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专题总结学案人民版选修4201806052141
- 格式:doc
- 大小:820.0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三单元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单元总结一、克伦威尔、华盛顿与拿破仑的比较二、克伦威尔与拿破仑选择专制独裁政体而华盛顿则选择民主制度的原因1.克伦威尔与拿破仑选择专制独裁政体的原因(1)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在英国与法国根深蒂固。
(2)两国当时面临的处境:①英国:人民掀起大规模有组织的反抗运动;议会同克伦威尔争夺权力。
②法国:督政府软弱无力,对内无法稳定大革命时期的暴力行动和维持社会安定,对外不能抵抗外国的入侵。
面对法国大众的愤懑不平和波旁王朝的蠢蠢欲动,法国政局急需一个强势人物建立强有力的政权来重整社会秩序。
(3)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妥协:①英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为了维护利益,巩固统治秩序,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权。
②法国:面对法国国内紧张的形势和严峻的外部压力,法国资产阶级期待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来稳定统治。
(4)克伦威尔与拿破仑个人的威望及其权势。
2.华盛顿选择民主制度的原因(1)历史因素:美国历史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封建主义思想对华盛顿及美国影响不大。
(2)思想因素:在北美独立战争之前,启蒙思想尤其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在美国广泛传播。
(3)个人因素:正直诚实,反对专制,提倡民主,将国家、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幸福之上。
【例题】(2015·浙江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世纪,“海上马车夫”荷兰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
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了针对荷兰人的歧视性法令,规定:“凡从欧洲运到英国的货物,须由英国船只或原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凡是从亚、非、美洲运送到英国的货物,须由英国船只运送”。
到了18世纪,荷兰在经济发展和海外活动方面已落后于英国。
——摘编自刘祚昌等《世界史·近代史编(上)》材料二克伦威尔说:“真正的绅士我固愿尊敬有加,但与其信俗所谓‘绅士’,还不如信披黄褐色大衣的队长,任这种穿便服的人充骑兵队长”。
这班队伍以“铁骑军”著称于世,“铁骑军”的雅号起初赠与他们的领袖,但不久即为全军所公用。
第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克伦威尔预习导引知识点一“新贵族”时代1.成长时代(1)1599年,克伦威尔出生于信奉清教的新贵族家庭。
(2)克伦威尔青年时先后进入剑桥大学和伦敦法学院学习。
2.政治生涯(1)1628年,克伦威尔被选入议会,开始了政治生涯。
(2)1640年,克伦威尔在新议会中参与起草了《大抗议书》,反对国王的专制暴政。
[名师点拨]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能够结成联盟的原因1经济利益的一致性是双方结盟的基础。
发展资本主义,反对封建专制成为两者共同的利益要求。
2资产阶级自身力量的薄弱是两者结盟的另一重要原因。
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水平不高,资产阶级力量还很薄弱,而新贵族不仅经济力量强大,而且拥有一定的政治实力。
知识点二从马斯顿到纳西比1.组建军队(1)1642年8月,内战爆发后,先后组建骑兵中队和“东部联盟”。
(2)1645年1月,在议会授权下组建“新模范军”。
2.军事斗争(1)马斯顿荒原战役:1644年7月爆发,克伦威尔所率军队赢得“铁骑军”称号。
(2)纳西比战役:1645年6月爆发,是英国内战的转折点。
(3)1646年6月,率军攻克牛津,第一次内战结束。
(4)1648年9月,占领苏格兰,第二次内战结束。
3.政治斗争(1)1644年底通过《自抑法》,将长老派排除出军队领导层。
(2)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3)1649年5月,成立英吉利共和国,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军官集团掌握了国家政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展到高峰。
[教材互补] 克伦威尔对军队约法三章:对侵犯和平居民、盗窃、酗酒者严惩不贷;哨兵值勤时偷懒睡觉要被枪毙;巡逻时酗酒要处以死刑;盗窃和抢劫者处死;抛弃武器者处死。
人教版知识点三大权独揽的“护国主”1.巩固政权(1)对内镇压了要求保障民权的平等派和主张土地公有的掘地派。
(2)对外征服爱尔兰和苏格兰,颁布《航海条例》,扩大外贸和航海的利益范围。
2.独裁1653年,解散议会,就任护国主,建立起军事独裁统治。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1、评价克伦威尔肯定之处:在反封建和发展资本主义方面贡献巨大。
主要表现在:军事上:在内战中率军击溃王军主力,为共和国与民主制度在英国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政治上: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
从而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后解散议会建立起军事独裁统治,有利于巩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外交上:颁布《航海条例》,扩大了英国外贸和航海的利益范围。
经济上:积极运用军事、外交手段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并积极发展工商业。
缺点与局限:①远征爱尔兰,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②军事独裁统治和频繁的军事活动引起人们不满,社会动荡。
总体评价:功大于过。
2、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特点(1)没有经历过封建制度阶段,革命的主题是反对英国殖民统治。
卓越的贡献,高尚的人格风范使其成为美国人心中的一座永远的丰碑,美国人尊称华盛顿为“国父”。
是美国建国时期也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
4、评价拿破仑的战争拿破仑的前期战争①作战目的:捍卫法国革命成果和国家主权②作战性质:正义战争③作战意义:在欧洲大陆上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动摇欧洲封统治秩序拿破仑的后期作战:①作战目的:扩大统治范围,发展霸权利益②作战性质:非正义的侵略战争③作战结果:被反法同盟与欧洲民族之战击败,并导致第一帝国覆灭综评拿破仑战争:拿破仑对外战争具有多重性质。
一方面,它将大革命的成果不同程度地推广到法军所到之处,极大地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势力;同时,为了拿破仑个人以及他所代表的大资产阶级集团利益而与欧洲强国进行战争,又具有争霸性质;而且,拿破仑对欧洲一些弱小国家和民族的战争,对民族反抗的镇压,又带有侵略性质;这些都利用了大革命动员起来的法国民众的革命热情,但它牺牲了法国的利益,也种下了失败的隐患。
5.资产阶级政治家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和建国法国大革命贡献(1)赢得内战胜利。
学案4 单元学习总结一、对比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历史人物1.克伦威尔与拿破仑选择专制独裁政体的原因(1)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在英国与法国根深蒂固。
(2)两国当时面临的处境①英国:人民掀起大规模有组织的反抗运动;议会同克伦威尔争夺权力。
②法国:督政府软弱无力,对内无法稳定大革命时期的暴力行动和维持社会安定,对外不能抵抗外国的入侵。
面对法国大众的愤懑不平和波旁王朝的蠢蠢欲动,法国政局急需一个强势人物建立强有力的政权来重整社会秩序。
(3)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妥协①英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为了维护利益,巩固统治秩序,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权。
②法国:面对法国国内紧张的形势和严峻的外部压力,法国资产阶级期待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来稳定统治。
(4)克伦威尔与拿破仑个人的威望及其权势。
2.华盛顿选择民主制度的原因(1)历史因素:美国历史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封建主义思想对华盛顿及美国影响不大。
(2)思想因素:在北美独立战争之前,启蒙思想尤其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在美国广泛传播。
(3)个人因素:正直诚实,反对专制,提倡民主,将国家、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幸福之上。
例11783年的一天,华盛顿在一个花园里举行小型宴会,当时有记者问他:“先生,你是怎么打败英国佬的?”华盛顿风趣地说:“先生,我先纠正你一个错误,不是我,而是美国人民打败了英国强盗……”对此,最准确的理解是( )A.华盛顿的诙谐幽默值得我们学习B.在国际力量的援助下,美国人民最终战胜了英国殖民者C.美国人民的英勇斗争精神是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D.华盛顿与美国人民在战争中的地位同等重要思维流程[变式训练]1.如果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宣告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诞生是人类一个重大进步的话,那么美国独立战争推动了人类历史继续发展的最大贡献是( )A.冲击了英国殖民统治B.创立了民主共和政体C.组建了联邦制的政府D.开创了美国崭新的历史答案 B解析当今世界的资产阶级政体主要有两种,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分别由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后与美国独立战争后创立。
专题三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专题学习总结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历史人物二、综合比较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在执政方面的异同1.相同点(1)先掌军权,再掌行政权。
(2)克伦威尔前期,拿破仑前期,和华盛顿都对民主做出了贡献。
克伦威尔击败王党,拿破仑多次击败各种国内外封建势力。
华盛顿更是一位民主家,别人建议他当国王,他一概拒绝,在当了两届总统后,为了民主,坚持不再连任。
(3)都为国家的统一做出了贡献。
2.不同点(1)政体不同。
克伦威尔是护国主政体,其实就是军事独裁。
拿破仑直接当皇帝,是帝制。
华盛顿是美国总统,是三权分立中的行政权的持有者。
(2)对民主的贡献不同。
从小到大排列依次是:克伦威尔、拿破仑、华盛顿。
三、克伦威尔与拿破仑选择专制独裁政体而华盛顿则选择民主制度的原因1.克伦威尔与拿破仑选择专制独裁政体的原因(1)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在英国与法国根深蒂固。
(2)两国当时面临的处境①英国:人民掀起大规模有组织的反抗运动;议会同克伦威尔争夺权力。
②法国:督政府软弱无力,对内无法稳定大革命时期的暴力行动和维持社会安定,对外不能抵抗外国的入侵。
面对法国大众的愤懑不平和波旁王朝的蠢蠢欲动,法国政局急需一个强势人物建立强有力的政权来重整社会秩序。
(3)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妥协①英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为了维护利益,巩固统治秩序,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权。
②法国:面对法国国内紧张的形势和严峻的外部压力,法国资产阶级期待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来稳定统治。
(4)克伦威尔与拿破仑个人的威望及其权势。
2.华盛顿选择民主制度的原因(1)历史因素:美国历史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封建主义思想对华盛顿及美国影响不大。
(2)思想因素:在北美独立战争之前,启蒙思想尤其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在美国广泛传播。
(3)个人因素:正直诚实,反对专制,提倡民主,将国家、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幸福之上。
典题示例(2018·全国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学案4 “军事天才”拿破仑·波拿巴(一)[课标要求] 简述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讨论其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一、从少尉到将军1.1769年出生于地中海西部法属科西嘉岛一个贵族家庭。
2.1779年进入军校学习,毕业后授衔少尉。
3.受伏尔泰和卢梭启蒙思想影响较深。
4.法国大革命爆发是其一生的转折点,成为大革命的坚定支持者和雅各宾派的拥护者。
5.1793年,在收复土伦中崭露头角,被授予准将军衔。
[关键点拨]拿破仑上台的条件(1)主观上:性格坚韧、好胜,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杰出的军事才能和冒险精神。
(2)客观上:法国当时的国内外形势使资产阶级需要一位强权人物来维护大革命的成果,时势造英雄。
二、“法国宝剑”1.非凡战绩(1)1795年,拿破仑被任命为巴黎卫戍区司令,指挥军队用猛烈的炮火镇压了巴黎保王党人的叛乱,成为“共和国的救星”。
(2)1796年,拿破仑被督政府任命为军事顾问兼远征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
他率军铲除意大利北部的封建势力,在那里建立革命政权,并于1797年击败奥地利—撒丁反法联军,平息了第一次反法同盟。
2.独特战术(1)拿破仑善用“众兵战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
拿破仑创造了一条经典的作战规则:在必要的地方和必要的时间,使自己的军力超过敌人。
(2)在具体战术上,拿破仑喜用先侧翼攻击,再中路包抄,以歼灭性突击解决会战。
3.崇高威望在法国士兵的心目中,跟随拿破仑就是胜利;在督政府领导人的心目中,拿破仑就是革命的保护神;在大众的心目中,拿破仑就是一个捍卫革命的英雄。
[教材互补]青年拿破仑深受伏尔泰和卢梭启蒙思想影响,亲身经历了资产阶级废除封建等级制的巨大变革,是法国大革命的坚定支持者。
(岳麓版)[深化探究]探究点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拿破仑材料恩格斯曾指出“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岛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
美国总统财富排行华盛顿当上“首富”美国媒体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如果按照现在的价值计算,在美国历史上全部43位总统当中,有34人是百万富翁或者更加富有。
这其中,一些人是在离任后发财的,而另外一些人则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
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以5.25亿美元的财富占据榜首。
在综合考虑了通货膨胀等因素之后,调查者将43位美国总统的财产换算成今天的财富并做了排名。
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家族财富高达10亿美元,但由于他遇刺身亡,没有继承这笔财富,因此没有被列入榜单。
在43人当中,华盛顿总统的财富位列第一。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的薪酬远远高出其他后来者。
他的年薪曾占到美国财政预算总值的2%。
更重要的是,华盛顿还拥有一座占地3237公顷的大种植园,300多名奴隶为他种植烟草和酿制威士忌。
此外,华盛顿还和一名有钱的寡妇结婚,并因此从他夫人的家族继承了大片土地。
以当时的标准来说,华盛顿不是一个苛刻的奴隶主,他提供良好的食物和医疗,拒绝出售奴隶的家庭成员。
但他也要奴隶辛苦工作,为避过奴隶在费城居住6个月便要释放的法律规定,他曾使奴隶来往费城和弗吉尼亚州的住所。
美十大最有钱总统1.乔治·华盛顿 (1789-1797年) 5.25亿美元2.托马斯·杰弗逊 (1801-1809年) 2.12亿美元3.西奥多·罗斯福 (1901-1909年) 1.25亿美元4.詹姆斯·麦迪逊(1809-1817年) 1.01亿美元5.林登·约翰逊 (1963-1969年) 9800万美元6.赫伯特·胡佛(1929-1933年) 7500万美元7.富兰克林·罗斯福(1933-1945年)6000万美元8.约翰·泰勒(1841-1845年) 5100万美元9.比尔·克林顿(1993-2001年) 3800万美元10.詹姆斯·门罗(1817-1825年)2700万美元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专题三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专题总结(三)
一、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
1.相同点
(1)原因:英、法、美资产阶级都为了掌握政权,为发展资本主义进行革命。
(2)领导阶级:三国的领导阶级都是资产阶级。
(3)革命的结果相同:三国的资产阶级都取得了胜利,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不同点
(1)原因:英国的革命是为了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美国的革命是为了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法国革命是为了推翻波旁王朝的统治。
(2)领导阶级:除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主力外,英国还有新贵族,美国还有南方种植园奴隶阶
级,法国还有自由派贵族。
(3)特点: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美国独立战争不仅是资产阶级革命,也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
法国革命被称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的、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
(4)意义:英国揭开了资本主义革命的序幕,开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美国摧毁了英国殖民者的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
法国扫荡了国内的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
二、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及评价
【例题】(2013 ·江苏高考)克伦威尔和拿破仑是欧洲近代革命的杰出人物。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克伦威尔在他建立新模范军的时候,不论阶级出身和社会地位,一律论功行赏,但后来当平等派提出普选权的要求时,克伦威尔却竭力加以反对。
他在一次向议会发言时说,穷人就是坏人,并且说,如果共和国注定要受苦受难的话,那么在富人之下受苦,比在穷人之下受苦更好一些。
——王觉非《欧洲史论》
材料二拿破仑认为,法国发生革命不是因为法国渴望自由,而是因为要求平等。
他所了解的平等是法律上所保证的同样的公民权利,而不是公民生活的同样的社会经济条件。
因此他就决定用自己的法典确保公民权利的平等。
……他消灭了政治自由,把他所了解的“平等”巩固下来,编成了法典。
——(苏联)塔尔列《拿破仑传》
材料三克伦威尔对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征讨均以胜利而结束。
以后,爱尔兰的土地被英国占领军没收,大部都落入英国高级军官之手。
克伦威尔等人都成了爱尔兰的大土地所有者。
——刘祚昌《世界史(近代史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变化。
分别指出前后平等观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拿破仑对政治“平等”的理解。
材料二认为“平等”被拿破仑法典巩固下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法典“巩固”平等带来的深远政治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主要政治倾向,并分析立法途径与革命战争对资产阶级文明扩展的价值。
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克伦威尔与拿破仑。
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对历史知识再认再现的能力。
第(1)题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建立新模范军的时候,不论阶级出身和社会地位”“平等派提出普选权……反对”作答;第二小问可根据相应的时代背景来作答。
第(2)题的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平等是法律上所保证的同样的公民权利”“用……法典确保公民权利的平等”作答;第二小问为基础知识再现题,可根据设问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第(3)题的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在富人之下受苦……比在穷人之下受苦更好”和材料三中的信息“土地……大部……落入……高级军官之手”作答;第二小问为基础知识再现题,可根据设问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答卷实录]
[点评]
(1)卷面条理、清晰,书写工整、格式规范,但字体偏小。
(2)第(1)问“变化”的回答,“由……到……”的回答模式非常规范;“原因”的回答语言上需要进一步简练。
(3)第(2)问“影响”的回答参考分值的设置来确定要点,效果会更好些。
(4)第(3)问“倾向”,语言表述的准确性需提高。
[规范答案] (1)变化:先提倡平等,后来反对普选权(或主张贫富有别)。
原因:前因:建立新模范军(推翻封建王权),以“平等”激励革命;
后因:反对平等派,需要以“不平等”维护其独裁和富人利益。
(2)理解:平等是法律上的同样的公民权;平等是革命的目标(或用法典确保公民平等权)。
影响: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法典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3)政治倾向:满足社会上层(如富人、高级军官)的利益。
价值:冲击封建统治,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客观上传播革命思想。
[题型特点]
影响类材料解析题的设问角度一般有以下几种:
(1)限定性设问:有何积极影响,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如何,对世界或者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影响如何等。
(2)宽泛性设问:有何影响,其历史作用如何等。
[解题技巧]
(1)从国内(政治、经济、思想……)和国际(政治、经济、思想……)影响的角度来分析。
(2)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具体影响方面分析。
①政治影响:可从政治制度革新或调整、政治格局、政权交替、政策制定或改变、新的阶级力量产生等方面思考。
②经济影响: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政策创新或调整等方面分析。
③文化影响:可从思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或者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分析。
(3)从现实和深远影响方面分析。
①现实影响是指对当时社会产生的直接影响,表现为目的的指向性或动机实现的影响。
②深远影响是指对以后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影响的时代性、历史趋势等。
(4)从主观影响和客观影响方面分析。
①主观影响,可以从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经验等方面分析。
②客观影响:可以从自然或社会环境(形势)、经济现状、政治现状、科技(生产力)等方面思考。
(5)从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局限性)两方面客观、理性地分析事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