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一点
- 格式:ppt
- 大小:132.00 KB
- 文档页数:49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差一点儿》教学目标1.了解“差一点儿”的意思及使用场合;2.能够正确、流利地复述、模仿故事中的语句;3.增强幼儿的语音、语调、语速及语感。
教学准备1.差一点儿故事的PPT或实物图书;2.小黑板或白板+笔;3.教具:玩具汽车。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学生们围坐在一起,老师问他们是否喜欢看故事,问他们今天要讲的故事叫什么名字?(让学生们猜测)2. 学习(15分钟)教师要求学生们认真听故事。
播放PPT或读出故事,精读故事两遍,然后再进行简单的复述讲解。
故事内容:小朋友拿着一辆玩具汽车,不小心把车掉到灰色的草地了。
他找不到车,失落了很久。
这时候,他又发现车其实掉在青色的草丛里,很快地把车找到了。
他自己惊讶地说,“差一点儿就没找到了!”接着,他愉快地推着玩具车欢快地回家了。
教师引导:1.教师用小黑板/白板写下关键词,如小朋友、玩具汽车、草地、差一点儿等,帮助学生们记忆故事的主要内容;2.询问学生,小朋友为什么会用“差一点儿”这个词?何时可以用“差一点儿”这个词?3.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们模仿小朋友说“差一点儿就……”,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在某些事情上“差一点儿”,并鼓励他们互相交流这些事情,引导他们注意语音、语调、语感的运用。
4. 总结(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差一点儿”字卡,让学生们回答这个词的意思,为什么这个词很重要。
最后,教师再次提醒并夸奖表现好的学生。
拓展应用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模仿故事人物或自己的创意,编写小故事,灵活运用“差一点儿”这个词。
参考资料1.图书:《差一点儿》;2.PPT版故事。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差一点儿》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差一点儿》精选4篇(一)教案名称:《差一点儿》语言活动教案教学年级:小班教学目标:1. 能够说出一组物体的名称。
2. 能够用简单的描述指出物体的区别。
教学准备:1. 物体卡片:准备一些简单而具有特征差异的物体的图片或卡片。
2. PowerPoint 资源:准备一个幻灯片,用来展示物体卡片。
3. 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纸板或贴纸,用来制作物体标示。
4. 教学单元:创建一个小班教学单元,包括物体的命名、描述和区分。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活动 (5分钟)使用幻灯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几个物体,例:苹果、梨子、橙子。
教师可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再次问:“这两个物体有什么不同之处?”Step 2:讲解活动规则 (5分钟)教师向学生解释游戏规则:教师将展示我们要认识的一些物体,然后通过描述和展示物体的特点,学生猜出它是什么。
最后,再展示出该物体的名称。
Step 3:展示物体 (10分钟)教师使用幻灯片或手持物体卡片向学生展示物体的图片。
教师首先用描述来引导学生猜出物体的名称,再展示物体卡片上的名称。
Step 4:学生互动 (15分钟)学生分为小组,教师分发纸板或贴纸给每个小组。
教师再一次展示物体卡片,学生根据物体的不同特点,用纸板或贴纸制作标示。
每个小组让一个学生描述物体的特点,其他学生根据描述找到并标示出该物体。
Step 5:总结 (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在这个活动中,你们学到了哪些物体的名称?你们能描述出它们的不同特点吗?”教学资源:1. 物体卡片2. PowerPoint 资源3. 纸板或贴纸评估与反馈: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发言情况,评估学生对物体的认识和描述能力。
在课堂结束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的物体名称和物体特点,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差一点儿》精选4篇(二)课题名称:帽子树年龄段:小班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对不同种类帽子的认识和理解。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差一点儿》教案:小班语言活动《差一点儿》教学目标:1.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3. 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一个盒子或袋子,里面放置不同的物品(如果子、饼干、小车等)。
2. 一名教师或者教育者。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教师拿出一个盒子或袋子,告诉幼儿们里面有一些物品。
2. 教师将盒子放在桌子上,让幼儿们看一会儿,然后盖住。
3. 教师问幼儿们,刚刚里面有什么物品。
活动展开:1. 教师从盒子中拿出一个物品,让幼儿们看一会儿,然后放回盒子中。
2. 教师告诉幼儿们,刚刚拿出来的物品和放回去的物品相差一点儿。
3. 教师挑选一名幼儿上台,让他/她摸一摸盒子猜一猜刚刚拿出去的物品是什么。
4. 其他幼儿们可以提出问题来帮助猜测,比如物品是什么形状、颜色等。
活动继续:1. 如果猜对了,幼儿被鼓励并表扬,并可以继续猜下一个物品。
2. 如果猜错了,教师可以给一些提示,比如物品是什么颜色、大小等,帮助幼儿继续猜。
3.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们的年龄和能力调整难度,增加更多的物品。
4. 教师可以适当提醒幼儿们观察盒子中剩余物品的特点和区别,帮助他们猜出正确答案。
活动总结:1. 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和幼儿们一起回顾刚才的活动过程。
2. 询问幼儿们通过观察和提问的方式,是如何猜出物品的。
3. 鼓励幼儿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过程,互相学习和交流。
拓展活动:1. 可以将物品进行分类,让幼儿们观察物品的共同点,并分别放在不同的盒子中。
2. 可以邀请幼儿们自己带一个物品,然后进行类似的游戏,让其他幼儿们猜猜是什么物品。
教学反思:这个活动可以帮助幼儿们培养观察力和注意力,通过观察物体的特点和提问,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参与游戏,幼儿们可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并学会尊重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调整游戏的难度,并给予足够的鼓励和表扬,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差一点作文•相关推荐差一点作文350字(精选10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
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差一点作文350字(精选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差一点作文350字1上学期,临近期末时,老师给我们进行了许多次单元测试,其中有一次直到现在我都记忆犹新。
那是突击考试。
那天,老师突然说要测试第三、四单元,我刚听到测试两个字心就像揣了至兔子一样怦怦地跳个不停,心想,万一考不好怎么办?万一以前的知识没记牢,忘记了怎么办?卷子慢慢发到了同学的手中,我紧张的心情也越加强烈。
不一会儿,我拿到了卷子,发现卷子并没我想象中的那么难,于是我那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一心想着做题。
一秒、两秒,随着时间的奔跑,我们飞快地写好了试卷上的题目,并满怀信心将它交给了老师。
第二天,老师将试卷批了出来,发给了我们。
同学看到试卷,有的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看来他考得不错;有的则露出了难过的神情,看来考得不太理想;而我则是又开心又难过,开心是因为错了两个地方,考了“优”,而难过是因为只错了两个地方,只差了一点点我就能“优+”了。
这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一点点”的重要性。
于是我在之后的复习中从没马虎过,从不放过一点点的知识,不浪费一点点的时间。
终于,我在一次应用题考试中取得了100分的好成绩。
这次“一点点”的经历让我明白,在生活中,一点的差错有时也会酿成巨大的损失,所以,我们一定要控制住自己,不让一点点的错发生在自己身上。
现在,我再想起那次只差一点点的考试,已不觉得难过了,因为他让我明白了“一点点”的重要性,让我取得了更多优秀的成绩。
差一点作文350字2世界上有多少人都输在了差不多正吃?太对了,太多了!差一点你就考上了大学,差一点你就赢了,差一点你就满分了......多少个事情都输在了差不多这个词。
记得有一次,考试的时候我做完后左看右看在哪里不检查,还觉得卷子很简单。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差一点儿》教案名称:《差一点儿》语言活动教案教学年级:小班教学目标:1. 能够说出一组物体的名称。
2. 能够用简单的描述指出物体的区别。
教学准备:1. 物体卡片:准备一些简单而具有特征差异的物体的图片或卡片。
2. PowerPoint 资源:准备一个幻灯片,用来展示物体卡片。
3. 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纸板或贴纸,用来制作物体标示。
4. 教学单元:创建一个小班教学单元,包括物体的命名、描述和区分。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活动 (5分钟)使用幻灯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几个物体,例:苹果、梨子、橙子。
教师可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再次问:“这两个物体有什么不同之处?”Step 2:讲解活动规则 (5分钟)教师向学生解释游戏规则:教师将展示我们要认识的一些物体,然后通过描述和展示物体的特点,学生猜出它是什么。
最后,再展示出该物体的名称。
Step 3:展示物体 (10分钟)教师使用幻灯片或手持物体卡片向学生展示物体的图片。
教师首先用描述来引导学生猜出物体的名称,再展示物体卡片上的名称。
Step 4:学生互动 (15分钟)学生分为小组,教师分发纸板或贴纸给每个小组。
教师再一次展示物体卡片,学生根据物体的不同特点,用纸板或贴纸制作标示。
每个小组让一个学生描述物体的特点,其他学生根据描述找到并标示出该物体。
Step 5:总结 (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在这个活动中,你们学到了哪些物体的名称?你们能描述出它们的不同特点吗?”教学资源:1. 物体卡片2. PowerPoint 资源3. 纸板或贴纸评估与反馈: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发言情况,评估学生对物体的认识和描述能力。
在课堂结束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的物体名称和物体特点,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差一点”和“差不多”的语义差异及其认知解释鲁承发;翟汛【摘要】“差一点”和“差不多”都有两种语义指向:或指向整个谓语,或仅指向谓语中的量.将语义指向相同的“差一点”和“差不多”分别比较,既可以使比较更加精确,又可以兼顾两者的内部用法差异.另外,“差一点”和“差不多”都表达相差的量值很小,但是,“差一点”句式中相差的小量处于临界点上,导致量近而质异,所以要凸显这一小量;“差不多”中相差的小量不处于临界点,导致量近而质同,所以会忽略这一小量.这种心理认知方式上的对立,导致了“差一点”和“差不多”的诸多用法差异.【期刊名称】《北京社会科学》【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6页(P32-37)【关键词】差一点;差不多,对比;凸显;忽略【作者】鲁承发;翟汛【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武汉430072;武汉大学留学生教育学院,武汉43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3;H14“差一点”和“差不多”的对比研究[1]已有较多成果 (沈家煊,1987,1999;王还,1990;胡佩迦,2005;刘宇红,2007;徐素琴,2008;袁毓林,2011;宗守云,2011)。
不过,他们的研究都将“差一点”和“差不多”各自作为一个整体来比较,这就可能忽视了“差一点”和“差不多”各自用法的内部差异。
本文首先区分了“差一点”和“差不多”的下位用法类型,发现两者的下位用法存在平行性。
在下位用法层面,“差一点”和“差不多”的可比性似乎更强。
并且,在对比过程中,还发现“差一点”和“差不多”两句式在心理认知方式上存在严整的对立。
一、“差一点”的语义分析“差一点”的语义可以区分为两种:当“差一点”的语义指向整个谓语时,表达一个事件接近于实现但未实现 (记作“差一点1”),如:(1)当年他差一点读了数学专业。
“差一点”语义指向“读数学专业”,表达数学专业接近于读而最终未读。
当“差一点”的语义仅指向谓语中的量时,表达一个事件的某个程度接近于达到而未达到(记作“差一点2”)。
“差一点(没)VP”句式解析发表时间:2017-06-02T14:04:40.123Z 来源:《语言文字学》2017年2月作者:陈威霖黄美娟[导读] 汉语中的“差一点”既可以是一个词,同时又可以是一个短语,只不过这两级语法单位各适用于不同的语境下。
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陕西西安 710128摘要:本文试图以“差(一)点儿(没)VP”这个句式为切入点,首先,我们对“差一点”的结构类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总结归纳出“差一点”的语法功能及特点,认为“差一点”具有其独特的否定性,它既表达了“否定”义,同时又隐含着“接近”义。
其次,通过分析得出造成该句式肯定与否定具有不同表达功能的原因在于羡余否定成分“没”。
从而重点研究“没”的羡余否定功能,这是本文的重点内容。
在此,我们探讨了影响“没”羡余与非羡余的因素。
同时,我们还对羡余否定成分“没”的羡余度进行了一番深入的探讨。
本文通过对该句式语义特殊性的深入探讨,使人们对否定副词“没”的羡余功能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关键字:差一点儿;羡余否定;语义特征分析;语境依赖一、副词“差一点”的性质与特点1.“差一点”的结构类型汉语中的“差一点”既可以是一个词,同时又可以是一个短语,只不过这两级语法单位各适用于不同的语境下。
我们首先来看作为动宾短语结构的“差一点”。
“差一点”作为一个动宾短语,动词“差”是“不足、欠缺”的意思,“一点”作宾语表示一种很少的量,具体是多少不好说。
这里的“一点”既可以是动词“差”的直接成分,同时又可以是“差”的间接成分。
间接宾语就是指“一点+N”一起作动词“差”的宾语,这个时候,“一点”是中心名词的定语。
如:(1)汤里还差一点盐。
有的时候,出于语言经济性的原则考虑,“一点”后面的名词也可以根据前后语境推断出来,往往可以隐含和省略,这时,“一点”便成了动词“差”的直接宾语。
如:(2)小刘在计算机方面经验比较丰富,小张在这方面还差一点。
这时,“差”和“一点”结合的不是很紧密。
差一点儿的用法差一点儿是名词,可以指:几乎、差不多。
1、几乎。
2、差不多。
例句:我昨天差一点儿没能赶上火车。
1、“老公,今天要去做手术,下午才能回来,给你们做饭吃啊!”“放心吧,不会耽误晚饭的,咱家有什么?”“噢,那行,我得去买菜去了,今天晚上咱们自己做饭。
”我拉着妈妈往超市走去。
“你自己去呀?”妈妈有些惊讶。
“对呀,你看我买了这么多东西,提不动的。
”“你就不用操心了,我来提。
”妈妈说完,抓起了重重的购物袋,朝前走去。
我在后面看着,真担心她摔倒,但还是硬着头皮跟了过去。
到了超市里面,各种食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我左挑右选,也没有拿定主意。
因为我实在不知道要买什么。
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要买鱼。
我真正明白这个道理时,已经来不及了。
只见妈妈已经打开了一个红色塑料袋,把里面的调料一样一样地往外掏,一边掏一边嘴里还念叨着:“哎呀,这是盐,这是酱油……”我的头脑里飞快地闪过了一个念头:“如果把鱼放在袋子里再掏的话,肯定会非常滑的,它根本不听使唤。
”于是我马上对妈妈说:“妈妈,我突然想起来了,你不用一样一样地拿了,你先装上,剩下的再让我帮你提吧!”“好,这下就省事儿了,别一会儿再滑了。
”妈妈高兴地说。
“来,来,你先装这袋,一定记住,不许乱动。
”我又指了指另一袋。
妈妈接过来,学着我刚才的样子,从袋子里一样一样地掏出了调料,认真地放进袋子里。
然后对我说:“我知道你肯定买了蔬菜了,你在这里等我一下,我很快就回来。
”“妈妈,你真厉害,这么快就买回来了,咱们赶紧回家吧!”那时候,我也顾不上看袋子里的蔬菜,因为妈妈的背影早已经被重重的袋子淹没了。
“砰——”一声响亮的关门声,将我与妈妈隔绝在了两个世界里。
我透过门缝偷偷看了一眼,里面的情形让我大吃一惊:妈妈竟然倒在地上,双手捂着肚子,豆大的汗珠从她脸上滑落。
而她身上的购物袋里鼓鼓囊囊的,原来都是调料。
袋子里的食材,正一件一件地往外掉。
妈妈正努力地试图把袋子里的东西挤出来,可是根本不可能,袋子越撑越大,就像一张网,将妈妈罩在里面,连动弹一下的空间都没有。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差一点儿》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故事中的基本情节和人物角色。
2.能够通过模仿、观察、运动发展语言表述能力。
3.能够表达对自身行为的评价和感受。
二、教学准备1.《差一点儿》故事书。
2.角色服装、道具(警察制服、宝石手链、手镯等)。
3.画纸、笔。
4.CD机、CD盘。
5.录音机、照相机。
三、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教师在教室内放置各种珠宝首饰,然后向学生们提出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看过警察抓坏人的故事呢?”学生们听到这个问题后,会充满好奇地看着教师,有的孩子可能会自己讲一些相关的故事经验。
接着,教师再向学生展示几张有关《差一点儿》故事的图片,让学生们猜测这是一个什么主题的故事。
2. 讲故事环节教师打开《差一点儿》的CD,和学生们一起听这个有趣的故事。
在故事中,小女孩没有按规矩来,拿了宝石手链和手镯跑到公园去玩,并且不小心把手链掉在路上。
一位警察看到了这个手链,赶紧根据宝石手链上的标签寻找失主。
最终,小女孩被找到了失主并归还了手链。
3. 讲解环节教师在讲解中,提醒学生们“做事要有规矩”,让学生们体会到:“如果我们做事不按规矩来,很容易出事情,而如果我们按规矩做事,我们也可以得到更多的安全和喜悦。
”4. 表演环节学生们在角色服装和道具的帮助下,一起演绎故事的主题:“警察帮助失主。
”教师分配学生分别扮演警察和失主,并且帮助孩子们理解和模仿这个故事中的角色特征。
5. 拓展环节1.学生们回到课堂,按照自己的感受,来源于自己的故事,学生可以画出故事中的人、动物、景象等。
2.活动结束后,教师告诉学生们:谁有新想法或推理,可以在班中自由表达。
教师录下孩子们的话,分享给大家。
四、课后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评价与小结,并告诉学生自己的表现是否符合上午设定的目标。
1. 教师总结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感受警察帮助失主的善意,了解小女孩的错误行为的连带影响,营造了一个让学生感到开心的氛围,使孩子们在模仿、观察、运动中得到了语言能力的发展。
差一点
黄威尔- 差一点
带你心飞
遇上了错的人
清醒的吻浅留在别人嘴唇彼此像寂寞路灯
天亮了就分
错过了对的人
也许就只差那一秒那一分
爱情的岔口
你是我等不到的路人差一点你就是我的女人差一些就和你共度一生却在对的时间错的人让我决定为你奋不顾身差一些手牵手的完整却在错的时间遇上对的人抓不住幸福一刻
我相信好的人
总会又遇上好报应的可能
如果不可能
我也会固执的为你等以上就是关于差一点的歌词,感谢您的阅读!。
形容离要求的还差一点的成语
【最新版】
目录
1.差强人意
2.略显不足
3.相差甚远
4.不尽如人意
5.稍逊一筹
正文
在形容某个事物离要求还差一点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以下五个成语来进行描述:
1.差强人意:这个事物勉强达到了一定的标准,但离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使用这个成语可以表达出对这个事物的肯定,同时也指出了它还需改进的地方。
2.略显不足:这个事物总体上还可以,但在某些方面稍微显得不够充足。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委婉地指出事物的不足之处,并暗示需要进行改进。
3.相差甚远:这个事物离要求差距较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使用这个成语可以明确地表达出对这个事物的失望,并提醒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达到要求。
4.不尽如人意:这个事物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离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表达对这个事物的失望,并暗示需要重新审视或调整要求。
5.稍逊一筹:这个事物在某些方面略逊于要求,但总体上还算可以。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表示对这个事物的认可,同时指出了它在某些方面的不足。
差一点的同义词有哪些及造句
【差强人意解释】:差点。
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关于该词的同义词以及造句,希望对你有用!
差一点的同义词:
差一点儿差点差点儿一点一滴一念之差一字不差一点点一点为更好地掌握这个词语,以下是差一点造句:
1、你的说法就好比当一个人在水中挣扎,还差一点就能够到岸边时要他休息一会儿一样!我要先上岸,再休息。
2、生活的悲剧不在于一个人输了,而在于他差一点赢了。
3、我们差一点就回不来这里,但是妈妈还一直执迷不悟,我们在一家火车站的餐厅吃饭时,她要点最贵的菜,还给每一位服务生一个卢布。
4、车子差一点坠入深谷,吓得大家魂飞魄散,有如鬼门关前走一遭。
5、不过王建民却差一点就能在棒球史上添上一笔纪录,并为洋基球场全场51702名观众制造津津乐道的话题。
6、你太不小心了,差一点把最重要的事给忘了。
7、当学生急于解决又差一点,进入这种问题情景时,精神的高度集中使其渐渐进入灵感状态,思路流畅,联想丰富,对记忆材料的提取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8、上校:你真是个硬骨头.我的朋友.要是差一点的人现在已经死了.
9、他差一点儿就赢得了这场比赛.。
差一点的句子
1. 我就差一点就成功了,就像那离球门仅一步之遥的足球,却被最后一刻挡了出来,你说气不气人!比如上次参加比赛,我一路领先,结果最后关头失误了。
2. 你知道吗,他差一点就赶上了,简直就像眼看着火车要开了却跑不上去一样着急,那次他拼命往车站跑,可还是晚了一步。
3. 她差一点就得到那份工作了,好比伸手去够那近在咫尺的宝贝却没够着,面试的时候表现那么好,最后却因为一个小细节没成。
4. 我们差一点就看到日出了,就如同即将揭开那神秘面纱却又错过了,那天起个大早去爬山,结果被云挡住了。
5. 爷爷差一点就康复了,仿若那即将恢复生机的枯树又遭遇了风雨,之前明明都有好转了,突然病情又恶化了。
6. 我差一点就买到那件心仪的衣服了,恰似煮熟的鸭子飞了,去的时候就剩最后一件,还被别人抢先买走了。
7. 他差一点就通过考试了,犹如在黑暗中摸索到了出口却又被关上了门,复习了那么久,就差几分。
8. 我们差一点就完成任务了,好像马上要登顶却又滑了下来,大家都那么努力,真的好可惜。
9. 她差一点就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了,如同那快要牵到的手又松开了,明明彼此都有好感,却因为误会错过了。
10. 我差一点就实现梦想了,好比那即将起飞的鸟儿又被拉了下来,为了梦想奋斗了那么久,却在最后关头出了差错。
差一点儿的用法“差一点儿”口语中也可以说成“差点儿”或“差一点”,表示某种事情接近实现或勉强实现。
它的肯定形式是:差点儿+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否定形式是:差点儿+没+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根据说话的角度,其表达的意思又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差点儿”后边的事情如果是说话人希望发生或实现的,那么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例如:①去年,我差点儿考上了大学(意思是“没考上”)②去年,我差点儿没考上大学(意思是“考上了”)③这场球赛,我们差点儿夺得冠军(意思是“没夺得冠军”)④这场球赛,我们差点儿没夺得冠军(意思是“夺得了冠军”)2、“差点儿”后边的事情如果是说话人不希望发生或实现的,那么不管是肯定形式还是否定形式,其表达的意思都是否定的。
例如:①我的手表差点儿丢了②我的手表差点儿没丢(意思都是“没丢”)③他差点儿掉下山崖去了④他差点儿没掉下山崖去(意思都是没掉下山崖去)3、“差一点”后边的事情发生不发生,实现不实现,如果对说话人都无所谓,这时候同样是不管肯定形式还是否定形式,都表否定意思,例如:①这只鸟差点儿撞到我头上②这只鸟差点儿没撞到我头上(意思都是“没撞到我头上”)③那辆车差点碰到柱子上④那辆车差点儿没碰到柱子上(意思都是“没碰到柱子上”)要注意的是,第二、三种情况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会发生变化。
比如“他差点儿没掉下山崖去”上文中指“没掉下山崖去”。
但如果说话人是希望“他掉下山崖去”的,如:“要不是我打出了那致命的一拳,他差点儿没掉下山崖去。
”意思则是“掉下山崖去了。
”掌握了“差点儿”这种固定格式的用法,再结合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分析,就能正确理解它表达的意思。
差一点猜中打一字谜语
1. 差一点猜中,哎呀,这不就像在黑夜里摸索,就差那么一点点光亮就能找到答案!比如“我猜这个字是‘口’,哎呀,就差一点!”
2. 差一点猜中,那感觉就像跑步冲刺,就差一步就能冲过终点线!像“我觉得是‘大’字,哎呀,怎么就差一点呢!”
3. 差一点猜中,是不是特别让人抓狂啊!就如同伸手去抓糖果,就差那么一丁点儿!比如“我肯定这个字是‘天’,唉,差一点猜中!”
4. 差一点猜中,这感觉多难受呀!就好像眼看着喜欢的东西要到手了却溜走了!像“我猜是‘木’,哎呀呀,就差一点猜中!”
5. 差一点猜中,不就跟差一点赶上火车一样可惜嘛!例如“我觉得是‘田’,哎呀,真是差一点猜中啊!”
6. 差一点猜中,多让人不甘心啊!好比就差一点就能把拼图完成!像“我猜是‘目’,哎呀,就差那么一点!”
7. 差一点猜中,那简直太遗憾啦!就像投篮就差那么一点点进篮筐!比如“我想是‘日’,哼,差一点猜中!”
8. 差一点猜中,这不是让人心里痒痒嘛!如同马上要揭开谜底却还差一点!像“我猜是‘八’,哎呀,就差一丢丢猜中!”
9. 差一点猜中,是不是特别气人呀!就跟差一点吃到嘴边的美食一样!比如“我觉得是‘十’,哎呀,差一点猜中哇!”
10. 差一点猜中,真的好可惜哟!就好像差一点就登上山顶看到最美的风景!像“我猜是‘个’,哎呀,咋就差一点猜中呢!”
我的观点结论:差一点猜中真是一种特别的体验,让人又爱又恨,充满了遗憾和不甘,但也正是这种感觉让猜谜语变得更有趣,更吸引人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