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 格式:ppt
- 大小:416.00 KB
- 文档页数:32
专题三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规律(要素):领导:资产阶级对象:封建主义(或殖民主义)目的:推翻封建统治(或殖民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根本原因:封建主义(或殖民主义)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性质:资产阶级民主(民族)革命结果:政权建立1.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课标要求:概述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和建国初期的主要事迹,评价其历史贡献。
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布,宣布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建国--美国独立日)一.北美独立战争(1775—1783年)1.背景:1)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2)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民族意识的觉醒3)启蒙思想的传播4)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直接原因)2.开始标志:列克星顿枪声(1775.4)3.建国:《独立宣言》发表(1776.7.4)4.转折:萨拉托加大捷(1777)5.胜利:英军在约克镇投降(1781)6.结束: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3)7.性质:既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民族解放运动8.独立战争的意义:①既是民族解放战争,也是资产阶级革命;②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近代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③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④对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独立战争中的华盛顿:(大陆军的统帅)⒈1773年:参加反英斗争1774年:当选第一届大陆会议代表;⒉1775年4月:列克星顿枪声”—标志北美独立战争的开始,揭开了北美殖民地人民反英武装斗争的序幕;⒊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大陆军总司令;⒋整顿大陆军,训练正规军——对保证战争最后胜利起重大作用;⒌1776年:解放波士顿,首战告捷;传播《常识》;⒍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成立;7.特伦顿和普林斯顿的胜利8.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成为独立战争的转折点;9.1781年:约克镇战役,英军向美军投降,——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实际上宣告结束10.1783年:英美签订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第一节英国“护国主”克伦威尔●新课导入奥利弗·克伦威尔是英国政治家、军事家、宗教领袖。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新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独立派的首领。
克伦威尔生于亨廷顿,曾就读于剑桥大学的雪梨苏塞克斯学院,信奉清教思想。
在1642—1648年两次内战中,先后统率“铁骑军”和“新模范军”,战胜了王党的军队。
1645年6月在纳西比战役中取得对王党的决定性胜利。
1649年,在城市平民和自耕农压力下,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宣布成立共和国。
1653年,建立军事独裁统治,自任“护国主”。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位资产阶级传奇人物?学完本节课,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教法案例本节课主要包括四个框目的内容,讲授时要分清主次。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克伦威的客观评价,而评价的依据是克伦威尔在内政与外交方面的措施及其带来的历史影响。
关于第一目“‘铁骑军’与‘新模范军’的统帅”的讲授,建议教师将其作为“了解”的内容进行处理。
本目讲授的是克伦威尔在内战中崛起的基本过程,从中可以看出,克伦威尔杰出的军事才能和较高的政治素养。
第二目“建立‘护国主’政治”,教师应将其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讲授,讲授时建议把握以下三点:(1)护国主政体建立的背景:国内政局动荡不安,新生的英吉利共和国受到了威胁。
(2)护国主政体的性质是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统治,但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统治。
因此,它和封建专制有本质的区别。
(3)补充护国主政体建立的意义:它是特殊时期出现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政体,有力地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应该给予肯定。
第三目“争夺海上霸权”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此部分内容在必修模块已经有所涉及,虽然并不深入,但可以和本部分内容形成互补。
本目应该引导学生形成两个认识:(1)克伦威尔通过三次英荷战争,为英国确立海上霸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克伦威尔还是一个出色的外交家。
第四目“克伦威尔功过评说”,是本节课学习的落脚点。
此处授课建议教师首先给学生说明一些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原则:评价历史人物首先要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要从历史人物本身的功过是非出发,不能依据自己的主观好恶来评判;其次还要坚持辩证的观点,即历史人物有功也有过,不能一概而论;再次,评价历史人物一般要坚持生产力的标准、历史潮流的标准、人民利益的标准等几个重要的标准。
第3课一代雄狮拿破仑基础巩固11795年,拿破仑在一夜之间荣升少将,任巴黎卫戍司令,主要是因为他( )A.取得了土伦战役的胜利B.成功地镇压了保王党人的叛乱C.远征埃及取得重大成功D.粉碎了第一次反法同盟的进攻解析1795年,保王党人在巴黎发动叛乱。
拿破仑指挥军队用大炮向叛军发动猛烈进攻,不到一天就击溃了敌人。
这次行动为他赢得了极高的荣誉。
答案B2法国文豪巴尔扎克曾有这样的描述:“军人们听到拿破仑被任命为共和国第一执政时,都高兴得眉开眼笑。
因为他们第一次看到他们同行中的一个人能够主持国政。
”拿破仑能够担任第一执政的社会环境是( )A.法国保王党人急需复辟专制制度B.反法同盟反对法国实行共和制C.拿破仑通过战争赢得了崇高威望D.法国需要强权人物来维护利益解析督政府统治期间,对内不能平息保王党人的叛乱,对外不能阻挡反法同盟的进攻,动荡中的法国迫切需要一个强权人物来维护革命成果。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拿破仑通过“雾月政变”登上法国最高政治舞台。
答案D3“荒野雄狮”拿破仑果敢地用炮火平息了1795年在巴黎发生的保王党人的叛乱,这显示出他( )A.具有非凡的军事天赋B.已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C.是共和国的唯一救星D.做事毒辣并且不择手段解析用炮火平息巴黎保王党人的叛乱,开创了在巷战中使用大炮的先例,显示出了他的军事天赋。
答案A4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称拿破仑是骑在马背上的“世界灵魂”。
对“世界灵魂”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拿破仑靠武力征服了世界B.拿破仑曾是欧洲众多国家的主宰C.《拿破仑法典》影响了整个世界D.拿破仑具有征服全世界的野心解析《拿破仑法典》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立法规范。
答案C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被钉在悬崖绝壁的一块大石头上,一只秃鹫啄食我身上的肉。
是的,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火种已经上升到原来的地方,我却一直被钉在这里!……我无物遗留给我的儿子,我只有把我的威名留给他。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单元考点说明1.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和建国初期的主要事迹:领导独立战争、主持制宪、首任美国总统等。
评价华盛顿的历史贡献。
2.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平定王党暴乱、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拿破仑法典》和发动对外战争等。
认识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基础知识一.美国国父华盛顿(一)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年—1783年)1.时代背景:(1)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殖民压迫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2)在北美大陆有一定的传播(3)1773年,事件成为导火线。
2.战争性质:既是战争,又是一场革命。
3.在战争中作用(1)战争开始后,在会议上被推选为大陆军总司令,率军征战。
(2)整顿,训练正规军,保证了战争胜利。
(3)1776年围攻胜利,取得首次重大胜利,推动了《》通过,宣告成立。
(4)袭击和战役的胜利,鼓舞了士气,从而取得了1777年的胜利,成为独立战争的转折点,并由此获得、、等国支持,战争扩大为战争。
(5)1781年取得战役胜利,军事生涯达到最辉煌,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二)主持制宪——开创美国民主政治1.背景:独立后成立的政府软弱无能,统治集团认识到强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制订:1787年,在召开制宪会议,通过《》。
规定美国是一个国家;国家元首为;实行三权分立等。
3.意义:确立了一个真正的全国政府,用一个名副其实的国家去代替《邦联条例》下的松散联盟;对内有利于全国市场的形成;对外则有能力保卫国家的安全。
(三)担任美国总统1.首任总统(1789-1793年)(1)内政:网罗人才,组成内阁,使各集团意见在政府中都有所反映;建立。
以巩固国家信用,稳定货币,活跃国民经济。
(2)外交:改善同。
的关系,与签订友好条约,以保证国家和平。
(3)其他:为维护民主制与完善总统制,创立总统制度。
(二)第二任期(1793-1797年)1.宣布“”政策,使美国避免介入欧洲战争。
试析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一、克伦威尔1、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主要活动(1)议会斗争初露锋芒:克伦威尔出生在英格兰亨廷顿郡一个严格的清教徒新贵族家中。
1628年.克伦威尔投身政治,参与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阶层利益的斗争,而与斯图亚特王朝对抗。
1641年,“长期议会”在伦敦召开,克伦威尔在议会中影响凸显,克伦威尔参与了阐释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革命纲领的《大抗议书》的起草工作,抨击查理一世暴政,要求废除封建特权,保障工商业自由。
(2)领军取得内战胜利:1642年8月,查理一世组织王军,向议会军发起进攻。
克伦威尔募集了一支主要由自耕农和城市平民组成的骑兵,不断取得胜利。
1644年取得马斯顿荒原胜利,1665年1645年.他亲率以“铁骑军”为核心的“新模范军”在纳西比战役中摧垮了王军主力。
(3)处死查理一世:内战结束.克伦威尔签署死刑令,1649年1月30口,以“暴君、叛国者、杀人犯与人民公敌”的罪名处死查理一世。
5月,英吉利共和国成立.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重要标志.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军官集团掌握了国家政权。
(4)远征爱尔兰:克伦威尔执政后,为了缓解国内矛盾和打击军队中下层军官中的反对力量,决定远征爱尔兰。
1649年8月13 El,克伦威尔率领由130艘舰船组成的大船队,载着1.2万名士兵,|驶向爱尔兰。
经过一场震惊世人的大屠杀后,英军占领了军事重镇德洛盖德。
入侵爱尔兰满足了英国的殖民需要,同时,克伦威尔成功地削弱了军队中的民主力量,军队开始蜕变成他建立军事独裁的工具。
(5)就任护国主:远征爱尔兰、镇压王党,使克伦威尔的威望达到了顶点,克仑威尔的权力欲开始膨胀。
1653年4月解散议会,12月6日,他正式宣布自己就任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护国主”,开始了以克伦威尔的个人军事独裁为特色的护国政体时期。
1657年6月就任世袭护国主,1658年9月逝世。