好,仅次于铜、银。
(3)具有较好的抗大气腐蚀能力(纯铝表面总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4)具有较好的加工工艺性能。
它的塑性好,可以冷、热变形加工,还可以通过热处理强化,提高铝的强度。
铝及其合金广涉用干电气、航天和汽车等行业。
铝中常见的杂质是铁和硅,杂质越多,铝的导电性、耐蚀性及塑性越低。
工业纯铝按杂质的含量分为一号铝、二号铝……表9—6是工业纯铝的牌号、化学成锌和用途。
二、铝台金纯铝的强度很低(σb=80~100MPa),但加入适量的硅、铜、镁、锌、锰等合金元素。
形成铝合金,再经过冷变形和热处理后,强度可以明显提高(σb=500~600MPa)。
1.铝合金的分类铝合金按其成分和工艺特点不同可分为:变形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
2.铝合金的热处理由图可知,自然时效在最初一段时间(2 h)内,铝合金的强度变化不大,这段时间称为孕育期。
在这段时间内,合金的塑性较好,可进行冷加工(如铆接、弯形等),随时间的延长,铝合金才逐渐强化。
3.常用的铝合金(1)变形铝合金GB3190—82将变形铝合金分为防锈铝合金(LF)、硬铝合金(LY)、超硬铝合金(Lc)、锻铝合金(u))四类。
GB/T3190—1996《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规定了新的牌号.现将新旧铝合会的牌号、力学性能及用途列于表9—7。
(2)铸造铝合金铸造铝合金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铝硅系、铝铜系、铝镁系和铝锌系合金。
§8—4硬质合金由于切削速度不断提高,不少刀具的刃部工作温度已超过700℃.这时一般高速钢已不硬质合金是将一种或多种难熔金属的碳化物和粘接剂金属,用粉末冶金方法制成的金属材料。
即将难熔的高硬度的WC,TiC,TaC(碳化钽)和钴、镍等金属(粘接剂)粉末经混合、压制成形,再在高温下烧结制成。
一、硬质合金的性能特点1.硬度高、热硬性高、耐磨性好。
硬质合金在室温下的硬度可达86HRA~93HRA,在900~1000℃温度下仍然有较高的硬度,敞硬质合金刀具在使用时,其切削速度、耐磨性及寿命均比高速钢显著提高。
2.抗压强度比高速钢高,但抗弯强度只有高速钢的l/3~1/2左右,韧性差(约为淬火钢的30%~50%)。
二、常用的硬质合金按成分与性能特点不同,常用的硬质合金有三类:1.钨钴类硬质合金它的主要成分为碳化钨及钴。
其代号用“硬”“钴”两字的汉语拼音字母字头“YG”加数字表示,数字表示含钴量的百分数。
例如YG8,表示钨钴类硬质合金,含钴量为8%。
2.钨钴钛类硬质合金它的主要成分为碳化钨、碳化钛及钴。
其代号用“硬”“钛”两字的汉语拼音字母字头“YT”加数字表示,数字表示碳化钛的百分数。
例如YT5,表示钨钴钛类硬质合金,含碳化钛5%。
硬质合金中,碳化物含量越多,钴含量越少,则合金的硬度、热硬性及耐磨性越高,合金的强度和韧性越低。
含钴量相同时,YT类硬质合金由于碳化钛的加入,合金具有较高的硬度及耐磨性,同时,合金的表面会形成一层氧化薄膜,切削不易粘刀,具有较高的热硬性;但其强度和韧性比YG类硬质合金低。
因此YG类硬质合金刀具适合加工脆性材料(如铸铁),而YT类硬质合金刀具适合加工塑性材料(如钢等)。
3.通用硬质合金它是以碳化钽或碳化铌取代YT、类硬质合金中的一部分碳化钛制成的。
由于加入碳化钽(碳化铌),显著提高了合金的热硬性,常用来加工不锈钢、耐热钢、高锰钢等难加工的材料。
所以也称其为“万能硬质合金”。
万能硬质合金代号用“硬”“万”两字汉语拼音字母字头“YW”加顺序号表示。
如YW1,YW2等。
上述硬质合金,硬度高,脆性大,除磨削外,不能进行切削加工,一般不能制成形状复杂的整体刀具,故一般将硬质合金制成一定规格的刀片,使用前将其紧固(用焊接、粘接或机械紧固)在刀体或模具上。
常用硬质合金的牌号、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如表9一14所示。
近年来,又开发了一种钢结硬质合金,它与上述硬质合金的不同点在于其粘接剂为合金粉末(不锈钢或高速钢),从而使其与钢一样可以进行锻造、切削、热处理及焊接.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复杂的刀具、模具及耐磨零件等。
例如高速钢结硬质合金可以制成滚刀、圆锯片等刀具。
【课堂练习】解释牌号:YW1 ZL105 L Y12 ZcuZn38【小结】1.铜及其合金的分类和特点2.铝及其合金的分类和特点3.硬质合金的性能特点【作业】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