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花的组成
- 格式:doc
- 大小:307.00 KB
- 文档页数:2
一朵花的结构。
一朵花的结构实际上是十分复杂的,以下是各个部分的介绍:1. 根部一朵花的根部是它的稳定基础,它扎在泥土深处,吸收养分和水分。
根部通常很小而且构造简单,但是它们对植物的健康和生存非常关键。
2. 茎茎是支撑花朵的主要结构,也是花朵从根部到达蓬勃生长阶段的必经之路。
茎的主要功能是将水和养分从根部输送到叶子和花朵,并且负责支撑花朵的重量。
3. 叶子花朵的叶子通常是独特的形状,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能量,为植物提供能量和养分。
叶子还具有其他功能,如蒸发调节植物的温度和湿度、保护植物免受捕食性动物和病菌的侵害。
4. 花苞花苞是一朵花的开端,它位于花朵的顶部和茎的末端之间。
花苞通常是圆形或卵形,它们保护花蕾,使之免受天气变化、昆虫或动物的干扰。
5. 花瓣花瓣是一朵花最明显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们用来吸引昆虫和鸟类进行授粉。
花瓣通常是独特的形状和颜色,它们通过自然选择逐渐发展出来,以吸引最有利于植物繁殖的生物。
6. 花蕊花蕊是花朵的中心部分,由花粉和雌性生殖器官组成。
花蕊的主要功能是授粉,通过将花粉传递给其他植物来帮助花朵繁殖。
7. 花托花托是花瓣和花蕊之间的连接部分,有时也称为“花底”。
它们提供了支撑和保护花朵的重要功能,还可以作为营养物质的储存器。
8. 花枝花枝是支撑花朵和叶子的茎的分支,它们可以在花期增加花朵数量,提高植物的繁殖能力。
在这些部分的支持下,一朵花才得以生长、繁殖并绽放出它们美丽而独特的外观。
每一朵花都各有不同的形态和特点,让我们沉醉在自然的美妙中!。
花的主要结构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是变态叶,由雌蕊和花丝组成。
在丝上,芯与芯头下的花芯相连,形似米粒。
雌蕊由一个或多个心皮组成,每个心皮都是一片畸形叶。
形态上,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
花的结构简介:一朵完整的花包括了六个基本部分,即花梗(pedicel)、花托(receptacle)、花萼(calyx)、花冠(corolla)、雄蕊群(androecium)和雌蕊群(gynoecium)。
其中花梗与花托相当于枝的部分,其余四部分相当于枝上的变态叶,常合称为花部(flowerparts)。
一朵四部俱全的花称为完全花(pleteflower),缺少其中的任一部分则称为不完全花(inpleteflower)。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花的各个部分(如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等。
)和花序产生了各种适应性变异,从而形成了各种类型。
花的形状千姿百态,大约25万种被子植物中,就有25万种的花式样。
但是所有的花仍有共同的结构图式,它们的组成通常为:花托与茎连接的部分,由节和节间组成,节上有可育和不育的附属物。
由于节间的缩短和抑制,这些节往往紧紧地挤在一起,导致花托明显变形。
因此,它们在形状、大小和结构上都不像茎。
附在花托上的不育部分(苞片、萼片、花瓣)可以紧密排列成螺旋状或轮状。
车轮排列时,往往是上下轮交替排列。
同类的一些植物器官,如花瓣,可以形成两轮或多轮(双花),如双桃花。
花萼在花的最外面,对花的其他部分起保护作用。
可分成几个萼片,在形状和构造上十分近似叶子或苞片。
绿色的萼片中含有叶绿体,表皮层上具气孔(器)和表皮毛,但很少象叶子那样分化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
在形态学上,把花萼视为一种变形的叶子。
萼片一般成轮状排列,但有些原始科,例如毛茛科为螺旋排列。
它们也可成花瓣状,或与退化的花瓣结合在一起。
萼片极度退化时,成为细齿、鳞片、刺毛或成小突起。
受精后,花萼脱落或宿存,宿存的花萼对果实的发育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花的组成1。
花柄和花托花柄(花梗) 着生花的小枝。
花托: 节间缩短的枝端。
一般呈膨大状:圆柱状(木兰)凸起如覆碗状(草莓)倒锥形(莲)凹陷呈碗状(桃)盘状(柑桔)向上延伸成柄状(花生)。
功能:着生变态叶即花被。
2、花被花萼、花冠合称。
花萼:一朵花中所有萼片的总称。
有离生萼、合生萼、早落萼、宿存萼、副萼、冠毛之分2)花冠:由花瓣组成,保护雌、雄蕊。
有离瓣花冠和合瓣花冠两种。
其形态多样,常是某类植物独有的特征。
(3)按花被组成状况分:两被花:同时具有花萼、花冠。
如白菜、月季。
单被花:一朵花只有花萼或者只有花冠或花萼与花冠颜色相同的花。
如菠菜、藜、百合。
无被花(裸花):一朵花中花萼、花冠均缺。
如杨、柳。
重瓣花:一些栽培植物中花瓣层数增多的花。
如月季、榆叶梅、碧桃。
4)按花被排列状况分:辐射对称花(整齐花;*):一朵花的花被片的大小、形状相似,通过它的中心可以切成两个以上的对称面。
如桃、李、油菜。
两侧对称花(不整齐花;↑):一朵花的花被片的大小、形状不同,通过它的中心只能按一定的方向,切成一个对称面。
如唇形花、蝶形花。
不对称花:没有对称面。
如:美人蕉(5)花被的卷迭式(aestivation):指花被各片之间的排列形式和关系,还有少数植物的雄蕊发生变态而呈花瓣状,如姜、美人蕉等。
有的植物的花中部分雄蕊不具花药,或仅留痕迹,称不育雄蕊或退化雄蕊,如鸭跖草。
雌蕊雌蕊和花的其他部分一样也是由叶变态而成,称之为心皮,有腹缝线和背缝线之分。
子房着生位置依子房是否与花托愈合及愈合程度,可分为子房上位[下位花和周位花]、子房下位[上位花]、子房半下位[周位花]。
花的形态1.按花的组成状况分:(1)完全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均具有。
如:桃、杏。
(2)不完全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任缺其1-3部分的。
如杨树的雄花,黄瓜的雌、雄花。
2.按雌、雄蕊组成状况分(1)两性花:雄蕊、雌蕊都存在且正常发育。
如桃。
(2)单性花:雄花、雌花。
实验10 花的解剖结构一、花的基本结构和类型一朵完全花是由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等几部分共同着生于花托上构成。
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以与在不同的环境下,花的各部位发生各种形态变异,形成了千姿百态、绚丽多采的花的世界。
花的形态特征是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也是研究不同科属植物之间亲缘关系的重要根据。
本实验通过对桃花(Prunus persica)和其它典型植物花的观察,了解花的基本结构与花的不同类型。
(一)花的基本结构——桃花的观察桃花为单生花,每朵花下有柄并有一苞片。
取一朵新鲜或浸泡的桃花,先自外向内逐层观察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的数目、形态和着生情况。
然后将桃花沿纵向切开,在实体解剖镜下做进一步观察。
桃花的花托呈杯状,即花托中部凹陷成一小杯状。
萼片、花瓣和雄蕊着生于杯状花托的边缘,雌蕊的子房着生于花托中央的凹陷部位。
桃花的花萼由五片绿色叶片状萼片组成,各萼片相互离生。
花萼也叫做外轮花被。
桃花的花冠由五片粉红色花瓣组成,离生。
花冠也叫内轮花被。
桃花的雄蕊数目多,不定数。
每一雄蕊由花丝和花药两部分组成,花丝起支持和联系作用,花药中可产生花粉粒,为雄蕊的主要部分。
雄蕊在花托边缘作轮生排列。
桃花的雌蕊呈瓶状,可分为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子房中着生有胚珠。
桃花的子房仅基部着生于花托上,而其它部位与花托分离,故其着生位置属上位子房。
桃花的花萼和花冠着生于杯状花托的边缘,其相对于子房的位置则属于周位花(图38-1)。
通过上述观察可了解桃花具有齐全的花的各部分,是一典型的完全花,既是一具有外轮花被(花萼)和内轮花被(花冠)的重被花,又是具有雄蕊和雌蕊的两性花,同时还是一花冠呈辐射对称的整齐花。
桃花的结构可代表一般花的基本结构。
(二)花的类型1.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完全花指一朵花具有齐全的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四部分。
当一些植物花的结构中缺少上述四部分中的任何一部分或两部分,甚至缺少三部分时,即为不完全花。
花的结构与组成
花是由花梗、花托、花被、雄蕊群和雌蕊群所组成的。
1. 花梗,也称为花柄,是花与茎连接的桥梁,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支持着花,使花朵处于一定的空间中,同时它也是花和茎相连的通道。
花梗的长短因植物的种类而异,有的花朵甚至没有花柄。
2. 花托是花柄的顶端部分,位于花梗的顶端,是花被、雄蕊群和雌蕊群所附着的地方。
花托的形态也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呈平坦、稍凸起的圆顶状,有的则是圆柱状,还有的则是倒圆锥状等。
3. 花被是花萼和花冠的总称,着生在花托外围或边缘,主要作用是保护雌雄花蕊以及吸引昆虫前来授粉。
花萼由若干萼片组成,一般为绿色叶状,而花冠则位于花萼的上方或内侧,由花瓣组成,花瓣细胞内往往含有有色体而使花瓣呈现出多种颜色。
4. 雄蕊群是指一朵花里全部雄蕊的总称,位于花被的内方,雄蕊在花托上呈螺旋状、轮状排列。
雄蕊由花丝和花药组成,花药是雄蕊的主要部分,通常由几个花粉囊组成。
5. 雌蕊群是由一定数目雌蕊所组成的,这是花中心部分的瓶状物,瓶体下部为子房,瓶颈部为花柱,而瓶口处为柱头。
一般一朵花里有一个雌蕊,这种情况下雌蕊群也就是雌蕊。
雌蕊通常由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组成,柱头是雌蕊的顶端,是接受花粉的地方;花柱是连接柱头和子房的部分,也是花粉管进入子房的通道;子房是雌蕊基部膨大的部分,由子房壁、胎座、胚珠三部分组成。
总的来说,花的结构非常复杂,每一部分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共同协作完成花的生长和繁殖过程。
同时,花的形态和颜色也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使得花卉在自然界中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
花的组成部分及特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花,是植物中的一种生殖器官,也是植物生命周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花的组成部分包括花瓣、花萼、花蕊和花托等。
每种花的组成部分可能略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含这几个部分。
首先说说花瓣,花瓣是花的外部结构,通常是五个或八个,有的花甚至有更多的花瓣。
花瓣的颜色和形状各异,有的花瓣细长,有的花瓣短小,有的花瓣呈扇形,有的花瓣呈心形。
花瓣的颜色吸引了昆虫和其他传粉者,起到了传播花粉的作用。
花萼是花的保护结构,一般位于花瓣的底部。
花萼的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有的花萼很小,像是花瓣的延伸,有的花萼则比较大,像是叶子一样。
花萼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花蕊和花瓣,防止外界的伤害。
花蕊是花的生殖部分,包括雄蕊和雌蕊。
雄蕊是花的雄性生殖器官,通常较细长,内部含有花粉,可以产生粉粒。
雌蕊是花的雌性生殖器官,通常较短小,内部含有子房和柱头,可以接收花粉,进行受精和种子的形成。
花托是花的基部,连接花萼、花瓣、花蕊等结构的部分。
花托的形状各异,有的花托很短小,有的花托则比较长大。
花托的主要作用是支撑整个花的结构,使其能够稳定地生长和开放。
除了以上几个基本部分,有些花还会有其他特殊结构,比如花蜜腺、花盘、花序等。
花蜜腺是一种可以分泌花蜜的结构,可以吸引传粉者前来采集花蜜,起到传播花粉的作用。
花盘是一种可以供昆虫落脚的结构,使得昆虫更容易接触到花蕊和花粉。
花序是一种可以容纳多朵花的结构,使得多朵花可以集中生长和开放。
花的组成部分非常复杂多样,每种花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结构。
花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生殖,通过吸引昆虫和其他传粉者来传播花粉,完成受粉和种子形成的过程。
花还具有美丽的外观和丰富的芬芳,吸引人们的注意和爱慕。
花,是大自然的杰作,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愿花的美丽永远存在,为我们带来无尽的喜悦和美好。
第二篇示例:花是植物中最美丽的一种组织,它们以其独特的形态和色彩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一朵花的组成
向日葵:集体力量展现
创作于1888年的《向日葵》系列静物油画可能是梵高最知名的作品。
如太阳般的热情和对光明的追逐让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成为了既适宜庭院种植也适宜插花摆设的花卉。
这可能也是我们所熟知的花朵名画,其实最早期的时候,它们是土生土长的美洲植物,在15世纪时才由早期的西班牙探险者带回欧洲进行栽培,之后跟随着海上贸易传入我国。
向日葵早先是作为油料作物栽培的,它的种子含油量最高可达60%,是良好的食用油来源。
随着人们的不断选育,也选育出了不少用作观赏的品种。
在《向日葵》中,就至少可以看到有两个品种。
比如打籽比较多的油葵,啊还有用于观赏用的花葵。
现在的向日葵的品种更是多得我们都数不过来了。
梵高名画《向日葵》
向日葵外貌留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就是一个大大的脸庞外一圈橘黄色的花瓣。
不过,不要被这圈“花瓣”欺骗了,每一枚“花瓣”,实际上都是一朵失去了繁殖功能的小花,它们的花冠向一侧极度伸长,因此也得名叫“舌状花”。
而向日葵花盘上那深色的“花蕊”,则是一朵朵结构齐全的可育小花,由于这些小花花瓣联合为管状,因此也被称为“管状花”。
每一颗葵花籽,都是由管状花发育形成的。
而整个向日葵花盘,实际上就是由舌状花和管状花共同构成的一个大型头状花序。
向日葵花盘的纵切,可以看到位于边缘的舌状花和中心的管状花
不过如果发生基因突变之后,花盘上的管状花也可以变得像舌状花一样,这样一来,整个花盘就变得毛茸茸的——就像梵高作品中的那个品种。
当然,反过来也是可以的,你会发现向日葵的花盘边缘长着一些奇怪的管状“花瓣”。
基因突变导致的向日葵小花的变化
这些向日葵由很多小花构成的头状花序,是包含向日葵在内的菊科大家族的共同特征。
我们常见的非洲菊、大波斯菊等拥有着与向日葵一致的结构:舌状花花冠延长,形成美丽的“花瓣”,而花盘中的“花蕊”,则是由管状花组成。
而像蒲公英、苦荬菜等,它们的花盘全部由舌状花组成,因此就看不到所谓的“花蕊”了。
根据管状花的有无,菊科植物分成了两个亚科:管状花亚科和舌状花亚科。
非洲菊、大波斯菊、蒲公英、勋章菊和矢车菊。
你能看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但不管怎么说,我们看到的菊科植物的“一朵花”,其本质都是有十几朵直到上千朵小花构成的,菊科植物借用这种结构,大大的提高了授粉效率和结实数量。
正因为有了这集体的力量,才使得菊科植物如此多彩多样,成为了全世界物种数量最多的植物类群。
更多有关资料请查看园林花卉频道/jishu-nong-cp-isp-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